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駕旅遊 » 鄉村旅遊新業態

鄉村旅遊新業態

發布時間: 2020-12-07 07:49:16

⑴ 在培育旅遊新業態發展生態旅遊上如何創新落地見效

關於旅遊新業態,去買票CEO張寒楓發表了他個人的獨特見解

⑵ 試述當前鄉村旅遊有哪些新的業態

1、國際驛站是指以家庭(戶)為基本旅遊接待單位,並形成一定規模的經營主體。國際驛站是朝陽區重點打造的新型業態。它所接待的群體以國際遊客為主,遊客居住國際驛站 可親身體驗當地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過程,可參與中國傳統或當地傳統節日及其它特色活動,參與人們日常休閑及娛樂活動,可觀賞獨具中國或地方特色的自然和 人文景觀等,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純中國鄉土旅遊體驗。
2、採摘籬園是指能提供觀賞和採摘特色蔬菜、果品或其他特色農作物等休閑活動的高新農業實驗基地或種植基地,具有觀賞、採摘、學習和科普等綜合功能。採摘籬園是大興區重點打造的新型業態。
3、鄉村酒店是指具有休閑、娛樂、求知、教育功能的綜合性旅遊住宿單位,是將農業景觀、生態景觀、田園景觀與住宿、餐飲設施進行結合,能夠為遊客提供鄉村休閑體驗的經 營主體。昌平區的鄉村酒店聚集區,東起小湯山溫泉大道,西至流村綠色走廊的百里山前暖帶,分為溫泉康復療養型、特色餐飲型、體驗農事型、餐飲會議型、採摘 休閑型、田園風格型、拓展登山型、特殊風格建築型等,典型代表有金利牡丹園、雪雅小庄、鮮果樂園等。
4、養生山吧指依託山地資源,以綠色健康、修身養生為經營理念,從事頤養身心、健康休閑、舒適度假的活動場所。養生山吧是房山區重點打造的鄉村旅遊業態,它將綠色、養 生理念融入於鄉村旅遊發展,以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為出發點,旨在調整鄉村旅遊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提供符合人體安全、健康的宜憩、頤養、健康的產品,並 引導社會公眾節約和環境意識,推動北京鄉村旅遊接待設施、服務建設。
5、休閑農庄是指佔地100畝以上,以農業生產和鄉村生活為依託,以農耕文化為核心,利用田園景觀為遊客提供鄉村生產生活休閑體驗以及住宿、餐飲等基本服務設施的經營 主體。休閑農庄將傳統的農耕文化與現代休閑體驗巧妙結合,在提升鄉村旅遊產品品質、創新鄉村旅遊業態的基礎上,較好地滿足了遊客的體驗需求。目前北京發展 較好的休閑農庄有通州區禾陽休閑農庄、通州區天地和庄園等。
6、生態漁村指依託鄉村良好的自然生態、村容風貌和漁業特色產業,以「魚、漁」和水體景觀為主題旅遊吸引物,可提供特色餐飲、觀光游覽、休閑娛樂等服務的鄉村旅遊接待 場所。因為有密雲水庫,密雲是天然的生態漁村,冬釣的特色更是讓很多愛好釣魚的人特意前往。密雲被定義成漁村的特色,自然是實至名歸。
7、山水人家指具有一定規模,以自然山水景觀為資源實質、以遊山玩水為代表活動,能夠為遊客提供集觀光、娛樂、住宿、餐飲、購物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山水環境度假場所。山水人家是延慶縣重點發展的新型業態。
8、民族風苑是指以少數民族建築、服飾、風俗生活形式和宗教信仰與生產方式等為依託,集中展示少數民族風情,以提供少數民族風情體驗為特色的旅遊休閑娛樂綜合接待場 所。民族風苑是懷柔區重點打造的新型業態,主要分布於七道梁正白旗村、項柵子正藍旗村、老西溝鑲紅旗村。民族風苑以鄉村旅遊地特有的民族風情為核心吸引 物,突出對民族特色的挖掘和展現,將民族文化與旅遊有效地結合起來,能很好地滿足遊客對民族文化體驗的需求。依託民族風苑,懷柔每年都舉辦滿族文化風情節 等節慶活動。

