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團游開發 » 博白旅遊區現狀

博白旅遊區現狀

發布時間: 2021-03-07 18:50:45

1. 博白有什麼風景區在哪裡

博白社區是有啊,網址回是:答www.gxbo.com

2. 博白在廣西來講是最窮的嗎

當然不是了,大石山區還要貧困一些

3. 廣西博白人恐怖嗎

不是的不恐怖,抄網上有很多襲貼說博白人怎麼怎麼,都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博白人,是不是也沒有他們說的怎麼恐怖,哪沒有好人壞人是吧,不管你去哪只要你不先找事誰理你啊,有人找你麻煩可以第一時間報警啊是吧主要是先別惹事哪都一樣。

4. 誰知道博白在哪個地方嗎,有哪些旅遊景點

博白位於祖國的南端,廣西的東南部,地處東經109°38′-110°17′北緯21°38′-22°28′,

東與陸川縣毗鄰,東南與廣東省廉江縣接壤,南與合浦縣相連,西與浦北縣交界,北與福綿區相依。

縣城距玉林市41.4公里,距自治區首府南寧市300公里,距廣東省湛江市184公里,距大西南出海口北海市182公里,距華南中心城市廣州市438公里。

縣境東西寬64公里,南北長95公里,土地面積3835.85平方公里,其中宜農耕地近80萬畝;宜林山地340多萬畝,水域面積22萬多畝。

博白縣處桂東南邊陲,地廣人眾。歷代人、文、物不斷產生和發現,逐步形成了不少名勝古跡;到了明代,博白縣八景已經公諸於眾,使人接受並令之自豪。
一、博白舊八景
宋代始,各地以縣為基本單位興起了名勝確立的潮流,出現了名勝排名熱。排來比去,有的名勝古跡成為民族性、全國性的,如長城、黃山、黃鶴樓;有的成為地方性如省道範圍的;各縣也爭先恐後報稱縣內的名勝。後來,均定每縣八景(八景是否韻意發的意思)。博白縣的八景逐步產生,自唐代盛期起,以人、文、地、物獨一無二考究而定。到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九月十一日國子學正曾才魯給博白八景題詩,流傳至今:
嵯峨宴石古山名,遠接雲飛列畫屏,
岩隱石鍾千嶂寂,水浮銅鼓一潭清;
蟠龍雨過春田綠,將室煙開曉洞晴,
更喜橫嵐雙角秀,九岐疊翠愈分明。
以題詩的年月及內容分析,博白舊八景的敲定應是朱元璋明皇朝初期,距今六百年前的事。
八景即指:宴石寺、雲飛嶂、石鍾奄、銅鼓灣、蟠龍廟、將室嶺、雙角嶺、九岐嶂。
此外,名勝還有綠珠井、溫水池、獅子石、馬門灘、文石井、花園山。
從上看,名勝與人、文、地、物緊緊相連,無一不可,四項必有其一。
二、博白舊八景的得名
1、宴石仙橋(宴石寺)。位今屯谷鎮舊門,因神人陳越王宴群仙於此;唐咸通高節度駢經此建寺而得名。
2、雲飛聖跡(雲飛嶂)。位今那林鎮,因唐遼東道總管龐孝泰將軍於公元六百六十年間攻高麗戰死葬於此山,龐氏裔孫孝敬掃墓後報之,有扶祿王壇雙竹自掃潔壇,前有二池水清頻見菩薩魚而得名。
3、幽洞石鍾(石鍾奄)。今位三灘鎮那秀及徑口鎮周垌間,以岩垂二石筍叩之有聲,農歷七月七日鄉人赴擊叩能祈平安而得名。
4、靈潭銅鼓(銅鼓灣)。位今福綿區沙田鎮南流村,以夜有銅鼓在南流江灣浮起相搏聲聞數里而得名(明宏治十二年五月邑人獲送督府後消失)。
5、蟠龍春雨(蟠龍廟)。位今東平、新田鎮間,以峭石壁立一峰挺秀,有霧則雨,雨後峰頂景佳;峰頂有池,池有菩薩魚得名。
6、將室煙開(將室嶺——有誤傳為將軍嶺。將軍嶺系狄青駐軍得名)。位今綠珠綠霍水庫內,以唐龐孝泰築室於此泰為唐將軍時,清晨山頂煙霧凌霄而得名。
7、橫嵐雙角(雙角嶺)。位今城廂鎮春石和浪平鄉和睦村間,以峰並峙峻拔麗有壇,碧視南流江水滔滔而得名。
8、九岐疊翠(九岐嶂)。位今旺茂鎮八廊三清間大鴉根處,以九峰連綿,春深草色濃,積翠列秀撲人眉宇而得名。
除列入八景外,還有綠珠井(雙鳳鎮)、溫水池(亞山鎮)、獅子石(合江鎮)、馬門灘(頓谷鎮)、文石井(縣城南街)、花園山(浪平鄉和睦村)等六處,均以博白名勝稱之。
以上八景及編外名勝,均有明清兩朝官吏和文人墨客題詩以佐證。
三、當代博白舊八景的現狀
博白舊八景,留傳給後人以奇、特、異的感覺,在歷史上縣內許多人及異鄉人紛至觀賞,起過相當強烈的作用,促進了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宋朝的李時亮(博白人進士出身),徐噩及明清時期的各級各地官吏、名人和近代當代文人、政要,紛紛為博白名勝題字題詩。特別是當代文豪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郭沫若也為晉代美女綠珠題詩:
今猶齒皓並眸明,
一死換來萬劫生。
金谷園成民化瘠,
玉樓人墜樹含情。
當年抗命遺英烈,
故里追懷著令名。
鶴已飛回枯井活,
村民熱淚應盆傾。
然而,時至當代,博白舊八景除三處猶存外,其餘五處已先後消失,不復存在了。
(一)境已移。銅鼓灣原是博白八景之一,而此地早已劃入現玉林市福綿區沙田鎮了。
(二)物已去。原銅鼓灣時隱時現的銅鼓已於明弘治十二年五月(1500年)啟運至原鬱林,原景已失意義。石鍾庵,由於廿世紀六十年代,在周垌建水泥廠,岩石多作水泥原料及村民燒石灰用,岩已成平地,原形已去不復返。
(三)景已失。如「九岐疊翠」、「蟠龍春雨」,因地轉星移物換,草木被伐,水土流失,原來的翠綠、景色別致,早成雲煙;「將室朝煙」也因建築水庫盪然無存。
倖存的三處如「雲飛聖跡、宴石仙橋、雙角橫嵐」物雖在,也因時代的進步,僅「宴石寺」稍招人喜,其餘二處幾乎無人問津,更不知它是博白舊八景之一了。這樣,名震「天南」的博白幾乎無名景名勝公之於眾。因此,在新世紀之初,為豐富博白景點名勝的內容引薦遊人已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了。

