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文化 » 旅遊文化對旅遊者的影響

旅遊文化對旅遊者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0-12-08 11:37:49

旅遊業對當地文化帶來的壞處都有什麼

1、一定程度上破壞當地文化。例如出現偽民俗這種現象。簡單的說就是為了版配合旅遊,將權許多民俗商業話,例如儺戲等。本來只是在特殊的節日舉行的特特殊儀式,現在為了迎合遊客需要,有些景區就開發了這個節目,每天均上演,已失去其原本的含義。
2、一定程度上影響旅遊目的地人們的生活。甚至出現旅遊民族。旅遊民族就是當地人民以旅遊資源作為市場資源進行獲利的一種現象。例如,在雲南某山村,由於旅遊開發,,本來應該是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的當地的少數民族人,開始改變其行為,不再耕種,而是為遊客服務,例如,提供合照照相服務。總之,她們變成了旅遊業發展的附屬品,也不是旅遊業發展依託的主體。
總體上來說,旅遊給當地文化帶來的影響是,商業化,盆景化。
如果你想詳細了解的話,可以看看「旅遊文化學這本書」

Ⅱ 如何降低目的地文化對旅遊者的消極影響

影響與降低方法:
第一,旅遊目的地居民心理和行為、社會生活的消極變化。旅遊者以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介入旅遊接待地社會中,引起接待地居民的思想變化,從而產生各種影響,這種作用稱為示範效應。示範效應是旅遊對接待地社會文化發生影響的主要途徑。學者認為旅遊接待地的居民向旅遊者的模仿最直接、最明顯的表現在日常生活的言行當中,這種模仿既包括動態的如言語、表情、手勢等,也包括靜態的如衣著、儀表等。同時指出這種影響在旅遊企業的從業人員身上也有明顯反映,尤其是涉外酒店的員工。由於他們長期工作於不同文化交叉並存的環境之中,況且外來文化又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就很容易使員工造成心理上的失衡。旅遊對目的地社會生活方面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旅遊業的發展不但改變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而且還改變著當地社會的結構。學者認為旅遊改變了當地婦女對自我原有角色認識。旅遊業為婦女走出家庭,改變了她們原有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這種角色的轉化又引起了家庭婚姻狀況及人際關系的變化。也有學者認為旅遊使接待地居民的經濟觀念越來越強烈,經濟上的計算成為人們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標尺。

第二,旅遊目的地歷史文化遺產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文化生態環境逐漸惡化。由於遊客特有的物質攝取心理及不檢點的行為使得蜂擁而來的旅遊者每到一處,常常毀損掉他們不辭辛苦特地前來觀賞的寶物:有的偷偷地掀下古廟的一片瓦,更多的人將摩崖石刻撫摩得光滑無痕,或在游覽點隨意刻上「某某到此一游」„„而更加普遍也是更令人棘手的問題是因開發旅遊所導致的客觀上的損害。例如,敦煌石窟目前每年要接待60萬以上的遊客,這是一個讓文物專家心驚肉跳的數字。旅遊旺季蜂擁而至的遊客使得石窟中彌漫著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人體散發的濕熱氣,使壁畫上起著雞蛋皮一樣的東西。這東西從裡面往外鼓,一摸就碎成粉末,被稱做壁畫的「癌症」。有專家做過試驗,讓40個人在洞窟中待37分鍾,空氣中的溫度、濕度及二氧化碳含量就將超過正常含量的6倍!敦煌壁畫正在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死亡。唐代第156窟里的墨書《莫高窟記》,60年代還清晰可見,現在已經模糊不清了。人們不禁擔憂:百年之後,敦煌安在。

