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團游開發 » 旅遊規劃與開發王德剛

旅遊規劃與開發王德剛

發布時間: 2021-03-08 05:29:54

㈠ 菏澤地區有什麼知名的大型企業

我來回答,《論山東民俗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

李東成

(山東師范大學 齊魯文化研究中心,山東 濟南,250014)

摘要:山東民俗文化因其傳承性強、地域特點鮮明、影響廣泛而成為山東民俗旅遊的重要資源。憑藉此資源優勢,山東的民俗旅遊享譽國內外,成為山東旅遊業一個富有潛力的增長點。但在當前的民俗旅遊開發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在分析山東民俗旅遊的特點、類型和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現狀的基礎上,就目前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開發原則和解決對策。

關鍵詞:民俗;民俗文化;民俗旅遊;山東

一、民俗文化、民俗旅遊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的定義

民俗文化,是世間廣泛流傳的各種風俗習尚的總稱,包括存在於民間的物質文化、社會組織、意識形態和口頭語言等各種社會習慣、風尚事物。[1] 它是民俗旅遊最重要的資源。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文化,因此,也有些學者提出用「生活文化」指代民俗文化。

與精英文化或宮廷文化相比,民俗文化更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獨特性、生動性和大眾性等特點,這些特點與當代大眾旅遊的諸多特點相吻合,使得民俗文化成為民俗旅遊的主體資源,這也是推動民俗旅遊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

(二)民俗旅遊的界定

(三)民俗旅遊的分類

對應民俗的分類,陶思炎依據民俗范疇,表現空間、產品性質、服務功能等為標准對民俗旅遊的類型作了細致的劃分。他以民俗旅遊涉及的民俗旅遊范疇為標准,將民俗旅遊產品劃分為物態、動態、心態、語態等民俗旅遊類型;以民俗生活空間角度為標准,將民俗旅遊劃分為市井民俗游、水鄉民俗游、山村民俗游、漁村民俗游等環境類型;以產品性質角度為標准,將民俗旅遊劃分為觀覽型、參與型、休閑型、運動型等類型。[5]但現實中的民俗旅遊活動與理論上的探討稍有差異,比如心態、語態等民俗很難成為一個獨立的民俗旅遊類型。王德剛把民俗旅遊的開發模式分為品牌經營模式、社區-歷史(傳統)街區模式、鄉村模式、「生態博物館」模式、主題公園模式和節慶活動模式。[6]這6種模式在山東均有分布,且比較切合中國民俗旅遊的實踐。筆者依據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的歷史及其現狀,把山東的民俗旅遊產品主要分為以下6種:民俗博物館旅遊、節慶民俗旅遊、婚俗旅遊、漁家樂、農家樂、民俗村(民俗主題園)旅遊,下文將結合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現狀對此分別詳述。

二、山東民俗旅遊的特徵

山東民俗旅遊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傳承性強

2、地域特點鮮明

3、影響廣泛

4、開發較早

三、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現狀

山東的民俗文化資源豐富,以此為基礎的民俗旅遊活動也類型多樣,豐富多彩,而且各地的民俗旅遊內容、形式不一,因此,很難全面、確切地描述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現狀。參照山東民俗旅遊產品的分類,筆者只是粗線條地勾勒出山東民俗旅遊的概貌。

(一)民俗博物館旅遊

(二)節慶民俗旅遊

這是山東民俗旅遊的主體,數量最多,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效益最好。其下又可分為傳統節慶旅遊,現代節慶旅遊、新興節慶旅遊、假日旅遊(如雙休日、黃金周等)。山東主要的旅遊節慶有濰坊國際風箏節、濟南千佛山廟會、趵突泉燈會、大明湖荷花節、青島國際啤酒節、泰山國際登山節、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淄博陶瓷琉璃藝術節、煙台國際葡萄酒節、菏澤國際牡丹花會、青島海雲庵糖球會、天後宮民俗文化廟會、榮成國際漁民節等。

(三)婚俗旅遊

(四)漁家樂

(五)農家樂

(六)民俗村、民俗主題園旅遊

四、山東民俗旅遊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山東民俗旅遊發展到今天,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不僅類型豐富多樣,在開發內容上也逐步深入,形成了一批知名度和美譽度都比較高的民俗旅遊品牌,成為山東旅遊又一個較有活力和發展前景的專項旅遊產品,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山東建立了許多民俗旅遊村、數條民俗旅遊線及民俗旅遊區,但目前山東民俗旅遊業也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節就當前山東民俗旅遊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和下一步的開發思路。

有些問題在整個旅遊業中是普遍性的,如對民俗旅遊資源重開發不重保護,重經濟效益輕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有些景點(景區)的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全理順等;也有一些具體問題,如景點(景區)各自為政,重個體得失輕共同發展等。就目前山東民俗旅遊實踐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管理體制的分割所帶來的矛盾

(1)「三孔」管理體制變更所帶來的旅遊開發與文物保護問題。

(2)蒲松齡故居與聊齋園的管理體制分割

2、企業化運作帶來的弊端

3、「內訌」式的不規范競爭

(1)膠南、龍口的徐福節

(2)中國民俗旅遊第一村之爭

4、開發滯後,對外競爭不力

(1)運河民俗旅遊必須迎頭趕上

(2)梁祝婚俗旅遊有待大力開發

(3)水滸旅遊:牆內開花牆外香

(4)菏澤牡丹要做大做強

5、民俗旅遊節慶的相似性和庸俗化

五、山東民俗旅遊開發原則和對策

(一)、山東民俗旅遊開發原則

1、文化原則

「文化是明天的經濟」,民俗旅遊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旅遊,它的魅力在於民俗旅遊景觀所承載和體現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隨著山東旅遊業的深度發展,以文化為內涵的旅遊將會超越以觀光為內涵的旅遊,對山東民俗旅遊而言,齊魯文化和山東民俗文化是其開發的靈魂,因此,開發山東民俗旅遊必須遵循文化原則。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開發和經營者應具有較強的文化意識,對民俗文化有較全面的理解,對民俗文化在民俗旅遊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能從多學科的角度研究各類民俗事象,發掘民俗旅遊資源。其次,民俗旅遊項目應創造和實現民俗文化氛圍,以便讓旅遊者得到深刻的文化體驗和感受。最後,民俗旅遊項目開發不僅要具有民俗的「神」,還要具有民俗的「形」,做到「神」、「形」合一,把民俗文化的精華完整地表現出來。[9]

2、本土化原則

民俗旅遊利用民俗文化吸引游者,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因此,在開發過程中必須以民俗文化為根基,避免過於商業化的運作和不切實際的模仿與開發。本土化原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因地制宜,挖掘當地的民俗文化資源,突出「原汁原味」,不要輕易仿製。當然,這並不排除以此為目的的適當提煉和加工,在實際的開發和經營中,這樣做往往是必要的;二是對於移植的外來民俗文化,則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某些與當地民俗文化背景有沖突的民俗文化資源,在強調新奇性的同時,必須經過本土化的改造,否則不宜移植。

3、特色性原則

特色性是旅遊資源的基本屬性,民俗旅遊資源尤其如此。失去特色,民俗旅遊資源也就不復存在。在民俗旅遊開發實踐中應以特色為依據,突出各地區的民俗旅遊特點,設計和推出與眾不同的旅遊產品、旅遊線路和旅遊購物品。突出特色性原則也是提升旅遊區的品位,提高競爭能力的有效手段。

4、遊客中心原則

遊客是民俗旅遊的主體,因此,民俗旅遊應以遊客為中心,按照遊客的需求開發適銷對路的民俗旅遊產品。遊客的旅遊心理復雜多樣,但最基本的還是求新、求異、愉悅身心,針對遊客的這些基本旅遊心理,我們要開發新奇、參與性和體驗性強的民俗旅遊產品。

5、多樣性與專題性結合原則

多樣性與專題性既對立又統一,二者充分結合會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多樣性不僅不會沖淡專題性,而且還能襯托、突出專題性;多種專題也能豐富多樣性,使多樣性既有深度又有廣度。

6、可進入原則

各地區民俗文化不同,表現為各個旅遊景區(點)是一種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且民俗活動多在農村開展。因此開發時要考慮距離遠近、可進入程度、交通狀況等問題,以便作到各旅遊片、區內各景區(點)相對集中、聯系較緊密,各片、區間交通順暢,可進入性好。這樣有利於設計旅遊線路,方便遊客進行各種民俗旅遊活動。

7、可持續發展原則

在民俗旅遊規劃和開發中,更要注重對民俗旅遊資源的挖掘、搶救和保護,不要殺雞取卵、竭澤而漁,要有長遠眼光,保持民俗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因為隨著中國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化進程呈加速度增長的勢頭,民俗文化賴以存在的風俗習慣和古民居、古建築遭到建設性破壞,因此,對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迫在眉睫,旅遊開發是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但要注意避免重蹈城市化的覆轍。

8、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統一原則

旅遊規劃與開發要充分考慮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有機結合,充分協調經濟發展、資源保護和社會進步的關系,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統一,促進山東省民俗旅遊健康、高效持續的發展。

(二)、山東民俗旅遊開發對策

1、挖掘、突出山東民俗旅遊的齊魯文化內涵

旅遊具有文化性和經濟性雙重屬性,而齊魯文化自其產生之日起一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幹和核心,它也是山東民俗旅遊的立身之本。在目前大多數民俗旅遊景點日益走向庸俗化、企業化的時候,挖掘、突出文化內涵是提升民俗旅遊景點品味的良好手段。山東的民俗文化包羅萬象,除了其以民間建築、民間技藝、民間游戲為代表的物質層面和以婚喪嫁娶為代表的制度層面外,以民間傳統、宗教信仰、人文素質為代表的精神層面也同樣不容忽視,在民俗旅遊的開發實踐中,後者尤其要引起民俗旅遊開發者和經營者的重視。

2、理順管理體制,加強文物保護

文物作為物質民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民俗旅遊開發的重要載體,「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破壞文物就毀滅了民俗旅遊的基礎,失去了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從理論上來講,旅遊開發與文物保護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保護文物是為了更好地進行開發,有了旅遊開發的收益才能更好地保護文物。在處理二者的關繫上,應當把相關文物的保護工作置於主導地位。然而,在實踐中,二者的關系不是如此。某些單位和個人把旅遊開發的收益中飽私囊,不願對文物保護投資。對此,必須加強旅遊管理方面的分工負責,統一協調,理順管理體制,同時,正確貫徹《文物保護法》,加大對文物的保護力度。

3、樹立鮮明的形象,打造民俗旅遊品牌

獨特性是民俗旅遊資源的重要特徵,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賣點,不致被替代。青島在民俗旅遊方面即有多個賣點,不能互相替代,形成了多贏。

關於石家莊、王家皂中國民俗旅遊第一村之爭,其實,二者在民俗旅遊內容和開發歷史有很大不同,石家莊以「農家樂」著名,王家皂以「漁家樂」為主;石家莊因其開發較早,影響較大,王家皂卻是新開發的民俗旅遊村。稱石家莊為「中國民俗旅遊第一村」是合適的,王家皂可定位在「中國海洋民俗旅遊第一村」,從筆者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國內還沒有如此定位的。這樣既可避免石家莊帶給王家皂的「陰影效應」,還可突出王家皂的海洋民俗特色。最好的競爭是避免競爭,在這方面,楊家埠做得比較好,它定位為以特色民俗為主題的「中國民間藝術遺產村莊」,突出了自己鮮明的特色。

4、對內聯合,對外競爭

面對來自江蘇等其他省份以徐福東渡為主題的民俗旅遊,膠南、龍口的徐福節慶首要的是在協調的基礎上聯合起來,一致對外競爭。因為二者的資源特點類似,地理位置較近,內部競爭只能導致兩敗俱傷。在實際操作中可採取兩地每年輪流舉辦徐福節慶,或以一地為主,一地為輔的方式;也可把每年的徐福節時間分開,兩地分別舉行,從而避免同一時段舉辦徐福節慶。

這種方法也適用於「濟南三勝」的春節黃金周。「濟南三勝」在春節黃金周均舉辦大同小異的民俗旅遊活動,與其拼內耗,不如聯手一致對外。如果把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三大名勝分開來看,都不及泰山、西湖等著名旅遊景點有影響力,但如果「山、泉、湖」強強聯手,進行資源優勢互補,讓遊客以優惠的價格一票通游,將對遊客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形成泉城民俗旅遊的拳頭產品,會吸引更多的遊客來濟南。

5、整合旅遊資源,做大做強

以菏澤為例。菏澤作為全國最大的牡丹生產基地,完全可以在每年冬季舉辦一次全國牡丹催花展。既可以讓人們在寒冬觀賞到牡丹的芳姿,又可以進行花木交易,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菏澤是著名的「戲曲之鄉」和「武術之鄉」,棗梆、柳子戲、山東梆子等十幾個地方戲種同時並存,這在全國同級地市中尚不多見。菏澤的麵塑、魯錦等獨特民俗,也可以重點開發為「民俗博物館」和民俗生態保護區,和牡丹一起構築菏澤旅遊的四季文章。

菏澤市目前正在選聘有關專家編制旅遊發展規劃,以牡丹、水滸、黃河旅遊為主線,涵蓋全市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觀,以期構造全年有景的格局,做活四季文章。如果菏澤牡丹與黃河、水滸結親成功,將從根本上擺脫當地旅遊業多年來單靠牡丹一條腿走路的尷尬。

6、加大旅遊開發力度

在這方面,運河民俗旅遊、水滸民俗旅遊和黃河三角洲民俗旅遊比較迫切需要加大旅遊開發力度。為加強對梁祝文化的研究,可成立梁祝文化研究學會,在對梁祝文化的開發利用上,可將梁祝讀書處——嶧山建成愛情搖籃之山;將微山縣馬坡梁祝墓所在地恢復明代梁祝祠,建梁祝愛情文化園。通過對梁祝文化的研究和開發利用,為濟寧文化大市建設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梁山雖然沒有以前的「八百里梁山水泊」,但有水滸民俗文化,可從民俗旅遊入手,吸引魯西南、魯西北和全國的遊客。

7、編制全省民俗旅遊規劃

截至目前,全省還沒有專門的民俗旅遊規劃,這與山東的民俗旅遊資源大省、民俗旅遊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稱。國外旅遊專家在為山東做全省的旅遊規劃時曾說,濰坊是山東民俗旅遊的中心,可在「千里民俗旅遊線」的基礎上把山東全省的民俗旅遊進行統一規劃,東引山東的海洋民俗旅遊,西聯魯西南的運河民俗旅遊、水滸民俗旅遊和菏澤的民間藝術旅遊,形成橫貫山東全省的民俗旅遊線。如此以來,勢必盤活山東全省的民俗旅遊活動,擴大山東民俗旅遊在全國的地位和影響,促進山東民俗旅遊的跨越式發展。 28613希望對你有幫助!

㈡ 如何從新的角度來探討民俗旅遊的發展

您好
《如何從新的角度來探討民俗旅遊的發展》

一、如何認識民俗旅遊

(一)民俗旅遊的范疇

民俗旅遊是當今的熱點,其作為一種無形文化資源,代表的價值呈現出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遊能將自然文化、社會生活、觀覽體驗、傳統現代等結合起來,反映著民俗區域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多彩的生活情趣。「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它以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民俗事項和民俗活動為旅遊資源、在內容和形式上具有鮮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獨特性、在心理上滿足遊客追求「新異樂知」的需求慾望的一種旅遊形式。針對民俗旅遊的范疇問題,學術界有著不同的見解,其中就有關於上層文化中的宮廷文化(諸如宗教歷史遺跡、佛教寺廟景觀等)是否被納含於民俗旅遊資源(大數來源於民間下層文化)之中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隨著時代的遷移,上層的宗教儀典等已經成為當地的民俗文化傳統,所謂的「神聖」已經加了民俗的基調與內容,把上述歸為民俗旅遊的范疇有其可行性與合理性:符合時代的變遷性質,保留歷史原有的上層文化;豐富旅遊文化的內涵,順應民俗旅遊發展趨勢;共同參與並了解,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

(二)「旅遊民俗」的分類

「旅遊民俗」是個廣泛的概念,其分類的標准與角度不同,分類的結果也會有所出入。總的來講,分類應從宏觀與微觀的角度來分別定位。

1.從宏觀的角度來區分,旅遊民俗又可依照其涉及的民俗性質、產品層次等可作出不同的類型劃分。周霄認為以民俗性質為標准,旅遊民俗可分為「物質型」、「社會型」、「口承語言型」和「信仰型」四種類型;以產品層次為標准,旅遊民俗還可分為「靜態陳列型」、「動態表演型」和「互動參與型」三種類型。此外,謝科還根據民俗旅遊資源的存在形式和表現形式,可將旅遊民俗分為三種形式:物質民俗旅遊資源(包括生產民俗、消費民俗和流通民俗)、社會民俗旅遊資源(家庭民俗、村落民俗、民間組織民俗、禮儀民俗、歲時節日民俗)和精神民俗旅遊資源(信仰祭祀民俗、口承語言民俗、民間藝術民俗、民間游戲娛樂民俗)。巴兆祥在論及民俗旅遊時根據旅遊者的行為動機把民俗旅遊分為消遣觀光型、參與型、考察型和娛樂性。

