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駕旅遊 » 武安伯延村自駕游路線

武安伯延村自駕游路線

發布時間: 2021-03-08 05:35:56

『壹』 周總理視察過的伯延鎮在哪裡

伯延鎮( Zhen)位於武安市境東南部,距市區10千米。

鎮政府駐先鋒街道,面積43平方千米,人口2.15萬人(2002年)。轄15個行政村。鎮內交通方便,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資源豐富,商業發達。

伯延歷史上曾出現諸多名人,發生過許多重大事件,至今仍具相當影響。房錦雲,伯延開明士紳,民國時期曾捐巨資於北京大學,並將中國大學第一宿舍修葺一新,北大校長蔡元培親書「育我菁莪」匾額,懸於房家門楣。

1961年5月,在全國自然災害最為困難時期,全國人民衷心愛戴的周恩來總理來到伯延,進農戶、上炕頭、掀鍋蓋、吃窩頭,訪貧問苦,體察民情,鼓勵群眾吐真言,言實情,勇於擔責,親民愛民的光輝形象,永遠留在了伯延這塊熱土。

在人民共和國的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武安伯延人民永遠的驕傲。

通過這次重溫周恩來紀念館參觀,一組組周恩來總理罕見照片珍藏,展示了泱泱大國總理親民愛民的光輝形象,仰世紀東方偉人的風范,我對伯延古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我作為基層文化的一名工作者,更加堅定信心把本職工作幹得更好,在新的一年中,為武安的經濟騰飛和文化產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1)武安伯延村自駕游路線擴展閱讀:

伯延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護研究開發以徐家莊園和王順庄園為代表的一大批古民居建築,為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促進經濟社會和諧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2013年獲得河北歷史文化名鎮等殊榮。

深挖掘歷史文化現異彩 伯延建村於北宋元年間,因村形如大雁,故名伯雁,後將「雁」寫作「延」。初始幾戶人家遷居此地,墾田稼穡,後人丁陸續遷入,繁衍生息,明、清時逐步發展成為集鎮,為武安八大鎮之一。

清乾隆年間,伯延人大批外出經商,出現了房、徐、朱、程、翟等富商巨賈,大興土木,營造房舍,頗具影響。建國後,伯延鎮一直為區鄉(鎮)政府所在地,1996年,庄晏鄉並入伯延鎮相沿至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伯延鎮

『貳』 武安市的區片怎樣劃分

武安市轄13個鎮、來9個鄉:武安源鎮、大同鎮、午汲鎮、陽邑鎮、伯延鎮、冶陶鎮、邑城鎮、礦山鎮、賀進鎮、徘徊鎮、康二城鎮、淑村鎮、磁山鎮、上團城鄉、馬家莊鄉、北安庄鄉、北安樂鄉、石洞鄉、西寺庄鄉、西土山鄉、活水鄉、管陶鄉。

『叄』 從邯鄲去武安伯延鎮雙玉泉村坐幾路車

從邯鄲到武安做808,到百貨大樓下。然後坐101就到了

『肆』 武安市礦產資源分布與利用

目前,武安市已探明礦產有5大類、23個礦種,其中煤、鐵、石灰岩、非金屬資源尤為豐富(圖2.1)。煤炭總儲量23.0×108t,其中地方佔有儲量3.13×108t;鐵礦總儲量5.62×108t,礦體104處;石灰岩遍及全市,總量達700.0×108t之多。

(1)鐵礦:主要分布在市境中部的淺山區和丘陵地帶,呈南北長30km、東西寬20km的不規則矩形內。鐵礦遠景面積達600km2,國家探明鐵礦石儲量5.62億t,地方和個體新增儲量約0.2×108t,是全市支柱礦種。武安市鐵礦資源分布在礦山鎮、上團城鄉、伯延鎮、午汲鎮、西土山鄉、淑村鎮、康二城鎮、西寺庄鄉、石洞鄉9個鄉(鎮)。

