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鄉村旅遊發展宜堅持哪些原則才不走彎路
(一)前瞻性原則
在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對旅遊項目開發經營內容、途徑的取捨,還是對休閑農業生產項目開發經營內容、途徑的取捨,都應既著眼於當前社會經濟環境狀況,又較好地預測到將來社會經濟環境變化趨勢;既著眼於當前休閑旅遊消費時尚,又較好地預測將來休閑旅遊消費熱點,以使鄉村旅遊景區景點旅遊項目和休閑農業生產項目的開發經營,既能適應於當前社會經濟環境以及休閑旅遊市場需求發展現狀的需要,又能適用於將來社會經濟環境以及休閑旅遊市場需求發展趨勢的需要。
(二)個性化原則
鄉村旅遊景區景點開發若不能充分張揚自身個性就難對休閑旅遊需求市場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就難從眾多的鄉村旅遊景區景點中脫穎而出。因此,在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要盡量做到旅遊項目和休閑農業生產項目的開發經營規劃有利於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張揚自身個性,打造特色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品牌。
(三)創新性原則
"創新"符合人們選擇、購買、消費的心理需求,越是有創新性的景區景點就越容易引起廣大旅遊者的關注和青睞。"創新"是戰勝競爭對手的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在當今越來越多的產品和服務買方市場特徵日益明顯和人們消費水平普遍日趨提高的時代,無論是就影響力度而言還是就影響時間的長短而言,價格競爭的優勢已經是大大不如創新競爭的優勢和質量競爭的優勢。因此,在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對於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建設都應當講究創新性。
(四)和諧化原則
在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對於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建設須處理好以下三大關系
1、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建設與經濟社會文化和諧發展的關系對於鄉村旅遊景區景點旅遊項目和休閑農業項目開發經營內容、途徑的取捨,要充分考慮將來鄉村旅遊景區景點能否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文化效益問題。
2、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建設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系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建設須順應自然、延續地方文脈,使景區景點旅遊項目和休閑農業項目開發經營活動與大自然完美地融合,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3、鄉村旅遊景區景點與其周邊區域和諧發展的關系在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將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各種旅遊經營資源要素和休閑農業經營資源要素有機地銜接起來,全面優化鄉村旅遊景區景點資源配置,還需要注意將鄉村旅遊景區景點各種資源要素與周邊區域各種資源要素有機地銜接起來。
(五)品牌化原則
在當今旅遊開發經營活動中,開發主題趨同、質量標准趨同、服務規范趨同、促銷手段趨同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在此發展趨勢下,誰擁有景區品牌,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取得良好的效益。
因此,在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鄉村旅遊景區景點旅遊項目和休閑農業項目開發經營實現品牌化的主要途徑
『貳』 美國旅遊業對生態旅遊提出的標準是什麼
