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周邊 】非熱門風景區 自駕游 3天2夜
可以去海螺溝,全程300公里左右
路線;成都-成雅高速-多營-天全-二郎山隧道-海螺溝
一路都是柏油路,很好走,路也很好走
小車大概就是5-6個小時
走出二郎山遂道就可以直奔海螺溝,還可以去瀘定橋看看,只不過在在甘谷地那個地方分道,去瀘定右拐,海螺溝左拐,雖然不順路,但是也不遠,從甘谷地到瀘定,來回就是40公里的車程,在瀘定玩了以後再到海螺溝,也可在返回的當天再去也可以
達到海螺溝溝口-磨西鎮,可以在鎮上找住宿,有很多賓館。但是,價格會比平時貴很多
如果想露營,鎮中間有一片空地,可以在那搭帳篷,有次我帶團就看見有幾個遊客這樣做的
第二天坐觀光車上山,觀看冰川,大冰瀑布,貢嘎主峰,下午可以去泡泡溫泉
在磨西鎮上也有很多好吃的東西,比如篝火晚會,吃烤全羊,全兔,全雞
第三天,返回成都2.【線路】蜀南竹海石海大峽谷三日游 消夏納涼 就到九寨溝去避暑(圖)
【景點】成都周邊 主要旅遊景點一覽 蒙頂山、上里古鎮民俗二日游
【其他】北京周邊人文 爬山 玩水 草原
線路一:康定情歌游(4天)
線路:成都-海螺溝—康定—木格措—康定--成都
D1日: 成都-海螺溝
早晨從成都出發,經過成雅高速公路,穿越二郎山遂道, 沿途觀賞大渡河風光、二郎山風光等,下午抵達海螺溝磨西鎮。住:磨西
D2 日: 海螺溝—康定
早餐後游覽海螺溝景區,之後前往康定,沿途可觀賞到貢嘎山及其餘脈的風光,抵達康定。 住:康定
D3日: 康定—木格措—康定
早餐後前往木格措參觀,游覽美若天仙,有小九寨溝之稱的木格措、野人海風光,之後返回康定。 住:康定
D4 康定--成都
上午在康定城內自由游覽,之後自由逛街購物,購買紀念品,午餐之後返成都。
下一頁:九寨仙境游
3九寨溝
【線路】蜀南竹海石海大峽谷三日游 消夏納涼 就到九寨溝去避暑(圖)
【景點】成都周邊 主要旅遊景點一覽 蒙頂山、上里古鎮民俗二日游
【其他】北京周邊人文 爬山 玩水 草原
線路二:九寨仙境游(適合9月:六天)
成都——九寨——黃龍——樂山——峨眉山
D1 成都—九寨溝(460KM)
早餐後乘車經長虹生產基地—綿陽,了解白馬藏族風情,在翻越杜鵑山晚抵九寨溝口。 住:九寨溝
D2 九寨溝
全天游覽九寨溝,乘生態環保車進入如詩如夢的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漫遊九寨溝美麗風光,領略原始森林之雅趣,觀賞嘆為觀止的彩色水世界,游樹正溝、日則溝、則查窪溝、鏡海、盆景灘、諾日朗瀑布、原始森林、珍珠灘瀑布、五花海、樹正瀑布、藏羌歌舞烤羊晚會 住:九寨溝
D3 九寨溝—黃龍(144KM)—茂縣(196KM)
早餐後乘車赴黃龍,午餐後游覽「人間瑤池」黃龍風景區,迎賓彩池,飛瀑流輝,洗身洞,金沙鋪地,爭艷彩池,黃龍寺,五彩池等,下午乘車赴茂縣。住:茂縣
D4 茂縣—成都 (190KM)
早餐後乘車返回成都,途中可參觀都江堰、青城山。 住:成都
D5 成都—樂山(160KM)—峨眉山(10KM)
早餐後從成都出發,到達樂山游覽樂山大佛、凌雲寺、棧道,後赴峨住:峨眉山
D6 峨眉山—成都(170KM)
早餐後車至萬年寺停車場,乘索道游覽萬年寺,之後游峨眉山風景最秀麗的半山景區的白龍洞、清音閣、一線天、生態猴區,之後下山,返回成都。
下一頁:蜀南竹海游
4.蜀南竹海
【線路】蜀南竹海石海大峽谷三日游 【景點】成都周邊 主要旅遊景點一覽 蒙頂山、上里古鎮民俗二日游
【其他】北京周邊人文 爬山 玩水 草原
線路三:蜀南竹海游(3天游,適合7月)
成都——竹海——宜賓——成都
D1 成都—竹海(550KM)