2.從微觀角度來區分,旅遊民俗的分類可根據地方的具體情況,不拘泥於一種格式。如大理旅遊民俗主要包括服飾、手工藝品、歌舞、節日、宗教信仰這幾類;又如喀納斯斯湖景區圖瓦旅遊民俗有物質民俗文化、意識民俗文化和社會民俗文化3大類、11亞類和41小類。根據調查,圖瓦人文化在畜牧民俗、農耕民俗、服飾民俗、飲食民俗、居住民俗、社會民俗文化、交通民俗、婚俗民俗、壽慶民俗、喪葬民俗、傳統節日、現代節日、鄉里民俗、競技民俗、工藝民俗、自然崇拜、生活禁忌、宗教信仰上具有特色。

二、民俗旅遊的研究內容(價值體系研究)

本人通過萬方資料庫、google academic搜索引擎、中國期刊網等搜索到了近萬篇關於民俗旅遊的論文,再加之導師指定的論文,發現關於對民俗旅遊的研究至今在這樣的一個范圍中反復討論,同時加深加寬。民俗旅遊的研究內容大多數集中在民俗旅遊概念、特點和分類研究;民俗旅遊規劃、開發及開發模式的研究;民俗旅遊的有關文化方面的研究;民俗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區域旅遊發展研究;民俗旅遊與市場、經濟相關的研究;民俗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民俗旅遊的中外對比研究等等。探討諸如此類問題的論文比比皆是,但是從民俗旅遊本身的價值角度出發的文章並不多見,縱觀民俗旅遊的研究內容,其實質上主要探討了民俗旅遊的價值體系,其主要包括了以下幾方面的價值內容:

(一)文化價值觀

1.文化的不和諧現狀:旅遊業往往被稱之為「無煙」產業,然而在其發展過工程中對其賴以生存的旅遊資源環境所造成的傷害, 從某種程度上看, 絲毫不亞於工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由於過於關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導致民俗文化精神內核的喪失,出現大量的偽民俗,破壞了旅遊地民俗文化的和諧性,促使旅遊地民俗文化出現與外來文化快速趨同的趨勢,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漸消失。民俗旅遊是在豐厚的民間文化土壤上發展起來的旅遊形式,本應有利於民間文化的傳承,但在不少地方,旅遊開發卻使民間文化受到了傷害,導致民族風情徒具形式,手工藝品藝術價值降低,文化的多樣性漸趨喪失。孫天勝認為其主要原因是開發者和旅遊者的功利主義,為此我們應強調民俗旅遊對文化保護的責任,在發揮其經濟功能的同時不忘其對文化傳承應有的意義。田茂軍從「沒有科學地處理民族文化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和「沒弄明白民俗文化保護與開發的主體問題」兩個角度對民俗旅遊文化進行了反思。周霄(2002)還引進了「文化殖民」這個概念,等等。

除此以外,還有學者認為中國當代文化巨變的明顯特點是物質生活習俗與社會生活習俗、信仰生活習俗的兩極化發展,即一方面在物質生活方式上疾速追逐超越時空和國情的消費與享受,甚至不加選擇地套用外來文化模式,或錯誤地引進西方文化的敗筆來填補鄙棄傳統生活方式的空缺,另一方面在家族習俗、人生禮儀及信仰行為與觀念上不加區別地全面恢復古舊的宗法性禮俗,無論外來的風俗還是本土的習慣,都處在沖撞、融合或重整再造之中。此外,現時風俗打上了「時尚」的印記,研究時尚這種能夠趨同性行為模式的形成、時尚的不斷更替等則成為民俗學者們的主要任務。

2.文化的協調發展:民俗旅遊發展中存在的看似經濟性問題的文化沖突,實則是深層次文化沖突的外現。所以旅遊開發的實踐中,不僅應該對一個地區的旅遊開發進行技術經濟論證,而且應該尋找文化沖突中的均衡,培養文化調協的概念。陶犁認為,其協調內容應含有民俗旅遊者文化求異與文化認同間、民俗旅遊的本質與民俗旅遊產品形式間、民俗旅遊中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自決性與互動性間、民俗旅遊中接待地居民文化心態間、民俗旅遊的開放性與限制性間、民俗旅遊中文化與生態經濟間的調協。吳忠軍在論述廣西民俗文化的時候也涉及了「整體文化開發設想與局部文化建設並重」的協調思想。卡哈爾-吾甫爾針對新疆民俗旅遊文化資源的開發提出了增強區域協作、聯合促銷並盡快建立和完善新疆黃金旅遊走廊的思路。

其實文化協調性的現行核心問題是民俗旅遊本真性與商品性的協調問題。其實民俗旅遊的本真性與商品化並非絕對對立,如民俗旅遊開發以旅遊業為驅動力,商品化則無法避免,我們應該尋求本真性與商品化的內在張力以獲得旅遊開發的可持續。同時不協調的關鍵實質上不在於民俗旅遊商品化本身,而在於對商品化的膚淺理解和低級運用。民俗旅遊中的「本真性」側重於旅遊者所經歷的「真實」,通過市場運作來為旅遊者提供一個體驗民俗文化的機會。因此,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它具有經濟的「外殼」和文化的「內涵」。因此,民俗旅遊的開發既要遵循經濟規律,又要遵照文化法則。置文化內涵於不顧的隨心所欲、粗製濫造,實際上違反了商品化原則,是不可持續的發展,也不可能獲得長遠的經濟效益。同時,在旅遊開發中一定要把握商品化的「度」,不把旅遊的經濟效益把再過高的位置,商品化也未嘗就是壞事,相反商品化還可以有效的傳播和推廣民俗文化,旅遊也將成為民俗文化傳播的使者。所以只有本著旅遊本真性與商品性的均衡發展才會真正實現大范圍的文化協調。

(二)經濟價值觀

作為文化旅遊重要組成部分的民俗旅遊,在經濟效益方面已經顯有成效:

1.顯性效應:民俗旅遊以其獨特的魅力在吸引旅遊者、增加客源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

2.隱性效應:需要經過時間的檢驗,民俗旅遊是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同時民俗旅遊也擴大了當地的知名度,在帶來直接的經濟收益的同時,還可以吸引眾多的投資者為當地經濟建設宣傳服務。

殷群從民俗旅遊的供給與需求方面出發,指出民俗旅遊需求的邊際效用遞減,因此開發中要防止民俗旅遊的泛化,同時要注意民俗旅遊的供給具有民族性和民間性,此外,作者也對民俗旅遊進行了消費效用分析。陳建設等指出民俗旅遊能給民俗地區帶來經濟收入實為一種幫助扶貧、充分利用資源和保護資源文化的經濟激勵,同時提出以擴大市場增加收入、建立合理的經濟補償機制、多種激勵方式相結合的建議對原有的經濟激勵進行了改進。在實證性研究論文當中,張旭亮等對圖瓦民俗旅遊進行了研究,以外部性理論為基礎,探討了圖瓦民俗旅遊開發所產生的外部性不經濟性,並針對這些外部不經濟性提出了一些可消除圖瓦民俗旅遊開發外部不經濟性的建議。

(三)社會價值觀

民俗旅遊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特色旅遊,其獨特性與生動性使其充滿了商機,當然作為社會整體中的一個側面寫照,我們也不可忽略其社會價值。彭誼認為通過民俗旅遊,可以為弘揚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機和條件,促進了生態環境、文物古跡的保護和城鄉的美化,同時也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此外,隨著可持續發展的提出,「社會控制」問題也炙手可熱,民俗旅遊拉動了旅遊地經濟的增長。當經濟落後地區的經濟資源等因素不足以支持其向前發展時,外部的政治機構和經濟集團以「投資者」或「扶貧者」的姿態介入並成為旅遊戰略的制定者和經營運作的操控者。眾所周知,投資者關心的往往是其資金收回與效益問題,這種思路極易導致民俗旅遊開發中的短視行為,為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以當地自然文化生態的破壞為代價。因此,在關於當地民俗旅遊開發與保護的原則性問題上,地方政府需重新爭取主動而堅定立場,以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為計。

三、民俗旅遊的研究方法

民俗旅遊是一門新興的旅遊主題,它的熱潮引起了眾多學術研究的緊跟而上,研究方法也是如此,大量篇幅的研究方法此起彼伏,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剖析並總結。具體而言,民俗旅遊的研究方法可主要分為以下四種類型:一般分析法、跨學科分析法、整體—局部分析法和跨區域分析法。

(一)一般分析法

從民俗旅遊的資源開發和市場開發兩個角度, 提出了調查法、比較法、綜合法、形象定位法、市場預測法。胡海勝使這五個方面具體化:調查法——對民俗旅遊資源、市場和開發過程的調查;比較法——相似和相異比較;綜合法——綜合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旅遊資源的評價(分等定級法、層次分析法、模糊數學法)和對民俗旅遊景點的綜合開發(景點內綜合開發、民俗風情與自然風光文物古跡的結合、點線面相結合);形象定位法:領先定位、比附定位、逆向定位、空隙定位、重新定位;市場預測法:定性(類比預測法、集合意見預測法)、定量(時間序列預測法、回歸分析預測法、試銷法)。

(二)跨學科分析法

對民俗旅遊的研究與對相關學科的研究是相通的,此類相關學科包括社會學、哲學、心理學、人類學、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人口學、生態學等等。只有通過類比或對比才能在學科研究間找出共性與特性,關於民俗旅遊的論文中運用跨學科研究方法的並不多,但也不乏有人創新開拓,如周霄從人類學的角度出發,系統闡述了旅遊民俗的概念體系與類型,以及民俗旅遊的本質與特徵,並從文化變遷、組織重構、角色認同和社會控制等方面對民俗旅遊的社會文化影響進行了簡要分析。又如劉曉春從哲學的意識形態方面分析,認為民俗旅遊是全球化背景下權力政治、資本與地方性文化之間共謀的結果,是一種後現代文化現象,服務於民族——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訴求。此外,民俗學與心理學的結合也可為創新之舉,王德剛等從消費心理學的角度來考察旅遊者對民俗旅遊商品的需求特徵,包括追求時代性、追求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統一、追求消費多元性與需求多樣化、追求消費個性化和追求攜帶的方便性等。

(三)整體—局部分析法

這種方法實質上也可稱作整面—焦點分析法。

1.運用整體(整面)分析法的文章佔了論文總數中相當一部分,其從宏觀把握問題,審視我國民俗旅遊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並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同時展望今後的發展動向,等等。

2.局部(焦點)分析法則從微觀的角度來具體分析某一個地區的民俗旅遊發展情況,其研究領域涉及中國東西南北中大部分省市自治區,研究的層次由省及村。論文研究內容以具體地域狀況為基點來探討,分析了民俗旅遊發展的歷史成因、開發模式及意義、現狀及內容、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等,以小范圍的詮釋擴展到大范圍的展望。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地域涉及廣泛,如在文獻總數(根據資料庫精選出的112篇文獻資料)中,分析新疆、廣西、雲南、內蒙古、山西、遼寧、天津、湖南、四川、重慶、江西、甘肅等北方及中西部省份,或諸如昌平、新疆喀什、恩施州、北京懷柔區官地村、湘南地區、張家界、甘南地區等小區縣的論文數較多,而針對東南沿海諸如上海、南京等地關於民俗旅遊開發方面的文章較少;此外,民俗旅遊深入研究與少數民族緊緊相連,大量的文獻圍繞少數民族地區的民俗開發而展開,如西南三省少數民族的旅遊民俗開發等。

(四)跨區域分析法

也稱之為區域比較法,此分為兩種情況:1.國內不同區域間的比較分析法;2.跨國界比較分析法。針對1種情況,海峽兩岸曾在02年於北京對關於兩岸觀光休閑農村與鄉村民俗旅遊召開了研討會;「06中國旅遊發展論壇-北京對話」也以跨省市的手法來比較分析鄉村民俗旅遊的發展異同。針對兩種情況,周春光等從介紹日本「里山」現象入手,通過對目前京郊地區民俗旅遊發展現狀的分析,提出民俗旅遊可持續發展建議,並積極主張營造有中國特色的鄉土自然文化和民俗旅遊發展模式。

(五)其他方法(創新構想)

包括「經典羅列法」和「歷史階析法」。

1.「經典羅列法」指在羅列出民俗旅遊發展過程中的典型案例來分析民俗旅遊的發展模式與發展前景等,陳景輝等在論及我國民俗旅遊開發的成功模式中就羅列出民俗旅遊發展過程中典型的三種模式:瀘沽湖地區的納西族摩梭民俗文化旅遊開發;西安以仿古入城式盛大典禮歡迎柯林頓;深圳華僑城大打民俗旅遊品牌,並以此為基礎提出對內蒙古民俗旅遊的開發意見。

2.「歷史階析法」指利用民俗旅遊發展中不同歷史階段的典型性特徵來縱觀民俗旅遊的發展進程與改進措施。這兩個創新構想出的方法在研究中的具體運用情況不多,即使出現也以綜述的形式,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去完善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從而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四、民俗旅遊的創新思路

(一)處理民俗旅遊與相關主題旅遊的關系

隨著「旅遊可持續化發展」口號的提出,以「生態旅遊」、「鄉村旅遊」、「紅色旅遊」、「民俗旅遊」為主題的旅遊形式紛紛興起。民俗旅遊作為近年來旅遊新的增長點,各地方踴躍的打起「民俗」的旗號、以當地的民俗特色吸引遊客來發展當地的旅遊經濟。其實民俗旅遊與其他幾種旅遊形式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同步性與相關性,具體體現在:

1.民俗旅遊中的「民俗」特質貫穿於生態旅遊、鄉村旅遊和紅色旅遊的內容之中,呈現出地域上與內容上的相互包攬性,具有「民俗搭台,生態、紅色、鄉村唱戲」的特徵;

2.均為新興的旅遊形式,其形成機制與發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四個主題互為兼容,互為補充;

3.旅遊發生地大部分集中在邊遠山區和偏僻鄉村,上述幾種形式的旅遊均順應形勢,有效地宣傳了當地特色文化、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維護了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二)注重都市民俗旅遊與鄉村民俗旅遊、農業民俗旅遊的並肩發展

民俗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如何更好地豐富民俗旅遊的內容、展現豐富旅遊文化,一直是研究人員關注的問題。「和諧」理論的提出要求我們在旅遊的生態可持續方面也做出貢獻,農村民俗旅遊與農業旅遊是民俗旅遊可持續化的發展重點,它們是伴隨著中國古代農村或農業經濟生活而產生的文化現象,也是我們如今發展民俗旅遊中的重中之重。然而社會的進步與旅遊發展的多樣化要求民俗旅遊不局限於一個小范圍內。迄今為止,仍有不少民俗旅遊論文還在沿用早期英國人類學派的觀點,把大量注意力投向古老的民俗事象,因而過分關注市場尚不成熟的民族或鄉村區域,紛紛開發出一系列無「度」的民俗旅遊項目,而同時國內都市所吸引的客源在旅遊市場上至今還佔有很大的比重,這為都市民俗旅遊的開發提供了很大的市場空間,我們的研究餘地還很大。比如,邱扶東等在考察上海都市民俗特徵基礎上,提出了上海都市民俗旅遊開發模式,並從都市文化與旅遊氛圍、旅遊產品、旅遊商品等方面評價了都市民眾旅遊開發的作用。總之,要把民俗旅遊做大做好,就要結合都市與農村等地域的民俗特色,做到地域間民俗旅遊的和諧發展,達到互為補充、互為增色的效果,使遊客選擇餘地更大,從根本上完成民俗旅遊的多樣化建設。

(三)解決民俗旅遊的傳統性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與「三農問題」

民俗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涉及的內容很廣,有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環境等方面構成。

1.經濟上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可用來指導民俗旅遊的產供銷活動,從而解決供需矛盾;

2.社會、文化的可持續要求民俗旅遊開發中加強對傳統民俗文化價值的宣傳, 要提高當地居民的素質, 激發起對所在社區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愛和自豪感, 提高其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對遊客要加強尊重接待地社會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宣傳教育等等;

3.環境的可持續主要在於加強環境保護和開展各種形式的針對民俗旅遊開發者、管理者、旅遊者以及當地人們的生態環境教育,提高其環境保護意識。

如今民俗旅遊展開地中相當一部分集中在農村,「三農問題」也就成了「可持續發展問題」中的核心問題。李萬佰以北京昌平市為例,提出了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產業環境、與其他產業協調發展和政府扶持為措施的「三農問題」解決方案。李琳桂等認為「農家樂」民俗旅遊在「三農」問題上可以有效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解決農民增收難的問題;解決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問題;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問題;加快農業市場化、農村城市化的進程。

(四)發揮民俗旅遊的「特色化」營銷

「特色化」主要包括營銷客體(民俗產品)的特色化和營銷介體(營銷手段)的特色化。

1.營銷客體(民俗產品)特色化:指的是地方根據當地的民俗特色,設計出符合遊客需要的旅遊民俗產品。如昌平以「酒」為題材發掘其民俗旅遊之「酒文化」;滿族人民依據其民族特色開發傳統食品,使「薩其瑪」等品牌產品名揚天下;遼寧對民俗旅遊中的紀念品開發頗有獨到之見;此外,「民族高校開發民俗旅遊」的構想成了旅遊界的熱門,等等。

2.營銷介體(營銷手段)特色化:即為營銷的方式,其實關鍵在於怎樣去廣告宣傳自身的特色產品。肖建春對四川重慶一帶的民俗旅遊作了廣告分析,提出廣告必須充分利用豐富的民俗旅遊資源、尋求整體規模效應、並在本土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國際化,等等。總之,民俗旅遊廣告宣傳的原則性在於以內容真實、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為基點,利用媒介通過藝術的手段將產品推向市場、面向國際化。

