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進行旅遊產品的開發
my fen沒有分那可不好啊1
2. 大學生旅遊市場怎麼開發
大學生消費能力有限,把客戶群體定位在大學生的話需要做好需求調研,包括他們對什麼地方感興趣、期望消費限度(能承受的旅遊費用)、對旅途安排有什麼要求或期望等等,切實去做調研,有實踐才有發言權。
3. 什麼叫旅遊產品開發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在雲南的某個地方風景秀麗,可是地理位置很偏僻,鮮有人回知.沒有人來這里參答觀旅遊,這樣這里的旅遊資源不就白白浪費了嗎?
就這樣出現了旅遊產品開發.公司通過媒體向外界介紹這里的風景以及文化.帶動了這片土地的熱情,形成了一個這樣的景區.
這里的產品就是旅遊資源浮出水面.旅遊產品不單這些還有比如來北京旅遊,很難幾天就看變所有的景點,就有一些公司把這些景緻做成撲克牌在景區銷售,會有很多人買帶給好朋友.這也是一種旅遊產品的開發.還有文化\建築等都可以是產品.就看你的觀察力了!!!再見
4. 大學生旅遊市場的開發策略
大學生旅遊市場潛力巨大,又具有自身的特徵,旅遊企業應根據其特徵,結合現有和潛在的旅遊基礎設施,對大學生旅遊市場進行合理的開發。
1.採取「開拓重點、機動靈活、薄利多銷、誠信為本」的開發思路
開拓重點。大學生旅遊市場潛力巨大,但在開發的時候, 也應開拓重點旅遊市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大學生旅遊市場中最具開發潛力的重點市場有三:一是大學生的春秋遊市場。在我國高校中,每年春秋季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旅遊已形成一種傳統,其中又以低年級班級最為活躍,組織集體旅遊的可能性和頻率性較高;二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大學生。這里就包括家庭條件較好的大學生和獨立性較強、可自創收入的大學生,他們大都具有較強的旅遊動機,出遊條件較為成熟,且旅遊消費也較大;三是高年級大學生。高年級大學生比低年級大學生思想更成熟,行為更獨立,旅遊傾向更強烈。
機動靈活。大學生思想活躍,精力旺盛,旅遊動機多樣化且追求個性化,在開發大學生旅遊市場時要機動靈活。一是在旅遊產品的組合上機動靈活。吃、住、行、游、娛、購項目分別列示,供大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自由組合,形成短、中、長線的包價旅遊或小包價旅遊,甚至零包價旅遊;二是旅遊方式多樣化。針對大學生不同的需求,設計多種可選擇的旅遊方式,如遠足、自行車、輪船、火車等,也可將它們進行組合;三是組團要機動靈活。大學生出遊前大都需要找志同道合的出遊者,尤其是女生。旅遊企業完全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點,推行自組旅遊團。
薄利多銷。大學生旅遊市場集中,規模較大且對價格較為敏感。旅遊企業要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必須利用它的市場特點,降低成本,實行薄利,取得價格優勢,才能激發市場,實現規模開發,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誠信為本。大學生出遊顧慮較多,同時對事物的懷疑心較重。旅遊企業要培育和建立穩定的大學生消費群體,必須以誠信為本,為消費者創造良好的消費經歷,樹立誠實可信的企業形象。
2、推出多種符合大學生需求的旅遊產品
推出多種有特色的旅遊產品,滿足大學生旅遊者的需要,這是從根本上有效地開發大學生旅遊市場的途徑。基於大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特點,以下旅遊產品值得關註:
修學旅遊。許多大學生把閑暇時間作為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的時機。 他們出遊常常帶著一定的學習目的,如廣西的大學生到陽朔西街旅遊,其目的之一就是練習英語口語。旅遊企業可設計一些學習目的較強、能增進社會實踐經驗和開拓眼界的修學旅遊,如英語學習的夏令營、革命根據地的考察游、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采風游等等。