1、承載力控制原則 在旅遊開發和利用過程中,應遵循生態規律,具體體現在遵循生態容量這一基本規律上。生態旅遊資源及環境對其序列開發和利用都有一個承載力的范圍,超出這一范圍,旅遊資源及環境就會受到破壞,為此旅遊規劃部門應該根據旅遊地的面積、特點和可進人性等條件,精心測算最佳遊人容量,旅遊景區的遊客容量計算一般有三種方法:面積容量法、線路容量法、卡口容量法。旅遊管理部門應用經濟手段、必要時用行政和法律手段調節遊客流量,把旅遊活動強度和遊客進入數控制在資源及環境的承載力范圍內。遊客量控制可以運用一些技術手段. 2、自然環保原則 生態旅遊不同於其他的旅遊,它是以回歸自然為主題,貴在自然,貴在原始,應該盡可能減少人工雕琢,以避免開發造成的環境損壞,其接待設施要簡朴、實用、方便,其外觀要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3、當地農民參與原則 開發生態旅遊,環境效益是根本前提,社會效益是最終目的,而經濟效益是直接的動力,只有地方經濟發展了,地方居民才會自覺地注重生態和旅遊環境的保護。因此在生態旅遊的開發過程中,要讓當地農民參與到旅遊服務中去,這樣既可增強地方特有的文化氣氛,提高資源的吸引力;又可讓當地農民真正從旅遊發展中受益,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將直接緩解他們對資源的壓力。前,我國許多生態旅遊景點的開發者對當地農民利益的考慮往往較少,這就使當地農民對維護良好的旅遊環境缺乏動力,一些地方旅遊景點和當地農民的利益沖突時有發生,如農民製造障礙迫使景點的旅遊專線中巴車停運、農民在旅遊景點門口兜售假冒偽劣商品、當地村民在景點門口將客源拉到自己家中去「吃農家飯、住農家屋、享農家樂」等等。生態旅遊開發必須重視當地農民的參與,保障當地居民通過發展旅遊獲得就業、以土地入股利潤分成、出售農副產品等利益,同時要將他們組織起來,通過引導和培訓,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 4、環保教育原則 生態旅遊與傳統大眾旅遊最大的差異之一是對遊客的環保教育功能,在生態旅遊項目開發規劃時,必須認真考慮在旅遊區中設計一些能啟迪遊客環境意識的設施和旅遊項目。如在旅遊區內設立具有環境教育功能的基礎設施、關於生態環境景觀的相應解說、提醒遊客注意環境衛生的指示牌、方便並與環境協調的廢物收集系統等。此外,還可利用多媒體,使遊客接受多渠道的環境保護教育,包括門票、導游圖、導游冊上添加生態環境保護的知識和注意事項。對生態旅遊者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事先學習目的地的有關知識;尊重目的地的文化;避免對目的地的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積極參與環保行動;通過旅遊,提高道德修養。關於環保教育,日本旅遊景點的一些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日本的某些景區推出公益旅遊,在淡季時以拾景區的垃圾抵扣門票. 5、加強旅遊規劃管理原則 生態旅遊資源是一種極為寶貴的稀缺資源,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稀缺資源的價值。現有的旅遊景點開發許多是投資者自己設計,或基本由投資者出思路,找一些無規劃資質、不重品牌信譽的單位編制規劃書,造成了低水平旅遊開發的現象,對生態旅遊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形成了威脅。因此今後對旅遊資源的開發,要針對生態旅遊資源的不同現狀,由具有旅遊規劃資質、質量信譽好的專業設計單位進行設計規劃,旅遊主管部門還要加強對規劃的評審和實施的監督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減少粗放性開發,避免開發中的破壞,同時還能避免低水平管理所帶來的破壞。 6、清潔生產、節約資源原則 「清潔生產」一詞最早源於工業生產,其原意是在生產的過程中,精心設計,使一個生產流程的「廢物」變成另一個生產流程的生產原料,以達到最大限度地限制向環境中排放廢物,使整個生產過程成為一個無污染的「清潔生產」過程。將這一概念引入旅遊開發,在賓館等接待設施的實際運作設計中盡量不向環境排放廢物,把旅遊對環境質量的不利影響控在環境承載力范圍之內。節約資源,即開發中採用「消耗最小」為准則. 7、剩潤回投原則 為了使資源環境保護工作落到實處,我們除了在開發期間對資源保護提出嚴格的要求外,在經營中也要求把旅遊經營所得的經濟收入中的一部分回投到環境保護中,用於保護和消除因旅遊造成的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保證其具有永續利用的潛力。除此外,我們可以採取諸如在門票上增加環境保護附加費等措施,為環境保護籌措專項資金。 8、技術培訓原則 在從業人員技術培訓中,過去我國較注意旅遊飯店和旅行社行業的操作培訓,旅遊資源保護方面的培訓份量很輕,甚至沒有,沒有保護意識和保護知識的人是難以勝任保護性的生態旅遊服務的,今後凡從事生態旅遊開發與經營的工作人員必須經過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知識和技術的培訓。
『叄』 鄉村旅遊廁所最低標准要求
至少不會 掉根煙頭把沼氣池炸了,你可以看看公眾號 農家匯 教你如何經營農家樂
『肆』 目前什麼專業適合女生,就業前景好呢
女孩學習心理學就業前景怎麼樣
心理學就業方向:普通高校
這是心理學研究生畢業以後的主要去向。近年來高校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紛紛開設心理學的公共課,心理學碩士擔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課的老師。這無疑擴大了心理學研究生的就業面。對於心理學碩士來說最好的就業方向之一是進入心理學系和教育系成為一名心理學老師。
心理學就業方向:公務員
招心理學研究生作公務員的一般是公安系統、教育行政部門:公安局、勞教所、監獄、邊檢站等都是可能的去處。
