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團游開發 » 樂都柳灣旅遊開發

樂都柳灣旅遊開發

發布時間: 2021-03-12 03:50:59

A. 從樂都縣城坐什麼車能到柳灣墓地遺址

去購物中心那做去老鴨的車,到柳灣時讓司機提醒你下,下車後走段路,問問人就能找到了。

B. 青海樂都除了柳灣古墓之外還有哪些古墓

民和還有喇家遺址
海西有都蘭墓群

C. 柳灣遺址位於哪裡

柳灣遺址位於青海省樂都縣東的高廟鄉柳灣村湟水北岸。遺址面積達11萬多平方米。

這個地方是黃河上游規模最大的一處氏族公共墓地,包括有半山類型、馬廠類型和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等遺存,其中以馬廠類型為主。遺址中,彩陶器型不太規整,常見的有盆、碗、杯、豆、壺、罐等。紋飾種類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大圓圈紋、變體神人紋和幾何紋。在許多無紋飾的彩陶壺、罐下腹部畫有各種符號。

D. 請問下青海樂都有什麼旅遊的名景地區,我現在就這里,想去旅遊下,不知道那裡好

去柳灣彩陶博物館、被譽為「彩陶王國」是中國除兵馬俑意外發現的最大的文物古跡;還有瞿曇寺、明朝就有了、被譽為「小故宮」;還有魯班亭、不管從哪個方位看它都好像是正對你的;還有松花山、那上面有一把清朝時期的萬民傘、但傳說女人是上不去的、不是到你是男的還是女的;還有一些你去當地問問、樂都人都很熱情、他們一定會告訴你的。。

E. 樂都柳灣彩陶導游詞怎樣著重從彩陶自然銜接到民俗

樂都柳灣遺址是我國黃河上游最大的原始社會晚期氏族社會公共墓地,距今已有4500年至3000年的歷史。在這里出土的近四萬件文物中,彩陶就有2萬7千餘件,被稱為是彩陶的王國,其中最著名的彩陶刊登在了我國的彩陶特種郵票上。因為博物館距離城市較遠,宣傳工作有限,盡管展出的都是具有上千年歷史的原件,但參觀的遊客不多。柳灣彩陶博物館分上下兩層,外形酷似在青海出土的舞蹈彩陶盆,是國務院列為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F. 樂都柳灣彩陶值多少

聽磚家的

G. 「方枘圓鑿」有什麼道理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有的人一見便覺相識恨晚、志趣相投,而大千世界,也註定了有的人相見便是格格不入、不能相容——所謂「方枘圓鑿」。

「方枘圓鑿」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持方枘欲內圓鑿,其能入乎?」清·金農《秋雨坐槐樹下書懷》雲:「方枘圓鑿匪所用,顧者卻避多猜嫌。」枘,榫頭;鑿,榫眼。這個成語形容方榫頭不能楔進圓孔洞、方枘裝不進圓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另外有句俗語:「丁是丁,卯是卯」(丁,同「釘」,即榫頭;卯,即卯眼)也是用枘鑿作喻的,不過含義與「枘鑿」不同。它是形容辦事認真,絕不馬虎,好比榫頭和卯眼,不能有一點差錯。

什麼是榫卯呢?榫卯又是干什麼用的呢?其實,榫卯是中國古代建築上的一種結合方式,也可以說中國傳統建築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它連接了樑柱、斗拱、屋架,使整棟屋子不用一顆釘子就可以堅韌牢固的結合起來,形成「屋倒牆不塌」的特點。它的發展和完善反映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巧,與中國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凹凸的契合狀態,誘發出「陰陽互補,虛實相生」的哲理意蘊。