第三,旅遊目的地的文化傳統遭到異地強勢文化的沖擊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獨特性逐漸消失。文化的獨特性與地理環境的封閉性緊密相連,而旅遊的發展卻與當地的可進入性息息相關。隨著交通的改善,地理的封閉性被打破,旅遊地文化的獨特性也必然受到沖擊。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人們在歷史長河中所形成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如果沒有受到外界的影響,該地區的文化就能長期保留其固有的特徵,而無實質性的變化。20年代末,美國生物學家洛克博士多次來到素有「女兒國」之稱的滇西北瀘沽湖畔,從採集動植物標本到研究摩梭文化,並寫下了《中國西南的摩梭王國》。他一個人的走訪並沒有使摩梭人的生活和觀念發生什麼變化。可是今天不斷湧入的旅遊者身上所穿、手中所攜,鮮活地向當地人展示著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在村民家的火塘邊,在供遊客娛樂而每晚舉辦的篝火晚會上,遊客與村民相互詢問、交流著各自的生活方式與道德觀念。在桂林冠岩景區表演的摩梭少女,表演結束後,大多脫下了傳統服飾,她們衣著摩登,外表與一般城市女孩已沒有太大的分別。在外來文化沖擊下,摩梭文化進入了歷史上變化最快的時期。洛克當年在書中所記錄的大量的摩梭人的民俗,今天有些已很難看到了。有些學者感嘆道:「如果認為外來的、一切新鮮的東西都是最好的,一概不加選擇地吸收,那麼,不要幾年的功夫,在瀘沽湖將再也見不到真正的摩梭人,說得嚴重一點,只能見到一些穿著摩梭服裝的服務員。然而,如果不吸收外來文明,那裡將永遠貧窮和落後。如何找到自己的路呢?」這種現象和困惑在西部少數民族地區極具普遍意義。一些少數民族文化在現代文明沖擊下鮮活的成分會越來越多,這是可喜的一面。但與此同時,其民族文化的獨特性會削弱,某些對外界人來說具有吸引力的成分會減少,從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的角度來看,無疑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損失。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由於歷史、經濟、社會等綜合因素制約,不少地方社會相對封閉,交通不發達,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明顯滯後。在旅遊者所攜帶的異質文化沖擊下,當地古樸的傳統文化所發生的變化比經濟較發達的開放地區要劇烈得多。正如有些文章所指出的,「旅遊一旦開發到哪裡,哪裡的傳統面貌便會發生急劇的改變,從衣著、建築到生活方式都迅速地與外來者趨同」。

第四,旅遊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出現庸俗化傾向,漸失其原有的意義、價值和特色。從本質上來說,旅遊就是人對異文化的體驗與追求。少數民族獨特的傳統文化可以滿足遊客求新、求異、求奇的心理需求。但是,某些旅遊開發商往往以現代藝術形式對民族傳統文化進行不恰當的包裝和改造,使之失去了原有內涵;有的開發商為了迎合某些遊客的需要,把一些陳規陋俗、低級趣味的東西搬上舞台;還有的開發商不懂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區別,照搬照抄,形成不倫不類的假民族文化。所有這些做法,都導致民族傳統文化的庸俗化。例如,「洞洞婚戀」本是貴州瑤族(青瑤)的一種戀愛習俗。姑娘14歲以後父母就讓她單獨住在一間小屋裡,牆壁門上鑿有一小洞,洞口正對著姑娘枕頭。夜間,小夥子到自己愛慕的姑娘房門外,用根細棍通過戀愛洞把姑娘捅醒,隔門或隔牆談心對歌,若談得攏,可開門請進家,父母不幹涉,家人還迴避。談不攏,姑娘可以裝睡,小夥子便會知趣地離開,另找他人。當地俗話說:「一晚可以談五個,終身只歸一個人。」可見,瑤族雖然在婚戀選擇上有較大的自由,戀愛方式也較為開放,但他們對婚姻問題卻是非常嚴肅的。當地一些旅遊景點為了招攬生意,竟然打著展示民族婚俗旅遊的名義搞色情服務,最終激起了該民族的憤怒,他們對搞這種活動的旅遊點發出警告:如果再不改,將派出「火槍隊」武力解決;再如,在各地向旅遊者開放的民俗風情村裡,少數民族風俗舞台化的傾向十分明顯。盡管表演者的行頭比生活中真實的服飾漂亮百倍,但卻缺少了該民族服飾原有的本真韻味,給人以虛假的感覺。此外,大同小異的「竹竿舞」從海南的黎族跳到雲南的傣族,從貴州的苗族跳到廣西的侗族,被人笑稱為少數民族民俗風情舞蹈表演的「跳竹竿」現象;「背新娘」在不少民俗村、民俗風情園甚至在毫不相乾的溶洞景點內也比比皆是,挑逗誘騙遊客上當,強行索要小費等不愉快的事件屢見報端;一些落後的東西如鬼文化、占卜文化等被刻意渲染,粗製濫造的鬼洞、鬼城、陰曹地府等品位庸俗低下;凡此種種,不亦而足。像這樣連少數民族的婚俗、宗教祭祀儀式都可以根據「旅遊需求」隨時隨地「靈活」開展,那還有多少民俗文化的原有的意義和價值呢?這種遷就遊客「期望」的文化表演――同時也是文化歪曲對旅遊接待地文化的自然發展極其有害,旅遊者無法全面有效地接觸和發現接待地活生生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種經過了包裝的「偽文化」、「偽民俗」,而且接待地固有的文化也會因此而逐漸失去特色。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如此開發民俗文化旅遊,無異於「殺雞取卵」。

