1. 湘西話(趕秋)是什麼意思
趕秋為湘西苗族人民的大型喜慶傳統節日。每年立秋日舉行,趕秋日,苗族人民都要停止農活,身穿節日盛裝,邀友結伴,多達萬人以上,興高彩烈地從四面八方湧向秋場,參加或觀看各種文娛活動。人們唱苗,吹嗩吶、舞獅子、打花鼓、打猴兒鼓、上刀梯、盪八人秋,熱鬧異常。八人秋形似紡車,高約8米,以粗木支撐,上設八個鞦韆,每處可坐l一2人。八人秋以人力轉動,當轉動一陣停下來誰居於最高處時,就由誰唱歌。
趕秋的由來
關於趕秋的由來,有的說是趕「立秋日」,有的說是「趕鞦韆」。相傳很久以前,苗寨有個名叫巴貴達惹的青年,英武善射,為人正直,深受眾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獵,見一山鷹從空中掠過,便舉手拉弓,一箭射中。與山鷹同時墜落的,還有一隻花鞋。這只花鞋,綉工極為精巧,一看就出自聰明美麗的苗寨姑娘之手。巴貴達惹決意找到這只花鞋的主人。他設計、製造了一種同時能坐8個人的風車,取名「八人秋」。立秋這天,他邀約遠近村寨的男女前來打秋取樂。打鞦韆本是苗族姑娘最喜歡的活動,巴貴達惹想,那個做花鞋的姑娘,一定會來。果然,他願望實現了。他找到了那隻花鞋的主人,美麗的姑娘七娘。後來,他們通過對唱苗歌建立了感情,結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滿幸福。從那以後,人們沿襲此例,一年一度地舉行這種活動。
有的地方相傳是神農派一男一女去東方,尋得種子回來,種五穀獲得豐收,於是苗族先民稱這對男女為秋公秋婆,趕秋節就是苗族先民為感恩神農及秋公秋婆而舉行的民間節日活動。趕秋節反映著苗族人民對五穀豐收、六畜興旺與幸福的追求。
椎牛為苗族人民的傳統習俗。事前,主人須選購—頭四膀有旋,耳、眼、鼻、口、角俱完整美觀的上好水牯牛。屆時,在寬坪中豎一根塗以五彩的龍鳳花柱,以麻繩穿牛鼻,繫上蔑圈套於花柱上。經給牛喂水,巫師繞柱三圈,將梭標傳至舅家(稱後輩親)年青人手中時,即在震天動地的鑼鼓聲中開始殺水牛,年輕人追殺不止,牛繞柱旋跑。最後,牛傷口噴血,倒地而死。接著分割牛肉。晚上,要舉行跳鼓,唱歌(苗語稱「獨樂」),通宵達旦。
2. 湘西的童謠
湘西的童謠很多哦。
先告訴你幾個,你還記得不??還記得多少呢。內
1、煙子煙莫煙我,我是天容上的梅花朵,豬劈柴狗燒火,貓兒洗臉笑死我。
2、張打鐵李打鐵,打把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維起」學打鐵(貼),
打鐵難扯爐,我要學屠夫。屠夫難殺豬,我要學讀書。讀書難認字,我要學戲子,
戲子難幫腔,我要學和尚。和尚難念經,我要學當兵。當兵難跑路,我要學開鋪。
開鋪難數錢,我要下桃源。桃源事不好,我要學背草。背草難轉彎,我要學做官。
做官難講理,我要學討米。討米難告話,我要學打架。
打架難背錘,你一錘我一錘,滾「維起」(回去)
3、蟲蟲蟲蟲飛,飛到老瓦溪,老瓦窩個蛋,寶寶一口乾。
4、一顆米,沖到底.不是他,就是你.
5、打掌掌、討莽莽,討得多、養哥哥,討得少、養老老。
6、小妹妹,你莫哭!轉個彎彎是你屋。田也有,地也有。開起後門可以摘石榴--------
3. 湘西苗族鼓舞種類多嗎我在墨戎苗寨看到過這種舞蹈挺好看的
傷心苗族鼓舞種類多嘛,我們唱的可好,這種挺好看的,這個你就要找個專業的舞蹈老師了解一下。
4. 湘西保靖縣旅遊景點
保靖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奇秀。境內酉水河是湘西最神秘、最具特色、最具旅遊開發前景的母親河,僅縣城遷陵至里耶河段就有漢代四方城遺址、摩天石刻「天開文運」、江口紅石林、陡灘民族風情、碗米坡生態平湖游、首八峒八部大王廟、魏家寨西漢古城、里耶秦簡等60餘處景點。呂洞山、小寨溝、苗家邊牆等其它景點也千姿百態、各展風騷。
保靖縣自古為土家族、苗族繁衍生息之地,文化積淀深厚,旅遊資源豐富。如:三萬年前的東洛舊石器時代遺址:漢代遷陵縣城(四方城)遺址:戰國糧窖和湘西僅有的漢代青銅冶煉場;春秋戰國古墓群:唐代的酉水岩墓葬;明代史稱「東南戰功第一」的土司彭藎臣營造抗倭戰艦艨艟的遺址;酉水摩崖石刻之最「天開文運」;土家族調年節、擺手舞、茅谷斯、哭嫁歌、打溜子、唱山歌以及苗族趕秋、四月八、挑蔥會、武術、猴兒鼓、唱苗歌、趕邊邊場等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等。
保靖縣旅遊資源以酉溪園風景區和黔山土家民俗景區、呂洞山風景區、小寨溝景區為主。
酉溪園風景區
酉水,古酉溪。《水經注》說:「洞庭西一帶,四面多山,山下有五溪分流。謂雄溪、酉溪、滿溪、沅溪、辰溪」。酉溪為五溪中長闊之首,具百節名灘,在歷史上富有盛名。酉水為三源匯流。主源出湖北省宣恩,鶴峰間。西南流至湖北來鳳縣,稱白水河。入湖南省龍山縣,合果利河,復折湖北來鳳縣漫水,伏入卯洞,出西福司,入重慶市酉陽縣境,稱北河。折轉東流,與重慶市秀山縣出中源水東北流來,匯於「兩江口」,入湖南省龍山縣、保靖縣境始稱酉水。途中受龍山縣洗車河水。南源出貴州省松桃縣西,東流達重慶秀山縣境,入湖南花垣、保靖縣,曲折趨保靖縣西8公里處「江口」匯入主源。又流經保靖縣城北、永順縣芙蓉鎮(王村),古丈縣羅依溪口,折轉東南流,注入沅水。酉水主源流程600公里,其中保靖站81.3公里,多年平流量453.6立方米/秒。
酉溪園風景區。以遷陵為中心,上至碗米坡大壩,下至梅花鄉他沙村,全長約40公里。景區內主要景點有:遷陵古城遺址又名四方城,位於保靖縣城東約3千米的龍溪鄉要壩村酉水河邊。漢高祖五年(202年)改黔中郡為武陵郡,在此正式置縣,始稱遷陵縣,隸屬武陵郡。後來,歷代雖不斷更名,其治所仍未動。直至五代取消遷陵縣,此地是近600年的縣城治所。