⑶ 在鄉村旅遊競爭越的今天,該怎樣突出自己的特色

在鄉村旅遊競爭激烈的今天,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勇先創景建議一定要走個性化、特色化和創意化之路,要根據不同的資源類型打造不同的產品,走不同的發展模式,如,城市依託型,以發展周末度假客源為主,是典型的鄉村旅遊地發展模式,適宜開發集療養、娛樂、運動健身等產品為一體的層次較高檔的鄉村度假村,並且對基礎設施等輔助服務質量要求較高;旅遊資源依託型,依據資源類型不同可分為自然生態景區依託型和歷史文化依託型、民俗文化依託型三種鄉村旅遊發展模式,自然生態景區依託型主要藉助本地或相鄰自然景區的資源優勢而發展鄉村旅遊,突出鄉村生態旅遊的特徵,給遊客帶來一份悠然自得的綠色心情,開發過程中比較注重自然與生態、休閑性、參與性活動等的結合;歷史文化依託型則重點打文化牌,產品以修學、觀光旅遊為主,適合高層次的市場需求,一般開發鄉村文化博物館和民俗度假村,讓遊客體會到清新自然的空氣、淳樸民風的同時感受歷史文化名勝和名人的深厚;依託鄉村居民、人文遺跡、古建築、文物等物質形態以及地方民間文藝、民俗節慶活動、地方民間文化廟會等文化形態,開展可參與的觀光游覽活動是民俗文化依託型的鄉村旅遊開發模式,該模式的核心是抓住民俗等核心特色;交通依託型,主要客源是交通干線附近的居民,隨著經濟的發達以及私家車的增多,高度壓力下的白領階級們對於這種交通方便的鄉村旅遊的需求熱情高漲,也是人們逃離城市、尋覓清凈、遠方探奇的絕佳之地;產業經濟依託型,產業融合衍生出來的旅遊新業態為鄉村旅遊的產業經濟依託型發展模式提供了契機,將鄉村旅遊業與農業、林業、漁業相結合,依託產業經濟發展,通過開發農業休閑、漁業休閑、林業休閑、果業休閑產品,類似鄉村美味品嘗,漁村垂釣等旅遊項目發展鄉村旅遊,這樣不但滿足遊客的旅遊基本需求,還可以學到相關產業的一些知識,這樣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客觀上會吸引大量的青少年客源。