第五,旅遊目的地文化限制寬松化,社會道德觀念扭曲,犯罪率呈上升趨勢。任何本土文化在與外來文化接觸時,通常會有選擇地接受和吸收那些與本身文化價值觀相契合的內容,而排斥那些與本身文化價值觀不相容的東西,即經過了所謂「文化設限」的過濾。但是,在經濟利益的刺激下,旅遊地對外來旅遊者的文化限制較一般情況下更為寬松一些。旅遊地為了招徠遊客,違心地接受外來文化中某些與本土文化的道德觀念與價值取向大相徑庭的東西。有的學者將其稱為「虛意接受」,即當地並不打算或不願意讓外來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別是與本身文化價值觀相抵觸的部分侵蝕或融入本土文化,但出於經濟效益方面的考慮,或有意識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作出讓步,甚至主動迎合旅遊者的需要。泰國在前幾年大力推銷的某些不健康的旅遊產品,如「人妖」表演、色情表演等,確實迎合了少部分遊客的需求,也為該國帶來了滾滾外匯。但據泰國官方公布的資料顯示,從1984年到現在,泰國人感染艾滋病、再度感染以及擴散的速率很快,已有14萬人死於這種頑症,那裡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徑是性。由此而引發的旅遊形象的下跌,目前已導致泰國旅遊業出現滑坡。上述案例表明,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在發展旅遊的過程中,有時難免受到西方社會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識的影響,進而有可能使當地的傳統道德觀念發生裂變和扭曲。盡管「色情、酗酒、搶劫皆因旅遊業而起」的說法是片面的,但應該承認旅遊業同一些社會問題的出現和蔓延確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海外旅遊者「現代化」消費模式的誘惑下,在旅遊者和旅遊地之間生活水平差異懸殊這一客觀事實的刺激下,當地的部分居民極易失去原有的純朴美德,墜落到罪惡的泥沼之中,色情泛濫,賭博猖獗,離婚率上升,嚴重影響社會秩序的安定,使當地的社會風氣惡化。此外,國內有些景區,因沒有織協調好當地居民的經營活動,平衡好各方利益,導致一些人心理失衡,敲詐遊客哄抬物價、甚至威脅遊客人身安全的旅遊犯罪案件時有發生。這無論是對當地旅遊業還是社會文化,都無異於雪上加霜。
此外,旅遊發展帶來的巨大經濟、社會效益,一方面使得旅遊地把發展的優先權讓給旅遊業,把國土、資源等讓給旅遊投資者;另一方面受旅遊者的生活方式的影響,旅遊地部分人的生活開始腐化,吃喝玩樂成風,形成了對旅遊經濟過度依賴等「新殖民主義」傾向。一些學者,包括西方的一些學者,在批判部分發達國家推行的「新殖民主義」時,常常把旅遊視為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只是「過去的大炮政策換成了今天的『國際旅遊訛詐政策』」,「發達世界是在通過旅遊將其生活方式輸出到第三世界國家」。盡管這些觀點可能帶有偏激的政治色彩,但並非空穴來風。有的西方人類學家說成群結隊的遊客把別人的鄉土作為「旅遊地」,無所顧忌地拍照、遊玩,然後再把當地令人好奇的風物特產帶回家,成為標榜炫耀之物,這一切都帶有明顯的「殖民化傾向」。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靈魂。旅遊是現代人的需要,更是未來人的需要。旅遊開發更多地要依靠自然生態環境和人類遺產、現代文明等文化生態環境,旅遊活動將給自然生態和社會文化帶來深刻的影響。如何增強文化生態意識,保護、整理、搶救瀕臨消亡的民族文化遺產;如何維護本土文化的傳統性,保持接待地的旅遊吸引力;如何採取防範措施,抑制民族文化的同質化現象;如何利用外來文化的某些形式和內容,嫁接和改造民族文化,或者賦予外來文化以民族性特色;如何強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價值觀,引導啟發民眾的文化自覺意識;如何尋求一種既能使東道社會收入最大化、又能保護生態環境和文化多元化的所謂「新概念旅遊」,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和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Ⅲ 分析旅遊對民俗文化的積極影響