(五)提倡民俗旅遊教育擴大化問題

1.加大「人才教育」力度:民俗旅遊人才(尤為管理和經營人才)的不足成為社區民俗旅遊發展的制約因素。合理保護和開發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需要民族界的精英人才,從理論上和實踐上拓深民俗研究的內涵。所以旅遊人才的培養必須堅持旅遊業人才的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原則,利用高校、大專、中專、職校、旅遊培訓中心構建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基地,通過崗位培訓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可引進一些急需的高級管理或經營人才以滿足民俗旅遊業發展對人才的全面要求。此外,民族地區的教育頗為特色,張潔提出民族小學除了對外界開放,讓遊客了解當地民俗外,在教學中還應根據民族地區具體情況,在某些教育內容中體現民族特色。

2.培養「社區參與」理念:其主要強調當地居民參與旅遊發展決策獲得經濟社會等方面利益的同時,加強旅遊地社區居民參與有關旅遊知識的教育培訓來提高其旅遊意識和環保觀念,達到由受教育前居民被動接受環保而與環境形成的主客體被動關系轉化為受教育後居民主動自覺的環保觀念而與環境形成的主客體對等關系的目標,從而使旅遊地居民深知如何自覺去維護環境的健康發展,形成了一組循環性良性效應。

(六)創新民俗旅遊的現代化建設

民俗旅遊的古樸性與承傳性並不排斥民俗旅遊中的現代化建設。科技的進步,交通的發展使原來封閉但具有豐富民俗特色的區域開始面向外部世界;經濟的融通與信息的交流使民俗旅遊的發展趨向於現代化,但值得注意的是現代化的提出是建立在不損耗當地生態環境並實現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過度的商品化與經濟化只會導致民俗文化的消亡於隨之而來的經濟衰退,這是一種我們在開發建設過程中要盡量避免的惡性循環。與此同時,在良性發展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引進現代化的網路技術,創造當地人們的數字化生活,為民俗旅遊市場的進一步開辟、實現市場和效益的規模化等提供便捷性。

五、總結與展望

目前,我國民俗旅遊研究的整體水平不高,深度不夠但發展勢頭較好,其處於起步探索時期,問題較多,需要我們進一步鑽研。面對目前的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缺乏理論體系,達不到體系研究;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比例失衡;忽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理論滯後於實踐;案例分析太簡化,分析問題不深入;不關注熱點問題,缺乏熱點問題間的思維鏈接;缺乏問題主觀性因素和客觀性因素的結合,把「人」本身問題放於次要地位;思路單一化,創新性少等等。當然,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在我們審視這些問題的同時也要思索我們的改進與提高步驟,那才是關鍵問題,近年來我們的研究也在逐步地進步,從不同的維度探討了民俗旅遊的熱點,並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上拓寬思路,培養一種前衛的思維模式。我們拭目以待研究的進一步發展,這將成為旅遊經濟新一輪的亮點,同時也是一種挑戰。

㈢ 關於旅遊 論文 急需 四千字 追加200

《如何從新的角度來探討民俗的發展》

一、如何認識民俗旅遊

(一)民俗旅遊的范疇

民俗旅遊是當今的熱點,其作為一種無形文化資源,代表的價值呈現出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遊能將自然文化、社會生活、觀覽體驗、傳統現代等結合起來,反映著民俗區域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多彩的生活情趣。「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它以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民俗事項和民俗活動為旅遊資源、在內容和形式上具有鮮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獨特性、在心理上滿足遊客追求「新異樂知」的需求慾望的一種旅遊形式。針對民俗旅遊的范疇問題,學術界有著不同的見解,其中就有關於上層文化中的宮廷文化(諸如宗教歷史遺跡、佛教寺廟景觀等)是否被納含於民俗旅遊資源(大數來源於民間下層文化)之中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隨著時代的遷移,上層的宗教儀典等已經成為當地的民俗文化傳統,所謂的「神聖」已經加了民俗的基調與內容,把上述歸為民俗旅遊的范疇有其可行性與合理性:符合時代的變遷性質,保留歷史原有的上層文化;豐富旅遊文化的內涵,順應民俗旅遊發展趨勢;共同參與並了解,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

(二)「旅遊民俗」的分類

「旅遊民俗」是個廣泛的概念,其分類的標准與角度不同,分類的結果也會有所出入。總的來講,分類應從宏觀與微觀的角度來分別定位。

1.從宏觀的角度來區分,旅遊民俗又可依照其涉及的民俗性質、產品層次等可作出不同的類型劃分。周霄認為以民俗性質為標准,旅遊民俗可分為「物質型」、「社會型」、「口承語言型」和「信仰型」四種類型;以產品層次為標准,旅遊民俗還可分為「靜態陳列型」、「動態表演型」和「互動參與型」三種類型。此外,謝科還根據民俗旅遊資源的存在形式和表現形式,可將旅遊民俗分為三種形式:物質民俗旅遊資源(包括生產民俗、消費民俗和流通民俗)、社會民俗旅遊資源(家庭民俗、村落民俗、民間組織民俗、禮儀民俗、歲時節日民俗)和精神民俗旅遊資源(信仰祭祀民俗、口承語言民俗、民間藝術民俗、民間游戲娛樂民俗)。巴兆祥在論及民俗旅遊時根據旅遊者的行為動機把民俗旅遊分為消遣觀光型、參與型、考察型和娛樂性。

2.從微觀角度來區分,旅遊民俗的分類可根據地方的具體情況,不拘泥於一種格式。如大理旅遊民俗主要包括服飾、手工藝品、歌舞、節日、宗教信仰這幾類;又如喀納斯斯湖景區圖瓦旅遊民俗有物質民俗文化、意識民俗文化和社會民俗文化3大類、11亞類和41小類。根據調查,圖瓦人文化在畜牧民俗、農耕民俗、服飾民俗、飲食民俗、居住民俗、社會民俗文化、交通民俗、婚俗民俗、壽慶民俗、喪葬民俗、傳統節日、現代節日、鄉里民俗、競技民俗、工藝民俗、自然崇拜、生活禁忌、宗教信仰上具有特色。

二、民俗旅遊的研究內容(價值體系研究)

本人通過萬方資料庫、google academic搜索引擎、中國期刊網等搜索到了近萬篇關於民俗旅遊的論文,再加之導師指定的論文,發現關於對民俗旅遊的研究至今在這樣的一個范圍中反復討論,同時加深加寬。民俗旅遊的研究內容大多數集中在民俗旅遊概念、特點和分類研究;民俗旅遊規劃、開發及開發模式的研究;民俗旅遊的有關文化方面的研究;民俗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區域旅遊發展研究;民俗旅遊與市場、經濟相關的研究;民俗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民俗旅遊的中外對比研究等等。探討諸如此類問題的論文比比皆是,但是從民俗旅遊本身的價值角度出發的文章並不多見,縱觀民俗旅遊的研究內容,其實質上主要探討了民俗旅遊的價值體系,其主要包括了以下幾方面的價值內容:

(一)文化價值觀

1.文化的不和諧現狀:旅遊業往往被稱之為「無煙」產業,然而在其發展過工程中對其賴以生存的旅遊資源環境所造成的傷害, 從某種程度上看, 絲毫不亞於工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由於過於關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導致民俗文化精神內核的喪失,出現大量的偽民俗,破壞了旅遊地民俗文化的和諧性,促使旅遊地民俗文化出現與外來文化快速趨同的趨勢,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漸消失。民俗旅遊是在豐厚的民間文化土壤上發展起來的旅遊形式,本應有利於民間文化的傳承,但在不少地方,旅遊開發卻使民間文化受到了傷害,導致民族風情徒具形式,手工藝品藝術價值降低,文化的多樣性漸趨喪失。孫天勝認為其主要原因是開發者和旅遊者的功利主義,為此我們應強調民俗旅遊對文化保護的責任,在發揮其經濟功能的同時不忘其對文化傳承應有的意義。田茂軍從「沒有科學地處理民族文化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和「沒弄明白民俗文化保護與開發的主體問題」兩個角度對民俗旅遊文化進行了反思。周霄(2002)還引進了「文化殖民」這個概念,等等。

除此以外,還有學者認為中國當代文化巨變的明顯特點是物質生活習俗與社會生活習俗、信仰生活習俗的兩極化發展,即一方面在物質生活方式上疾速追逐超越時空和國情的消費與享受,甚至不加選擇地套用外來文化模式,或錯誤地引進西方文化的敗筆來填補鄙棄傳統生活方式的空缺,另一方面在家族習俗、人生禮儀及信仰行為與觀念上不加區別地全面恢復古舊的宗法性禮俗,無論外來的風俗還是本土的習慣,都處在沖撞、融合或重整再造之中。此外,現時風俗打上了「時尚」的印記,研究時尚這種能夠趨同性行為模式的形成、時尚的不斷更替等則成為民俗學者們的主要任務。

2.文化的協調發展:民俗旅遊發展中存在的看似經濟性問題的文化沖突,實則是深層次文化沖突的外現。所以旅遊開發的實踐中,不僅應該對一個地區的旅遊開發進行技術經濟論證,而且應該尋找文化沖突中的均衡,培養文化調協的概念。陶犁認為,其協調內容應含有民俗旅遊者文化求異與文化認同間、民俗旅遊的本質與民俗旅遊產品形式間、民俗旅遊中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自決性與互動性間、民俗旅遊中接待地居民文化心態間、民俗旅遊的開放性與限制性間、民俗旅遊中文化與生態經濟間的調協。吳忠軍在論述廣西民俗文化的時候也涉及了「整體文化開發設想與局部文化建設並重」的協調思想。卡哈爾-吾甫爾針對新疆民俗旅遊文化資源的開發提出了增強區域協作、聯合促銷並盡快建立和完善新疆黃金旅遊走廊的思路。

其實文化協調性的現行核心問題是民俗旅遊本真性與商品性的協調問題。其實民俗旅遊的本真性與商品化並非絕對對立,如民俗旅遊開發以旅遊業為驅動力,商品化則無法避免,我們應該尋求本真性與商品化的內在張力以獲得旅遊開發的可持續。同時不協調的關鍵實質上不在於民俗旅遊商品化本身,而在於對商品化的膚淺理解和低級運用。民俗旅遊中的「本真性」側重於旅遊者所經歷的「真實」,通過市場運作來為旅遊者提供一個體驗民俗文化的機會。因此,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它具有經濟的「外殼」和文化的「內涵」。因此,民俗旅遊的開發既要遵循經濟規律,又要遵照文化法則。置文化內涵於不顧的隨心所欲、粗製濫造,實際上違反了商品化原則,是不可持續的發展,也不可能獲得長遠的經濟效益。同時,在旅遊開發中一定要把握商品化的「度」,不把旅遊的經濟效益把再過高的位置,商品化也未嘗就是壞事,相反商品化還可以有效的傳播和推廣民俗文化,旅遊也將成為民俗文化傳播的使者。所以只有本著旅遊本真性與商品性的均衡發展才會真正實現大范圍的文化協調。

(二)經濟價值觀

作為文化旅遊重要組成部分的民俗旅遊,在經濟效益方面已經顯有成效:

1.顯性效應:民俗旅遊以其獨特的魅力在吸引旅遊者、增加客源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

2.隱性效應:需要經過時間的檢驗,民俗旅遊是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同時民俗旅遊也擴大了當地的知名度,在帶來直接的經濟收益的同時,還可以吸引眾多的投資者為當地經濟建設宣傳服務。

殷群從民俗旅遊的供給與需求方面出發,指出民俗旅遊需求的邊際效用遞減,因此開發中要防止民俗旅遊的泛化,同時要注意民俗旅遊的供給具有民族性和民間性,此外,作者也對民俗旅遊進行了消費效用分析。陳建設等指出民俗旅遊能給民俗地區帶來經濟收入實為一種幫助扶貧、充分利用資源和保護資源文化的經濟激勵,同時提出以擴大市場增加收入、建立合理的經濟補償機制、多種激勵方式相結合的建議對原有的經濟激勵進行了改進。在實證性研究論文當中,張旭亮等對圖瓦民俗旅遊進行了研究,以外部性理論為基礎,探討了圖瓦民俗旅遊開發所產生的外部性不經濟性,並針對這些外部不經濟性提出了一些可消除圖瓦民俗旅遊開發外部不經濟性的建議。

(三)社會價值觀

民俗旅遊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特色旅遊,其獨特性與生動性使其充滿了商機,當然作為社會整體中的一個側面寫照,我們也不可忽略其社會價值。彭誼認為通過民俗旅遊,可以為弘揚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機和條件,促進了生態環境、文物古跡的保護和城鄉的美化,同時也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此外,隨著可持續發展的提出,「社會控制」問題也炙手可熱,民俗旅遊拉動了旅遊地經濟的增長。當經濟落後地區的經濟資源等因素不足以支持其向前發展時,外部的政治機構和經濟集團以「投資者」或「扶貧者」的姿態介入並成為旅遊戰略的制定者和經營運作的操控者。眾所周知,投資者關心的往往是其資金收回與效益問題,這種思路極易導致民俗旅遊開發中的短視行為,為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以當地自然文化生態的破壞為代價。因此,在關於當地民俗旅遊開發與保護的原則性問題上,地方政府需重新爭取主動而堅定立場,以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為計。

三、民俗旅遊的研究方法

民俗旅遊是一門新興的旅遊主題,它的熱潮引起了眾多學術研究的緊跟而上,研究方法也是如此,大量篇幅的研究方法此起彼伏,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剖析並總結。具體而言,民俗旅遊的研究方法可主要分為以下四種類型:一般分析法、跨學科分析法、整體—局部分析法和跨區域分析法。

(一)一般分析法

從民俗旅遊的資源開發和市場開發兩個角度, 提出了調查法、比較法、綜合法、形象定位法、市場預測法。胡海勝使這五個方面具體化:調查法——對民俗旅遊資源、市場和開發過程的調查;比較法——相似和相異比較;綜合法——綜合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旅遊資源的評價(分等定級法、層次分析法、模糊數學法)和對民俗旅遊景點的綜合開發(景點內綜合開發、民俗風情與自然風光文物古跡的結合、點線面相結合);形象定位法:領先定位、比附定位、逆向定位、空隙定位、重新定位;市場預測法:定性(類比預測法、集合意見預測法)、定量(時間序列預測法、回歸分析預測法、試銷法)。

(二)跨學科分析法

對民俗旅遊的研究與對相關學科的研究是相通的,此類相關學科包括社會學、哲學、心理學、人類學、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人口學、生態學等等。只有通過類比或對比才能在學科研究間找出共性與特性,關於民俗旅遊的論文中運用跨學科研究方法的並不多,但也不乏有人創新開拓,如周霄從人類學的角度出發,系統闡述了旅遊民俗的概念體系與類型,以及民俗旅遊的本質與特徵,並從文化變遷、組織重構、角色認同和社會控制等方面對民俗旅遊的社會文化影響進行了簡要分析。又如劉曉春從哲學的意識形態方面分析,認為民俗旅遊是全球化背景下權力政治、資本與地方性文化之間共謀的結果,是一種後現代文化現象,服務於民族——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訴求。此外,民俗學與心理學的結合也可為創新之舉,王德剛等從消費心理學的角度來考察旅遊者對民俗旅遊商品的需求特徵,包括追求時代性、追求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統一、追求消費多元性與需求多樣化、追求消費個性化和追求攜帶的方便性等。

(三)整體—局部分析法

這種方法實質上也可稱作整面—焦點分析法。

1.運用整體(整面)分析法的文章佔了論文總數中相當一部分,其從宏觀把握問題,審視我國民俗旅遊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並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同時展望今後的發展動向,等等。

2.局部(焦點)分析法則從微觀的角度來具體分析某一個地區的民俗旅遊發展情況,其研究領域涉及中國東西南北中大部分省市自治區,研究的層次由省及村。論文研究內容以具體地域狀況為基點來探討,分析了民俗旅遊發展的歷史成因、開發模式及意義、現狀及內容、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等,以小范圍的詮釋擴展到大范圍的展望。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地域涉及廣泛,如在文獻總數(根據資料庫精選出的112篇文獻資料)中,分析新疆、廣西、雲南、內蒙古、山西、遼寧、天津、湖南、四川、重慶、江西、甘肅等北方及中西部省份,或諸如昌平、新疆喀什、恩施州、北京懷柔區官地村、湘南地區、張家界、甘南地區等小區縣的論文數較多,而針對東南沿海諸如上海、南京等地關於民俗旅遊開發方面的文章較少;此外,民俗旅遊深入研究與少數民族緊緊相連,大量的文獻圍繞少數民族地區的民俗開發而展開,如西南三省少數民族的旅遊民俗開發等。

(四)跨區域分析法

也稱之為區域比較法,此分為兩種情況:1.國內不同區域間的比較分析法;2.跨國界比較分析法。針對1種情況,海峽兩岸曾在02年於北京對關於兩岸觀光休閑農村與鄉村民俗旅遊召開了研討會;「06中國旅遊發展論壇-北京對話」也以跨省市的手法來比較分析鄉村民俗旅遊的發展異同。針對兩種情況,周春光等從介紹日本「里山」現象入手,通過對目前京郊地區民俗旅遊發展現狀的分析,提出民俗旅遊可持續發展建議,並積極主張營造有中國特色的鄉土自然文化和民俗旅遊發展模式。

(五)其他方法(創新構想)

包括「經典羅列法」和「歷史階析法」。

1.「經典羅列法」指在羅列出民俗旅遊發展過程中的典型案例來分析民俗旅遊的發展模式與發展前景等,陳景輝等在論及我國民俗旅遊開發的成功模式中就羅列出民俗旅遊發展過程中典型的三種模式:瀘沽湖地區的納西族摩梭民俗文化旅遊開發;西安以仿古入城式盛大典禮歡迎柯林頓;深圳華僑城大打民俗旅遊品牌,並以此為基礎提出對內蒙古民俗旅遊的開發意見。

