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團游開發 » 從事旅遊業應具備什麼素養

從事旅遊業應具備什麼素養

發布時間: 2021-03-06 05:29:13

① 旅遊從業人員應具備哪些職業道德品質

一、愛崗敬業,遵紀守法

愛崗敬業,是指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以恭敬負責的態度對待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履行崗位職責,「專心致志,以事其業」。遵紀守法,是指旅遊行業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令和有關政策,自覺遵守各種規章制度、條例、守則等職業紀律。

愛崗敬業、遵紀守法是旅遊從業人員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提高旅遊服務質量的根本保證,是旅遊業取得社會、經濟效益的源泉。踐行這一條規范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克服職業偏見

2、堅守工作崗位,具有高度責任心

3、熱愛工作對象,具有職業良心

4、執行政策法規,抵制不正之風

二、熱情服務、賓客至上

熱情服務是指旅遊從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尊重客人,主動、熱情、耐心、周到地關心客人並為他們排憂解難的態度和行為。賓客至上就是視顧客為「上帝」,把賓客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終如一的為客人著想,努力滿足他們在消費過程中正當、合理的各種需求。

熱情服務、賓客至上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是旅遊行業的生存之本,發展之道,是旅遊從業人員的待客之道和應具備的基本品德。踐行這一條規范,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1、 樹立服務觀念

2、 樹立客人意識

3、文明禮貌服務

三、誠實守信,公私分明

誠實守信是指旅遊從業人員忠誠老實,不說謊話,不弄虛作假,遵守許下的諾言,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公私分明是指旅遊業從業人員正確處理和擺正公和私利益關系,以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為重,不貪圖個人利益,不為了個人利益損害集體、國家利益。

誠實守信、公私分明是旅遊行業經營原則的具體體現,是樹立企業形象的基礎,是創造品牌的靈魂,是旅遊從業人員應有的思想品質和行為准則,是高尚情操在職業活動中的重要體現。踐行這一條規范要做到以下兩點:

1、誠信服務

2、勇於奉獻

四、團結協作,顧全大局

團結協作是指旅遊業內部全體從業人員相互之間的團結友愛,各個工作環節和服務部門之間協同奮斗。顧全大局是旅遊從業人員的一切言論和行為都要從國家、旅遊業、企業的大局出發,要識大體,顧大局,從而保證大局不受損害。

團結協作,顧全大局是生產社會化的客觀要求,是建立新型人際關系的需要,是提高旅遊服務質量的重要保證。踐行這一條規范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1、團結互助

2、以大局為重

五、一視同仁,不卑不亢

一視同仁是指旅遊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對客人不分厚薄,一樣看待、同等對待。它要求從業人員不論客人的國籍、種族、身份、貧富等都能友好地相待,一樣地尊重他們的人格、習慣以及宗教信仰等,滿足他們的正當的服務需求;在任何客人面前不分厚薄,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關心他們的切身利益,真誠地為他們服務。不卑不亢指從業人員在工作中要維護自己的人格、國格,堅持自己的信念,要謙虛謹慎,但不要妄自菲薄,為客服務,但不低三下四,熱愛祖國,但不妄自尊大,學習先進,但不盲目崇洋。強調不卑不亢,就是要反對民族自卑感,反對金錢拜物教。

一視同仁是人道主義原則的具體體現,是旅遊業的商業性所提出的要求。不卑不亢是旅遊從業人員的國格、人格和民族尊嚴的具體體現。踐行這一條規范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一視同仁

2、自尊自強

3、謙虛謹慎

② 你認為做一名文明的旅遊者,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一、如果你是旅客復
做文明制的遊客,無非是從言行上嚴格要求自己:
1、遵守社會公德,依次進入、退出遊覽區;遵守游覽的拍照攝像規定,遵守地域和時間約定。
2、愛護文物、熱愛自然環境,不亂刻亂畫,不隨地大小便,礦泉水瓶等生活垃圾入箱或自己帶回,敢於糾正其他遊客的不文明行為。
3、帶頭宣傳文明出遊的常識、風景區游覽規定、旅遊安全常識等。
二、如果你是導游
做一個好導游:
1、把導游看成自己的職業,而不是把賺錢看成自己的職業。
2、博覽群書,處處留心。
3、學會用心去愛,愛自己、愛親人、愛周圍的一切、愛可以打敗一切包括視你為敵的團友,愛是天下最無敵的武器。