武安市的鐵礦資源全部屬於接觸交代型磁鐵礦床,礦體埋深一般在300m以內,絕大多數只能井下開采。現有西石門鐵礦和北洺河鐵礦等大型鐵礦場2處,鎖會鐵礦、洪山石板坡鐵礦、馬甲腦鐵礦、西台地鐵礦、礦山村鐵礦區、五家子鐵礦、玉石窪鐵礦、尖山礦區、玉石窪鐵礦區、雲駕嶺鐵礦、楊二庄鐵礦、團城鐵礦、胡峪鐵礦、胡峪東南鐵礦等中型鐵礦場14處,礦山村南一號礦、南二號礦、郭二庄鐵礦、燕山鐵礦、鳳凰山鐵礦、下團城鐵礦、崇義東河灣鐵礦、崇義西鐵礦、東梁庄鐵礦、小不里鐵礦、百官鐵礦、坦岑鐵礦、鎖會一號鐵礦、上北石鐵礦區、大賀庄鐵礦、磁山村鐵礦、白馬寺鐵礦、河西鐵礦、暴庄鐵礦、徘徊老虎山鐵礦等小型鐵礦場共20處。其中國有鐵礦場13處(表2.1),其餘為集體鐵礦。另有峰店聯辦、八零八鐵礦等鐵礦場約100餘處,群采鐵礦點300餘處[8]

圖2.1 武安市礦產資源分布示意

由於武安市的鐵礦石產量70%~80%以上來源於鄉(鎮)集體和個體礦山企業,礦山用地分散。隨著對小鐵礦進行戰略性改組,走集約化、規模化生產經營之路,礦山用地走向集中。

表2.1 武安市國有鐵礦山基本情況表

(2)煤礦:武安市的煤系地層主要分布在南起萬年、大淑村一線,北至郭二庄礦與邢台市相連,西起賀庄、上泉、雲駕嶺、郭二庄礦的西界,東至武安市與邯鄲縣的交界處,占據武安市的東半部,呈北東方向展布,面積約120km2。現有無煙煤礦13處,其中萬年大型煤礦1處,郭二庄煤礦、雲駕嶺井田、武安周庄井田深部,武安邑城井田、武安康二城煤礦等中型礦床7處,賀庄煤礦、周庄井田、暴庄井田、康二城井田、靈山井田、曲周煤礦等小型煤礦有6處。煙煤礦產地共2處,其中,大型1處,大淑村井田;小型煤田有陽邑煤田。主要分布在市域東半部,包括礦山、西土山等12個鄉(鎮),面積約120km2

(3)建材:遠景儲量2.48×1010m3,按2.9t/m3計算,共計7.20×1010t。主要分布在市境南部鼓山周圍的伯延、庄晏,西南部山區的冶陶、馬家莊、劉家莊,西北部山區的管陶、翟家莊、上焦寺等鄉(鎮),建材資源分布面積497km2

武安市西部山區重巒疊嶂,是廣闊的石材分布區。石灰岩分布於午汲、伯延、徘徊、石洞一帶,石灰岩礦層厚、質量好、礦體延續長,既靠近鐵路、公路,又宜於露天開采,是理想的溶劑、化工、水泥用石灰岩基地。

武安市礦產資源呈現出如下特點:一是賦存面積大、分布集中;二是本區屬於煤鐵混合區;三是大中型礦床少,小型礦床多,群采礦點多,停采閉坑礦床多。

礦業開發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礦產品,促進了經濟發展。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群采礦業星羅棋布,蜂擁而上,掠奪性的粗放開采,追逐短利;忽視長效,使土地受到嚴重破壞。隨著礦產資源儲量的消耗,閉礦也在所難免。改革開放初期到目前,全市境內約有3000多個井口,其中自行閉坑的有500多個,整頓取締的有700多個,未見礦的廢舊井有300餘個。據武安市礦山企業用地調查情況,20家煤礦采場佔地687.64hm2,16家鐵礦采場佔地919.88hm2,采場共佔地1607.52hm2[104]

據統計,由於數十年來的開采,礦山采場、壓占、破壞土地4000hm2,其中耕地面積達1340hm2,主要分布在鐵礦及煤礦集中開采區(圖2.2),植被、景觀破壞,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嚴重。破壞面積每年以10hm2的數量遞增。其中采場佔地1607.52hm2,廢渣壓占土地400hm2(礦渣及尾礦的無序堆積、排放,壓佔大量農田,形成了泥石流的潛在物源,較大型礦渣堆9處,尾礦堆11處,選礦廠13個),塌陷破壞土地1300hm2(共有塌陷坑59處,尤以鐵礦區最為集中,有一定影響的38處,露天采礦坑5處),地裂縫破壞土地700hm2(地裂縫破壞植被130hm2,地裂縫20處)(圖2.3)。尾礦排放量5.00×106t/a,利用率小於10%,積存量達4.50×107t;煤矸石排放量2.30×106t/a,利用率小於20%,積存量3.00×107t;除少數企業合理排放外,多數隨地排放或排入河道或溝谷中,西寺庄—西土山北洺河河床堆積了3.30×105t尾礦和大量廢石,污染水土環境,影響行洪。