體育旅遊。大學生精力充沛,活潑好動,多數酷愛體育運動,可根據這一特點開展具有健身和娛樂性的旅遊活動,如滑雪、游泳、沖浪、沙灘排球等。這些體育活動都可成為體育旅遊的賣點。
探險旅遊。大學生追求個性化,喜愛標新立異,且好奇心重,喜歡進行探險或令人驚心動魄的旅遊活動。旅遊企業在安全有保障的條件下,可開展漂流、攀岩、探秘等探險旅遊活動。
生態旅遊。新時代的大學生環保意識很強,許多高校還成立了環保社團。針對大學生崇尚自然、保護環境的心態,設計生態旅遊產品,一定會得到大學生的青睞。
3.合理定價旅遊產品
因經濟條件有限,大學生對價格比較敏感,大學生出遊人數隨價格變動彈性較大。只有合理的定價,才能激發更多的大學生出遊,形成規模市場。合理的定價主要包括:
明碼實價。明碼實價能令消費者感到誠實可信,增強大學生的出遊信心。若設置多種折扣,只會增加他們對旅遊企業利潤的懷疑,促使他們放棄通過旅遊企業來安排旅遊行程的可能。
根據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制定不同的價格。旅遊景區有熱、溫、冷景區之分,旅遊時間有旺、淡季之分。旅遊企業應根據出遊時間和空間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價格。這樣既可利用淡季和溫、冷景區的優惠價格吸引大學生,又可充分合理利用旅遊資源,調節旅遊企業的經濟收益結構。
根據可選擇的旅遊項目分別標價,既可降低旅遊產品的直觀價格, 又可讓大學生根據自身經濟條件選擇旅遊項目,使其從心理上更能關注旅遊產品。
4.採取多種旅遊促銷方式
大學生從眾心理顯著,信息傳遞快。旅遊企業在旅遊促銷中,可利用這一特點,採用一些低成本的促銷方式,可取到較為良好的效果。
與高校社團合作。目前,我國高校內社團組織十分活躍,許多學校還專門成立旅遊協會。旅遊企業完全可以與旅遊協會或其他社團合作,深入大學生內部,開拓大學生旅遊市場。如可與攝影協會合作,開展旅遊攝影比賽等,既可提高旅遊企業的知名度,又可節省人力、財力,達到良好的促銷效果。
培養學生直銷點。現在的大學生大都積極尋求打工兼職的機會,鍛煉自己。旅遊企業可聘用他們尤其是旅遊專業的大學生,作為固定的旅遊直銷人員,利用其信息廣、朋友多的優勢,長期宣傳、銷售旅遊產品,達到深入紮根大學生旅遊市場的目的。
利用網路促銷。大學生大多愛好上網,現已建有的大學生旅遊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旅遊企業應在大學生較關注的網站如學校的網站內設立旅遊專欄,供大學生瀏覽和查閱有關旅遊信息。
採用宣傳單、報紙、海報等宣傳形式,在食堂、娛樂場所等地進行促銷,利用大學生旅遊市場集中的特點,來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
5.採用面對面的銷售方式
大學生旅遊市場不同於一般的旅遊市場,它十分集中,特徵趨同性較強。旅遊企業選擇銷售渠道時,可避開一些銷售的中間環節,採取直接面對面的銷售方式,這樣既可降低成本,又可提供相應的旅遊產品。
5. 為什麼要開發大學生旅遊市場
三、大學生旅遊市場的開發策略大學生旅遊市場潛力巨大,又具有自身的特徵,旅遊企業應根據其特徵,結合現有和潛在的旅遊基礎設施,對大學生旅遊市場進行合理的開發。1.採取「開拓重點、機動靈活、薄利多銷、誠信為本」的開發思路(1)開拓重點。大學生旅遊市場潛力巨大,但在開發的時候, 也應開拓重點旅遊市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大學生旅遊市場中最具開發潛力的重點市場有三:一是大學生的春秋遊市場。在我國高校中,每年春秋季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旅遊已形成一種傳統,其中又以低年級班級最為活躍,組織集體旅遊的可能性和頻率性較高;二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大學生。這里就包括家庭條件較好的大學生和獨立性較強、可自創收入的大學生,他們大都具有較強的旅遊動機,出遊條件較為成熟,且旅遊消費也較大;三是高年級大學生。