③ 做好旅遊策劃應具備哪些基本素養

隨著中國全域旅遊、美麗中國、特色小鎮等文商旅產業的興起,各種景觀策劃公司、設計研究院、策劃運營團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策劃定生死,創意出生意」,策劃是關鍵,是靈魂。是決定項目存活率、盈利率的核心節點。
那麼,在激烈的競爭下,如何能更好的做好旅遊策劃?作為基本的策劃人員又應要具備哪些基本素養呢?銘智旅遊策劃認為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素養。
一、卓越的創新創意能力。創意,是景觀項目的生命線,是賣點,是消費者願意消費、多次消費的理由,是項目存活並盈利的核心斥求。
二、做策劃的人,一定要有跨界的知識與視野。旅遊策劃是一項綜合工程,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地理、歷史、工業、農業等等。知識面越寬廣,視野越宏大,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就不同,對項目的綜合把控能力、定位能力就不同,最終策劃出來的項目的創新程度、適應度和高度也完全不同。
三、政策拿捏度與市場敏感度。景觀項目,對政策的了解、消化及把握程度,對趨勢及社會發展的預測都至關重要。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場敏感度,這樣才會提出好的品牌宣傳口號,做出適應市場需求的精準定位。
四、理論與實戰的駕駛力。旅遊策劃,既考驗策劃人的理論水平,又考驗策劃人的實戰經驗。理論,體現高度、密度及前瞻性;實戰,體現針對性、應用性及地頭力。
優秀的策劃人,應該是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戰經驗。如此,做出的策劃才是理想的、適到好處的。
五、良好的文化功底與寫作能力。在很多項目中,文化是其靈魂。這就要求,策劃者應該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如此,才能夠更好的理解項目,把握項目,從而挖掘、提煉、激活項目的文化元素,使文化成為景觀項目最活躍最具價值的生命力與競爭力。除了文化功底,寫作能力,也是策劃人必不可少的「硬體」和標配,要不,怎麼能夠精準地呈現你的定位和構思?有時候,好的寫作能力,還可以彌補經驗和內容的不足。
總而言之,策劃是啟動項目的首要環節,也是最為關鍵的環節。而策劃者為了能夠做出好的策劃,應該具有以上的基本素養。顯然我們還有許多方面的不足,那就需要我們用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去學習。

④ 作為一個旅遊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哪些方面的知識素養

服務心理、導游知識、就業地的旅遊交通、服務技巧、相關的文化習俗知識(包括國外的)等等,最好精通一門外語

⑤ 旅遊這個專業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專業素養

導游需要具備哪些專業素養?想做導游不僅需要經過專業的考試,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素回養。比如以下幾點:答

1、導遊人員良好素質的標準是: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導遊人員。其素質要求基本可以將其歸納為思想素質、道德素質、知識素質、技能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等六個方面。
2、思想素質
愛國主義意識、服務意識
3、道德素質
健康的政治素質、良好的品德素質
4、知識素質
語言知識、史地文化知識、政策法規知識、心理學和美學知識、旅遊業務知識、交通知識、海關知識、貨幣保險知識、郵電通訊知識、社會知識、國際知識以及衛生、生活等旅行常識
5、技能素質
獨立工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公關能力、導游講解能力、特殊問題的處理和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6、心理素質
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冷靜的思維能力和准確的判斷能力、較強的自控能力。