近年,在此遺址內搶救性發掘了幾十座戰國、漢、唐墓葬,出土青銅、陶瓷器物數百件,其中,國家級文物多達數十件。古城中心至今尚未發掘,是州內的「史海迷宮」。湘西州唯一的青銅冶煉場就是1993年在此遺址內發現的。
酉溪森林公園
距縣城中心僅一公里,公園佔地1030畝。三面環水,一面倚山,由南向北走向。島上丘陵起伏,林木蔥郁,島鳴上下景色宜人。西側絕壁上有人工鑿就的岩墓葬穴三眼,有人工鑿就的石洞中「帝母廟」遺址。西面調年坡腰,有毛澤東國文業師袁吉六先生的墓塔。墓塔正中嵌的大理石碑上刻有毛澤東親筆題書《袁吉六先生之墓》七個金光大字。背面刻有1965年章士釗、郭沫若先生對袁學識的對聯評價。章:「此老通古今文史」;郭:「斯人教天下英才」。半島之東瀕臨酉水南去北還的九十度拐彎之岸,凸起一丘,似扭頭回看遷陵古鎮,名「望鄉台」與此相崎的對岸是絢麗多姿的「石樓洞」和挺拔高聳的「孝子岩」。半島中心有一較高的坡,名「將軍山」。曾是明朝嘉靖年間,抗倭將軍彭藎臣設練兵閑暇時,在此坡上與官兵談心和散步的去處。
華峰山
位於酉水北岸保靖縣城東側,與天堂坡東西相望。東眺居高臨下的故遷陵縣遺址「四方城」,它是酉溪森林公園半島的倚山,海拔約701米。涵蓋龍溪鄉土毖村、麻陽洞、自生橋、五子岩,西側山腰間有一巨石撐雲似掌,名「華峰仙掌」。
酉水岩墓葬群
酉水河,人稱湘西的母親河。臨河的懸崖絕壁上有土著先民的岩墓葬二十餘處。有的為天然溶洞,有的為人工開鑿;有的見方兩米多,有的小得難以容身,有的內壁裝飾花紋,有的粗糙簡陋。其數量之多,規模之異,實為罕見。
5. 鼓舞的概述
鼓舞——是一邊擊鼓邊舞的苗族民間舞蹈。鼓為木製,以牛革蒙於兩端,置於架上敲擊。苗族「鼓舞」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歷史上有關苗族擊鼓歌舞的文字記載,較早的可見於唐代《朝野僉載》卷十四:「五溪蠻,父母死,於村外閭其屍,三年而葬,打鼓路歌,親戚飲宴舞戲一月余日。」的記述。說明「鼓舞」早在唐代就盛行於苗族民俗之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苗族「鼓舞」主要分布於湖南西部和貴州東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帶。
由於長期分散居住,以及語言、服飾、風習方面的差異,各地「鼓舞」風格特點和形式各不相同。在湖南省西部的鳳凰、保靖、花垣等縣有「花鼓舞」(包括後來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男子和女子「雙人鼓舞」),古丈等縣有「團圓鼓舞」、「跳年鼓舞」,保靖、花垣有「猴兒鼓舞」。在貴州省東南部清水江沿岸的台江、鎮遠等縣有「踩鼓舞」,黔東南地區的台江縣和湘西地區個別地方有「木鼓舞」,施秉、銅仁等縣有「調鼓」。上述各種形式的鼓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各有不同功能,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如原來「木鼓舞」,僅為祭祀祖先、祈神禳災、娛神、娛祖靈所用,「調鼓」則主要用於喪葬儀式告慰亡靈,「團圓鼓舞」、「踩鼓舞」、「花鼓舞」等,主要是在每年春節和隆重的傳統節日中娛樂。如今,都演變為節慶活動和人們勞動之餘不可缺少的一種文化娛樂形式。功能的轉化,也促使鼓舞的節奏及擊鼓動作發生更為復雜的變化,而具表演性質。 苗族鼓舞的起源不一,相傳遠古的時候,多頭魔怪危害苗鄉,糟塌婦女,吞食孩子,無惡不作。勇敢的苗族後生亞雄率同寨的夥伴們跳下天坑,經過七天七夜的血戰,終於殺死了兇殘的多頭魔怪,救出了美女阿珠。全寨人扶老攜幼圍著熊熊的篝火狂歡,慶賀勝利。亞雄等勇士剝下魔怪的皮,蒙成一面大鼓使勁敲打……據說,這便是苗鼓的起源。
傳說苗族大鼓是魔王的皮做成的,苗族人民每當豐收喜慶,祭祀集會,都要擂響震天大鼓,以震懾妖魔,祈求幸福安康。苗族鼓舞有慶年、慶神兩種。慶年俗謂年鼓,與夏歷正月初四起至月半止,每晚餐後暇時無事,相約抬鼓於寬坪中行之娛樂,以熱鬧新年;慶神俗謂之神鼓,於秋冬時,椎牛椎豬隆重舉行祭,賓客畢至,演樂行法時行之。但年鼓是出於公眾游戲;神鼓是屬於典祭慶祝。不論是慶年還是慶神,其設備都是用大鼓一個,斜置於木架上,一人站立鼓旁,手持木棒兩根,力擊鼓邊,俗謂之敲邊鼓,左手打一棰,右手打兩棰,即二夾一之打法,其聲音「呱、打、打,呱、打、打」,如法敲之,為鼓舞者伴奏。鼓舞者手執短棒兩根,於鼓正面,隨著敲邊節奏快慢緩急,兩手更換,施以打技,「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擊之。左手擊鼓,右手舞,右手擊鼓,左手舞之,忽快忽慢,若斷若接,前後旋轉,疾徐應節,聞之有趣,看之尤佳,故名鼓舞。
以擊鼓的性別分,又分男鼓和女鼓。男鼓有雞公展翅、陣鼓催兵,犁地耕田、農夫插秧、收獲打穀、大鵬展翅、猴子戲物、九龍下海…… ;女鼓有美女梳妝、包頭洗面、巧婦織錦、綉花挑花、織麻紡紗、左右插花……苗家的鼓舞種類繁多。
按其表演形式和內容的不同,可分為花鼓舞、猴兒鼓舞、團圓鼓舞、單人鼓舞、雙人鼓舞、四人鼓舞、跳年鼓舞等。鼓舞的動作,大多是來自日常的生產、生活,也有些武術和動物動作的模擬。 苗族「鼓舞」主要分布於湖南西部和貴州東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帶。由於長期分散居住,以及語言、服飾、風習方面的差異,各地「鼓舞」風格特點和形式各不相同。在湖南省西部的鳳凰、保靖、花垣等縣有「花鼓舞」(包括後來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男子和女子「雙人鼓舞 」),古丈等縣有「團圓鼓舞」、「跳年鼓舞」,保靖、花垣有「猴兒鼓舞」,在貴州省東南部,清水江沿岸的台江、鎮遠等縣有「踩鼓舞」,黔東南地區的台江縣和湘西地區個別地方有「木鼓舞」,施秉、銅仁等縣有「調鼓」。