高年級大學生比低年級大學生思想更成熟,行為更獨立,旅遊傾向更強烈。(2)機動靈活。大學生思想活躍,精力旺盛,旅遊動機多樣化且追求個性化,在開發大學生旅遊市場時要機動靈活。一是在旅遊產品的組合上機動靈活。吃、住、行、游、娛、購項目分別列示,供大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自由組合,形成短、中、長線的包價旅遊或小包價旅遊,甚至零包價旅遊;二是旅遊方式多樣化。針對大學生不同的需求,設計多種可選擇的旅遊方式,如遠足、自行車、輪船、火車等,也可將它們進行組合;三是組團要機動靈活。大學生出遊前大都需要找志同道合的出遊者,尤其是女生。旅遊企業完全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點,推行自組旅遊團。(3)薄利多銷。大學生旅遊市場集中,規模較大且對價格較為敏感。旅遊企業要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必須利用它的市場特點,降低成本,實行薄利,取得價格優勢,才能激發市場,實現規模開發,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4)誠信為本。大學生出遊顧慮較多,同時對事物的懷疑心較重。旅遊企業要培育和建立穩定的大學生消費群體,必須以誠信為本,為消費者創造良好的消費經歷,樹立誠實可信的企業形象。2.推出多種符合大學生需求的旅遊產品推出多種有特色的旅遊產品,滿足大學生旅遊者的需要,這是從根本上有效地開發大學生旅遊市場的途徑。基於大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特點,以下旅遊產品值得關註:(1)修學旅遊。許多大學生把閑暇時間作為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的時機。 他們出遊常常帶著一定的學習目的,如廣西的大學生到陽朔西街旅遊,其目的之一就是練習英語口語。旅遊企業可設計一些學習目的較強、能增進社會實踐經驗和開拓眼界的修學旅遊,如英語學習的夏令營、革命根據地的考察游、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采風游等等。(2)體育旅遊。大學生精力充沛,活潑好動,多數酷愛體育運動,可根據這一特點開展具有健身和娛樂性的旅遊活動,如滑雪、游泳、沖浪、沙灘排球等。這些體育活動都可成為體育旅遊的賣點。(3)探險旅遊。大學生追求個性化,喜愛標新立異,且好奇心重,喜歡進行探險或令人驚心動魄的旅遊活動。旅遊企業在安全有保障的條件下,可開展漂流、攀岩、探秘等探險旅遊活動。(4)生態旅遊。新時代的大學生環保意識很強,許多高校還成立了環保社團。針對大學生崇尚自然、保護環境的心態,設計生態旅遊產品,一定會得到大學生的青睞。3.合理定價旅遊產品因經濟條件有限,大學生對價格比較敏感,大學生出遊人數隨價格變動彈性較大。只有合理的定價,才能激發更多的大學生出遊,形成規模市場。合理的定價主要包括:(1)明碼實價。明碼實價能令消費者感到誠實可信,增強大學生的出遊信心。若設置多種折扣,只會增加他們對旅遊企業利潤的懷疑,促使他們放棄通過旅遊企業來安排旅遊行程的可能。(2)根據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制定不同的價格。旅遊景區有熱、溫、冷景區之分,旅遊時間有旺、淡季之分。旅遊企業應根據出遊時間和空間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價格。這樣既可利用淡季和溫、冷景區的優惠價格吸引大學生,又可充分合理利用旅遊資源,調節旅遊企業的經濟收益結構。(3)根據可選擇的旅遊項目分別標價,既可降低旅遊產品的直觀價格, 又可讓大學生根據自身經濟條件選擇旅遊項目,使其從心理上更能關注旅遊產品。4.採取多種旅遊促銷方式大學生從眾心理顯著,信息傳遞快。旅遊企業在旅遊促銷中,可利用這一特點,採用一些低成本的促銷方式,可取到較為良好的效果。(1)與高校社團合作。目前,我國高校內社團組織十分活躍,許多學校還專門成立旅遊協會。旅遊企業完全可以與旅遊協會或其他社團合作,深入大學生內部,開拓大學生旅遊市場。如可與攝影協會合作,開展旅遊攝影比賽等,既可提高旅遊企業的知名度,又可節省人力、財力,達到良好的促銷效果。