旅遊管理專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有哪些

一、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素質解析
(一)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素質的內涵
旅遊服務人員主要涉及旅行社服務人員、旅遊景區服務人員、旅遊飯店服務人員等。其中比如導游員就是在旅行社從事一線服務的工作人員,其運用專門知識和技能,為旅遊者組織、安排旅行和游覽事項,提供向導、講解和旅途服務。導游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工作范圍廣,責任重大,作為「民間大使」,往往代表了旅遊地的形象。日本導游專家大道寺正子認為:「優秀的導游最重要的是他的人品和人格。」其人品和人格正是其心理素質的體現。
在心理學中,心理素質是指個體在心理過程、個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徵和品質。它是人類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動在個體身上的積淀,是一個人在思想和行為上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特徵和能動性,是一個包括能力、氣質、性格、意志、情感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機結合的復雜整體。其中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使人的活動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心理特徵的總和;氣質就是一個人生來就具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而表現在人的態度和行為方面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叫做性格;意志是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各種因難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情感是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願望和觀點而產生的體驗。
(二)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素質的要求
旅遊服務中更多的是服務人員與消費者面對面的服務,而且旅遊企業都把「一切旅客著想」、「客人總是對的」這些口號作為旅遊服務的宗旨。因此,特殊的職業對服務人員的心理特徵有著特殊的要求,一個優秀的旅遊從業人員的基本心理素質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培養。
二、現階段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狀態分析
很多的業外人士認為在旅遊企業工作有著良好的工作環境,比如在酒店工作,環境優雅、四季如春;在旅行社工作,免費旅遊,工作輕松。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深入了解旅遊服務人員的生活和日常的工作後,我發現很多的服務人員身心俱疲,滋生了一些困擾他們的心理問題。
(一)服務人員個性心理特徵與職業要求沖突產生的心理不適
首先旅遊服務人員的心理特徵完全切合職業要求純屬理想,他們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性。在能力方面:有人善於表達、領悟能力強,善於處理客我關系,有人記憶好、長時穩定注意的能力強,但不善於交際。而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穩定性、靈活性上的差異上,有人做事快速靈活,而有人則做事遲鈍穩重,這些源於他們氣質的差異。而有的服務員內向,有的外向,或有的活潑開朗,有的則沉默寡言,這些表明他們在對現實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上的差異。
其次許多旅遊服務人員個性心理特徵與職業要求存在抵觸性。一些服務人員在服務方面的能力不足,客我交往出現不順暢和不和諧的情況,服務人員的情緒也隨之發生變化。而服務人員性格方面的一些品質,如倔強固執、爭強好勝、高傲刻薄,容易導致人際關系緊張,客人產生不滿情緒,服務員的工作熱情也消失殆盡。性格和能力都有較強的可塑性,可以通過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訓,使服務人員符合職業要求,適應服務環境。但是一些服務員的氣質因子與服務要求相悖,而且改變較難,如一些服務員感受性很高,很容易因客人的一言一行產生心理反應,而有的則太低,對周圍發生的一切現象熟視無睹,又會怠慢客人。一些服務員的忍耐性較低,對一些要求比較苛刻的客人,控制不了情緒,甚至和客人發生沖突。可見,近乎完美的工作要求與服務員的個性心理會產生矛盾,這種矛盾無疑會增添服務人員的心理壓力,使服務人員產生心理不適。
為了減少以上的心理不適,旅遊企業在招聘員工之前,制定較明確的崗位需求,招聘時,履行一套嚴格的招聘程序。一方面可以通過面試,考察應聘者的能力和性格,另外可以運用心理測試或筆試題目,系統的了解他們的個性心理特徵和人格特質。在運用心理測試時,切忌運用不科學的測試方法或完全照搬國外的心理測試。