⑷ 鄉村旅遊規劃有什麼新業態

美麗鄉村、旅遊扶貧的不斷推進,鄉村旅遊從初級觀光向高級休閑、從同質化向差異化發展,從單體經營向集群布局的轉變。銘智旅遊策劃總結了鄉村旅遊規劃的八種新業態。如下:
1、鄉村酒店
具有休閑、娛樂、求知、教育功能的綜合性旅遊住宿單位,是將農業景觀、生態景觀、田園景觀與住宿、餐飲設施進行結合,能夠為遊客提供鄉村休閑體驗的經營主體。應當採用鄉村建築材料,展示有鄉村特色的建築小品,增加鄉村旅遊活動。
2、國際驛站
以家庭(戶)為基本接待單位,並形成一定規模的經營主體,從環境景觀與建築、特色餐飲、鄉村旅遊活動、特色旅遊服務、市場影響力等方面都提出了較高要求,應當體現異域文化特色,使用多語標識,提供異國特色餐飲,增加異域文化體驗活動。
3、採摘籬園
能提供觀賞和採摘特色蔬菜、果品和其它特色農作物等休閑活動的高新農業實驗基地或種植基地,具有觀賞、採摘、學習、科普等綜合功能。
4、養生山吧
依託山地資源,以綠色健身、修身養生為經營理念,從事頤養身心、健康休閑、舒適度假的活動場所。它將綠色養生理念融入於鄉村旅遊發展,以自然生態和環境保護為出發點,旨在調整鄉村旅遊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提供符合人體安全、健康的宜憩、頤養、健康的產品,並引導社會公眾節約和環境意識,推動鄉村旅遊接待設施和服務建設。
5、休閑農庄
佔地百畝以上,以農業生產和鄉村生活為依託,以農耕文化為核心,利用田園景觀為遊客提供鄉村生產生活休閑體驗以及住宿、餐飲等基本服務設施的經營主體,休閑農庄將傳統的農耕文化和現代休閑體驗巧妙結合,在提升鄉村旅遊產品品質、創新鄉村旅遊業態的基礎上,較好的滿足了遊客的體驗需求。
6、生態漁村
依託鄉村自然的良好生態,村容村貌,漁業特色產業,以魚漁何水體景觀為主題旅遊吸引物,可以提供特色餐飲,觀光游覽,休閑娛樂等服務的鄉村旅遊接待場所。
7、山水人家
具有一定規模,以自然山水景觀為資源實質,以遊山玩水為代表活動,能夠為遊客提供集觀光娛樂餐飲住宿購物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山水環境度假場所。
8、民族風苑
是指以少數民族建築、服飾、民俗生活形式和宗教信仰以及生產方式等為依託,集中展示少數民族風情,以提供少數民族風情體驗為特色的旅遊休閑娛樂的綜合接待場所。