四、博白新八景
從八景的內涵及歷史延續性出發,博白新八景應尊重古為今用,從人、文、地的基本因素考慮,偏重於文化內涵,擬新八景是:
(一)保留景:雲飛聖跡、宴石仙橋、雙角橫嵐。
(二)新增景:綠珠還鄉、雄雞啼鳴、溫泉繚人、虎頭拂尾、清湖碧波。
其它景點為:字祖廟(博中內)、王力故居(新村)、表正榕樹(縣教研室)、綠珠井(雙鳳鎮)、雙鳳橋(雙鳳鎮)、劉氏宗祠(縣城)、馬門古廟(頓谷鎮)、花石山(沙河鎮、錫昂亭(沙河高中)、大平坡水樓等處。
新八景和其它景點,如果環鏈起來,外延極廣,內涵也深,極具意義。很值得游覽的,首當其沖是:字祖廟、表正榕樹、王力故居、綠珠還鄉、馬門古廟、宴石仙橋(宴石寺)、雄雞啼鳴、清湖碧波、溫泉繚人等處。這十處的路上行程為60多公里,正適合一日游。其它的是雲飛聖跡(那林鎮)為一日游;雙角橫嵐、雙鳳橋(雙鳳鎮)、綠珠井(雙鳳鎮)三處為一日游;花石山、錫昂亭(沙河鎮)為一日游;虎頭拂尾(那卜鎮)一日游;這樣,不僅在行程上,還是在景點欣賞時,均有足夠的時間。
遊人游覽後,夏、秋間,到清湖碧波沐浴,冬春時,到溫泉繚人處享受。這必然誘人忘返了。