圖2.2 武安市礦山地質環境破壞情況示意

圖2.3 武安市礦業廢棄地類型

武安市地處丘陵山區,區內地形復雜,既有平地、坡地,又有沖溝、谷地。由於礦山開采,一些山體被挖除,溝谷被填埋,造成地形地貌變化復雜。加之礦種多,使土地復墾用途多,有農業用地、林業用地、建設用地,以及保留礦業遺跡等多種利用方式。

『伍』 周恩來儉朴的故事(yaohenan)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忠誠地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民公僕」,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唯一宗旨。周恩來的一生,為了他摯愛的人民,為了他眷戀的祖國,為了他信仰的共產主義事業,毫無保留地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周恩來是真正的人民公僕的楷模,他直到逝世前,胸前仍然佩戴著「為人民服務」的紀念章。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他畢生的座右銘。看看周恩來的衣食住行用,我們會有非常深刻的感受。

周恩來的「衣」

1941 年春到 1943年夏,為實現國共合作抗日,周恩來作為中共中央的全權代表,留在燈紅酒綠的重慶,繼續同國民黨談判。當時,他還兼任國民黨軍隊政治部的中將部長,又是國民黨軍隊參政會的參政員,每月薪水幾百元,加之寫文章的稿費,收入很可觀。但是,周恩來總是勤儉節約,每月薪水只用去很少一點,剩下的全部交了黨費。他有一條藏青色嗶嘰褲子,穿了多年,磨得光光的,就因為褲子上還沒有打補丁,所以,只有出席會議或會客時才捨得穿它。有一回,工作人員發現這條褲子邊磨毛了,便勸他買條新的,可他執意不肯。一位同志說:國民黨官員們都是穿的嶄新的高級毛料衣服,您經常和他們打交道,穿得太破也說不過去呀。周恩來立刻嚴肅地說:我們是共產黨、八路軍,怎麼能和他們比呢?他們的錢是剝削勞動人民得來的,我們是為人民利益工作的,怎麼能增加人民的負擔呢?要比,和解放區的同志比,他們穿著粗布衣裳在前線流血流汗,我們在這里的條件好多了,穿得乾乾凈凈就行了。就這樣,周恩來那條褲子的褲腳破了三次,縫了三次,褲子越縫越短,周恩來都照常穿著它迎賓會客。

1951 年周恩來做的一套睡衣和睡褲,顏色都褪光了,穿破了就補,再破再補,一直穿到他逝世。一條浴巾用了20多年,正反補了14塊補丁,住院時,還把它當枕巾。一頂帽子都破了,他還捨不得扔掉。一雙夏天穿的黃顏色的皮涼鞋,一雙春、秋、冬穿的黑皮鞋,穿了20多年,修補過多次,由於沒有多餘的皮鞋可換,工作人員幾次給他換鞋底,都是利用他睡覺的時間修理的。周恩來穿的襪子,都是織補了又織補。一個補襪板,還是解放戰爭時期用的,從西柏坡帶到北京,一直留著織補襪子用。

有一次在沈陽接待外賓,周恩來幽默地說:「今天該穿那套『禮服』啦。」工作人員拿出來一看,上衣後腰上有一處是刮破後又用線織補上的。這位同志十分感動地說:「總理,您這套『禮服』早該換換啦!」周恩來笑著說:「這就滿好的啦。織補的那塊有點痕跡也不要緊,別人看著也沒關系,丟掉艱苦奮斗的傳統才難看呢!」又說:「穿補丁衣服照樣可以接待外賓。」

周恩來的「食」

建國以後,在中南海里經常召開國務院工作會議,出席者都是部長以上的幹部,有時因為時間較長。需要准備工作餐。周恩來規定:工作餐即家常便飯,四菜一湯。主食一般是大米飯、饅頭;副食都是普通蔬菜和豆腐、粉條之類。一次晚餐也是這樣的飯菜,賀龍元帥望了一眼每張桌子上的飯菜,風趣地對周總理說:「國家經濟好轉了,這飯桌上怎麼沒有體現出大好形勢來呀。」周恩來笑著說:「大好形勢是靠大家奮斗得來的。將來國家富強了,也不能丟掉艱苦樸素的傳統啊。」有時在周總理家裡開會,就餐時常常是周總理自己掏錢,自己的一份工資開銷完了,就用鄧穎超的錢,吃完以後,周恩來就補一句:「這次是鄧大姐請客。」在周恩來家裡吃這種合餐,還常常用一種「盆菜」,即一大盆菜里放上多種原料攪在一起,味道很濃,花樣也多,也很省事。周恩來常常說這種盆菜營養很好,經濟實惠。