心理學就業方向:企業
心理學研究生去企業主要從事獵頭(人才中介)人才測評機構等、企業咨詢和人力資源管理、策劃設計公司。心理學研究生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不同,心理學學生倡導人性化的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學生有所互補。
心理學就業方向:中小學
原來一般招的是本科生,大中專院校心理輔導人員的飽和,也有一些研究生開始考慮進入中小學從事心理教育工作。
心理學就業方向:心理咨詢工作者
國內這個行業從目前我國的現狀來看,單純從事心理咨詢工作還不是一個收入十分豐厚的職業,要想有外國同行的薪水有待進一步努力開拓市場和提高自己的咨詢水平。但是展望未來的前景,還是相當不錯的。
心理學就業方向:醫院和診所
學習臨床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的學生,可以去醫院或心理診所從事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工作,但是以中國現今對心理醫生的需求,再加上去醫院需要有行醫執照,難度比較大。
適合指數:★★★★☆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抑鬱症、強迫症、失眠、頭暈、健忘等許多「莫名其妙」的症狀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周圍,與此同時,心理測試、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等原本很陌生的專業術語也日益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就連高校招生時,原本很冷清的心理學專業也悄然出現了升溫跡象。gd.yd119.cn
心理學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發生、發展、活動和行為表現的一門科學。科學的心理學不僅對心理現象進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對心理現象進行說明,以揭示其發生發展的規律。
國內高校心理學系一般分三個小專業: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這些專業多數開設在師范類院校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這是心理學專家對心理學的適應范圍所作的肯定答復。該專業幾乎涉及一切應用科學,諸如教育、工業、商業、醫學、軍事等領域。由於心理學在國內學科發展歷史上的欠缺,專業人才,特別是高級專業人才非常缺乏。不過,由於該專業大多設在師范類院校,所以,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大部分本科畢業生選擇的就業領域還是中小學校。
主要課程
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生理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科學等。
就業目標
教師:在中小學校從事心理教育工作;心理咨詢師:在醫院或其他社會機構從事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工作;管理人員: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院校推薦
一本院校: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浙江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陝西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
二本院校:山西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佳木斯大學、牡丹江師范學院、江西師范大學、湛江師范學院、魯東大學等。
三本學院:河北師范大學匯華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等。
『伍』 生態旅遊的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生態旅遊特殊專項化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
大眾旅遊不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不利於承擔環境保護的責任,不利於公平分配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生態旅遊是實現可持續旅遊的一種發展模式,比大眾旅遊更注重對當地自然和文化的保護、更注重對旅遊者的教育,消費高於國內大眾旅遊的消費水平,是高層次的旅遊活動。所以從目前我國的形勢來看,生態旅遊應該是特殊專項化的,但特殊專項化能帶來保護資源所需要的大量資金嗎?我國生態旅遊正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各個方面都不成熟,開展還受到諸多限制,其接待人數、經濟收入是主要的考核指標,恐怕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遊難以擔此重任。所以這就造成了生態旅遊特殊專項化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在這方面的案例依據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張家界武陵源,為了經濟利益進行無節制、超容量的開發。