五、新八景及其它景點能引游還需做的工作
舊八景尚存三景,其它五景僅是遺址罷了。
尚存的三景到了現代的當今,人們的文化水準及觀賞眼光的提高和擴大,也遠遠不適應。看一座山峰,一塊石頭一條石橋比比皆是,哪裡都有,何必去爬那麼的山那麼的嶺?因此,作為構想的新八景,是誘人樂不如此的景,必須提煉建設新八景及其它名勝的深度和廣度挖掘出來 ,示於人前。
(一)充實景點內涵。
新八景均有它自身的內涵;而且在一定條件下,各景也有它的共性。因而,盡量展示它的內涵,將人、文、歷史、地理的價值展示天下。
如原景雲飛聖跡、宴石仙橋、雙角橫嵐,一要恢復舊貌,二要增加內容;新景點如綠珠還鄉(綠珠廟),古代、近代、現代均有名人為綠珠女題詩、題字,應把有深遠價值的詩、字雕刻鉗鋃於綠珠廟內,將景點充實更充實,還可雕塑綠珠女的造型像和題詩聯在一起。
(二)修建通景點的道路。
有的景點路已通,雖不完整。只有路通,才有遊人去,否則,再好的景點也少人問津。通景點的路必須科學,不管車路還是山間小道,必須與你要展示的景點密切相關。如將頓谷鎮的宴石仙橋與旺茂鎮內的雄雞啼鳴的直通路6-8公里修通,全縣的新八景及其它名勝就會有機地連成一體。
(三)景點通道的科學秘訣。
某地或物能成景,是從大的全的方面對比出來的;能引人的必是細微之處,出自人的視覺幻影。如黃山那麼些石頭、石柱,形似人、鷹、狼是在特定視覺中誕生的;換另一個視覺,它就是死石一堆,亂石一片。
據傳及史書載,旺茂鎮的雞爬石即「雄雞啼鳴」就有很多故事,20世紀五十年代末就在那裡挖了不少鐵礦石。凡有名勝景點必有故事;沒有故事成不了名勝景點。所以,要從通道上尋找景點,從全方位上搜羅景點的故事。
博白新八景及其它有意義的景點得起命名、建設成立,不僅是當地鄉人的祈望,也是七百年以來歷史賦予的責任。願以上「初探」能激起千層浪,引來眾人共同關心挖掘博白的旅遊名勝文化!博白旅遊業必定興旺,遊人多而廣,牽動更大的經濟鏈條,促進其它產業的發展。這也是博白的一大幸事。

5. 博白有什麼風景

旅遊景區信息要素表 表號:12301 IC-02A 要素名稱內容基本信息景區名稱廣西博白宴石山風景名勝區 景區地址廣西博白縣頓谷鎮石坪村 郵政編碼537628 電話8452130 關鍵字「天下丹霞第一橋」宴石大仙橋、宴石寺、雙燭峰、陰陽巨石 景區級別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 景區類型自治區風景名勝區、桂東南宗教朝拜勝地 門票價格免門票 簡介 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博白古八景之首,玉林市十大景區之一,典型丹霞地貌。景區山體多為方山,頂平而開闊,有「山如方石」之喻。宴石山因山頂平坦能擺千餘桌宴席,故而得名。整個景區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集山、水、岩、洞、泉、寺、園於一身,具有山峰秀、岩洞奇、石頭美、江水清等特點。 景區內主要景點有: 「天下丹霞第一橋」的宴石大仙橋;始建於唐咸通六年(865),目前廣西年代最久遠的寺廟——宴石寺;建於東漢廣西最早的道觀——紫陽觀和雕刻於隋末唐初廣西現存最早的摩崖造像。此外,還有許多極其罕見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跡,如「燭光照古剎」、「左青龍右白虎」、「大小仙橋」、「陰陽巨石」、「一線天」、「出米洞」、「古城」、「仙竹梯」、歷代石刻等等。大仙橋長100米,內空最大跨度84.9米,寬6米,高32.3米,厚15.2米,據全國丹霞地貌專家考察認定,該橋為丹霞地貌中跨度、高度、橋面寬度最大的天生橋,堪稱「天下丹霞第一橋」。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停車場信息景區內建有停車場 網址 電子郵箱 地理位置經度和緯度:北緯21度40分、東經109度38分特色服務特色導游有景區導游員和講解員 講解員價格價格面議,常規50元/小時旅遊提示季節特色春冬季節為旅遊旺季,主要以宗教朝拜為主。夏秋季節以南流泛舟和登山賞景、丹霞探秘為特色 提示服務 常設旅遊活動1、每年的大年初一至元宵節期間均舉行朝拜廟會2、10下旬或11月上旬博白縣城舉辦博白客家文化節旅遊線路主要線路宴石山景區一日游線路,可游覽的景點有:宴石寺、雙燭峰、陰陽石、大仙橋、一線天、摩崖石刻、龍虎山,南流江泛舟領略古代南方海上絲綢之路的無窮魅力 交通信息交通資訊宴石山景區距離縣城30多公裏,已開通縣城至景區的直達旅遊專線車和成立旅遊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可提供專線旅遊服務和包車旅遊服務 自駕車指南從博白縣城出發經博龍二級路到旺茂鎮,轉水英二級路約3.5公裏左右往左(公路上有指路牌)直進約11公裏,即可到達。 旅遊專線車發車時間:8:00——16:00發車地點:縣汽車總站對面停車場

