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生態旅遊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墨西哥專家豪·謝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在文章中使用「生態旅遊」這一概念。它不僅被用來表徵所有的觀光自然景物的旅遊,而且強調被觀光對象不應受到損害,是在持續管理的思想指導下開展的旅遊活動。隨著經濟的增長、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一方面在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時,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卻面臨下降的威脅,廣大旅遊者對回歸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風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與日俱增;另一方面,卻面臨著許多旅遊區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壞的被動局面,有些旅遊區的環境和生態污染十分嚴重,影響了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因而,如何使旅遊業的增長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怎樣既發展旅遊業,又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既開發旅遊資源,又保證持續利用,諸如此類的問題迫切需要尋求新的解決方法和應對措施。因此,生態旅遊這一內涵豐富的概念便應運而生了。
在世界上,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具備開展生態旅遊的條件。目前,野生動物資源使非洲成為世界生態旅遊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尤其是南部非洲的肯亞、坦尚尼亞、南非、波札那、迦納等國已成為當今國際生態旅遊的熱點地區。在亞馬遜河流域的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魯、智利、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也是生態旅遊較發達的地區。在亞洲,印度、尼泊爾和印度尼西亞以及馬來西亞是最早開展生態旅遊活動的地區。此外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生態旅遊也有所發展。這些地區和國家開展的主要生態旅遊活動有野生動物參觀、原始部落之旅、生態觀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賞鳥、動物生態教育以及土著居民參觀等。
我國的生態旅遊是主要依託於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1982年,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建立,將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此後,森林公園建設以及森林生態旅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這時候開發的森林旅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態旅遊,但是為生態旅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在國內,開放的生態旅遊區主要有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旅遊開發較早、開發較為成熟的地區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雙版納、長白山、瀾滄江流域、鼎湖山、廣東肇慶、新疆哈納斯等地區。按開展生態旅遊的類型劃分,我國目前著名的生態旅遊景區可以分為以下九大類,1)山嶽生態景區,以五嶽、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為代表。2)湖泊生態景區,以長白山天池、肇慶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為代表。3)森林生態景區,以吉林長白山、湖北神農架、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為代表。4)草原生態景區,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等為代表。5)海洋生態景區,以廣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紅樹林海岸等為代表。6)觀鳥生態景區,以江西鄱陽湖越冬候鳥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等為代表。7)冰雪生態旅遊區,以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吉林延邊長白山等為代表。8)漂流生態景區,以湖北神農架等為代表。9)徒步探險生態景區,以西藏珠穆朗瑪峰、羅布泊沙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為代表。
2. 農家生態旅遊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對於農村而言,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必然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生態、社會和經濟全方位的協調發展,而不是單指其中某一方面,因而,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應使農業在經濟、社會、生態三方面實現可持續性。
