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理信息系統在風景區規劃中的應用
GI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是集計算機科學、地理學、測繪遙感學、環境科學、城市科學、空間科學、地球科學、信息科學和管理科學為一體的多學科新興邊緣學科。是以採集、存儲、管理、分析、描述和應用整個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氣層)與空間和地理分布有關的數據的計算機系統。它針對特定的應用任務,存儲事物的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記錄事物之間的關系和演變過程,可根據事物的地理坐標對其進行管理、檢索、評價、分析、結果輸出等處理,提供決策支持、動態模擬、統計分析、預測預報等服務。其結果可以通過可視化的地圖、影像、多媒體等多種方式加以直觀表達。通過一系列空間操作和分析,為地球科學、環境科學和工程設計,乃至國民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及企業經營提供對規劃管理和決策有用的信息。目前,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究已深入到科研和教學的諸多領域,地理信息系統作為一種技術將給很多學科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其對生態學的發展就更具深遠意義。
GIS在生態旅遊中的應用
(1)在生態旅遊資源調查評價中的應用 在生態旅遊資源調查評價中,不可避免地要面臨龐大的空間和屬性數據以及復雜的數據分析,如果採用傳統的手工方法,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旅遊資源的調查評價工作很難盡如人意。若依託GIS技術,建立生態旅遊資源的調查評價空間資料庫和屬性資料庫,不僅可以方便地查詢、管理、更新、修改這些信息,實現各類地圖的電子化,而且借用GIS強大的空間分析能力,還可以快捷、方便地完成研究區旅遊資源調查評價的各項工作。
(2)在生態旅遊資源開發規劃中的應用 在生態旅遊資源開發規劃中,GIS技術主要用於各種開發規劃圖件的編制。如金麗芳、劉雪萍等採用GIS在浙江仙居風景區以地形圖為底圖編制完成了風景區總體規劃圖、綜合現狀圖、風景資源分布圖、保護規劃圖、服務設施規劃圖、基礎設施規劃圖、交通道路規劃圖、近期建設規劃圖、景觀風貌圖、綠化規劃圖、土地利用規劃圖以及風景區區點陣圖等12張旅遊資源開發規劃圖件。
(3)在生態旅遊區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生態旅遊的發展促進了生態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社會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因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生態旅遊資源遭受破壞、生態旅遊區環境質量不斷下降。如由於過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山西太原晉祠泉流量逐年減少,甚至斷流。因此,很有必要利用GIS技術,分析影響生態旅遊環境質量的因素,尋求相應的保護措施和最佳治理方案。
GIS在景觀生態學中的應用:
(1)究景觀生態系統及其空間格局 一方面,由於地理信息系統中貯存的有關底圖文件數據,其加工功能強大,形成完善的人機對話系統,能快速、准確地對遙感圖像進行有關處理;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統中的專題信息和專家智慧能對遙感圖像進行專題監督分類,其結果以計算機地圖形式輸出。
(2)究景觀生態系統的功能和動態 由於地理信息系統中貯存大量專題數據和豐富的程序、模型和方法,利有計算機、遙感等現代技術手段的支持,因而能採用多層次、多因子的區域綜合和系統分析,既可以從時間與空間、質量與數量、內部與外部、靜態與動態、自然人為等角度綜合認識景觀的結構和功能,從而進行景觀功能模擬和動態預測。
(3)進行景觀生態設計和景觀生態規劃 在綜合、系統地對景觀結構、功能和動態研究之後,依靠地理信息系統中的專題研究模型,加上專家系統,首先對景觀生態特徵進行評價、然後根據具體的目的要求,產生其設計和規劃模型。
(4)研究全球性問題 景觀生態學經過發展和完善、已經成為—門涉及生物圈,地理圈和智慧圈等領域、把人類和環境統一起來進行綜合研究的新興交叉學科。它力圖為協調人類與景觀的關系提供理論基礎,對於這樣一門全球性科學的研究,單一學科、傳統手段與方法已無能為力,而GIS對此則大有可為:首先,有全球性的資源與環境大容量資料庫;其次是綜合了各有關學科專家的智慧;第三,有先進的信息網路支持,可將在物理上離散的各地資料庫、模型庫聯系起來共享;第四,處理數據的速度相當快,能在自然過程的形成時間之內模擬各種可能出現的結果,並提出對策。
『貳』 我國城鄉信息化差距在哪裡信息化對鄉村旅遊有何作用
1、差距在於基礎設施、人力資源分配不平衡;
2、信息化對鄉村旅遊具有指導、引導、推動、促進作用。
『叄』 生態災難
一、人類對自然不合理的利用,工農業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等都是人類對生態平衡的破壞因素。
1、改變物種(有意無意造成物種的消失或引入物種)
如1859年有農民從英格蘭帶了25隻野兔到澳大利亞,由於沒有天敵,造成澳大利亞生態系統嚴重破壞。
又如,1906年美國亞利桑那洲的卡巴森林為保護鹿群,捕殺肉食動物,導致鹿群大量繁殖最後沒有食物,瀕臨滅就等。
2、環境因素的改變(大量污染物質進入環境)
3、信息交流系統的破壞(破壞生物釋放的驅趕天敵、排斥異種、吸引異性等的信息素)等。
