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湘西愛國歷史人物
左宗棠是湖南湘陰人。清末湘將領、洋務派首領。晚年抗禦沙俄,收復邊疆有功。
中國晚清軍政重臣,湘軍統帥之一,洋務派首領。字季高,一字朴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1832年(道光十二年)中舉。1851年(咸豐元年)太平天國起義後,先後入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幕,為抗拒太平軍多所籌劃。1856年,因接濟曾國藩部軍餉以奪取被太平軍所佔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1860年,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後,隨同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襄辦軍務。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組成楚軍,赴江西、安徽與太平軍作戰。1861年太平軍攻克杭州後,由曾國藩疏薦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1862年(同治元年 ) ,組成中法混合軍 ,稱常捷軍 ,並擴充中英混合軍,先後攻陷金華、紹興等地,升閩浙總督。1864 年 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 。論功 ,封一等恪靖伯 。旋奉命率軍入江西、福建追擊太平軍李世賢、汪海洋部,至 1866 年2月攻滅於廣東嘉應州(今梅縣)。鎮壓太平天國後,倡議減兵並餉,加給練兵 。1866 年上疏奏請設局監造輪船 ,獲准試行,即於福州馬尾擇址辦船廠,派員出國購買機器、船槽,並創辦求是堂藝局(又稱船政學堂),培養造船技術和海軍人才。旋改任陝甘總督 ,推 薦 原 江西巡撫沈葆楨任總理船政大臣。一年後,福州船政局(又稱馬尾船政局)正式開工,成為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1867年,奉命為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率軍入陝西攻剿西捻軍和西北反清回民軍,殘酷鎮壓了陝甘回民起義。陝甘任間,繼續從事洋務,創辦蘭州製造局(又稱甘肅製造局)、甘肅織呢總局(又稱蘭州機器織呢局),後者為中國第一個機器紡織廠。
1875年(光緒元年),清政府內部發生海防和塞防的爭論。時西北邊塞和東南沿海防務均告危急;李鴻章等認為兩者力難兼顧,主張放棄塞防,將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左宗棠力表異議 ,指出西北自撤 藩 籬 ,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尤其招致英、俄滲透。是年 5月,奉命督辦新疆軍務 。1876年,駐肅州指揮多路軍討伐阿古柏,次年 1 月占和闐( 今和田),收復除伊犁地區外的新疆全部領土。隨即上疏建議新疆改設行省,以收長治久安之效 。1879 年中俄 伊犁交涉時,抨擊崇厚一任俄國要求,輕率定議約章,喪權失地,主張先之以議論,決之於戰陣。188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肅州抵哈密。1881年初,中俄《伊犁條約》簽訂,應詔至北京任軍機大臣兼在總理衙門行走,管理兵部事務。同年夏,調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 6月,奉召入京 ,再任軍機大臣。時值中法戰爭,法國艦隊在福州馬尾擊潰福建水師,奉命督辦福建軍務。11月抵福州後,積極布防,並組成恪靖援台軍東渡台灣 。1885 年病故於福州 。著有《 楚軍營制 》(附條規),其奏稿、文牘等輯為《左文襄公全集》。
Ⅱ 湘西有什麼土特產
1,湘西椪柑
