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旅遊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有哪些
中國旅遊業的現狀及問題、新形勢下中國旅遊 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新形勢下內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對策容.中國旅遊業發展的相關對策:一、各級政府應高屋建瓴,制定更有利於新形勢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及發 展規劃,加強宏觀管理.二、旅遊產業要摒棄固有的個別利益觀念,放棄惡性競爭,高瞻遠矚,做大做強,以適應新形勢的挑戰.三、從中國旅遊業的弱項入手,積 極開展旅遊商品的開發與研製,加大旅遊購物收入在旅遊總收入中所佔的比例,以適應旅遊者對旅遊商品需求差別化的新形勢.四、樹立中國良好的旅遊形象,加大 旅遊促銷比例,擴大國際知名度
Ⅱ 我國旅遊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中 國 旅 游 業 概 況
一、中國旅遊業發展歷程
我國旅遊業發展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舉世矚目。改革開放前,旅遊業以外事接待為主,只具備產業雛形,不完全屬於產業范疇。從國家政策引導上可以看出近三十年來中國旅遊業的發展狀況:
1978年轉換機制,旅遊業開始從「事業型」向「產業型」轉變。
1984年,中央提出國家、地方、部門、集體、個人一齊上、自力更生與利用外資一齊上的旅遊建設方針,揭開了全方位發展旅遊產業的序幕。
1986年國務院決定將旅遊業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正式確立其國民經濟地位。
1992年中央明確提出旅遊業是第三產業中的重點產業,之後,中共中央提出的《關於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建議》,旅遊業被列為第三產業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序列的第一位。
199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此後,國家計委把旅遊項目列入國債項目,鐵路部門及時開行了數百列旅遊專列。中央和國務院的支持為旅遊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發展階段來看,1980年以前,旅遊產業總體規模較小;「六五」計劃時期,入境旅遊有較大提高,國內旅遊開始起步;「七五」計劃時期,入境旅遊繼續發展,國內旅遊有較大發展;「八五」計劃時期,入境旅遊有較大發展,國內旅遊迅猛崛起,這一時期是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九五」計劃時期,產業基礎夯實,穩步發展;2001年受世界旅遊業整體負增長的形勢影響下,中國的旅遊業是在困難中繼續前進,但增長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國旅遊業是整體回升,四項旅遊經濟指標增速均超過10%。中國現已成為世界上旅遊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1978年中國國際旅遊接待人數(180萬人)僅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遊者達到9791萬人次,躍居世界第五大旅遊吸引國、亞洲首位旅遊大國。1978年中國國際旅遊創匯(2.6億美元)僅佔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億美元,佔全球的4.4%,成為世界第五大旅遊創匯國。2002年,中國公民出國(境)人數達1660.2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6.84%,成為亞洲地區令人矚目的新興客源輸出大國。2002年中國國內旅遊人數達到8.78億人次,成為世界上數量最大、增速最快、潛力最強的國內旅遊市場。中國的旅遊產業規模也不斷擴大。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1年底,中國旅遊涉外飯店11000家,其中,已評定星級飯店8018家;各類旅行社超過10000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300多家;中國旅遊業固定資產值達7000億元,共有各類旅遊企事業26萬個;旅遊業直接從業人員598萬人,間接從業人員約為2980萬人;共有開辦旅遊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萬人。
總之,我國旅遊業借改革開放之力,20多年持續快速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產業形象日益鮮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成為國民經濟中發展速度最快的行業之一。
二、中國旅遊業發展的機遇與前景分析
1、發展機遇
首先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推動旅遊業再上新台階。21世紀前10年,我國國民經濟年均增長速度仍將保持7%以上,綜合國力將進一步提高。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對外開放的發展,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產業結構的調整,都將推動旅遊業發展。
其次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帶來的機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意味著我國十幾億人民將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邁進,旅遊需求必然會隨之不斷增長,旅遊消費成為小康的標志和特徵之一。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但就是在這種小康水平下,已經形成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和發展最快的出國旅遊客源市場。
