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城旅遊 » 湖南湘西話大全

湖南湘西話大全

發布時間: 2020-12-07 03:07:40

㈠ 湖南湘西的古老姓氏和家族有哪些

湘西來苗族姓氏就有仡熊、仡鬻、自仡顓、仡菜、仡愷、仡鯀、仡羋(十二支)、仡沙、仡顴、仡軻等,習慣稱為五宗七族;歷代封建王朝賜漢姓有吳、龍、廖、石、麻、田、楊、賀、包、唐、白、王、劉、李、張等共148種。

在大湘西歷史久遠且至今仍有有影響里的家族有八個彭、田、向、覃、龍、石、麻、隆。此八大家族。

㈡ 湖南湘西有哪些文化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的「西北門戶」,與湖北、貴州、重慶三省市接壤,素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全州總面積15462平方公里,現轄吉首、瀘溪、鳳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順、龍山8個市縣,2005年底人口268.34萬,在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200.86萬人,佔74.85%,其中:土家族110.59萬人,苗族88.61萬人。州府吉首。湘西民俗
服飾
漢族人的服飾與外地無異,土家、苗家人的服飾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土家族男子老人,穿無領大袖滿胸衣,青年人,頭包青布帕或白布帕,呈人字路,著對胸衣,多排布扣,褲子為青、蘭布加白布褲腰,鞋子是青面白底。婦女,頭結發辮,纏以白布帕或青絲帕,不包人字路。未婚女子,有的將發辮垂於背後,而更多的是盤於頭上,婚後則將發辮改挽成髻,束於網套。衣長大無領,袖管短而袖口大,向右邊開襟胸,襟胸和袖口滾有寸寬五色花梅條或絲綉花條。褲亦喜蘭、青布,白褲腰,褲腳大而短,口沿上端貼花梅條,或絲綉花條。鞋稍尖,青面白底,鞋面綉花。勞動婦女不習慣穿襪,多用青、白布裹腳。耳上吊金銀質耳環,手腕戴銀質或玉石手圈,手指戴金銀戒指,胸前掛"牙錢",上系有銀練、銀鈴、銀牙扦、銀珠子等一大串,行走時叮當作響。苗族婦女喜在頸上戴銀項圈,上系有銀練、銀牌、銀鈴等,頭裹青花布怕子,比土家、漢人的長。
土家族小孩(包括漢族)的服飾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齡、季節確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頭帽"、"魚尾巴"、"風帽"。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絲線綉成化喜鵲鬧梅"、"鳳穿牡丹"、"長命富貴"、"易養成人"、"福 祿壽喜"等圖案和美術字外,還在帽子的前沿綴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羅漢"等銀菩薩,帽後吊銀牌、銀鈴。不論男女,小手腕都戴銀圈,銀圈上吊有空心銀錘和銀鈴。