湘西椪柑,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湘西是中國最適於發展柑橘種植的地區,種橘歷史至少有兩千多年。湘西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夏無酷暑,冬少嚴寒,非常適宜柑橘生長,是中國果品協會認定的「中國椪柑之鄉」。
2,龍山百合
龍山百合,湖南省龍山縣特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龍山百合,可食用或葯用,其形態捲曲、顏白如玉、味微苦、營養價值高。2018年3月,龍山百合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
3,薑糖
薑糖是鳳凰傳統的獨家特產,起源於清乾隆年間,迄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這個起源無從在史志書上查找,根據乃是製糖藝人們一代代身傳口諭至今。
4,罐罐菌
罐罐菌是一種可食用的真菌類生物,主要產值於鳳凰北部的臘爾山台地。罐罐菌又名屬養巴菌和貓兒,菌真菌類。主要產於鳳凰北部的臘爾山台地,性喜溫涼濕潤,農歷八月為生長旺季。
5,湘西酸蘿卜
湘西酸蘿卜是湖南湘西地區的特色小吃,辰溪一帶的最有名。當地村民都有腌制酸蘿卜的習慣,他們採用傳統土家製作工藝以及獨特的油辣子佐料,使成品顏色鮮,質地脆,酸辣香甜。
Ⅲ 重慶什麼地方有湘西貢醋賣
貢醋主要以特產形式存在,發展狀況都不是非常良好。隨著社會生活和生產方式專的發展,一些貢醋也是有名屬無實,喪失了古老的釀醋工藝,品質上也大不如以前,例如山西陳醋的勾兌門事件就是警鍾。而另外一些堅持用古法釀造的貢醋也需要國家的鼓勵和扶持,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Ⅳ 抗日時期大湘西將領名單
1、賀龍
賀龍(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賀文常, 字雲卿。 湖南桑植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之一。
他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斗爭生涯中,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建立了不朽功勛。
2、粟裕
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於湖南會同。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首。
3、傅良佐(1873-1924),字清節,湖南省乾州廳(今吉首市乾州街道)人。少入私塾。稍長,求學長沙。戊戌政變後,棄文學武,考入北洋武備學堂。
光緒二十八年(1902),以北洋官費生派赴日本留學,入陸軍士官學校第三期,與蔡鍔、蔣方震等同學。畢業歸國後,供職北洋近畿軍隊,為段祺瑞所寵信。
三十三年徐世昌任東三省總督時,他被調任東三省督練處總參議。後因在總辦吉長鐵路職中,拒絕宦官李蓮英索賄,致遭譴責,調北京陸軍部任科長。他是段祺瑞手下「四大金剛」之一(其他三人為靳雲鵬、徐樹錚、吳光新)。
4、劉戡(1906-1948),湖南桃源人,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從軍,參加北伐戰爭。曾任93軍軍長、37集團軍總司令。
5、田君健(1907--1947)號俊夫。湖南鳳凰人。國民黨少將,追贈中將。
生於1907年2月21日。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第4期、陸軍大學特別班第3期畢業。1937年冬任第9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1939年夏任第73軍暫編5師參謀長;
1942年夏任第20集團軍少將副參謀長,1943年春任第73軍77師副師長,1945年春任第4方面軍副參謀長,11月任第73軍77師師長,1947年2月23日在萊蕪戰役中陣亡。1948年1月被國民黨追贈為陸軍中將。
Ⅳ 湘西特產是什麼
當地也有不少土特產品,如蕨菜、山竹筍、香椿、天然松菌油、雞耳根等野菜,牛肝菌、干豆角、干茄子、干蕨菜、干竹筍、干香椿、干苦瓜、干辣椒等干貨以及具有湘西特色的臘乳豬、苗家臘肉、苗家酸魚、特色牛肉乾、酸豆角、麻辣香椿等。