(二)生態旅遊地差別迥異,認證標准難以統一
在生態旅遊泛化現象日益嚴重的推動下,不少專家學者投身於生態旅遊的認證和標準的建立,以期能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通行,通過此認證標準的就是生態旅遊景區,打造生態旅遊的示範基地,統一規范「混亂」的生態旅遊市場。但隨著生態旅遊的發展,生態旅遊標準的發展呈現多樣化的特徵,認證項目數量急劇增加,但只有少數的國際性標准正在形成和推廣。還有很多認證體系是建立在國外經典的認證體系基礎上的,但盲目採用舶來發達國家的標准,不利於我國對生態旅遊的發展和引導規范。各個生態旅遊地的資源特色不同,所認證的重點和核心要素不一,很難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標准。
(三)對旅遊者的環境倫理教育缺失
目前我國的生態旅遊已經發展到了臨界點,僅依靠旅遊法規只是奢望,總有旅遊者對此置之不理。現今所謂的「生態旅遊者」較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遊者而言,大多數幾乎沒有或者只有表面的生態意識,具有淺顯的環境責任感,旅遊行為類似於大眾旅遊者,這足以證明我國在對旅遊者的環境倫理教育方面的缺失。在我國無論是生態旅遊實踐還是生態旅遊環境教育實踐均晚於並落後於國外,國內迅速大眾化的生態旅遊多年來日益泛化並不斷走向異化,生態旅遊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環境保護和環境教育功能,而被陷於「破壞生態」的尷尬境地。另一方面,社區居民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處理不好社區參與的問題,不利於環境的保護和生態旅遊的開展。而在生態旅遊景區的規劃上面,缺少關於環境教育的導游和標志,致使大部分生態旅遊者的行為和大眾旅遊者無異。
(四)生態旅遊的經營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態旅遊的經營管理的主要對象是政府、企業、社區、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者,構成生態旅遊的利益相關者。由於我國的生態旅遊正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各個方面的發展都受到很多的限制:我國政府關於生態旅遊開發、建設、保障、檢測等方面的政策法規尚未建立;企業無論是對生態旅遊產品開發的理論與實踐,還是對生態旅遊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的培養都沒有優化的模式;社區是被動的承受對象,教育培訓和參與旅遊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自然保護區的設 施設備、環境評價、容量控制等問題尚未解決;我國公民的生態意識還有待提高,對其行為的引導和約束、教育方面不完善。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生態旅遊的經營管理模式還不成熟,都還處在初始培育階段。
『陸』 森林生態旅遊的基本原則
1、森林生態旅遊以生態經濟和旅遊經濟理論為指導,以保護為前提,遵循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在森林生態旅遊的同時,應重點保護好森林生態環境。2、森林生態旅遊規劃應以森林旅遊資源為基礎,以旅遊客源市場為導向,其建設規模必須與遊客規模相適應。應充分利用原有設施,進行適度建設,切實注重實效。3、森林生態旅遊規劃應以森林生態環境為主體,突出自然野趣和保健等多種功能,因地制宜,發揮自身優勢,形成獨特風格和地方特色。4、統一布局,統籌安排建設項目,做好宏觀控制;建設項目的具體實施應突出重點、先易後難、可視條件安排分步實施。5、森林生態旅遊規劃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專業技術標准、規范的規定。 我國森林生態旅遊所面臨的問題