周恩來吃的飯菜很簡單。通常是兩個普通的菜,一個湯,每周吃兩頓粗糧。困難時期,周恩來提出領導幹部必須帶頭節儉,有幾樣東西不能吃:魚、肉、蛋,肉製品也不行。他說,毛主席在黨中央帶頭,我在國務院帶頭。一次,管理員偷偷買了點香腸,切成碎末拌在鹹菜里,周恩來發現後,馬上叫鄧穎超到廚房裡去查看,並說服大家不要買了,還把剩下的香腸分給工作人員。周總理語重心長地對管生活的同志說:「現在全國人民都在憋著一口氣戰勝困難,你給我弄好的吃,我怎麼能咽得下去呢?」他還常常到中南海食堂排隊買窩窩頭和菜湯,和同志們一起吃飯。

周恩來外出工作,老百姓吃啥,他就吃啥。1961年 5月,周總理到河北省武安縣進行調查。5月3日,他一到伯延村,就同公社、大小隊幹部和群眾進行談話,詢問莊稼長勢和群眾生活。中午12時多了,他堅持要去視察群眾食堂。在食堂里,周總理看到鍋里還有剩下的玉米麵糊糊,就對炊事員王三貴說:「在你們這吃飯行嗎?」王三貴一聽周總理要吃飯,看了看鍋里的糊糊,為難地說:「這……」周總理和藹地說:「這就可以嘛!群眾能吃的我就能吃。」王三貴看總理真要吃,就拿起碗來准備給總理盛飯。這時在總理身邊的工作人員把碗要過去,從口袋裡掏出手絹准備給總理擦碗。總理說:「這沒關系。」又把碗接過來送給了炊事員。總理高興地喝完了玉米糊糊。在四天的視察中,總理堅持和群眾同吃一鍋飯。

1964年春,周恩來出國訪問後回到成都,第一餐飯是四菜一湯,周恩來一看,就說:菜多了,吃不完浪費,要注意節約,吩咐服務員端一個下去,晚餐再熱上來吃。有一天夜裡,工作人員看他工作到深夜還未睡,就做了一小碗銀耳羹端上來,周總理一面感謝,一面說:「這個價太高,我不吃,以後不要搞了。」服務員說以後不搞了,這一回請總理吃了吧。結果,周總理還是未吃。

1973 年9月 16日下午,周恩來來到杭州西泠印社的樓外樓就餐,他請姜師傅做一個醋魚,並對姜師傅說:「有醋魚就可以了,這是你們的名菜,再搞兩個菜就行了,不要搞多了,我們就這幾個人,搞多了,吃不完,浪費。」姜師傅隨即到廚房安排去了。用餐時,周總理向隨同人員講他過去來過樓外樓的情況,並稱贊樓外樓的醋魚味道鮮美,做法很好。當乾菜肉、霉千層上桌時,周總理高興地說:「這是家鄉菜,你們大家多吃一點。」飯後,周總理叫秘書結帳,而自己一邊服葯片,一邊批閱文件。秘書結完帳後,周恩來問付了多少錢,當知道菜館只收了10元多一些錢時,就對姜師傅說:「那麼便宜,那不行。」他向秘書交待,再去加錢,要按全價付足。這時姜師傅表示再收5元。周總理又說:「不夠的,不要騙小孩那樣,你收不足錢,我就不走了。」姜師傅只得又收下了 10元錢。可是過了一個多小時,杭州機場來了電話,說是周總理上機前留下10元錢,補付今天午飯錢。原來周恩來上飛機前唯恐樓外樓菜館沒有收足錢,又拿出 10元錢,托省接待處同志轉交。這樣,周恩來三次共交了30多元錢。於是,樓外樓菜館只好將周總理午餐用的飯菜按市價—一計算,用料除魚、蝦、雞價格較高外,其餘乾菜、豆芽、霉千層等都是極普通的,算完細帳,總共才19元多一點。菜館於17日給周總理詳細地寫了一個報告,並附上菜價清單,把多收的錢請有關部門的同志轉交給周總理辦公室。