2.「歷史階析法」指利用民俗旅遊發展中不同歷史階段的典型性特徵來縱觀民俗旅遊的發展進程與改進措施。這兩個創新構想出的方法在研究中的具體運用情況不多,即使出現也以綜述的形式,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去完善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從而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四、民俗旅遊的創新思路

(一)處理民俗旅遊與相關主題旅遊的關系

隨著「旅遊可持續化發展」口號的提出,以「生態旅遊」、「鄉村旅遊」、「紅色旅遊」、「民俗旅遊」為主題的旅遊形式紛紛興起。民俗旅遊作為近年來旅遊新的增長點,各地方踴躍的打起「民俗」的旗號、以當地的民俗特色吸引遊客來發展當地的旅遊經濟。其實民俗旅遊與其他幾種旅遊形式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同步性與相關性,具體體現在:

1.民俗旅遊中的「民俗」特質貫穿於生態旅遊、鄉村旅遊和紅色旅遊的內容之中,呈現出地域上與內容上的相互包攬性,具有「民俗搭台,生態、紅色、鄉村唱戲」的特徵;

2.均為新興的旅遊形式,其形成機制與發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四個主題互為兼容,互為補充;

3.旅遊發生地大部分集中在邊遠山區和偏僻鄉村,上述幾種形式的旅遊均順應形勢,有效地宣傳了當地特色文化、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維護了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二)注重都市民俗旅遊與鄉村民俗旅遊、農業民俗旅遊的並肩發展

民俗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如何更好地豐富民俗旅遊的內容、展現豐富旅遊文化,一直是研究人員關注的問題。「和諧」理論的提出要求我們在旅遊的生態可持續方面也做出貢獻,農村民俗旅遊與農業旅遊是民俗旅遊可持續化的發展重點,它們是伴隨著中國古代農村或農業經濟生活而產生的文化現象,也是我們如今發展民俗旅遊中的重中之重。然而社會的進步與旅遊發展的多樣化要求民俗旅遊不局限於一個小范圍內。迄今為止,仍有不少民俗旅遊論文還在沿用早期英國人類學派的觀點,把大量注意力投向古老的民俗事象,因而過分關注市場尚不成熟的民族或鄉村區域,紛紛開發出一系列無「度」的民俗旅遊項目,而同時國內都市所吸引的客源在旅遊市場上至今還佔有很大的比重,這為都市民俗旅遊的開發提供了很大的市場空間,我們的研究餘地還很大。比如,邱扶東等在考察上海都市民俗特徵基礎上,提出了上海都市民俗旅遊開發模式,並從都市文化與旅遊氛圍、旅遊產品、旅遊商品等方面評價了都市民眾旅遊開發的作用。總之,要把民俗旅遊做大做好,就要結合都市與農村等地域的民俗特色,做到地域間民俗旅遊的和諧發展,達到互為補充、互為增色的效果,使遊客選擇餘地更大,從根本上完成民俗旅遊的多樣化建設。

(三)解決民俗旅遊的傳統性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與「三農問題」

民俗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涉及的內容很廣,有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環境等方面構成。

1.經濟上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可用來指導民俗旅遊的產供銷活動,從而解決供需矛盾;

2.社會、文化的可持續要求民俗旅遊開發中加強對傳統民俗文化價值的宣傳, 要提高當地居民的素質, 激發起對所在社區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愛和自豪感, 提高其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對遊客要加強尊重接待地社會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宣傳教育等等;

3.環境的可持續主要在於加強環境保護和開展各種形式的針對民俗旅遊開發者、管理者、旅遊者以及當地人們的生態環境教育,提高其環境保護意識。

如今民俗旅遊展開地中相當一部分集中在農村,「三農問題」也就成了「可持續發展問題」中的核心問題。李萬佰以北京昌平市為例,提出了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產業環境、與其他產業協調發展和政府扶持為措施的「三農問題」解決方案。李琳桂等認為「農家樂」民俗旅遊在「三農」問題上可以有效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解決農民增收難的問題;解決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問題;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問題;加快農業市場化、農村城市化的進程。

(四)發揮民俗旅遊的「特色化」營銷

「特色化」主要包括營銷客體(民俗產品)的特色化和營銷介體(營銷手段)的特色化。

1.營銷客體(民俗產品)特色化:指的是地方根據當地的民俗特色,設計出符合遊客需要的旅遊民俗產品。如昌平以「酒」為題材發掘其民俗旅遊之「酒文化」;滿族人民依據其民族特色開發傳統食品,使「薩其瑪」等品牌產品名揚天下;遼寧對民俗旅遊中的紀念品開發頗有獨到之見;此外,「民族高校開發民俗旅遊」的構想成了旅遊界的熱門,等等。

2.營銷介體(營銷手段)特色化:即為營銷的方式,其實關鍵在於怎樣去廣告宣傳自身的特色產品。肖建春對四川重慶一帶的民俗旅遊作了廣告分析,提出廣告必須充分利用豐富的民俗旅遊資源、尋求整體規模效應、並在本土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國際化,等等。總之,民俗旅遊廣告宣傳的原則性在於以內容真實、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為基點,利用媒介通過藝術的手段將產品推向市場、面向國際化。

(五)提倡民俗旅遊教育擴大化問題

1.加大「人才教育」力度:民俗旅遊人才(尤為管理和經營人才)的不足成為社區民俗旅遊發展的制約因素。合理保護和開發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需要民族界的精英人才,從理論上和實踐上拓深民俗研究的內涵。所以旅遊人才的培養必須堅持旅遊業人才的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原則,利用高校、大專、中專、職校、旅遊培訓中心構建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基地,通過崗位培訓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可引進一些急需的高級管理或經營人才以滿足民俗旅遊業發展對人才的全面要求。此外,民族地區的教育頗為特色,張潔提出民族小學除了對外界開放,讓遊客了解當地民俗外,在教學中還應根據民族地區具體情況,在某些教育內容中體現民族特色。

2.培養「社區參與」理念:其主要強調當地居民參與旅遊發展決策獲得經濟社會等方面利益的同時,加強旅遊地社區居民參與有關旅遊知識的教育培訓來提高其旅遊意識和環保觀念,達到由受教育前居民被動接受環保而與環境形成的主客體被動關系轉化為受教育後居民主動自覺的環保觀念而與環境形成的主客體對等關系的目標,從而使旅遊地居民深知如何自覺去維護環境的健康發展,形成了一組循環性良性效應。

(六)創新民俗旅遊的現代化建設

民俗旅遊的古樸性與承傳性並不排斥民俗旅遊中的現代化建設。科技的進步,交通的發展使原來封閉但具有豐富民俗特色的區域開始面向外部世界;經濟的融通與信息的交流使民俗旅遊的發展趨向於現代化,但值得注意的是現代化的提出是建立在不損耗當地生態環境並實現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過度的商品化與經濟化只會導致民俗文化的消亡於隨之而來的經濟衰退,這是一種我們在開發建設過程中要盡量避免的惡性循環。與此同時,在良性發展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引進現代化的網路技術,創造當地人們的數字化生活,為民俗旅遊市場的進一步開辟、實現市場和效益的規模化等提供便捷性。

五、總結與展望

目前,我國民俗旅遊研究的整體水平不高,深度不夠但發展勢頭較好,其處於起步探索時期,問題較多,需要我們進一步鑽研。面對目前的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缺乏理論體系,達不到體系研究;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比例失衡;忽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理論滯後於實踐;案例分析太簡化,分析問題不深入;不關注熱點問題,缺乏熱點問題間的思維鏈接;缺乏問題主觀性因素和客觀性因素的結合,把「人」本身問題放於次要地位;思路單一化,創新性少等等。當然,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在我們審視這些問題的同時也要思索我們的改進與提高步驟,那才是關鍵問題,近年來我們的研究也在逐步地進步,從不同的維度探討了民俗旅遊的熱點,並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上拓寬思路,培養一種前衛的思維模式。我們拭目以待研究的進一步發展,這將成為旅遊經濟新一輪的亮點,同時也是一種挑戰。

㈣ 旅遊文化論文

旅遊文化新解
摘要:旅遊文化因旅遊活動而產生,為旅遊業所整合的文化。旅遊文化應重新劃分為原生性旅遊文化和次生性旅遊文
化,二者是旅遊文化的組成部分。原生性旅遊文化使次生性旅遊文化得以實現、次生性旅遊文化提高原生性旅遊文化層
次,二者在性質、構成、研究重點等方面有區別。
關鍵詞:旅遊文化;原生性旅遊文化;次生性旅遊文化
一、問題的提出
旅遊文化是旅遊的核心內容,是吸引旅遊者的重要因素,
卻一直沒有成為研究熱點。目前研究的重點是旅遊文化的各
種分支概念的界定和辨析,比如:旅遊主體文化與旅遊客體文
化[1]、旅遊文化與文化旅遊[2]、旅遊文化與歷史文化[3]、旅遊文化
與旅遊資源文化等。筆者認為,旅遊文化研究的基礎應是旅遊
文化概念的確定。
二、旅遊文化概念的研究
美國學者羅伯特·麥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在《旅遊
學———要素·實踐·基本原理》一書中,指出旅遊文化是「在吸
引和接待遊客與來訪者的過程中,遊客、旅遊設施、東道國政
府和接待團體的相互影響所產生的現象和關系的總和」。受這
種學說的影響,有的學者認為,旅遊文化是以旅遊活動為核心
而形成的文化現象和文化關系的總和[4];有的學者認為,旅遊
文化是旅遊與文化的一種深層次的結合[5];有的學者認為,旅
游文化是旅遊者這一旅遊主體藉助旅遊媒介等外部條件,通
過對旅遊客體的能動的活動,碰撞產生的各種旅遊文化現象
的總和[6]。學者們對於旅遊文化概念的界定,把握到了旅遊文
化的外延,但對旅遊文化內涵的闡述卻稍嫌不足。
三、旅遊文化的再認識
(一)旅遊文化概念界定
謝春山從「整合」的角度,認為旅遊文化是因旅遊活動而
產生,為旅遊業所整合的文化。這一概念不僅明確了旅遊文化
的外延,即因旅遊而產生的文化和為旅遊業所整合的文化,那
些不被旅遊業所利用的一般文化不可以統稱為旅遊文化,從
而彌補了「總和說」的不足;而且揭示了旅遊文化的特點,即旅
游文化是一種動態的文化,是隨著旅遊活動和旅遊業發展而
變化的文化。本文在此觀點的基礎之上,將旅遊文化劃分為原
生性旅遊文化和次生性旅遊文化,從而打破「碰撞說」中的三
體文化和六要素文化的傳統界定。
(二)原生性旅遊文化
原生性旅遊文化是指因旅遊活動所產生的文化,它不僅
是旅遊活動的直接產物,也是旅遊文化的核心內容。具體包
括:旅遊者文化(即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表現出的消費文化、
審美文化和休閑文化等內容);旅遊產品文化(即因旅遊活動
而生產的旅遊產品所具有的娛樂文化、愉悅文化等內容,其中
主題公園文化最為突出);旅行社文化(旅行社在為旅遊者組
織旅遊活動時所體現的服務文化、審美文化等)。
因旅遊活動而產生的原生性旅遊文化,其文化內涵註定
是由旅遊活動所賦予的。雖然原生性旅遊文化的形成原因唯
一,但其內涵可以通過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影響以及旅遊者的
不斷學習而得到提升。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域以及不同層次的
旅遊者所承載的旅遊動機、審美需求不同,所生產的旅遊產品
的文化內涵便有所不同,並形成了多樣的原生性旅遊文化。由
於旅遊活動在追求愉悅的同時也要遵從一般的行為規范,如
道德、法律規范等,所以原生性旅遊文化具有一定的規范性,
即要符合大眾審美需求、社會規范、以及旅遊地習俗、旅遊地
居民的行為模式。
(三)次生性旅遊文化
次生性旅遊文化指為旅遊業所整合的文化。旅遊業的生
存要依靠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而這六要素是先於旅遊
業而產生的,所以不能將其文化內涵籠統地歸為旅遊文化,因
而稱其為次生性旅遊文化。其具體內容包括:旅遊資源文化、
旅遊企業文化、旅遊目的地文化。
次生性旅遊文化在與原生性旅遊文化不斷的碰撞與整合
中,逐漸遠離自身文化,增添旅遊文化色彩。次生性旅遊文化
的形成是由旅遊地居民、旅遊者、旅遊業共同創造的。不管是
自然資源還是人文資源,一旦成為旅遊者的造訪對象,有旅遊
業介入,便被賦予了一定的文化。如果是名人來游,可能會留
下墨寶、遺跡與客體共存,當地居民也會由此演繹出種種傳說
附會其上;如果發展成風景名勝,旅遊行政管理部門還要為其
規劃、定級,旅遊企業則忙著設計開發。這些文化現象固然是
旅遊者和旅遊業創造的,但一經附著而成為吸引後來旅遊者
親臨其境的旅遊對象,它們也就轉化成次生性旅遊文化。
四、原生性旅遊文化與次生性旅遊文化的關系
(一)二者的聯系
1.二者是旅遊文化的組成部分
原生性旅遊文化與次生性旅遊文化是旅遊文化的子文化。
本文所界定的旅遊文化是指由旅遊活動所引起,為旅遊業所整合的文化。旅遊原生性文化強調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所顯示出
來的特殊的欣賞取向、審美情緒、心理狀態和旅遊產品、旅行社
的愉悅、娛樂文化等,其主要是由旅遊活動所引起的文化。次生
性旅文化包括那些先於旅遊活動而產生的自然和人文資源以
及旅遊業所依賴的六要素中為旅遊產業所整合的文化。旅遊活
動的發生是由旅遊者、旅遊資源和旅遊媒介共同構成的,同樣
旅遊文化也是由原生性旅遊文化、次生性旅遊文化共同構成
的,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不可能獨自構成旅遊文化。
2.原生性旅遊文化使次生性旅遊文化得以實現
在旅遊活動中,原生性旅遊文化負載著主要的旅遊文化
因子,通過旅遊媒介、在相異的文化區域和景觀空間中出現,
與次生性旅遊文化發生碰撞,原生性旅遊文化傳播到旅遊地,
對旅遊景觀和旅遊地的原有文化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其
逐漸背離原有文化。就次生性旅遊文化而言,自然和人文資源
是先天的。如果沒有原生性旅遊文化人的參與及傳播,次生性
旅遊文化便不會實現並廣泛傳播。
3.次生性旅遊文化提高原生性旅遊文化層次
次生性旅遊文化本身是社會文化產物,是文化的載體,並
在社會文明進步中逐步形成的。賦有文化內涵的次生性旅遊
文化在原生性旅遊文化追求愉悅的過程中,提高了原生性旅
游文化的層次。在旅遊活動中,次生性旅遊文化所呈現的景觀
特徵、風土人情,能激發原生性旅遊文化的審美文化、愉悅文
化,使旅遊者的文化層次和旅遊產品的文化層次得到提升。只
有在原生性旅遊文化和次生性旅遊文化相互交融時,旅遊文
化才能得到廣泛的傳播與認可。
(二)二者的區別
1.構成不同
原生性旅遊文化以旅遊者文化和旅遊產品文化、旅行社
為核心,包括旅遊者的文化素質、興趣愛好、性格心理和旅遊
產品的象徵意義、文化內涵等。次生性旅遊文化以旅遊資源文
化和旅遊企業文化、旅遊目的地文化為核心,包括自然旅遊資
源文化和人文旅遊資源文化以及旅遊企業文化等內容。
2.性質不同
原生性旅遊文化中以旅遊者文化為核心,主要屬於精神
文化性質。次生性旅遊文化中以旅遊資源文化為核心,吸引旅
游主體的是它自身的物質形態,所以說次生性旅遊文化以物
質文化為主。
3.研究重點不同
原生性旅遊主體文化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旅遊者的
文化修養,提高旅遊者其審美能力,以求獲得更多的精神愉
悅,同時也為旅遊企業生產高質量的旅遊產品提供思路和理
論依據。次生性旅遊文化的研究側重是旅遊規劃和旅遊資源
開發。旅遊資源本身的文化內涵是其吸引力的根本所在,合理
利用旅遊資源的文化,使它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
五、旅遊文化建設
(一)原生性旅遊文化建設
原生性旅遊文化的建設,主要在於旅遊者自我意識的覺
醒和旅遊產品的文化層次的提升。原生性旅遊主文化層次的
提高,有利於加深對旅遊的理解,獲得更高的愉悅滿足。提高
原生性旅遊主文化的層次包括豐富旅遊者的自然知識、人文
知識、社會知識和完善旅遊產品質量。它一方面有待於基礎教
育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有賴於旅遊業的幫助、引導。
在基礎教育方面,政府應繼續加大基礎教育包括旅遊教
育的普及力度,為潛在旅遊者提供旅遊所必需的文化知識和
審美需求。在旅遊業方面,旅遊業者應把提高旅遊產品質量和
旅行社服務水準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不失時機地為旅
游者提供文化含量較高的產品和服務。首先,美化景觀的外在
形式,使其滿足旅遊者的審美感知力。旅遊者通過感知的自動
篩選,與自己的某種情感結構聯系起來,在以物抒情或寄情於
物的心理活動中得到特殊的審美體驗。其次,增添旅遊產品的
意境,豐富旅遊者審美想像力。再次,提升旅遊產品的文化內
涵。這有助於提高旅遊者審美理解力。同時,要加強思想道德
建設,提高全民素質,從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質。這是發展原生
性旅遊文化的必然要求。
(二)次生性旅遊文化建設
次生性旅遊文化指旅遊資源文化、旅遊地文化和旅遊企
業文化。其建設應由旅遊者、旅遊業、旅遊地居民共同參與,賦
予自然旅遊資源和旅遊企業以文化意味。作為旅遊對象,旅遊
資源的吸引力程度又不完全取決於本身,還要受到人們審美
情趣的影響。旅遊資源自然越符合人的審美情趣,它對於旅遊
者吸引力也就越強。想要保持旅遊資源的本身魅力,關鍵要挖
掘旅遊資源中的獨特性,給旅遊者創造文化沖擊。
旅遊資源是人類文明的載體,它的文化內涵與生俱來。首
先,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已決定開發的旅遊資源進行有選
擇的挖掘,留精華去糟粕。其次,對於選擇挖掘的文化內涵,要
尊重歷史、忠於事實,盡量恢復其本來面目,不可隨意改變。最
後,要堅持整理保護。
旅遊活動改變了旅遊地文化,但如果旅遊地為了吸引旅
游者,使自身文化特色消失、提供世俗化和庸俗化的旅遊產
品,便失去了本地的原有文化,喪失了吸引旅遊者的根本動
力。在旅遊目的地文化建設中,政府的作用最為重要。其不僅
要制定有關旅遊地文化保護的法律、法規,使旅遊地的文化保
護有法律依據,還要向旅遊地居民宣傳保護當地文化的重要
性,提高其保護當地文化的積極性。
旅遊企業是為旅遊者服務的,其文化建設越符合旅遊者的
實際需要,就越會得到豐厚的利益回報。所以,旅遊企業的經營
者要在對客服務中,了解旅遊者的審美、飲食、消費、娛樂、交通
習慣,尊重旅遊者的民族習俗、宗教觀念、政治理念等,為旅遊
者提供方便但不失莊重,熱烈但不失理性的企業文化。
參考文獻:
[1]楊俊皎,楊鶴寧.旅遊文化的詮釋[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
2006(3).
[2]徐菊鳳.旅遊文化與文化旅遊:理論與實踐的若干問題[J].旅
游學刊,2005(4).
[3]謝春山.歷史與旅遊的交匯:旅遊文化淵源探析[N].光明日
報,2007-07-7(A06).
[4]王德剛.試論旅遊文化的概念和內涵[J].桂林旅遊高等專科
學校學報,1999(4).
[5]陽國亮.多維視角旅遊文化研究簡論[J].桂林旅遊高等專科
學校學報,2004(2).
[6]沈祖祥.旅遊文化概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6.
[7]周其樓,等.淺談旅遊審美主體的心理積淀對旅遊審美的影
響[J].經濟師,2005(8).
[8]張繼濤.論旅遊主體文化的成因[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2005(4).
[9]鄒本濤.旅遊文化建設論綱[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04(2).
[10]謝元魯.旅遊文化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㈤ 我想要在農村辦一個旅遊觀光的項目,不知道怎麼辦理相關手續。