早從成都出發,經甜城內江,至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游中國酒城--五糧液酒廠,參觀哪吒行宮、真武廟群。乘車前往蜀南竹海。住:蜀南竹海
D2 竹海—宜賓(200KM)
早餐後開始游覽竹海風景區,參觀被當地人稱這為不游遺憾終生的七彩飛瀑,落魂台,之後再前往竹海最精彩的景區---天寶寨,沿途有仙女湖、仙寓洞、三十六計摩岩石刻、古棧道,忘憂谷,翡翠長廊等等景點,一步一景,令人心曠神怡。乘車返回宜賓。住:宜賓
D3 宜賓—成都(350KM)
早餐後乘車離開前往距宜賓33公里的大峽谷,在這里有一股奇泉,經專家測試,這里的水溫達到85度,水壓高,流量大,日涌水量達8000餘立方米,居全國之首。您可以在這里沐浴溫泉,洗去連日來旅途的辛勞,然後乘車踏上返程回到成都結束全程。
『貳』 上里古鎮有哪些特色
沒事是個大特色!
好臘肉出自生態豬
勿庸置疑,豬的喂養方式和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肉材的品質。重視餐飲質量和口碑的商家在每年的冬月就會宰殺自家純糧喂養的生豬,或者到山區購買零肉,按照自己年接待量准備好肉材。
在上里山區,至今保留的傳統粗糧喂養方式為生態臘肉製作提供了可能。玉米、谷糠、紅薯、雜草。這些生豬成長期1年左右,體肥達300斤左右,膘肥肉香,松軟可口,瘦肉部分肌纖維豐富,富有彈性,易嚼。肥肉部分脂香不膩。
傳統方法腌制
腌制食品在部分人心中被認為是不健康的,臘肉是數千年民間傳承的方法,專家指出,腌制食品是否健康關鍵是腌制方法,尤其是所用的加熱材料,如果燃燒過程中含有毒氣體,被臘肉吸收,就會危害人體健康;反之,腌制過程僅是烘乾作用,是健康的食品。
在上里,好味的臘肉大數出自於白馬泉山區,走過農家,總能看到廚房橫樑上掛滿的臘肉,這便是鄉村臘肉的經典鏡頭。乾柴、土灶、火堆和臘黃的肉,在日復一日的緩慢過程中,臘肉的品質一天天提高,口味慢慢變得地道。有經驗的農家會在火堆中特意加上柏樹、桔枝等略帶芳香型的木材,這些芳草逐漸滲入臘肉中,口味更佳獨特。
白馬泉品嘗好臘肉
無論是生態豬的喂養還是腌制條件而言,位於上里古鎮白馬泉景點周邊的農家樂比古鎮客棧更具優勢。古鎮密集的民居讓大部分居民失去了圈舍,也不具備傳統的灶房,臘肉的腌制比較多採用封閉式的悶腌;山區則保留著可以圈養的場地、充足的耕地粗糧和寬敞的老式灶房,一切均保留著傳統臘肉最適宜的環境。
有經驗的遊客在古鎮旅遊時,會驅車往白馬泉方向行進,找尋合適的農家,品嘗地地道道的上里臘肉。其中白馬山莊、向光明農庄便是雅安市知名的鄉村美味店,早在景區旅遊開發前就一直是雅安餐飲界的特色餐飲店。
『叄』 成都周邊古鎮
我只知道黃龍溪在雙流的華陽,所以沒好遠,在金沙車站搭821路公交可以到,車費好像內是6遠
洛帶也比較容近,在成都的龍泉,在新南門車站搭車,票價也就是幾元
上里古鎮在雅安碧峰峽外,有點遠,車費是60左右了
我去過幾個古鎮,感覺都差不多,反正都是為了開發旅遊新修的,大同小異,建議就去近的嘛
『肆』 求成都周邊十大古鎮排名,哪些比較值得去
成都古鎮的排名是:黃龍溪、悅來古鎮、懷遠古鎮、街子場古鎮、上里古鎮等。其專中黃龍溪屬、悅來古鎮、懷遠古鎮值得去。
3、懷遠古鎮
懷遠古鎮位於崇州市,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古鎮不大,佔地僅一平方公里。
古鎮建築多為清代和民國年間建造,同時保持著四門四大街的格局,現存街道30餘條,其中小北街、南街、下新街、正西街、臨江街等10餘條保存較為完好。建築絕大部分都按《清代工部》法則建築的多為穿木結構。臨街擺柱,前殿後院,廊樓結合和四合院引巷子住家,是懷遠古鎮的基本風格,而其具體街巷但有許多不同特色。
『伍』 上里古鎮旅遊攻略