二、破壞生態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災、旱災、地震、台風、山崩、海嘯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態平衡破壞稱為第一環境問題。由人為因素引起的生態平衡破壞稱為第二環境問題。人為因素是造成生態平衡失調的主要原因。 人為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使環境因素發生改變。如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垃圾等,不斷排放到環境中;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奪性利用,例如盲目開荒、濫砍森林、水面過圍、草原超載等,都會使環境質量惡化,產生近期或遠期效應,使生態平衡失調。 (2)使生物種類發生改變。在生態系統中,盲目增加一個物種,有可能使生態平衡遭受破壞。例如美國於1929年開鑿的韋蘭運河,把內陸水系與海洋溝通,導致八目鰻進入內陸水系,使鱒魚年產量由2000萬公斤減至5000公斤,嚴重破壞了內陸水產資源。在一個生態系統減少一個物種也有可能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我國曾大量捕殺過麻雀,致使一些地區蟲害嚴重。究其原因,就在於害蟲天敵麻雀被捕殺,害蟲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所致。 (3)對生物信息系統的破壞。生物與生物之間彼此靠信息聯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為地向環境中施放某種物質,干擾或破壞了生物間的信息聯系,有可能使生態平衡失調或遭到破壞。例如自然界中有許多昆蟲靠分泌釋放性外激素引誘同種雄性成蟲交尾,如果人們向大氣中排放的污染物能與之發生化學反應,則雌蟲的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誘雄蟲的生理活性,結果勢必影響昆蟲交尾和繁殖,最後導致種群數量下降甚至消失。
三、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開始注意保護環境可以說是人類的重大進步。
在古代,人類和自然是不平等的關系,人類是弱者,處處受到大自然的限制卻無力改變自然。於是人類把大自然視為敵人,戰天斗地成為一項難得的品質,愚公精神千百年來受到不斷頌揚。
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與自然的關系發生了逆轉,人成了強者,而「溫和的自然」卻成了容易受傷的對象。高度提純的化學制劑,如殺蟲劑、油漆、洗滌劑等對自然環境構成了重大威脅;大規模的能源消耗改變了大氣的構成,進而改變了地球氣候;衛生條件的改善使人口急劇增加,人類活動大量破壞了地球的森林和濕地資源。於是,「溫和的自然」變為「凶惡的自然」,人類施加給它的,它最終都要歸還人類。被高度提純的化學制劑污染了水和土壤的地區,畸形兒和絕症的出現比率大大高於正常;石油資源一旦枯竭,人類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的正常運轉必定遇到問題;氣候異常必定帶來水災或乾旱,飢荒也將伴隨著種種天災降臨人間。「凶惡的自然」將再一次讓人類成為弱者,人類和自然的關系又將回到起點。
『肆』 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圖書信息
《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整合了旅遊資源、旅遊資源開發和旅遊資源保護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理論,結合在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應用中的最新知識,在知識體繫上突破傳統的重開發輕保護傾向,將資源、資源保護、資源開發利用作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予以介紹,增強了該知識體系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強調基礎理論與應用知識的結合,以培養既具有系統理論基礎知識又具備較強實踐工作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內容新穎,實例豐富,有配套的教學課件,力求體現高職教育的先進性、創新性、科學性和實用性。既可作為旅遊類高職高專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亦可作為旅遊管理部門及旅遊景區員工學習培訓、從事旅遊開發策劃和規劃的相關人員的參考書籍。
需要電子課件者請與《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的出版單位聯系。 第一章 旅遊資源綜述
第一節 旅遊資源概述
一、旅遊資源的基本概念
二、旅遊資源的特徵
三、旅遊資源的功能
第二節 旅遊資源的分類
一、旅遊資源的分類原則與依據
二、旅遊資源的分類
第三節 旅遊資源的形成
一、自然旅遊資源的形成
二、人文旅遊資源的形成
三、綜合類旅遊資源的形成
四、特殊旅遊資源的形成
第二章 旅遊資源分述
第一節 自然旅遊資源
一、地文景觀
二、水域風光
三、生物景觀
四、天象與氣候景觀
第二節 人文旅遊資源
一、遺址、遺跡與遺物
二、建築與設施
三、人文活動
四、旅遊商品
第三節 綜合類旅遊資源
一、風景名勝
二、鄉村田園
三、野外民俗活動場所
第三章 旅遊資源開發
第一節 旅遊資源開發的基本理論
一、可持續發展理論
二、區位理論
三、系統論
四、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
五、競爭力理論
第二節 旅遊資源開發的可行性分析
一、旅遊資源價值分析
二、旅遊區位分析
三、區域經濟文化背景分析
四、客源市場分析
五、環境影響分析
六、經濟與社會效益分析