不同形式的鼓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各有不同功能,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如原來「木鼓舞」,僅為祭祀祖先、祈神禳災、娛神、娛祖靈所用,「調鼓」則主要用於喪葬儀式告慰亡靈,「團圓鼓舞」、「踩鼓舞」、「花鼓舞」等,主要是在每年春節和隆重的傳統節日中娛樂。如今,都演變為節慶活動和人們勞動之餘不可缺少的一種文化娛樂形式。功能的轉化,也促使鼓舞的節奏及擊鼓動作發生更為復雜的變化,而具表演性質。湘西地區的苗族男、女單人「鼓舞」和「猴兒鼓舞」就是明顯的例子。「花鼓舞」通常活動於春節及「六月六」、「八月八」、「趕秋」、「趕夏」等民族傳統節日。它的活動形式是由兩人各持兩根尺許長的鼓槌、分別站在鼓的兩面同時擊鼓,另有一人持單棒居中擊鼓腰作伴奏。兩者節奏要求統一,動作講究對稱。圍繞著他們舞蹈的男女均可,多寡不限。唯舞蹈開始之前,須按慣例首先唱一首頌揚制鼓工匠功德的古歌,以示對祖先的紀念。以下就逐一介紹苗族社會的「鼓舞」。 苗族鼓舞的表演形式,豐富多樣,根據跳舞的人數可以分為單人、雙人、群體鼓舞三類;還可以根據鼓舞的表演形式分為猴兒鼓、對跳鼓、四面鼓、團圓鼓等四類,花樣繁多的表演形式,應對著不同的節慶氛圍,精彩紛呈。
單人鼓舞
在苗族區域的單人鼓舞包括男子單人鼓舞和女子單人鼓舞。男子單人鼓舞一般是男女敲邊伴奏,一男子擊鼓起舞,手揮步動、粗獷豪放、節奏乾脆、激烈有力,苗族人民常用來慶賀節日和豐收。此舞有兩種打法,一種是表演者手執鼓槌擊鼓;另一種是表演者雙手握拳擊鼓起舞,又叫徒手鼓舞。女子單人鼓舞是苗區最常見的一種表演形式,一般在春節及各種其它節日中表演。伴奏者執槌敲邊或敲鑼伴奏,舞蹈者手拿鼓棒獨舞,有時也有人在旁邊伴舞。其舞步疾徐有次、雙腳輪梭、絞踏清晰,上身亦隨肢步而動、腰擰胯動,舞蹈或大方活潑或平穩文雅或奔放開朗等。
雙人鼓舞
雙人鼓舞可分為男子雙人鼓舞和女子雙人鼓舞。此兩種鼓舞的形式相同,但風格有很大的區別,男的粗獷有力,女的嫵媚柔美。雙人鼓舞的表演形式自由,舞者可各打一邊,也可同打一邊,也可一人擊鼓一人伴舞,動作左右移動、前後交替,配合協調統一,常在慶豐收和節日表演。
群體鼓舞
苗族將群體鼓舞稱為花鼓,因為參加表演的人多。花鼓舞除四人舞、八人舞和男女混合舞等。在民間還有「團圓鼓舞」、「跳年鼓舞」、「調年鼓舞」之俗稱。舞者一面擊鼓、一面舞蹈。擊鼓有手擊、槌擊兩種方式。槌擊舞有「美女梳頭」、「穿衣整容」、「燒菜煮飯」、「挑花綉朵」、「霸王舉鼎」、「古樹盤根」、「美女插花」、「英雄背劍」、「挖耳」、「鳥飛」等20多種舞法;手擊舞有「獅子滾球」、「猛虎下山」、「雄鷹展翅」、「鷺鷥伸腿」、「收割打穀」、「鋤荷擔」、「花朝天開」、「雞食米」等8種。花鼓有兩面鼓、四面鼓之分;花鼓舞以花樣繁多取勝。鳳凰花鼓,是流行在鳳凰縣境內的鼓舞,此舞多在各種節日中表演,形式與雙人鼓舞類似,即由兩人手拿鼓槌,各站一頭同時起舞,伴奏者則站在鼓腰擊邊伴奏。表演者性別不限,可以任意組合。在鳳凰縣還有一種鼓舞習俗叫「卡羅」,新春時,新郎必須帶新娘到岳父家拜年。寨門口就設有卡子,即「卡羅」。進門前,新郎和新娘除對歌以外,還須一起跳一段鼓舞,方能進門,就形成了這種獨有的雙人鼓舞。此舞要求兩人的動作對稱,方向一致,風格開朗、愉悅,節奏穩重飽滿。
猴兒鼓舞
猴兒鼓舞即是一種以摹似猴子動作為主,圍繞苗鼓而舞的鼓舞形式。它別於單、雙人鼓舞的范疇,舞蹈除摹似生產勞動以外,還要隨著鼓點摹擬表演猴子摘桃、抓癢撓腮、戲鼓等動作,樣子滑稽、詼諧風趣。其中夾雜著很多高難技藝,舞姿輕盈敏捷,情緒激揚。此舞既可身穿服猴帽,化妝成猴相表演,也可身著便裝,摹擬猴兒狀表演。
對跳鼓
對跳鼓又稱對鼓,是由兩鼓手各站鼓的一頭進行相同的對稱套路動作的跳鼓表演,此種打法多用於賽鼓或「攔鼓」。表演時本家族的打一頭,親友們打另一頭;或本寨的打一頭,其他寨的打另一頭;或甲方打乙方陪,或乙方打甲方陪。要求甲乙雙方動作一致,統一對稱和諧。如甲打乙陪,甲方打出什麼套路動作,乙方必須跟著打出什麼樣套路動作;第一局結束後立即進行第二局,即乙打甲陪,乙方打出什麼套路動作,甲主又必須跟出什麼套路動作。對打雙方,倘若其中一方陪打不當便為輸,另一方則為勝。因此,對鼓即成為賽鼓式。要求鼓手既精通套路、熟練技術,又必須靈活機智,在傳統的隆重聚會的賽鼓中,當棋逢對手之時,一打就是整天或整夜,「通宵達旦」而不肯罷休。
四面鼓舞
此舞流行於吉首市,是一種較特殊的鼓舞形式,它所用的鼓是四面鼓。表演者一般為兩男兩女,交錯分開而立,各人面對各自鼓面起舞。內容一般是反映勞作動作和愉悅心情的,男子打鼓時女的陪襯,反之女的打鼓則男的陪襯,然後,四人穿插繞花舞蹈,動作一致、對稱,直接反映出苗族人民的喜悅心情。
團圓鼓舞
團圓鼓舞是一種特殊的集體歌舞形式,其特點是將一面大鼓平置於鼓架上,選一人擊鼓,眾人和著鼓點,圍著大鼓起舞,人數越多越好,其動作分大擺、小擺和細擺三種,男的一般跳大擺,站一內圈,女的一般跳小擺和細擺,站在外圈,邊跳邊唱並夾雜「啊嗬--」的號子聲,還可邊跳邊交換內外圈,直接反映了人們的愉悅心情。此舞節奏明顯,鼓點可任意反復,動作隨鼓點而反復。以腰和手擺為主要動律,有別於其他鼓舞的特徵,鼓點明顯不同於其他形式的鼓舞。
6. 董馬庫鄉的基本民情
苗語口音操東部苗語西部方言吉首音。
花垣苗語口音參考
1.花垣音(又稱吉衛音,花垣大部分鄉鎮使用)
2.保靖音(長樂鄉使用)
3.鳳凰音(雅酉鎮使用)