上里鎮位於雅安市雨城區北部,是四川歷史文化名鎮,亦是四川十大版古鎮之一,小鎮依山傍水,權田園小丘,木屋為舍,現仍保留著許多明清風貌的吊腳樓式建築。除了文化古韻,上里的自然風光也十分迷人,以碧峰峽為代表的自然景點青峰對峙,景色秀雅,是休閑度假,感受古風古韻,放鬆心情的好去處。
最佳旅行時間:春秋最佳
建議遊玩天數:2天
當地氣候: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陸』 上里古鎮哪裡好玩
很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如果去新都橋經過一下是可以的。 上里古鎮古時為南方絲綢之路。也是臨工古道進入雅安的重要驛站。上里居於兩河相交的夾角內,民間傳為「財源」匯聚的寶地。古鎮依山傍水,田園小丘,木屋為舍,石板鋪街,還有「十八羅漢朝觀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橋」為代表的8座古石橋歷史悠久、風格各異。
『柒』 上里古鎮適合畢業旅行么那裡有什麼好玩的么
很多大學生會選擇在畢業季,來一場自由之旅,再加上現在的許多景點比較火爆,所以,很多大學生會紛紛在畢業的時候必然來一份難忘的體驗。今天,我們為大家講解的則是一個四川的景點,談到四川,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四川的美女很多,而且脾氣都會非常火辣可愛,這或許會與她們愛吃辣辣的火鍋有關系?為什麼四川盛產美女?其實,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為四川地處於盆地,我們都知道一年有365天,但是在四川幾乎多一半的時間都在下雨。因為“水養人”,所以正是這些情況,四川到處可見美女。
這里很美,朋友,你在選擇畢業旅遊的時候,會不會選擇這里呢?也或者是說你有沒有到過這里?歡迎大家談談上里古鎮的一些看法吧!期待您對上里古鎮的交流!
旅遊地點: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四家村2組69號
『捌』 雅安上里古鎮好玩嗎,雅安上里古鎮景點怎麼樣
沒什麼好玩的,太坑了,滿街都是商業化,沒什麼值得去的,當地政府根本沒打造好,特版別提示:權要住店千萬別住上善若水酒店,太TM坑人了,進門給看門老頭說好先去看看房間,答應你不會收費,只要沒住店一出門給你說超時了,要收10塊錢,真是雁過拔毛,怎麼也得砍你一刀,太坑了,連本地人都說此店太貴了。貴就貴在這些方面。
『玖』 上里鎮的主要景點
雙節孝牌坊建於清道光十九年。清廷為褒揚韓家姑媳二人守節,敕建旌表節孝牌坊。
位於古鎮南四家村昔日古道上(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坊上橫額鐫刻「雙節孝」三字,脊頂下正中精調「聖旨」二字。
該坊結構為四柱三間十二翼出檐多脊,鏤空石雕彩繪,採用當地優質石英紅砂岩石建造。通高11.25米,進深3米,基座寬7.8米,出檐1.1米。坊上圖飾花紋、歷史故事、戲曲坊面、匾額對聯等,自然古樸, 鐫工精細,造型靈巧,栩栩如生,一隻只飛禽走獸揚威於坊上,一組組戲劇場景展現在畫壁之間。石坊建成後施石青、石綠、石紅、金箔等彩繪。
坊前30米處左右豎立12米高六棱四方雙斗石桅桿一對,更顯得氣勢雄偉。 九世同居石牌坊建於清嘉慶六年,記載了陳氏家庭九代同居、人口逾千、共聚一堂的歷史,被譽為是漢族第一大家庭,因兩次受到朝廷嘉立家譜石坊。
