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團游開發 » 災害旅遊業

災害旅遊業

發布時間: 2020-12-07 01:07:29

『壹』 地震對全國旅遊業的影響....

主要是對四川的影響,下邊的是一範文.

四川旅遊業元氣大傷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一向以秀美風光和人文古風吸引世界目光的四川在一夜之間遭遇了一場浩劫。一時間,四川省內旅遊服務業、食品供應幾乎完全中斷,蒸蒸日上的四川旅遊業遇到了史無前例的重創。這場毀滅性的打擊之後,四川旅遊業能否恢復元氣?需要多久才能迎來復興?

●千年景區:滿目瘡痍

5月20日,國家文物局抗震救災四川現場會議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廣益堂舉行,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主持了現場會議。據會議通報,截至5月19日,在此次強烈的地震災害中,四川省共有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1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許多已經全部垮塌或面臨垮塌。

「李白書房」千瘡百孔

地震後的李白故居損毀嚴重。前天,記者專門前往位於江油市的「青蓮故居」采訪。這棟青磚綠瓦結構的四川省重點保護文物已經全面封閉,不準外人進入。據工作人員稱,因為裡面的文物古跡損毀嚴重,許多建築物搖搖欲墜,怕有人進去被砸傷。他特別提醒記者千萬不要進入太白樓內,因為太白樓的3層和4層結構毀壞嚴重。

在李白幼時居住的隴西院,記者看到了更為震撼的一幕。從唐朝一直保存至今的「山門」完全塌在地下,變成一堆殘垣爛瓦。旁邊看護現場的兩名工作人員稱,這些東西都是千年古物,即使全倒了,將來也要重建,因此他們必須守在這里,怕有一磚一木被人盜取。走進山門,可以看到李白書房和卧室損毀嚴重,房子的瓦頂上震出了很多洞,像篩子一般。牆體也有多處裂痕,卧室內一片狼藉,一地碎塊。

朱德、陳毅故居有損毀

四川省不僅是國內著名的文物大省,同時也是革命遺跡較多的省份之一。許多革命先輩都出自四川,他們的故居分別有不同程度的損毀。

記者了解到,陳毅故居損毀得非常嚴重,其屋面損壞,陳列館圍牆開裂,即將倒塌。陳列館職工值班室房屋檁子、屋瓦損壞三分之一。而朱德故居情況稍好,目前發現的損壞有牆體開裂、垮塌,房屋瓦面脫落。郭沫若故居的屋面琉璃瓦變形、脫落。

都江堰文物損失慘重

四川省文物局給國家文物總局的報告中指出,在此次地震中,文化遺產損失極為嚴重。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在這次強震中受損最為嚴重。目前,二王廟片區山體滑坡,秦堰樓下沉,戲樓、廂房、52級梯步、照壁、三官殿、觀瀾亭、疏江亭、前山門等建築和圍牆全部垮塌。

此外,伏龍觀所有古建築屋脊、屋瓦全部損壞,魚嘴裂縫,木結構斷裂,建築嚴重傾斜,已成危房;青城山片區道教古建築群嚴重受損,屋脊、屋面全部毀壞,大部分古建築傾斜,部分垮塌。

而位於綿陽市平武縣的平武報恩寺是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此次災害中,3518平方米古建築均不同程度受損,山門正脊斷裂;天王殿牆體和報恩寺祭祀碑垮塌;大雄寶殿牆體向外開裂,裂縫達10厘米,壁畫受損。整個建築群受災情況相當嚴重。

在成都,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武侯祠的屋脊部分出現斷裂,牆面剝落。著名的杜甫草堂的東院落建築已經垮塌10間,2個清代瓷花瓶破碎。另一處文物保護單位王建墓的墓頂開裂,藏品受損情況不明。

很多地方因為文物保管庫房垮塌,也導致文物大批毀壞。比如三星堆博物館,一號館兩件陶器從展具上震落,進、出口上部的鳥頭裝飾斷裂,砸裂天窗玻璃;還有漢源縣文管所,其文物庫房已經夷為平地,219件文物全部被埋;彭山縣文管所館藏文物有31件受損,其中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8件。

此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彭州領報修院、綿竹劍南春「天益老號」酒坊遺址古建築、理縣桃坪羌寨局部垮塌。

24小時巡邏保護文物

截至5月19日,在此次強烈的地震災害中,四川省共有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1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許多已經全部垮塌或面臨垮塌;館藏文物損失841件,其中珍貴文物148件。

災害發生後,四川省文物局及時啟動了應急預案,並要求各地對重點部位進行連續檢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藏品和展品進行撤櫃、下架、打包。同時,要求各地成立應急領導小組,落實監管人員,進行24小時輪流值班,加強巡邏,確保人員及文物安全。

四川省文物局向國家文物總局緊急呼籲,由於此次地震災害發生的強度大,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和館藏文物受損嚴重,且數量較多,為此,懇請國家文物局在技術指導、救災搶險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日前說,地震已經造成四川大量重要文物嚴重受損,國家文物局已派出專家組趕赴災區,開展文物損失調查和搶救工作。
●旅遊行業:元氣大傷

5月12日,地震發生當天,國家旅遊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組織赴災區或途經災區的旅遊業務;對已經組團的旅遊團隊,要立即終止途經災區旅遊。

四川省中國國際旅行社每年旅遊收入的75%以上來自受災景區業務。其辦公室工作人員黃建向記者抱怨:「你說打擊有多大?我們都快沒飯吃了!」他表示,旅行社正在全力搶救震區被困旅客,落實治療、賠償等事宜。

「現在國家旅遊局規定,只准四川人出來,不準外面人進去。什麼時候禁令解除了,才談得上恢復吧。」黃建說。

2008年以來,受南方冰凍雨雪災害和西藏「3·14」事件影響,中國旅遊業快速增長的勢頭受到打擊。國家旅遊局已決定,將就包括地震災害在內的上述突發事件,提出對全年旅遊業發展影響的報告。

「這次地震對四川旅遊業是一個毀滅性打擊。」西南交通大學旅遊管理學院院長王成璋向記者表示。2007年,四川旅遊總收入達1217億元,佔全省GDP的10%,其旅遊業佔GDP的比重全國居首。四川省旅遊局統計,僅2008年4月,四川全省就接待入境旅客9.45萬人,國內游旅客1436.58萬人,旅遊總收入74.96億元。

此次強烈地震,四川主要旅遊景區均不同程度受到損壞,位於震中區的兩個世界級文化遺產(都江堰、卧龍自然保護區)損失尤為嚴重。其中,青城山-都江堰景區主要建築二王廟、伏龍觀損壞嚴重,經濟損失達12億元;綿陽猿王洞、千佛山、竇圌山三個景區,道路全部損毀,竇圌山雙峰其中一座傾斜非常嚴重;三星堆博物館建築物輕微受損,即日起閉館檢修;四姑娘山、海螺溝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亦受破壞。九寨溝景區目前還沒有得到地震破壞情況的報告。

四川省旅遊局前日估算,此次四川旅遊業直接損失超過500億元。旅遊業人士則表示,要恢復正常的旅遊起碼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

地震帶來的影響不止於此。王成璋表示,除了直接經濟損失,最大的打擊是遊客心理留下陰影,這種影響需要很長時間才可能恢復。此外,很多震區景區的交通、通訊基礎設施遭到破壞,修復難度很大。

●市場復甦:相信未來

面對突然變故,四川省旅遊局一位人士表示,「我們有信心能盡快恢復!」

國家旅遊局已經撥給四川省旅遊局4000萬元應急資金,其中500萬元用於疏散搜救遊客,後續還會根據情勢發展進一步撥款。據了解,目前,都江堰-青城山景區的初步維修重建計劃已經出爐,但是還需要會同建設部、國家文物局等單位協同開展。「按照目前的計劃,第一期維修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完成。」有關負責人介紹。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國家旅遊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旅行社立即停止組織赴四川地震災區的旅遊團。此次地震對四川旅遊業造成的直接損失估計已超過500億元。

汶川是重要的旅遊交通點。汶川東部和南部與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和大邑縣接壤,是前往國家級「熊貓之鄉」卧龍自然保護區的主要幹道,也是前往九寨溝、黃龍寺這兩個世界級「自然與文化遺產地」、「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的旅遊公路九寨環線中線的必經之道。縣城距四川省省會成都市146公里,距都江堰90公里,距九寨溝也只有289公里,是非常重要的四川旅遊交通點。

由於這次地震的影響,加之地震時有一些遊客被困,無論從市場角度還是消費心理考慮,對四川未來的旅遊業產生明顯的影響。預計在災後一段不短的時間內,四川旅遊會經歷階段性低迷。