6. 博白的風景

旅遊資源
(一)鬼門關
桂門關又名鬼門關,位於玉林市博白縣浪平鄉浪平村桂門關隊,距離博白縣城9公里。此關始建於漢代,設關卡於界上,以稽查行旅。。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皇帝詔令將「鬼門關」敕改為「桂門關」。該關形勢險要,虎踞三千峰,山橫百二重,煙護羊腸道,雲開鳥道通。集古代軍事遺跡,自然生態風光與山寨風情於一體,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關隘,是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連接點,也是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接點,其知名度之高素與天涯海角齊名。這是一條美麗神奇的古代驛路,至今還保存著古代修建的關隘石路,拱形石橋,鋪石棧道,橫架小溪兩岸的英台木樹橋等。明代嘉靖年間廣西僉事、任博白知縣的金輅在《興業過白州道中》一詩雲:「官道穿崎峽,籃輿襯晚晴。水鳴如有謂,山曲更多情。野鳥迎人語,林花映日明。」至今,浪平鄉浪平村桂門關隊不僅保留了關名、地名和村名,而且仍然保存著古代修建的關隘石路、拱形石橋、鋪石棧道、橫架小溪兩岸的舉世無雙的英台樹橋—奈何橋等,是研究「鬼門關」文化和綠珠文化的重要景點之一。據權威科研機構測定,山裡負離子含量最高達每立方米21萬個,可以稱得上為天然森林氧吧。桂門關給人的印象是古、幽、秀、奇,極具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博白縣旅遊局局長認為,桂門關旅遊景點的開發和建設,必將加快浪平鄉旅遊建設的步伐,推動浪平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促進浪平鄉社會和諧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他希望今後有更多的人到浪平鄉桂門關旅遊,進一步了解和研究桂門關的歷史文化。
(二)溫羅溫泉旅遊度假
溫羅溫泉位於縣城東南15公里處的亞山鎮溫羅村,縣城有公共汽車直達。泉池寬約10 溫羅溫泉旅遊度假區
米,深約2米,呈圓形。股股溫泉在池底湧出,啵啵有聲。池水清澈明亮,池底之物一清二楚,整個溫泉池恰象大鍋十分燙手的熱溫,清代《博白志》中說「水泉湧出,熱如沸湯,可宰牲」溫泉池上空蒸氣騰騰,如煙似霧。 建設中的博白溫泉旅遊度假區融觀光游覽、休閑度假、健身娛樂、水上運動、野營登山、科學考察於一體,整個溫泉流量大、水溫高、水質好,景區山光水色、積翠浮綠、環境優雅,泉邊湖水清澈碧藍、曲橋水榭、林藏殿閣、一泉一湖、廣西獨一無二,實為休閑度假、享受大自然恩賜的世外桃源。溫泉旅遊度假區主要景點有:(1)溫泉、(2)溫羅湖、(3)森林及生物景觀。
(三)宴石寺風景區
宴石寺風景區位於博白縣境西南部頓谷鎮石坪村,距縣城30公里,海拔300多米,景區面積為24平方公里,碧綠的南流江從景區穿梳而過。景區以宴石山為中心,宴石寺為首 ,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山體頂平開闊,四壁直立,傳說曾有眾神會宴於山頂,故名宴石山。山體為紫色砂岩及紫色土,山上有池,一年四季有水,景區內層巒疊翠,形象 宴石寺風景區