位於古鎮東陳家山犀牛望月處的「九世同居」和「陳氏節孝」石牌坊(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九世同居石牌坊,系陳氏家族自五代遷居上里,一直延至第九代,一家人口逾千,共聚一堂,在當代被譽為是中國漢族最大一個家庭,曾兩次受到朝廷嘉獎而立家譜石坊。另一座因陳氏家族中一婦女守節,奉旨而建貞節坊。兩座牌坊呈一字型排列,坊前30米處立八輪雙斗雕花石桅桿一 對。 1935年6月至1936年2月,紅一方面軍經雅安在甲金山下的達維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上里古鎮境內尚存有紅軍石刻標語七十餘幅,絕大部分集中在古場鎮內,是雅安市境內尚存紅軍石刻標語最多的一個鄉鎮,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方面軍繼續北上,四方面軍因受錯誤路線影響而南下。紅軍在上里境內駐扎期間,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成立名為 「認真、德誠、紫光、崇安」等四個代號的政治部,並刻下七十多幅標語,如:中國共產黨十大政綱、共產黨是窮人的政黨、赤化全川、紅軍是窮人的軍隊、紅軍是北上抗日的主力軍等。
紅軍離開後,當地群眾用石灰和泥土將其石刻標語覆蓋保護起來,解放後又將其覆蓋物去掉,使這批珍貴的革命文物又恢復原貌,成為今天對廣大群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實物教材,雅安人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雅安市人民政府於1985年7月將紅軍石刻標語批准公布為雅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雅安市被命名為革命老區。
如今,當年紅軍長征時留下的石刻標語仍保存完好,現已將散存的部份石刻標語集中在白馬泉院內,擬修建紅軍石刻陳列室,便於進行展示和宣傳教育,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上里古鎮保存完好的韓家建築群有兩處,一位於四家村,一位於古鎮內。大院始建於清代嘉慶年間,院內雕刻歷經三代人方完成,雕刻內容以戲曲和歷史典故為題材,其獨特的鑲嵌式雕刻工藝,實為民間一絕。
韓家大院位於上里鎮四家村,始建於清道光年前。該大院獨具地方建築特色,採取穿斗式木結構青瓦屋面組成的四合天井古建築群,接近地表處採用石墩做柱基,石板鋪地和嵌鑲地角坊。
此種形式的建築有較高的抗震和防潮性能,在雕刻裝飾上:以門窗、桌台、牆壁隔板、欄板、檐枋、裙板、檐簾等,以變化無窮的民間雕刻藝術展現了淳樸的造型和濃郁的生活氣息。通過匠人們豐富想像力以及獨特造型手法,創作了千餘幅精品,裝飾在建築物各個表面和室內陳設傢具上。所有雕刻藝術品給人留下了民間裝飾美的享受。該大院已於1985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仙橋位於古鎮西約200米處的隴西河上,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乾隆初第一、二次建成後均被洪水沖毀,第三次再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該橋為高卷拱單孔石橋,橋面兩側有石欄,此橋與周圍山巒、河水、田野相映有江南水鄉美景之感。站立於橋上物影倒影水中,充滿著詩情畫意,橋南田野間聳立著數十座饅頭小山包,人稱「十八羅漢拜觀音」;橋北為天台山,如遇晴天可觀嘗到天台山脈由由山脊構成的巨型卧佛。