旅遊業內人士稱,四川旅遊部門已把今年的工作中心轉移到重建和維修上面。針對國家旅遊局12日發出停止組織赴四川地震災區或途經災區的旅遊業務的禁令,成都也在積極同國家爭取,早日解除禁令,讓未受災的景點早日恢復。不過記者了解到,四川省旅遊部門猜測至少要7月禁令才能解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正在按照市上要求進行線路規劃,准備新開幾條能保證安全的旅遊短線,盡快恢復旅遊市場。

●災後重建:麗江之路

麗江旅遊業的興旺驗證了那句古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我和一個朋友前兩天給四川省政府寫了一封信,建議他們在災後重建時保留部分地震遺址,作為災難旅遊項目來開發。」華中師范大學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翔告訴記者:「災後,全國各地的遊客可以去四川旅遊,旅遊帶來的經濟收入將可以支援災後重建。」

黃翔認為,四川受災地區本身就有很好的旅遊資源,而且之前在國內外也有相當的知名度,在本次地震中,雖然很多景區受損,但是九寨溝、黃龍等著名景區基本沒什麼影響,因此可以在災後重建的時候打造保留一些遺址,把這次特大地震災難作為一次歷史性事件記錄下來,作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表達對死難者的哀思和為後人提供警醒。

他介紹,地震的災後重建變成旅遊發展的新的契機,1996年2月3日雲南麗江是個很好的例子,當年麗江地震使得麗江古城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地方,當地在震後重建中重點發展旅遊業,使得麗江成為一個旅遊勝地。而本次汶川地震,使得汶川知名度在全世界大幅提升,也應該及早進行旅遊規劃。」

大多數人第一次認識麗江,源於1996年2月3日那場強度為7級的地震,造成當地死傷人數達到17366人,20餘萬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高達46億元。麗江發生大地震後,把恢復重建與旅遊相結合,加大了對旅遊業的投資力度,累計招商引資20多億元,一大批第三產業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麗江旅遊業綜合實力已上升到雲南省的前三位。

旅遊業是麗江恢復重建最大的拉動力量,隨著對玉龍雪山、麗江古城、瀘沽湖、長江第一灣、東巴文化、摩梭風情的深度開發,麗江以旅遊為先導的特色經濟在重建3年中獲得了快速發展。1994年以來,麗江的遊客每年都以高於34%的速度猛增。

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李成勛也認為,北川、汶川完全可以借鑒1996年震後成功重建的麗江,重新規劃城鎮建設,實行大村合並,整頓村容,在安全地帶建設新的居民居住區。這樣既能充分利用當地旅遊資源,又保護環境、發展經濟,甚至可以保留震後遺跡,建設地震公園供人參觀。

對此思路,盛毅持一定的保留態度。他擔心,地震之後,阿壩州交通更加不便,安全因素也會讓遊客產生顧慮,依託九寨溝、黃龍、卧龍等景區的旅遊業,短期內肯定大受影響。

「汶川原來保留著上世紀30年代大地震的遺跡,作為遊客赴九寨溝途中的一個景點,但經過這次新的大災難後,類似這樣的景點,究竟會促進旅遊,還是對遊客們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還需仔細斟酌。」他說。
●相關鏈接:震災後的湖北旅遊市場

2008年對於旅遊業來說,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春節前的雪災、黃金周長假變短假、突如其來的大地震,這些不利因素都讓今年的旅遊市場頻頻受創。特別是5.12汶川大地震不僅讓四川旅遊業損失巨大,而且讓遠在千里之外的湖北旅遊市場更切身地感受到地震帶來的影響。

四川游緊急叫停

「九寨溝黃龍和海南、雲南、桂林等一直都是國內游的主要線路,我們社每年發往四川旅遊的人數都至少有2000人,這可能佔到整個長線旅遊的10%左右。四川旅遊的叫停對旅行社的影響很大。」湖北省中青旅副總經理印桃生告訴記者。

四川一直是湖北人出遊的熱點線路之一,往年隨著暑期的臨近,成都、九寨溝等旅遊線路在七八月發團都非常火爆。然而汶川大地震給當地旅遊產業造成巨大傷害,二王廟坍塌,秦燕樓不復存在,猿王洞、千佛山、竇圌山景區道路全毀……據四川省旅遊局估算,全省旅遊行業經濟損失315.47億元。旅遊業人士則表示,要恢復正常的旅遊起碼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

據介紹,四川旅遊主要的一條線路是根據川西環線來設計的,這條旅遊線路為都江堰—映秀—卧龍—四姑娘山—丹巴—雅安—成都。如今,這條環線已經基本被損毀。

雖然目前九寨溝、卧龍等景區本身沒受到太大損毀,但交通的阻斷使得這些景區也無法正常運作。現在四川只有峨眉山和樂山,因為是通過高速公路連接交通,所以交通問題不大。

就在地震發生的當天,國家旅遊局緊急叫停四川旅遊,以配合災區抗震救災,同時為確保廣大遊客安全。目前武漢各大旅行社前往四川的團都紛紛取消。

此外,目前舉國上下都在關注災情,捐款捐物,幫助賑濟災民,許多市民紛紛放棄出行計劃,無心旅遊;大量列車、飛機都被抽調去抗震救災,武漢的專列、包機游也基本停止,這也影響著旅行社其他線路的運作。

入境游雪上加霜

不僅是國內旅遊,地震也使得入境游市場雪上加霜。許多旅行社都表示,到目前為止,入境游和去年同比下降了四成左右。湖北長江輪船海外旅遊總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是長江三峽的遊船游,海外的入境遊客的減少,也讓該公司副總經理王海洋十分著急:「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000多人取消了原來預訂的三峽遊船旅遊。」

據了解,目前針對海外市場,長江三峽+四川九寨溝+西安、長江三峽+四川九寨溝+西藏或者長江三峽+四川九寨溝+雲南都是熱門線路,四川地震讓許多海外遊客直接取消了行程。

「雖然三峽沒受到地震的影響,我們也向海外和國內的旅行社都發布了這個通知,但是許多外國遊客還是覺得不安全。我們今天下午公司將開會討論一下,針對現在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辦!」王海洋說。

「入境旅遊估計十月份前都不會有改善,因為地震之後就是奧運會,大量的運動員到中國使得國際機票大漲,幾乎都是全價,國外遊客避免擁堵也會取消旅遊計劃,另外地震造成的心理陰影也需要一段時間消除。」省旅遊局市場處相關負責人認為。

災後旅遊業該如何療傷

「我們現在都在忙著捐款、想辦法組織志願者去四川幫忙,至於旅遊業務方面,現在真的是沒心情管!」談起應對策略,印桃生說:「照現在的狀況,不說遊客,就連我也不會有心情出遊。人家在那裡受災,我們出去玩,情感上說不過去。」

多家旅行社負責人均表示,目前是非常時期,但是這種低迷的狀況不會持續很久,一旦進入災後重建,災區人民生活安定下來,人們的出遊需求會增長。

「旅遊業向來是非常脆弱的,政局、災難等都立刻會影響旅遊業,不過這種影響只是暫時的,非常時期過後,災區以外的旅遊線路應該會恢復。像近年來印尼的海嘯、火山、地震等等,也曾經導致當地旅遊業癱瘓,但是隨著災後局勢平穩,旅遊也慢慢恢復了。湖北的旅行社現在應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為突發性事件所干擾。」業內人士建議。

記者也了解到,目前有些旅行社也已經在著手組合一些新的產品,以應對地震的影響。

●網友聲音:對四川旅遊震後恢復應充滿信心

對於地震給四川旅遊業造成的損失,到目前為止,我們了解的還不能說十分准確。四川旅遊局方面報出的500億損失的數據,應該也只是一種粗略估算。正像地震發生後地震的震級也進行了幾次調整一樣,地震究竟給四川旅遊業帶來多大的損失,精確數據也許要在救災工作完全結束時才能得出。

但是,以全球旅遊業發展的視角,以災害曾給世界一些國家造成的損失以及這些國家災後旅遊恢復的案例來做分析,對四川旅遊業災後恢復的粗線條認知,我們完全可以現在就得出一個大致結論。

那就是:這次地震災害對四川旅遊業造成的損失只是短期的、局部小范圍的。對四川的旅遊業的發展、尤其是中長期的發展,影響十分有限。四川旅遊業界需要對震後恢復充滿信心,如不出意外,四川旅遊在地震過後半年內就會完全恢復正常。
1.四川的旅遊資源受地震破壞有限

此次地震,地震破壞區域主要局限在阿壩州。而從2007年四川旅遊統計來看,四川省全年1719.4萬人次的遊客接待量主要由17個主要景區完成。全年接待人數達60萬人次以上的旅遊景區是:峨眉山(256.8萬人次)、樂山大佛(276.7萬人次)、西嶺雪山(62.1萬人次)、碧峰峽(71.3萬人)、都江堰(219.6萬人次)、三星堆(61.1萬人次)、九寨溝(252.2萬人次)、青城山(152.0萬人次)、黃龍(164.4萬人次)。