周恩來的「住」

周恩來從西柏坡進北京城以後,一直住在中南海西花廳。那是一座老式舊平房,年久失修,牆上的磚有不少斑痕,牆皮老舊出現了鹼印;柱子上的油漆大部分脫落,有的柱根已要糟朽;地面是大方磚,每到夏天就泛潮;窗戶裂著大縫,冬天還要用紙糊窗縫;天花板也很陳舊;廁所不在卧室,上廁所還要走一段路。由於房屋潮濕,周總理常鬧腿病。有關部門幾次要給周總理修房,均遭到周總理的拒絕。他說:「這個條件,比起延安的窯洞好多了。我們經濟還很困難,又在抗美援朝,怎麼能為我花這個錢?」

周恩來的「行」

周恩來的專車是紅旗牌。在我國的解放牌汽車生產出來之後,周總理指示要自力更生盡快研製出我國自己生產的轎車。紅旗牌轎車剛研製出來,他就將這種車定為自己的專車。他說:「我喜歡坐國產車。」當工作人員勸他說:「這種車剛研製出來……等產品完全定型後再說。」周總理笑著說:「我是試用,不保險才試用,保險了還談什麼試用?我坐上了可以促進他們改進,促進我們的民族工業發展。我坐了紅旗車,就是為他們做廣告。」後來,國家又進口了一批高級賓士車,有關部門想給周總理換一輛賓士車,周總理嚴肅地說:「那個賓士車誰喜歡誰坐去,我不喜歡,我就坐紅旗車。」

周恩來的「用」

周恩來辦公室的陳設十分簡陋,室內只有寫字台、小會議室桌各一個和幾把椅子,連沙發都沒有。周總理不允許給他購置辦公用品。兩只落地台燈是中南海的工人用鐵管子、洋鐵皮做的。兩個筆筒,一個是價錢最便宜的普通玻璃杯,另一個是山水玻璃筆筒,破碎後,里外用橡皮膏粘合繼續使用。

周恩來戴的手錶是上海牌。自從我國自己能生產手錶起,周總理就買了一塊上海牌手錶戴著。有一次,這快手錶壞了,送去修理,有的同志看到周總理戴這樣一塊普普通通的上海牌手錶,懷著對周總理崇敬的心情,給他送來了一塊外國新型表。但是周恩來微笑著搖搖頭,退了回去。

『陸』 武安市伯延村經度和緯度是多少

『柒』 周總理一則軼事

以下選自紀錄片《周恩來》解說詞:

一九六一年的八屆九中全會,正式把周恩來、李富春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確定為調整國民經濟的基本方針。為了落實這個方針,毛澤東在會議上呼籲各級領導幹部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把一九六一年搞成實事求是年。

一九六一年四月間,周恩來來到了河北邯鄲地區的武安縣伯延公社進行調查研究。一位隨行的新華社攝影記者拍下了這樣一組照片。

(杜修賢時任新華社攝影記者)

總理在路上也好,挨家挨戶去訪問也好,都是問農民為什麼吃不飽,為什麼大鍋飯不好,調動不起來農民的積極性。我們在走道一看,農民確實是非常窮,飯吃不飽。比如總理看到肩上挑擔子的,他要試試看,你挑的有多重,這個到農民家裡,他坐在門檻上問這個老人講,你們生活得怎麼樣。開始人們不敢講真話。我記得在一次座談會上,有一個人講了,如果再吃大鍋飯,再過兩年,恐怕你們也會餓死。他的這個話我聽見了,但具體是什麼人講的,是誰,我也忘了。

(伯延村外景。今天的伯延村人)

(張二廷舊屋及圖片)

(周恩來台歷記載伯延座談會一事)

在那次座談會上對周恩來講這番話的那個農民叫張二廷,是伯延村的普通村民。村裡的人都知道張二廷和周恩來交往的故事。周恩來問張二廷:為什麼這樣說呢?張二廷回答,因為我們首先要顧自己。一位陪同的地委幹部當場說:「這是個落後分子。」周恩來卻說:他的話是真理,只有把我們看作自己人,才會說這樣的話。他說:張二廷這句話對我教育很大,這是我在調查中聽到的最生動的一句話。

後來,周恩來和張二廷成了朋友,每年都派人到伯延村看望張二廷。

(周恩來工作台歷。向毛澤東匯報的電話記錄)