4.吉首音(董馬庫鄉、排碧鄉、排料鄉使用) 董馬庫鄉屬苗族聚集鄉,風俗禁忌同縣內其他苗族地區大致相同。
苗族禁忌很多,主要有如幾種:
忌踩三腳架 苗家火坑裡放一鑄鐵三腳架,用作炊事,傳說三腳架是3個護火的祖先變成,任何人不能踩,否則就是對祖先不恭。
忌坐火坑上方 火坑右邊靠中柱的地方,苗族稱為「夯高」,設有祖先神位,是長輩坐的,年輕人和兒童嚴禁坐在此地,更不準在這方打鬧、波水或說臟話,否則就是褻讀祖宗,神人共憤。
忌震「龍岩」 苗家堂屋中央有一岩板,岩板下為「龍穴」,最忌震動,據說震動「龍穴」,「龍」就會受驚離去,主人就會遭殃。
父母健在忌戴白帕 戴白帕則標志喪親守孝。
忌吹口哨 苗族風俗認為吹口哨是招鬼。
忌帶未滿月嬰兒去別人家, 乘坐他人車輛。
大年三十忌吹柴火 據說是吹柴大會把新的一個的財運吹走,從而貧困潦倒。
其他禁忌與縣內漢族大則致相同。 解放前,花垣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個別富家一夫多妻。男女婚姻以媒婚為主。苗族青年通過勞動、集會、趕場、串親等方式相互接觸愛慕,經多次約會,對唱情歌,互贈禮物等確定戀愛關系,而後自由結婚的。
訂婚,通常是男方家主動向女方家求親。當男方看上某家姑娘或某男女相愛之後,男方必須備禮物,央請媒人去女方家「討口風」,女家如高興熱情,說明有意開親,媒人便回告男家,相機前去正式提親。媒人往返的次數越多越好,俗稱「多求為貴」,女家商量同意,親事初定,通過放鞭炮,吃放話酒,正式訂婚。訂婚後,男方要擇日向女方「過禮」,時間一般在結婚前一年,禮物有糍粑、酒、肉、米、糖等,禮物多少,雙方視經濟條件而定,主要是讓女方請家族親友喝喜酒、認新親。隨後,男方便向女方「討庚」,取女方生辰八字,以便請「陰陽先生」擇吉日委親。娶親前一晚,男方抓一兄弟為「管親郎」,帶抬花轎、嫁妝的隊伍前往女家迎親。
此前,新娘要隔居族家。娶親這天,新娘的姊妹們喜開玩笑,用鍋煙灰摻合筍殼毛或辣椒水,往「管親郎」臉上塗抹,惹人大笑。發親一般是深夜或次日凌晨,新娘修眉整裝後,哭拜父母等,由兄弟背著上轎。新娘出嫁由親屬女友陪伴,特別是請兒女滿堂的婦女做「引親娘」,還要請男女歌師一同前往,到新 郎家賽歌。發親後,由「管親郎」打燈籠引路,行往男家。同時,到女方家吃喜酒的賓客,全部往男方家去吃「攆腳酒」,叫做「正客」,男方家另外的散客叫「副客」。新娘接至男家門前,男家必燒旺火一堆,象徵吉樣興旺,然後新娘按擇定的吉時吉刻進屋。進屋時,男方全家人要躲避在一處高地方,意為以後新娘不會壓制全家人。新娘進屋以後,要接過男方中年婦女交給的炊具,以示從此成家理事。然後,坐在火塘右側置有「符紙」的凳子上至通宵。下午,賓客前來賀喜,男方擺宴款待,特別對「正客」必須熱情款待。晚上,新郎與新娘家請的「巴江莎」(苗語,意為歌師)開場對歌,賓客以此為樂,隨宵達旦。第二天上午,舉行吃酒儀式,主客雙方各由一名老人互敬賀詞和祝酒詞,祝賀夫妻恩愛合好,百頭偕老,諸事順遂,並唱歌歡慶,講結親古老話,互贈禮品,婚慶期間,男方親族 在合夥請客吃飯,俗稱「排家飯」。因而婚期為兩天。客人未散,新郎新娘只能見面,不能同宿。散客後,新婚夫婦進入正常生活。 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趕秋節等民族傳統節日。尤其以趕秋節最為隆重。
趕秋節又稱秋社節、交秋節,是湘西花垣、鳳凰、吉首及貴州松桃地區等地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在立秋之日舉行。董馬庫鄉一直是花垣縣苗族傳統節日傳統舉辦地。
在立秋時,當地群眾停止干農活,穿上盛裝,結伴成群,歡聚在傳統的秋坡上,進行打鞦韆、吹笙、歌舞等娛樂活動。活動完畢時,由眾人選出兩位有聲望的人裝扮成「秋公」和「秋婆」,向大家預祝豐收和幸福。趕秋節,是苗族民間在秋收前或立秋前舉行的娛樂、互市、男女青年交往與慶祝豐收即將到來等為內容的大型民間節日活動。在立秋日那天,當地群眾停下手中的農活,穿上節日的盛裝,結伴成群,從四面八方的村寨來到趕秋的集上,歡聚在秋坡上,觀看吹笙、演戲、武術、舞獅子、耍龍燈、上刀梯等娛樂節目,並且親自參與打鞦韆、打球等等娛樂活動,同時還進行物質交流,青年們則多利用這次一年一遇的機會物色對象、談情說愛。
傳統節日主要節目有錐牛、鞦韆、刀梯、苗鼓、舞獅、武術、雜技、演戲、散棋、撲克、籃球等等
椎牛為苗族人民的傳統習俗。苗語稱「弄涅」。由苗老司主持, 四個手執梭鏢槍的槍手在他的指揮下將圈在將軍柱上的神牛錐殺,再由他做法送魂升天。該活動主要流行於湖南花垣、鳳凰、湖北恩施、貴州雷山等地, 是一種傳統祭祀活動,在人類學范疇中屬於 「年度儀式」的一種,但又同時具備一定的「生命危機儀式」性質,是一個由祖先崇拜發展而來的復雜儀式體系,它以祈求平安與祭祀先祖為目的,在長時段的發展中吸收了各種的文化因素與「神話素」最終形成這樣一 個具備巫師、行動與表象成份的完整集體現象——巫術。事前,主人須選購—頭四膀有旋,耳、眼、鼻、口、角俱完整美觀的上好水牯牛。屆時,在寬坪中豎一根塗以五彩的龍鳳花柱,以麻繩穿牛鼻,繫上蔑圈套於花柱上。經給牛喂水,巫師繞柱三圈,將梭標傳至舅家(稱後輩親)年青人手中時,即在震天動地的鑼鼓聲中開始殺水牛,年輕人追殺不止,牛繞柱旋跑。最後,牛傷口噴血,倒地而死。接著分割牛肉。晚上,要舉行跳鼓,唱歌(苗語稱「獨樂」),通宵達旦。
