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荊州石首的朋友嗎!我是從廣東過去那邊工作的!過去那邊,人生地不熟!求介紹那邊的環境怎麼樣
石首市地處江漢平原與洞庭湖平原結合部,西、北與公安、江陵、監利三縣接壤,東、南與分屬湖南嶽陽、益陽、常德市的華容、南縣、安鄉三縣相鄰。全市版土面積1427平方公里,轄1
5個鄉鎮辦區、270個村、38個社區,人口67萬。長江穿境而過,蜿蜒曲折,具有「一江兩岸,跨江而治」、「荊江四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調弦口),獨居其二(藕池口、調弦口)"、「兩大河灣(石首、調關),三個故道(箢子口、沙灘子、黑瓦屋)」等顯著特徵,「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對石首地貌變遷的生動寫照。
石首歷史悠久,現已發掘出屬舊石器時代的團山寺遺址,屬大溪文化的高陵扈家崗遺址、高基廟城壕嶺遺址,屬屈家嶺文化的東升走馬嶺古城遺址,其中走馬嶺古城遺址比黃河流域
迄今發現的最早古城要早數百年,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石首歷史文化厚重,境內散留有范蠡墓、調弦亭、劉郎浦、照影橋、望夫台等歷史遺跡。西晉太康5年(公元284年)始置縣制,1986年撤縣建市。
石首人傑地靈,自古以來人才輩出,僅明代就有「三閣老、二尚書、一太史」彪炳史冊。石首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曾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早中期中心,先後有「三萬兒女當紅軍」,孕育了王尚榮、成鈞、頓星雲等九位開國將軍G現留有紅軍樹、湘鄂西赤色軍政幹部學校等遺址遺跡。
石首資源豐富,江北1
0萬畝天鵝洲濕地是我國長江流域保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自然生態濕地,棲息有江豚、中華鱘、大鴇、白鸛、黑鸛、天鵝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建有麋鹿、白鰭豚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國外引回的糜鹿在這里成功恢復野生,已增至1
000多頭,石首成為「中國麋鹿之鄉」;東南綿延45里的桃花山,是江漢平原與淘庭湖平原交匯處的唯一山脈,有「荊楚第一竹鄉」的美譽,是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石首盛產銀魚、六虎山綠茶、東山獼猴桃等,其中筆架魚肚、桃花山雞蛋、清水荻筍被譽為「石首三寶」。
石首市先後獲得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綠化模範市、全國綠色小康市、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單位、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縣市、全國農生標准化(蔬
菜)示範縣市、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平安農機示範市、國家級楊樹良種基地、全省棒生生態示範市、省級衛生城、園林城等榮譽。
1986年,石首撤縣建市,版土面積1427平方公里,轄國家級麋鹿自然保護區、國家級白鰭豚保護區2個正縣級事業單位,1個省管天鵝洲生態旅遊經濟開發區副縣級行政單位,石首經濟開發區、荊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個副縣級事業單位和14個鄉、鎮、辦事處,總人口63萬。大垸鎮、新廠鎮、橫溝市鎮、小河口鎮、天鵝洲經濟開發區位於江北片,面積和人口分別佔全市總量的三分之一;桃花山鎮、調關鎮、東升鎮位於東南片,南口鎮、高陵鎮、高基廟鎮、團山寺鎮、久合垸鄉位於西南片,綉林、筆架山兩個街道辦事處位於中心城區。各鄉鎮(街辦)共轄276個村民委員會和30個社區居民居委會。行政區劃代碼:421081。區號:0716。郵編:434400。