五月七日晚上,周恩來在邯鄲將調查的情況向毛澤東作了電話匯報,就解散食堂、評工記分、包產到隊等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捌』 革命前輩生活清貧的例子

周恩來的「衣」
1941 年春到 1943年夏,為實現國共合作抗日,周恩來作為中共中央的全權代表,留在燈紅酒綠的重慶,繼續同國民黨談判。當時,他還兼任國民黨軍隊政治部的中將部長,又是國民黨軍隊參政會的參政員,每月薪水幾百元,加之寫文章的稿費,收入很可觀。但是,周恩來總是勤儉節約,每月薪水只用去很少一點,剩下的全部交了黨費。他有一條藏青色嗶嘰褲子,穿了多年,磨得光光的,就因為褲子上還沒有打補丁,所以,只有出席會議或會客時才捨得穿它。有一回,工作人員發現這條褲子邊磨毛了,便勸他買條新的,可他執意不肯。一位同志說:國民黨官員們都是穿的嶄新的高級毛料衣服,您經常和他們打交道,穿得太破也說不過去呀。周恩來立刻嚴肅地說:我們是共產黨、八路軍,怎麼能和他們比呢?他們的錢是剝削勞動人民得來的,我們是為人民利益工作的,怎麼能增加人民的負擔呢?要比,和解放區的同志比,他們穿著粗布衣裳在前線流血流汗,我們在這里的條件好多了,穿得乾乾凈凈就行了。就這樣,周恩來那條褲子的褲腳破了三次,縫了三次,褲子越縫越短,周恩來都照常穿著它迎賓會客。
1951 年周恩來做的一套睡衣和睡褲,顏色都褪光了,穿破了就補,再破再補,一直穿到他逝世。一條浴巾用了20多年,正反補了14塊補丁,住院時,還把它當枕巾。一頂帽子都破了,他還捨不得扔掉。一雙夏天穿的黃顏色的皮涼鞋,一雙春、秋、冬穿的黑皮鞋,穿了20多年,修補過多次,由於沒有多餘的皮鞋可換,工作人員幾次給他換鞋底,都是利用他睡覺的時間修理的。周恩來穿的襪子,都是織補了又織補。一個補襪板,還是解放戰爭時期用的,從西柏坡帶到北京,一直留著織補襪子用。
有一次在沈陽接待外賓,周恩來幽默地說:「今天該穿那套『禮服』啦。」工作人員拿出來一看,上衣後腰上有一處是刮破後又用線織補上的。這位同志十分感動地說:「總理,您這套『禮服』早該換換啦!」周恩來笑著說:「這就滿好的啦。織補的那塊有點痕跡也不要緊,別人看著也沒關系,丟掉艱苦奮斗的傳統才難看呢!」又說:「穿補丁衣服照樣可以接待外賓。」
周恩來的「食」
建國以後,在中南海里經常召開國務院工作會議,出席者都是部長以上的幹部,有時因為時間較長。需要准備工作餐。周恩來規定:工作餐即家常便飯,四菜一湯。主食一般是大米飯、饅頭;副食都是普通蔬菜和豆腐、粉條之類。一次晚餐也是這樣的飯菜,賀龍元帥望了一眼每張桌子上的飯菜,風趣地對周總理說:「國家經濟好轉了,這飯桌上怎麼沒有體現出大好形勢來呀。」周恩來笑著說:「大好形勢是靠大家奮斗得來的。將來國家富強了,也不能丟掉艱苦樸素的傳統啊。」有時在周總理家裡開會,就餐時常常是周總理自己掏錢,自己的一份工資開銷完了,就用鄧穎超的錢,吃完以後,周恩來就補一句:「這次是鄧大姐請客。」在周恩來家裡吃這種合餐,還常常用一種「盆菜」,即一大盆菜里放上多種原料攪在一起,味道很濃,花樣也多,也很省事。周恩來常常說這種盆菜營養很好,經濟實惠。
周恩來吃的飯菜很簡單。通常是兩個普通的菜,一個湯,每周吃兩頓粗糧。困難時期,周恩來提出領導幹部必須帶頭節儉,有幾樣東西不能吃:魚、肉、蛋,肉製品也不行。他說,毛主席在黨中央帶頭,我在國務院帶頭。一次,管理員偷偷買了點香腸,切成碎末拌在鹹菜里,周恩來發現後,馬上叫鄧穎超到廚房裡去查看,並說服大家不要買了,還把剩下的香腸分給工作人員。周總理語重心長地對管生活的同志說:「現在全國人民都在憋著一口氣戰勝困難,你給我弄好的吃,我怎麼能咽得下去呢?」他還常常到中南海食堂排隊買窩窩頭和菜湯,和同志們一起吃飯。