榫卯即是接駁口。利用凹凸方式來相接的地方,就是榫卯。凸的部分叫做榫,凹的部分叫做卯。榫卯聯結方式在中國產生很早,考古發現,距今約7000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中,有大量桿欄式房屋建築。房屋由樁、柱、板、梁、杭等許多構件組成,在這些構件上大都帶有榫卯。其榫卯的式樣有多種,如燕尾榫、梁頭榫、雙凸榫、柱頭榫、柱根榫(管腳榫)、企口榫等。其中企口板兩側各鑿出一道寬10~25毫米、深23毫米的企口,口內插入砍削成梯形截面的木塊,銜接不見通縫,是一種較高級的密接拼版工藝。這些榫卯當時是用石斧、石鑿、骨鑿之類的工具製作,製作難度可想而知。距今四五千年的黃河流域村落的木結構物中也發現榫卯聯結。例如,河南湯陰白營的一座水井,用井字形木架加固井壁,在井架木棍交叉處有榫眼。又如,青海樂都柳灣一些墓葬中的木棺,在底板下和蓋板上各有橫向的三條木板,上下對應。木板兩端伸出並鑿有圓形卯眼,與豎立的木柱緊密聯結,形成三個框架,把棺板牢牢固定住。

西周時期,青銅工具的使用促使木工技術進一步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木工技術達到相當精細的地步。

考古研究發現,戰國時木工已有直榫、半直榫、燕尾榫、半燕尾榫、圓榫、端頭榫、嵌榫、蝶榫、半蝶榫、寬槽接合、窄槽接合、切斜加半直榫等十多種榫卯接合類型。當時的木工匠師不但能熟練地運用各種方式,而且對這些方法在受力性能、工藝製作與裝飾功能方面的優缺,也有了較科學的認識,可按照器物的不同要求恰當地選用。例如,燕尾榫箱角接的接合強度大,加工難度亦大,多用於牢固度要求高的整體式木棺,而現場拼裝的木撐則使用結合強度較低、加工難度較小的寬槽箱角接。又如,透榫的接合強度大,但不甚美觀;不透榫的特點與之正好相反。於是,在製作木幾時,對要求美觀的木幾面採用不透榫,而在要求強固的足座底面採用透榫,使技盡所用,各得所宜。再如,在不施膠的情況下,各種接合方式中以燕尾榫的強度為最大。但在外力作用下,榫頰尖端易產生順紋的剪切破壞,因此,應把榫頰傾角限制在某一臨界角之內,現代細木工藝理論研究指出,這一臨界角約為10度。

根據對戰國木器實物的測算,燕尾棒傾角平均值在7~12度,這表明當時工匠對此問題已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工藝實施上達到穩定的、較高的技術水平。可以說,現代細木工藝所掌握的主要榫卯結構,包括技術實踐與理論,在戰國時代幾乎都已被發明和應用。千百年後,明清時期以榫卯結構製作的傢具又達到新的巔峰,成為中國及世界木工藝技術史上足以稱道的成就。

中國的古建之所以採用榫卯連接,不僅緣於當時的木料充足和施工簡便,還因其抗震能力較強。歷史已經證明,中國的木構建築能夠抵禦里氏七八級的地震。地基的振動雖然會引起榫卯連接的木結構基石的運動,但基石與木柱間因沒有固定聯結,可以允許一定量的水平位錯,於是便大大降低了地基傳到結構的水平振動能量,加之木結構具有自重小、彈性好、可容許的變形幅度大等特點,故木結構的延性大、耗能能力強、抗震性能好。其次,也是極重要的一點,榫卯結構把柱、梁、斗拱、凜、椽緊密地聯結成了一體,形成了富有韌性的柔性聯結結構,彼此間沒有或僅有極弱的相對運動,避免了局部振動和應力應變的集中。基於這些因素,中國傳統的木結構雖屢經地震洗禮,但鮮有倒塌。