(2)培養學生直銷點。現在的大學生大都積極尋求打工兼職的機會,鍛煉自己。旅遊企業可聘用他們尤其是旅遊專業的大學生,作為固定的旅遊直銷人員,利用其信息廣、朋友多的優勢,長期宣傳、銷售旅遊產品,達到深入紮根大學生旅遊市場的目的。(3)利用網路促銷。大學生大多愛好上網,現已建有的大學生旅遊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旅遊企業應在大學生較關注的網站如學校的網站內設立旅遊專欄,供大學生瀏覽和查閱有關旅遊信息。(4)採用宣傳單、報紙、海報等宣傳形式,在食堂、娛樂場所等地進行促銷,利用大學生旅遊市場集中的特點,來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5.採用面對面的銷售方式大學生旅遊市場不同於一般的旅遊市場,它十分集中,特徵趨同性較強。旅遊企業選擇銷售渠道時,可避開一些銷售的中間環節,採取直接面對面的銷售方式,這樣既可降低成本,又可提供相應的旅遊產品。
6. 結合實際,試述如何進行旅遊產品開發
旅遊產品開發要結合具體的旅遊項目來談。
7. 如何有效開發學生旅遊市場
開拓大學生旅遊市場的可行性
(一)大學生人數多,基數大
自1999年教育制度改革以來,全國各高校連年擴招,在校本專科學生人數日益增多。「到2003年年底,全國高校在校大學生人數己經達到1108. 6萬人。根據「十五」教育規劃,高等教育到2005年進入大眾化階段,適齡青年上大學的比例達到15%,到2010年已經達到20%」。龐大的大學生消費市場已逐漸成為旅遊企業必爭的重要陣地,前景看好。
(二)大學生旅遊動機強烈
而且大學生群體年齡段一般都在18-24歲。作為年輕人,追求新鮮、追求刺激、探索精神強,不甘於墨守成規,易接受新事物,而旅遊作為新的生活方式更易被年輕人所接受。「大學時期是學生由象牙塔走向社會的過渡期,社會經驗不豐富,往往對外界充滿好奇心。據一項大學生出遊情況調查顯示,「當問及是否願意出去旅遊時,有51.6%的被訪者回答願意,45.2%的被訪者回答正在考慮中,只有3.2%的被訪者明確表示不願意,山此可見:大學生對旅遊持有非常肯定的態度,出遊願望強烈」。旅遊已是大學生最為喜愛的休閑方式之一。
(三)大學生閑暇時間較多
我國大學生除了有法定的節假日外,還有傳統的寒暑假,大約有172天假期,約佔全年的47%;此外,教育部門還為大學生提供許多社會實踐和自我學習時間。因此,大學生有非常充裕的時間旅遊,並且在旅遊時間的選擇上有很大的自由度。
(四)大學生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多
以往,由於大學生旅遊消費水平較低,旅遊企業可獲經濟效益較低,造成大學生旅遊市場不受重視。現今,由於家庭的經濟支持增加、參加勤工儉學、各種獎學金支持等原因,大學生經濟狀況得到了較大改善,大學生已經初具出遊的經濟條件。據新華網報道,旅遊消費已是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如武漢大學生一年的旅遊費用最高達到1000元以上,最低的也在100元左右。
(五)旅遊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我國旅遊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相當規模,基本能滿足中國旅遊市場發展的需要。其中青年旅館、大學生旅遊網等與大學生旅遊市場相關的旅遊基礎設施開始嶄露頭角,並得到市場的肯定。這都為大學生旅遊市場的開發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可見,開發大學生旅遊市場是完全可行的。旅遊企業只要根據大學生旅遊市場的特徵,採取合理的開發策略,必將會形成「井噴式」的大學生旅遊熱潮,其潛在的經濟效益必定被激發,形成一定的規模效益。
二、大學生旅遊市場的特徵
大學生旅遊市場是旅遊市場的一個特殊細分市場,它具有較明顯的消費群體特徵雷同的特點,這使企業在開發的過程中易於降低開發成本。但同時它還有著區別於其他旅遊細分市場的特徵:
(一)講究經濟,相對更加重視旅遊經歷