⑸ 如何建立和加強旅遊新業態的管理規范

一、填補新業態行業監管空白
旅遊業在產業融合的大環境下融合一二三產業,催生了會展旅遊、鄉村旅遊、工業旅遊等新業態。新業態蓬勃發展,其監管卻仍然存在多處空白。監管標准缺失導致監管缺位嚴重,如果違法行為不能得到及時處理,將對消費者購買和消費產生極大的不利影響,最終將新業態扼殺於搖籃中。首先,需要制定新業態的分類標准,隨著旅遊業態的發展逐漸完善,統一的分類標准便於新業態的市場發展和行業管理。其次,為監管依據空白的新業態類型制定行業管理規范,引導其專業化發展。2015年,為適應旅遊休閑新業態快速發展的需求《自駕游管理服務規范》和《溫泉旅遊服務質量規范》行業標准發布實施。2015年11月,國家85號文件對發展客棧民宿釋放積極信號,非標住宿進入黃金發展期,杭州市、黃山市、張家界市等作為先行者也先後頒布民宿客棧管理實施辦法,對鄉村民宿的管理規范進行了初步探索。但是總體來看,新業態的管理規范目前只在少數行業和地方標准中有所關注。最後,還需制實施行業信用制度,為消費者權益提供重要保障,提高消費者的信任。新業態種類繁多,市場監管需要跑步前進,及時填補空白,扎進新領域積極實行探索。
二、提高新業態行業准入門檻
在旅遊新業態監管方面,行業准入門檻較低是主要問題,較為突出的有鄉村民宿與農家樂的良莠不齊、魚目混珠。《自駕游管理服務規范》從信息、服務、管理等方面對自駕游組織機構提出了較為嚴苛的組成條件,為引導、規范自駕游的管理和服務,保障遊客的合法權益,促進自駕游持續健康發展帶來了及時雨。加強其他新業態的管理規范也應要對旅遊服務與產品供應商設定合理的准入條件,在環境、設施和服務等標准上做出明確的規定。經營主體散、小、弱、差不利於行業的發展,可以提高辦理營業執照的硬體標准,淘汰設施安全、產品衛生不達準的經營主體。此外,對經營主體貫徹實施達到一定金額的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用於違規處罰、旅遊者權益損害賠償。
三、明確權責與職能范圍
近年來,我國各省在推進旅遊體制改革管理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全域旅遊、綜合產業、開放市場的內在要求相比還有不少差距,旅遊業的各項責任還沒有完全落實。以遊艇產業為例,由於船型分類模糊、經營性質模糊,且海事與漁政的職能范圍不清晰。因此,遊艇產業作為海洋經濟的新興產業與旅遊休閑的新業態一度出現監管難題。《自駕游管理服務規范》最大的亮點之一是要求自駕游組織機構與遊客需簽訂書面的自駕游服務合同,合同對組織機構、工作人員、遊客都提出了明確的權責與義務,這一亮點值得學習與借鑒。國務院《關於加強旅遊市場綜合監管的通知》首次從國家層面制定了旅遊市場綜合監管責任清單,對旅遊部門、公安部門、工商部門、交通運輸部門等12個部門劃分了職責范圍。各省也應將明確權責與職能范圍延伸至各部門、各行業、各區域,按照「屬地管理、部門聯動、行業自律、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原則,明確各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按照公平競爭規則落實旅遊企業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旅遊服務質量社會監督員和旅遊志願者的監督作用,鼓勵社會各界積極提供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線索。
四、綜合協調、聯合執法
對於新業態的監管必須依託綜合執法或者聯合執法。旅遊者是旅遊市場參與者,是旅遊消費者。由於旅遊要素滲透於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因此消費者和旅遊者的界定一直比較模糊,這種模糊也同樣延伸到了由一二三產業融合產生的新業態消費中。以美國分時度假為例,其行業管理主要由聯邦貿易委員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國內稅務局、美國度假村發展協會分別承擔保護消費者權益、管理經營主體的投資與征稅、維護行業利益、督促政府制定規范的職責,共同推動了分時度假產業的健康發展。盡管國情不同,但是其嚴格的法律體系和完善的政府管理為我國旅遊新業態的管理提供了對比與借鑒。治理旅遊市場必須加強綜合監管,適應旅遊業從單一業態向綜合業態、從行業監管向綜合服務升級的客觀需求。第一,可以構建全域旅遊綜合協調管理體制,建立了旅遊警察、旅遊工商分局、旅遊巡迴法庭、旅遊委員會等,綜合協調、明確分工,強化監督。第二,綜合監管線上線下違法行為。線上線下聯動,綜合管理。第三,多部門聯合充分運用旅遊公共管理工具。運用專門稽查、聯合執法、評估機制等監管工具,通過推薦、表彰、評比等激勵措施規范新業態發展。第四,動員行業協會積極參與進新業態的行業管理中,各部門協作、聯動、相互監督。
旅遊市場的監管需要從被動轉變為主動,政府部門在積極培育新業態時要前佔先機,做好引導和統籌規劃的角色,加強行業管理、規范行業管理,不僅讓旅遊新業態遍地開花,還能得到健康良好的可持續發展。

⑹ 針對旅遊鄉村業態布局比較單一怎麼解決

可以從五個方向著手:一是發展產業化,各地以農業為基礎,利用農業、內農村資源,興辦鄉村旅遊容,已經逐步過渡到旅、農、工、貿綜合發展,走產業化發展之路。

二是:業態多樣化,從初級觀光向高級休閑、從同質開發向差異發展、從單體經營向集群布局的轉變,各地積極培育鄉村旅遊新業態。

三是:產品特色化,依託當地資源、發展現狀、目標人群,因地制宜,細分市場,精緻產品,創新設計,形成一村一品、一縣一色的鄉村旅遊定位和策劃,避免低層次雷同建設和重復開發,構建差異化、特色化的產品體系。

四是:運作組織化。改變傳統的個體分散經營模式,建立協會組織,提高組織化程度,提高社會參與水平。

五是:服務標准化,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國內外相繼出台的各類鄉村旅遊相關的規范、標准50多個,涵蓋10餘種類型,有效地解決了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散、亂、差等問題。