榫卯結構簡化了復雜的聯結程序,使兩塊材料在不需第三者的介入下實現牢固連接,是一種最簡單、穩定而普遍適用的連接方式,它的應用極其廣泛。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服按扣、飛機上的安全帶、火車車廂的掛鉤、航天器的對接系統等都借用榫卯結構實現分合;軍事上,槍械可以快捷拆卸拼裝而不用螺釘;計算機的顯示卡可簡便插入而固定,都是榫卯的神力。一些復雜結構中,往往榫里套著榫,卯里含著卯,如古代宮殿的斗拱,就是這種復雜榫卯結構的代表。事實證明,精髓的技術不會被歷史的長河所湮沒,而會隨著時代的腳步不斷地發揚光大。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三國時蜀主劉備臨終,對自己的兒子劉禪有如下告誡:「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說的是有的事情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累,形成習慣,好的便能最終成功,而壞的就會導致崩潰。——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又作「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本自《韓非子·喻老》:「知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熾焚。」這篇文章贊揚的是魏國的築堤專家白圭,說他能發現並堵塞堤上的螻蟻洞穴,從而保護了堤防安全。意思就是千里長的大堤,由於小小的一個蟻洞而招致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終究會出大問題。

這個成語中提到的堤防,千百年來猶如一位守護神,保一方平安,使黎民百姓安居樂業,芸芸眾生各得其所。堤防,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用土、石、混凝土等材料在江、河、湖、海的岸邊築成的擋水建築物。最初的堤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人們的生存離不開水,但往往又受到洪水泛濫之害,起初人們「擇丘陵而處之」來躲避洪水災害,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便在較小的范圍之內修築一些原始的堤壩(最初只稱作「防」。《周禮·地官·稻人》便有「有以防止水」)來積極地抵禦洪水,保護住處和莊稼。我國古代就有共工「氏壅防百川」和「鯀障洪水」、「鯀作城」的傳說,「防」和「城」大概就是比較原始的堤防。

公元前21世紀前後,在中國就有黃河上築堤防洪的傳說。西周時代《國語·周語上》記載有「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的警語,可見當時的堤防已有一定規模。到了春秋戰國中期,堤防已經較為普遍,當時諸侯各國為避免以鄰為壑、以水代兵,在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之會上訂立了水利盟約,其中就有「毋曲防」、「毋曲堤」的條款,至於西漢末賈讓「蓋堤防之作,近起戰國」的說法,是指戰國時期黃河下游出現的較有規模、較為系統的堤防。

戰國時期的堤防之所以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是因為鐵制工具的廣泛使用,促進了黃河下游地區的開發,人口繁衍,城市也隨之興建。當時黃河下游經行和濱河的主要有齊、趙、魏三國。齊國地勢較低,易受黃河洪水之害,齊國便在離河12.5千米處築堤防護。洪水威脅轉嫁到趙國,趙國也趕緊在離河12.5千米處建堤築防。位於上游的魏國不願吃虧,便如法炮製,也築堤保護地盤。各國堤防相鄰的部分有著共同的利害,結果使堤防相互銜接,黃河主流在左右相距25千米的兩道堤防間游盪,初步形成了保護流域地區安全的連貫的黃河堤防,與過去無堤洪水漫溢河槽的情況相比,堤防的系統修建可以說是防洪工程的一個劃階段的進步。

接著隨著堤防的大規模修築,防護技術也跟著發展起來,並出現了像白圭這樣的築堤防護專家。白圭(前370~前300),名丹,戰國時人,梁(魏)惠王時在魏國做官,後來到齊國、秦國。《漢書》中說他是經營貿易發展生產的理論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他既是先秦時商業經營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經濟謀略家和理財家,堤防工程是他所擅長的一項。《孟子·告子下》中記載他關於治水的說法:「丹之治水也,愈於禹。」文獻記載,白圭的堤防堵漏工程中主要應用「茨防」,「治水者茨防決塞」、「茨其所決而高之」。「茨」是蘆葦、茅草之類的植物,可用來苫蓋屋頂,稱「茅茨土階」。「茨防」就是用「茨」做成的防,據認為是最早的草埽。後來埽的發展又用了樹枝、秫秸等材料。