生態旅遊的開展,不僅提高了人們走進自然的興致,也提高了自然旅遊在旅遊業中的地位和賺取外匯的份額。目前國內生態旅遊已近2500萬人次,每年旅遊收入近1.2億元,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由於我國的旅遊業開發時間較短,人們對旅遊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尚缺乏科學理解,那種「旅遊業是無煙工業」的觀念還較流行,森林生態旅遊的發展大多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強調對旅遊資源的開發而忽視了旅遊本身對環境的影響和資源的破壞,使我國森林生態旅遊業面臨一系列問題。 旅遊交通和服務設施建設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說,一個旅遊者就是一個污染源,旅遊設施密度越大,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有的自然風景區出於經濟目的,熱衷於旅店、餐館的建設,盲目擴大旅遊區、修建旅遊設施, 使遊客空間分布不均,導致景觀和生態的破壞,違反了生態旅遊最大限度保護自然狀態的開發原則,導致旅遊資源退化。隨著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熱的掀起,保護區內脆弱的生態系統也遭到致命的打擊。以長江為例,上游大量興建旅遊設施,致使原始森林和天然生態林遭受濫砍濫伐,覆蓋面積減少,造成山體滑坡、水土流失、江河污染嚴重,影響下游的水質,遊客很難看到「山清水秀」、「碧波盪漾」的美麗景色。
遊客時空分布不均所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
由於受氣候,節假日等原因的影響,遊客具有季節性波動的特點。如黃山1992~1997年客流量中,旺季(4~10)中89.92%,淡季(1~3月和11、12月)僅佔10.08%;極旺月(5月)客流量(17.73%)是極淡月(1月)客流量(0.38%)的46.66倍。由於遊客時空分布不均和遊人不良行為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遊客增多,旅遊活動的頻繁和分布的過於集中必然引起一些物質和生態資源的變化,特別是由於遊客的不良行為會影響樹木的更新能力甚至致死;
第二、旅遊旺季遊人遺棄在風景區的食物改善了動物的生存環境,促其取食無慮,繁殖加快,而到了旅遊淡季,因遊人減少,靠遊人遺棄食物難以為繼的動物只好啃食樹皮度日,對植物產生危害;
第三、由於游覽步道寬度難以滿足超載時段遊人的需要,大批遊人踐踏步道兩側地面,不僅影響土壤結構和土壤發育,降低土壤水分滲透力,進而加劇了土壤的侵蝕速率。 景區環境污染嚴重
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旅遊業發展迅速,而又缺乏規劃和管理,國民的生態意識較差,可以說旅遊到哪裡,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也就到哪裡,景區內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廢渣、廢物劇增。如千島湖國家森林公園內,每年接納的生活污水達304. 56萬t;作為「五嶽獨秀」的南嶽衡山,景區內每年約有6000t經營垃圾、2000t旅遊垃圾、25萬t污水,生活區內水體大腸桿菌超標15倍,細菌總數超標22倍,而景區內每年燃放的鞭炮則多達2億多響。甚至喜瑪拉雅山上也有各類垃圾,旅遊部門不得不花巨資處理這些廢棄物。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專業旅遊人才缺乏,服務質量不高
旅遊人才培養不受重視,培養機制不健全,人才匱乏。而缺乏管理與經營的人才,缺乏科學知識與技能,真正的生態旅遊則難以開展。由於從事森林旅遊業的人主要是過去林業局、場、站的人而過渡的,加之起步較晚,導致專業旅遊人才缺乏,2000年11月份,甘肅省林業廳組織了首屆森林公園導游培訓班,參加的49名學員中僅有5人有導游證,還不足10%,整體素質不高。部分森林公園至今無一名專職導游,遊客來了只是簡單象徵性的介紹,致使旅遊景點不能引起遊客的興趣,有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感覺,其餘從業人員整體服務意識不濃,服務質量不高,違約經營,坑蒙欺騙遊客的現象時有發生。
由此可見,在發展旅遊與保護環境之間存在著相互矛盾的關系。那種把生態消費擺在首位,不惜以生態資源的消耗為代價來獲取利潤的作法,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走出生態旅遊的認識誤區已經成為我國旅遊業開展生態旅遊首先應解決的問題。 森林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對策
1998年5月23日《光明日報》發表了題為《生態旅遊豈能破壞生態》的署名文章,文中引用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提供的一份調查顯示「中國已有22%的自然保護區由於開展生態旅遊而造成保護對象的破壞,11%出現環境資源退化」。森林生態旅遊要持續發展,應是一種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與自然環境相和諧的旅遊模式,必須把握適度的開發速度,控制接待人數,增強環境意識,否則,太多的遊客會對目的地的環境造成過大的壓力,破壞了生態旅遊賴以生存的環境,生態旅遊也就不可能持續發展。
樹立可持續利用資源的新思維
強化生態文化建設和生態教育
