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宋著名哲學家張載的「橫渠四句」是這樣說的:「為天地立...
【答案】D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為天地立心啟示履行責任,為生民立命啟示服務大眾,為往聖繼絕學啟示繼承傳統,為萬世開太平啟示展望未來,D說法正確;ABC與材料主旨不符。
考點:本題考查文化傳承與創新。
Ⅱ 淺談 張載的「橫渠四句」
橫渠四句,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北宋大儒張載的名言,也是我十分喜歡並奉之為座右銘以激勵自己的一句話。我就簡單談一下我對這四句的理解,與同學們分享。
有人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這當然是不對的,可是一個讀書人到底能幹什麼,應該干什麼。我認為橫渠四句就是張載對此給出的一個解答。無用的只是死讀書的酸儒,真正的讀書人應該是有大志向的人,應該是要成為經天緯地之才,治國興邦之士的人。而要做到這些,就需要一個人有崇高的境界和氣度,要胸懷天下,心繫百姓。正如前兩句所言,讀書人要為天下確立起生生之心,要尋求治國平天下的大道,同時要關注黎民百姓的疾苦,使百姓能安居樂業,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是一個讀書人對於現世的最高理想和價值所在。然而張載指出,一個讀書還應該有超過他所處時代的價值和意義,那就是對於過去的傳承與發揚和對於未來的開拓與創新。為往聖繼絕學指的是繼承和發揚先賢們的學問和思想,在當今時代,這不只適用於儒學,往聖既可以是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國家領袖,也可以是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等科學巨擘,還可以是魯迅,季羨林等文化大師。而為萬世開太平則是一個人的歷史意義和價值所在了,一個讀書人應該推動歷史的進步,做出開創性的工作,為後世之人奠定好的基礎。
可以說,橫渠四句道盡了一個讀書人的使命與責任,時常以此自省,實覺任重而道遠啊。
Ⅲ 中菲橫渠古鎮項目做什麼
有個古字,那肯定是圍繞張載祠張載文化為主題開發橫渠的項目吧
Ⅳ 張載的「橫渠四句」究竟有何深意
為天地所立之心,就是使生之為人能夠秉具博愛濟眾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聖人之心。
「為生民立命」句,直接來源於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盡心上》。張載所標示的「為生民立命」,實即為「民吾同胞」來「立命」,其立命在於教,「修道之謂教」,此之謂也。
「為往聖繼絕學」,所說的「往聖」,宋儒當然是指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絕學」則是所弘揚之道學。其實在我們今天看來,完全可以泛指對傳統文化精粹的弘揚。
「為萬世開太平」。「太平」、「大同」等觀念,是周公、孔子以來的社會政治理想。到北宋,以范仲淹、李覯等人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提出過「致太平」的主張。張載不局限於當下的「太平」秩序,而是以更深遠的視野展望「萬世」的「太平」基業問題,這是他的不同凡響之處。對「四為句」的理解,不能脫離宋初的建國背景。趙宋統治者總結國家長期分裂的經驗教訓,為了重建社會秩序,確立了「以儒立國」的國策。在這種政策環境下,以張載等人為代表的北宋理學家的最大關懷,是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秩序奠定永恆的精神基礎,而不是認識「自然界的規律」。總之,「四為句」涉及社會和民眾的精神價值、生活意義、學統傳承、政治理想等內容。
Ⅳ 張載的"橫渠四句"出自哪
張載認為,宇宙的本原是氣。他說:「太虛無形,氣之本體。」氣有聚散而無...張載這四句話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概括為「橫渠四句」。
Ⅵ 張橫渠是什麼人對中華文化有什麼貢獻
張橫渠(公元1020~公元1077年)名載,字子厚,北宋哲學家,人稱橫渠先生。張載青年時學過兵法,曾想組織民間武裝,抵抗外來侵略,收復甘肅洮西失地。但生平除在祁州、明州任職外,就一直在家從事著述。因講學關中,故其學派被稱為「關學」。張載提出「太虛即氣」的說法,肯定「氣」是充塞宇宙的實體,由於「氣」的聚散變化,形成各種事物現象。他批判佛、道兩家關於「空」、「無」的觀點,是屬於唯物主義的。並說:「以是知萬物雖多,其實無一物無陰陽者。知天地變化,二端而已。」猜測到事物對立統一的因素。其著作編入《張子全書》中。
Ⅶ 張載為什麼會定居在陝西鳳翔郿縣橫渠
張載的祖父和父親都是中小官吏。他的父親張迪任四川涪陵縣知州,後在涪州任上病故。當時,母親帶著15歲的張載和他5歲的弟弟張戩,護送父親的靈柩來到陝西鳳翔郿縣橫渠,因缺乏路費,再加上前方發生戰亂,決定不再返回家鄉河南開封,就將父親安葬於橫渠南大振谷迷狐嶺上,全家也就定居於此,張載以後也生活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