第三,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將使西部不少世界級的旅遊資源得到開發,從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從而不斷提高我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和發展後勁,形成我國旅遊業新的增長極。
第四,加入WTO以後,旅遊業及其相關產業都將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發展環境將進一步優化,同時也將促進國際商務旅遊的增長。
第五,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旅遊目的地國。美國「9.11」事件和美伊戰爭爆發導致全世界旅遊下滑,但因為中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以及中國政府所實施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反而強化了中國作為最安全的旅遊目的地形象。
第六,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北京申奧成功、上海成功申辦世博會、杭州成功申辦2006年世界休閑博覽大會以及2003年10月世界旅遊組織大會將首次在北京召開,表明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日益增強,對推動中國旅遊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2、前景分析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供需雙向互動作用下,中國旅遊業前景輝煌。
(1)旅遊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閑暇時間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將推動國內旅遊需求以較高的速度增長。我國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國,有著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無與倫比的最大的國內旅遊客源市常2002年,相當於13個中國人裡面就有8人進行了一次旅遊。我國從1995年5月1日起實施每周40小時工作雙休制,1999年開始實施「五一」、「十一」、春節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國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總量是114天,居民閑暇時間越來越充足。同時,消費結構正從溫飽型轉向小康型,消費由生存型消費向享受型和發展型的方向發展,恩格爾系數逐年下降,城鄉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分別由1995年的49.9%和58.6%降至2002年的37.7%和46.2%的水平。住房、購車、通訊等消費將逐漸得到滿足,而作為精神和物質結合的旅遊需求,則會反復產生。根據國際經驗,當人均GDP達到800-1000美元時,旅遊消費將呈現大眾化、普遍化的態勢,成為生活要素之一。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按每人每年出遊兩次計算,屆時的國內旅遊人數可高達30億人次左右。
(2)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中國國土廣袤、山川秀美、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眾多,漫長的歷史和遼闊的國土形成了無比豐厚的旅遊資源。據研究表明,我國自然類和人文類的旅遊資源類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數目超過美國、西班牙、法國等旅遊強國。目前,全國已擁有15000多處旅遊景區(點),涵蓋了自然景觀、歷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會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28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51處,國家地質公園44處,國家自然保護區197個,國家森林公園439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99個,國家4A級旅遊區(點)360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137個,還有1269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各類博物館2000餘座。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風光,雄偉壯觀的建設工程等等,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基矗
(3)從旅遊大國到世界旅遊強國