⑦ 旅遊管理專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有哪些 詳細

旅遊管理專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有哪些? 一、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素質解析 (一)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素質的內涵 旅遊服務人員主要涉及旅行社服務人員、旅遊景區服務人員、旅遊飯店服務人員等。其中比如導游員就是在旅行社從事一線服務的工作人員,其運用專門知識和技能,為旅遊者組織、安排旅行和游覽事項,提供向導、講解和旅途服務。導游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工作范圍廣,責任重大,作為「民間大使」,往往代表了旅遊地的形象。日本導游專家大道寺正子認為:「優秀的導游最重要的是他的人品和人格。」其人品和人格正是其心理素質的體現。 在心理學中,心理素質是指個體在心理過程、個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徵和品質。它是人類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動在個體身上的積淀,是一個人在思想和行為上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特徵和能動性,是一個包括能力、氣質、性格、意志、情感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機結合的復雜整體。其中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使人的活動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心理特徵的總和;氣質就是一個人生來就具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而表現在人的態度和行為方面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叫做性格;意志是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各種因難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情感是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願望和觀點而產生的體驗。 (二)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素質的要求 旅遊服務中更多的是服務人員與消費者面對面的服務,而且旅遊企業都把「一切旅客著想」、「客人總是對的」這些口號作為旅遊服務的宗旨。因此,特殊的職業對服務人員的心理特徵有著特殊的要求,一個優秀的旅遊從業人員的基本心理素質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培養。 二、現階段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狀態分析 很多的業外人士認為在旅遊企業工作有著良好的工作環境,比如在酒店工作,環境優雅、四季如春;在旅行社工作,免費旅遊,工作輕松。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深入了解旅遊服務人員的生活和日常的工作後,我發現很多的服務人員身心俱疲,滋生了一些困擾他們的心理問題。 (一)服務人員個性心理特徵與職業要求沖突產生的心理不適 首先旅遊服務人員的心理特徵完全切合職業要求純屬理想,他們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性。在能力方面:有人善於表達、領悟能力強,善於處理客我關系,有人記憶好、長時穩定注意的能力強,但不善於交際。而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穩定性、靈活性上的差異上,有人做事快速靈活,而有人則做事遲鈍穩重,這些源於他們氣質的差異。而有的服務員內向,有的外向,或有的活潑開朗,有的則沉默寡言,這些表明他們在對現實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上的差異。 其次許多旅遊服務人員個性心理特徵與職業要求存在抵觸性。一些服務人員在服務方面的能力不足,客我交往出現不順暢和不和諧的情況,服務人員的情緒也隨之發生變化。而服務人員性格方面的一些品質,如倔強固執、爭強好勝、高傲刻薄,容易導致人際關系緊張,客人產生不滿情緒,服務員的工作熱情也消失殆盡。性格和能力都有較強的可塑性,可以通過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訓,使服務人員符合職業要求,適應服務環境。但是一些服務員的氣質因子與服務要求相悖,而且改變較難,如一些服務員感受性很高,很容易因客人的一 言一行產生心理反應,而有的則太低,對周圍發生的一切現象熟視無睹,又會怠慢客人。一些服務員的忍耐性較低,對一些要求比較苛刻的客人,控制不了情緒,甚至和客人發生沖突。可見,近乎完美的工作要求與服務員的個性心理會產生矛盾,這種矛盾無疑會增添服務人員的心理壓力,使服務人員產生心理不適。 為了減少以上的心理不適,旅遊企業在招聘員工之前,制定較明確的崗位需求,招聘時,履行一套嚴格的招聘程序。一方面可以通過面試,考察應聘者的能力和性格,另外可以運用心理測試或筆試題目,系統的了解他們的個性心理特徵和人格特質。在運用心理測試時,切忌運用不科學的測試方法或完全照搬國外的心理測試。 補充:(二)社會認知偏差以及客人的欠尊重,導致了職工問題行為的產生 從心理學的角度可以把職工的問題行為分為兩大類:攻擊性問題行為和退縮性問題行為。攻擊性行為是外向的,有明顯的破壞性,而退縮性行為是內向的,主要表現為消極、冷漠和疏遠。由於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 現在很多人對服務工作比較鄙視,認為服務工作是低等的工作,從事服務工作是沒有出息的表現,也沒有前途可言。服務人員在這種負面的社會暗示之下,一些員工認為自己所從事的服務工作低人一等,質疑自己的工作意義和價值,對將來憂心忡忡。還有很多第一線的服務人員,工作量大,工作辛苦,有時還要遭受少數客人的有意刁難甚至是人格侮辱。在挫折面前,有的服務人員產生怨恨、憤怒和不滿,可能會採取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去發泄,舒緩心中的壓力;有的服務人員因為「怒而難言」產生退縮行為,變得自卑抑鬱、懷疑敏感。 為了讓社會偏見的幅面影響降到最小,我們必須加強從業者的職業意識培養,讓服務人員認識到從事的職業是社會分工的結果,整個社會中,服務工作並不是低賤的,從而准確的把握在服務工作中的所扮演的角色,擺正和客人的位子,認識到社會角色的不平等是合理的不平等。 (三)人際關系緊張與企業氛圍不和諧,滋生員工的不良反應 補充:企業中同事之間友好、融洽的相處,創造一種和諧的良好的人際關系,會使人心情舒暢、精神煥發,使企業融合為一個友好、和睦的大家庭和團隊。相反企業中如果缺乏彼此信任、尊重、關懷,理解、謙讓、體諒,那麼一些員工就會缺乏心理的歸屬感,情緒低落,產生煩惱、壓抑、妒嫉、疑心等心理反應。這種情況在旅遊飯店企業尤為多見。作為服務性行業,其服務的要求及標准都很高,內部管理都很嚴格,員工的點滴過失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所以員工往往為尋求自我保護而淡化同事間關心和友愛。管理層對下屬員工的大棒政策,使員工缺乏被愛和被接納認可的歸屬感覺。加之許多一線操作員工自身素質不高,員工之間的關系冷漠,某個員工出現工作上的過失,其他的員工不是關心、安慰和幫助,而是冷冷地觀望,甚至是幸災樂禍。而部門之間又涉及到利益分配的問題,所以部門之間關系也不夠融洽。加上一些高層領導的權術斗爭,也把旗下部門捲入其中。