大學生目前大多仍為消費者,可用於個人自由支配的資金不多,屬於非強勢消費群體,因而對價格較為敏感,在旅遊過程中對物質要求不高,講究經濟實惠,特別是吃、住方面只要得到基本滿足即可。此外,大學生長期在學校生活,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旅遊中的各種經歷都是他們津津樂道的事,因而他們更加重視旅遊過程中的經歷和感受。
(二)旅遊目的以觀光和休閑度假為主
由於在校大學生受經濟條件限制,他們的出遊多以短期到鄰近地區為主。《中國旅遊報》對北京高校的專項抽樣調查顯示,大學生選擇出遊天數多以2~4天為主,比例總和佔74.7%。因大學生生活經歷少,對學校和家庭以外的事物新奇,他們旅遊時多選擇與日常生活反差較大的自然風景類的旅遊目的地。
(三)出遊方式多以自組群體為主
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較強,外出旅遊多不願受限於現行的旅行社線路和組團安排。因而一到假期,高校就會出現五花八門的尋「伴」旅遊啟事。武漢大學旅行社曾對4所高校進行市場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出遊的意願在95%以上,近90%的大學生有出遊經歷。然而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自組旅遊,參團出遊的大學生卻是寥寥無幾。有關調查也證實,大學生出行外地喜歡結伴而行,在人數組合上以2—7人居多,達到74%,其性別構成上是兩性搭配占絕大多數。
(四)大學生從眾心理顯著,信息傳遞迅速
大學生作為一個集中的旅遊群體,旅遊決策易受同學或朋友等相關群體影響。再加上旅遊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大學生旅遊常常沒有充分的前期准備,情緒易波動,從眾心理顯著;同時,由於市場集中,群體間聯系廣泛,旅遊信息傳遞迅速。
(五)大學生容易接受新產品、新消費和新的生活方式
他們消費心理、消費習慣尚不穩定,消費需求具有較大彈性和可誘導性;他們感性消費、個性消費、群體消費、社交娛樂傾向明顯,因此旅行社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進行相關的產品推銷。
三、大學生旅遊市場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旅遊市場因其蘊含的巨大潛力已成為業內商家關注的亮點,但在經歷了幾年的研究與開發之後,大學生旅遊市場並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反而似乎已變為讓旅遊企業望市興嘆的「雞肋」。
筆者認為這主要由於固有觀念的束縛,旅行社和大學生雙方溝通不足,旅行社不能從大學生這個龐大的消費群體中為汲取客觀的經濟利益。再加上政府及職能部門的原因,使得大學生不能享受到很好的旅遊產品。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旅行社的推廣方式不被大學生接受,缺少主動性
許多中小旅行社沒有足夠的工作人員和相應的營銷網路。絕大多數的旅行社都是一個工作人員負責多項工作,在這種情況卜,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力為大學生設計旅遊路線。旅行社向大學生推出的旅遊路線沒有體現出大學生的特色。因此,導致了大學生旅遊仍處於停滯階段。開發大學生旅遊市場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做大量的市場研究、分析等工作。前期投入大,增加了旅行社的風險。加之難以設計出有吸引力的線路,利潤又太薄,認為是出力不討好,因此對這一領域的開拓熱情不高。
(二)大學生不願跟旅行社的團隊走
大學生不願跟旅行社的團隊走的主要原因一般有兩個,那就價格高和線路不符合其要求他們追求自由,張揚個性,不滿足於一般的旅遊景點,更喜歡去一些帶有探險性質的「超常規」景點,旅行社普遍缺乏與之相適應的產品。同時,大學生的旅遊消費水平普遍較低也成了制約的因素。所以相對於他們認為不自由、花錢多的隨團旅行來說,似乎更喜歡自己組織旅遊。他們理想的旅遊方式是:旅遊的地方有相識的同學在,或是同學的家在那裡,這樣一來可以解決吃住及安全問題,若是同學在那裡讀書也行,學生宿舍里擠一擠,食堂里「蹭一蹭」,還有免費導游。