(一)旅遊對傳統民俗文化的積極影響。?
1、增加民族地區人們的經濟收入,改善其生存和生活條件?
旅遊業的發展,能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這是大家公認的事實。旅遊業帶來外匯收入,增加地方政府財政稅收,提供當地人更多的就業機會,他們的家庭收入增加,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旅遊業的發展需要有一定的基礎設施和旅遊設施,它們在供旅遊業使用的同時,亦供當地居民享用。這樣就會改變民族地區人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如交通設施、照明設施、家庭住宿環境和條件等的改變,讓他們有了更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漸走上「現代化」的道路。?

2、拓寬民族地區人們的視野,使其更快走上「全球化」道路?
伴隨著旅遊活動的開展,外來人員大量湧入,隨之也帶來許多新鮮事物和外來文化。當地人們從主動抵制到完全認可,甚至去接納旅遊者的文化,這是一個視野逐漸拓寬的過程。從而他們心理上對外來文化的容忍和接納能力也逐步增強。世界「全球化」在當今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不能簡單地認為傳統民族文化一旦進入全球化,就會喪失自己的特色。根據全球化與民族文化雙向影響的原理,各民族並非被動地接受外來文化,在接受的同時,也通過全球化過程使本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一個民族文化的世界化程度越高,對該民族的發展就越有利,該民族文化就能獲得更文泛的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視野的拓寬,使民族地區人們有 了更全面的心理准備,在全球化過程中能採取更主動的姿態,獲得更多機會。?

3、增強民族自信心,實現傳統民族文化的復興?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現代話語對民間的、邊緣的、非主流文化的排斥,使之賦予了一系列迷信、落後、愚昧的形象,民間的、邊緣的、非主流文化的持有者也已經將這一系列迷信、落後、愚昧的形象內在成為自我認同的一個方面」。而在80年代以後,隨著旅遊業的開展,民族文化被開發利用,且倍受青睞,喚起了民族地區人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他們去重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文化。這種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喚起,以及經過重新認識和評價之後對自我文化的重新肯定,激起他們去恢復原有的現已消失或幾近消亡的民族傳統文化的巨大熱情,推動了傳統民族文化的復興。反過來,這也促進了民族旅遊的發展。

Ⅳ 旅遊業對目的地的經濟和社會文化具有那些積極影響

旅遊業對目的地大經濟的積極影響是:

一、直接影響--是換取外匯,回籠貨幣

1、國際版旅遊接待是一種就權地"出口貿易"。

2、發展旅遊業是回籠、穩定市場大有效途徑。

二、間接影響--帶動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大發展。

1、促進交通運輸業大發展。

2、促進建築業的發展。

3、促進工商業、農副產品、手工業等行業的發展。

(4)旅遊文化對旅遊者的影響擴展閱讀:

定義旅遊業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旅遊業的精準定義對旅遊統計量度的准確性是十分重要的,准確性直接關繫到評估旅遊業和旅遊活動直接、間接和誘發性的經濟影響,關繫到旅遊設施和資源的規劃與開發,關繫到如何確定旅遊者結構並制訂營銷和促銷策略,以及識別遊客的流向、方式和偏好等。