按國家旅遊局制定的旅遊業發展「十五」規劃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國海外旅遊人數將超過21000萬人次,旅遊外匯收入580億美元以上。國內旅遊將達到29億人次以上,旅遊收入將達20400億元人民幣以上。旅遊業總產出將達到2.5萬億元人民幣以上,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提高到8%左右。國內外學者一致看好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前景,中國將成為世界旅遊強國。包括世界旅遊組織(WTO)在內的權威性組織均認定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旅遊首位旅遊目的地國(見表2)。世界旅遊理事會則預測,到2020年,中國旅遊業總產出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64%,旅遊消費將占總消費的6.79%,旅遊投資將占投資總額的8.61%,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三、與國際旅遊市場的差距
盡管中國旅遊產業在近三十年的時間里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是與國際旅遊市場荏苒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差距主要表現在軟體上,不僅是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服務質量有差距,還有營銷體系、政策體系不完善,法律法規不健全。
舉個例子,目前全球已經有49家知名飯店進入中國大陸,但是我們還沒有一個品牌到境外管理或建設一個像樣的星級酒店,這就是差距!」 在通往世界旅遊強國的道路上中國依然有一段路要走。現時期的中國旅遊業應該著手改進服務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優化營銷體系,改善環境,建立健全合理的政策體系,這都需要政府、組織、以及公民的共同努力,另外還要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包括高級、中級、初級管理人員以及普通服務人員。
四、旅遊市場的經濟效益分析
據法國旅遊業協會主席菲利普•邦貝爾熱分析:「43%的旅館、咖啡店和飯店的收益,同旅遊直接有關;航空運輸收益的42%同旅遊有關,鐵路運輸收益的23%、汽車的12%、農業的8%、建築業的6%同旅遊業有關。」
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產業,吃、住、行、游、購、娛是旅遊的六大要素。要有吃、有住、進得來,出得去,有物可購,有處去樂。因此,旅遊的發展,必然不斷帶動與這要素直接相關的飲食、建築、交通、郵電通訊、園林、商業、輕紡、保險等行業的發展。
據澳大利亞官方統計,旅遊業涉及29個經濟部門中的108個行業。僅以建築業為例,十多年前,住店難在我國許多城市是普遍現象,那時人們在外有個地方住就算不錯,有的甚至在車站過夜。但短短十幾年,到1998年底我國已有各類旅店21萬家,涉外飯店約4000家,星級飯店2000多家,其中五星級45家,四星級117家,三星級近1000多家,二星級和一星級1000多家。遊客住的地方數量多,檔次全,再已不是原來的情景了。期間建築業獲得的發展可以想像。
美國夏威夷的瓦胡島,開發前是一片荒涼的海灘,五十年代為旅遊區後,建成的旅遊、商業街,密布小島。目前,該島已成為年接待世界旅遊者約400萬人次的世界著名旅遊區。建築業的發展,又帶動與之相配套的水、電、煤氣、曖氣、通訊等行業,飯店內的裝飾、傢俱、餐飲、衛生用品等等,工業及所需的農產品的生產自然也相應地發展起來,其連鎖效應是巨大的。
遊客每到一地總要買些紀念品、土特產等帶回去。即旅遊要素中的「購」,旅遊對商品的需求帶動了工藝品、紀念品及有民族特色的產品的生產與開發。據測算一位旅客在異國旅行購物所花費用一般約全部旅費的1/2。旅遊業的發展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可用一句話來概括,即「一業興百業旺」。
除了能直接創造經濟效益外,旅遊業還可以增加社會就業機會。由於旅遊業促進了許多行業的發展,使整個社會就業機會增多。旅遊業是一種綜合性的行業,它不但能直接向社會提供就業機會,而且能間接地為社會提供就業機會。按國際的習慣測算,旅遊業直接就業與間接就業的人員比例大約為1:5。每增加旅遊業的一間客房,可以直接提供0.75的就業機會,並間接地為2.5人在有關部門(飯店、商業、交通業)提供就業機會。目前,我市直接從事旅遊業工作的人數已達3萬之多,間接的達20萬,佔全市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旅遊經濟還具有扶貧功能,旅遊業是見效快、永久性的扶貧開發項目。從國際國內旅遊業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旅遊業發展的速度,遠遠快於各種產業發展的速度。旅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成為一個產業的,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就迅速發展成世界第一大產業。這種發展速度,是任何一個產業都難以比擬的。鄰近我們國家的新加坡和泰國,經過不到20年的苦心經營,就發展成為亞洲的旅遊強國,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許多旅遊點,也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熱起來的。如雲南的西雙版納和德宏,四川的九寨溝,湖南的張家界,貴州的龍宮,從開發、宣傳到變成熱點,都只有幾年的時間。廣西的北海更快,僅兩、三年就熱起來了,1992年遊客已達150萬人。較小的旅遊點如龍勝的一個溫泉,一片梯田;融水的一段貝江,開發一、兩年就分別引來了十餘萬遊客。由於人們旅遊慾望的強烈,信息傳遞的現代化和交通工具的發達,所開發的旅遊區只要有獨特的景觀和豐富的內容,能滿足人們要求,並把宣傳工作做到五洲四海,千家萬戶,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大見成效,並且變成永久性的財源。因此,旅遊業是短、平、快,永久性的扶貧開發項目。
旅遊業對環境無害,還能創造社會和經濟效益,因此被世界各國譽為「無煙產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奧運會的帶動下,中國旅遊業依然處在發展的快車道上,而且正在走向世界。近些年的發展有目共睹,但是問題也依然存在,除了需要提高服務質量外,還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塑造品牌形象,打造自己特色。期待中國的旅遊業更快、更好的發展。