鳳凰蠟染
鳳凰蠟染原始古樸,分為兩大流派:土家族蠟染印花布和苗族蠟染土布。土家蠟染印花注重配色純凈,講究立意構圖,成形的布料呈花異彩流布,幅面藝術風格特異純美,突出的工藝特點為熱色;苗族蠟染土布注重染色純,不講究華美雕飾,給人一種自然純凈的藝術感,突出的工藝特點為冷色。
提示:鳳凰古城的劉大炮染匠鋪的鳳凰蠟染非常有名,可以去那裡逛逛。
萬坪豆腐
萬坪豆腐以無污染綠色大豆和杉木河純天然泉水為原料,沿襲民間傳統工藝純手工製作而成,以營養豐富、口感細膩、韌性十足著稱。早在明清時期,萬坪豆腐就作為貢品,成為皇宮的美味佳珍。土家族人也常用干豆腐款待貴賓,饋贈親友。
鳳凰紅米酒
鳳凰紅米酒得益於祖傳釀酒工藝和製作苗家臘味的秘方,立足當地民族習慣。特產老壇酒,采高山純糧釀造,酒醇得勁綿,不上頭、不幹口而聞名。成熟的原汁米酒米散湯清,顏色碧綠,蜜香濃郁,入口甜美,濃而不沾,稀而不流,食後生津暖胃,回味深長。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營養成分,飲後能開胃提神,並有活氣養血、滋陰補腎的功能,產婦和婦女經期多吃,尤有益處,是老幼均宜的營養佳品。
松菌油
用鳳凰阿拉等地秋季雨後所產的
樅菌(松菌)洗凈後用新鮮植物油炸制而成。清香撲鼻,味美異常,為高級烹調佐料,為麵食配料、冷盤調料之佳品。加工菌油尤其以烏樅菌最佳,油以當年產茶油為佳。樅菌拌和鮮茶油,再添少許黃豆、花椒等配料,文火煎熬後,再裝入容器密封,可較長時期食用。
苗家臘肉
湖南土家、苗家臘肉是土家人民和苗家人民為延長豬肉保質期而獨創的一種具有特殊風味的地方名產,其特點是:脂香濃郁、皮色黃亮、肉色似火、紅艷喜人、滋味鮮美、營養豐富。
邊城香醋
選用武陵山區特有的多種中草葯植物接種制曲,兌以當地山泉水,採用獨特的傳統發酵工藝與現代釀造技術相結合,歷經一年以上精釀而成,其色澤紅棕,自然醋香馥郁,酸味濃厚,口感柔和,富含多種營養和功能成分,是我國唯一無鹽無防腐劑的香醋,是香醋家族中的珍品。
古丈毛尖
主要分布於古陽鎮、東方、龍天坪、牛角山一帶。「清明茶」為茶中佳品,有獨特香味,具有條索緊細,鋒苗挺秀,色澤翠潤,白毫滿披,清香馥郁,滋味醇爽,回味生津,湯色黃綠明亮,葉底綠嫩等特點。
鳳凰薑糖
薑糖是鳳凰古城最具特色的土特產之一。用生薑、紅糖、水等原料一起放鐵鍋里熬,當熬成粘狀時,把它倒在青石板檯面上冷卻,等冷到可以拉出絲來,就把這一薑糖團掛到門旁的鐵鉤上,迅速地拉出一條條的糖條,摔到青石板上,然後另有人馬上用剪刀把它剪成拇指大的三角形,便是薑糖了。
Ⅵ 湘西莓茶長生莓為什麼稱為土司貢茶有什麼作用及功效
湘西長生莓是土司王那個時候需要進貢的茶,一般人是不能喝的,所以後來被稱為土司貢茶。
Ⅶ 湘西指的是什麼地方,為什麼那麼神秘
湘西:湖南簡稱湘,所以其西部地帶簡稱湘西(這種自然地帶異於行政區劃),亦稱湘西內區域、湘西地帶容、大湘西,是對包括張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懷化市以及邵陽西部(城步縣等)在內的整個湖南西部地帶的統稱,區別於湘東、湘中、湘北、湘南等。系武陵山脈、雪峰山脈和雲貴高原環繞的廣大地區,沅水、澧水中上游及其支流匯聚之地。是湖南省主要的欠發達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生態脆弱地區,同時也是承接東西部、聯接長江和華南經濟區的樞紐區,具有突出的區位特徵和重要的戰略地位。湘西地帶在歷史上同屬於辰沅永靖兵備道、辰沅道、湘西綏靖處和湘西行政區。
湘西的神秘源於這里是多民族聚居地,其中苗族、侗族、土家族的比例很高,當地民俗屬於巫文化,所以給人以神秘的色彩,例如比較有名的湘西「三大邪」——湘西趕屍,放蠱,落花洞女。這些民俗都有自己形成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在不危害社會的前提下,還是要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的。
Ⅷ 在湘中和湘西,有哪些名人、大將軍
湘中湘來西的名人有蔡倫,自歐陽詢,曾國藩……這些人在歷史上都有很大的影響力的,對中國的發展都有做出貢獻。