在這些旅遊景區當中,九寨溝、黃龍、峨眉山與樂山大佛等景區景點,從媒體報道來看應沒有受到地震太多影響;只有都江堰、青城山,因距離震中較近受到波及,一些地面建築(如二王廟)被毀,但青城山山體、都江堰形制均屬完好。

由此來看,四川主要旅遊景區受地震破壞應不算嚴重。損毀建築只要經過幾個月的復建,就應能重新接待遊客。

2.災害往往不會長久影響旅遊業

人類社會在發展進程中,曾遭受各式各樣的災害。但是,人類的旅遊活動,卻從來沒有因災害而徹底放棄。旅遊業往往在災害過後,都能獲得新生。最典型的一個例子,當然就是義大利的龐貝。公元79年8月被維蘇威火山摧毀的這座城市,1960年挖掘出土後至今,旅遊業一直呈現出興旺的景象。

一次大的災害過後,需持續多久遊客才會回來呢?近年來亞洲一些國家的事例也可以給我們以指引:2003年10月印尼巴厘島發生恐怖襲擊大爆炸,其後一個月,德國遊客就已經返回;2004年末南亞海嘯讓普吉島變成了噩夢一般的地方,可海嘯過後三個月,各國遊客就又來到了普吉島。

如果外國的事例還不足以說明,那發生在我國的雪災也可以給我們以啟迪。今年年初,中國南方遭遇到百年不遇的雪災,受災地區對旅遊業的恢復也曾表現出過度的悲觀。但是,僅僅一個多月後,當天氣回暖、陽光普照、百花盛開的時候,許許多多的旅遊者就又走出了家門,來到這些地方旅遊

3.災後的入境旅遊市場存在緩步增長的可能

四川的入境遊客當中,以港、澳、台、日、韓以及歐洲遊客為主。這其中,日、台遊客因日常生活中對地震時有接觸,因而在心理上比其他地區遊客更容易接受災後到四川的旅遊。而此次地震,讓亞洲鄰國遊客貼近了與四川的距離,四川的順勢旅遊促銷,或有「塞翁失馬」一樣的奇效出現。

歐美遊客雖較為理性,但四川旅遊部門如果有較好的促銷策略出台,在爭取歐美遊客上面也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學習一下2005年南亞海嘯後泰國的旅遊促銷方法,打心理情感戰,以「到災區旅遊就是對災區的最大支持」來進行旅遊宣傳、撬動遊客的悲憫情懷。

從某種角度來看,地震也為四川旅遊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契機。只要四川旅遊業界齊心努力,地震恢復期入境旅遊市場的緩步增長是完全可能的。

4.旅遊企業要為四川旅遊的復甦多做籌劃

地震過後,四川旅遊企業不能被動的等、靠、要,而應該制定主動的市場促銷計劃,恢復遊客信心、吸引遊客返回。

這類的經驗我們仍然可以從國際上去尋找。比如說泰國在普吉島海嘯之後,為恢復旅遊、吸引遊客,他們的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景點攜起手來,對來訪遊客實行了長達一年的旅遊優惠。泰國航空公司也曾拿出1000張免費機票投放在香港市場,促使香港市場的泰國游得以迅速回升。

『貳』 災難旅遊的地理意義是什麼

建議觀看來《災害地理源學》。
災害地理學是地理學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個應用性很強的重要分支體系。提高災害的防範意識、掌握防災減災手段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災害電影鑒評是《災害地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手段,通過電影夢幻般的演繹手法、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完整的災害發生過程和生命至上的理念以及貼切的人文關懷,可以提高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增強教學效果。

『叄』 自然災害對旅遊環境的影響

一、旅遊與環保之間的矛盾
既然保護區內開展旅遊是可行的,隨著大量遊人的湧入,必然導致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即旅遊與環保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遊人超負荷的活動以及各種有損社會公德的行為給保護區帶來的破壞。如遊人過量
所造成的三廢污染,拆木損花,狩獵禽獸等,都使生態環境質量下降。黑龍江省五大連池自
然保護區,近幾年遊人大增,有的人為取盆景石,隨意砸壞熔岩,使台地上有的地段變得百
孔千瘡。
2.在保護區修建賓館等服務設施,由於工程大,佔地面積也大,必然要破壞周圍一些景
物。保護區內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將破壞道路兩側的植被,而且公路一開,曲徑
通幽的野趣會變成車輛來往的鬧市景象,失去游覽觀賞環境。目前,這種現象在長白山自然
保護區北坡已經出現,在岳燁幽谷中修建賓館和停車場,砍伐了大片岳燁林;在修建冰場到
天文峰公路的過程中,破壞了大片苔原景觀,致使有的地段發生水土流失現象。
3.對保護區管理人員來說,如何協調旅遊與環保之間的關系,的確是一個很難處理的問
題,既要保護環境,保護自然,又要向遊人開放,這個方針本身很可能使管理人員無所適從,
一旦處理不當,往往帶來災害性後果。特別明顯的例子要數四川九寨溝自然保護區,這個被
稱為「神話世界」、「人間仙境」的全國重點保護區,開放旅遊後,遊人蜂擁而至,而保護
區缺乏科學管理,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加上過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重,泥石流加快活動,
使晶亮透明的湖泊開始淤塞。此類教訓,其他保護區當引以為戒。
二、自然保護區如何開展旅遊
自然保護區怎樣開展旅遊,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首先應對保護區開展旅遊的特殊性
有清醒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確定正確的開發策略,最後採取必要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
確保自然保護區的旅遊事業健康穩步地向前發展。
1. 充分認識保護區開展旅遊的特殊性。這是保護區開展旅遊的前提。作為經營旅遊業
務的保護區,既不是原始的禁區,更不是熱鬧的娛樂場所,而是能夠顯示自然和歷史風貌的
為人們提供適當旅遊項目的自然環境。這是與一般的保護區、普通的旅遊區的根本區別。要
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廣泛宣傳保護區開展旅遊的特殊性,提高管理人員、廠礦企業及廣大群
眾的認識水平。在此基礎上,正確處理自然保護與仟展旅遊的關系,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
經濟效益的關系,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的關系。如前所述,自然保護區的首要功能是科研功
能,因而必須保護好各類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而同時資源與環境又是旅遊業賴以生存與發
展的基礎,保護資源、環境就是保護旅遊,毀掉資源、環境就是毀掉旅遊。理論與實踐都表
明,保護與旅遊之間的關系,只能是以保護為主,旅遊服從保護,以生態效益為主,社會效
益、經濟效益服從生態效益,以長遠利益為主,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果真如此,那麼自
然保護工作開展得越好,保護區的地位就越高、對遊人的吸引力就越大,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就越高。繼而再將經濟收益反饋到保護區的建設方面,即可使保護區走上一條保護
——開發——增值——保護的良性循環之路。
2.摸清旅遊資源特色,制定正確的開發策略。這是保護區開展旅遊的大政方針。特色是
旅遊的基礎。有特色的保護區才有生命力與競爭力,才能吸引更多的遊人。例如筆者經過多
年的調查研究,概括出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的旅遊資源特色,即:①世界級自然保護區;②神
奇的火山山水游覽勝地;③滿族的發祥地,朝鮮人民心目中的聖山。針對長白山旅遊資源的
特色,筆者認為長白山旅遊開發的策略應是:以保護為前提,以生態效益為主,有理、有利、
有節地開發旅遊資源,重點突出野趣之山、神奇之山、神聖之山的特點,其戰略目標是將長
白山建成世界著名的火山風光保留地。
3.採取必要的措施。這是保護區開展旅遊的有效途徑。
①進行功能分工。應根據保護區的具體情況,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規劃,
尤為重要的是要做好功能分區工作,如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可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試驗區。
核心區是整個保護區的絕對保護地段,除進行巡護和定期資源普查外,不準進行任何其
他活動,以保持自然狀態和儲存物種,緩沖區是核心區與試驗區的過渡帶,主要作用是保護
核心區,使其免遭破。試驗區是保護區內綜合利用自然資源的地段,試驗區內可以開展科學
考察、研究和試驗以及教學實習,亦可結合自然風景劃定區域,開展不影響自然保護的參觀
旅遊活動。
②健全環保機制。保護區開展旅遊,應盡快建立健全三種環保機制:
行政立法機制。包括對到保護區旅遊的單位、個人的一系列限制性規定,如人員定額、
禁令和制裁措施等。美國是個發展自然保護事業較早、經驗較成熟的國家,在一些自然保護
區的入口,常常立著一塊很醒目的標語牌:「進去,只許留下腳印;出來,只許帶走照片。
」很值得我國借鑒。
經濟計劃機制。按時間尺度劃分,包括近期、中期、長期規劃,它補充行政立法機制,
以經濟計劃為手段,對保護區旅遊事業的發展規模與速度進行宏觀調控。
旅遊開發的經濟核算和有償使用機制。即補償因利用自然資源開展旅遊所造成的損失。
目前國內大多數保護區採取發售門票的辦法,而且價格偏高,遊人意見大。解決的辦法是,
保護區經營、管理人員應以勞力、知識和技能為消費者提供服務,以此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如可為一定數量的遊人配備一位導游兼環保工作人員,可謂一舉數得。
③慎重對待土木建設。如果說架橋、築路、修賓館、建索道等工程項目在一般的旅遊區
是可行的話,那麼在自然保護區應另當別論,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動輒在保護區核心地段
大建樓堂館所,然後公路、小徑密如蜘蛛網,於是保護區成了現代化鬧市,等到該風景城一
建成,風景的生命也就結束了,關於建造索道的問題,更應引起保護區經營管理部門的高度
重視。建造索道,必須先修路,修路必先伐樹、炸山,因此建索道通纜車對自然資源與環境
的破壞是極其嚴重的,所以國外像美國的黃石公園、大峽谷都是絕不允許建造索道的。
④加強科學管理。如何提高保護區經營者的管理水平,是保護區旅遊事業成敗的關鍵因
素之一。在經營思想上,應改變目前「粗放經營」的作法,而以優美的自然環境、優質服務
取勝,必要時可適當限制遊人人數,以利於資源、環境的保護。例如厄瓜多政府便對到科
隆群島(即加拉帕戈斯群島)旅遊的人數嚴格限制在每年2.5萬人以內,任何一個島上的每
日遊客數不得超過90人。在管理方面,保護區可以和附近的鄉、鎮共管旅遊業,做到有責大
家盡,有利大家圖,旅遊、環保齊頭並進。旅遊項目的選擇,應以知識性旅遊為主,在一些
景點掛牌介紹該景點的內容,向遊人傳授科學知識。保護區內一定要採用線性開發的方式,
嚴禁遊人到處亂跑。主要開展一日游,以減輕遊人對自然資源與環境的破壞。
總之,只要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部門在旅遊開發的實踐過程中實施科學的嚴格的管理,
加上其它部門以及廣大遊人的密切配合,相信我國自然保護區的旅遊事業定會出現新的局面。