上刀梯是苗族人民的傳統體育項目,苗語稱「求侗」。每當趕年場或重大節日都有勇士表演。相傳民族英雄吳八月打響反清第一炮就是利用「刀梯會」聚集苗民起義的。上刀梯時,表演者身著民族服裝,赤腳光膀,雙手抓住銀光閃閃、寒氣逼人的刀刃,雙腳睬在刀刃上步步登高。爬上三十六把橫檔刀,領頭人在刀梯頂上吹響海螺,下面勇士接踵而上,一個個神態自然,如走平梯。刀梯器材,立一根高十米以上的木桿,桿上鑿眼安插鋼刀,鋼刀長一尺五寸,刀背厚O點五到一厘米,刀刃鋒銳。安裝時,加閂固緊,以防搖動。一尺一梯,共三十六梯。樁桿四周拉線固緊,即可攀登。關於上刀梯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苗山出現了一個興風作浪的妖怪。一位叫石巴貴的青年,自告奮勇為民除害。百姓們有的提公雞,有的扛供桌,簇擁著身帶三十六把鋼刀的巴貴來到一座山上。巴貴將鋼刀全釘在一株古樹上,一步一步攀上樹頂,站在樹尖舞動手中降妖鞭,吹響大海螺。與此同時,樹下百姓點燃鞭炮和鐵銃,敲起響具,終於把妖怪嚇跑了。為紀念石巴貴為民除害,上刀梯活動世代流傳下來。解放後,上刀梯經過改革,棄其封建迷信糟粕,保留了精華之處。那些有深厚武功基礎的苗族小夥子每逢熱鬧場面都要參加表演。上刀梯之前必須運足氣力,氣貫湧泉和勞宮,節節向上攀登。
八人秋即八人鞦韆,苗族傳統的體育器械,流行於湘西苗族地區。形似紡車,高約8米,以粗木支撐,上設八個鞦韆,每處可坐 1一2人。八人秋以人力轉動,當轉動一陣停下來誰居於最高處時,就由誰唱歌。在八人秋架上,分別坐著四男四女,架下站著兩位老人--秋公和秋婆,先由秋公、秋婆念幾句詩,再唱「開秋歌」,然後由秋公秋 婆轉動鞦韆,這就是「開秋」。當快速旋轉的鞦韆停下來以後,誰停在最上面就要唱歌。因為玩八人秋有「豎鞦韆八人坐,誰轉上面就唱歌」的規則,在上面的兩個人對歌,一直到大家滿意為止。傳說,以前有個苦孩子叫「苦人」,從小死去爹娘。有一天,他上山打獵時,看見天上飛著一隻叼著綉花鞋的岩鷹,苦八嶇把岩鷹射了下來。他想,做綉花準的人。一定是心靈手巧、美麗善良的姑娘。苦八蚯照著水車的樣子做了一個八人秋,送給了調秋會,好在調秋會上找綉花鞋的主人。終於找到了做綉花準的花妹,苦八嶇 向花妹講了射綉花鞋的經過,並表達了對花妹的愛慕,他倆結成了 終身伴侶。從此玩八人秋就成了趕秋節上不可缺少的活動。
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藝術形式,其歷史悠久,在湘西苗區代代相傳。湘西苗族鼓舞的形式獨特、種類繁多,包含有「花鼓舞」、「踩鼓舞」、「團圓鼓舞」等,湘西苗鼓的藝術風格十分獨特。在表演上,因表演者的表達情緒不同,分打鼓、踩鼓、嗲鼓等。此外根據鼓聲傳遞的內容,還可以展現出多種多樣的舞蹈姿態。如表現生產勞動的動作有:梨田、耙田、插秧、割谷、打穀,還有紡紗、牽紗、織布、砍樹、鋸料、扯爐、打鐵等。表現生活方面的動作有洗臉、美女梳頭。模仿動物的動作有: 大鵬展翅、水牛擦背、雞公啄米、黃牛擺尾、猴子摘桃等。這些動作在代代相傳中逐步形成了苗族鼓舞基本舞蹈的動作及特點。苗族鼓舞表演形式的多樣化。一般根據其表演人數不同,可分為雙人花鼓舞、男子徒手鼓舞、女子雙人鼓舞、女子單人鼓舞、四人跳鼓舞、團圓鼓舞、多人鼓舞、盾牌鼓舞等。 「雙人花鼓舞」,即架一面大鼓橫於木架上,兩女各打鼓的一邊,同時起舞。鳳凰縣就有這樣的風俗:新郎在春節時去岳父家拜年,岳父家門口設有一面大鼓,新郎和新娘進門之前必須合跳一次花鼓舞,於是就逐漸形成了一男一女的雙人花鼓舞。猴兒鼓舞是苗族鼓舞中較原始的一種舞蹈形式,後來的單人鼓舞、雙人鼓舞或多人鼓舞都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猴兒鼓舞即是一種以摹擬猴子動作為主,圍繞苗鼓而舞的鼓舞形式。它屬於單、雙人鼓舞的范疇,舞蹈除摹擬生產勞動以外,還要隨著鼓點摹擬表演猴子摘桃、抓癢撓腮、戲鼓等動作,樣子滑稽、詼諧風趣。其中夾雜著很多高難技巧 ,舞姿非常輕盈敏捷,情緒激昂。此舞既可化妝成猴相表演,也可摹擬猴兒狀表演,都非常的引人入勝。女子單人鼓舞是苗族女性們最熟悉的一種舞蹈。表演時將一面大鼓斜放在鼓架上面,選出一婦女兩手拿鼓棒一根,由另一個敲邊進行伴奏,或敲包包鑼與大鑼進行伴奏。舞蹈者根據敲邊的節奏,打鼓起舞。主要舞蹈動作有梳頭、照鏡、紡棉花、織布、插秧等等。男子單人鼓舞主要是由一人敲邊伴奏,另一人擊鼓表演。動作粗獷有力,節奏緊奏鮮明。打法有兩種:一是拿鼓棒打鼓,另一種是赤手握拳打鼓。這種鼓舞的動作最多,有穿襠、轉身、翻身、扯須、挖土、播秧、割谷、打穀、推磨、上山、下山等等。
苗族武術。苗語為「勾動」。它和「勞動生產」、「功夫」、「技術」屬同音異義。誰的武藝好,則稱誰為「汝勾動」。在湘西花垣地區尤為流行,2006年花垣縣已將其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一種以提高搏鬥技能為主旨而又能 「健體延壽」的全能運動,是湘西苗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之一。具有氣勢剛烈,步法穩健,招法多變,勁力突出,發招狠絕的特點。苗族武術 源遠流長。苗拳中的「蚩尤拳」據傳誕生於公元前二十五世紀以前的蚩尤時代。據苗族民間傳說,其武術立堂子念的《請師訣》和一般咒語所言,苗族武術始於「裒尤」,即蚩尤,乃九黎三苗之首領。苗族武術起源的主要原因是戰爭。人們為了提高格鬥、械鬥的技能和技巧,尋找一些方法與形式,湘西一帶苗族稱之為「舞拳舞棍」。在苗區,「舞拳舞棍」經久為習俗,蔚然成風,不管男女老少,幾乎每人都懂得技擊的常識和幾手過硬的武功。其開展之經常及廣泛,實為罕見。武術主要項目有拳術、氣功、耍棍、甩連枷、扔流行陀等。