Ⅲ 論述電子商務在旅遊業的應用,如機遇和面臨的挑戰
論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摘要:文章在分析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基礎上,提出了加快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需迫切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電子商務,機遇,挑戰
一、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機遇
1、寬頻網的普及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寬頻接入技術與傳統的撥號網相比速度快了幾百倍,這是寬頻得天獨厚的優勢,而速度對電子商務用戶來說又是至關重要的。據專家統計,傳統的人類因素指針表明用戶失去興趣之前最長的反應時間是10秒。在網上,用戶已被訓練著忍受如此多的痛苦以至於將一些網頁的極限時間提高至15秒也是可以接受的。這就要求網路速度要很快。寬頻的速度優勢使用戶不必擔心速度問題,不必時時擔心自己的上網費用過高。
2.電信改組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1999年我國電信改組是國內IT業改革的一件大事,到2001年2月中國鐵通公司成立,中國電信市場已有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移動通信、衛星通信、中國吉通、中國鐵通等七家電信服務商,初步打破了壟斷局面,使得用戶上網資費數次下調,刺激了我國國內網民激增,為電子商務網站帶來了更多的客戶群。
3.網上銀行的發展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1998年2月,招商銀行在國內首先推出「一網通」。網上支付服務;隨後又推出由個人銀行、網上商城、網上證券、企業銀行構成的網路銀行服務體系;到2000年3月,其網上銀行已有4000多企業用戶和6萬多個人用戶,完成100多萬筆網上交易。
4.加入wT0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我國經
濟將進一步融入全球市場體系,「走出去」和「沖進來」的規模都會進一步擴大,國內企業無論面向國內或國外、城市或農村市場都要經受更激烈的競爭考驗。世界正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流的作用日顯重要。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貧乏者之間的能力差別,會影響整個國家在國際經濟新秩序當中的競爭力。在國內外商貿活動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重視對信息流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已成為提高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手段。目前在我國,有相當一部分企業連入了Internet。其中一些企業已擁有了自己的主頁和www 伺服器,部分進行國際貿易的企業已能夠熟練進行國際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和與之相關的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了中國企業在新世紀超越世界的真正機遇。在未來的幾年中,基於電子商務的產品和技術一定會非常明顯地佔據市場。
5各級政府的積極參與和組織為電子商
務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政府主導型的電子商務是符合我國的國情的。從1999年的政府上網到2002年的電子政務,都是各級政府參與和組織實施的。事實證明,它對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有力的推動作用。在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進程中,由於各級政府實行積極引導、大力推進的政策,使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市場環境與制度建設變得有序化,有利於電子商務運作。
二、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挑戰
1.挑戰一:認識滯後。對於新事物反應冷漠,嚴重影響了我國電子商務的推廣速度。認識上的滯後是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重大障礙,也是我國許多國有企業久久不能擺脫虧損的重要思想原因。世界已進入到信息時代,競爭呈現出高速度、高強度、全方位的新特點。掌握最新技術和管理方法的國家、企業和個人處於競爭的有利地位,而認識落後的競爭者,將會被市場無情的淘汰。
2.挑戰二:安全問題。安全問題是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最擔心的問題,而如何保障電子商務活動的安全,將一直是電子商務的核心心研究領域。作為一個安全的電子商務系統,首先必須具有一個安全、可靠的通信網路,以保證交易信息安全、迅速地傳遞;其次必須保證資料庫伺服器絕對安全,防止黑客闖入網路盜取信息。對於我國來說,網路產品幾乎都是「舶來品」,本身就隱藏著不安全隱患,加之受技術、人為等因素的影響,不安全因素更顯突出。安全問題如果不能妥善解決,電子商務的實現就是一句空話。許多用戶不願進行網上交易,也是因為對網上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持懷疑態度。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不僅涉及技術問題,同時也涉及管理問題和法律問題。我國目前尚不能批量生產自己的網路防火牆,許多銀行電子儲蓄系統的密碼僅有4—6位數字,技術防範措施顯然不能適應大規模電子交易的要求。電子商務交易的管理標准還沒有系統帶]定,法律對於電子商務違法交易行為的認定尚處於摸索階段。這些問題,都需要組織專門力量迅速加以解決。