苗家趕秋節
趕秋節是苗族民間在秋收前或立秋前舉行的娛樂、互市、男女青年交往與慶祝豐收即將到來等為內容的大型民間節日活動。
關於趕秋的由來,有的說是趕「立秋日」,有的說是「趕鞦韆」。相傳很久以前,苗寨有個名叫巴貴達惹的青年,英武善射,為人正直,深受眾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獵,見一山鷹從空中掠過,便舉手拉弓,一箭射中。與山鷹同時墜落的,還有一隻花鞋。這只花鞋,綉工極為精巧,一看就出自聰明美麗的苗寨姑娘之手。巴貴達惹決意找到這只花鞋的主人。他設計、製造了一種同時能坐8個人的風車,取名「八人秋」。立秋這天,他邀約遠近村寨的男女前來打秋取樂。打鞦韆本是苗族姑娘最喜歡的活動,巴貴達惹想,那個做花鞋的姑娘,一定會來。果然,他願望實現了。他找到了那隻花鞋的主人,美麗的姑娘七娘。後來,他們通過對唱苗歌建立了感情,結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滿幸福。從那以後,人們沿襲此例,一年一度地舉行這種活動。
而有的地方相傳是神農派一男一女去東方,尋得種子回來,種五穀獲得豐收,於是苗族先民稱這對男女為秋公秋婆,趕秋節就是苗族先民為感恩神農及秋公秋婆而舉行的民間節日活動。趕秋節反映著苗族人民對五穀豐收、六畜興旺與幸福的追求。
哭嫁
土家姑娘在接到男方通報結婚的日子前十天半月,就不再出門做活。先是在吊腳樓閨房架一方桌,置茶十碗,邀親鄰兒女依次圍坐,哭起嫁歌來,新娘居中,叫「包席」,右女為「安席」,左女為「收席」。新娘起聲,「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分晝夜。哭有規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罵媒人……哭三五天,有長達十天半月的。主要內容有回憶母女情,訴說分別苦,感謝養育思,托兄嫂照護年邁雙親,教女為人處世等。
哭嫁歌一般見娘哭娘,見嬸哭嫁。哭詞各不相同,也有固定哭詞,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畫」、「十綉」、「十二月」等。哭有曲調,抑揚頓挫,是一門難度很大的唱哭結合的藝術。嫁娘必在此前求師練習(當然是秘密的)。哭時以「嗡」、「蠻」、「啊呀呀」等語氣詞,一泣一訴,哀婉動人。如「哭妹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長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燈過;
績麻同麻籃啊,磨坊同扼磨……
又如哭爺(音「伢」)娘:
娘啊娘,我要走了吶,再幫娘啊梳把頭。
曾記鬢發野花艷,何時額頭起了苦瓜皺?
搖籃還在耳邊響,娘為女兒熬白了頭.
燕子齊毛離窩去,我的糧唉,銜泥何時得回頭?……
娘哭女:
銅鑼花轎催女走,好多話兒沒說夠;
世上三年送一閏,為何不問五更頭?
哎,兒去了哎娘難留,往後的日子你重開頭;
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愛哎度春秋……
土家女哭嫁俗流傳久遠。清代土家詩人彭潭秋記載說:「十姊妹歌,戀親恩,傷別離,歌為曼聲,甚哀,淚隨聲下,是『竹枝'遺意也。」古竹枝詞里有首詠哭嫁詩:
桃夭時節卜佳期,無限傷心敘別離.
哭娘哭嫂哭姐妹,情意綿纏淚如絲.
用哭聲來慶賀歡樂的出嫁,用歌舞來祭祀死去的親人,看似不可思議,卻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獨特的稟性及文化意識。