可持續利用是一種全新的自然觀和世界觀,它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主張資源的公平分配,主張在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基礎上的經濟持增長。開發和保護是融為一體的,保護是開發的前提,開發是保護的進一步發展。資源環境是開發的基礎和物質的載體,社會文化是資源的精神內涵,而經濟是保護的動力,三者是個相輔相成的統一體。必須樹立這種新思維,堅持對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增值並重,將環境和資源的開發、利用、增值、保護目標納入森林生態旅遊事業的發展計劃,並進行統一核算。通過綜合開發,促進產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使綠色企事業三大效益同步增長。同時,發展森林生態旅遊必須與宣傳教育相結合。充分利用旅遊這一生動活潑的大學校,使生態旅遊的全過程成為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的全過程,使旅遊者在大自然中喚起綠色的激情,綠色的愉悅,綠色的思考,體驗大自然的和諧,有序,體會「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達到熱愛自然、師法自然,啟迪人生的目的。生態教育也要使旅遊「利益相關者」,如開發商、景區居民等都認識到環境對旅遊業的重要性,使它們明白生態旅遊資源和環境是他們獲得經濟效益的基礎。
制定法律、法規、強化法制觀念
鑒於旅遊作為一種產業對環境的特殊影響和累計性的破壞,生態旅遊必須有切實可行的法規作保障,「以法興游」、「以法治游」是旅遊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政府及各級主管部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強化行業管理,盡快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完善森林生態旅遊這一產業的相關系統。政府必須用立法來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加強對森林生態系統的保護,加強對森林生態旅遊資源開發的指導和管理,做到依法管理,依法保護,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同時,充分發揮執法機構(如質檢所)對旅遊業實行法制化管理和必要的監督。並通過法律杠桿來整頓市場秩序,逐步建立統一規范的服務標准、完善的旅遊市場競爭規則,通過這些管理條例使旅遊各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從而達到規范旅遊市場的目的。
加強森林生態旅遊管理,保護景區環境
首先,對森林生態旅遊區進行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加強森林生態旅遊管理是保證生態旅遊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應把我國自然保護區劃分為非旅遊區和旅遊區兩部分,少數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及世界級自然保護區應劃分為非旅遊區,禁止任何商業性旅遊,以保護其自然景觀及生物多樣性。在允許旅遊的自然保護區內,應採用同心圓式的利用模式,將保護區從里到外分成核心保護區、遊憩緩沖區和密集遊憩區。針對不同的旅遊區,確定環境容納量,並以此控制客流量,可通過提高門票價格來平衡環保與經濟收入之間地矛盾。其次,要控制污染,森林生態旅遊區應普及太陽能、沼氣、冷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利用,日常生活用品以可降解材料為主,在滿足旅客基本的食宿需求外,應盡量減少對空調、汽車、飯店等奢侈消費的需求,對生活污水及垃圾的處理應採用生態工程技術,做到物質的循環利用。
統一規劃、有序開發
我國已加入WTO,旅遊業也將全面融入到世界旅遊業發展之中,公平參與競爭。要想使森林生態旅遊真正服務於森林生態旅遊區及其周邊社區,必須進行生態旅遊認證。森林生態旅遊開發的特殊性需要各方面專家學者(包括旅遊地理專家、經濟學者、市場分析人員、法律顧問等)組成的評估機構進行客觀、公正、全面的調查評估,在此基礎上完成可行性論證,提交給政府。政府再從全局考慮是否進行生態旅遊開發。堅決制止一哄而上和無規則開發。貫徹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思想,做好旅遊開發規劃。森林生態旅遊規劃是開展森林生態旅遊重要的基礎工作,科學的規劃應把旅遊區和旅遊項目的規劃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統一部署,科學行事。規劃設計應以森林生態為主線,多業並舉,拓展和深化森林生態旅遊的內涵,同時規劃設計要有創意,實現旅遊產品的差異化,旅遊項目要有新意和吸引力。在規劃設計時,應反映人們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追求和願望,並加強配套建設,配備相應的食、住、行、游、購、娛等服務設施,積極開發森林生態旅遊項目和產品。在自然生態環境好的地方,要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條件,統籌規劃,重點安排,精心設計和打造,將其建成森林生態旅遊的典型區、精品區,為發展森林生態旅遊探索出一種切實可行的經營和發展模式。