3.挑戰三:法律問題。做生意就避免不了發生糾紛。而網上糾紛又有其獨特性。Internet是一個缺乏「警察」的信息公路,它缺少協作和管理,信息的跨地區和跨國界的傳輸又難以公證和仲裁,而如果沒有一個成熟的、統一的法律系統進行仲裁,糾紛就不可能解決。那麼,這個法律系統究竟應該如何制定,由誰來制定,應遵循什麼樣的原則,其效力如何保證?這些都是現在制定法律應該考慮的問題。
4.挑戰四:技術問題。傳統的銀行業務每筆辦理時間在幾秒到幾分鍾之間,而現在的Internet銀行提供的服務大多沒有這么快,而且客戶對交易是否成功也不能確信,只有通過賬戶查詢。從這方面講,現在的服務雖給銀行帶來了方便,但卻讓客戶花費了過多的交易時間。
另一個潛在的技術障礙是,中國的信息產品,不論是低端的Pc機,或是網路設備、電源,還是高端的主機系統都沒有純粹的國貨。不論是銀河系列還是曙光系列,所有的高性能計算機,其核心元件都得依靠美國的產品和技術,速度仍比美國的高性能計算機差幾個數量級。因此,要進行大規模的電子商務活動,又有多少商家會選用國產的產品呢?況且美國在高性能計算機方面對中國的出口有嚴格的限制,花費巨資買回來的很可能也不是最先進的技術和產品。
5,挑戰五:信用問題。在傳統的商業交
易中,商業信用問題始終是個大問題。由於歷史原因,我國一直不是一個法制完善的國家。商業信譽低下,企業三角債問題嚴重,主要原因是企業之間法制觀念不強,不能嚴格履行合同,導致企業之間相互欠債,這種嚴重的三角債問題,使原來信用等級不高的商業信用更加低下,甚至影響到了銀行信用。而電子商務是將傳統的交易方式改為在網路平台上進行交易,通過電子計算機、網路來進行這些經濟活動,電子商務雖然在多方面對傳統商業交易有所改進,但在商業信用問題上仍然沒有徹底的得到改觀。如果說傳統的交易方式里商業信用低下會產生三角債的話,那麼在電子商務中,快捷的交易方式就會有更多的三角債問題產生。所以說商業信用問題是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也是電子商務發展中始終應該被注意到的核心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需要通過設置合理的運行機制和運行標准,確保供需雙方建立商業信用,並通過某些監督機構,保證參與交易各方按期、按質、按量支付貨物和貸款。
6.挑戰六:配送體系不完善。電子商務的交易達成之後,如何快捷、准確、安全地將貨物交付到消費者手中,是業界人士和消費者關切的問題。目前在配送方面,很多是郵局遞送,速度慢、費用高,因此電子商務推廣難度較大。
三、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需迫切解決的問題
1.提高電子商務的社會接受水平。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輿論的導向和政府的支持、鼓勵與引導至關重要,這是推行電子商務比較成功的國家的共同經驗。我國政府雖然已於1998年4月組建成立信息產業部,但目前電子商務在我國仍處於起步階段.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和促進作用。要加強宣傳,向社會公眾介紹電子商務的優越性,提高電子商務的社會接受水平,然後再通過政府采購等手段,率先推行電子商務。這樣.不但可以降低采購費用,提高政府公務透明度,而且對商家接受和推廣電子商務起到積極示範作用和鼓勵作用。2.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打好物質基礎。從全國范圍來看,目前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搞得比較好的只有北京、上海、天津等少數城市,其他大部分城市和地區在光纜鋪設、電腦普及和網路建設方面明顯落後,許多邊遠貧困地區至今沒有建立網點,成為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的荒漠。我國在信息基礎設施方面的落後,極大地制約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另外,現行的過高的收費是影響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必須改革現行收費制度,把過高的資費降下來。
3.克服制約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技術問題。當前圍繞電子商務的保密技術、安全管理、CA認證及電子支付等關鍵技術的研究,涉及外經貿及與其業務相關的銀行、稅務、海關、外;12和保險等諸多部門和行業,應加強聯系、緊密合作、共同攻關,早日實現國內互聯網,建立起全國外貿專用信息網,進而實現同聯合國貿易信息網及其他國際商務信息網路的聯網,力爭在技術上支持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4.盡快制定、出台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
貿易法規。為了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圍繞電子商務發展廈相關的網路管理、信息管理、金融結算和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應加快現行法律的修改和制定有關新法律的步伐,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一個相對寬松而又安全的法律保障和外部環境。加強國際協作,盡快融入國際電子商務時代主流。當前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使世界各國越來越認識到在未來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但與此同時,電子商務也存在關稅、統一商業代碼和知識產權保護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單靠哪一個國家是不行的,需要各國之間加強對話與合作。自1997年4月第一屆國際電子商務年會在德國波恩召開之後,有關電子商務的國際年會已召開多次。