苗族婚俗
多數苗族地區婚姻自主程度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擇偶為主要目的的傳統的自由社交活動形式。湘西叫做「趕邊邊場」或「會姑娘」,黔東南苗族則稱為「遊方」,廣西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稱為「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稱為「跳花」、「跳場」等等。在這類社交活動中,青年男女可以三五成群地或者單獨地、公開地或悄悄地對歌和交談。以對歌的形式談戀愛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於民族色彩的風俗。一些苗族社區還有專供青年們談戀愛的場所,如黔東南的遊方坪、滇東北的姑娘房等。苗族青年擇偶不重財產和家境,更看重個人才華和品性。
找到合適的戀人後雙方即可交換定情物。結婚,一般情況下需徵得父母的同意。在大多數苗族地區,青年自主婚姻與父母包辦婚姻並存,這兩種情況不一定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只看哪種傾向更重。一般來說,父母和子女都互相尊重和徵求意見,強迫成婚的很少。而且社會習俗允許並維護青年人的自由選擇。因此更多的情況是自由戀愛後由父母主持婚姻。具體步驟是,青年人談好了,男方徵求父母的意見後請媒人到女方家說親。正常情況,女方父母不會反對,有時須用雞卜來決定婚姻是否可行。一經說媒定親,雙方即商談結婚日期和聘禮。結婚前,男方必須為女孩的舅家送一筆錢或其他財物,稱「舅爺錢」。如果父母不同意,青年男女可以私奔,尋求親屬或社會力量的支持,時間長了,父母也就承認既成事實了。當然也有聽從父母之命的,也有少數因父母包辦釀成感情悲劇的。
還有一種形式就是搶婚或類似搶婚的形式。青年男女通過自由戀愛,願作終身伴侶的,男方在某天夜裡,邀約幾個朋友或兄弟把女方帶到或「搶」到家裡來,即成婚姻。三天之後,才請個「全福」的老人帶只雞去給女方父母「報親」,請他們認可這門婚事。然後雙方商定「回門」(回娘家)辦婚禮的日期和具體事宜。
苗族青年結婚的年齡一般在16~20歲之間,也有早婚的現象,大約在十四五歲,早婚夫妻通常要到雙方成年方能同居。在婚姻選擇上,同宗族(同姓氏)不婚,姑舅表婚優先,不同輩份不相通婚。不同民族甚至苗族不同支系間也基本上不通婚。 許多地區苗族有結婚當日夫妻不同房的習俗,新娘與送親的陪娘及新郎的姐妹共度第一夜。有的地方辦婚禮是主要在女方家。黔東南苗族有「不落夫家」(坐家)的習俗,即新娘回門後即長住娘家,僅在逢年過節或農忙時經召喚才回夫家小住,直到懷孕後才長住夫家。坐家時間長達一兩年至四五年不等。
婚後因感情不合等原因可以離婚。一般地,提出離婚方須向對方賠禮賠錢。寡婦可以改嫁,一般是同輩轉房,但不帶有強制性。 苗族均為一夫一妻制家庭。核心家庭和主幹家庭為苗族社會主要的家庭結構。女子與男子不管婚前婚後地位比較平等,在家庭事務中婦女有一定的發言權,但總體上還是男權社會。子女的血統從父,世系依父系計算,家庭財產按父系繼承。苗族有父子連名制,現以黔東南為典型,其他地區多已不存。苗族有自己民族的姓氏,但是現在大多已通用漢姓。
趕屍
湘西的趕屍,到現在也沒人能指出它的真實情況來。
據當地人一致的說法:趕屍的人是一個身穿道袍的法師,無論屍體數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趕。 這和香港電影演的一樣。說:「趕」屍不如說「領」,因為這個法師不在屍後,而在屍前帶路,一面走一面敲鑼使夜行人避開,有狗的人家把狗關起來。屍體在一個以上時,即用草繩把他們聯系起來,每隔六七尺一個。趕屍這一行業在湘西以外的地方很難行得通,第一、住宿就成問題。第二、夜行人不知聞鑼趨避,反而來看熱鬧,非嚇死人不可。第三、許多鄉村,村外沒有道路,勢必經村中,大多數地方是不準屍體入村的,何況是跳跳蹦蹦的活屍呢?同時沿路的居民不懂這一情況,沒辦法要求他們合作----聽見鑼聲就把狗關起來,因為屍體是怕狗的,狗咬屍體衣服一拉一扯,屍體非倒不可,一隻狗還容易對付,來上一群,把屍體的衣服甚皮肉咬得亂七八糟。連趕屍的都給咬傷,事情就嚴重了,但在湘西沒有這些困難。
為什麼會有「趕屍」的營生呢?因為湘西沅江上游一帶,地方貧瘠,窮人多赴川或黔東地區,作小販、采葯或狩獵為主,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嶺,山中瘴氣很重,惡性瘧疾經常流行,生活環境壞到極點,除當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 死在那些地方的漢人,沒一個是有錢人,而漢人在傳統上,運屍還鄉埋葬的觀念深,但是,在那上千里或數百里的崎嶇山路上,即使有錢,也難以用車輛或擔架扛抬,於是有人就創行了這一奇怪的經濟辦法運屍回鄉湘西趕屍。
也許是一種神秘的巫術,也許是愚弄人的一種迷信,也許只是為了騙取錢財的把戲,也許僅僅是一種聳人聽聞的傳聞?是耶非耶,還請自辨。