更多生活資訊請登錄石首本地生活導航網站石首123網http://www.shishou123.com/
『貳』 湖北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地理環境
湖北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坐標為東經112°13'-112°48',北緯29°30'-29°37'。天鵝洲為長江的一處故道,地處石首市下游約20公里的長江北岸,故道全長20.9公里,水面面積18~20平方公里,汛期與長江相通。 湖北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江漢平原南緣,由於地勢低平,水流的擺動和沖刷,長江在荊江河道形成「九曲回腸」的獨特景觀,後經自然或人工裁彎取直留下了眾多的故道(牛軛湖)。天鵝洲故道是1972年自然截彎取直而成。故道呈新月形,環繞天鵝島,天鵝島呈橢圓形,東南側在枯水期與小河鎮相連,呈半島型;汛期則完全被故道包圍。
天鵝洲濕地以故道水面為最低,山故道淺灘逐漸向江岸增高。平均海拔一般35米左右,最高點為38.44米,最低點32.91米,相對高差不大。一年一度的江水泛濫,加上洞庭湖的頂托,流速降低,泥沙淤積,形成大片的蘆葦沼澤濕地。長江河道的多次擺動在這里形成了「九曲回腸」的故道,留下了珍貴的以大片蘆葦沼澤為基礎的濕地生態系統。該保護區面積為二點三萬畝,據專家調查,區內有一百多種植物可作為麋鹿的食物,這些植物每年的生物量達六千多噸,足夠一千頭麋鹿採食。而保護區周邊還有約四十多萬畝的沼澤濕地。 湖北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保護區內的年太陽輻射總量達106千卡/平方厘米,能充分滿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全年日照總時數1844小時左石,夏季初秋日照多,月平均日照時數達215小時的有7個月(4-10月),全年平均每天日照5小時以上。最多「月日照」出現在7月,為318.8小時,最少「月日照」出現在12月,為25.7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42%。
湖北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年平均氣溫16.5℃左右,最熱月7月份平均氣溫28.5℃左右,極端最高氣溫38.6℃左右;最冷月l月份平均氣溫3.5℃左右,極端最低氣溫-14.9℃,0℃以上活動積溫達6000℃。每年的無霜期長達261天,超過石首市258天的平均數。冬季受強大的蒙古冷高壓控制和影響,多偏北風,天氣寒冷、乾燥;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印度洋熱低壓影響和控制,多偏南風,天氣炎熱;春季、初夏、晚秋,南北冷熱空氣經常在長江中下游一帶匯合交鋒,造成較多降水,常出現春雨、梅雨和秋雨。
湖北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年降水量達1200毫米以上,其中6月最多,達191毫米左右,1月最少,只有30毫米左右。年平均絕對濕度大17.4毫巴,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0%左右。歷年3-8月均雨量都大於100毫米,4-10月的總雨量高達859.7毫米,佔全年總雨量的74.5%。
該保護區所在的石首市的災害天氣有:陣陰雨、寒潮、低溫、大風、降雪、積雪、雹、雷、霧、霜、霜凍等13種,其中值得引起保護區足夠重視的主要有旱、澇、風、凍等4種。 浮游植物