聯合國十分關心對國際旅遊相關資料的統計工作,在1971召開了的 「貿易與發展會議」,制定了旅遊統計的准則。指出,國家旅遊統計的綜合系統在功能上應滿足以下要求:

——在需求方面,能夠度量在該國的國外(和國內)旅遊(和出國旅遊)的數量和方式;

——能夠提供有關旅遊者使用的住宿和其他設施供給方面的信息;

——有助於評估旅遊對國際收支和總體經濟狀況的影響。

Ⅳ 旅遊業對世界文化的影響

文化與旅遊業的關系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辨析二者的關系必然會涉及到旅遊業對文化作用的問題。雖然旅遊業對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重要作用已經成為社會普遍的認識,但對於旅遊業究竟如何促進文化發展繁榮卻缺少系統的思考和准確的表述。

一般來說,旅遊主要是城鄉居民基於滿足精神方面需求而引發的外出遊玩活動。從文化角度看,旅遊主要表現為旅遊者對自然和人文資源的審美行為,是旅遊主體和旅遊客體之間的文化交流。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旅遊具有很強的文化屬性,但旅遊業的本質是會產生較強文化效益的經濟產業,它不是文化事業,也不屬於文化產業的范疇。旅遊業對文化的作用不能泛泛而談.由於不同的地方文化的含義有所不同,因此分析旅遊業對文化的作用,需要明確特定的文化范疇才能進行。

一、旅遊業對促進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橋梁作用

文化交流所指的文化一般是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也就是文明。從國際范圍看,按照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的標准,廣義的文化可以分為中華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東正教文化、西方文化、拉丁美洲文化、非洲文化等。從國內范圍看,在中華文化之下又可以分出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嶺南文化等亞文化。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促進文化交流都是推動不同文化相互借鑒、相互吸收、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作為文化交流的主渠道之一,旅遊業在這其中發揮了獨特而又重要的作用。

(一)這是與大規模旅遊經濟活動相伴隨的文化交流。自從文明開始誕生,文化交流就一直存在,但在沒有現代旅遊業出現之前的文化交流是相對零散的,同經濟的聯系也不太緊密。旅遊業的發展,則以經濟為動力,並通過經濟的方式,極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范圍。2012年,全球過夜旅遊者達到10.35億人次,國際旅遊收入達到1.08萬億美元;而同期國內旅遊達到29.6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達到2.27萬億元。這其中,以文化交流為目的的旅遊佔了很大比例。可以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旅遊業已經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這是民眾之間的文化交流。從交流主體的角度看,可以劃分為官方層面的文化交流和民間層面的文化交流。官方層面的交流發生在政府之間,往往通過公共財政支出,弘揚本國或者本地的文化。比如我國派遣文藝團體出國表演,在國外設立「孔子學院」等,都屬於這一范疇。民間層面的交流則更多是自發的,是不同國家或者不同地區居民之間基於文化差異而進行的相互訪問。旅遊交流屬於民間文化交流,這種交流與官方交流互為補充,推動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發展。

(三)這是一種更深入、更持久的文化交流方式。旅遊業推動的文化交流不是少數精英之間的文化交流,而是國民全方位參與其中的文化交流,這種文化交流不預設主題、不先入為主,是不同文化群體之間平等的交流。更為重要的是,這種交流是面對面的交流,是客源地和旅遊地居民之間的互動式交流。因此,影響面更大,也更為長久。