⑧ 從事旅遊工作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如何開展工作

一、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素質解析
(一)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素質的內涵
旅遊服務人員主要涉及旅行社服務人員、旅遊景區服務人員、旅遊飯店服務人員等。其中比如導游員就是在旅行社從事一線服務的工作人員,其運用專門知識和技能,為旅遊者組織、安排旅行和游覽事項,提供向導、講解和旅途服務。導游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工作范圍廣,責任重大,作為「民間大使」,往往代表了旅遊地的形象。日本導游專家大道寺正子認為:「優秀的導游最重要的是他的人品和人格。」其人品和人格正是其心理素質的體現。
在心理學中,心理素質是指個體在心理過程、個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徵和品質。它是人類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動在個體身上的積淀,是一個人在思想和行為上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特徵和能動性,是一個包括能力、氣質、性格、意志、情感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機結合的復雜整體。其中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使人的活動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心理特徵的總和;氣質就是一個人生來就具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而表現在人的態度和行為方面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叫做性格;意志是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各種因難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情感是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願望和觀點而產生的體驗。
(二)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素質的要求
旅遊服務中更多的是服務人員與消費者面對面的服務,而且旅遊企業都把「一切旅客著想」、「客人總是對的」這些口號作為旅遊服務的宗旨。因此,特殊的職業對服務人員的心理特徵有著特殊的要求,一個優秀的旅遊從業人員的基本心理素質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培養。
二、現階段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狀態分析
很多的業外人士認為在旅遊企業工作有著良好的工作環境,比如在酒店工作,環境優雅、四季如春;在旅行社工作,免費旅遊,工作輕松。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深入了解旅遊服務人員的生活和日常的工作後,我發現很多的服務人員身心俱疲,滋生了一些困擾他們的心理問題。
(一)服務人員個性心理特徵與職業要求沖突產生的心理不適
首先旅遊服務人員的心理特徵完全切合職業要求純屬理想,他們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性。在能力方面:有人善於表達、領悟能力強,善於處理客我關系,有人記憶好、長時穩定注意的能力強,但不善於交際。而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穩定性、靈活性上的差異上,有人做事快速靈活,而有人則做事遲鈍穩重,這些源於他們氣質的差異。而有的服務員內向,有的外向,或有的活潑開朗,有的則沉默寡言,這些表明他們在對現實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上的差異。