(三)小旅行社在校園存在非法操作,造成負面影響
小旅行社存在非法操作。與正規旅行社忽視大學生市場相反,一些小旅行社瞄準了不被看好的這塊「蛋糕」,開始攻佔學生旅遊市場。但是黃金周期間校園里張貼的旅遊信息中有不少虛假廣告,吸引學生上當的同時,嚴重擾亂了市場。據了解,這些小旅行社推出的超低報價吸引了不少學生,有的是交通和食宿上極為精簡,確實能省出一部分錢來,但有很多是旅遊過程中一些費用要學生再次支付,總的算下來並不便宜。這些不規范的操作使大學生的安全和合法利益都得不到保障。這在大學生中間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對旅行社的信任度下降。
(四)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原因
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表現為認識上出現誤區,對大學生旅遊市場重視不夠,宣傳促銷不足。人們普遍認為大學生是一個低消費群體,相關職能部門為了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了大學生旅遊市場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出於安全問題和健康問題的考慮,政府部門對學生旅遊往往採取保守的態度,不主張學生出遊,這一方面壓抑了學生的旅遊需求,另一方面使旅遊企業不能放手大膽地去做學生旅遊市場。學生旅遊市場沒有得到重視和鼓勵,缺乏一個寬松的發育環境,使學生旅遊市場陷入發展的不良循環。另外,高校的學生工作部門對大學牛出遊缺少必要的引導.學生出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四開拓大學生旅遊的措施
根據大學生旅遊市場的特點和問題,結合周邊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制訂以下方案開開拓大學生的旅遊市場
(一)採取「開拓重點、機動靈活、薄利多銷、誠信為本」的開發思路
(1)開拓重點。大學生旅遊市場潛力巨大,但在開發的時候,也應開拓重點旅遊市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大學生旅遊市場中最具開發潛力的重點市場有三:一是大學生的春遊和秋遊市場。在我國高校中,每年春秋季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旅遊已形成一種傳統,其中又以大一的學生最為活躍,組織集體旅遊的可能性和頻率性較高;二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大學生。他們大都具有較強的旅遊動機,出遊條件較為成熟,且旅遊消費也較大;三是高年級大學生。高年級大學生比低年級大學生思想更成熟,行為更獨立,旅遊傾向更強烈。
(2)機動靈活。大學生思想活躍,精力旺盛,旅遊動機多樣化且追求個性化,在開發大學生旅遊市場時要機動靈活。一是在旅遊產品的組合上機動靈活。吃、住、行、游、娛、購項目分別列示,供大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自由組合,形成短、中、長線的包價旅遊或小包價旅遊,甚至零包價旅遊;二是旅遊方式多樣化。針對大學生不同的需求,設計多種可選擇的旅遊方式,如遠足、自行車、輪船、火車等,也可將它們進行組合;三是組團要機動靈活。大學生出遊前大都需要找志同道合的出遊者,尤其是女生。旅遊企業完全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點,推行自組旅遊團。
(3)薄利多銷。大學生旅遊市場集中,規模較大且對價格較為敏感。旅遊企業要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必須利用它的市場特點,降低成本,實行薄利,取得價格優勢,才能激發市場,實現規模開發,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4)誠信為本。大學生出遊顧慮較多,同時對事物的懷疑心較重。旅遊企業要培育和建立穩定的大學生消費群體,必須以誠信為本,為消費者創造良好的消費經歷,樹立誠實可信的企業形象。