放蠱
湘西的「蠱術」和泰國的「降頭術」被稱為東南亞兩大邪術。湘西的蠱術和湘西的趕屍一樣,到現在也沒有能指出它的真實情況來。和趕屍不同的是,放蠱幾乎在湘西地區都有留傳,而趕屍主要流傳於湘西沅陵、瀘溪、辰奚、敘浦四縣。蠱在湘西地區俗稱「草鬼」,相傳它只附在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謂有蠱的婦女,被稱為「草鬼婆」。
所謂的放蠱方式和蠱到底是什麼樣子,除了代代相傳的說法,誰也沒見過,但卻根深地固的留在人心.苗族幾乎全民族都信蠱,只是各地輕重不同而已。
在苗族的觀念世界,蠱有蛇蠱、蛙蠱、螞蟻蠱、等類。蠱在有蠱的人身上繁殖多了,找不到吃的,就要向有蠱者本人進攻,索取食物,讓蠱主難受,就將放蠱出去危害他人。
其實這種令人生畏的蠱,並非苗人的專利。蠱術在中國古代江南地區早已廣為流傳。最初,蠱是指生於器皿中的蟲,後來,穀物腐敗後所生飛蛾以及其他物體變質而生出的蟲也被稱為蠱。古人認為蠱具有神秘莫測的性質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蠱,可以通過飲食進入人體引發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亂。先秦人提到蠱蟲大多是指自然生成的神秘毒蟲。長期的毒蠱迷信又發展出造蠱人的觀念和做法。據學者考證,戰國時代中原地區已有人使用和傳授造蠱害人的方法。
苗族多處偏僻地區,舊時醫學落後,許多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療。故每遇就診無效,動輒歸咎於蠱。 隨著苗族地區科學文化知識的普及,醫療水平的提高,蠱術迷信現在在苗族地區的影響越來越小。

辰州符
一個旅行者自覺已經來到辰州時,興味或不在這些平常問題上。辰州地方是以辰州符聞名的,辰州符的傳說奇跡中又以趕屍著聞。公路在沅水南岸,過北岸城裡去,自然盼望有機會弄明白一下這種老玩意兒。
可是旅行者這點好奇心會受打擊。多數當地人對於辰州符都莫名其妙,且毫無興趣,也不怎麼相信。或許無意中會碰著一個「大」人物,體魄大,聲音大,氣派也好像很大。他不是姓張,就是姓李(他應當姓李!一個典型市儈,在商會任職,以善於吹拍混入行署任名譽參議),會告你,辰州符的靈跡,就是用刀把一隻雞頸脖割斷,把它重新接上,含一口符水,向地下拋去,這只雞即刻就會跑去,撒一把米到地上,這只雞還居然趕回來吃米!你問他:「這事曾親眼見過嗎?」他一定說:「當真是眼見的事。」或許慢慢的想一想,你便也會覺得同樣是在什麼地方親眼見過這件事了。原來五十年前的什麼書上,就這么說過的。這個大人物是當地著名會說大話的。世界上事什麼都好像知道得清清楚楚,只不大知道自己說話是假的還是真的,是書上有的還是自己造作的。多數本地人對於「辰州符」是個什麼東西,照例都不大明白的。

㈢ 湖南湘西的網友請看過來!請問「老婆」用吉首話或者湘西話怎麼說

要看你從那裡出發了?一般到長沙轉車最方便,長沙到鳳凰要8個小時的專樣子!鳳凰古城、漂屬流、看岩洞、苗寨都還好玩。鳳凰古城的晚上才漂亮,人多,小吃也多。在河邊住著小竹樓,看著河裡流著的許願河燈,別有一份滋味!