總之,旅遊業的發展推動了跨文化群體之間的相互碰撞、相互溝通,有利於促進文化的融合與發展。

二、旅遊業對推動文化建設具有非常突出的平台作用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建設的目標,如果從大文化的角度看,五個建設都屬於物質和精神財富的范疇,即屬於大文化所包含的內容。但是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並列的時候,文化建設一般指的是發展科技教育,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等方面的內容,其根本目的在於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精神支柱,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經濟學家於光遠曾經說過,「從社會文化價值看,旅遊具有非常明顯的教育意義,它可以是一種社會化的因素,因為它使人親自了解現實,可以培養人們面對現實的某種態度,它也是一種培養感情的因素,在很多情況下,它有利於智力、科學、技術、藝術和文學方面的創造。」
需要說明的是,旅遊業對文化建設的作用,主要不是依靠國家投入來實現,而是通過市場經濟,主要依託遊客自身的旅遊消費達到了促進文化建設的目標,國家支持旅遊業的發展,實際上可以用更小的成本,產生了更大的文化收益。從這個意義上講,旅遊業既推動了文化建設,同時也促進了經濟建設。其中,旅遊業對文化建設的作用突出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旅遊業對於形成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獨特作用。核心價值是一個社會共同認可和遵循的價值。推動形成核心價值對於一個國家持續健康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在中國漢武帝之後的帝制時代,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共同價值觀對於中國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正因為如此,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值得注意的是,核心價值的形成除了教育,還在於國民通過現實的工作生活中去感悟、去印證、去實踐。因此需要通過更多渠道去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形成。以旅遊的方式形成的核心價值觀不是僵化、填鴨式地灌輸,而是通過柔性影響、自然滲透,春風化雨式地幫助人們在旅遊過程中形成共同的核心價值觀。比如,人們在游覽了祖國的壯美河山和名勝古跡之後,很自然地會將對大好山川的熱愛和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熱愛轉移為對國家的熱愛,而通過這樣的方式形成的愛國主義價值觀往往更為鞏固和持久。再比如,遊客在參加紅色旅遊之後,自然會對先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此形成的向上精神動力是其他教育方式很難替代的。

(二)旅遊業對提高國民素質具有突出作用。國民素質包括身體素質也包括文化素質。中國自古就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說法。旅遊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對於國民的身心發展都有很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對青少年而言,更多地參與到旅遊中來,有利於其全面健康的成長。在國際上許多國家都支持年輕人開展游學活動,其看重的正是旅遊業的這種突出功能。未來我國需要更好地發揮旅遊業對提高國民素質的作用,推動文化建設。

三、旅遊業對文化事業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促進作用

文化事業強調文化的公益性、公共性。公共文化需要政府來提供,因此這種文化基本上是免費的,或者是收費很少,帶有優惠性質的。文化事業雖然強調政府投入,但文化事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可以分享文化建設的成果,進而實現文化建設的目標。因此,只要有利於文化事業發展的方式都可以採納。這也意味著,發展文化事業並不等於要完全排除市場的內容。如果通過市場機制的方式能夠促進文化事業的發展,同樣也應該將其充分的運用。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在發展文化事業中主要提到四大任務: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現代傳播體系,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建設。而旅遊業對這四個方面的文化事業發展都有不同程度的積極作用。具體表現在:

(一)旅遊業擴大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覆蓋范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屬於公共財政投入的內容。既然是公共財政投入,享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人越多,其文化投入產出的效率就越高。國家規定,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要逐步向社會免費開放服務。一般而言,公共文化設施其享受的主體往往是設施所在地的居民。通過旅遊業,可以引導更多外來遊客享受當地的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設施,有利於提高文化效益。

(二)旅遊業是一種獨特的現代傳播渠道。現代傳播體系的建設對文化事業具有重要的意義。按照一般的觀點,傳統媒體包括第一媒體報紙刊物、第二媒體廣播,第三媒體電視,現代媒體包括第四媒體互聯網和以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博客、桌面視窗等為代表的第五媒體。從傳播的角度看,媒體即信息傳播的平台,其中,信息的覆蓋面、信息被接受的程度、信息傳播的速度都是衡量媒體傳播效率的重要標准。旅遊在作為一種經濟活動的同時,實際上也很大程度扮演了信息傳播媒體的角色,從這個意義上旅遊可以被視同為「第六媒體」。與其他五種媒體的不同之處在於,旅遊傳播信息的速度雖然相對較慢,但是旅遊目的地信息傳播的覆蓋面卻很大,此外旅遊目的地信息的傳播還是一個持久的過程,遊客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更深入地感知和消化信息。同時,旅遊作為一種新的傳播媒體,它是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信息的主動選擇,具有很鮮明的互動式的信息傳播特點,不像其他媒體只是由一方被動接受信息。目前,社會普遍忽略了旅遊在現代傳播體系中扮演的獨特角色,未來需要對此問題予以更多關注。