曾國藩是清末大臣,慈禧身邊的紅人,是內閣學士,與李鴻章等人創辦江南製造總局,曾對抗太平天國,在長沙編練陸師,領導洋務運動, 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曾國藩的愛國情懷我們是有目共睹的,只是他思想太過死板,對西方的經濟發展照搬照抄,沒有找到中國落後的真正原因所在。
Ⅸ 湖南湘西「代削」的字輩有哪些
中國吳、龍、廖、石、麻姓氏起源的概況與湘西苗族吳、龍、廖、石、麻五個姓氏的由來是有本質區別的。苗族有苗姓。一些中國歷史學家出於政治的偏見,有意無意迴避接觸研究這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似乎對此形成了禁區,誰也不寫或者不願意去寫了。不過湘西苗族吳、龍、廖、石、麻是「苗子」,在人們的腦海里,印象是十分清楚的,而且大家一致公認他們是中國古老民族的後代。
按照《中國通史》來考證,苗族的歷史,當以蚩尤、共工、歡兜、三苗等有關。苗族,先7是住在黃河中下游廣大平原地區,後來因為蚩尤戰敗,出現了中國歷史上苗族第一次大遷徙,蚩尤部落聯盟里的81個部落兄弟,分成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而逃竄;其中部分由黃河中上游,遷至黃河與長江中下游之間。《史記-五帝本記》中說:「三苗在江淮、荊州」。《正義-吳起》載「三苗之國。左洞庭而由彭蠡」。二者明確概括了這一時期形成的局面。第二次民族大遷徙,約是堯、舜、禹的時候,亦是歡兜三苗的時代,後來又因戰敗,苗民從此失主,苗族內部再無統一組織的人了。但是苗族大遷徙仍在各地中繼續,其具體的組織和領導,便分別落入各個家族的族長,這當然是以血緣為主的。為了逃命,為了生存和斗爭,他們肩負特定的歷史使命,他們團結戰斗、扶老攜幼。就其南蠻一方,第二次大遷徙,除了組織自己的人外,還要組織其他地方新近逃來的兄弟,分流疏散更寬更遠了,有的逃出湖北、江西、廣東、廣西進兒去到貴州、四川和雲南;也有逃去海南、南洋、西南亞各國,再後來便流散到澳洲、歐洲和美洲以及世界各地。這裡面,除其個別單獨行動以外,其他的都是集體遁逃,這是族長因時而地立下的功勞。進入湘西大山區的苗族人,有的是在堯、舜、禹的時代隨同歡兜放逐崇山進來的,有的是在戰國時代楚悼王命令吳起南平蠻越以後,部分人輾轉進來的,有的是在楚國將被秦國所滅之際由熊繹、熊渠後裔熊武帶進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其他歷史時期零星進來的。其中人數較多,勢力較大的便是吳、龍、廖、石、麻五大姓,其次還有劉、滕、李、張、王、易、常、錢、何、方、田、陶、金、滿、戴、洪、符、隆、肖、揚、段、舒、謝、宋、向、彭、歐、熊、袁、唐、施、龔、白、羅、危、伍、陸、姚、尚……等40多個姓。據馬少橋《五溪苗族古今生活集》校評中記載:「瀘溪在唐初建縣時,唐王朝即封吳、龍、廖、石、麻五姓首領為都頭,統其部族」。這就是後來唐太宗後來實行的所謂「四夷字服」的絕招。因為自唐太宗登上王位後,汲取東漢以來武力征服苗族的教訓,改用「以夷治夷,以苗治苗」的策略,他按照大漢族的稱謂方式,結合苗族內部既定的特點,分階段地分別賜予漢字姓,且按當時人數的多少,勢力的大小,排列了吳、龍、廖、石、麻的順序,以之統其部族,故稱之為「苗頭」或「頭苗」,雖屬於暗指,可又沿襲而至今,從此以後,苗族內部凝聚力瓦解,至於他們原來的姓氏,便逐漸遺忘了。例如:
吳氏——原來姓叫仡削,或叫仡幾削仡奔戎誤,賜以漢字姓「吳」。據傳苗族第二次大遷徙進入湘西的時候,吳家打先鋒,開天闢地立了千秋不朽的功勛,史封排列第一位。來到湘西以後繁衍兩宗支,叫代龔、代削,也稱仡兄、仡削兩支系。代龔後裔冠以漢字姓伍,稱大吳,代削是弟系,其後裔冠以漢字姓吳、洪、滕等,俗稱小吳。到後來,代龔又分為兩宗族——龔發、龔青。以後又分巴芒、達鳩、山都、達然四支系。代削有代龔、代繁、代杜三大宗,以後又有代丐、代鯀兩支系。
龍姓——原苗姓嗶姓,簡稱嗶龍。
苗族第二次大遷徙轉入湘西的時候,龍氏人最多,功勞也很大,俗有「龍家滿天星」之稱,史排第二位。後來發展為十二宗族——仡嗶(代嗶)、仡攏(代攏)、仡僚(代僚)、仡查(代茶)、仡本(代賠)、仡擺(代擺)、仡弄(代弄)、仡僂(代僂)、仡巢(代崇)、仡沙(代霞)、仡伶(代棱)、仡聾(代魯)。據說,這些都是對共工等人的尊稱,所以祖宗存姓。共工,古代說話人物,傳為人面蛇身、赤發、身乘二龍。苗語稱他們「打戎打松」。所以贈以雷和龍(仡戎、仡松),簡稱嗶龍。故賜漢字姓龍。