帶真,馬岐石形似牧童騎馬;龜頭山上千年神龜翹頭望春天;象鼻伸鼻飲江水;美女獻花趣味橫生;還有栩栩如生的虎頭山;活靈活現的金雞報曉山頗具有神奇色彩。山峰透岩洞奇,石山美,江水清,景色迷人,氣候溫和,神話傳說神奇入勝,歷來不知吸引了多少遊人墨客到此游覽吟詩作對,素有文明歷史和名人開發功績記載,遊客如雲,長盛不衰。1995年4月經廣西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把宴石山風景區的隋朝建造摩崖三座雕象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同年8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宴石寺風景區主要景點有:(1)宴石寺、(2)宴石天仙橋、(3)紫陽觀、 (4)三烈祠、 (5)仙人池、(6)「神樹」、(7)出米洞(8)母豬帶仔、 (9)仙梯、(10)頂天臘燭、(11)伏波祠。
(四)大平坡水樓
大平坡水樓是博白縣主要名勝古跡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水樓位於縣城東南四公里的城廂大良村,始建於民國元年(1912年)。水樓四周有五米寬的護河,分四 大平坡水樓
層。底層大半浸於水中,由外到內依次為拱門、環廊、內室;圓拱門半露水面,倒影水中,環環相扣,水樓便如虛浮水中,微波盪漾,隱隱浮動。二、三層格局與一樓相似,各設五室,是水樓主體部分;四周有長廊相環通,廊外南北各設11個拱門,東西各有五個。第四層乃裝飾性門樓,立於樓頂中端,有台帽徽,設三室。南北還各有吊橋(現改水泥鋪設)與第二層相通。水樓南北長27.62米,東西寬15.77米,通高17.58米;底層水池南北長36.5米,東西寬29.64米,水深2.5米。 為什麼要建大平坡水樓?大良村一八旬老嫗黃樹英說:「老人講,有一年下了一場黑雨。黑雨過後,連年瘟疫不斷。為了消災除魔,大育村一李姓大地主集資並請人設計建了水樓以鎮妖邪,並兼作收租倉庫。」據《博白縣志·大事記》載:「道光十二年(1832)二月六日夜,下黑雨,水如淡墨。是年,早稻豐收。」而水樓始建於民國元年,即1912年。看來,建水樓的真正原因還有待考證。 水樓建築式樣為古代英國別墅閣樓,雄偉古樸。這幢偉岸而別致的歐美風格的建築矗立於遍地二進院式的中國鄉村傳統建築群中,如鶴立雞群。光陰荏苒,八十多個春秋的風風雨雨,四周田野的水稻黃花幾度飄香,水樓已經斑駁蒼老。1985年經文物管理所修葺後,水樓如今又恢復風采,煥發出他那英國紳士般瀟灑迷人的風度。
(五)雲飛嶂
雲飛嶂位於廣西博白縣城西南四十餘公里之那林、江寧、頓谷、沙河四鎮交界處。是廣西十萬大山南端的一座主要山脈,該山是一座具有神奇色彩,傳說頗多,山險徑曲,奇峰怪石 雲飛嶂
,懸崖陡壁,陰谷陽坡,松間煙雲,古樹參天,石溪流泉,風景秀麗之名山,素有「壓倒嶺南第一峰」之美稱。明代詩人曾才魯,游雲飛嶂後賦詩,曰:「律卒峰巒氣勢雄,雲飛霞卷影玲瓏。巨人跡在千層石,扶綠祠連一徑松。鶴唳風聲秋嶠外,鴉飛虹影夕陽中。眼看宛石芙蓉帳,壓倒羅浮第一峰。」(羅浮山古時為嶺南第一峰)雲飛嶂深山坡麓茂生著野參芍葯,天冬百合,靈芝沉香,楓柯丹桂,山柚蕃柏,蘿芒竹結,板栗荔枝,雲茶油柑,紅菌青菇,香樟楠杉,翠竹白藤,奇花異草等。林中深處還有飛禽走獸,龜蛇玉兔,蠶娥蜂蝶,真乃一座天然之博物園。雲飛雲飛,之奇特所在於煙雲變幻無窮,千姿態百態:時而輕如絨球,時而族如芒花,時而如飄綵綢,時而如涌波濤。四季常見峰頂雲鎖霧繞,故名「雲飛嶂」。 雲飛嶂有三絕:一是山頂千層石上的巨人足跡,被稱為仙人腳印;二是唐代南州太守領將軍龐孝泰古墓;三是松濤啼鳥。因山勢崇峻,秋高氣爽時節,登上山巔,可看到北部灣深藍色的海水。周圍的主要景點有:雞冠嶂、上流峰、六塘頸、鐵帽頭、玄乳峰等。雲飛嶂盛產的雲飛紅碎茶,是博白名茶之一。
(六)博白人民公園
公園