『肆』 地質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地質旅遊資源是地質旅遊的基礎,我們要保護好景區的各種地質地貌景觀,創造一種和諧的旅遊環境,沒有和諧的旅遊環境就談不上地質旅遊的可持續發展。Wartiti等人(2008)指出,保護地質景觀的多樣性有助於我們了解地質循環。這對於科學研究具有很大的價值。而保護景區的地質旅遊資源及其多樣性首要的就是防止地質災害的發生。

一、地質旅遊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一)旅遊建設中缺乏災害預防性措施

由於不了解歷史災害又無防災意識,山區旅遊開發普遍存在著盲目建設的現象。不少溝谷在中下游特別是溝口建有旅遊設施,這些地方恰好是泥石流物質大量淤積的地方。沿溝谷建設一些休息亭等設施,由於缺乏擋護等措施,當泥石流或崩塌等發生時這些建築物就會被毀造成很大的損失。

(二)地震災害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1.開發深度不夠表現在文化內涵開發不足,沒有整體開發意識,災害旅遊資源與普通旅遊資源的整合、與地方民族文化的整合、與長遠文化發展趨勢整合不足;景觀設計沒有充分考慮人們文化需求提高的趨勢,綜合服務設施不足;開發主題沒有震撼力。

2.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薄弱

在地震遺址中開發旅遊資源,往往會忽視環境的保護問題,環境與旅遊資源的和諧發展的問題。旅遊地質景觀常常與森林、草地、湖泊、珍稀動植物等伴生,由於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地質旅遊的觀賞性更突出。地質遺跡展示過程中,一方面不可避免地要牽涉到自然生態因素;另一方面,也難以避免地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影響。因此地質災害旅遊資源開發過程中,應遵循生態學與景觀學相關的原理,與生物多樣性展示,景觀多樣性展示等有機協調,並盡可能使地質災害資源開發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最小化(王嘉學和楊世瑜,2007)。地質旅遊的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同時又是人類開發利用的對象。如果環境保護不好,治理不好,無法給人以休閑、觀光、欣賞的功能。地震旅遊景區給遊客呈現的是另一種旅遊,也許是一種狼藉的狀態,是一種凌亂不堪的情景,但是在開發過程中也要注重其環境的保護以及景區環境和諧發展。

3.地震意識淡薄

在地震災旅遊資源開發過程中往往存在開發利用不設防,沒有地震常識教育的設施和標示等問題。Perry和Lindell(2008)指出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對於地質災害的損失方面也是一種內因。在地震區開發旅遊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經歷了地質災害後,很多山體處於活動狀態,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的地質災害。因此在開發旅遊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這些潛在的危險因素,對於進入地質災害景區的遊客進行安全意識教育,並在景區設置地質災害發生的安全保護措施。

(三)滑坡、塌陷、泥石流地質災害旅遊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1.對旅遊資源的內涵與底蘊挖掘不夠

主要是文化內涵挖掘不夠,如對消南海地震災害旅遊資源開發、對喀斯特溶洞塌陷、洪水等災害資源開發,只停留在一些相對狹義概念的旅遊資源開發上,科學文化介紹少,附會文化、虛擬文化介紹多。旅遊開發商和導遊人員科學素質差。這使得一部分極高品位的災害旅遊資源體現不出它應有的價值。

2.缺乏開發意識

對於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旅遊資源沒用科學的眼光看待,我們只把它看作是一種災難,一種讓人們的生命財產得到損失的災難。許多滑坡、塌陷、泥石流、洪水治理工程沒有進行旅遊開發規劃。特別是大部分災害旅遊資源未進行開發,絕大多數在設計上根本就沒有考慮旅遊功能。投入了大量資金,有治理工程,就是沒有開發利用。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如果我們對於這些災難進行合理的旅遊開發,就會讓更多的人從思想意識上得到重視。如果我們對這些地質災害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就會發現其形成、發生的規律,從而更好的採取措施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3.與周圍的地質環境協調發展差

旅遊地質環境是指以旅遊地質資源為基礎由地質作用、地質景觀與地貌、地理、生物、生態、氣候各環境因素與人類旅遊活動共同構成的綜合體。是供人類休閑、觀光、欣賞,從中得到享受,起到既休閑又增長知識、啟迪智慧、開闊視野、陶冶情操的人類旅遊活動的環境(王嘉學和楊世瑜,2007)。大部分災害旅遊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的整合,沒有與普通的旅遊資源進行合理的整合,沒有發揮其整體的規模效益。地質災害旅遊資源雖是另一類的旅遊,旨在給人們以警示和教育的意義,但是也要對它進行合理的開發與整合,與周圍的旅遊資源與環境達到和諧的發展。

二、解決對策

(一)做好地質災害的預防措施

景區常見的地質災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為保護景區的地質旅遊資源一定要做好這些地質災害的預防工作。Han等(2007)指出我們要搞清楚這些地質災害之間的關系鏈,提出合理的預防措施。

1.修築攔擋建築物

在危岩帶下的斜坡上,或者是有大量碎屑物質堆積的斜坡上,大致沿等高線修建攔石堤兼擋土牆,既可攔截上方危岩掉落石塊,又可保護堆積層斜坡的相對穩定狀態,對危岩下部也可起到反壓保護作用。在泥石流流經的溝道上,利用峽谷、窄口等形成的具有一定庫容的地形修建攔砂壩,攔截泥石流攜帶的固體物質,過濾大顆粒物質,以減少泥石流對下游防護工程的撞擊、磨蝕,增加下游工程的安全度。

2.支撐與坡面防護

支撐是指對懸於上方、以拉斷墜落的懸臂狀或拱橋狀等危岩採用墩、柱、牆或其組合形式支撐加固,以達到治理危岩的目的。對危險塊體連片分布,並存在軟弱夾層或軟弱結構面的危岩區,首先清除部分松動塊體,修建條石護壁支撐牆保護斜坡坡面。在泥石流溝域鬆散固體物質分布區,如滑坡、崩塌分布密集的溝谷段,修建梯級谷坊工程,利用系列壩逐級回淤穩固滑坡腳,同時調節溝道縱比降以削減泥石流能量。對泥石流補給集中且量大的大滑坡、崩塌等,如確有必要可採取擋土、排水等專項工程治理。對以片蝕為主的荒坡等分散物源,採用農林措施固坡。

3.疏干岸坡與排水防滲

通過修建地表排水系統,將降雨產生的徑流攔截匯集,利用排水溝排出坡外。對於滑坡體中的地下水,可利用排水孔將地下水排出,從而減小孔隙水壓力、減低地下水對坡體岩土體的軟化作用。對必須穿過滑坡區的引水或排水工程做嚴格的防滲漏處理;避免在滑坡區內修建蓄水工程;對滑坡區地表做防滲處理;防止地表水對坡腳的沖刷等。