還可以要通過專業的設計院進行產業的布局設計,有效的提高遊客的體驗效果。比如遠景設計院

⑺ 新時代鄉村旅遊發展的機遇有哪些

作為一項朝陽產業,當前我國鄉村旅遊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專前瞻產業研究院屬認為,首先,美麗中國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機遇。美麗鄉村作為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和村鎮化規劃布局當中重要的領域,必將受到城鄉廣大居民的更大親睞。
其次,良好的政策環境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了有利支撐。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專門提出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支柱產業,並且在用地政策扶持項目、發展類型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再次,旺盛的市場需求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了動力源泉。隨著國家法定節假日的調整,和帶薪休假制度逐步落實,必將成為拉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的動力源泉。
最後,改善的農村設施,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農村的水、電、路、氣、房和通訊等設施得到了較大改善,社會水平明顯提高,作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⑻ 新時期,替代傳統鄉村旅遊產品的新形態和新模式主要有哪些

(1)主題農園與農庄發展模式。形成教育農園、市民農園、租賃農園等多種形態,承載農旅結合的農事參與、自然教育和DIY創意空間等功能。

(2)傳承地方性遺產之鄉村主題博物館發展模式。承載傳統產品與傳統工藝、傳統生活與生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和文化景觀重現功能。

(3)鄉村民俗體驗與主題文化村落發展模式。承載古村落、新文化村落、新經濟村落等不同階段鄉村整體人文生態系統的物化與意化統一的認知和體驗功能。

(4)鄉村旅遊基地化之鄉村俱樂部。不僅是鄉村旅遊的高級會所和信息中心,而且是鄉村旅遊的中介機構;不僅向鄉村旅遊者提供全方位的鄉村旅遊服務,而且提供一種鄉村旅遊全過程的服務,旅遊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鄉村俱樂部享受到一體化服務,並通過訂購鄉村旅遊線路,向自駕車群體旅遊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務。

(5)現代商務度假與企業庄園模式。承載企業董事會議、商務談判、員工獎勵度假和旅遊景觀房產等功能。

(6)農業產業化與產業庄園發展模式。集生產、研發、銷售、交流、教育和旅遊為一體的現代化農庄,比較成熟的有葡萄酒庄園、香料庄園、草莓庄園和西瓜庄園等。產業庄園既要體現產業化生產特點,又要滿足服務性企業的需要。

(7)區域景觀整體與鄉村意境夢幻體驗。這是區域尺度下通道式動態旅遊類型。鄉村景觀意境可劃分為地方文化代表型——鄉村文化意境,水體景觀主導型——水鄉意境,山野鄉村主導型——自然意境,林間鄉村代表型——林海意境,平原農耕代表型——農田耕作意境,牧區鄉村代表型——自在天堂意境,民族村型——異域人文意境,城鄉過渡代表型——都市鄉村意境8大類型。基於追尋兒時的記憶、尋找傳說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間、中國詩畫文化的靈魂等多種意境追尋,鄉村景觀意境的感知和體驗也成為現代最為時尚和有吸引力的鄉村旅遊活動和產品形態。

⑼ 請問北京市鄉村旅遊的八種新業態是指什麼

北京市鄉村旅遊將全面「升級換代」,告別傳統農家樂,進入全新時代。北京市旅版游局全權國首創總結推出了八種全新鄉村旅遊業態。 北京近年來形成了包括景觀類旅遊產品、民俗旅遊村、休閑度假區、觀光農業示範園以及節慶類旅遊產品等,鄉村旅遊的新產品體系,北京市旅遊局經過市場調研,又將規模介於民俗戶與度假村之間的經營者總結推出了全新鄉村旅遊業態,包括鄉村酒店、國際驛站、採摘籬園、生態漁村、休閑農庄、山水人家、養生山吧與民族風苑等八種。 鄉村旅遊新業態產品的推出是北京市旅遊局在鄉村旅遊業蓬勃發展的基礎上,為打造第二代鄉村旅遊而提出的嶄新概念,在國內鄉村旅遊領域中尚屬首創,這必將改變京郊鄉村旅遊產品單一、特色不突出的現狀。新業態充分考慮了市場與經營者的現狀,市場對高品質產品存在供給不足,而經營者也有擴大規模的需求,一般民俗戶將通過新的業態審核,擴大規模、提高品質、形成新的品牌。