周恩來外出工作,老百姓吃啥,他就吃啥。1961年 5月,周總理到河北省武安縣進行調查。5月3日,他一到伯延村,就同公社、大小隊幹部和群眾進行談話,詢問莊稼長勢和群眾生活。中午12時多了,他堅持要去視察群眾食堂。在食堂里,周總理看到鍋里還有剩下的玉米麵糊糊,就對炊事員王三貴說:「在你們這吃飯行嗎?」王三貴一聽周總理要吃飯,看了看鍋里的糊糊,為難地說:「這……」周總理和藹地說:「這就可以嘛!群眾能吃的我就能吃。」王三貴看總理真要吃,就拿起碗來准備給總理盛飯。這時在總理身邊的工作人員把碗要過去,從口袋裡掏出手絹准備給總理擦碗。總理說:「這沒關系。」又把碗接過來送給了炊事員。總理高興地喝完了玉米糊糊。在四天的視察中,總理堅持和群眾同吃一鍋飯。
1964年春,周恩來出國訪問後回到成都,第一餐飯是四菜一湯,周恩來一看,就說:菜多了,吃不完浪費,要注意節約,吩咐服務員端一個下去,晚餐再熱上來吃。有一天夜裡,工作人員看他工作到深夜還未睡,就做了一小碗銀耳羹端上來,周總理一面感謝,一面說:「這個價太高,我不吃,以後不要搞了。」服務員說以後不搞了,這一回請總理吃了吧。結果,周總理還是未吃。
1973 年9月 16日下午,周恩來來到杭州西泠印社的樓外樓就餐,他請姜師傅做一個醋魚,並對姜師傅說:「有醋魚就可以了,這是你們的名菜,再搞兩個菜就行了,不要搞多了,我們就這幾個人,搞多了,吃不完,浪費。」姜師傅隨即到廚房安排去了。用餐時,周總理向隨同人員講他過去來過樓外樓的情況,並稱贊樓外樓的醋魚味道鮮美,做法很好。當乾菜肉、霉千層上桌時,周總理高興地說:「這是家鄉菜,你們大家多吃一點。」飯後,周總理叫秘書結帳,而自己一邊服葯片,一邊批閱文件。秘書結完帳後,周恩來問付了多少錢,當知道菜館只收了10元多一些錢時,就對姜師傅說:「那麼便宜,那不行。」他向秘書交待,再去加錢,要按全價付足。這時姜師傅表示再收5元。周總理又說:「不夠的,不要騙小孩那樣,你收不足錢,我就不走了。」姜師傅只得又收下了 10元錢。可是過了一個多小時,杭州機場來了電話,說是周總理上機前留下10元錢,補付今天午飯錢。原來周恩來上飛機前唯恐樓外樓菜館沒有收足錢,又拿出 10元錢,托省接待處同志轉交。這樣,周恩來三次共交了30多元錢。於是,樓外樓菜館只好將周總理午餐用的飯菜按市價—一計算,用料除魚、蝦、雞價格較高外,其餘乾菜、豆芽、霉千層等都是極普通的,算完細帳,總共才19元多一點。菜館於17日給周總理詳細地寫了一個報告,並附上菜價清單,把多收的錢請有關部門的同志轉交給周總理辦公室。
周恩來的「住」
周恩來從西柏坡進北京城以後,一直住在中南海西花廳。那是一座老式舊平房,年久失修,牆上的磚有不少斑痕,牆皮老舊出現了鹼印;柱子上的油漆大部分脫落,有的柱根已要糟朽;地面是大方磚,每到夏天就泛潮;窗戶裂著大縫,冬天還要用紙糊窗縫;天花板也很陳舊;廁所不在卧室,上廁所還要走一段路。由於房屋潮濕,周總理常鬧腿病。有關部門幾次要給周總理修房,均遭到周總理的拒絕。他說:「這個條件,比起延安的窯洞好多了。我們經濟還很困難,又在抗美援朝,怎麼能為我花這個錢?」
周恩來的「行」
周恩來的專車是紅旗牌。在我國的解放牌汽車生產出來之後,周總理指示要自力更生盡快研製出我國自己生產的轎車。紅旗牌轎車剛研製出來,他就將這種車定為自己的專車。他說:「我喜歡坐國產車。」當工作人員勸他說:「這種車剛研製出來……等產品完全定型後再說。」周總理笑著說:「我是試用,不保險才試用,保險了還談什麼試用?我坐上了可以促進他們改進,促進我們的民族工業發展。我坐了紅旗車,就是為他們做廣告。」後來,國家又進口了一批高級賓士車,有關部門想給周總理換一輛賓士車,周總理嚴肅地說:「那個賓士車誰喜歡誰坐去,我不喜歡,我就坐紅旗車。」
周恩來的「用」
周恩來辦公室的陳設十分簡陋,室內只有寫字台、小會議室桌各一個和幾把椅子,連沙發都沒有。周總理不允許給他購置辦公用品。兩只落地台燈是中南海的工人用鐵管子、洋鐵皮做的。兩個筆筒,一個是價錢最便宜的普通玻璃杯,另一個是山水玻璃筆筒,破碎後,里外用橡皮膏粘合繼續使用。
周恩來戴的手錶是上海牌。自從我國自己能生產手錶起,周總理就買了一塊上海牌手錶戴著。有一次,這快手錶壞了,送去修理,有的同志看到周總理戴這樣一塊普普通通的上海牌手錶,懷著對周總理崇敬的心情,給他送來了一塊外國新型表。但是周恩來微笑著搖搖頭,退了回去。