1997年,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根據天鵝洲的馬蹄形,以洲為軸,設立了五個采樣點,經5月、8月、11月三次對保護區水域內的浮游植物進行監測,從採集中的水樣共檢出浮游植物7門106種,檢出種類以8月份最多,達84種。各月份的優勢門類:5月份為綠藻門、硅藻門;8月份為綠藻門、藍藻門;11月份為硅藻門。從鏡檢結果看,綠藻門、藍藻門種類的比例最高,甲藻門種類的比例最低,若把各門的藻類從少到多排列,其順序為甲藻門<金藻門<黃藻門<裸藻門<硅藻門<藍藻門<綠藻門。其中甲藻門檢出3種,佔2.8%;金藻門檢出5種,佔4.7%;黃藻門檢出7種,佔6.6%;裸藻門檢出11種,佔10.4%;硅藻門檢出17種,佔16.1%;藍藻門檢出31種,佔29.2%;綠藻門檢出32種,佔30.2%。
濕地維管束植物
1997~1998年對長江故道天鵝洲白暨豚自然保護區水生和濕生植物資源和植被概況進行調查,調查范圍主要為水域及岸邊季節性淹水濕地。採集植物標本經分類鑒定,並參考有關文獻材料,整理出自然保護區植物名錄。計有高等植物30科,59屬69種,其中苔蘚植物1科,1屬種,蕨類植物1科,1屬1種。被子植物28科,57屬67種。
根據各科所含的種數統計:種子植物含1種的科有13個,占所有種子植物科的46%,含2-4種的科有11種,占所有種子植物科的29.3%,含5種以上的科有4個,占總數的14.3%。最大的科為菊科,含有8種,其次有禾本科,含有7種,其佔全部種數的21.7%。從屬的統計看:含有1種的屬有53個,佔全部屬的91.2%,毛莨屬含有種數最多:4種,其次為眼子菜屬含有3種,它們分別為濕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優勢種屬,其種數占總數11.95%。
(1)水杉林人工栽培林,有於固堤,主要分布於天鵝村段堤邊,面積水大,呈條分布,喜濕潤生境,與池杉林相互交錯。
(2)意楊林人工栽培林,在保護區內為主要的護堤林,在上口至中中段的右岸(保護區管理)。
(3)旱柳林人工栽培林,栽種於近水緣處,帶狀連續分布於目上河口村段堤壩,長度曾達4km,極耐水淹。(4)池杉林人工栽培林,條狀間斷分布於兩岸近水緣處,與水杉林鑲嵌分布,面積較小,亦耐水淹。
沉水植物
(1)竹葉眼子菜群落為本區水生植被絕對優勢種,帶狀連續分布於河訂離岸線約5-10m處,帶寬5-10m不等。並在上口岸河口村淺灘處大面積分布,枯水期覆蓋整個水面。群落組成較單一,有穗花狐藻、黑藻間雜其間。竹葉眼子菜難成本區的絕對優勢種與天鵝洲長江故道水質清澈,營養貧乏,基底較硬有關。(2)穗花狐尾藻群落帶關分布於竹葉眼子菜帶之處,帶寬可達15-20m,植物紮根較深,約3-4m,但主要佔領上半層水體,層水體由苦草和金魚藻佔領。(3)黑藻+菹草群落帶狀分布於竹葉眼子菜內側,水深較淺,約1-2m經常有許多水綿呈煙霧狀分布於群落中,影響植物光合作用,是水體中一大害,應採取適當措施予以控制。(4)針藺群落廣泛分布於上口河口村段淺灘片,水深約1m,枯水期挺出水面,伴生種有小燈心草和水田碎米薺。 湖北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為各種陸生、水生及水陸兩棲動物提供了很好的棲息地。據統計,該區共有231種陸生脊椎動物。其中觀察到的鳥類有14目33科201種,獸類6目8科13種,兩棲類1目3科5種,爬行類3目6科12種;魚類7目11科50種;底棲動物26種;浮游動物54種。
天鵝洲故道內餌料豐富,水文條件優越、水質接近長江水質而基本上未受污染。由於故道曾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鰭豚的分布區,故保護區可成為在半自然狀態下保護和恢復白鰭豚種群的重要基地。保護區正在開展白鰭豚的遷地保護工作,並已成功地從長江中捕獲一隻白鰭豚放養在天鵝洲故道之中。但是在之後一次洪水中觸網死亡。
1997年,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共檢出浮游動物54種,其中原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最多,達到22種,輪蟲18種,橈足類5種,枝角類9種,所佔比例分別為40%、33.3%、9.3%、16.7%。原生動物以沙殼蟲屬為主,輪蟲以多肢輪蟲、臂尾輪蟲較多,枝角類以秀體蚤較多,橈足類劍水蚤、猛水蚤、膘水蚤均有。