第三節 旅遊資源開發的基本內容與程序
一、旅遊資源開發的基本內容
二、旅遊資源開發的基本程序
第四節 旅遊地的開發規劃
一、旅遊地開發規劃的基本原則
二、旅遊地開發規劃的基本內容
三、旅遊地開發規劃的分類
四、旅遊地開發規劃的基本方法
五、旅遊地開發規劃的基本程序
六、旅遊地的環境容量分析
七、旅遊地的形象定位
八、旅遊地的基礎服務設施建設與人力資源開發
第四章 常見旅遊地開發
第一節 風景名勝區的開發
一、風景名勝區旅遊資源的特徵
二、風景名勝區的開發原則
三、風景名勝區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二節 自然保護區的開發
一、自然保護區旅遊資源的特徵
二、自然保護區的開發原則
三、自然保護區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三節 森林公園的開發
一、森林公園旅遊資源的特徵
二、森林公園的開發原則
三、森林公園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四節 歷史城鎮的開發
一、歷史城鎮旅遊資源的特徵
二、歷史城鎮的開發原則
三、歷史城鎮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五節 文物旅遊地的開發
一、文物旅遊地旅遊資源的特徵
二、文物旅遊地的開發原則
三、文物旅遊地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六節 鄉村旅遊的開發
一、鄉村旅遊資源的特徵
二、鄉村旅遊地的開發原則
三、鄉村旅遊地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七節 旅遊度假區的開發
一、旅遊度假區的類型及資源特徵
二、旅遊度假區的開發原則
三、旅遊度假區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八節 主題公園的開發
一、主題公園類型及其特徵
二、主題公園的開發原則
三、主題公園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九節 世界遺產地的開發
一、世界遺產地的資源特徵
二、世界遺產地的開發原則
三、世界遺產地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十節 紅色旅遊資源的開發
一、紅色旅遊資源的概念
二、紅色旅遊資源的特點
三、紅色旅遊資源的開發原則
四、紅色旅遊資源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五章 旅遊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旅遊
第一節 可持續發展理論
一、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產生背景
二、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基本思想
第二節 旅遊可持續發展
一、旅遊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產生背景
二、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三、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與原則
四、可持續旅遊發展的關鍵與措施
第三節 生態旅遊
一、歷史城鎮旅遊資源的特徵
二、歷史城鎮的開發原則
三、歷史城鎮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五節 文物旅遊地的開發
一、文物旅遊地旅遊資源的特徵
二、文物旅遊地的開發原則
三、文物旅遊地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六節 鄉村旅遊的開發
一、鄉村旅遊資源的特徵
二、鄉村旅遊地的開發原則
三、鄉村旅遊地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七節 旅遊度假區的開發
一、旅遊度假區的類型及資源特徵
二、旅遊度假區的開發原則
三、旅遊度假區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八節 主題公園的開發
一、主題公園類型及其特徵
二、主題公園的開發原則
三、主題公園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九節 世界遺產地的開發
一、世界遺產地的資源特徵
二、世界遺產地的開發原則
三、世界遺產地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十節 紅色旅遊資源的開發
一、紅色旅遊資源的概念
二、紅色旅遊資源的特點
三、紅色旅遊資源的開發原則
四、紅色旅遊資源的規劃設計要點
第五章 旅遊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旅遊
第一節 可持續發展理論
一、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產生背景
二、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基本思想
第二節 旅遊可持續發展
一、旅遊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產生背景
二、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三、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與原則
四、可持續旅遊發展的關鍵與措施
第三節 生態旅遊
……
第六章 旅遊資源保護
參考文獻
參考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