舞獅是苗族地區最盛行,苗族群眾最喜歡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若逢正月玩年、「四月八」、「趕秋」、「上刀梯」、「椎牛」等,各寨的後生們要舞獅子來參加。隨著簡潔明快的鑼鼓點子,一隻只紋彩斑斕、威風凜凜,怒目相視的獅子或閃或撲,或趴或躍,忽面揚蹄嘶鳴,忽而齔牙裂嘴,從四面八方趕到「出鬧勢」(苗語稱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叫出門熱)的地方。苗族的舞獅活動流傳很久,相傳苗家古代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狩獵是他們十分重要的生產活動。有一次,一位老獵戶帶領青年獵手上山打獵,在密林中遇上一群猛虎兇猛地向獵手們撲來,箭射完了,火葯打光了,只有用短刀或徒手同猛虎相拼。在這十分危急的關頭,突然從林中跳出一對獅子,幾個縱跳翻撲,鳴聲如雷。猛虎有的被咬死了,有的帶傷逃走了,雄獅救下了苗家獵人,不送了張獅皮,囑今後遇到猛虎和妖魔,披著獅皮,學著他們騰跳、怒吼,自會消災免難。從此苗家人視獅子為神物。平時逢喜慶節日,那些體強力壯的青年人,穿上自製的獅子皮,學著獅子的翻騰跳躍,嘶鳴怒吼,串鄉走寨,表示驅妖除怪,祝賀節日幸福,苗家安樂。現在舞的獅子是苗民自己扎的,獅子頭用石灰紙漿壓模,並用彩筆畫上鼻子眼睛,下嘴唇可以上下活動,獅身的皮毛,則是用苗家自織的各色花布和染色的薴麻編織而成。舞獅時,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身,一人要 「寶」,還要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隊伍配合,在前面的是十對、八對甚至二、三十對的苗族短打「武裝」。他們手持棍、刀、棒、槍等各種器械,在前頭開路,邊走邊表演苗族武功的各種招勢,動作整齊劃一,氣勢威武庄嚴。跟著的就是耍「寶」武士,他們舒展優美的動作舉「寶」引獅出山。跟著獅子後面的是戴著面具,手持大蒲扇的「羅漢」,不時做一些滑稽可笑的動作,十分惹人喜愛。最後是鑼、鼓、鈸、嗩吶的隊伍,一路吹吹打打,那明快悠悠的交響樂,繞山轉水可傳數里。在花垣苗家,不管大人或小孩,只要一聽到熟悉的樂曲,便知道:「獅子來了。」這是和漢族以及其他地方苗族所不同的地方。
舞龍,苗族人稱為「舞融」。相傳苗族始祖「普戒」是龍人,故苗人自認為是龍的傳人。現今花垣苗族崇龍、敬龍仍是一個普遍的思想觀念,所以視龍為吉祥、富貴的神物。每逢喜慶,往往選擇龍日龍時,修房建墓必須選龍脈龍地,屋樑橋柱,無不雕龍畫鳳。舞龍也是花垣苗族群眾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舞龍」一般在正月初三到十五,有時大的節慶也舉行「舞龍」活動。龍頭是用竹蔑紮成,糊上各色彩紙,畫好龍眼,做好龍須。龍身是細蔑扎在的圓筒形,再用苗家的機織連成長長的龍身,在布上畫上龍鱗。苗家的龍分黃、白、花三色,以三三九節起底,三九二十七節為最長。苗族舞龍要組織四五十人,先要有三、四對彩燈開路,繼而是扎制的魚蝦、蚌、蝴等,象徵著巨龍出宮,魚類相伴,耍龍領頭人手續一顆大紅球開道,在鑼鼓號角聲中,巨龍搖頭擺尾,穿山過林,走鄉串寨,所到之處,鞭炮齊鳴。「舞龍」是一項運動量較大的運動。體力較弱的人還真難以擔負起舞龍的重任。龍頭一擺動,龍身的十幾人甚至幾十人要按照「龍出洞」、「龍觀景」、「龍轉身」、「龍抱柱」、「龍搶寶」、「龍戲水」、「龍歸海」等套路,變換隊形,你追我趕,時而仰身側翻,時而旋轉起跳。舞完一場龍,苗家後生們往往一個個都大汗淋漓。「舞龍」舞到正月十三到十五,就要「燒龍」。這一天成百上千的觀眾事先准備好了花炮和土製火葯,將火葯放進三四尺長的竹筒里,待龍繞場起舞時,就開始點燃引線,火葯花和鞭炮花直對龍身噴去。而「要龍」的勇士們,為了炫耀自己的體魄、技藝和勇敢精神,有的脫下外衣,光著膀子,面對燃燒著的花炮和火葯,隨著龍頭擺動按照套足翻騰跳躍,來往穿插。這時,「耍龍」人也要點燃預先備好放在龍頭、龍尾的火炮筒,龍在翻舞中噴出朵朵煙花,時上時下,時彎時卷,整個場上一遍零海火花。「耍龍」的青年門,隨著龍身的滾動,發出陣陣的吆喝聲,此起彼應。在場內場外一片歡笑聲中,苗家熱熱鬧鬧地「送龍歸海」,結束了一年一度的「耍年龍」活動。
籃球,為外來體育運動,籃球運動約上個世紀50年代傳入後,很快受到苗區很多年輕人熱愛並追捧,成為苗區最熱門的一項體育運動。董馬庫每逢苗歷節日都會舉辦籃球比賽,屆時吸引花垣、保靖、吉首等縣市上百支球隊趕來參加比賽,三個球場同時比賽,往往要賽至3-5日後才能決出冠軍,球場上拼搏廝殺十分激烈。
山棋,下山棋,是苗族人民的一項傳統民間體育活動。在苗寨,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會下山棋,成為他們歇腳休息的最好娛樂。趕場天在路邊、在溪旁、在山坳歇擔時,苗族人們喜歡隨手拾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一「」形,兩人蹲下來就可拉開戰幕。對弈時,你放一草,我下一石;我隔斷你的子,你拆除我的「錘」。
2013年2月17日,董馬庫鄉卧大召村舉辦了中國首屆「苗族巴代文化藝術節」,巴代文化學會組織了128人的苗師(巴代雄)隊伍和189人的客師(巴代雜)隊伍參加了此次祭祀儀式活動,來自花垣、吉首、保靖、古丈、鳳凰、瀘溪等縣市50多個苗寨約4萬苗族同胞齊聚歡度藝術節。節慶節目分表演類和比賽類共36項,分為文藝表演、舞龍舞獅、苗鼓舞、上刀梯、椎牛、苗歌6個賽區進行;其中椎牛儀式從13日開始到17日共進行24場,每天的法事各不相同;800名苗族青年男女參加了古老的跳鼓舞。這是花垣有史以來規模空前的苗族巴代文化藝術節,全面展示了豐富多彩的苗族傳統文化藝術。
7. 苗寨聽鼓寫了四個什麼鼓