㈣ 湖南湘西有哪些民族

湖南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有漢、土家、苗、侗、瑤、白、回、壯、維回吾爾等50餘個民族。少數民族中答世居人口比較多的有11個,即土家、苗、侗、瑤、白、回、壯、維吾爾、滿、蒙古和畲族,因工作調動、婚姻家庭關系而遷入的少數民族有40餘個,即布依、彝、黎、佤、仫佬、哈尼、藏、朝鮮、傣、拉姑、水、土、高山、錫伯、納西、毛南、布朗、僳之、景頗、吉諾、京、善米、羌、塔塔爾、克孜、哈薩克、俄羅斯、門巴、鄂倫春、珞巴、東鄉、達斡爾、德昂、獨龍、怒、保安、裕固族等等。人口在一百萬以上有的:土家族、苗族。人口在10萬以上的有侗族、瑤族、白族。其它少數民族人口均在10萬以下。

㈤ 教我幾句湖南湘西的常用方言 要苗語的

湘西方言(Ghaob Xongb;Xiangxi),又名「東部方言」或「紅苗」; 西部土語 [mmr] 東部土語 [muq] 黔東方言(Hmub;Qiandong),又名「中部方言」或「黑苗」; 北部土語 [hea] 南部土語 [hms] 東部土語 [hmq]語言特徵語音方面 ,苗語聲母多,韻母少。除黔東方言外,有帶鼻冠音的塞音、塞擦音聲母,如mp、mph、n堭、n堭h、nt、nth等。只有一個鼻音韻尾,接前母音時讀-n,接後母音時讀-嬜,沒有塞音韻尾。有和漢語相同的聲調系統。古苗語分平、上、去、入四聲。現在除羅泊河次方言外,四聲因古聲母的清、濁各分化為陰、陽兩調,分化以後又有合並現象,例如湘西方言西部土語,陰入並入陰上,陽入並入陽上。語法方面,主語在謂語前,賓語在作謂語的動詞後。 詞性 名詞作領屬性修飾語時在中心詞前,作限制性修飾語時在中心詞後;代名詞、數量片語作修飾語時在中心詞前;指示詞、形容詞、動詞作修飾語時在中心詞後(多數地區表示"好"、"壞"、"舊"的形容詞作修飾語時在中心詞前);狀詞非常豐富,其作用是修飾形容詞和動詞,表示速度、響聲、狀態、顏色、味道,狀詞作修飾語時在中心詞後。詞彙方面,單音節詞較多,多音節的單純詞很少。有極為豐富的四音格結構,其中有的是詞,有的是片語。有相當多的漢語借詞。苗族在歷史上沒有本族文字。1905年,英國傳教士S.柏格理與苗族人士楊雅各等為滇東北次方言創制了一種拼音文字,通稱柏格理苗文。1956年根據苗語方言差別較大的情況,創制了湘西、黔東、川黔滇3種方言文字並改革了滇東北的柏格理苗文。4種苗文都採用26個拉丁字母。寮國、泰國的傳教士也曾為當地苗族創制了一種拉丁字母式的苗文。 編輯本段特徵分類 一苗語是苗族人語言的統 苗族稱,屬於苗瑤語族的苗語支。苗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主要分支:1、湘西方言, 2、黔東方言,3、川黔滇方言。當中以川黔滇方言最為復雜,可以分成19種不同的方言:以下為苗語的三個主要分支:湘西方言(GhaobXongb;Xiangxi),又名「東部方言」或「紅苗」;西部土語[mmr];東部土語[muq];黔東方言(Hmub;Qiandong),又名「中部方言」或「黑苗」;北部土語[hea];南部土語[hms];東部土語[hmq];川黔滇方言(Hmongb或Hmaob;Chuanqiandian),又名「西部方言」;滇東北次方言(Hmong,NortheasternDian)[hmd],又名「威寧苗」;羅泊河次方言(Hmong,Luopohe)[hml];重安江次方言(Hmong,Chong'anjiang)[hmj];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語(HmongNjua)[blu];第二土語(HmongDaw)[mww];貴陽次方言;北部土語(Hmong,NorthernGuiyang)[huj];西部土語(Hmong,SouthwesternGuiyang)[hmg];南部土語(Hmong,SouthernGuiyang)[hmy];惠水次方言;北部土語(Hmong,NorthernHuishui)[hmi];西南土語(Hmong,SouthwesternHuishui)[hmh];中部土語(Hmong,CentralHuishui)[hmc];東部土語(Hmong,EasternHuishui)[hme];麻山次方言;中部土語(Hmong,CentralMashan)[hmm];北部土語(Hmong,NorthernMashan)[hmp];西部土語(Hmong,WesternMashan)[hmw];南部土語(Hmong,SouthernMashan)[hma] 編輯本段花垣苗語 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東部方言中的西部次方言,具體又分為東部土語和西部土語兩種。東部土語主要在長樂一帶,其餘均屬西部土語。兩種土語在語法、詞彙上基本相同,語音差別較大。 花垣苗族語言,大致分為四種腔調,即吉衛腔(花垣大部)、雅酉腔、排碧腔、長樂腔。1956年,國家批准《苗語方案》,以吉衛語音為標准 苗族音。苗語拼音方法與漢語拼音大體一致,字詞和讀音不同,直接採用兩種拼音位比漢語多,共有聲母49個,韻母35個。有6個音調,用6個字母表示,比漢字多兩個。 另外,在美國有十多萬苗族語言人口,他們講的主要是一種混合型的川黔滇方言。他們有自己的字母及拼寫規則,與中國通用的近似,但不相容。這里主要講述的是在中國使用的拼寫方式。 編輯本段苗語音韻 苗語 現時對苗語的音韻研究,很大程度都是根據GolstonandYang2001的研究。 聲母 聲調 苗語的聲調在不同的方言亦有不同的變化,而普遍都有6-8個不同的聲調。中國通用的聲調記號與美國的有所差異,兩者並不兼容。以下為中國採用的調號 對任何語言進行語法分析,可以育三種依據:一是形態,二是功能,三是意義。現代苗語的形態變化雖然比漢語多,但是就苗語本身而言,形態變化在整個語法體系中所佔比重很小,因此不能單純以形態為准來分疥苗語語法。而功能和意義兩項,如果僅僅取其中之一做標准,也會在確定語法單位資格和確定句法成分關系時遇到困難。如果把三種依據置於同等地位,這些困難仍然不可避免。根據苗語的實際,本書在語法分標上以功能為主要依據,以意義和形態為次要依據,從而確定各種語法單位(語、詞、片語、句子)的界線,確定各種句法成分之間的關系,建立起苗語語法學體系。進行語法分析,第一著就是要確定語法單位。根據「功能意義形態」的標准,把話語材料分成大大小小的片段,其中最小的、有意義的片段,就是最小的語法單位,叫做語素。概括地說,語素是最小的、說得出的、有意義的話語片段,是最小的語音棚語義的結合體。 苗族苗語的語素絕大部分是單音節的。苗語的音節只有一千多個,而語素的數量比音節約數量多得多,原因是有同音的語素存在。有些語是雙音節的,有一些語素音節多於兩個。特別是音澤的多音贊借誦,進入苗語以後,每個音節純粹起記音的作用,就造成了多音節的語素,如在漢語里算兩個語素,在苗語里只能視為一個語素,在漢語里算三個語素,衣苗語里也R能看做一個語素。 所有的詞那是由梧累形成的。一個沼累朗宙沿顧例,竅鎳在於它能否獨立活動。下列三種情況,都算獨立活動. 一種情況是能夠單說,每一個語素都能單說,所以都是詞。一種情況是能夠替換,由一個語素形成的詞叫做單純詞;由兩個以上語索形成的詞叫做合成詞。單純詞有單音的,也有復音的。合成周當然都是復音的。有些語素既能單獨形成詞,又能與別的語案一起構成詞,這樣的語素叫做自由語素。有些語素不能單獨形成詞,只能與別的語素一起構成詞,這樣的語素叫做貓附語素。在苗語里,自由語素在詞申的位置多半是不固定的,因此,稱為不定位語素。描附語素在詞中的位置多半是固定的,因。此,稱為定位語素。