二仙橋始建於清乾年間,二仙橋得名有一段神奇的傳說,相傳:建橋竣工之日,附近州縣名士前來祝賀,宴罷人們來到橋頭准備踩橋定名,不料有兩位乞丐坐在橋頭攔住踩橋人……眾人干,二乞丐躍入水中,及刻顯出兩個「石包」,眾人大悟,認定此二人並非乞丐,而是兩位神仙,於是便將此橋定名為「二仙橋」。 位於古鎮西約200米處的隴西河上的二仙橋,是單孔石拱橋,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此橋與周圍山巒、河水、田野相映,有江南水鄉美景之感。該橋面兩側有石欄,正中雕刻龍頭、龍尾,橋頭堅一寶塔,正面浮雕神像和二仙橋三個大字,塔壁陰刻文字,記述了曾先後三次建橋過程。關於三次建橋,民間還流傳著這樣的傳說:清乾隆初,為方便兩岸居民生活交通,擬在隴西河上修建拱橋。前兩次均在建成之即遭洪災而沖毀。後經高人指點,得知是河內居住龍族肆意遊走造成洪災,沖毀橋梁。於於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居民再次修建,並在橋身兩側分別刻龍頭、龍尾,取「鎮龍」之意,示將龍壓在橋下,避免洪災發生。說來神奇,第三次建成後歷經一個半世紀,都未發生洪水毀橋的災害。
至於「二仙橋」名的來歷,民間相傳當第三次建橋竣工之日,附近州縣名士前來祝賀,宴罷人們來到橋頭准備踩橋定名,不料有兩位乞丐坐在橋頭上攔住踩橋人……眾人干涉,乞丐躍入水中,及刻顯出兩個石包,眾人大悟,認定此乃非乞丐,而是兩位神仙,於是便將此橋定名為「二仙橋」。 白馬泉始建於唐貞觀元年,宋乾道元年詔封泉池為「淵澤侯」。該泉是全國獨具特色的十大恆溫間隙泉之一,因起潮落潮潮均能聽見馬蹄的聲音而得名。
白馬寺始建於唐代末年,位於龍頭山麓的南絲綢古道旁,與天台山一脈相連。寺內現存的巨石石雕觀音、唐代鑿挖的古聖井尤為罕見,寺內還存有明代的鍾亭、照壁、石雕獸、佛道兩家的石刻香爐等。
噴珠泉終年不枯,泉池隨時都可見串串珍珠般的氣泡從池底噴出。池邊立有清代雅州太守黃雲鵠題寫的「噴珠泉」碑。
白馬泉的傳說
白馬泉所在地,歷史上的佛教聖地,該泉原名「龍淵」,僅是一灘水。相傳唐僧西去取經分南、北兩路,南路曾經過白馬泉。唐僧進廟膜拜,白龍馬等候於寺外,因口渴飲用泉水。此泉水與東海相連,見龍馬便漲潮朝拜。當地僧人見狀倍感神奇怪,唐僧一行離開後,立即圍泉水建池,原為解決生活用水,後住持高僧得菩薩點化,得知得知原委,將「龍淵」奉為聖泉,並改名「白馬泉」。現白馬寺內香爐上,仍雕刻有以唐僧取經為主題的浮雕裝飾。
眾所周知,白馬泉於宋乾道元年丁玄(公元1165年),因川西南連續三年大旱,附近州縣官民到此求雨。巧遇泉池漲潮,隨之風雲交加,天降甘露,禾苗反青,皺章上述,封泉池為「淵澤侯」。傳聞當時觀音菩薩路徑此地,見當地百姓遭受旱災,大發慈悲,傾凈瓶之水降甘露三日,解除旱情。當時有一滴甘露灑落於白馬泉側,形成一泉,泉水清澈甘甜,長年不竭。後人為得知菩薩救助,於唐代永樂年間依託此泉靠山修建觀音殿,並將山岩雕刻觀音像供奉,將泉命名為「觀音泉」以表謝意。當今的白馬寺觀音大殿內所供「十八羅漢拜觀音」的摩岩雕像就是唐代所塑,殿內那口泉就是「觀音泉」,這也是中國佛教中唯一在大殿內有泉的建築。
『拾』 請問 雅安上里古鎮旅遊攻略
一個人從成都出來發,頂多兩天自就耍完了,當天早上在石羊場坐車,坐到雅安旅遊車站的,大概一個半小時到雅安,如果此時只有10點多的話,你就在旅遊車站門口坐小巴(寫有牌子,到上里。只有旅遊車站才到上里,西門車站沒有),大概5塊還是7塊吧(反正不超過10塊)。大概半小時至四十分鍾到上里下車,先在古鎮吃個午飯,有什麼噠噠面,雅魚,酸辣粉什麼的,反之吃的都在那條街上,很好找,景點也相對較少(自然風景和民居),一個下午肯定能游完,建議你在5點之前返回市區居住,晚上可以逛下雅安,也挺不錯的!注意帶好雨傘和一件長袖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