4.排導工程

在泥石流通過城市等重要保護目標區河道段,加高加固兩岸河道,減小河道彎度,疏掏拓寬河道,設置潛壩防止河床下切等,以利於泥石流安全通過,輸入到下遊河道中。對跨河建築物進行改造留足排洪斷面,也可建急流槽使泥石流快速通過跨河建築物,而不致發生阻塞。

5.生物措施

生物措施是利用農業、林牧業技術,對溝域內泥石流的產生提供大量固體物質(土壤、石塊)的陡坡耕地、荒地、荒坡,進行人工改造,以控制其面蝕作用和水土流失強度,減少泥石流的固體物質來源。同時也起到調節或削減地表徑流,阻滯在溝道中形成大的洪峰,從而抑制泥石流的產生和發展。

(二)增加宣傳的力度,提高遊客的安全意識

加大地質災害防治的宣傳力度,通過多種形式讓旅遊開發商、當地居民、遊人等了解保護環境、防治地質災害的重要性,提高他們保護環境、減災防災的意識。重視旅遊地內部的工作人員心理防範機制培育,改進內部工作旅遊地應制訂減輕風險和防止損失的規劃以及風險善後規劃。重視救災工作,力爭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程度,落實綜合防救措施,加強事故發生後的應急、營救能力。發生損失時,在實行保險的責任范圍內監督採取迅速而適當的解決措施或進行保護以縮小損失的影響(袁紅,2003)。

(三)加大地震旅遊的開發

在地質災害旅遊中最主要的是地震旅遊。目前,地震旅遊在中國基本上是剛剛起步,為發展中國地震旅遊事業,地震工作者和地震、文物等有關部門應首先對中國現存的各種地震遺跡開展全面系統的調查、考察對其旅遊功能做出評估,並制定開發利用規劃,為旅遊部門提供更多的有特色的地震旅遊區和旅遊線路,不斷增加地震旅遊的品種。旅遊部門應採取多項措施,促進地震旅遊事業的發展,將地震旅遊擺上議事日程,首先應加大地震旅遊的宣傳力度,讓國內外廣大遊客充分了解中國地震旅遊的內涵和特色。在風光旅遊中可適當增加地震旅遊項目和內容,導遊人員在向遊客介紹旅遊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歷史文化背景時,應與「地震」結合起來,也可組織專項地震旅遊,組織遊客到震區作地震旅遊、考察;在地震遺跡較集中的地震廢墟如唐山、雲南麗江等地可建立地震公園。此外,還需要培訓導遊人員,讓他們學習地學科技知識,提高地震旅遊的導游水平。

地震旅遊是集旅遊、考察、探索、科普於一體的特色旅遊,會給人以新鮮感,會引起人們對地學旅遊的更大興趣。中國地震旅遊資源豐富,潛力很大,有待我們去開發、去挖掘。結合中國國情,發展地震旅遊事業不但有其必要性,而且有廣闊的前景,定會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地震旅遊將會成為21世紀的熱門旅遊。

(四)劃定危險區,分區預防

各級地質遺跡旅遊開發區,應聘請具有相應資格和資質證書的專業機構來編制防治潛在地質災害的規劃,並將其作為該開發區旅遊開發規劃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Malheiro(2006)指出繪制旅遊區地質災害圖,同時將存在潛在地質災害隱患的區域和其他區域進行分區,並據其危險性大小的評估,分為危險性大、危險性中等、危險性小3個級別,在危險區邊界上設立明顯標志;潛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應禁止從事容易誘發地質災害發生的各種旅遊開發活動,如開挖、設施建設或破壞原生土壤植被等;而針對各地質遺跡旅遊開發區不同類型的潛在地質災害,可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針對各類地質災害的特點、地質災害的類型和危害現狀,並考慮到旅遊風景區游覽觀賞和遊人活動的特點制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劃定地質災害易發生區、危險區,重點監控並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滑坡、泥石流、崩塌為主的地質災害,需要水文、環保、地質、氣象等部門的共同協作配合,防止災害的發生(謝洪忠和楊世瑜,2003)。

(五)嚴格規范旅遊開發活動

地質遺跡旅遊開發活動是加劇各類潛在地質災害的重要影響因素和直接誘發因素之一,必須嚴格規范各項旅遊開發活動,將其對潛在地質災害的影響減少到最小,如嚴格控制污水亂排亂放,加強對天然土壤植被的保護,合理抽取地下水,控制遊人密度,採用綠色施工法等。

(六)建立景區地質災害監測系統

Chen等(2008)指出災害的預測對於災難的減輕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可以通過對災害的調查,對災害發生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借鑒成功的經驗,對現在的狀況進行檢測,從而對未來災害的情況做出預測。Fedeski等(2007)指出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制圖技術對潛在的危險進行評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地質旅遊地景區內建立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信息系統、危險性分析評價系統、防災減災決策系統。Edbrooke等(2003)同樣指出,地理數據對於地質災害的預測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做好各類潛在地質災害預測預報工作,建立健全的群測群防監測網路。

中國是一個地質環境脆弱,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隨著經濟的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命財產安全和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效地減緩地質災害帶來的風險,從根本上做到地質災害的防範和事前管理,就必須從土地利用規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到場址規劃都運用地質災害風險管理的理念和辦法,逐步推行既能與國際接軌,又適合中國國情的地質災害風險管理制度(張茂省和唐亞明,2008)。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的保護中國的珍貴的地質旅遊資源,創造一個和諧的旅遊環境,從而達到地質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地質旅遊作為一種高品位的科學旅遊活動,其科學含量與科技含量必須在景區的開發、建設和保護中得到充分體現。政府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導促進產學研結合,充分調動企業、高校、科研單位的積極性,促進行業協作,推動理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共同促進地質景區的發展。不論是在旅遊開發、設計和經營過程中,都要堅持循環經濟的道路,合理地組織旅遊產業,進行旅遊開發,並注意對環境的保護,從而探索出一條新的旅遊經濟發展之路。

『伍』 災難旅遊的地理意義

災害在帶給人類生命財產災禍的同時,也留下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合理有效地開發利用這些資源有利於災區的重建與長遠發展,同時也有助於人們了解災害、緬懷遇難者、接受減災教育。

『陸』 旅遊災害的名詞解釋

一些著名的自然災害、人為災害發生地已被人類開發為旅遊地,另一些有內潛力但目前尚未開發的可視為潛容在的旅遊資源。由於各種原因,人們在旅遊過程中也會引發各種災害事故的發生,找出旅遊災害發生的條件、規律,制定防災措施及災後賠償處罰條款等是旅遊災害的研究對象。

『柒』 旅遊業如何應對自然災害

發展當地穩定發展項目

『捌』 災害性天氣旅遊安全風險防控怎麼做

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版求,各地旅遊管理部門要督促權旅行社、A級旅遊景區、漂流企業和星級飯店(以下簡稱涉旅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指導完善應急預案和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做好災害性天氣的應急准備;要加強與氣象部門溝通會商,及時掌握並轉發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必要時聯合發布災害性天氣旅遊風險提示。如有極端災害天氣可能影響遊客安全時,要督促涉旅企業及時採取防範措施,遏制安全事故發生。要推動A級旅遊景區開展氣象災害及其次生災害隱患排查,在存在災害性天氣旅遊安全隱患的區域設立警示標語、警戒線、圍擋等警示標志和阻隔設施,嚴防自然災害引發安全事故。各級氣象部門在發生涉旅氣象災害事件時,要及時組織開展針對性的預報會商和區域聯防,准確提供應急處置的技術支持和後續氣象保障服務。

各地旅遊管理部門與氣象部門要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將氣象服務納入旅遊安全保障內容,共同推進旅遊氣象防災減災規范化、標准化建設,共同推動具備條件的3A以上旅遊景區建設災害性天氣監測自動氣象站和預報預警信息傳播設施。

『玖』 地質災害與旅遊的關系

一、地質災害對旅遊的影響

(一)地質災害對旅遊者的心理產生影響

旅遊安全原則是旅遊者出遊的基本原則。在生產快速發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地質災害還無法控制的當代,人們對安全的社會需要日益重視。因此對於地質災害旅遊地的選擇十分小心。地質災害尤其是像地震這樣嚴重的地質災害對公眾的出遊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干擾,地質災害使人們產生恐懼心理,影響旅遊者的愉悅感,尤其是出於人身安全方面的擔憂遊客最終選擇放棄出遊或更改出遊計劃,導致旅遊需求大幅下降(王能洲等,2009)。

(二)地質災害對旅遊地的影響

地質災害對旅遊地景區的影響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滑坡、泥石流等對旅遊地產生的危害比較輕微的影響;另一類是地震、火山等對旅遊地產生的比較嚴重的危害。滑坡泥石流一般只是對景區局部的景點產生破壞,對於整個旅遊地的影響並不大,不會影響旅遊地正常的運轉。而大地震、火山對旅遊地的影響往往是毀滅性的打擊。