『玖』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

1、《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
影片《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講述了新中國六十年代初大搞浮誇風、大鍋飯,卻不幸遭逢三年自然災害,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向蘇聯還債期間,周總理親自到革命老區武安縣伯延村調研,歷經四個晝夜的實地考查後,按照老區人民的意願,伯延村在全國第一個取消了人民公社,老區人民從此過上了好日子。
觀後,不僅感動於周總理彎腰給因飢餓而腳部浮腫的汪老師穿鞋、雷雨天為田地里搶救秧苗的村民熬薑糖水、工作到凌晨不得不換上高度老花鏡才能看清字,更感動於老區人民在餓得頭暈眼花時,還能體諒國家的困難,把苦水往肚子里咽。也不要跟國家添麻煩,給毛主席周總理添堵。以至於村支書違法關押村民、跟總理撒謊都不讓人感覺可憎。
看完影片後,想起人常說的一句話「民以食為天」。心中有個疑問,那個年代的人們,吃不飽,穿不暖,為什麼還能真心實意地擁護我們的黨,相信困難是暫時的,相信黨能治理好國家,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究其原因,正如片中周總理所言,「我們犧牲無數先烈,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周總理轉達毛主席的批示:「大食堂解散還是保留,人民群眾說了算。」正是這「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讓人民群眾說了算」的承諾得到了切實的履行,才讓人民群眾相信黨是代表他們的利益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的。才會有戰爭年代九旬老母送兒上戰場,不怕流血犧牲;災荒時期垂暮之年賣了壽棺,只為讓總理吃上一口自己親手做的抻面„„
歷史走到今天,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沒有變,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少了,魚水情誼淡了,群眾的幸福感少了,不安全不信任系數多了。我們常說為人民服務,那就應先弄清楚新形勢下群眾需要什麼樣的服務。常說走群眾路線,就應該深入到群眾中去,躬下身子,沉下心來,及時准確了解群眾的困難和呼聲,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真正將「讓群眾滿意」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檢驗標准,敢於接受群眾的監督,敢於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提高黨和政府的執行力、公信力、影響力。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老有所養,讓奮斗的人看到希望,讓人民群眾相信認可「中國夢就是咱老百姓的夢」,才能再次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才能凝聚十三億人的力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才能實現。
2、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是我國第一部全景展示「三年自然災害」歷史的電影作品,講述了1961年周恩來乘專列到革命老區河武安伯延考察調研,四個晝夜與當地村民之間發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把一個胸懷百姓、憂國憂民、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形象立體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通過觀看影片,進一步深刻認識到黨員領導幹部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遵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央政治局帶頭落實「八項規定」,在全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省委常委會做出克服「四風」十項承諾等一些列重大部署和行動,正是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帶頭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具體體現。作為林業戰線的一名黨員幹部,將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堅持實事求是,深入調查研究,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加大造林綠化工作力度,為實現河北奮進崛起、科學發展貢獻力量。
你好,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