博白縣人民公園,位於縣城區的北側,始建於1926年,其前身是「中山公園」,1956年改名為「博白縣人民公園」,公園佔地面積18432平方米。園區所在山嶺均已全部綠化,園區樹木蔥蘢山徑遷回,滿目飛花點綴著樓亭畫略,一派生機勃勃、花香鳥語的景象。內有登高嶺,山頂上青松翠柏簇擁著氣勢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在山頂可瞰腑博白全城,碑前廣場中中立有中共廣西特委書記朱錫昂烈士雕像、右側有朱光亭、左側有紀念館、動物園、游樂園、水上樂園、露天舞廳等等。是我縣設施功能齊全的休閑、旅遊的好去處,東靠城東水庫(可劃船、垂鉤)。北有萬畝龍眼基地,遊人可品償豐收果實,西側接壤南流東(可劃船、垂鉤)、雙角峰、將軍嶺、雞冠水庫,是休閑、假日活動的中心,每年接待旅遊、休閑人員約30萬左右人,景點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和良好的經濟價值。
(七)王力故居
王力故居位於博白縣城西郊的新仲村岐山坡隊,距離縣城1千米,博白至水鳴公路旁。是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旅王力故居
游區,被譽為「中國近百年來最偉大的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故居始建於清朝嘉慶元年(1796),是王力的祖父王紫庭所建,共3進27室,為泥磚桁桷單層體懸山頂結構,典型的南方客家民居建築風格。總佔地面積1100多平方米,座北向南,原為三進27室,具有客家民居建築風格。由於年久失修,已有相當部分房屋於20世紀90年代初崩毀。2003年重新修復並向遊人開放。 王力先生神奇的學術生涯和傑出的成就,是後人豐富的精神食糧。為了弘揚王力勤奮好學、龍蟲並雕、中西貫函,忠誠教育事業,熱愛祖國的精神,緬懷先輩,激勵後人,博白縣縣委、縣政府決定修復王力故居和建設王力紀念館,把王力故居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化學術研究交流基地,文化與旅遊結合的人文旅遊景點,群眾休閑學習的好去處。並從2002年3月份開始籌備修復王力故居。把王力故居、紀念館的規劃納入整個縣城的規劃,總投資1000多萬元。規劃第一期工程:王力故居主體工程和故居前面小廣場的硬化。佔地約1400平方米,建築面積918平方米,房屋20間,確保在原貌的基礎上建成磚混結構房屋;第二期把道路拓寬,建好停車場;第三期工程把王力故居前面的五戶人家房屋搬遷,建設王力廣場,擺放王力先生銅像,恢復門前7個池塘,把故居前的魚塘建成荷塘,池塘種荷花,周邊種竹、柳樹、桂花樹,建造彎拱橋、涼亭等,辟為休閑游樂場所。將岐山坡小學改名王力小學,故居後面建設王力初中,在岐山坡小學左邊建造王力紀念館。 籌建工作得到上級有關部門、海內外各界人士、王力先生親屬及全縣廣大群眾的關心支持,獻計獻策,出力捐錢,捐獻文物。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完成,於2003年12月5日舉行修復落成典禮。 修復後的故居佔地1400平方米,仍然保持了原故居的風貌,融文化、學術、藝術、史料、觀賞為一體。展示的內容豐富翔實,有王力先生家世童年,十年失學,奮發進取,出國深造的敘述;有師承國學大師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和著名文學家朱自清、聞一多砌磋學問的珍貴史料以及王力先生酸甜苦辣的人生經歷。淋漓盡致地重現了這位大師「生前一代雕龍手,身後三千倚馬才」治學育人的風操,詳細介紹王力先生一千多萬字著作的輝煌學術成就。故居內設有「龍蟲並雕齋」、「王學書屋」、「翰墨碑林」、「王力出生地」、「王力著作閱覽室」、「王力會客室」、「花廳院落」等展廳,再現了「一代宗師」王力先生學術生涯和個性、風采、魅力,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