1.地震、火山等對旅遊地的影響

大地震、火山等往往會對旅遊地的景區產生毀滅性的破壞。如汶川地震中,四川省4000多個旅遊景區被損壞了568個,累計損失達278.40億元(尤薇,2008)。其中世界遺產地都江堰—青城山景區的很多古建築倒塌,大熊貓棲息地卧龍景區受到很大的破壞。另外通往景區的道路也是受到嚴重的破壞。旅遊地的破壞也直接影響到旅遊業的經濟發展,大地震過後旅遊業幾乎處在停滯的狀態,旅遊團、餐飲服務業都受到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2.滑坡、泥石流等對旅遊地的影響

滑坡、泥石流也會損壞旅遊地的自然景觀,使大自然巧奪天工的造詣受到破壞。但是滑坡、泥石流破壞范圍是比較小的,它只是發生滑坡泥石流的局部自然景觀受到了破壞。它對旅遊地的影響相對於地震來說是比較小的。

(三)地質災害對旅遊活動項目的影響

(1)地質災害類型直接限制了旅遊景區景點活動項目的開發程度。地震、崩塌造成的旅遊資源,由於地震、塌陷地質災害發生周期較長,規模較大,易於開發外,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體的開發較困難。

(2)地質災害條件直接限制了旅遊景區景點活動項目的策劃。地質項目的策劃也要考慮經濟效益,災害穩定區,旅遊項目策劃落實;災害活動區,一般不予考慮項目建設。

(3)地質災害環境間接限制了旅遊景區景點活動項目的選擇。景區景點的建設首先要考慮環境,環境優美,可以配合開發;環境不優美,地質災害資源單獨開發,就會出現單調不和諧的情況。

(四)地質災害對旅遊發展規模的影響

(1)地質災害區的旅遊景區景點的開發必然受到人員規模的限制。如天坑地縫等塌陷地質災害旅遊資源,由於道路建設的制約,限制了一次容納旅遊者規模。

(2)地質災害區的旅遊景區景點的開放時間必然受到天氣的限制。有過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區域,下雨天,暴雨天氣是不宜開放的。塌陷災害旅遊資源中的天坑類在雨天也不安全,不宜開放。

(3)地質災害區的旅遊景區景點開發首先要進行災害體防治,經濟投入高,間接限制了旅遊開發規模。

(4)地質災害區的旅遊景區景點多處於山區、深山區,通達性差,間接影響地質災害旅遊資源的開發規模。

(五)地質災害對旅遊管理的影響

(1)增加管理難度。地質災害區的旅遊景區景點,必須建立災害應急防治體系,建立專門防災機構,設置專門人員,加強災害的預測或監控工作。

(2)增加標識設置。地質災害區的旅遊景區景點,必須設置災害區的警示標識,並隨時檢查。

(3)增大防災抗災的宣傳教育力度。在地質災害區的旅遊景區景點,有義務加強防災常識的宣傳教育。

地質災害對旅遊業發展的消極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從經濟上,影響旅遊發展的建設費用,從旅遊發展上,影響遊客對旅遊目的地的選擇心理、影響旅遊活動項目策劃與選擇、影響旅遊發展規模和旅遊經營管理。

二、旅遊開發促使地質災害的發生

(一)地質災害發生的規律性

1.地域性規律

不同的地質環境條件,存在著不同類型的潛在地質災害隱患。如以岩溶地貌為主要景觀的廣西、雲南和貴州等地的地質遺跡開發區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岩溶塌陷、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

2.相關性規律

主要指不同類型的潛在地質災害及其發育程度、規模等都與不同的地質環境條件密切相關。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和水土流失都和水文氣象條件及地貌特徵、岩土組合等密切相關;而地震、火山噴發、斷層錯動等與所在區域的地殼活動密切相關。

3.誘發性規律

人類對地質遺跡不規范的旅遊開發活動,如排污設施不完善、遊人密度過於集中、各類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的不規范建設、過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游線設計等。這些將是引發或加重一些潛在地質災害的直接因素,如土地退化災害、地球化學異常災害、水源枯竭災害等。

4.伴生性規律

誘發潛在地質災害的制約和影響因素之間有共生、伴生、因果、誘發的關系,有可能導致各種地質災害成群出現,連續發生,使災情擴大。如地震往往伴生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危岩和地面變形等。而地下水位變化,往往會引起水土流失、地下水質污染、泉水乾涸、地方病、地裂縫等災害。

(二)不合理的旅遊開發加劇地質災害的發生

地質災害會對旅遊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合理的景區旅遊資源的開發也會導致一些地質災害的發生。地質遺跡旅遊開發活動是加劇各類潛在地質災害的重要影響因素和直接誘發因素之一,必須嚴格規范各項旅遊開發活動,將其對潛在地質災害的影響減少到最小。中國的許多旅遊區都位於山區。以陡、峻、險、奇而聞名的諸多景區或景點,是自然地質作用的產物,也往往是存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的危險區或危險點。在山嶽景觀開發建設時大規模的劈山修路和建設索道,使得山體邊坡和植被遭到破壞,引起滑坡、塌方、水土流失等嚴重的地質災害(郭威和丁華,2001)。旅遊排污設施不完善,生活污水和固體垃圾亂排亂放,污水隨雨水滲入岩土體,可能導致地下水質污染、水土流失、地方病等災害,甚至使岩土體逐漸軟化,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過度抽取地下水、遊人密度過大或過於集中、植被破壞等旅遊活動行為,可能導致地下水位超常下降、地下水質污染、泉水乾涸等災害。因此要嚴格控制開發的強度、加強對天然土壤植被的保護、合理抽取地下水、控制遊人密度、採用綠色施工法等措施來保護景區的地質旅遊資源。

『拾』 地震後對四川旅遊業有什麼影響(詳細)

你說詳細的哈,我發的亂七八糟的你自己整理哈~

四川旅遊業元氣大傷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一向以秀美風光和人文古風吸引世界目光的四川在一夜之間遭遇了一場浩劫。一時間,四川省內旅遊服務業、食品供應幾乎完全中斷,蒸蒸日上的四川旅遊業遇到了史無前例的重創。這場毀滅性的打擊之後,四川旅遊業能否恢復元氣?需要多久才能迎來復興?

●千年景區:滿目瘡痍

5月20日,國家文物局抗震救災四川現場會議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廣益堂舉行,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主持了現場會議。據會議通報,截至5月19日,在此次強烈的地震災害中,四川省共有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1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許多已經全部垮塌或面臨垮塌。

「李白書房」千瘡百孔

地震後的李白故居損毀嚴重。前天,記者專門前往位於江油市的「青蓮故居」采訪。這棟青磚綠瓦結構的四川省重點保護文物已經全面封閉,不準外人進入。據工作人員稱,因為裡面的文物古跡損毀嚴重,許多建築物搖搖欲墜,怕有人進去被砸傷。他特別提醒記者千萬不要進入太白樓內,因為太白樓的3層和4層結構毀壞嚴重。

在李白幼時居住的隴西院,記者看到了更為震撼的一幕。從唐朝一直保存至今的「山門」完全塌在地下,變成一堆殘垣爛瓦。旁邊看護現場的兩名工作人員稱,這些東西都是千年古物,即使全倒了,將來也要重建,因此他們必須守在這里,怕有一磚一木被人盜取。走進山門,可以看到李白書房和卧室損毀嚴重,房子的瓦頂上震出了很多洞,像篩子一般。牆體也有多處裂痕,卧室內一片狼藉,一地碎塊。

朱德、陳毅故居有損毀

四川省不僅是國內著名的文物大省,同時也是革命遺跡較多的省份之一。許多革命先輩都出自四川,他們的故居分別有不同程度的損毀。

記者了解到,陳毅故居損毀得非常嚴重,其屋面損壞,陳列館圍牆開裂,即將倒塌。陳列館職工值班室房屋檁子、屋瓦損壞三分之一。而朱德故居情況稍好,目前發現的損壞有牆體開裂、垮塌,房屋瓦面脫落。郭沫若故居的屋面琉璃瓦變形、脫落。

都江堰文物損失慘重

四川省文物局給國家文物總局的報告中指出,在此次地震中,文化遺產損失極為嚴重。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在這次強震中受損最為嚴重。目前,二王廟片區山體滑坡,秦堰樓下沉,戲樓、廂房、52級梯步、照壁、三官殿、觀瀾亭、疏江亭、前山門等建築和圍牆全部垮塌。

此外,伏龍觀所有古建築屋脊、屋瓦全部損壞,魚嘴裂縫,木結構斷裂,建築嚴重傾斜,已成危房;青城山片區道教古建築群嚴重受損,屋脊、屋面全部毀壞,大部分古建築傾斜,部分垮塌。