底棲動物經三次採集,共採集到底棲生物26種,其中寡毛類8種,水生昆蟲4種,軟體動物12種,其他動物1種。
魚類1997年經調查統計,湖北長江天鵝洲白暨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月的漁獲量為87.4kg,分屬7目11科50種,其中鯉科魚類佔30種,其中鰍科3種,攀鱸科4種,銀魚科、鮠科、鱧科各佔2種,鯡科、鯰科、科、合鰓科各佔1種。
兩棲類天鵝洲故道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兩棲類共有1目、3科5種。在保護區內發現的5種兩棲動物可以劃分:二個生態類群,其中金線蛙和黑斑蛙以及澤陸蛙屬於靜水棲息型,其中後兩種的數量很多,在保護區內長滿蒿草的淺水地帶(非故道)中,不斷地可以聽到它們的鳴聲和岸上跳下水的聲音;第二種生態類群是屬於陸棲型的中華大瞻蜍、澤陸蛙和飾紋姬蛙。在該保護區內地勢稍高而長滿蘆葦的地帶中,可以發現很多的澤陸蛙,在長滿蒿草的淺水地帶的陸上及居民點周圍,幾乎走幾步就會發現一隻瞻蜍,其密度很高。
爬行類天鵝濕故道濕地保護區的爬行動物有3目、6科、12種。3目分別為:龜鱉目、蜥蜴目、蛇目;6科別為:龜鱉目的淡水龜科(烏龜)和鱉科(鱉)、蜥蜴目的石龍子科(蝘蜓)和壁虎科(多疣壁虎)、蛇目的游蛇科(赤練蛇、王錦蛇、紅點錦蛇、黑眉錦蛇、虎斑游蛇、滑鼠蛇、烏梢蛇)和蝰科(蝮蛇)。
獸類天鵝洲濕地麋鹿自然保護區有獸類6目8科13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鱀豚和麋鹿,二級保護動物長江江豚。
鳥類天鵝洲濕地麋鹿自然保護區有鳥類14目33科201種,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6種,二級保護鳥類17種。
『叄』 石首天鵝洲建於哪一年
天鵝洲成立於1999年3月,同年5月被湖北省體改委批復為省管開發區,12月被荊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復為副縣級單位。
『肆』 去荊州旅遊有那地方必須去的,求詳細的攻略和路線圖
荊州古城
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
海子湖旅遊度假區
紅四、六軍專會師舊址屬
洪湖茶壇島風景區
洪湖藍田生態旅遊風景區
洈水國家森林公園
南嶽山森林公園
石首市博物館
桃花山自然風景區
天鵝洲濕地生態旅遊區
孫叔敖墓
王家崗遺址
袁宗道、袁中道合葬墓
樊姬墓
周老嘴鎮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群
程集古鎮
馬跑泉與落帽冢
荊江鐵牛
荊江分洪閘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亭
熊家冢楚墓
八嶺山森林公園
遼王墓景區
楚故都紀南城遺址
郢城古遺址
雞公山新石器時代古遺址
皇甲古剎
環城公園
鳳凰山森林公園
鳳凰廣場
沙隆達廣場
文湖公園
烈士陵園
中山公園
三國公園
九龍淵公園
萬壽園
江陵碑苑
江瀆宮 公安門
張飛一擔土
關公刮骨療毒地
關帝廟
點將台與拍馬山
得勝街洗馬池
春秋閣
川主宮戲樓
茶庵寺
沙市清真寺
文廟
鐵女寺
文星樓
章華寺
大北門朝宗樓
荊州南門天主堂
荊州盆景園
張居正紀念館
荊州三觀
荊州博物館
荊州古城歷史文化旅遊區
『伍』 天鵝洲麋鹿自然保護區的意義
麋鹿是我國東部季風區濕地生態系統中特有的大型食草動物,是當地自然和文化雙重遺產。「荊有雲夢,麋鹿滿之。」 生動地傳達了二千多年前的信息。保護區作為麋鹿回歸自然的實施地,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自然種群,並逐漸向周圍的自然濕地擴散,形成了三個相對獨立的亞種群。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長江兩岸荻花洲頭將到處出現麋鹿身影,它們將在重新建立的自然棲息地上與人類協調共存。天鵝洲自然保護區也將發展成為我國人口密集的東部季風區內最具特色的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區。