⑽ 政府如何推動民宿鄉村旅遊項目

鄉村民宿是利用農村住房為遊客提供以住宿服務為主,並綜合民俗活動、農業體驗、休閑娛樂、健身養老等內容的一種農家樂休閑旅遊新業態,是鄉村旅遊的重要業態。

近年來,省、市、區先後對發展鄉村旅遊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並把發展鄉村休閑旅遊經濟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鄉村民宿經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我區作為寧波市最大的中心城區,北山南水,城鄉兼具,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依託自身比較優勢,搶抓機遇,大力發展鄉村民宿經濟,不僅對加快我區中
西部農村地區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延伸鄉村旅遊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我區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休閑江北的具體舉措。因此,我區應該大力發展鄉村民宿經
濟。我們根據近期的實地調研走訪,就此提些建議和意見,供參考。

一、現狀與問題

目前,我區鄉村民宿尚處於起步階段,零星分布在洪塘街道的鞍山村、慈城鎮的毛嶴、五星、三勤村等地,稱得上民宿的經營實體不足10家。如毛嶴村現有民宿2家,23間標房,收費標准約為100元/天,每家年收入為30萬元。但多數處於半停業狀態,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據調研,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缺乏規劃引導,項目配套不完善。我區尚未就鄉村民宿發展出台相關規劃,沒有對民宿以及民宿相關旅遊配套產品、設施等進行統籌謀劃,民宿經
濟處於自我發展狀態。發展民宿一般需要有兩日以上的旅遊行程作為配套,我區民宿發展可配套的旅遊資源則較為零散,對遊客的吸引力不大。如鞍山村,主要向游
客推介的主打項目是北山游步道登山游、保國寺古代建築游兩個旅遊產品,這兩個旅遊項目均可以在一天內完成,不足以使遊客產生「住下來」的慾望,留不住遊客
使民宿產業發展受限。當前,全區實際正常運營的民宿沒有幾家,還沒形成具有相當規模和較高知名度的民宿集聚發展區域。與德清、象山等地相比,我區鄉村民宿
發展明顯滯後。

(二)缺乏專業化運作,主題特色不突出。我區民宿經營者主要是當地農民,經營理念較狹窄,管理服務人員的職業化程度較低,民宿主題不突出、特色
不明顯。如,在房屋裝修上照搬城市賓館裝修,缺乏鄉土氣息;在經營特色上,與象山的漁家樂、德清的洋家樂相比,缺乏自身吸引遊客的亮點。其次,民宿的市場
定位模糊,沒有針對青年白領、退休職工等不同的消費者而進行市場細分。

(三)發展環境有待優化,要素制約嚴重。一是受現有政策的制約。由於我區民宿是由農民自行建造,沒有正規的施工單位,無法提供竣工驗收報告,按照有關規定是不能取得消防安全許可證;同時1995年前建造沒有房產證的農房,或有房產證但無環評報告的民宿都無法取得工商營業執照,開業後無法向消費者提供正規發票,意向開辦民宿的經營業者對此顧慮較大。二是缺乏民宿經營用房。由於現行政策規定農村住房高度「一般不得超過2層,最高不得超過8米」,導致大部分農村住房面積限制在200平
方米左右,使民宿向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受到限制。從毛嶴村的調研情況看,除了農戶因工作等原因遷到城鎮後空置的房屋可用於開展民宿經營外,既要滿足農戶自
身居住,又要有空餘房屋用於民宿經營的農村住房幾乎沒有。三是缺乏資金。現在民宿經營主要是個體投資為主,自我發展,財力上不足以完善娛樂、購物、交通、
衛生等旅遊基礎設施,使得區域規模效應不明顯。毛嶴村有兩家經營狀況較好的民宿經營者,各投入了200多萬元用於農房改建、翻修,已無更多財力用於完善交通、衛生、村莊環境等公共配套,另一方面也缺乏建設主體資格。