發展鄉村旅遊資源的調研報告
近年許多西方發達國家的遊客前來我國旅遊的動機,雖名目繁多,但仍可以發現其中的一個重要熱點,即是仰慕中國悠久的游牧、農耕文明史以及圍繞此而產生的不勝枚舉的名勝古跡。他們認為最能拿得出富有吸引力的旅遊產品——詩意綿綿、古樸淳厚的田園之美,以滿足其反樸歸真的願望的「回歸自然」的旅遊意向應首推中國。由此,我們應認識到,鄉村景觀,是一種獨特的旅遊資源,具有自然與人文並蓄的特色。這是自然和悠久的歷史、發達的農業賦予我國的一筆寶貴的財富。鄉村旅遊資源堪稱我國旅遊大千世界中的一朵奇葩,其潛在的優勢不容忽視。旅遊界的有識之士應該對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引起足夠重視。
在新農村建設中,發展鄉村旅遊是題中應有之義。山東省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近年來隨著旅遊消費觀念的不斷更新,人們對旅遊的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回歸自然、體驗鄉村」的旅遊概念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同時「鄉村旅遊」也成為更多旅遊者選擇的一個旅遊市場。一些特色的鄉村旅遊景點也在這種環境下迅速的發展起來,山裡人家、海邊漁家樂、務農旅遊、鄉村體驗等等一系列鄉村概念的旅遊項目在為旅遊者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也成為山東省旅遊市場中的一個亮點。
一、開發鄉村旅遊資源是我國旅遊事業不斷發展及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幾點現實意義:
1、豐富了我國旅遊資源。鄉村有著豐富的、天然的旅遊資源,如森林公園、奇峰異嶺、河流水庫、牧場冰山、農村風光,自然保護區、多民族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名勝古跡,無數的地方性土特產品和美術工藝品寓於民間。山東省的鄉村旅遊這幾年發展迅速。作為農業大省,山東省有豐富的鄉村資源。一大批鄉村游項目迅速崛起,如萊[找文章,到]蕪房干村、威海「膠東漁村」、長島的「漁家樂」等,威海西霞口、龍口南山等新農村也成為「小康之旅」的典型。山東省的農業旅遊示範點數量,在全國也位居前列。「鄉村游」主題的提出,無疑為山東省的鄉村旅遊帶來了新的契機。
2、發展鄉村旅遊可以疏散遊客。鄉村地域廣大,景點分布不擁擠,旅遊活動空間大,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條件。很多遊客,在目前旅遊意識比較滯後的背景下。出現了隨大流的旅遊趨勢,尤其是節假日、「黃金周」。景點 「人滿為患」,出來旅遊不是 「看景」,倒是「看人」照個風景留影都比較困難。這種情況以泰山、大明湖、嶗山景點尤為突出。如何改變這一狀況呢?筆者認為發展這些地區鄉村旅遊堪為良方妙策。鄉村的遊客容量比較大,如能巧妙利用當地獨特的旅遊環境,開發鄉村旅遊資源,勢必能吸引城市遊客,減緩旅遊熱點城市的人口壓力。青島紅島休閑漁村推出「挖蛤拾貝」活動,莒縣浮來青綠色生態旅遊區推出「江北茶鄉」觀光之旅等都比較富有吸引力,值得借鑒。
3、為振興農村經濟開辟了新途徑。旅遊業號稱「無煙工業」,是創匯的主要渠道之一。當前,由於經濟改革不斷深化,以及環境保護的形勢要求,有相當一部分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鄉鎮企業要撤銷或調整,當地的經濟將受到一定的影響。發展鄉村旅遊,可以開發一處景區,致富一方人民。它有利於促進農村經濟的繁榮,加速農民致富的步伐。在旅遊開發條件比較好的一些鄉村,如能因地制宜,利用當地有特色的農村資源來發展鄉村旅遊業,將對當地農村的經濟發展和改善環境產生重要作用。
4、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提供了大量的機會。旅遊業本身屬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它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強,發展鄉村旅遊業需要有「一條龍」的服務設施。不但需要有諸如導游、管理人員、服務人貝外,還需要有賓館、旅社、飲食服務、商場、旅遊交通、文化設施等與之配套,這就為開發農村勞動力資源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國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人多地少,勞動力過剩,發展鄉村旅遊可解決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5、發展鄉村旅遊業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對一個地區的社會系統各個部門都會產生促進作用,在物質上、精神上都會帶來可觀的效益。如鄉村旅遊可以使與之有關的食品、日用品、旅遊商品、工藝品等鄉鎮工業得到發展;可以促進商品交換、商業繁榮、市場活躍;可以促進交通事業的發展,使閉塞的鄉村對外開放,經濟搞活;可以刺激當地農業的發展,特別是為旅遊服務的農副產品、土特產品等將會得到較大的發展;可以促進鄉村的建議,改善鄉村的環境等;有利於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人口素質的提高。農村旅遊景點的開發和建設,不僅可以美化和改善環境,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四面八方的旅客湧入,這種廣泛的人際交流,會使人們的觀念,習俗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它會逐漸改變農村舊有的生活習性,美化人們的語言、心靈,更新人們的觀念;鍛煉和培育起一批旅遊業經營和服務的人才。總之,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其產生的社會效益是多方位的、多層次的,對所在地區整個社會綜合體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二、我省鄉村旅遊資源的內容及特色
我省鄉村旅遊資源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各具特色的鄉村自然風光。由於鄉村所處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同,我國的鄉村具有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風光:海鄉依陸臨海、海闊天高,陽光海浪沙灘迷人,例如青島、煙台、威海;一望無際,勃勃生機,綠樹成蔭的平原鄉村,以菏澤、濟寧、德州為代表;另有以山地、丘陵為特徵的山村國鄉,其中臨沂就較為突出。
2、豐富多彩的鄉村風俗民情。主要表現為各地節慶、習俗等方面的差別:每年9月泰山的登山節、濟南的千佛山廟會、菏澤的斗雞、斗羊比賽、淄博的燈會。
3、充滿情趣的鄉土文化藝術。我國的鄉土文化藝術古老、朴實、神奇,深受中外遊人的歡迎。我省廣大鄉村出產的各種民間工藝品倍受遊客的青睞,如濰坊楊家埠的年畫、濟南的布老虎、鄄城的魯錦工藝、魯南地區的柳編、菏澤的泥人、面人等,無不因其濃郁的鄉土特色而深受遊人歡迎。另外,鄉村烹食風味獨特。曲阜的孔府菜以「滿漢全席」為代表、博山菜、青島海鮮等,這些鄉村烹飪文化對廣大的外國旅遊者尤其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4、富有特色的鄉村傳統勞作。鄉村傳統勞作是鄉村人文景觀中精彩的一筆,尤其是在邊遠偏僻的鄉村,仍保留有古老的耕作、勞動方式,有些地區甚至還處於原始勞作階段。正因為如此,它們會使當今現代文明影響下的旅遊者產生新奇感,並為之吸引。這些勞作諸如驢馬拉磨、老牛碾谷、木機織布、手推小車、做豆腐、捉螃蟹、趕鴨群、牧牛羊等等,充滿了生活氣息,富有詩情畫意,使人陶醉留連。
三、發展鄉村旅遊業存在的問題
山東大學旅遊系王德剛教授認為,山東省發展鄉村旅遊基礎不錯,但目前山東省的鄉村游產品規模並不大,而且尚處於補充地位,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他說,在世界旅遊組織專家為我省所作的全省旅遊總體規劃中指出,山東人與山東人的生活,是我省最寶貴的旅遊資源。無疑,這在鄉村游發展中也佔有主導地位。
王教授認為,鄉村旅遊在國外已經很成熟,但我省目前還剛起步,保持傳統特色的鄉村往往經濟欠發達,因此,政府還需要在規劃、產品組織、市場營銷、資金投入等方面進行規范、引導和支持。同時,發展旅遊的鄉村,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保持原有的特色,與城市生活區別開,從而保持其吸引力。
1、人們在思想觀念上還沒有把它作為一門新興產業而加以重視起來。改革開放十多年來,盡管鄉村旅遊業伴隨著整個旅遊事業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但在農村經濟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還沒有廣泛地為人們所認識。特別是那些農村旅遊資源豐富的地方,有的尚未開發,有的雖開發了,但缺乏加強領導,管理機構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資金投入,缺乏宏觀指導,目前還停留在低層次的發展階段,巨大潛力遠未開發出來。
2、鄉村旅遊資源雖有良好基礎,但在大部分縣市還缺乏一個整體的科學規劃。
3、鄉村旅遊資源與當地鄉村經濟建設的關系、以及與市、縣旅遊部門的協調問題,仍有待進一步解決。如發展鄉村旅遊業必需同時發展旅遊交通,旅遊賓館、旅遊餐廳、旅遊通訊以及解決水、電供應等。又如鄉村旅遊業開發起來後,如何與當地市、縣旅遊部門合作,旅遊網路,做到城鄉結合,點線結合,組成最佳的旅遊線路,以吸引廣大遊客
4、鄉村旅遊業政策尚未配套。如保護政策策、鼓勵外商投資開發政策等。、投資開發政策、信貸政策、經濟扶持政策、稅收政。
5、 目前鄉村旅遊業服務隊伍數量少、素質低,如何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旅遊服務,也是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6、 缺乏商品意識。目前國內外發展旅遊業,其重大意義已遠遠超過了旅遊業本身,而是「旅遊搭台,經貿唱戲」。而我省大多數鄉村旅遊景點都缺乏這方面的意識,尤其是對具有本地特色的產品開發不夠。
四、開發我國鄉村旅遊業的構想
鄉村旅遊業是一項新的產業,必要制訂一整套發展計劃,包括長遠規劃和近期組織實施計劃。從長遠規劃來看,主題是大產業意識,把鄉村旅遊業與鄉鎮企業同等對待,也可積極引進外資,興建一批度假村,參與國際旅遊競爭。從近期組織實施計劃來看主要是各地旅遊決策者及政府部門高度重視鄉村旅遊業,因地制宜,立足創新,循序漸進,辦出特色。在全盤籌劃鄉村旅遊發展的過程中,應做到以下幾點措施:
1、 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開發鄉村旅遊業,首先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首先必須領導重視。在鄉村旅遊資源豐富並具特色的地方,當地政府要把興辦鄉村旅遊業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2、因地制宜,重點建設鄉村旅遊基礎。目前,我省大部分鄉村旅遊仍處於起步階段,全面開發是不可能的,應該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在旅遊資源質量高,交通運輸條件好、經濟基礎比較好、旅遊熱點附近的鄉村應加速旅遊業的發展,重點開發有特色的鄉村旅遊項目,建設風格獨具的鄉村旅遊基地。
3、注重特色,精心設計鄉村旅遊項目。旅遊開發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應揚長避短,充分表現和突出自我特色,這是旅遊活動能否吸引遊客的保證,也是旅遊經濟的生命所在。在設計鄉村旅遊線路及組織旅遊活動中,應將其放在首位。鄉村旅遊資源的特色主要是在鄉村文化景觀上體現出來,在旅遊線路的規劃中應將這些內容作為重點。如濰坊楊家埠每年都會推出讓遊客親自製作年畫的活動,親身體驗的感覺。備受遊客尤其是韓國客人的歡迎。
4、加強鄉村旅遊業的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旅遊業的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吃、住、行等問題,從吃來說主要是發展有地方特色的飲食業;從住來說雖然沒有必要搞星級酒店,但必須保持衛生、舒適,並解決洗澡等問題,最好是興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造價低廉的庄園式的旅舍,如長島的「漁家樂」就為遊客提供了比較干凈、衛生的民房改造的「炕床」住宿。反應比較不錯。
5、加強旅遊產品的開發,重視鄉村旅遊資源的保護。旅遊產品的開發是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旅遊產品大多是一些無污染的輕工產品和手工藝品以及土特產品。因此大力發展旅遊產品能把發展鄉鎮企業與發展旅遊業有機結合在一起,互相促進。但由於廣大鄉村農民對旅遊資源的價值認識不高,保護環境意識較低,使我國許多地區鄉村旅遊資源破壞嚴重。提高認識,廣泛宣傳,加強鄉村旅遊資源保護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多年來,古建築、古跡失修,森林的砍伐、圍湖造田、獵殺動物等人為破壞,嚴重破壞了鄉村旅遊資源,甚至使許多景觀瀕於絕境。由於現代耕作技術的發展,一些傳統的古老的農具、耕作方式已成為鳳毛麟角,如不有目的,有計劃地加以保護,將會使鄉村旅遊資源逐漸失去最富魅力的光彩。
旅遊業是改革開放以後全面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鄉村旅遊業則是廣大農民群眾以旅遊業為依託,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一個好辦法。對我國扶貧工作的實施具有重大意義。因此,開發鄉村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我國鄉村旅遊,潛力是巨大的,意義是深遠的。我們希望通過調整,在近幾年內,使我國鄉村旅遊業將以神奇的中國風采出現於世界旅遊之林,為世界所矚目。
據了解,為更好地發揮旅遊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國家旅遊局確定今年全國旅遊主題為「2006中國鄉村游」,其口號為「新農村、新旅遊、新體驗、新風尚」。為次省旅遊局官員組織濟南、泰安、煙台、濰坊等地的相關人士,赴歐洲對鄉村旅遊進行了專題考察。在省府及旅遊局的策劃下還推出了「山東百景護照」等帶動旅遊發展的新舉措。山東鄉村旅遊掀開了快速發展的嶄新一幕。鄉村發展搭上旅遊快車,濟南旅遊汽車站一位負責人說:今春以來,他們車站已發送上千名遊客,80%以上是到農村旅遊景點的。
目前,我省擁有省級以上農業旅遊示範點76個,還有一批以觀賞、採摘、休閑、體驗為主的鄉村旅遊產品。有關人士指出,鄉村游拓寬了農業與旅遊「合唱」的新路子,直接帶動當地農民致富,給更多具備發展鄉村旅遊潛質的縣域創造了大好機會。

㈥ 如何更好地保護山東的旅遊資源

應該是開發與保護同時進行吧,沒有單一的保護,除非在博物館里

㈦ 【百分求】要寫一個和旅遊有關的論文,請問資料到哪找

《如何從新的角度來探討民俗旅遊的發展》

一、如何認識民俗旅遊

(一)民俗旅遊的范疇

民俗旅遊是當今的熱點,其作為一種無形文化資源,代表的價值呈現出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遊能將自然文化、社會生活、觀覽體驗、傳統現代等結合起來,反映著民俗區域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多彩的生活情趣。「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它以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民俗事項和民俗活動為旅遊資源、在內容和形式上具有鮮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獨特性、在心理上滿足遊客追求「新異樂知」的需求慾望的一種旅遊形式。針對民俗旅遊的范疇問題,學術界有著不同的見解,其中就有關於上層文化中的宮廷文化(諸如宗教歷史遺跡、佛教寺廟景觀等)是否被納含於民俗旅遊資源(大數來源於民間下層文化)之中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隨著時代的遷移,上層的宗教儀典等已經成為當地的民俗文化傳統,所謂的「神聖」已經加了民俗的基調與內容,把上述歸為民俗旅遊的范疇有其可行性與合理性:符合時代的變遷性質,保留歷史原有的上層文化;豐富旅遊文化的內涵,順應民俗旅遊發展趨勢;共同參與並了解,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