而位於綿陽市平武縣的平武報恩寺是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此次災害中,3518平方米古建築均不同程度受損,山門正脊斷裂;天王殿牆體和報恩寺祭祀碑垮塌;大雄寶殿牆體向外開裂,裂縫達10厘米,壁畫受損。整個建築群受災情況相當嚴重。

在成都,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武侯祠的屋脊部分出現斷裂,牆面剝落。著名的杜甫草堂的東院落建築已經垮塌10間,2個清代瓷花瓶破碎。另一處文物保護單位王建墓的墓頂開裂,藏品受損情況不明。

很多地方因為文物保管庫房垮塌,也導致文物大批毀壞。比如三星堆博物館,一號館兩件陶器從展具上震落,進、出口上部的鳥頭裝飾斷裂,砸裂天窗玻璃;還有漢源縣文管所,其文物庫房已經夷為平地,219件文物全部被埋;彭山縣文管所館藏文物有31件受損,其中二級文物2件,三級文物8件。

此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彭州領報修院、綿竹劍南春「天益老號」酒坊遺址古建築、理縣桃坪羌寨局部垮塌。

24小時巡邏保護文物

截至5月19日,在此次強烈的地震災害中,四川省共有6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1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許多已經全部垮塌或面臨垮塌;館藏文物損失841件,其中珍貴文物148件。

災害發生後,四川省文物局及時啟動了應急預案,並要求各地對重點部位進行連續檢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藏品和展品進行撤櫃、下架、打包。同時,要求各地成立應急領導小組,落實監管人員,進行24小時輪流值班,加強巡邏,確保人員及文物安全。

四川省文物局向國家文物總局緊急呼籲,由於此次地震災害發生的強度大,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和館藏文物受損嚴重,且數量較多,為此,懇請國家文物局在技術指導、救災搶險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日前說,地震已經造成四川大量重要文物嚴重受損,國家文物局已派出專家組趕赴災區,開展文物損失調查和搶救工作。
●旅遊行業:元氣大傷

5月12日,地震發生當天,國家旅遊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組織赴災區或途經災區的旅遊業務;對已經組團的旅遊團隊,要立即終止途經災區旅遊。

四川省中國國際旅行社每年旅遊收入的75%以上來自受災景區業務。其辦公室工作人員黃建向記者抱怨:「你說打擊有多大?我們都快沒飯吃了!」他表示,旅行社正在全力搶救震區被困旅客,落實治療、賠償等事宜。

「現在國家旅遊局規定,只准四川人出來,不準外面人進去。什麼時候禁令解除了,才談得上恢復吧。」黃建說。

2008年以來,受南方冰凍雨雪災害和西藏「3·14」事件影響,中國旅遊業快速增長的勢頭受到打擊。國家旅遊局已決定,將就包括地震災害在內的上述突發事件,提出對全年旅遊業發展影響的報告。

「這次地震對四川旅遊業是一個毀滅性打擊。」西南交通大學旅遊管理學院院長王成璋向記者表示。2007年,四川旅遊總收入達1217億元,佔全省GDP的10%,其旅遊業佔GDP的比重全國居首。四川省旅遊局統計,僅2008年4月,四川全省就接待入境旅客9.45萬人,國內游旅客1436.58萬人,旅遊總收入74.96億元。

此次強烈地震,四川主要旅遊景區均不同程度受到損壞,位於震中區的兩個世界級文化遺產(都江堰、卧龍自然保護區)損失尤為嚴重。其中,青城山-都江堰景區主要建築二王廟、伏龍觀損壞嚴重,經濟損失達12億元;綿陽猿王洞、千佛山、竇圌山三個景區,道路全部損毀,竇圌山雙峰其中一座傾斜非常嚴重;三星堆博物館建築物輕微受損,即日起閉館檢修;四姑娘山、海螺溝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亦受破壞。九寨溝景區目前還沒有得到地震破壞情況的報告。

四川省旅遊局前日估算,此次四川旅遊業直接損失超過500億元。旅遊業人士則表示,要恢復正常的旅遊起碼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

地震帶來的影響不止於此。王成璋表示,除了直接經濟損失,最大的打擊是遊客心理留下陰影,這種影響需要很長時間才可能恢復。此外,很多震區景區的交通、通訊基礎設施遭到破壞,修復難度很大。

●市場復甦:相信未來

面對突然變故,四川省旅遊局一位人士表示,「我們有信心能盡快恢復!」

國家旅遊局已經撥給四川省旅遊局4000萬元應急資金,其中500萬元用於疏散搜救遊客,後續還會根據情勢發展進一步撥款。據了解,目前,都江堰-青城山景區的初步維修重建計劃已經出爐,但是還需要會同建設部、國家文物局等單位協同開展。「按照目前的計劃,第一期維修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完成。」有關負責人介紹。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國家旅遊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旅行社立即停止組織赴四川地震災區的旅遊團。此次地震對四川旅遊業造成的直接損失估計已超過500億元。

汶川是重要的旅遊交通點。汶川東部和南部與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和大邑縣接壤,是前往國家級「熊貓之鄉」卧龍自然保護區的主要幹道,也是前往九寨溝、黃龍寺這兩個世界級「自然與文化遺產地」、「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的旅遊公路九寨環線中線的必經之道。縣城距四川省省會成都市146公里,距都江堰90公里,距九寨溝也只有289公里,是非常重要的四川旅遊交通點。

由於這次地震的影響,加之地震時有一些遊客被困,無論從市場角度還是消費心理考慮,對四川未來的旅遊業產生明顯的影響。預計在災後一段不短的時間內,四川旅遊會經歷階段性低迷。

旅遊業內人士稱,四川旅遊部門已把今年的工作中心轉移到重建和維修上面。針對國家旅遊局12日發出停止組織赴四川地震災區或途經災區的旅遊業務的禁令,成都也在積極同國家爭取,早日解除禁令,讓未受災的景點早日恢復。不過記者了解到,四川省旅遊部門猜測至少要7月禁令才能解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正在按照市上要求進行線路規劃,准備新開幾條能保證安全的旅遊短線,盡快恢復旅遊市場。

●災後重建:麗江之路

麗江旅遊業的興旺驗證了那句古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我和一個朋友前兩天給四川省政府寫了一封信,建議他們在災後重建時保留部分地震遺址,作為災難旅遊項目來開發。」華中師范大學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翔告訴記者:「災後,全國各地的遊客可以去四川旅遊,旅遊帶來的經濟收入將可以支援災後重建。」

黃翔認為,四川受災地區本身就有很好的旅遊資源,而且之前在國內外也有相當的知名度,在本次地震中,雖然很多景區受損,但是九寨溝、黃龍等著名景區基本沒什麼影響,因此可以在災後重建的時候打造保留一些遺址,把這次特大地震災難作為一次歷史性事件記錄下來,作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表達對死難者的哀思和為後人提供警醒。

他介紹,地震的災後重建變成旅遊發展的新的契機,1996年2月3日雲南麗江是個很好的例子,當年麗江地震使得麗江古城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地方,當地在震後重建中重點發展旅遊業,使得麗江成為一個旅遊勝地。而本次汶川地震,使得汶川知名度在全世界大幅提升,也應該及早進行旅遊規劃。」

大多數人第一次認識麗江,源於1996年2月3日那場強度為7級的地震,造成當地死傷人數達到17366人,20餘萬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高達46億元。麗江發生大地震後,把恢復重建與旅遊相結合,加大了對旅遊業的投資力度,累計招商引資20多億元,一大批第三產業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麗江旅遊業綜合實力已上升到雲南省的前三位。

旅遊業是麗江恢復重建最大的拉動力量,隨著對玉龍雪山、麗江古城、瀘沽湖、長江第一灣、東巴文化、摩梭風情的深度開發,麗江以旅遊為先導的特色經濟在重建3年中獲得了快速發展。1994年以來,麗江的遊客每年都以高於34%的速度猛增。

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李成勛也認為,北川、汶川完全可以借鑒1996年震後成功重建的麗江,重新規劃城鎮建設,實行大村合並,整頓村容,在安全地帶建設新的居民居住區。這樣既能充分利用當地旅遊資源,又保護環境、發展經濟,甚至可以保留震後遺跡,建設地震公園供人參觀。

對此思路,盛毅持一定的保留態度。他擔心,地震之後,阿壩州交通更加不便,安全因素也會讓遊客產生顧慮,依託九寨溝、黃龍、卧龍等景區的旅遊業,短期內肯定大受影響。

「汶川原來保留著上世紀30年代大地震的遺跡,作為遊客赴九寨溝途中的一個景點,但經過這次新的大災難後,類似這樣的景點,究竟會促進旅遊,還是對遊客們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還需仔細斟酌。」他說。
●相關鏈接:震災後的湖北旅遊市場