廖姓——原苗姓仡沙。相傳是共工部落分出來的,其名叫仆沙僕少,又簡稱仡沙仡料。故賜漢字「廖」。
苗族第二次遷徙中,廖氏由山西嵐城縣橋頭堡動身,因勇猛善戰,史封排到第三位,後來多發展與湘西鳳凰縣臘爾山一帶及貴州等地。
石姓——相傳他們的祖先是放逐崇山的歡兜,以此名稱叫仡歡,也有讀「仡瓜」,後來分為歡那、歡勾兩支,即西家、歡票兩支。或把帕得捋兩支。按「西」的諧音,賜漢字姓石,引申成施、時、席、易等,今保靖縣水田馬尾一帶姓石仍稱西家,花垣縣雅橋、排料一帶稱果歡或各瓜。
苗族第二次大遷徙途中,石相刻苦勤奮,英勇善戰,史封功勛排列第四位,但來湘西的路線分散,時間也不統一,有說是逐放歡兜與崇山而來,也說是自江西遷來。
麻姓——原來叫仡佧,也作代佧、代軻(仡軻)。相傳曾在湖北麻城建立過部族國,故賜漢字姓梁和麻。今湘西梁、麻不通婚,其源同屬於一姓。後來分作佧戎、佧借、佧不、佧妹四支。苗族第二次大遷徙途中,麻姓顧大局,明大體,貢獻很大,史封功勛排列第五位。來到湘西以後,一直在艱苦貧瘠的高山上生活,與劉、石、梁、田、楊、向、張、符、洪、廖、歐等姓務農為生,苗族古老話稱:『麻家麻大度。九個背簍背草鞋,九個背簍背柴刀,晚上九個大門進,白天九個大門出』。這是描寫他們人多,艱苦勤勞,熱情友愛,團結協作,有開天闢地的精神與生活過程。
按其理,其他姓氏中,至今仍然保留苗姓的也很多,不妨再舉一例:
田姓——原來苗姓仡徠,或叫得徠,也讀得臘,又分成徠仁、徠務兩種。按其意譯,賜以漢字姓「田」。
據民間相傳,得徠姓人數較少,但有人觸痛了封建統治者,行將受到殺頭的處罰,於是早晨雞鳴就起床跑了,而且在跑的過程中,只要一聽到狗吠就藏了。一次,他們見有人追來,看到前面田裡有當地的人在插秧,於是就祈求同情和保護,快速混入插秧的行列,追來的人查問姓,其巧妙回答說:「姓秧」。而後田姓有人改稱姓「秧」,引申成楊、陽、羊姓,並囑後人不食雞和狗,因為雞鳴狗吠救了他們。
湘西苗族吳、龍、廖、石、麻古今名人及堂號與字派,因年代已久,不能完全給予統計。「乾嘉運動」以後,因起義軍失敗,清庭以善後為名,在政治上執行「以夷治夷,以苗治苗」,的策略,設一些苗守備、千總、把總、外委等,並選舉一些苗族人擔任。經濟上,他們沒收了苗民起義人員的財產和田土,佃給無地的人耕種,寫為軍屯,以民養兵,以兵治苗,在五廳縣(永、鳳、乾、保、古)再加麻陽、瀘溪縣,共占良田十五萬二千多畝。雖多次減租,但仍有租額七萬多擔。軍事上,他們又復修明朝邊牆,五里一碉、十里一營,從銅仁的亭子關至保靖喜鵲營。在七廳縣內,設官、汛、屯、卡、碉樓、關卡一千一百多座,駐營兵一萬多名,屯軍七千多名,苗兵五千多名,練勇一千多名,以苗師為都官,以苗技制苗,且有功者,賜名「武狀元」。
文化上,他們除加強改土歸流時代設置的書院以外,在五廳縣內,主設苗義學120所,專收苗童,屯義學院50所,兼收苗生。鄉試設田字型大小,專收苗族秀才、舉人。這一項,對苗區文化的發展與進步是具有一定的益處的。然而封建統治階級又耍了不少的詭計,他們以「民籍、新籍」的區別,只准苗族的考生(新籍)考到秀才、舉人這一級,而其中不少名額,卻被非苗考生冒名頂替。但即使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湘西苗族吳、龍、廖、石、麻等的苗族人還是涌現出了不少的名人。
Ⅹ 湘西是指那裡
湘西是指湖南西北部的幾個市,但現在多數是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內土家族容苗族自治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東側的武陵山區,與鄂、渝、黔接壤,轄七縣和一個縣級市,州府設在吉首市,在境內居住著土家、苗、漢、回等30個民族,總人口280多萬,土地總面積1.5萬多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進入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唯一地區。湘西州府設在吉首市。湘西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奇秀、集人文景觀和自然資源之大統。著名風景區有鳳凰古城、中國南方長城、吉首德夯苗族風情、天下第一漂、坐龍溪大峽谷、紅石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