其次許多旅遊服務人員個性心理特徵與職業要求存在抵觸性。一些服務人員在服務方面的能力不足,客我交往出現不順暢和不和諧的情況,服務人員的情緒也隨之發生變化。而服務人員性格方面的一些品質,如倔強固執、爭強好勝、高傲刻薄,容易導致人際關系緊張,客人產生不滿情緒,服務員的工作熱情也消失殆盡。性格和能力都有較強的可塑性,可以通過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訓,使服務人員符合職業要求,適應服務環境。但是一些服務員的氣質因子與服務要求相悖,而且改變較難,如一些服務員感受性很高,很容易因客人的一言一行產生心理反應,而有的則太低,對周圍發生的一切現象熟視無睹,又會怠慢客人。一些服務員的忍耐性較低,對一些要求比較苛刻的客人,控制不了情緒,甚至和客人發生沖突。可見,近乎完美的工作要求與服務員的個性心理會產生矛盾,這種矛盾無疑會增添服務人員的心理壓力,使服務人員產生心理不適。
為了減少以上的心理不適,旅遊企業在招聘員工之前,制定較明確的崗位需求,招聘時,履行一套嚴格的招聘程序。一方面可以通過面試,考察應聘者的能力和性格,另外可以運用心理測試或筆試題目,系統的了解他們的個性心理特徵和人格特質。在運用心理測試時,切忌運用不科學的測試方法或完全照搬國外的心理測試。
(二)社會認知偏差以及客人的欠尊重,導致了職工問題行為的產生
從心理學的角度可以把職工的問題行為分為兩大類:攻擊性問題行為和退縮性問題行為。攻擊性行為是外向的,有明顯的破壞性,而退縮性行為是內向的,主要表現為消極、冷漠和疏遠。由於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 現在很多人對服務工作比較鄙視,認為服務工作是低等的工作,從事服務工作是沒有出息的表現,也沒有前途可言。服務人員在這種負面的社會暗示之下,一些員工認為自己所從事的服務工作低人一等,質疑自己的工作意義和價值,對將來憂心忡忡。還有很多第一線的服務人員,工作量大,工作辛苦,有時還要遭受少數客人的有意刁難甚至是人格侮辱。在挫折面前,有的服務人員產生怨恨、憤怒和不滿,可能會採取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去發泄,舒緩心中的壓力;有的服務人員因為「怒而難言」產生退縮行為,變得自卑抑鬱、懷疑敏感。
為了讓社會偏見的幅面影響降到最小,我們必須加強從業者的職業意識培養,讓服務人員認識到從事的職業是社會分工的結果,整個社會中,服務工作並不是低賤的,從而准確的把握在服務工作中的所扮演的角色,擺正和客人的位子,認識到社會角色的不平等是合理的不平等。
(三)人際關系緊張與企業氛圍不和諧,滋生員工的不良反應
企業中同事之間友好、融洽的相處,創造一種和諧的良好的人際關系,會使人心情舒暢、精神煥發,使企業融合為一個友好、和睦的大家庭和團隊。相反企業中如果缺乏彼此信任、尊重、關懷,理解、謙讓、體諒,那麼一些員工就會缺乏心理的歸屬感,情緒低落,產生煩惱、壓抑、妒嫉、疑心等心理反應。這種情況在旅遊飯店企業尤為多見。作為服務性行業,其服務的要求及標准都很高,內部管理都很嚴格,員工的點滴過失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所以員工往往為尋求自我保護而淡化同事間關心和友愛。管理層對下屬員工的大棒政策,使員工缺乏被愛和被接納認可的歸屬感覺。加之許多一線操作員工自身素質不高,員工之間的關系冷漠,某個員工出現工作上的過失,其他的員工不是關心、安慰和幫助,而是冷冷地觀望,甚至是幸災樂禍。而部門之間又涉及到利益分配的問題,所以部門之間關系也不夠融洽。加上一些高層領導的權術斗爭,也把旗下部門捲入其中。
現階段旅遊服務人員因人際關系和企業氛圍問題產生的心理疲勞問題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厭倦工作、上班遲到次數增多、心情煩躁、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反應遲緩。服務性行業確實要注重員工心理按摩,訓練員工調控自己的情緒,同時旅遊企業應把「和為貴」作為企業的重要的經營思想,從最高層開始倡導友誼和愛心,彼此信任、尊重、關懷,互相理解、謙讓、體諒,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創造一個到處充滿愛的氛圍。
(四)「欠人性化」的管理觸傷員工感情,產生了心理的挫折感
旅遊企業的管理者往往把服務員當「雇員」,而不把他們當作「成員」,把他們當「工具」,而不夠關心體諒他們的工作。低微的工資報酬、快捷的勞動節奏、巨大的工作強度,以及缺乏健康安全保障,這些讓服務人員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也無法滿足;不夠完善的激勵機制、流於形式的員工績效考核、缺乏公平的用人原則,遙遙無期的晉升機會,這些讓服務人員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自我實現