(二)「旅遊民俗」的分類

「旅遊民俗」是個廣泛的概念,其分類的標准與角度不同,分類的結果也會有所出入。總的來講,分類應從宏觀與微觀的角度來分別定位。

1.從宏觀的角度來區分,旅遊民俗又可依照其涉及的民俗性質、產品層次等可作出不同的類型劃分。周霄認為以民俗性質為標准,旅遊民俗可分為「物質型」、「社會型」、「口承語言型」和「信仰型」四種類型;以產品層次為標准,旅遊民俗還可分為「靜態陳列型」、「動態表演型」和「互動參與型」三種類型。此外,謝科還根據民俗旅遊資源的存在形式和表現形式,可將旅遊民俗分為三種形式:物質民俗旅遊資源(包括生產民俗、消費民俗和流通民俗)、社會民俗旅遊資源(家庭民俗、村落民俗、民間組織民俗、禮儀民俗、歲時節日民俗)和精神民俗旅遊資源(信仰祭祀民俗、口承語言民俗、民間藝術民俗、民間游戲娛樂民俗)。巴兆祥在論及民俗旅遊時根據旅遊者的行為動機把民俗旅遊分為消遣觀光型、參與型、考察型和娛樂性。

2.從微觀角度來區分,旅遊民俗的分類可根據地方的具體情況,不拘泥於一種格式。如大理旅遊民俗主要包括服飾、手工藝品、歌舞、節日、宗教信仰這幾類;又如喀納斯斯湖景區圖瓦旅遊民俗有物質民俗文化、意識民俗文化和社會民俗文化3大類、11亞類和41小類。根據調查,圖瓦人文化在畜牧民俗、農耕民俗、服飾民俗、飲食民俗、居住民俗、社會民俗文化、交通民俗、婚俗民俗、壽慶民俗、喪葬民俗、傳統節日、現代節日、鄉里民俗、競技民俗、工藝民俗、自然崇拜、生活禁忌、宗教信仰上具有特色。

二、民俗旅遊的研究內容(價值體系研究)

本人通過萬方資料庫、google academic搜索引擎、中國期刊網等搜索到了近萬篇關於民俗旅遊的論文,再加之導師指定的論文,發現關於對民俗旅遊的研究至今在這樣的一個范圍中反復討論,同時加深加寬。民俗旅遊的研究內容大多數集中在民俗旅遊概念、特點和分類研究;民俗旅遊規劃、開發及開發模式的研究;民俗旅遊的有關文化方面的研究;民俗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區域旅遊發展研究;民俗旅遊與市場、經濟相關的研究;民俗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民俗旅遊的中外對比研究等等。探討諸如此類問題的論文比比皆是,但是從民俗旅遊本身的價值角度出發的文章並不多見,縱觀民俗旅遊的研究內容,其實質上主要探討了民俗旅遊的價值體系,其主要包括了以下幾方面的價值內容:

(一)文化價值觀

1.文化的不和諧現狀:旅遊業往往被稱之為「無煙」產業,然而在其發展過工程中對其賴以生存的旅遊資源環境所造成的傷害, 從某種程度上看, 絲毫不亞於工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由於過於關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導致民俗文化精神內核的喪失,出現大量的偽民俗,破壞了旅遊地民俗文化的和諧性,促使旅遊地民俗文化出現與外來文化快速趨同的趨勢,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漸消失。民俗旅遊是在豐厚的民間文化土壤上發展起來的旅遊形式,本應有利於民間文化的傳承,但在不少地方,旅遊開發卻使民間文化受到了傷害,導致民族風情徒具形式,手工藝品藝術價值降低,文化的多樣性漸趨喪失。孫天勝認為其主要原因是開發者和旅遊者的功利主義,為此我們應強調民俗旅遊對文化保護的責任,在發揮其經濟功能的同時不忘其對文化傳承應有的意義。田茂軍從「沒有科學地處理民族文化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和「沒弄明白民俗文化保護與開發的主體問題」兩個角度對民俗旅遊文化進行了反思。周霄(2002)還引進了「文化殖民」這個概念,等等。

除此以外,還有學者認為中國當代文化巨變的明顯特點是物質生活習俗與社會生活習俗、信仰生活習俗的兩極化發展,即一方面在物質生活方式上疾速追逐超越時空和國情的消費與享受,甚至不加選擇地套用外來文化模式,或錯誤地引進西方文化的敗筆來填補鄙棄傳統生活方式的空缺,另一方面在家族習俗、人生禮儀及信仰行為與觀念上不加區別地全面恢復古舊的宗法性禮俗,無論外來的風俗還是本土的習慣,都處在沖撞、融合或重整再造之中。此外,現時風俗打上了「時尚」的印記,研究時尚這種能夠趨同性行為模式的形成、時尚的不斷更替等則成為民俗學者們的主要任務。

2.文化的協調發展:民俗旅遊發展中存在的看似經濟性問題的文化沖突,實則是深層次文化沖突的外現。所以旅遊開發的實踐中,不僅應該對一個地區的旅遊開發進行技術經濟論證,而且應該尋找文化沖突中的均衡,培養文化調協的概念。陶犁認為,其協調內容應含有民俗旅遊者文化求異與文化認同間、民俗旅遊的本質與民俗旅遊產品形式間、民俗旅遊中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自決性與互動性間、民俗旅遊中接待地居民文化心態間、民俗旅遊的開放性與限制性間、民俗旅遊中文化與生態經濟間的調協。吳忠軍在論述廣西民俗文化的時候也涉及了「整體文化開發設想與局部文化建設並重」的協調思想。卡哈爾-吾甫爾針對新疆民俗旅遊文化資源的開發提出了增強區域協作、聯合促銷並盡快建立和完善新疆黃金旅遊走廊的思路。

其實文化協調性的現行核心問題是民俗旅遊本真性與商品性的協調問題。其實民俗旅遊的本真性與商品化並非絕對對立,如民俗旅遊開發以旅遊業為驅動力,商品化則無法避免,我們應該尋求本真性與商品化的內在張力以獲得旅遊開發的可持續。同時不協調的關鍵實質上不在於民俗旅遊商品化本身,而在於對商品化的膚淺理解和低級運用。民俗旅遊中的「本真性」側重於旅遊者所經歷的「真實」,通過市場運作來為旅遊者提供一個體驗民俗文化的機會。因此,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它具有經濟的「外殼」和文化的「內涵」。因此,民俗旅遊的開發既要遵循經濟規律,又要遵照文化法則。置文化內涵於不顧的隨心所欲、粗製濫造,實際上違反了商品化原則,是不可持續的發展,也不可能獲得長遠的經濟效益。同時,在旅遊開發中一定要把握商品化的「度」,不把旅遊的經濟效益把再過高的位置,商品化也未嘗就是壞事,相反商品化還可以有效的傳播和推廣民俗文化,旅遊也將成為民俗文化傳播的使者。所以只有本著旅遊本真性與商品性的均衡發展才會真正實現大范圍的文化協調。

(二)經濟價值觀

作為文化旅遊重要組成部分的民俗旅遊,在經濟效益方面已經顯有成效:

1.顯性效應:民俗旅遊以其獨特的魅力在吸引旅遊者、增加客源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

2.隱性效應:需要經過時間的檢驗,民俗旅遊是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同時民俗旅遊也擴大了當地的知名度,在帶來直接的經濟收益的同時,還可以吸引眾多的投資者為當地經濟建設宣傳服務。

殷群從民俗旅遊的供給與需求方面出發,指出民俗旅遊需求的邊際效用遞減,因此開發中要防止民俗旅遊的泛化,同時要注意民俗旅遊的供給具有民族性和民間性,此外,作者也對民俗旅遊進行了消費效用分析。陳建設等指出民俗旅遊能給民俗地區帶來經濟收入實為一種幫助扶貧、充分利用資源和保護資源文化的經濟激勵,同時提出以擴大市場增加收入、建立合理的經濟補償機制、多種激勵方式相結合的建議對原有的經濟激勵進行了改進。在實證性研究論文當中,張旭亮等對圖瓦民俗旅遊進行了研究,以外部性理論為基礎,探討了圖瓦民俗旅遊開發所產生的外部性不經濟性,並針對這些外部不經濟性提出了一些可消除圖瓦民俗旅遊開發外部不經濟性的建議。

(三)社會價值觀

民俗旅遊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特色旅遊,其獨特性與生動性使其充滿了商機,當然作為社會整體中的一個側面寫照,我們也不可忽略其社會價值。彭誼認為通過民俗旅遊,可以為弘揚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機和條件,促進了生態環境、文物古跡的保護和城鄉的美化,同時也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此外,隨著可持續發展的提出,「社會控制」問題也炙手可熱,民俗旅遊拉動了旅遊地經濟的增長。當經濟落後地區的經濟資源等因素不足以支持其向前發展時,外部的政治機構和經濟集團以「投資者」或「扶貧者」的姿態介入並成為旅遊戰略的制定者和經營運作的操控者。眾所周知,投資者關心的往往是其資金收回與效益問題,這種思路極易導致民俗旅遊開發中的短視行為,為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以當地自然文化生態的破壞為代價。因此,在關於當地民俗旅遊開發與保護的原則性問題上,地方政府需重新爭取主動而堅定立場,以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為計。

三、民俗旅遊的研究方法

民俗旅遊是一門新興的旅遊主題,它的熱潮引起了眾多學術研究的緊跟而上,研究方法也是如此,大量篇幅的研究方法此起彼伏,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剖析並總結。具體而言,民俗旅遊的研究方法可主要分為以下四種類型:一般分析法、跨學科分析法、整體—局部分析法和跨區域分析法。

(一)一般分析法

從民俗旅遊的資源開發和市場開發兩個角度, 提出了調查法、比較法、綜合法、形象定位法、市場預測法。胡海勝使這五個方面具體化:調查法——對民俗旅遊資源、市場和開發過程的調查;比較法——相似和相異比較;綜合法——綜合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旅遊資源的評價(分等定級法、層次分析法、模糊數學法)和對民俗旅遊景點的綜合開發(景點內綜合開發、民俗風情與自然風光文物古跡的結合、點線面相結合);形象定位法:領先定位、比附定位、逆向定位、空隙定位、重新定位;市場預測法:定性(類比預測法、集合意見預測法)、定量(時間序列預測法、回歸分析預測法、試銷法)。

(二)跨學科分析法

對民俗旅遊的研究與對相關學科的研究是相通的,此類相關學科包括社會學、哲學、心理學、人類學、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人口學、生態學等等。只有通過類比或對比才能在學科研究間找出共性與特性,關於民俗旅遊的論文中運用跨學科研究方法的並不多,但也不乏有人創新開拓,如周霄從人類學的角度出發,系統闡述了旅遊民俗的概念體系與類型,以及民俗旅遊的本質與特徵,並從文化變遷、組織重構、角色認同和社會控制等方面對民俗旅遊的社會文化影響進行了簡要分析。又如劉曉春從哲學的意識形態方面分析,認為民俗旅遊是全球化背景下權力政治、資本與地方性文化之間共謀的結果,是一種後現代文化現象,服務於民族——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訴求。此外,民俗學與心理學的結合也可為創新之舉,王德剛等從消費心理學的角度來考察旅遊者對民俗旅遊商品的需求特徵,包括追求時代性、追求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統一、追求消費多元性與需求多樣化、追求消費個性化和追求攜帶的方便性等。

(三)整體—局部分析法

這種方法實質上也可稱作整面—焦點分析法。

1.運用整體(整面)分析法的文章佔了論文總數中相當一部分,其從宏觀把握問題,審視我國民俗旅遊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並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同時展望今後的發展動向,等等。

2.局部(焦點)分析法則從微觀的角度來具體分析某一個地區的民俗旅遊發展情況,其研究領域涉及中國東西南北中大部分省市自治區,研究的層次由省及村。論文研究內容以具體地域狀況為基點來探討,分析了民俗旅遊發展的歷史成因、開發模式及意義、現狀及內容、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等,以小范圍的詮釋擴展到大范圍的展望。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地域涉及廣泛,如在文獻總數(根據資料庫精選出的112篇文獻資料)中,分析新疆、廣西、雲南、內蒙古、山西、遼寧、天津、湖南、四川、重慶、江西、甘肅等北方及中西部省份,或諸如昌平、新疆喀什、恩施州、北京懷柔區官地村、湘南地區、張家界、甘南地區等小區縣的論文數較多,而針對東南沿海諸如上海、南京等地關於民俗旅遊開發方面的文章較少;此外,民俗旅遊深入研究與少數民族緊緊相連,大量的文獻圍繞少數民族地區的民俗開發而展開,如西南三省少數民族的旅遊民俗開發等。

(四)跨區域分析法

也稱之為區域比較法,此分為兩種情況:1.國內不同區域間的比較分析法;2.跨國界比較分析法。針對1種情況,海峽兩岸曾在02年於北京對關於兩岸觀光休閑農村與鄉村民俗旅遊召開了研討會;「06中國旅遊發展論壇-北京對話」也以跨省市的手法來比較分析鄉村民俗旅遊的發展異同。針對兩種情況,周春光等從介紹日本「里山」現象入手,通過對目前京郊地區民俗旅遊發展現狀的分析,提出民俗旅遊可持續發展建議,並積極主張營造有中國特色的鄉土自然文化和民俗旅遊發展模式。

(五)其他方法(創新構想)

包括「經典羅列法」和「歷史階析法」。

1.「經典羅列法」指在羅列出民俗旅遊發展過程中的典型案例來分析民俗旅遊的發展模式與發展前景等,陳景輝等在論及我國民俗旅遊開發的成功模式中就羅列出民俗旅遊發展過程中典型的三種模式:瀘沽湖地區的納西族摩梭民俗文化旅遊開發;西安以仿古入城式盛大典禮歡迎柯林頓;深圳華僑城大打民俗旅遊品牌,並以此為基礎提出對內蒙古民俗旅遊的開發意見。

2.「歷史階析法」指利用民俗旅遊發展中不同歷史階段的典型性特徵來縱觀民俗旅遊的發展進程與改進措施。這兩個創新構想出的方法在研究中的具體運用情況不多,即使出現也以綜述的形式,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去完善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從而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四、民俗旅遊的創新思路

(一)處理民俗旅遊與相關主題旅遊的關系

隨著「旅遊可持續化發展」口號的提出,以「生態旅遊」、「鄉村旅遊」、「紅色旅遊」、「民俗旅遊」為主題的旅遊形式紛紛興起。民俗旅遊作為近年來旅遊新的增長點,各地方踴躍的打起「民俗」的旗號、以當地的民俗特色吸引遊客來發展當地的旅遊經濟。其實民俗旅遊與其他幾種旅遊形式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同步性與相關性,具體體現在:

1.民俗旅遊中的「民俗」特質貫穿於生態旅遊、鄉村旅遊和紅色旅遊的內容之中,呈現出地域上與內容上的相互包攬性,具有「民俗搭台,生態、紅色、鄉村唱戲」的特徵;

2.均為新興的旅遊形式,其形成機制與發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四個主題互為兼容,互為補充;

3.旅遊發生地大部分集中在邊遠山區和偏僻鄉村,上述幾種形式的旅遊均順應形勢,有效地宣傳了當地特色文化、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維護了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二)注重都市民俗旅遊與鄉村民俗旅遊、農業民俗旅遊的並肩發展

民俗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如何更好地豐富民俗旅遊的內容、展現豐富旅遊文化,一直是研究人員關注的問題。「和諧」理論的提出要求我們在旅遊的生態可持續方面也做出貢獻,農村民俗旅遊與農業旅遊是民俗旅遊可持續化的發展重點,它們是伴隨著中國古代農村或農業經濟生活而產生的文化現象,也是我們如今發展民俗旅遊中的重中之重。然而社會的進步與旅遊發展的多樣化要求民俗旅遊不局限於一個小范圍內。迄今為止,仍有不少民俗旅遊論文還在沿用早期英國人類學派的觀點,把大量注意力投向古老的民俗事象,因而過分關注市場尚不成熟的民族或鄉村區域,紛紛開發出一系列無「度」的民俗旅遊項目,而同時國內都市所吸引的客源在旅遊市場上至今還佔有很大的比重,這為都市民俗旅遊的開發提供了很大的市場空間,我們的研究餘地還很大。比如,邱扶東等在考察上海都市民俗特徵基礎上,提出了上海都市民俗旅遊開發模式,並從都市文化與旅遊氛圍、旅遊產品、旅遊商品等方面評價了都市民眾旅遊開發的作用。總之,要把民俗旅遊做大做好,就要結合都市與農村等地域的民俗特色,做到地域間民俗旅遊的和諧發展,達到互為補充、互為增色的效果,使遊客選擇餘地更大,從根本上完成民俗旅遊的多樣化建設。

(三)解決民俗旅遊的傳統性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與「三農問題」

民俗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涉及的內容很廣,有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環境等方面構成。

1.經濟上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可用來指導民俗旅遊的產供銷活動,從而解決供需矛盾;