這些對話活動不但直接影響著電子商務下新貿易規則的制定,決定著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利益分配,而且加強了世界各國的交流,提高了各國電子商務的國際兼容性,對此,我國政府應予以充分重視。 答案補充 5.培養我國電子商務人才。電子商務的實施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它涉及到信息基礎結構的建設相應用,涉及到數據標准化建設和處理,涉及到增值網的聯接、使用、管理維護,涉及到貿易、海關、工商、稅收、交通運輸等多種行業,更不用說直接從事商業事務活動的企業、個人等方方面面的 對於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不僅包括電子商務的技術人才,而且要培養電子商務的業務應用人才,還要培養各層管理人才。無論是電子商務目標的確定、擴展,還是它的組織結構的確定和規章制度的制定等都是在相應的歷史環境、科學技術、文化背景下由各方面(政府、行業協會、管理機構等)的人來共同確定的。
四、結束語
由上綜述可知,克服各種阻力是目前我國發展電子商務的最大挑戰。電子商務在我國正蓄勢待發,尤其是我國的傳統產業正處在結構調整和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時刻,抓住時機發展電子商務,來贏得時間,縮短差距,是我國快步跨入信息經濟時代、努力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楊千里,王育民等.電子商務技術實務.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2.方美琪主編.電子商務概論.第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杜,2002
Ⅳ 上海各種各樣類型的旅遊產品上海旅遊業面臨的新機遇和挑戰,以及發展中的問題
(一)行政區域一體化,形成了加快旅遊業發展
的合力優勢;(二)地域廣闊,資源豐富,形成了山水、歷史文化、民族風情一體化的資
源整體優勢;(三)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和建設,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市、縣網路化的核
心優勢;(四旅遊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產業優勢。但由於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景
區景點建設缺乏統一規劃與系統開發、依法管理市場的力度不夠等因素的影響,旅遊企業
經濟效益不佳,整體優勢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旅遊購物、旅遊文化娛樂等項目的收入一
直處於低水平,制約了旅遊業對全市財政的貢獻。為了更好地發揮整體優勢,促進桂林旅
游的發展,特提出幾條對策與建議。
(一)進一步統一全市對旅遊業發展全局的認識
1.必須充分認識國際國內的發展環境,以中共桂林市委《關於加快旅遊業改革和發
展的決定》和《關於制定桂林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為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旅遊立市、富市、強市」的觀念,堅持觀念創新、體制創新、產品創新和服
務創新,扎扎實實加快推動旅遊產業的市場化、現代化和社會化進程。
2.樹立發展桂林旅遊業的全局意識,以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為准則,沖破既得利益、
部門利益、地區利益的束縛,全力推進我市旅遊業的整體發展。
3.加深對旅遊資源的認識,一是資源的國有、共有性質和整體性,確定了它必須統
一開發使用;二是旅遊資源必須不斷挖掘潛力,在創新中提高產品質量,從而使潛在的資
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資源優勢。
(二)加強旅遊發展的整體規劃工作,搞好景點建設
1.抓好《上海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實施,用行政手段樹立起規劃的權威性,使
其成為全市旅遊發展的法規。
2.按照《總體規劃》的要求,指導各縣做好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嚴格按
規劃搞好景區景點的開發建設,保證旅遊資源有序開發,合理利用,優勢互補,避免重復
和濫開發。
3.注重利用各種先進手段對景區景點進行開發包裝,提高其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
4.挖掘、保護、修復、開發文物古跡和文化藝術景觀,特別要注重開發建設具有深
厚文化底蘊的文物古跡和現代文化藝術精品,增強景區景點的觀賞性、知識性。趣味性。
以市區為核心,重點推出幾條不同類型的旅遊精品線路。
(三)用好西部大開發政策,擴大對外開放,多方籌集資金,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和景
區景點的建設
旅遊發展的資金籌措渠道,一靠國家投入,二靠引進國內外資金和旅遊業自身進行擴
大再生產投入。上海旅遊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一決主要靠國家、地方投入,而景區景點開發
建設和辦旅遊企業應該以引進國內外資金和旅遊業自身進行擴大再生產投入為主。當前進
一步拓寬旅遊融資渠道,一是要用好西部大開發政策。上海是全
國旅遊重點城市和廣西發展旅遊的龍頭,我們應積極創造條件,千方百計爭取到更多的資
金或項目來加快城市、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縣區景點的開發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二
是要進一步優化投資政策,推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投資機制。積
極實施「以資源換技術、以產權換資金、以市場換項目、以存量換增量」的舉措,加快資