二、外地先進做法

(一)象山農家客棧發展經驗

象山縣依託旅遊景區、農漁產業、山海資源、民俗文化和鄉村環境,充分利用農家院落,積極發展「民食、民宿、民游」農家樂項目,先後出台了《象山縣農家樂休閑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實施細則》和《關於進一步推進「農家客棧」建設的實施意見》,實現農民家門口創業就業、增收致富,推進農家樂休閑旅遊業轉型升級。2013年全縣農家客棧共接待遊客34萬人次,營業收入達272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85%和91%。

一是完善組織體系。縣級層面成立農家樂休閑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各鎮鄉、街道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設立工作站;農家客棧有關村建立服務站;發揮縣農家樂行業協會作用,引導農(漁)家樂各經營業主依法經營、提升服務。

二是加大扶持政策。象山縣對農戶改建、稅收、信用貸款均明確了扶持政策。如,縣對農戶改建每間標准房補助2000元,單張床鋪的補助1500元,鎮鄉、街道按1:0.5以上比例給予配套。對農家客棧經營農戶10戶以上、床位在200張以上,且建立村級服務組織、設有遊客接待中心和其他必要的旅遊配套設施的村,縣財政給予8萬元的補助。對列入縣農家客棧計劃建設村,驗收後3年內其繳納稅收當年地方財政所得部分全額獎勵給村集體,用於日常管理和村莊環境整治。開展農家客棧經營戶信用等級評定,積極開展小額貸款服務,並給予利率優惠。

三是規范經營管理。縣公安、消防、衛生、環保、工商等部門簡化審批手續,強化對農家客棧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能和素質培訓,推進農家客棧規范化發展。因地制宜制訂農家客棧消防、治安安全和衛生、環保標准,促進農家客棧標准化建設。

(二)德清農(洋)家樂開發經驗

近年來,德清縣依託莫干山、下渚湖的自然稟賦,積極發展鄉村休閑旅遊。目前全縣共有農家樂200多家,其中以「洋家樂」為代表的精品民宿近50多家。2013年全縣鄉村旅遊共接待遊客270.2萬人次,營業收入達2.07億元。

一是形成合力。縣政府成立農家樂休閑旅遊領導小組,制定《關於促進農家樂發展的若干意見》,安排專項資金補助農家樂休閑旅遊業發展。成立縣農(洋)家協會和西部涉外休閑度假項目服務小組,會同建設、國土等職能部門,針對精品項目予以特事特辦,合理營造良性發展氛圍。

二是做精項目。選擇環莫干山和下渚湖區塊實施精品示範工程,聘請專業設計師上門服務,完成一批精品特色農(洋)家樂改造;利用優越的生態環境和
投資政策,吸引文化人士前來投資,興辦具有文化內涵的精品「洋家樂」,提升區域品位,如裸心谷、法國山居等,其中裸心谷年營業額達1億元。

三是實現多元發展。在發展農戶單體經營同時,積極引入青年旅社、文化公司、國際友人、創意人士等多元投資經營者,打造單體農戶、國際度假村、廢舊老宅改造、戶外俱樂部、大型農庄、文化創意會所型等不同特色的鄉村休閑旅遊產品。