2.社會、文化的可持續要求民俗旅遊開發中加強對傳統民俗文化價值的宣傳, 要提高當地居民的素質, 激發起對所在社區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愛和自豪感, 提高其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對遊客要加強尊重接待地社會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宣傳教育等等;

3.環境的可持續主要在於加強環境保護和開展各種形式的針對民俗旅遊開發者、管理者、旅遊者以及當地人們的生態環境教育,提高其環境保護意識。

如今民俗旅遊展開地中相當一部分集中在農村,「三農問題」也就成了「可持續發展問題」中的核心問題。李萬佰以北京昌平市為例,提出了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產業環境、與其他產業協調發展和政府扶持為措施的「三農問題」解決方案。李琳桂等認為「農家樂」民俗旅遊在「三農」問題上可以有效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解決農民增收難的問題;解決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問題;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問題;加快農業市場化、農村城市化的進程。

(四)發揮民俗旅遊的「特色化」營銷

「特色化」主要包括營銷客體(民俗產品)的特色化和營銷介體(營銷手段)的特色化。

1.營銷客體(民俗產品)特色化:指的是地方根據當地的民俗特色,設計出符合遊客需要的旅遊民俗產品。如昌平以「酒」為題材發掘其民俗旅遊之「酒文化」;滿族人民依據其民族特色開發傳統食品,使「薩其瑪」等品牌產品名揚天下;遼寧對民俗旅遊中的紀念品開發頗有獨到之見;此外,「民族高校開發民俗旅遊」的構想成了旅遊界的熱門,等等。

2.營銷介體(營銷手段)特色化:即為營銷的方式,其實關鍵在於怎樣去廣告宣傳自身的特色產品。肖建春對四川重慶一帶的民俗旅遊作了廣告分析,提出廣告必須充分利用豐富的民俗旅遊資源、尋求整體規模效應、並在本土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國際化,等等。總之,民俗旅遊廣告宣傳的原則性在於以內容真實、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為基點,利用媒介通過藝術的手段將產品推向市場、面向國際化。

(五)提倡民俗旅遊教育擴大化問題

1.加大「人才教育」力度:民俗旅遊人才(尤為管理和經營人才)的不足成為社區民俗旅遊發展的制約因素。合理保護和開發民族文化旅遊資源需要民族界的精英人才,從理論上和實踐上拓深民俗研究的內涵。所以旅遊人才的培養必須堅持旅遊業人才的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原則,利用高校、大專、中專、職校、旅遊培訓中心構建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基地,通過崗位培訓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可引進一些急需的高級管理或經營人才以滿足民俗旅遊業發展對人才的全面要求。此外,民族地區的教育頗為特色,張潔提出民族小學除了對外界開放,讓遊客了解當地民俗外,在教學中還應根據民族地區具體情況,在某些教育內容中體現民族特色。

2.培養「社區參與」理念:其主要強調當地居民參與旅遊發展決策獲得經濟社會等方面利益的同時,加強旅遊地社區居民參與有關旅遊知識的教育培訓來提高其旅遊意識和環保觀念,達到由受教育前居民被動接受環保而與環境形成的主客體被動關系轉化為受教育後居民主動自覺的環保觀念而與環境形成的主客體對等關系的目標,從而使旅遊地居民深知如何自覺去維護環境的健康發展,形成了一組循環性良性效應。

(六)創新民俗旅遊的現代化建設

民俗旅遊的古樸性與承傳性並不排斥民俗旅遊中的現代化建設。科技的進步,交通的發展使原來封閉但具有豐富民俗特色的區域開始面向外部世界;經濟的融通與信息的交流使民俗旅遊的發展趨向於現代化,但值得注意的是現代化的提出是建立在不損耗當地生態環境並實現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過度的商品化與經濟化只會導致民俗文化的消亡於隨之而來的經濟衰退,這是一種我們在開發建設過程中要盡量避免的惡性循環。與此同時,在良性發展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引進現代化的網路技術,創造當地人們的數字化生活,為民俗旅遊市場的進一步開辟、實現市場和效益的規模化等提供便捷性。

五、總結與展望

目前,我國民俗旅遊研究的整體水平不高,深度不夠但發展勢頭較好,其處於起步探索時期,問題較多,需要我們進一步鑽研。面對目前的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缺乏理論體系,達不到體系研究;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比例失衡;忽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理論滯後於實踐;案例分析太簡化,分析問題不深入;不關注熱點問題,缺乏熱點問題間的思維鏈接;缺乏問題主觀性因素和客觀性因素的結合,把「人」本身問題放於次要地位;思路單一化,創新性少等等。當然,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在我們審視這些問題的同時也要思索我們的改進與提高步驟,那才是關鍵問題,近年來我們的研究也在逐步地進步,從不同的維度探討了民俗旅遊的熱點,並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上拓寬思路,培養一種前衛的思維模式。我們拭目以待研究的進一步發展,這將成為旅遊經濟新一輪的亮點,同時也是一種挑戰。

--------------------------------------------
《論雲南旅遊資源優勢及其開發對策 》

㈧ 旅遊資源開發的相關書籍

書名:旅遊資源開發與利用
圖書編號:2334338
出版社:山東大學出版社
定價:33.0
ISBN:756071867
作者:王德剛
出版日期:2007-05-10
版次:1
開本:16開
簡介:
由山東大學旅遊管理系組織編寫、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旅遊資源開發與利用》自1997年出版第一版以來,已經連續印刷了多次,發行量達數萬冊,被國內十多所高等院校確定為旅遊管理專業的指定教材,在旅遊高等教育領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本次修訂就是在此基礎上,一方面總結了近十年來旅遊資源開發的相關理論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強調技術上的規范性,力求與已經實施的國家標準保持一致,使本書在理論上具有總結性、有高度,同時又突出其規范性和實踐性。
作為一門直接對應著實踐領域的應用性學科,旅遊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相關理論在中國旅遊業突飛猛進的發展過程中得到了洗禮與檢驗,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技術在旅遊開發實踐中不斷推陳出新,進一步豐富了旅遊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理念。
目錄:
第一章 旅遊資源
第一節 旅遊資源的概念
第二節 旅遊資源的特點
第三節 旅遊資源分類
第四節 旅遊資源評價
第二章 旅遊資源開發
第一節 旅遊資源開發概述
第二節 旅遊資源開發可行性研究
第三節 旅遊資源開發規劃
第四節 旅遊資源開發的組織實施
第三章 地文景觀旅遊資源開發
第一節 地文景觀類型
第二節 地文景觀旅遊資源的旅遊功能及其開發
第三節 山嶽型綜合旅遊地開發
第四章 水域風光旅遊資源開發
第一節 水域風光類型
第二節 水域風光的旅遊功能
第三節 水域風光資源旅遊開發
第五章 天象與氣候景觀資源開發
第一節 天象與氣候旅遊資源類型
第二節 天象、氣候與旅遊的關系
第三節 天象與氣候旅遊資源的開發
第六章 生物旅遊資源開發
第一節 生物資源類型
第二節 生物旅遊資源的主要特點
第三節 生物旅遊資源的主要功能及開發
第七章 遺址遺跡類旅遊資源開發
第一節 遺址遺跡類旅遊資源類型
第二節 遺址遺跡類旅遊資源的科學價值
第三節 遺址遺跡類資源的旅遊開發
第八章 建築與設施類旅遊資源開發
第一節 建築與設施類旅遊資源類型
第二節 建築與文化藝術
第三節 建築設施類旅遊資源的開發
第四節 園林建設與旅遊開發
第九章 旅遊商品開發
第一節 旅遊商品的概念和特性
第二節 旅遊商品的組成和分類
第三節 旅遊商品的開發
第十章 人文活動類旅遊資源開發
第一節 人文活動類旅遊資源類型
第二節 著名人物資源的開發利用
第三節 重大事件的開發利用
第四節 民俗旅遊資源開發
第五節 旅遊節慶活動策劃與組織
第十一章 旅遊資源管理與保護
第一節 旅遊資源管理體制
第二節 我國的旅遊資源管理模式探索
第三節 旅遊資源保護
第四節 世界遺產公約與國際經驗
第十二章 旅遊資源開發與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及其內涵
第二節 旅遊資源開發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旅遊資源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分析
第四節 旅遊資源實現可持續利用的對策研究
主要參考書目

㈨ 山東大學成人自考中旅遊管理專業有哪些課程

不知道是不是?從網路搜的, 希望是吧!!!

山東大學旅遊管理專業課程 本專業主幹課程

旅遊管理專業的主幹課程主要有:管理學概論、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資料庫管理、旅遊學概論、旅遊經濟學、飯店管理原理、旅遊開發學、旅行社經營管理、旅遊企業會計、旅遊法學概論等。

、教學進程、學分學時總體安排

本專業在學制內共開設公共基礎課、專業課、專業選修課和素質選修課等五大類。其中公共基礎必修課必須修滿946學時,57學分,13門課程;專業基礎課808學時,34學分,9門課程;專業課378學時,14學分,5門課程;專業選修課必須修滿530學時,30學分的課程;素質選修課必須修滿180學時,10學分的課程。學制內課程總數為27門,可供學生選擇的選修課為31門左右。其中,專業選修課為21門,素質選修課10門。全部課程額定總學時2762;課程額定總學分162。(詳情見表)

六、其他教學環節

除全校各專業統一安排的軍事訓練和一定周數的勞動課之外,還包括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教學實習:包括技能實習和管理實習。技能實習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總課時12周左右,要求熟悉旅遊企業尤其是旅遊飯店的基本業務、運轉模式和主要技能;管理實習即畢業實習,安排在第8學期,時間為6—10周。

學位論文:安排在第8學期,時間為8周。在教師指導下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前進行論文答辯。論文選題同所學專業方向一致,要求觀點正確、邏輯嚴密、文字流暢、資料翔實,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應用價值。

主要課程簡介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遊學概論

英文名稱:Introction to Tourism

周課時: 3

學分:3學分

內容簡介: 旅遊學概論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通過該課的學習,使學生對旅遊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內容如旅遊的產生和發展、旅遊者、旅遊資源、旅遊規劃、旅遊業、旅遊市場等有比較深刻的了解,為學習旅遊管理專業的其他專業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材:《旅遊學概論》 王德剛主編 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5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遊經濟學

英文名稱:Tourism Economics

課時:周3

學分:3學分

內容簡介:旅遊經濟學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主要內容有旅遊經濟的形成與發展、旅遊經濟的性質和特點、旅遊產業化標志、旅遊產品及開發、旅遊需求與供給、旅遊市場與開拓、旅遊產品價格及策略、旅遊收入與分配、旅遊經濟效益、旅遊經濟結構、旅遊經濟發展模式等,通過該課的學習,使學生系統的掌握旅遊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為學習其他專業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材:《旅遊經濟學》 羅明義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飯店管理原理

英文名稱:Theory of Hotel Management

課時:周3

學分:3學分

內容簡介:飯店管理原理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通過該課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飯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為學習飯店管理的其他專業課程打下基礎。該課的主要內容有飯店管理的基本理論、中國旅遊飯店的性質和特點、飯店管理者素質、飯店管理職能、飯店管理決策和計劃、飯店組織管理、飯店服務質量管理、飯店信息管理、飯店法制建設和安全管理等。

教材:《飯店管理概論》 吉小青等 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8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遊開發學

英文名稱:Tourism Development

周課時: 3

學分:3學分

內容簡介:旅遊開發學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內容包括旅遊開發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程序,旅遊開發條件評價和論證,旅遊規劃的基本內容,旅遊區域、旅遊區開發的基本操作程序,人文構景原理和方法,大型康體娛樂項目投資建設的論證與投入產出分析等。

教材:《旅遊開發學》 王德剛 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8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行社經營管理

英文名稱:Management of Travel Agency

周課時: 3

學分:3學分

內容簡介:旅行社經營管理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的主要內容有旅行社的性質和特點、旅行社的分類和設立、旅遊的需求分析、旅行社的需求管理、旅行社的供給、旅行社的競爭及競爭策略、旅行社的服務管理等。

教材:《旅行社經營管理》丁力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遊企業會計

英文名稱:Accountancy of Tourism Business

周課時: 3

學分:3學分

內容簡介:旅遊企業會計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的主要內容有導論、旅遊企業貨幣資金和應收款項的核算、旅遊企業對外投資的核算、旅遊企業固定資產的核算、旅遊企業負債的核算、旅遊企業損益的核算、旅遊企業財務報告等。

教材:《旅遊企業會計》王晨光等 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9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遊法學概論

英文名稱:Science of Tourism Law

周課時: 2

學分:2

內容簡介:旅遊法學概論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之一,通過該課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旅遊法學的基本理論及其應用,為學生畢業後從事旅遊行業的工作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礎。該課的主要內容有旅遊業的發展和旅遊立法、旅遊經營管理法律制度、旅行游覽法律制度、國際旅遊法律制度等。

教材:《旅遊法教程》焦承華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飯店業務管理

英文名稱:Management of Hotel Business

周課時: 3 (一學年)

學分:8

內容簡介:飯店業務管理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課之一。該課的主要有飯店餐飲管理、飯店前廳管理、飯店客房管理、飯店娛樂管理等有關飯店具體業務管理方面的內容。通過該課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飯店管理中具體業務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為學生畢業後從事飯店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材:自編講義。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導游業務

英文名稱:Guide Business

內容簡介:導游業務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課之一,課程的主要內容有導游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導游業務的內容和工作程序、導游業務的技巧等

課時:周2

學分:2學分

教材:《導游業務》國家旅遊局 旅遊教育出版社1999 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遊市場學

英文名稱:Tourism Marketing

周課時: 3

學分:3學分

內容簡介:旅遊市場學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重要課程之一。該課的主要內容包括旅遊市場的環境分析、市場調查與預測、市場細分與目標市場的選擇、營銷戰略等,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旅遊市場營銷的基本理論和具體實務,學會在日益競爭激烈的旅遊市場中,運用所學知識開拓市場、適應環境的本領。

教材:《旅遊市場營銷學》趙西萍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遊心理學

英文名稱:Tourism Psychology

周課時: 3

學分:3

內容簡介:旅遊心理學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重要課程之一。該課程的主要有旅遊心理學引論、旅遊者心理、旅遊企業管理心理、旅遊企業服務心理等內容。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旅遊者的需求和動機,了解旅遊者的知覺、個性、態度等因素對其旅遊決策的影響,了解旅遊業從業人員通過掌握旅遊者心理使自己的工作更有預見性和針對性,為學生畢業後從事旅遊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打下牢固的基礎。

本專業主幹課程

旅遊管理專業的主幹課程主要有:管理學概論、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資料庫管理、旅遊學概論、旅遊經濟學、飯店管理原理、旅遊開發學、旅行社經營管理、旅遊企業會計、旅遊法學概論等。

五、教學進程、學分學時總體安排

本專業在學制內共開設公共基礎課、專業課、專業選修課和素質選修課等五大類。其中公共基礎必修課必須修滿946學時,57學分,13門課程;專業基礎課808學時,34學分,9門課程;專業課378學時,14學分,5門課程;專業選修課必須修滿530學時,30學分的課程;素質選修課必須修滿180學時,10學分的課程。學制內課程總數為27門,可供學生選擇的選修課為31門左右。其中,專業選修課為21門,素質選修課10門。全部課程額定總學時2762;課程額定總學分162。(詳情見表)

六、其他教學環節

除全校各專業統一安排的軍事訓練和一定周數的勞動課之外,還包括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教學實習:包括技能實習和管理實習。技能實習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總課時12周左右,要求熟悉旅遊企業尤其是旅遊飯店的基本業務、運轉模式和主要技能;管理實習即畢業實習,安排在第8學期,時間為6—10周。

學位論文:安排在第8學期,時間為8周。在教師指導下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前進行論文答辯。論文選題同所學專業方向一致,要求觀點正確、邏輯嚴密、文字流暢、資料翔實,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應用價值。

七、主要課程簡介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遊學概論

英文名稱:Introction to Tourism

周課時: 3

學分:3學分

內容簡介: 旅遊學概論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通過該課的學習,使學生對旅遊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內容如旅遊的產生和發展、旅遊者、旅遊資源、旅遊規劃、旅遊業、旅遊市場等有比較深刻的了解,為學習旅遊管理專業的其他專業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材:《旅遊學概論》 王德剛主編 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5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遊經濟學

英文名稱:Tourism Economics

課時:周3

學分:3學分

內容簡介:旅遊經濟學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主要內容有旅遊經濟的形成與發展、旅遊經濟的性質和特點、旅遊產業化標志、旅遊產品及開發、旅遊需求與供給、旅遊市場與開拓、旅遊產品價格及策略、旅遊收入與分配、旅遊經濟效益、旅遊經濟結構、旅遊經濟發展模式等,通過該課的學習,使學生系統的掌握旅遊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為學習其他專業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材:《旅遊經濟學》 羅明義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飯店管理原理

英文名稱:Theory of Hotel Management

課時:周3

學分:3學分

內容簡介:飯店管理原理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通過該課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飯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為學習飯店管理的其他專業課程打下基礎。該課的主要內容有飯店管理的基本理論、中國旅遊飯店的性質和特點、飯店管理者素質、飯店管理職能、飯店管理決策和計劃、飯店組織管理、飯店服務質量管理、飯店信息管理、飯店法制建設和安全管理等。

教材:《飯店管理概論》 吉小青等 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8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遊開發學

英文名稱:Tourism Development

周課時: 3

學分:3學分

內容簡介:旅遊開發學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內容包括旅遊開發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程序,旅遊開發條件評價和論證,旅遊規劃的基本內容,旅遊區域、旅遊區開發的基本操作程序,人文構景原理和方法,大型康體娛樂項目投資建設的論證與投入產出分析等。