本市場融資步伐。三是要充分發揮上海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資作用,利用上市公司股票
發行的作用,融集更多資金。四是要積極爭取有較好經濟效益的旅遊企業進一步創造條件
盡早上市發行股票;積極爭取貸款對旅遊業的投入;積極爭取國家旅遊局對特色景區景點
(的投入;積極支持本地大型企業參與旅遊開發建設等。通過
多方努力,多方籌措到更多的旅遊發展資金,全面提高上海旅遊產業的國際國內競爭力。
(四)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有人認為,上海旅遊產業的發展仍然缺乏面向新世紀的具有國際戰略眼光和富於創新
精神的高級管理人才和設計者,這話有一定道理。為此,還必須:(1)創造更為寬松的
軟環境,制定更為優惠的政策來吸引並留住高層次的管理人才。(2)加強旅遊從業人員
的教育培訓,組建培訓網路及教育培訓隊伍,形成大培訓格局,把培訓發展成為產業,爭
取桂林成為全國旅遊教育培訓基地之一,促進旅遊教育培訓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現代
化。(3)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解決旅遊大縣的人才問題。市裡可有計劃地選
出一些管理人員到縣里掛職、任職,縣里的同志也可到市旅遊部門或企業掛職,通過交流
,幫助縣里培養旅遊管理幹部;也可以派人到縣里辦班或縣里派人到市裡的旅行社、飯店
等進行培訓或實習,幫助各縣提高旅遊經營管理素質和水平。(4)加大旅遊宣傳力度,
營造全民關心、支持旅遊發展的輿論環境。同時,可開展爭創微笑景區、微笑城市和爭當
萬名優秀市民等活動,以提高市民的旅遊意識和整體素質,為上海發展旅遊提供一個良好
的社會環境。
(五)深化改革,提高旅遊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1.深化旅遊行業的體制改革
一是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加大對國有旅遊企業的改組、改制和改造力度,做
到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要以產業化為目標,逐步培植大型旅遊企
業集團,實行一體化管理,一條龍服務,提高規模經濟水平。要優化旅遊企業結構,切實
發揮旅行社的龍頭作用。積極引導旅行社業向品牌化、集團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切實發
揮旅遊業的龍頭作用。二是逐步開放旅行江市場,打破行業壟斷,允許和鼓勵具備條件的
多種經濟成份和多種所有制形式開辦旅行社。從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旅遊市場發展趨勢
來看,上海旅遊產品已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上海要想招徠更多的客源,進而擴大
和推動吃、住、行、游、購、娛各項旅遊消費,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必須開放旅行社市場
。通過組建中外合資旅行社,利用外商的資金、人才和客源組織渠道為桂林招徠、組織客
源服務。吸引區內外大集團公司加盟桂林旅行社業,以此帶來商機和客源。允許和鼓勵具
備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開辦旅行社。
2.加強管理,規范市場
要按照市場規則,對各種所有制形式和經濟成分的旅遊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通
過市場競爭逐步形成適應國際、國內旅遊市場的經營機制,建成一個開放、競爭、有序的
旅遊企業市場體系。要依法規范旅遊業。嚴格執行國家已發布的法律法規,盡快制定出《
上海旅遊管理辦法》。旅遊行業管理要盡快從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從微觀管理轉向宏
觀管理,從管理旅遊企業轉向管理全市旅遊市場,研究旅遊發展戰略、制定規劃、完善政
策、搞好行業間的監督協調和服務上來,以適應未來旅遊業發展的新要求。
3.加強行業協會建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目前,我市雖然成立了相應的行
業管理協會,但有名無實。要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必須賦予行業協會一定職權。可借鑒美
國、日本、香港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加強行業協會建設。採取協會與企業簽訂合同
的辦法,規定和約束企業必須在協會的行業規則下經營,形成行業自律。
Ⅳ 加入世貿後中國「旅遊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九月十七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工作組通過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全部法律文件,長達十五年的先復關後入世的漫漫過程終於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入世在即,喊了多少年的「狼來了」就要變成現實,怎麼辦?按照海爾集團張瑞敏總裁的話來說,「與狼共舞,自己就要變成狼」,羔羊是沒有資格與狼共舞的。
對於中國旅遊業來說,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與狼共舞」的條件,入世之後,許多優勢將進一步體現,許多條件將進一步充分,一言以蔽之,入世對中國旅遊業有百利而無一弊。因此,我們大可不必憂心忡忡,真正需要研究的是給我們創造了什麼樣的機遇,如何去把握這些機遇。
面對入世,中國旅遊業有三個大的優勢。一是中國旅遊業是開放力度很高的產業。目前,旅行社的市場准入問題已經解決,進一步是開放力度的加大。旅遊區(點)的市場准入部分也已解決,進一步是范圍的加大。此外的各個領域基本已無障礙,在入世改制過程中也不是重要問題。這一方面意味著全行業已有比較充分的准備,另一方面意味著不會構成大的沖擊。二是旅遊業是具有資源壟斷性或不可替代性的產業。要看黃山只能到安徽,要看故宮只能到北京。而且,這種不可替代性將隨開放程度的擴大而強化,有助於各地旅遊的發展。三是旅遊業是綜合性很強的產業,在要素組合上是集資金密集(如飯店)、知識密集(如旅行社)和勞動密集(如旅遊商品的產銷)為一體的,但總體來看還是勞動密集非常突出的產業。而勞動密集正是中國的優勢。這一優勢也將隨入世而強化。