培養和引進人才
森林生態旅遊健康發展的關鍵是人才,是旅遊行業的隊伍素質。因此,人才的引進、培養和提高至關重要。森林生態旅遊涉及林業、旅遊、環保、生物、地理、歷史等眾多學科,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和經營管理以及開發高品位、高檔次的森林生態旅遊項目和產品,需要有一批環保、管理、旅遊、服務等方面的人才。要實現優質服務與國際接軌,提高綜合效益就必須有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與之相配套,所以在培養專業人才方面應加大力度,在服務配套設施方面提升檔次。 為此要加快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一方面可吸收綜合素質高的專業技術人才壯大隊伍;另一方面可採取「請進來,走出去」、「內外結合,長短結合」的辦法,加強對在崗人員的培訓、輪訓,實行高素質的規范化管理,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服務質量。
推出生態旅遊產品,加強遊客教育
生態旅遊是高層次的旅遊,要求旅遊者有較高的欣賞層次和較強的環境意識。為此,必須加強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並規定旅遊途中的允許操作行為,使其旅遊行為與資源、環境相協調,以有利於環境優化和生物多樣性的發展及文化保護。要貫徹生態意識,開發生態旅遊產品。如餐飲結合本地物產,以地域產品特別是當地的綠色食品為主。住宿設施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具有地方特色,有條件的地方,可就地取材,如建造「樹上旅館」。景區內盡可能限制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而以較原始的交通工具為主,如步行,馬車,自行車及利用自然能(風力、水力等)的交通工具,既體現生態旅遊活動的自然特色,又可以避免對生態環境的污染。購物方面提倡購買不影響當地自然的土特產品。按照市場導向原則,開發森林景觀資源,制定森林生態旅遊產品開發戰略,調整森林生態旅遊產品結構,改變觀光旅遊單一產品結構的局面,使森林生態旅遊活動內容多樣化。
綜上所述,有政府的參與扶持,有社會公眾的廣泛支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法制保證,森林生態旅遊業一定會朝著健康的方面持續發展,也一定會受到世界越來越多國家的關注和重視。
『柒』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有什麼標准
(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基本條件
1.規劃編制科學。示範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建設規劃應符合當地經濟社會和農業、旅遊業發展規劃要求,發展思路清晰,目標市場定位準確,布局結構合理,工作措施有力。
2.扶持政策完善。當地黨委政府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三農」和旅遊工作的方針政策,根據本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實際需求,出台了較為完善的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
3.工作體系健全。明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管理職能和主管部門,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統計制度、教育培訓制度,及時掌握行業發展動態。加強服務平台建設,已建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行業協會等行業自律組織。重視服務能力提升,能圍繞信息服務、創業輔導、融資擔保、市場推介、教育培訓、管理咨詢等為企業提供有效服務。
4.行業管理規范。建立了統一的管理制度和行業標准,對現代農業科技園、休閑農庄、觀光採摘園、民俗村及連片的農家樂等實行標准化管理,近三年內無安全生產和食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園區建設規范,無擅自佔用耕地和基本農田修建休閑旅遊基礎設施行為,無以破壞農業生產為代價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現象,沒有發生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資源事件。
5.基礎條件完備。縣域范圍具備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和完善的接待服務能力。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點要做到通路、通水、通電,通訊網路暢通,要有路標、有指示牌、有停車場,住宿、餐飲、娛樂、衛生等基礎設施要達到相應的建設規范和公共安全衛生標准。生產和生活垃圾、污水實行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具有農耕文化展示、農業科學知識普及教育功能的園區,要做到設施齊全、先進實用。