教材:《旅遊開發學》 王德剛 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8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行社經營管理

英文名稱:Management of Travel Agency

周課時: 3

學分:3學分

內容簡介:旅行社經營管理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的主要內容有旅行社的性質和特點、旅行社的分類和設立、旅遊的需求分析、旅行社的需求管理、旅行社的供給、旅行社的競爭及競爭策略、旅行社的服務管理等。

教材:《旅行社經營管理》丁力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遊企業會計

英文名稱:Accountancy of Tourism Business

周課時: 3

學分:3學分

內容簡介:旅遊企業會計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的主要內容有導論、旅遊企業貨幣資金和應收款項的核算、旅遊企業對外投資的核算、旅遊企業固定資產的核算、旅遊企業負債的核算、旅遊企業損益的核算、旅遊企業財務報告等。

教材:《旅遊企業會計》王晨光等 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9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遊法學概論

英文名稱:Science of Tourism Law

周課時: 2

學分:2

內容簡介:旅遊法學概論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之一,通過該課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旅遊法學的基本理論及其應用,為學生畢業後從事旅遊行業的工作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礎。該課的主要內容有旅遊業的發展和旅遊立法、旅遊經營管理法律制度、旅行游覽法律制度、國際旅遊法律制度等。

教材:《旅遊法教程》焦承華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飯店業務管理

英文名稱:Management of Hotel Business

周課時: 3 (一學年)

學分:8

內容簡介:飯店業務管理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課之一。該課的主要有飯店餐飲管理、飯店前廳管理、飯店客房管理、飯店娛樂管理等有關飯店具體業務管理方面的內容。通過該課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飯店管理中具體業務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為學生畢業後從事飯店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材:自編講義。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導游業務

英文名稱:Guide Business

內容簡介:導游業務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課之一,課程的主要內容有導游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導游業務的內容和工作程序、導游業務的技巧等

課時:周2

學分:2學分

教材:《導游業務》國家旅遊局 旅遊教育出版社1999 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遊市場學

英文名稱:Tourism Marketing

周課時: 3

學分:3學分

內容簡介:旅遊市場學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重要課程之一。該課的主要內容包括旅遊市場的環境分析、市場調查與預測、市場細分與目標市場的選擇、營銷戰略等,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旅遊市場營銷的基本理論和具體實務,學會在日益競爭激烈的旅遊市場中,運用所學知識開拓市場、適應環境的本領。

教材:《旅遊市場營銷學》趙西萍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旅遊心理學

英文名稱:Tourism Psychology

周課時: 3

學分:3

內容簡介:旅遊心理學是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重要課程之一。該課程的主要有旅遊心理學引論、旅遊者心理、旅遊企業管理心理、旅遊企業服務心理等內容。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旅遊者的需求和動機,了解旅遊者的知覺、個性、態度等因素對其旅遊決策的影響,了解旅遊業從業人員通過掌握旅遊者心理使自己的工作更有預見性和針對性,為學生畢業後從事旅遊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打下牢固的基礎。

㈩ 山東旅遊資源優勢及其發展前景

《論山東民俗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

李東成

(山東師范大學 齊魯文化研究中心,山東 濟南,250014)

摘要:山東民俗文化因其傳承性強、地域特點鮮明、影響廣泛而成為山東民俗旅遊的重要資源。憑藉此資源優勢,山東的民俗旅遊享譽國內外,成為山東旅遊業一個富有潛力的增長點。但在當前的民俗旅遊開發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在分析山東民俗旅遊的特點、類型和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現狀的基礎上,就目前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開發原則和解決對策。

關鍵詞:民俗;民俗文化;民俗旅遊;山東

一、民俗文化、民俗旅遊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的定義

民俗文化,是世間廣泛流傳的各種風俗習尚的總稱,包括存在於民間的物質文化、社會組織、意識形態和口頭語言等各種社會習慣、風尚事物。[1] 它是民俗旅遊最重要的資源。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文化,因此,也有些學者提出用「生活文化」指代民俗文化。

與精英文化或宮廷文化相比,民俗文化更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獨特性、生動性和大眾性等特點,這些特點與當代大眾旅遊的諸多特點相吻合,使得民俗文化成為民俗旅遊的主體資源,這也是推動民俗旅遊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

(二)民俗旅遊的界定

(三)民俗旅遊的分類

對應民俗的分類,陶思炎依據民俗范疇,表現空間、產品性質、服務功能等為標准對民俗旅遊的類型作了細致的劃分。他以民俗旅遊涉及的民俗旅遊范疇為標准,將民俗旅遊產品劃分為物態、動態、心態、語態等民俗旅遊類型;以民俗生活空間角度為標准,將民俗旅遊劃分為市井民俗游、水鄉民俗游、山村民俗游、漁村民俗游等環境類型;以產品性質角度為標准,將民俗旅遊劃分為觀覽型、參與型、休閑型、運動型等類型。[5]但現實中的民俗旅遊活動與理論上的探討稍有差異,比如心態、語態等民俗很難成為一個獨立的民俗旅遊類型。王德剛把民俗旅遊的開發模式分為品牌經營模式、社區-歷史(傳統)街區模式、鄉村模式、「生態博物館」模式、主題公園模式和節慶活動模式。[6]這6種模式在山東均有分布,且比較切合中國民俗旅遊的實踐。筆者依據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的歷史及其現狀,把山東的民俗旅遊產品主要分為以下6種:民俗博物館旅遊、節慶民俗旅遊、婚俗旅遊、漁家樂、農家樂、民俗村(民俗主題園)旅遊,下文將結合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現狀對此分別詳述。

二、山東民俗旅遊的特徵

山東民俗旅遊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傳承性強

2、地域特點鮮明

3、影響廣泛

4、開發較早

三、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現狀

山東的民俗文化資源豐富,以此為基礎的民俗旅遊活動也類型多樣,豐富多彩,而且各地的民俗旅遊內容、形式不一,因此,很難全面、確切地描述山東民俗旅遊開發現狀。參照山東民俗旅遊產品的分類,筆者只是粗線條地勾勒出山東民俗旅遊的概貌。

(一)民俗博物館旅遊

(二)節慶民俗旅遊

這是山東民俗旅遊的主體,數量最多,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效益最好。其下又可分為傳統節慶旅遊,現代節慶旅遊、新興節慶旅遊、假日旅遊(如雙休日、黃金周等)。山東主要的旅遊節慶有濰坊國際風箏節、濟南千佛山廟會、趵突泉燈會、大明湖荷花節、青島國際啤酒節、泰山國際登山節、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淄博陶瓷琉璃藝術節、煙台國際葡萄酒節、菏澤國際牡丹花會、青島海雲庵糖球會、天後宮民俗文化廟會、榮成國際漁民節等。

(三)婚俗旅遊

(四)漁家樂

(五)農家樂

(六)民俗村、民俗主題園旅遊

四、山東民俗旅遊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山東民俗旅遊發展到今天,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不僅類型豐富多樣,在開發內容上也逐步深入,形成了一批知名度和美譽度都比較高的民俗旅遊品牌,成為山東旅遊又一個較有活力和發展前景的專項旅遊產品,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山東建立了許多民俗旅遊村、數條民俗旅遊線及民俗旅遊區,但目前山東民俗旅遊業也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節就當前山東民俗旅遊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和下一步的開發思路。

有些問題在整個旅遊業中是普遍性的,如對民俗旅遊資源重開發不重保護,重經濟效益輕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有些景點(景區)的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全理順等;也有一些具體問題,如景點(景區)各自為政,重個體得失輕共同發展等。就目前山東民俗旅遊實踐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管理體制的分割所帶來的矛盾

(1)「三孔」管理體制變更所帶來的旅遊開發與文物保護問題。

(2)蒲松齡故居與聊齋園的管理體制分割

2、企業化運作帶來的弊端

3、「內訌」式的不規范競爭

(1)膠南、龍口的徐福節

(2)中國民俗旅遊第一村之爭

4、開發滯後,對外競爭不力

(1)運河民俗旅遊必須迎頭趕上

(2)梁祝婚俗旅遊有待大力開發

(3)水滸旅遊:牆內開花牆外香

(4)菏澤牡丹要做大做強

5、民俗旅遊節慶的相似性和庸俗化

五、山東民俗旅遊開發原則和對策

(一)、山東民俗旅遊開發原則

1、文化原則

「文化是明天的經濟」,民俗旅遊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旅遊,它的魅力在於民俗旅遊景觀所承載和體現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隨著山東旅遊業的深度發展,以文化為內涵的旅遊將會超越以觀光為內涵的旅遊,對山東民俗旅遊而言,齊魯文化和山東民俗文化是其開發的靈魂,因此,開發山東民俗旅遊必須遵循文化原則。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開發和經營者應具有較強的文化意識,對民俗文化有較全面的理解,對民俗文化在民俗旅遊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能從多學科的角度研究各類民俗事象,發掘民俗旅遊資源。其次,民俗旅遊項目應創造和實現民俗文化氛圍,以便讓旅遊者得到深刻的文化體驗和感受。最後,民俗旅遊項目開發不僅要具有民俗的「神」,還要具有民俗的「形」,做到「神」、「形」合一,把民俗文化的精華完整地表現出來。[9]

2、本土化原則

民俗旅遊利用民俗文化吸引游者,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因此,在開發過程中必須以民俗文化為根基,避免過於商業化的運作和不切實際的模仿與開發。本土化原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因地制宜,挖掘當地的民俗文化資源,突出「原汁原味」,不要輕易仿製。當然,這並不排除以此為目的的適當提煉和加工,在實際的開發和經營中,這樣做往往是必要的;二是對於移植的外來民俗文化,則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某些與當地民俗文化背景有沖突的民俗文化資源,在強調新奇性的同時,必須經過本土化的改造,否則不宜移植。

3、特色性原則

特色性是旅遊資源的基本屬性,民俗旅遊資源尤其如此。失去特色,民俗旅遊資源也就不復存在。在民俗旅遊開發實踐中應以特色為依據,突出各地區的民俗旅遊特點,設計和推出與眾不同的旅遊產品、旅遊線路和旅遊購物品。突出特色性原則也是提升旅遊區的品位,提高競爭能力的有效手段。

4、遊客中心原則

遊客是民俗旅遊的主體,因此,民俗旅遊應以遊客為中心,按照遊客的需求開發適銷對路的民俗旅遊產品。遊客的旅遊心理復雜多樣,但最基本的還是求新、求異、愉悅身心,針對遊客的這些基本旅遊心理,我們要開發新奇、參與性和體驗性強的民俗旅遊產品。

5、多樣性與專題性結合原則

多樣性與專題性既對立又統一,二者充分結合會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多樣性不僅不會沖淡專題性,而且還能襯托、突出專題性;多種專題也能豐富多樣性,使多樣性既有深度又有廣度。

6、可進入原則

各地區民俗文化不同,表現為各個旅遊景區(點)是一種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且民俗活動多在農村開展。因此開發時要考慮距離遠近、可進入程度、交通狀況等問題,以便作到各旅遊片、區內各景區(點)相對集中、聯系較緊密,各片、區間交通順暢,可進入性好。這樣有利於設計旅遊線路,方便遊客進行各種民俗旅遊活動。

7、可持續發展原則

在民俗旅遊規劃和開發中,更要注重對民俗旅遊資源的挖掘、搶救和保護,不要殺雞取卵、竭澤而漁,要有長遠眼光,保持民俗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因為隨著中國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化進程呈加速度增長的勢頭,民俗文化賴以存在的風俗習慣和古民居、古建築遭到建設性破壞,因此,對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迫在眉睫,旅遊開發是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但要注意避免重蹈城市化的覆轍。

8、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統一原則

旅遊規劃與開發要充分考慮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的有機結合,充分協調經濟發展、資源保護和社會進步的關系,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統一,促進山東省民俗旅遊健康、高效持續的發展。

(二)、山東民俗旅遊開發對策

1、挖掘、突出山東民俗旅遊的齊魯文化內涵

旅遊具有文化性和經濟性雙重屬性,而齊魯文化自其產生之日起一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幹和核心,它也是山東民俗旅遊的立身之本。在目前大多數民俗旅遊景點日益走向庸俗化、企業化的時候,挖掘、突出文化內涵是提升民俗旅遊景點品味的良好手段。山東的民俗文化包羅萬象,除了其以民間建築、民間技藝、民間游戲為代表的物質層面和以婚喪嫁娶為代表的制度層面外,以民間傳統、宗教信仰、人文素質為代表的精神層面也同樣不容忽視,在民俗旅遊的開發實踐中,後者尤其要引起民俗旅遊開發者和經營者的重視。

2、理順管理體制,加強文物保護

文物作為物質民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民俗旅遊開發的重要載體,「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破壞文物就毀滅了民俗旅遊的基礎,失去了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從理論上來講,旅遊開發與文物保護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保護文物是為了更好地進行開發,有了旅遊開發的收益才能更好地保護文物。在處理二者的關繫上,應當把相關文物的保護工作置於主導地位。然而,在實踐中,二者的關系不是如此。某些單位和個人把旅遊開發的收益中飽私囊,不願對文物保護投資。對此,必須加強旅遊管理方面的分工負責,統一協調,理順管理體制,同時,正確貫徹《文物保護法》,加大對文物的保護力度。

3、樹立鮮明的形象,打造民俗旅遊品牌

獨特性是民俗旅遊資源的重要特徵,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賣點,不致被替代。青島在民俗旅遊方面即有多個賣點,不能互相替代,形成了多贏。

關於石家莊、王家皂中國民俗旅遊第一村之爭,其實,二者在民俗旅遊內容和開發歷史有很大不同,石家莊以「農家樂」著名,王家皂以「漁家樂」為主;石家莊因其開發較早,影響較大,王家皂卻是新開發的民俗旅遊村。稱石家莊為「中國民俗旅遊第一村」是合適的,王家皂可定位在「中國海洋民俗旅遊第一村」,從筆者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國內還沒有如此定位的。這樣既可避免石家莊帶給王家皂的「陰影效應」,還可突出王家皂的海洋民俗特色。最好的競爭是避免競爭,在這方面,楊家埠做得比較好,它定位為以特色民俗為主題的「中國民間藝術遺產村莊」,突出了自己鮮明的特色。

4、對內聯合,對外競爭

面對來自江蘇等其他省份以徐福東渡為主題的民俗旅遊,膠南、龍口的徐福節慶首要的是在協調的基礎上聯合起來,一致對外競爭。因為二者的資源特點類似,地理位置較近,內部競爭只能導致兩敗俱傷。在實際操作中可採取兩地每年輪流舉辦徐福節慶,或以一地為主,一地為輔的方式;也可把每年的徐福節時間分開,兩地分別舉行,從而避免同一時段舉辦徐福節慶。

這種方法也適用於「濟南三勝」的春節黃金周。「濟南三勝」在春節黃金周均舉辦大同小異的民俗旅遊活動,與其拼內耗,不如聯手一致對外。如果把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三大名勝分開來看,都不及泰山、西湖等著名旅遊景點有影響力,但如果「山、泉、湖」強強聯手,進行資源優勢互補,讓遊客以優惠的價格一票通游,將對遊客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形成泉城民俗旅遊的拳頭產品,會吸引更多的遊客來濟南。

5、整合旅遊資源,做大做強

以菏澤為例。菏澤作為全國最大的牡丹生產基地,完全可以在每年冬季舉辦一次全國牡丹催花展。既可以讓人們在寒冬觀賞到牡丹的芳姿,又可以進行花木交易,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菏澤是著名的「戲曲之鄉」和「武術之鄉」,棗梆、柳子戲、山東梆子等十幾個地方戲種同時並存,這在全國同級地市中尚不多見。菏澤的麵塑、魯錦等獨特民俗,也可以重點開發為「民俗博物館」和民俗生態保護區,和牡丹一起構築菏澤旅遊的四季文章。

菏澤市目前正在選聘有關專家編制旅遊發展規劃,以牡丹、水滸、黃河旅遊為主線,涵蓋全市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觀,以期構造全年有景的格局,做活四季文章。如果菏澤牡丹與黃河、水滸結親成功,將從根本上擺脫當地旅遊業多年來單靠牡丹一條腿走路的尷尬。

6、加大旅遊開發力度

在這方面,運河民俗旅遊、水滸民俗旅遊和黃河三角洲民俗旅遊比較迫切需要加大旅遊開發力度。為加強對梁祝文化的研究,可成立梁祝文化研究學會,在對梁祝文化的開發利用上,可將梁祝讀書處——嶧山建成愛情搖籃之山;將微山縣馬坡梁祝墓所在地恢復明代梁祝祠,建梁祝愛情文化園。通過對梁祝文化的研究和開發利用,為濟寧文化大市建設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梁山雖然沒有以前的「八百里梁山水泊」,但有水滸民俗文化,可從民俗旅遊入手,吸引魯西南、魯西北和全國的遊客。

7、編制全省民俗旅遊規劃

截至目前,全省還沒有專門的民俗旅遊規劃,這與山東的民俗旅遊資源大省、民俗旅遊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稱。國外旅遊專家在為山東做全省的旅遊規劃時曾說,濰坊是山東民俗旅遊的中心,可在「千里民俗旅遊線」的基礎上把山東全省的民俗旅遊進行統一規劃,東引山東的海洋民俗旅遊,西聯魯西南的運河民俗旅遊、水滸民俗旅遊和菏澤的民間藝術旅遊,形成橫貫山東全省的民俗旅遊線。如此以來,勢必盤活山東全省的民俗旅遊活動,擴大山東民俗旅遊在全國的地位和影響,促進山東民俗旅遊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