入世之後,隨著這三個優勢的發揮,中國旅遊業還有三個重要的發展條件。一是跨國旅遊基本上沒有壁壘可言。首先是從來不存在關稅壁壘,其次是在非關稅壁壘方面也很少。國際有形貿易中通行的配額管理和環保標准兩個重要手段在旅遊貿易中都不存在,只有一些臨時性或雙邊性的勸誡行為。這就意味著人員流動將更加充分,世界經濟一體化在旅遊領域體現得更加徹底。二是旅遊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按照世界旅遊組織的研究成果,今後二十年,世界經濟的年均增長率可達百分之六點七五。就國內旅遊而言,中國已經達到了旅遊需求全部釋放的發展階段,展示的市場空間更為廣闊。現在,各行各業的生產能力都很充裕,缺乏的是市場和競爭力,而旅遊發展最重要的條件就在於市場。三是從國際競爭的角度來看,由於上述各個優勢和條件的存在,也由於旅遊的技術含量相應來說不甚突出,就使中國旅遊業有可能超前於國民經濟各個產業,直接進入國際競爭的水平分工體系,可以和各個旅遊發達國家並駕齊驅,一爭高下,從而在更高層次上提高中國旅遊的競爭力,提高旅遊產品的附加值。
為此,我們必須要落實三個方面的對策。一是研究機遇,把握機遇,全面調整觀念和心態。二是研究世界貿易組織,尤其是服務貿易組織的規劃和程序,全面調整旅遊方面的法律法規、標准和制度,建立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三是加強對旅遊企業集團的培育,進一步藉助出境旅遊的發展優勢,培育跨國旅遊集團。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我們已經是亞洲旅遊大國,但迄今為止,還沒有能夠和大國地位相匹配的企業集團,也就意味著在國際旅遊市場上我們尚不能把握主導權。從入世的角度來看,這也許是旅遊發展最大的欠缺所在。
二十多年來,中國旅遊業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借改革開放之力,得改革開放之利,成改革開放龍頭。入世是中國根本性的開放,中國將全面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體系,對於旅遊業來說,不僅是新世紀最大的發展機遇,也會成為建設世界旅遊強國的巨大推動力量。
(作者為國家旅遊局規劃發展與財務司司長)
Ⅵ 思考面臨機遇和挑戰的國際旅遊業應該怎麼應對。
重點需要思考和應對如下:
機遇:
1、更加開放的國家政策;
2、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不斷提升;
3、各級政府對旅遊業的重視;
4、國民素質不斷提高,人們的精神需求更注重休閑旅遊;
5、環境保護深入人心。
挑戰:
1、國家間的產業競爭;
2、我國旅遊業規則有待完善;
3、專業人才短缺。
應對建議:
1、千方百計滿足遊客日益增長的多元化旅遊求,利用稅收政策等多種措施引導境外旅遊消費迴流要通過加快引導和支持休閑產品開發,完善旅遊公共服務供給,推進跨界融合,加強市場秩序整治等方式,滿足遊客多元化旅遊需求,引導旅遊消費迴流。……
2、創新旅遊基礎設施投融資渠道,引導理性投資從國家層面來看,為解決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的問題,國家財政和有關宏觀調控部門可以通過參股、安排專項資金、貸款補貼、貨款擔保、資本金注入、增信等方式重點支持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3、推動抓規模與抓品質、宏觀調控與微觀監管雙並舉,引導遊客和居民和諧相處目的地相關部門應該定期對遊客和居民進行調查、訪談,在摸清遊客和目的地居民的關系的基礎上採取相應的措施,以採取預防性措施為主,促進遊客和目的地居民和友好、和諧相處。在規劃開發階段,一方面,旅遊管理部門不能再像去過那樣忽視作為旅遊目的地體系重要支撐的本地居民生活環境的營造,而應重視搭建居民滿意的生活空間。……受字數限制供參考。
Ⅶ 旅遊黃金周給旅遊業帶來哪些發展機遇和挑戰
旅遊黃金周發展的機遇肯定是有很多人進行旅遊,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而挑戰則是因為人多,如何有序地保證旅遊的安全,給旅遊者很好的旅行體驗
Ⅷ 後經濟危機時期中國旅遊發展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挑戰與機遇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中國旅遊業的不確定因素將專增多,面臨屬的挑戰將更加嚴峻。一是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對旅遊業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二是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影響,居民旅遊消費預期減弱。三是海內外市場激烈變動,旅遊企業困難加劇。同時,當前我國旅遊業發展仍然局有諸多的有利條件和機遇。首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旅遊業的動力依然強勁。第二,改革開放30年奠定的堅實基礎,將有力的支撐中國旅遊業發展。第三,國家宏觀政策對旅遊業發展十分有利,中國旅遊業發展環境良好。第四,國內旅遊需求穩定增長,將有效緩解入境遊客增幅下降的壓力。第五,我國入境旅遊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他要求,面對當前我國旅遊業發展中的困難,要善於在危機中尋找機會,善於化挑戰為機遇,善於准確把握市場變化特點和規律,抓住時機,積極應對,推動發展。要充分認識提振市場信心、確保經濟增長的重要性,有充分認識擴大國內需求、兼顧三大市場發展的必要性,要充分認識抓住調整機遇、實現旅遊業轉型的緊迫性,繼續保持旅遊業的良好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