6.產業優勢突出。在全省范圍內有一定知名度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點10個以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點分布在全縣30%以上的鄉鎮區域,形成一定規模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產業帶或集聚區;主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點要有地域、民俗和文化特色,有吸引力較強的體驗項目和餐飲、服務功能。能夠依託當地特色種植業、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開發設計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產品。
7.發展成效顯著。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處於領先水平。年接待遊客100萬人次以上,農民受益面30%以上,從業人員中農民就業比例達到60%以上,從業人員30%以上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或60%以上接受專門培訓。
(二) 全國休閑農業示範點基本條件
1.示範帶動作用強。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項目符合當地規劃布局和有關要求,並得到相關部門批准。能夠緊緊圍繞當地農業生產過程、農民勞動生活、農村鄉土人情開發休閑產品,周邊農民能夠廣泛參與和直接受益。通過項目建設,對當地經濟發展、農民就業增收和新農村建設起到了重要的帶動作用。
2.經營管理規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誠實守信,依法經營,依法納稅,熱心公益事業,社會形象良好。管理制度完善,崗位責任明確,接待服務規范。近三年內沒有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和食品質量安全事故,無拖欠職工工資和損害職工合法權益現象。
3.服務功能完善。園區規劃科學,布局合理,休閑項目特色鮮明,功能突出,知識性、趣味性、體驗性強。客房、餐廳干凈整潔,衛生設施達標。通訊、網路等設施順暢。農耕文化展示和農業科技普及、教育等設施完善。機電、游覽、娛樂等設備完好,運行正常,無安全隱患。
3.基礎設施健全。道路通暢,路標、說明牌、路燈、停車場健全。消防、安防、救護等設備完好、有效。無違規建築和佔用耕地亂搭濫建現象。建立了符合環保標準的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生產和生活垃圾實行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近三年內沒有發生污染環境等問題。
4.從業人員素質較高。高度重視提高員工素質,注重加強人才培養。有完善的培訓制度,健全的管理機制,堅持開展經常性的業務培訓,上崗人員培訓率達 100%,關鍵和重點崗位人員持證上崗。
5.發展成長性好。主導產業特色突出,堅持標准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所產農產品要達到無公害、綠色或有機農產品標准。近三年示範點總資產、銷售收入和利稅等主要經濟指標穩定增長。當年營業收入要達到1000萬元以上,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以上,吸納當地農村勞動力占職工總數的60%以上。
詳細的可以到付件中查看相關內容。
『捌』 美國旅遊業對生態旅遊提出的標準是什麼
美國人提出了生態旅遊的四條標准:一是對環境的最小影響,二是對自然與文化的最大尊重,三是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四是為旅遊者提供最大的娛樂滿足。
『玖』 女孩子學個什麼技術好就業啊
學汽修技術肯定要選擇一所專業的學校啊!要從這幾個方面來考察!
一、學校知名度版
首先必須是正權規化的學校,知名度高的學校辦學實力強,有實力更有保障。其實民辦的院校比公辦的有優勢,民辦學校的課程設計更切合市場需求。
二、教學設備
汽修行業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行業,汽修行業的技術革新也非常快,所以,設備是否專業,設備是否先進等等都在我們的考察范圍之內。
三、實訓課程
學汽修重在實訓,考驗動手能力,基礎知識學好的同時,精進實操更是十分重要,實訓課程決定了汽修學校的教學質量。實訓課程的比例要比理論課程高,只有將理論實訓結合,學習效果才能構建最大化。
四、看管理
一所汽修學校的好與壞,除了看否能教給技術以外,還要考慮到能否提高個人素養,只有不具備了較好的個人素養和高超的技術後,在社會的工作中才會有長遠的發展。
五、就業保障
就業方面,就業學子就業有何保障,有無長期靠譜的知名合作企業,對創業學子來說,創業幫扶是否完善,需要仔細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