(二).推出多種符合大學生需求的旅遊產品
推出多種有特色的旅遊產品,滿足大學生旅遊者的需要,這是從根本上有效地開發大學生旅遊市場的途徑。基於大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特點,以下旅遊產品值得關註:
(1)修學旅遊。許多大學生把閑暇時間作為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的時機。他們出遊常常帶著一定的學習目的。旅遊企業可設計一些學習目的較強、能增進社會實踐經驗和開拓眼界的修學旅遊,如英語學習的夏令營、革命根據地的考察游、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采風游等等。
(2)體育旅遊。大學生精力充沛,活潑好動,多數酷愛體育運動,可根據這一特點開展具有健身和娛樂性的旅遊活動,如滑雪、游泳、沖浪、沙灘排球等。這些體育活動都可成為體育旅遊的賣點。
(3)探險旅遊。大學生追求個性化,喜愛標新立異,且好奇心重,喜歡進行探險或令人驚心動魄的旅遊活動。旅遊企業在安全有保障的條件下,可開展漂流、攀岩、探秘等探險旅遊活動。
(4)生態旅遊。新時代的大學生環保意識很強,許多高校還成立了環保社團。針對大學生崇尚自然、保護環境的心態,設計生態旅遊產品,一定會得到大學生的青睞。
(三).合理定價旅遊產品
因經濟條件有限,大學生對價格比較敏感,大學生出遊人數隨價格變動彈性較大。只有合理的定價,才能激發更多的大學生出遊,形成規模市場。合理的定價主要包括:
(1)明碼實價。明碼實價能令消費者感到誠實可信,增強大學生的出遊信心。若設置多種折扣,只會增加他們對旅遊企業利潤的懷疑,促使他們放棄通過旅遊企業來安排旅遊行程的可能。
(2)根據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制定不同的價格。旅遊景區有熱、溫、冷景區之分,旅遊時間有旺、淡季之分。旅遊企業應根據出遊時間和空間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價格。這樣既可利用淡季和溫、冷景區的優惠價格吸引大學生,又可充分合理利用旅遊資源,調節旅遊企業的經濟收益結構。
(3)根據可選擇的旅遊項目分別標價,既可降低旅遊產品的直觀價格,又可讓大學生根據自身經濟條件選擇旅遊項目,使其從心理上更能關注旅遊產品。
(四).採取多種旅遊促銷方式
大學生從眾心理顯著,信息傳遞快。旅遊企業在旅遊促銷中,可利用這一特點,採用一些低成本的促銷方式,可取到較為良好的效果。
(1)與高校社團合作。目前,我國高校內社團組織十分活躍,許多學校還專門成立旅遊協會。旅遊企業完全可以與旅遊協會或其他社團合作,深入大學生內部,開拓大學生旅遊市場。
(2)培養學生直銷點。現在的大學生大都積極尋求打工兼職的機會,鍛煉自己。旅遊企業可聘用他們尤其是旅遊專業的大學生,作為固定的旅遊直銷人員,利用其信息廣、朋友多的優勢,長期宣傳、銷售旅遊產品,達到深入紮根大學生旅遊市場的目的。
(3)利用網路促銷。大學生大多愛好上網,現已建有的大學生旅遊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旅遊企業應在大學生較關注的網站如學校的網站內設立旅遊專欄,供大學生瀏覽和查閱有關旅遊信息。
(4)採用宣傳單、報紙、海報等宣傳形式,在食堂、娛樂場所等地進行促銷,利用大學生旅遊市場集中的特點,來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
(五).採用面對面的銷售方式
大學生旅遊市場不同於一般的旅遊市場,它十分集中,特徵趨同性較強。旅遊企業選擇銷售渠道時,可避開一些銷售的中間環節,採取直接面對面的銷售方式,這樣既可降低成本,又可提供相應的旅遊產品。
相信通過這些措施,一方面可以增加企業,旅行社對大學生旅遊市場的興趣,另一方面會進一步激發大學生參與旅遊活動中來。為今後大學生旅遊市場的良性發展也會起到重要作用。
8. 如何設計適合大學生的旅遊產品
他們不滿足於一般的旅遊景點,也大都不願接受旅行社為他們設計好的現成線路,另外,旅行社的旅遊產品定位過高,不適合大學生消費,受旅行社的制約,更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