四是加強產業融合。通過規劃引導,將特色種養殖業、本地飲食文化特色與農家樂聯動發展,帶動特色農產品銷售,延伸鄉村旅遊產業鏈。

三、對策建議

根據調研情況,結合借鑒外地鄉村民宿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做法,我們對加快發展我區鄉村民宿經濟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規劃布局,試點先行。建議區政府研究制定民宿發展的布局規劃,對現有民宿發展摸底排查,並根據自然景觀、村莊條件等,出台相應的民宿
發展規劃線路圖,明確重點發展區域,與新農村建設、拆遷和保留村規劃等有機結合,充分考慮產業布局、人口集聚、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形成目標明
確、布局合理、定位科學、特色鮮明的民宿發展規劃。規劃編制時要注意江北農村地處城市近郊的區位,准確定位。建議對毛嶴、三勤、鞍山等具有資源優勢和建設
基礎的村先行試點,可通過村統一經營、村民自主經營或引入工商企業主體等多種模式進行開發,突出民俗活動、農業體驗、休閑娛樂、健身養老等不同主題,打造
適合不同消費者群體、多層次、多元化的鄉村民宿產業體系。

(二)加大政策扶持,突破制約。建議區政府出台相關政策,扶持鄉村民宿經濟的發展:一是在民宿建房用地保障和容積率控制方面,建議拓寬民宿建設
用地渠道,放寬容積率指標控制,簡化審批程序,保障民宿發展用地需求,對於用於民宿發展的臨時建築在政策上予以適當突破。二是加大資金投入,借鑒象山的經
驗,對民宿經營戶按床位給予一定的補助;對有一定規模民宿經營戶數的村建設旅遊配套設施或遊客接待中心等,給予適當的補助;對於資源稟賦較好、市場前景廣
闊的精品項目予以重點補助。三是在環保、工商、消防等准入許可和經營許可的審批事項上要有所突破。建議有關部門學習借鑒外地的經驗和做法,堅持先發展後規
范的原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制訂准入門檻和審批辦法,設置相關達標要求的政策,對符合達標要求的民宿發放證件,以保證其正常經營。

(三)加強指導和服務,確保有序發展。一是建議區政府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和服務,幫助試點村加強對市場的調研和分析,根據試點村的特點和優勢,按
照市場細分原則來確定目標客戶群體,准確定位。指導有關試點村制訂專業化、商業化的發展項目,提升民宿產業整體品質。二是積極發揮政府的招商引資平台作
用,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旅遊公司的合作、對接,利用旅遊企業的財力、智力以及營銷策劃經驗,進行專業的招引和開發。三是借鑒外地的經驗,建立行業協會,強化
設計,組織開展民宿業主和服務人員的經營理念、營銷策劃、管理服務技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等方面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服務質量和經營檔次。四是相關部
門要加強對民宿發展的服務質量、消防、衛生等的監管,確保有序發展,實現誠信經營,提升知名度,打造民宿經濟的品牌。

(四)理順機制,強化合力,完善配套。一是建議借鑒德清、象山等民宿產業相對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由區政府牽頭,成
立由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鄉村民宿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建立重大事項議事協調例會制度,定期協商解決鄉村民宿在發展中遇到的辦證難、資金籌措渠道單一、經營管
理缺乏專業化運作、配套不完善等難題。二是建議區農村工作和旅遊管理部門應該把發展鄉村民宿作為農民增收和旅遊經濟的重要工作來抓,與所屬民宿村的街道、
鎮形成工作合力,齊抓共管,推進民宿經濟的發展。三是完善配套服務設施,要加大對民宿發展區域的旅遊交通、便民設施、生活設施等建設資金的投入,完善配套
服務設施,同時對民宿村生活污水處理、道路設施建設、村容村貌的整理要加大力度,也要增加村自行車健身道等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四是加快推進鄉村民宿發展區
域周邊的旅遊項目的建設,增加可游性,使鄉村民宿和旅遊項目形成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局面。同時對現有的旅遊資源進行科學的整合管理,在民俗活動、農業體
驗、休閑娛樂、健身養老等方面進行培育或支持,將特色種養殖業、本地飲食文化特色與農家樂聯動發展,帶動特色農產品銷售,延伸鄉村旅遊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