攔門鼓意即用鼓攔門,進行精彩的鼓藝表演,取其歡樂喜慶吉祥之意;其形式一般有迎親攔門鼓、節日攔門鼓、新娘回門攔門鼓、迎接貴客攔門鼓、苗歌盛會攔門鼓等。攔門鼓在進行鼓藝表演時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按照規定,不同種類形式的攔門就必須表演不同形式的鼓技鼓藝,一旦達不到指定的要求,就算攔門成功,被攔門的一方就無條件認輸,表示今後要多向對方的鼓手學習,待提高鼓藝後再來請教。我們這次欣賞到的是迎接貴客的攔門鼓,全身盛裝的青年男女在寬闊敞亮的草坪上,飛棒巧擊,縱步跳躍,那輕快的鼓點,使我體味到了一種快慰與激進;那舒展的舞姿,誘惑著內心的沖動,要我興奮地加入如潮的隊伍中,用骨節去感應生命的黯淡與輝煌。尤其令人感動的是,一位「阿普」(苗語爺爺)悄無聲息地接過鼓槌,卻幾乎沒有掉下一拍;他至少已經70歲了,那枯枝般的雙手叫人憐憫,叫人心疼,可是隨著他腳步的移動,你便覺得天地閃光換了乾坤,不知魅力從何而來,那音色,那力度,那節拍,精湛如話,一句一句從鼓中彈出,又一句一句落在你的心上,叫你鼓掌也不是,鞠躬也不是。我的雙眼在不知不覺中濕潤了。
緊接著,苗家「得郴」又為我們表演起了猴兒鼓舞。顧名思義,猴兒鼓主要是模仿猴子的動作演繹而成的,因此其表現形式靈活奇巧,滑稽可笑,是苗族人民喜愛的傳統民間藝術;花鼓則是一種擊打伴舞的娛樂活動,動作和內容極為原始,多是以鼓帶舞或以舞伴鼓,但表演時簡捷細膩,形象逼真,可以說是一種形體直覺藝術。的確,我的目光一直在追隨著鼓槌齊飛,可我已經意識到,那鼓聲似乎不再是鼓聲了,而是腳下賴以生存的土地在大聲地喘息,一起一伏,震顫了天宇:鼓聲清脆,它使我的心歸於寧靜,忘記了滾滾紅塵中熙熙攘攘的名利;鼓聲粗獷,它敦促我認識到自己應該做個頂天立地的錚錚鐵漢,不隨波逐流,不卑躬屈膝;鼓聲沉渾,越是沉渾我越滿足,榮辱得失都拋到了九霄雲外,唯有甘願吃大苦耐大勞的激越……
8. 苗寨聽鼓作者錢續坤閱讀題
「咚——咚咚,咚——咚咚——」當我們的雙腳剛剛踏上湘西德夯苗寨的時候,撲面而來的便是這急切而深沉的鼓聲。剎那間,我只覺得自己的心在狂跳,血在沸騰;只覺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他們中的一員,與阿雅黛帕(苗語「姑娘姐妹」)一起,踩著鼓點歡歌勁舞。
據說鼓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是一種神聖的象徵。在遠古時代的祭祀中,一面鼓便代表苗族的一個部落、一個支系或者一個村寨;到如今,他們的祖先已經傳下了六六三十六套鼓路,盡管各部落之間的打法迥然有異,但只要你抓起鼓槌,跳起鼓舞,苗族老人就一眼會辨出你的祖先住在哪寨哪峒。由於我們一行是自遠方來觀光的客人,苗家得郴(苗語「兄弟」)首先敲起的自然是攔門鼓。攔門鼓意即用鼓攔門,進行精彩的鼓藝表演,取其歡樂喜慶吉祥之意;其形式一般有迎親攔門鼓、節日攔門鼓、新娘回門攔門鼓、迎接貴客攔門鼓、苗歌盛會攔門鼓等。攔門鼓在進行鼓藝表演時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按照規定,不同種類形式的攔門就必須表演不同形式的鼓技鼓藝,一旦達不到指定的要求,就算攔門成功,被攔門的一方就無條件認輸,表示今後要多向對方的鼓手學習,待提高鼓藝後再來請教。我們這次欣賞到的是迎接貴客的攔門鼓,全身盛裝的青年男女在寬闊敞亮的草坪上,飛槌敲擊,縱步跳躍,那輕快的鼓點,使我體味到了生命的不羈與輝煌。尤其令人感動的是,一位阿普(苗語「爺爺」)不著痕跡地從年輕人手中接過鼓槌,幾乎沒有掉下一拍;他至少已經70歲了,那枯枝般的雙手叫人憐憫,叫人心疼,可是隨著他腳步的移動,你便覺得天地閃光換了乾坤,不知魅力從何而來,那音色,那力度,那節拍,精(zhan)_____如話,一句一句從鼓中彈出,又一句一句落在你的心上,叫你鼓掌也不是,鞠躬也不是。我的雙眼在不知不覺中濕潤了。
在「鳴——喂!」「嗚——喂!」呼喊聲中,院壩坪里的人越來越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幾位姑娘呼地一下圍住了大鼓,一個個握著系有紅黃飄帶的槌子,咚咚咚地跳起來。她們頭戴著花帕,穿著白滾花邊的上衣,系著綉有喜鵲鬧梅的圍裙,在晚霞、青山、綠林的襯托下,翩翩起舞。她們隨著鼓點:時快時慢:時緊時松,一會兒播種插秧,一會兒收割拾禾,一會兒紡紗織布,一會兒飛針刺綉,一會兒你追我趕,喜氣洋溢,一會兒手持鋼釵,精神抖擻地同野獸搏鬥……具有濃厚的山區風韻。
接下來,苗家得郴又為我們表演起了猴兒鼓舞。顧名思義。猴兒鼓主要是模仿猴子的動作演繹而成的,因此其表現形式靈活奇巧,滑稽可笑,是苗族人民喜愛的傳統民間藝術;花鼓則是一種擊打伴舞的娛樂活動,動作和內容極為原始,多是以鼓帶舞或以舞伴鼓,但表演時簡捷細膩,形象逼真,可以說是一種形體直覺藝術。的確,我的目光一直在追隨著鼓槌飛揚,那鼓聲似乎不再是鼓聲了,而是腳下賴以生存的土地在起伏,震顫了天宇:鼓聲清脆,它使我的心歸於寧靜,忘記了滾滾紅塵中熙熙攘攘的名利;鼓聲粗獷,它使我意識到自己應該做個頂天立地的錚錚鐵漢,不隨波逐流,不卑躬屈膝;鼓聲雄健,一股激越之情湧上心頭……、
從德夯苗寨回來已有些時日了,許多事情在開始淡忘,但我的耳膜里一直還在回盪著那急切而深沉的鼓聲:「咚——咚咚,咚——咚咚——」
1.請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德夯( ) 鼓槌( ) 精(zhàn)_____如話
2.選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苗寨的哪些鼓聲?各表現了苗寨鼓聲的什麼特點?
3.第二段中寫到:「我的雙眼在不知不覺中濕潤了」,為什麼會濕潤呢?
4.分析文中畫線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5.以文章的開頭與結尾為例,說說文章的結構有何妙處?