根據保護區的總體發展規劃,保護區還將採取一系列措施保護和恢復濕地物種,重建水禽棲息條件等,以提高濕地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自然性和穩定性。
1998年長江特大洪災後,為了改善提高保護區的管護能力,國家和湖北省在資金上給予了保護區大力支持。現已更新了全部圍欄設施,綜合性的科普宣傳樓正在興建中。今後保護區必將在物種保護、科普宣傳教育和生態旅遊等方面開創新局面,並作出應有的貢獻。
『陸』 想知道: 石首市天鵝洲濕地生態旅遊區在哪
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
『柒』 石首市有多少鄉鎮
截至2019年6月,石首市有12個鄉鎮,其中有1個鄉和11個鎮。
1個鄉為:久合垸鄉;
11個鎮分別為:新廠鎮、橫溝市鎮、小河口鎮、桃花山鎮、調關鎮、東升鎮、高基廟鎮、南口鎮、高陵鎮、團山寺鎮、大垸鎮。
1986年,石首撤縣建市,版土面積1427平方公里,轄國家級麋鹿自然保護區、國家級白鰭豚保護區2個正縣級事業單位,1個省管天鵝洲生態旅遊經濟開發區副縣級行政單位,石首經濟開發區、荊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個副縣級事業單位和14個鄉、鎮、辦事處,總人口63萬。
大垸鎮、新廠鎮、橫溝市鎮、小河口鎮、天鵝洲經濟開發區位於江北片,面積和人口分別佔全市總量的三分之一;桃花山鎮、調關鎮、東升鎮位於東南片,南口鎮、高陵鎮、高基廟鎮、團山寺鎮、久合垸鄉位於西南片,綉林、筆架山兩個街道辦事處位於中心城區。
(7)天鵝洲生態旅遊經濟開發區擴展閱讀:
石首市行政區劃沿革:
1949年屬沔陽專區,1951年屬荊州專區。
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首縣,設立石首市(縣級)。
1996年,石首市面積1427平方千米,人口約62萬人。轄3個街道、9個鎮、4個鄉:筆架山街道、綉林街道、東方街道、新廠鎮、橫溝市鎮、小河口鎮、桃花山鎮、調關鎮、滑家壋鎮、高基廟鎮、南口鎮、團山寺鎮、人民大垸鄉、焦山河鄉、久合垸鄉、茅草街鄉。市政府駐綉林。
1997年,茅草街鄉撤鄉建鎮,並更名為高陵鎮。?年,撤銷東方街道,設立東方鎮。至此,石首市轄2個街道、11個鎮、3個鄉。
2001年3月,筆架山街道與東方鎮合並成立筆架山街道。2002年,大垸鄉撤鄉設鎮。2004年,撤銷焦山河鄉,並入東升鎮。2004年末,石首市總人口614106人,轄2個街道、11個鎮、1個鄉,26個居委會、284個村委會。
2005年末,石首市轄綉林、筆架山2個街道,新廠、橫溝市、小河口、桃花山、調關、東升、高基廟、南口、高陵、團山寺、大垸11鎮和久合垸鄉。共有29個居委會、274個村委會。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石首市常住總人口577022人,其中:綉林街道75395人,筆架山街道83068人,新廠鎮36342人,橫溝市鎮36051人,大垸鎮49320人,小河口鎮27278人,
桃花山鎮21848人,調關鎮38901人,東升鎮53184人,高基廟鎮35237人,南口鎮27252人,高陵鎮29776人,團山寺鎮29045人,久合垸鄉24708人,天鵝洲開發區9617人。
『捌』 長江中下游地區有哪些飛鳥,還有常見的野生動物
除有靜水性的、鯿、鯝、、鰱、 鯉、鯽、 青、草、外,還有多種河口洄遊性魚類,主要有鱭、鰣、香魚、銀魚(有大銀魚、短吻銀魚、細銀魚、尖頭銀魚等多種)、鰻鱺、花鱸和松花鱸(又名四鰓鱸)。至於中華鱘、揚子鱷、白暨豚等更屬世界珍品。在天鵝洲濕地生態旅遊區,擁有野生植物238種,野鳥56種,除麋鹿、白鰭豚、江豚外,還有天鵝、白鷺、猴面鷹、中華鱘、娃娃魚等多種珍稀保護動物
『玖』 重慶與長江三峽旅遊亞區鄂西遊覽區包括哪些地方
鄂西生態旅遊圈建設正揚帆
虎年伊始,正在召開的市州兩會上,圈內市州長提出深入推進舉措,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鄂西圈建設又將揭開嶄新的一頁。