(1)經濟可持續性。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體現在經濟增長、有效地利用資源和投資,這就要求在農家生態旅遊開發時要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開發旅遊項目,有效管理農村資源,進而合理布局農業生產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結合旅遊業的開發,積極開展多種產業經營,向農業生產的廣度、深度進軍,從而實現農業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2)社會可持續性。社會可持續性體現在社會公平、社會凝聚力等方面,要控制人口,避免造成農業生產資源的過度開發,使人口與資源相對平衡;要提高農業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保持社會安定,所以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要提高人們對其生活的控制能力,這一能力的提高要與人們的文化和價值觀相協調,並能維護和增強社區的個性。
(3)生態可持續性。生態可持續性是指生態系統完整、保護環境承載力和自然資源,這就要求要保持良好的大氣環境,節約用水並減少水污染,維護耕地資源總量,維護土地自然力,保持土壤肥力穩定,依照生態經濟規律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生物資源,使生物資源不斷地更新,維護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基礎,所以鄉村旅遊的發展要與基本生態進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資源的維護協調一致。
3. 生態旅遊有哪些特徵
首先,生態旅遊強調保護旅遊資源,因此生態旅遊是一種可持續的旅遊。其次,在生專態旅遊過程中,人們的身心屬得以解脫,並促進生態意識的提高。第三,與傳統旅遊相比,生態旅遊具有四個明顯特徵:
(1)生態旅遊的目的地是一些保護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態系統,參與者能夠獲得與眾不同的經歷,這種經歷具有原始性、獨特性的特點。
(2)生態旅遊強調旅遊規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圍之內,這樣有利於遊人的觀光質量,又不會對旅遊造成大的破壞。
(3)生態旅遊可以讓旅遊者親自參與其中,在實際體驗中領會生態旅遊的奧秘,從而更加熱愛自然,這也有利於自然與文化資源的保護。
(4)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這些責任包括對旅遊資源的保護責任,對旅遊的可持續發展的責任等。由於生態旅遊自身的這些特徵能滿足旅遊需求和旅遊供給的需要,從而使生態旅遊興起成為可能。
4. 我國農家生態旅遊有什麼樣的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農業旅遊的發展已成氣候,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並且形成了以下幾個發展趨勢:
(1)地方政府主導的力度明顯加大。很多地區已經把農業旅遊納入旅遊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作為旅遊業新的增長點著力進行扶持和培育。還有一些地方出台了專門政策來扶持農業旅遊的發展。從發展過程上看,在農業旅遊發展的初期,政府應該把農業旅遊作為促進農村發展的手段,在資金、宣傳促銷、基礎設施建設、培訓、規劃乃至管理等方面進行適度的干預和扶持;在農業旅遊初具規模後應適時推進農業旅遊的發展模式,即由政府主導型向市場驅動型轉變,逐步使農業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走向市場,鼓勵農民成立相關民間團體、協會等組織以取代政府直接管理農業旅遊的職能,保證農業旅遊的發展能夠真正有利於當地居民的利益和經營者的利益,促進經濟、社會、生態三大效益的統一。
(2)規范化程度不斷加大。為了進一步推進農業旅遊的規范化發展,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在著手出台地方標准,為以「農家樂」為龍頭的農業旅遊產品的推出提供了一整套的可操作性較強的規范,為農業旅遊項目走上標准化之路邁出了扎實的一步。
(3)農業旅遊景區(點)的體驗性和參與性越來越強。優美的自然環境、獨特的民俗風情、濃郁的鄉土氣息是農業旅遊的吸引力所在,也是農業旅遊得以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遊客在旅遊中積極參與的願望變得越來越強烈。而在農業旅遊中,增強旅遊項目的體驗性和參與性,正是吸引遊客、提高重遊率的重要手段。江蘇省內的很多農業旅遊區(點)都把體驗性和參與性的旅遊項目作為自己的開發重點,目的就是要增強農業旅遊區(點)的吸引力和增加遊客在農業旅遊區(點)的停留時間。
(4)綜合性農業旅遊景區(點)的比重日益加大。從農業旅遊的發展程度來看,目前國內遊客比較熱衷參與和重遊率較高的農業旅遊形式還是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賞農家景、體農家味」為特徵的民俗風情型的農業旅遊,由此可見,大眾所喜聞樂見的農業旅遊模式仍然是以農業觀光和休閑農業為主。但隨著農業旅遊活動的深入開展,各種類型的農業旅遊資源形式紛紛涌現,一些地區在新開發農業旅遊項目的時候也越來越把農業旅遊區(點)的差異化作為一個主要問題來抓,目前農業旅遊的形式已經在向融觀光、考察、學習、參與、康體、休閑、度假、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
(5)投資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這些年農業旅遊的發展備受各界關注,都在期待著其有良好的產業發展前景。隨著農業旅遊市場的日益擴大,投資主體日益趨向多元化。既有農民的個體或合夥經營,也有村鎮集體投資經營,還有一些較有實力的公司、集團等也紛紛介入農業旅遊開發中來。投資主體的多元化,以及隨之而來的經營管理方式的差異化,使多種類型的農業旅遊區(點)滿足了不同類型旅遊者的需求,為農業旅遊向深度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 簡述我國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現狀。
自1998年國家旅遊局把該年的旅遊主題定為「華夏城鄉游」,以「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做農家活、看農家景」為主要內容的農家生態旅遊的風潮在全國興起了。國家旅遊局隨後推出的「99生態旅遊年」,「2004中國百姓生活游」以及2006年推出的「中國鄉村游」等都極大地推動了我國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後來逐漸形成在北方以北京為中心,長江中下游以上海為中心,東南沿海以珠江三角洲為中心,西南地區以成都為中心的建設格局。目前我國各地的農家生態旅遊開發正朝著集觀光、考察、學習、參與、康體、休閑、度假、娛樂於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