堤防的出現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新的保障。從技術的角度講,堤防的應用也標志著治河方法達到了新水平。上古時代共工和鯀治水採用「障」(阻攔)法,大禹治水改用「疏」(疏導)法,由「障」到「疏」是一大進步。疏浚可以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但還不能有效地控制洪水。而堤防的系統修建可擴大河床的容納水量,防止洪水漫溢出槽。由「疏」到「堤」,是治水的又一大進步。綜觀上古到戰國,治水技術發展是「障」—「疏」—「堤」的過程。「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是以白圭無水難。」可見,當時人們對堵塞危害堤防的螞蟻、螻蟻之類的洞穴,已有很大把握。

在大規模築堤技術實踐的基礎上,戰國時代有關的土力學知識也得到積累和總結,這在先秦著作《管子》和《考工記》中有詳細記載。

針對黃河流域的氣候特點,《管子》提出夏歷三月是堤防施工的好季節,該季節土料含水量比較適宜(土壤含水量是影響土料工程物理性質的主要因素),容易保證施工質量。這時節河川處於枯水期,可以取河床灘地上的土築堤。既起到疏浚河床的作用,同時又節約了堤外土料,以保證夏秋防汛搶險的土料來源,這個技術原則直到今天還在使用。掌握堤防橫斷面的合理形狀以及邊坡陡緩的程度,是保證堤防穩定的又一重要因素。任何土料都有維持其物理性質穩定所必須的邊坡,當時人們已有一定認識。《管子》提出,堤防橫斷面要做成「大其下,小其上」的梯形。參照《考工記》的記載可知,在堤防底寬與高大致相等的情況下,邊坡應「叄分去一」,也就是取三比一的邊坡。

戰國以後,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堤防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日漸重要,於是,規模不等、型式各異、材料不同的各種堤防便應運而生。而今,堤防的設計手段、結構型式、材料、修築技術、規模等方面已非昔日可比,在防洪保安中的社會效益也日益突出。從材料上看,有土堤、石堤、混凝土堤、鋼筋混凝土堤等等。就其作用而言,有防洪堤、防潮堤、防波堤、潛堤、護城堤、導航堤,歷代治河中還有刺水堤、減水堤、遙堤、縷堤、格堤、月堤、越堤。另外,就作用大小還有主堤、支堤、一道堤、二道堤、備堤、子埝等之分;古時還根據保護范圍分為民埝和圩、官圩等。

我國素以農業立國,因而歷代統治者為維護其統治都比較重視水利,修築堤防便是水利事業的一項重要內容。

公元前132年,黃河在瓠子決口,漢武帝親臨堵塞決口,並寫下了著名的《瓠子歌》。據載,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就有五次親臨海塘工地指導督察,還說「海塘為越中第一保障」。

歷史上不少頗有作為的地方官員,任職期間亦與當地民群一起修堤築壩,興修水利,後人為紀念他們的功績,便用他們的姓來命名。就堤而言,有杭州西湖的白堤(白居易)、蘇堤(蘇東坡),蘇北的范公堤(范仲淹),漢口的張公堤(張之洞)。還有一些因造價昂貴,即所謂「日耗斗金」,便稱之「金堤」、「銀堤」、「寸金堤」。

千百年來,關於堤,還流傳著不少民間傳說,如河南濮陽縣就有「秦始皇跑馬修金堤」之說,而最膾炙人口的莫過於杭州西湖的白堤上許仙與白娘子「斷橋相會」所演繹的千古愛情故事。

同樣,歷代詩詞歌賦,對堤亦有生動的描繪:白居易的「最愛東湖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韋庄的「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周邦彥的「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著名美籍作家江南先生亦寫過贊美家鄉「喜聞百里江堤」的文章……不少堤經人們的裝點,而成為旅遊勝景:比如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的蘇春曉堤;白堤上的「斷橋殘雪」;北京頤和園中昆明湖的東堤等等。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縱堅固的千里長堤,也會因為看似微不足道的白蟻蠶食而毀於一旦。換個角度想想,許多事情,不都是枝枝葉葉總關情——於細微處見精神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