宜昌
三峽國家級度假區開建
去年,宜昌旅遊扎實推進旅遊項目建設年活動,全年在建旅遊項目57個,計劃總投資153億元,完成投資25億元;新開工旅遊項目30個,計劃總投資89億元,完成投資20億元。加快了三峽游輪集散中心、峽口風景區下牢溪等重點旅遊項目建設的步伐。
今年,該市將啟動宜昌三峽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建設,用3至5年時間建設成為國家級度假區,繼續推進旅遊項目建設年,確保完成投資28.2億元。加快建設推進平湖半島、長江三峽游輪中心、柴埠溪大峽谷、鳳凰山屈原文化村、清江畫廊等84個重點旅遊項目,著力將宜昌建設成為三峽國際旅遊目的地和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核心城市,成為三峽旅遊龍頭,力爭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36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88億元。
荊州
打好兩張牌
荊州市確定了以荊州古城、熊家冢、八嶺山、海子湖、紀南城遺址等核心資源為支撐的「荊楚記憶」古城文化旅遊產業區,將重點打造洪湖生態旅遊產業區、天鵝洲生態旅遊產業區和洈水生態旅遊產業區。
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荊州市將圍繞荊州古城、「楚文化」和「三國文化」資源,重點打造四大景區。首先是熊家冢遺址博物館及景區開發項目的建設,該項目是展示荊州「楚文化」品牌的最大工程。
同時,還將重點打造關府及關公文化園建設項目,建設荊州古城歷史文化游覽區。此外,精心打造文博園區項目,整合荊州博物館、荊州文保中心、三國公園等資源,打造集文物展覽、文物保護、楚樂舞藝術表演等為一體的文博展示園區。
恩施
打造2個國家4A級景區
去年,恩施州提出了「一個中心、兩條走廊」的旅遊發展布局,一個中心:即以州城為中心,建成旅遊目的地和集散中心。兩條走廊:一是打造北線的清江山水畫廊,二是打造南線的民族風情走廊。
目前,恩施州共有73個項目進入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規劃項目庫,投資總額達128億元。宜巴高速公路、恩施清江畫廊和恩施騰龍洞、大峽谷整體開發及恩施民族民俗景觀等三個項目開工建設。
今年,該州將以土苗風情、清江畫廊為突破口,把恩施大峽谷、騰龍洞、坪壩營等景區作為全州景區建設的重中之重,著力打造旅遊精品名牌。
襄樊
舉辦諸葛亮文化節
襄樊市主打「三國文化」、「荊山生態」兩大品牌,大力實施旅遊帶動、精品名牌和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三大戰略」,努力將襄樊建成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並富有魅力的文化生態型旅遊目的地,以及中西部地區旅遊門戶和重要的遊客集散地。
去年,襄樊市重點打造以古隆中為龍頭,以及襄陽古城、峴山生態旅遊、漢江旅遊、魚粱洲、鹿門寺在內的六大旅遊產品。
今年,古隆中景區擴容開發,啟動峴山城市森林公園一期工程,加快鳳凰山水溫泉度假村開發步伐。將通過舉辦「第一屆中國襄樊諸葛亮文化節」,以及參加第五屆華中旅遊博覽會、世博會等積極推介襄樊旅遊。同時,重點打造保康九路寨生態旅遊區、南漳古山寨、谷城縣南河旅遊區三大項目的建設。力爭2011年旅遊收入達到100億元。
神農架
建設十大旅遊產品
去年,神農架林區以神農架自然保護區核心景區為依託,組建湖北神旅集團公司,推進旅遊資源整合,做到統一規劃、宣傳、管理、開發。計劃5年內,投資66億元建33個旅遊項目。
今年,林區計劃投資3億元,重點開發和完善神農頂景區、開發大九湖國家森林公園、開發官門山景區、配套建設滑雪場、開發民俗村、建設養生堂、開發神農壇二期工程、建設天生橋景區等十大旅遊產品。
上一條:三月游神農架 女性享全年免門票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