2008年對於旅遊業來說,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春節前的雪災、黃金周長假變短假、突如其來的大地震,這些不利因素都讓今年的旅遊市場頻頻受創。特別是5.12汶川大地震不僅讓四川旅遊業損失巨大,而且讓遠在千里之外的湖北旅遊市場更切身地感受到地震帶來的影響。

四川游緊急叫停

「九寨溝黃龍和海南、雲南、桂林等一直都是國內游的主要線路,我們社每年發往四川旅遊的人數都至少有2000人,這可能佔到整個長線旅遊的10%左右。四川旅遊的叫停對旅行社的影響很大。」湖北省中青旅副總經理印桃生告訴記者。

四川一直是湖北人出遊的熱點線路之一,往年隨著暑期的臨近,成都、九寨溝等旅遊線路在七八月發團都非常火爆。然而汶川大地震給當地旅遊產業造成巨大傷害,二王廟坍塌,秦燕樓不復存在,猿王洞、千佛山、竇圌山景區道路全毀……據四川省旅遊局估算,全省旅遊行業經濟損失315.47億元。旅遊業人士則表示,要恢復正常的旅遊起碼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

據介紹,四川旅遊主要的一條線路是根據川西環線來設計的,這條旅遊線路為都江堰—映秀—卧龍—四姑娘山—丹巴—雅安—成都。如今,這條環線已經基本被損毀。

雖然目前九寨溝、卧龍等景區本身沒受到太大損毀,但交通的阻斷使得這些景區也無法正常運作。現在四川只有峨眉山和樂山,因為是通過高速公路連接交通,所以交通問題不大。

就在地震發生的當天,國家旅遊局緊急叫停四川旅遊,以配合災區抗震救災,同時為確保廣大遊客安全。目前武漢各大旅行社前往四川的團都紛紛取消。

此外,目前舉國上下都在關注災情,捐款捐物,幫助賑濟災民,許多市民紛紛放棄出行計劃,無心旅遊;大量列車、飛機都被抽調去抗震救災,武漢的專列、包機游也基本停止,這也影響著旅行社其他線路的運作。

入境游雪上加霜

不僅是國內旅遊,地震也使得入境游市場雪上加霜。許多旅行社都表示,到目前為止,入境游和去年同比下降了四成左右。湖北長江輪船海外旅遊總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是長江三峽的遊船游,海外的入境遊客的減少,也讓該公司副總經理王海洋十分著急:「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000多人取消了原來預訂的三峽遊船旅遊。」

據了解,目前針對海外市場,長江三峽+四川九寨溝+西安、長江三峽+四川九寨溝+西藏或者長江三峽+四川九寨溝+雲南都是熱門線路,四川地震讓許多海外遊客直接取消了行程。

「雖然三峽沒受到地震的影響,我們也向海外和國內的旅行社都發布了這個通知,但是許多外國遊客還是覺得不安全。我們今天下午公司將開會討論一下,針對現在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辦!」王海洋說。

「入境旅遊估計十月份前都不會有改善,因為地震之後就是奧運會,大量的運動員到中國使得國際機票大漲,幾乎都是全價,國外遊客避免擁堵也會取消旅遊計劃,另外地震造成的心理陰影也需要一段時間消除。」省旅遊局市場處相關負責人認為。

災後旅遊業該如何療傷

「我們現在都在忙著捐款、想辦法組織志願者去四川幫忙,至於旅遊業務方面,現在真的是沒心情管!」談起應對策略,印桃生說:「照現在的狀況,不說遊客,就連我也不會有心情出遊。人家在那裡受災,我們出去玩,情感上說不過去。」

多家旅行社負責人均表示,目前是非常時期,但是這種低迷的狀況不會持續很久,一旦進入災後重建,災區人民生活安定下來,人們的出遊需求會增長。

「旅遊業向來是非常脆弱的,政局、災難等都立刻會影響旅遊業,不過這種影響只是暫時的,非常時期過後,災區以外的旅遊線路應該會恢復。像近年來印尼的海嘯、火山、地震等等,也曾經導致當地旅遊業癱瘓,但是隨著災後局勢平穩,旅遊也慢慢恢復了。湖北的旅行社現在應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為突發性事件所干擾。」業內人士建議。

記者也了解到,目前有些旅行社也已經在著手組合一些新的產品,以應對地震的影響。

●網友聲音:對四川旅遊震後恢復應充滿信心

對於地震給四川旅遊業造成的損失,到目前為止,我們了解的還不能說十分准確。四川旅遊局方面報出的500億損失的數據,應該也只是一種粗略估算。正像地震發生後地震的震級也進行了幾次調整一樣,地震究竟給四川旅遊業帶來多大的損失,精確數據也許要在救災工作完全結束時才能得出。

但是,以全球旅遊業發展的視角,以災害曾給世界一些國家造成的損失以及這些國家災後旅遊恢復的案例來做分析,對四川旅遊業災後恢復的粗線條認知,我們完全可以現在就得出一個大致結論。

那就是:這次地震災害對四川旅遊業造成的損失只是短期的、局部小范圍的。對四川的旅遊業的發展、尤其是中長期的發展,影響十分有限。四川旅遊業界需要對震後恢復充滿信心,如不出意外,四川旅遊在地震過後半年內就會完全恢復正常。
1.四川的旅遊資源受地震破壞有限

此次地震,地震破壞區域主要局限在阿壩州。而從2007年四川旅遊統計來看,四川省全年1719.4萬人次的遊客接待量主要由17個主要景區完成。全年接待人數達60萬人次以上的旅遊景區是:峨眉山(256.8萬人次)、樂山大佛(276.7萬人次)、西嶺雪山(62.1萬人次)、碧峰峽(71.3萬人)、都江堰(219.6萬人次)、三星堆(61.1萬人次)、九寨溝(252.2萬人次)、青城山(152.0萬人次)、黃龍(164.4萬人次)。

在這些旅遊景區當中,九寨溝、黃龍、峨眉山與樂山大佛等景區景點,從媒體報道來看應沒有受到地震太多影響;只有都江堰、青城山,因距離震中較近受到波及,一些地面建築(如二王廟)被毀,但青城山山體、都江堰形制均屬完好。

由此來看,四川主要旅遊景區受地震破壞應不算嚴重。損毀建築只要經過幾個月的復建,就應能重新接待遊客。

2.災害往往不會長久影響旅遊業

人類社會在發展進程中,曾遭受各式各樣的災害。但是,人類的旅遊活動,卻從來沒有因災害而徹底放棄。旅遊業往往在災害過後,都能獲得新生。最典型的一個例子,當然就是義大利的龐貝。公元79年8月被維蘇威火山摧毀的這座城市,1960年挖掘出土後至今,旅遊業一直呈現出興旺的景象。

一次大的災害過後,需持續多久遊客才會回來呢?近年來亞洲一些國家的事例也可以給我們以指引:2003年10月印尼巴厘島發生恐怖襲擊大爆炸,其後一個月,德國遊客就已經返回;2004年末南亞海嘯讓普吉島變成了噩夢一般的地方,可海嘯過後三個月,各國遊客就又來到了普吉島。

如果外國的事例還不足以說明,那發生在我國的雪災也可以給我們以啟迪。今年年初,中國南方遭遇到百年不遇的雪災,受災地區對旅遊業的恢復也曾表現出過度的悲觀。但是,僅僅一個多月後,當天氣回暖、陽光普照、百花盛開的時候,許許多多的旅遊者就又走出了家門,來到這些地方旅遊。

3.災後的入境旅遊市場存在緩步增長的可能

四川的入境遊客當中,以港、澳、台、日、韓以及歐洲遊客為主。這其中,日、台遊客因日常生活中對地震時有接觸,因而在心理上比其他地區遊客更容易接受災後到四川的旅遊。而此次地震,讓亞洲鄰國遊客貼近了與四川的距離,四川的順勢旅遊促銷,或有「塞翁失馬」一樣的奇效出現。

歐美遊客雖較為理性,但四川旅遊部門如果有較好的促銷策略出台,在爭取歐美遊客上面也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學習一下2005年南亞海嘯後泰國的旅遊促銷方法,打心理情感戰,以「到災區旅遊就是對災區的最大支持」來進行旅遊宣傳、撬動遊客的悲憫情懷。

從某種角度來看,地震也為四川旅遊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契機。只要四川旅遊業界齊心努力,地震恢復期入境旅遊市場的緩步增長是完全可能的。

4.旅遊企業要為四川旅遊的復甦多做籌劃

地震過後,四川旅遊企業不能被動的等、靠、要,而應該制定主動的市場促銷計劃,恢復遊客信心、吸引遊客返回。

這類的經驗我們仍然可以從國際上去尋找。比如說泰國在普吉島海嘯之後,為恢復旅遊、吸引遊客,他們的航空公司、酒店、旅行社、景點攜起手來,對來訪遊客實行了長達一年的旅遊優惠。泰國航空公司也曾拿出1000張免費機票投放在香港市場,促使香港市場的泰國游得以迅速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