6.仔細體會和借鑒選文的寫法,請你也描寫你所熟悉的某個民間節日的慶祝場面。(50字左右)
答案:
1.hāng chuí湛2.攔門鼓,鼓聲輕快,表現出苗寨的熱情待客;猴兒鼓舞,其表現形式靈活奇巧,滑稽可笑;花鼓表演時簡捷細膩,形象逼真。 3.我被苗寨鼓聲所震撼,被苗寨老人的鼓聲所震撼,體味到生命的不羈與奔放,因此「我的雙眼在不知不覺中濕潤了」。 4.運用排比的手法,寫出了鼓聲形式的多樣,打鼓者技藝的高超。 5.文章以鼓聲開頭,以鼓聲收尾。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6.只要能寫出節日盛況的場面即可,如元宵舞獅表演、端午賽龍舟等,字數不少於50字。
9. 苗族的舞蹈
苗族舞蹈
蘆笙舞——(苗語稱「究給」)是種以男子邊吹「蘆笙」同時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靈活舞動為主要特徵的傳統民間舞蹈。它流傳廣泛,普及各苗族地區。其中尤以貴州東南部、西北部和廣西西部山區最為活躍。在那裡,人們從兒童時代起就開始學吹蘆笙和跳蘆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眾的蘆笙手和蘆笙隊,都深受群眾的尊敬和愛戴。在過去,青年小夥子會不會吹蘆笙,能不能跳蘆笙舞甚至都成為姑娘們擇偶的重要條件之一。
關於蘆笙舞的起源,苗族有樸素和美妙的傳說。相傳盤古開天地之時,大地一片荒涼。那時,苗族祖先是靠狩獵飛禽走獸作衣食的,為了解決捕獲鳥獸的困難,當時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夥子,在林中砍下樹木和竹子,做了支蘆笙模仿鳥獸的鳴叫和動作,吹跳起來以引誘各類鳥獸。從此,人們每出獵均有所獲,於是蘆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而世代相傳。這類傳說與現今仍流傳著眾多模擬鳥獸鳴叫和形態的蘆笙曲調及舞蹈動作的現象雖相吻合,但要弄清它的起源,仍有待從史料方面進行研討。關於蘆笙舞活動的歷史,過去文獻中多有涉及;明清以來,更廣見於文獻和志書之中。明人倪輅《南昭野史》有「每孟歲跳月,男吹蘆笙、女振鈴合唱,並肩舞蹈、終日不倦」的記載。足見蘆笙舞早已是苗族人民傳統節日活動的重要內容並風糜一時了。
過去,蘆笙舞除在舉行祭祀活動時跳之外,舉行婚禮,喪葬儀式或新屋落成時也跳。後來,每逢年節、歡慶豐收和男女青年進行傳統社交活動時都跳。它具有宗教、民俗和文化娛樂等多種性質,在苗族人民的社會生活中起著不同的作用。按其活動內容和性質,一般可分為自娛性、習俗性、表演性、祭祀性以及禮儀性的五種。
自娛性蘆笙——最為普及,因對舞者年齡、性別不限、故參加人數甚眾,通常在草坪、河壩或山坡空地上活動。常見的活動形式有二種,一種是男的吹小蘆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蘆笙的舞者圍在中間,踩著樂曲的節奏、輕輕地擺動著身體繞圈而舞。有的地方還有高達丈余的特大號蘆笙和各種長短不一的芒筒(一種用大竹筒製造的低音簧管樂器)在旁伴奏。還有一種是由一對以上的蘆笙手作領舞,眾人(多為女性)尾隨其後圍圈而舞。動作隨領舞者吹奏的曲調而變化。自娛性蘆笙舞,從動作特點上看,又可分為「踩」和「跳」兩種,「踩」以兩膝的輕微屈伸 並踏著節奏向前移動為特色,「跳」是由動力腳落地後,下肢的顫動以及抬腳踹動,上身隨之自然地擺動為特色。前一種嫻雅、端莊,後一種柔和、瀟灑。
習俗性蘆笙舞——第一種是每年過「花山節」時跳,這是男女青年聯歡和選擇配偶的佳期,這天所跳的蘆笙舞,古時就稱為「跳花」或「跳月」,多在月明風清之夜進行。有這類習俗的苗族山寨,一般都設有「跳月」的月亮場或「跳花」的花場。這類蘆笙舞尤以黔東南地區盛行的「討花帶」 和黔中地區盛行的「牽羊」較有代表性。「討花帶」是小夥子邊舞邊吹著蘆笙曲「討花帶子」向自己愛慕的姑娘求愛。在這種場合, 姑娘若與小夥子情投意合,就會把自己精心編織的花帶,含情脈脈地拴在小夥子的蘆笙上。 這種形式主要是以蘆笙吹歌傳情,所以舞蹈動作幅度不大,舞步也並不復雜。「牽羊」是男青年在前面邊吹邊跳,尾隨而舞的姑娘若愛上了某個小夥子,就把自己親手編織的美麗花帶作為定情的信物,拴在他的腰上,然後牽著花帶的一端,跟在小夥子身後踏節而舞。技藝出眾的蘆笙舞好手,有時竟會同時牽著幾個姑娘舞著走呢!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最終能與誰成眷屬,那就不盡是月亮場或花場上能見分曉的事了。
第二種:在廣西融水一帶。舞時手挽手、身體前傾、順圈往前跳,動作比較簡單。參加舞蹈的人數常見為十二人,隊形呈三人一橫排、四人一豎排的長方陣。
表演性蘆笙舞——一般都在節日或集會中以競技或獻技的方式進行表演。有的地方盛行以村寨蘆笙隊為單位進行集體比賽,如黔東南的從江縣、傍洞一帶,每逢年節,鄰近各村寨以百十人為隊同時吹跳比賽,參加比賽的蘆笙隊以能吹奏樂曲的多寡、聲音是否優美、諧和以及動作和步法是否豐富、舞蹈的時間是否持久定優勝。有的地方則以個人競技的方式進行。這種競技一般都不設規定動作,每個蘆笙手都有施展個人技藝的機會。這類蘆笙舞的動作以矮步、蹲踢、旋轉、騰躍等為多。競技者有的以動作的節奏多變,迅疾激烈見長;有的則以能完成較多的高難度動作取勝。表演性蘆笙舞內容十分豐富。盛行於黔西地區的有「巧喝酒」、「蚯蚓滾沙」、「滾山珠」 和「蘆笙拳」;盛行於桂西山區的有「過門坎」、「猴子上樹」和「滾地龍」;盛行於黔東南地區的有「牛打架」、「斗雞」等多種。前兩地區所盛行的主要以炫耀高難技巧博取觀眾的喝采;後一地區所盛行的主要是模仿禽獸的習性、神態,以表現出生活的諧趣引人入勝。
「蚯蚓滾沙」、「滾地龍」是舞者跪地下板腰,以頭頂地為軸心,隨後挺起,邊吹奏蘆笙邊 翻身舞動。
10. 湘西趕屍和苗人下蠱,現實中土司制度下的湘西民俗有什麼
土家年
苗族也有苗年,龍船節等節日,場面浩大,熱鬧非凡。
總結
土司制度在我國延續了近八個世紀,先後經過了五代、宋、元、明、清。在這漫長的歲月之中,傳承並繁衍出了自己所特有的民俗傳統與文化。從衣食住行到歌舞曲藝,湘西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早已自成體系。
土司制度之在中國之所以成功並長久的存在,是由於政府抓住了南方地區少數民族內部的結症,把握住了支撐南方蠻夷內部平衡的那一桿稱,並將土司勢力為己所用。盡管明朝後期土司漸漸脫離掌控,但土司勢力確實為我國抗擊倭寇和其他入侵勢力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如今土司制度已經消亡,但是土司制度留存下來的民俗文化卻依舊燦爛,它們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血肉,顯示出了自己特有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