⑨ 做為一名旅遊業者應具備那些條件

旅遊者,從字面上解釋,就是遊客,即從事旅遊活動的人們。在英文里寫作「Tourist」。意思是出於一種好奇心,為了得到愉快而進行旅行的人。但是在統計旅遊者的人數時,便出現了一個難題:哪些人算旅遊者?哪些人又不算旅遊者。比如說,一個人離開居住地到異地觀光,停留時間超過了24小時,這種情況算旅遊者,看來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另一個人離開了本單位或家宅,在本居住地的城市或郊野遊玩了幾個小時,當晚又回到了住地。這種情況算不算旅遊者?依我們的看法他是旅遊者,可是在國際上統計旅遊人數時,又不予以承認。所以,如何劃分旅遊者和非旅遊者,就有一個標准問題了。
為了統計和研究上的方便,國家聯盟專家統計委員會在1937年對「外國旅遊者」下了如下定義:「離開自己的居住國到另一個國家訪問超過二十四小時以上的人」。按照這個標準定義,就摒棄了那些所謂商人、政府公務人員、運動員等也是外國旅遊者的看法。因為在這之前,有一些人(如吉尼爾)就認為:一個人「從常住國去另一國家,並在那裡呆很短時間,不管是不是去娛樂的,不管在那裡花錢不花錢,他或她就是外國旅遊者」。因為這種定義,避開了說明旅遊目的,也沒有講明「短時間」的含義。此外,也摒棄了那些在國外任職、定居、學習和邊界居民落戶定居者或臨時過境而不逗留的旅行者,即使時間超過二十四小時,也不列為旅遊者統計范疇。
1963年在羅馬舉行的聯合國旅遊和旅行會議提出了「觀光者」的定義:「到一個非自己定居的國家觀光,目的不是掙錢,這樣的人就是觀光者。」觀光者又可細分為「旅遊者」、「短途旅遊者」兩大類。
旅遊者:即臨時觀光者,到一個國家至少停留二十四小時以上,以娛樂、保健、學習、宗教信仰或體育運動等為目的,換言之,為了消磨閑暇時間、經營、參加會議或探親等。
「短途旅遊者」:到一個國家去逗留少於二十四小時,包括海上航游者。
聯合國的規定得到了國際上的承認。各國基本採用這一標准來統計外國旅遊者或其他觀光者數目。不過在執行中又有許多不一致的地方,如美國勞工統計局把離開本州一個晚上為了度假而旅行的人也算進去,但不包括為業務和會議旅行的人。西班牙1978年接待了外國遊客4000萬人次,90%來自於歐洲國家,其中不少是當天往返的,也統計進去。
1967年,聯合國統計委員會對1963年的規定又略加改動,把不在一個國家過夜的觀光者算作「短途旅遊者」或「日間觀光者」。1968年官方旅遊組織國際聯盟通過了聯合國1963年的規定,採納了這樣的意見;觀光者分成「旅遊者」和「短途旅遊者」,旅遊者在被觀光國至少住宿一夜,短途旅遊者不住宿。
上述「旅遊者」的規定,盡管作了多次調整,許多國際學者仍持有不同的看法。如英國的H·羅賓遜在《旅遊地理學》一書中,曾對「旅遊者」的定義提出了修正意見。他認為:「旅遊者應指這樣的人:它從一個地方旅遊到另一個地方,許多甚至大多數旅遊者是旅行到一個目的地地方,並在那裡停留一段時間。」
1979年,我國國家統計局對國際旅遊者和非旅遊者作了如下規定:
來我國參觀旅行、探親、訪友、休養、考察或從事貿易、業務、體育、宗教活動、參加會議等的外國人、華僑和港澳同胞,均屬旅遊者。至於應邀來我國訪問、部長以上的代表團成員、外國駐華使館人員、常駐我國專家、新聞記者、留學生、歸國定居的華僑,以及出國人員,都不能算是旅遊者。

⑩ 從事旅遊管理這個職業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價值觀

從事旅遊管理這個職業應該具備「遊客為本,服務至誠」的價值觀。
旅遊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首先,旅遊管理者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旅遊行業的發展變化多樣,學習該專業未來想要從事這個行業的人都需要有專業的素養。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主要由旅遊職業意識、旅遊職業行為習慣、旅遊職業知識和旅遊職業能力四部分構成。
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應堅持教育學生要努力踐行「遊客為本,服務至誠」的旅遊業核心價值觀。旅遊業服務的對象就是遊客,遊客與旅遊從業人員存在著休戚與共的關系。這就要求旅遊人員樹立「遊客為本」思想,始終把遊客的利益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