從2009年10月11日舉行的「中國(安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高層論壇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休閑農業與農家生態旅遊正呈現迅速發展的喜人態勢,截至2009年8月,僅經營農家生態旅遊的農戶即已接近130萬家,形成了806億元的年經營收入,帶動近200萬城鄉人口就業,安排農民就業159萬人,實現農民增收257億元,帶動農產品銷售收入352億元。浙江、江蘇、湖南、安徽等1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休閑農業園區達到43035家,其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有2823家。僅在地處中部的江西省,就已有各類休閑農業和農家生態旅遊園區或企業1467家,直接安排以農民為主的從業人員80320人,間接帶動農民就業60540人,年營業收入超過48億元。農家生態旅遊正日益成為農村二、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缺乏工業或不能搞工業的農村地區,尤其是山區、半山區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6. 什麼叫農家生態旅遊模式
農家生態旅遊模式即「自然—社會—經濟」復合生態系統,它不僅包含專農業生物資源與環境屬構成的自然生態系統,而且是一個以旅遊觀光為主體,集文化、娛樂、產品供給、物質和精神服務於一體的社會系統,也是以商品生產、經營管理、銷售與購買為主的經濟系統。目前,隨著旅遊業與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農家生態旅遊類型與模式也從內容比較單一、投入比較粗放的「農家樂」(以住農家院、吃農家飯、摘農家果為主要活動),逐步發展為以傳統農業資源和生態、自然、休閑、觀光、採摘、體驗、考察、科普、教育等內容與旅遊市場進行恰當對接的形式。
7. 如何構建農家生態旅遊資源
生態環境是農家生態旅遊資源的主體,在旅遊資源的構建中,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前提。因此,對農家生態旅遊資源構建的重要方面是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構建,在此前提下,再對資源的其他成分進行構建。
(1)田園景觀。田園旅遊資源是生態農業旅遊資源的特色之一。農田和土地都屬於景觀,屬於一種只有在鄉村才具有的景觀。在生態農業旅遊發展的今天,在進行農田水利建設的同時,要考慮如何使農田更加符合旅遊對景觀的要求,使得農田不僅具有高的生產力,而且具有景觀價值。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對農田景觀進行建設:
①農田規格和布局。在滿足生產要求的前提下,對農田面積大小和形狀進行規劃,產生具有大景觀和層次感,滿足平面廣度和層次豐富的要求,形成合理的空間變化。
②農作物品種和種植方式。不同的種植方式可以表現出不同的景觀效應。比如,點(單株種植)、線(行狀種植)、面(片狀種植)等,具有很強的表現力,甚至可以種植(構造)出不同圖案,產生豐富的景觀效果。在作物品種選擇方面,可以結合生產需要,選擇在不同季節開花結果的作物,使得四季有花景,月月有新色。田園風光中的森林、草地、溪流等更是景色中的重要成分,它烘托著田園,體現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生產活動。生產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和技術的結合,具有學習和了解的價值。從旅遊的角度出發,傳統生產方式是重要的旅遊資源,對於現代人,特別是對於來自城鎮的居民,它不僅可以演示我國農業生產的歷史和文化,同時也講述農業生產的進步。
(3)農產品。農產品不僅是重要的生活資料,通過有目的的生產,農產品也可以成為重要的旅遊資源。針對已成為時尚的「生態產品」、「綠色產品」,在構建生態農業旅遊資源時,應該充分利用傳統生產方式、傳統作物和畜禽品種,用「土」法生產出傳統的農產品,這種「土」產品將會是很有吸引力和有價值的旅遊資源。
(4)生活居住環境。農村的居住環境與城市居住環境截然不同。鄉村的幽靜、自然與城市的喧嘩和污染形成強烈反差。現代城市面臨的環境問題,是生態農業旅遊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農村的居住環境有三個尺度范圍:①自然環境。大尺度范圍的環境,人們常說的生態環境就是這種大尺度的生態環境,鄉村在環境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要充分利用和發展,使之成為旅遊資源。②居住區「四旁」。這是指鄉村住宅旁邊的環境。在鄉村的民居四旁傳統上都進行綠化,有著較好的環境。③住宅和室內環境。鄉民居都保留著傳統的建築風格,這些傳統建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歷史,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欣賞價值。
(5)鄉土文化。鄉土文化在我國的文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更是文學、戲曲、各種文藝形式創作的重要源泉。地方戲、民歌、詩歌、故事、飲食、服裝、民風民俗和歷史遺跡等各式各樣的鄉土文化是鄉村旅遊資源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
8. 生態旅遊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生態旅遊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於1983年首次提出的回。當時就生態旅遊答給出了兩個要點,其一是生態旅遊的對象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態旅遊的對象不應受到損害。生態旅遊的基本原則是:生態旅遊是以自然為取向的旅遊,生態旅遊是在生態學原則指導下,建立在自然環境可承受范圍之內,促進生態保護,特別是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實現資源環境可持續性的旅遊,應對遊客進行生態保護教育和宣傳,提高公眾的自然保護意識,經營和管理者更應重視生態保護,生態旅遊應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使當地社區居民受益,地方文化得到保護,從而促進當地居民對自然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