㈥ 叔叔阿姨,湖南湘西話怎麼講

幺幺,幺嬸娘

㈦ 湘西話是不是和湖南話一樣的

湖南話方言是全國最多的吧
這就別提了、因為也算不了什麼

這邊就不是一個多字能概括
各縣皆有縣話、鎮鄉之間也有區別
只要過幾村,說的話能聽懂,但有些字句發音就完全不同

㈧ 有哪些形容湖南鳳凰古城美景的句子

  1. 煙迷水鄉景朦朧,雨霏絲絲育花紅。鳳鳴晨曦蘭舟影,凰鸞曲婉古樓中。——沈從文《邊城》

  2. 曲徑通幽的深街長巷,身旁緊緊偎依的一幢幢青瓦木樓和一戶挨一戶的小商鋪,彷彿在述說著幾百年來小小古城的富庶繁華。如果說故宮是帝王的天堂,那麼鳳凰古城則是平民的樂園。

  3. 一座城門樓,是歷史;一段古城牆,是歷史;一條小巷子,是歷史;連鋪就在小巷裡的每一塊紅石板,是歷史。

  4. 城內石板街道縱橫交錯,古樸典雅,兩旁木樓房檐伸出,別有一番味道。站在江邊,沱江兩岸飛檐翹角的吊腳樓連成一片,與清澈秀麗的沱江交相輝映,十分壯觀。

  5. 苔痕茵綠的古虹橋和北門簡陋的木板、紅石跳岩小橋下,清澈的沱江水在月光下閃爍跳盪,錚錚琮琮如一典與自然兩相忘的和諧樂章。鳳凰古城展現出一種無邊無際、無我縹渺的空靈。

  6. 傍晚,徜徉在光可鑒人的鳳凰古城石板街道上,摩肩接踵的遊客沒有慣常鬧市中的喧囂,而是全都悄言細語地感受這古樸民居的無限韻致,你會覺得古城有一種超然人寰的寧靜,是另一種美麗畫卷。

  7. 鳳凰古城的水真靜啊!靜的連掉下來一根頭發絲都能聽見。鳳凰古城的水真美啊!太陽光照在水面上,水面上浮現出五彩斑斕的顏色。

  8. 晚風輕弗伊人醉,天明還是舊人顏。

  9. 新春定有將雛樂,阿閣華池兩處棲. 《鳳》——唐·李商隱

  10. 若溯流而上,則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見底.深潭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紋的瑪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魚來去,全如浮在空氣里. (沈從文《邊城》 )

(8)湖南湘西話大全擴展閱讀: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土地總面積約10平方千米。2010年底約5萬人口,由苗族、漢族、土家族等28個民族組成,為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

鳳凰古鎮歷史悠久,風景秀麗,城內紫紅沙石砌成的城樓、沿沱江而建的吊腳樓、古色古香的明清古院,積油綠的沱江靜靜地流淌;城外有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城下藝術宮殿奇梁洞、建於唐代的黃絲橋古城、舉世矚目的南方長城等風景區。與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還享有「北平遙,南鳳凰」的美譽。

鳳凰古城,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距銅仁鳳凰機場27公里,懷化芷江機場57公里,張家界荷花機場280公里;G209國道與S308省道貫穿全境,枝柳鐵路穿境而過。鳳凰古城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是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一,曾被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與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遙、南鳳凰」之名。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AAAA級景區。


參考資料:網路「鳳凰古城」

㈨ 湖南 湘西 有哪些小學

湘西的小學的話那就多了```光是吉首市內都有很多,實驗小學,吉大師院附小,一小,二小,三小..............七小,八小.再加上周遍鄉鎮也有很多鄉村小學.如果你要子女讀書的話,建議選擇前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