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景點大全 » 成都市五鳳溪旅遊景區

成都市五鳳溪旅遊景區

發布時間: 2021-03-06 16:52:12

『壹』 成都市到五鳳溪古鎮怎麼走

)|

98路 --219路 --884路

4小時5分鍾(60.9公里)| 步行7.6公里 |5元

  • 上車站順城大街南站

  • 起專

    四川省成都市屬

  • 步行865米至順城大街南站(約13分鍾)

  • 98路(舜和家園站方向)

    順城大街南站上車

    槐樹店站下車

    首:07:10末:23:0018站

  • 槐樹店站同站換乘

  • 219路(洛帶客運中心站方向)

    槐樹店站上車

    洛帶客運中心站下車

    首:06:30末:20:30約12分鍾/趟21站

  • 步行32米至洛帶客運中心(約1分鍾)

  • 884路(梨園四組方向)

    洛帶客運中心上車

    梨園七組下車

    運營時間:07:00,09:50,11:3011站

  • 步行6.7公里至終點(約1小時35分鍾)

  • 五鳳溪古鎮

『貳』 五鳳溪在四川什麼地方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五鳳溪古鎮

『叄』 青白江區清泉鎮附近有哪些旅遊景點

成都周邊眾多出遊景點,你還沒聽說過吧,以下幾百個景點,個個都有詳細介紹哦,好...文峰塔 巴金文學院 清泉鎮花園溝 沿江古道 建福宮 泥巴沱 蟠龍谷景區 竹溪湖走新都,上成青金經過集裝箱物流園,成太路口右轉,沿成太路直達清泉鎮,再向龍泉方向走

『肆』 成都市 從西河到五鳳溪古鎮怎麼坐公交

金塘車站有直達五峰古鎮的公交車,直接到車站買票乘車。

『伍』 五鳳溪古鎮附近還有什麼旅遊景點

五鳳溪古鎮位來於龍泉山源脈中段的沱江之畔,因境內山極屈曲,自北而南而東,一路尖峰拔列,遙望之若沖霄之鳳,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
五鳳溪古鎮的五條古街亦以金鳳、青鳳、玉鳳、白鳳、小鳳名。
坡坡街串著半邊街,清代民居豐富而獨具特色,關聖宮南華宮氣度恢弘而和諧。漢唐時已為沱江上游重要水碼頭,有渣湖渡、鳴陽渡、金牛渡、羅壩渡四個渡口,高峰時期每天有100多艘船隻把川西的糧食、手工用品源源不斷地運往重慶,又從重慶、宜賓、瀘州運來食鹽、水果和洋貨,然後通過山路轉運到50公里之外的成都去銷售。宋置柏茂鎮,清康熙時官設為場。後時世數變,此鎮獨偏安於山水間,安享寧靜與閑適。
五鳳溪古鎮五條街道上多為木結構建築,棧道、過街樓、柵子門、廊橋、王爺廟、文昌宮等等景點,並在黃水河上築壩讓其迴流進山巒,使其綠水環繞。

『陸』 五鳳溪的歷史誰知道

五鳳鎮,原名五鳳溪。公元300年前,沱江與「柳溪」(後稱黃水河)的交匯處,初時的幾間茅草屋(俗稱「幺店子」),成為了這里的最早「建築」。從當地的一些族譜、史料查實,有「五山攢集,兩水交匯」、「山來水回,富貴而財」的記載;民俗家陳世松教授在《大變遷:「湖廣填四川」影響解讀》記載,「民少土著,五方雜處……多外來入籍之人」。四川經明末清初的飢荒、瘟疫、戰亂,人口聚減。移民由自發到官定的大遷徙,前後經歷近三百年之久。康熙年間,政局由亂轉治,江西、福建、兩湖、兩廣的移民陸續遷徙入川,耕田造屋、置地經商、生生衍息。五鳳也吸入了大量移民。散落的碑文記載,五鳳王爺廟到江西館這一條主街就在當時慢慢形成,其餘街巷也在清末到民國二、三十年間成為現在的格局。
據《金堂縣續志》(民國十年版,疆域志)載:「石城山(即雲頂山)自黑風寺以下,山極屈曲,由北而南而東,周轉四五十里,一路尖峰排列,瘦削逼人,遙望之若沖霄雲鳳,破空而出,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前人名其溪曰五鳳(金鳳、玉鳳、青鳳、白鳳、小鳳),殆由於此。」
宋置柏茂鎮,清設永福鄉,清末升置為第五區所在地。
又據《金堂續志》卷一「疆域」中記載,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於此建鄉,名五鳳溪。
解放前後無鎮建制,屬五鳳鄉轄管;1953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從五鳳鄉劃出集市部分,設五鳳鎮;
1959年拆五鳳鎮並置五鳳鄉;
1963年鄉鎮合並;
1989年五鳳鎮和五鳳鄉合並,實行鎮管村體制。隸屬淮口區管轄;
1992年拆區建鎮,恢復五鳳鎮至今。
全鎮轄7村(金鳳、玉鳳、青鳳、白鳳、小鳳和白岩、金箱)兩社區(五鳳溪和羅家壩),東、南、西三方分別與簡陽、青白江區、龍泉驛區相連。地理位置東經104°28′北緯30°36′,位於龍泉山脈中部東緣,三面群山環抱,東臨沱江,黃水河直穿境內。全鎮幅員面積62.7平方公里,總人口2.92萬,在王爺廟門前匯入沱江。鎮政府距金堂縣城趙鎮42公里,距市區45公里。

『柒』 求成都周邊十大古鎮排名,哪些比較值得去

成都古鎮的排名是:黃龍溪、悅來古鎮、懷遠古鎮、街子場古鎮、上里古鎮等。其專中黃龍溪屬、悅來古鎮、懷遠古鎮值得去。

3、懷遠古鎮

懷遠古鎮位於崇州市,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古鎮不大,佔地僅一平方公里。

古鎮建築多為清代和民國年間建造,同時保持著四門四大街的格局,現存街道30餘條,其中小北街、南街、下新街、正西街、臨江街等10餘條保存較為完好。建築絕大部分都按《清代工部》法則建築的多為穿木結構。臨街擺柱,前殿後院,廊樓結合和四合院引巷子住家,是懷遠古鎮的基本風格,而其具體街巷但有許多不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