(三)旅遊業促進了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目前對於旅遊業促進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問題社會上存在不少的爭議。特別是一些地區在盲目開發旅遊業中對傳統文化造成的負面影響後,引發了社會廣泛的關注,甚至把旅遊業作為破壞傳統文化的「罪魁禍首」。分析這種情況需要對幾個問題做出回答。

其一,發展旅遊業是否必然會破壞傳統文化。雖然一些不科學的旅遊業發展行為確實對傳統文化造成了破壞,但其實對傳統文化沖擊最大的是工業化和城市化。較之工業化與城市化同傳統文化的相互對立,傳統文化與旅遊業之間並沒有本質的沖突。更為重要的是,傳統文化是旅遊業發展重要的依託對象,破壞傳統文化其實就是破壞旅遊業自身,因此旅遊業從發展本身而言,必然要把保護傳統文化作為發展中重要的內容。此外,差異化發展是旅遊業發展的基本規律,各個地方只有更多地保留傳統的多元文化、異質文化,旅遊業才能更好地吸引遊客,從這個意義上講,旅遊業具有保護傳統文化的內在動力。

其二,發展旅遊業對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機制是什麼。與依靠國家投入進行保護和傳承不同,旅遊業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基於利益機制而實現的保護。在這個過程中,旅遊業將利益機制傳導給傳統文化的傳承者,通過經濟動力促使其對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旅遊業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不是將其封閉起來的靜態保護,而是以文化交流、互動的方式實現的動態保護,這種保護是基於發展視角的保護,其實更是一種與時俱進的保護。比如山西的平遙古城,在旅遊業沒有發展起來之前,一直被視作當地政府的一個包袱,急欲將其拆掉。隨著旅遊業的快速興起,地方政府和當地居民才意識到平遙古城是一個絕佳的旅遊資源,因而自覺地強化了保護古城的動力。再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鄧敏文在研究侗族大歌時特別提到,「如果侗族大歌不能與時俱進,就是死路一條。侗族大歌必須從侗族村寨走進學校,走進縣城、州城、省城乃至國內外各大都市。當然侗族大歌在城市化進程中,千萬不要遺棄它固有的生存基礎——侗族村寨。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侗族大歌也會死無葬身之地。」從旅遊業的角度看,侗族大歌要更好的保護和傳承下去,除了「走出去」之外,還要「引進來」,這就是要通過旅遊業形成一種良性的利益反饋機制,讓留在侗族村寨的居民還可以通過向遊客表演等方式來展示侗族大歌的魅力,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村寨「空心化」,使侗族大歌「走出去」之後還能實現原居地的文化發展。

其三,如何看待發展旅遊業過程中對傳統文化破壞的現象。旅遊業在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因為規劃、開發、經營不當對傳統文化造成破壞的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於在發展旅遊業過程中利益傳導機制太強,同時又缺乏平衡和制約機制,因而出現旅遊場所過分商業化,文化傳承人為迎合遊客將文化庸俗化膚淺化等行為。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於找到旅遊業發展與傳統文化保護的一個平衡點。一方面通過示範引導,鼓勵旅遊業投資者和經營者在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利用中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加大對旅遊業發展中破壞傳統文化行為的處理,建立和完善糾錯機制,最大限度保護好傳統文化。

總之,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對待旅遊業對傳統文化的作用,主要應該肯定其正面的價值,同時避免旅遊業發展中對傳統文化破壞的行為,以更好地發揮旅遊業對傳統文化保護和利用的積極作用。

(四)旅遊業可以促進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城鄉文化一體化建設的關鍵是要補上農村文化事業這一「短板」。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其落腳點在於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這些年國家也在通過農村文化站、農家書屋等方式來加強對農村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但除此之外,還有必要關注旅遊業對農村文化事業發展的作用。這一點在許多鄉村旅遊業發展較快的地方有較明顯的體現。比如,一些鄉村旅遊經營戶通過接待城市遊客,就不同程度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質和服務意識。

四、旅遊業對文化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

分析旅遊業對文化產業的作用,首先需要對旅遊業和文化產業做出區別。旅遊業是為吃住行游購娛等旅遊活動提供物品和服務的一組產業集合;文化產業是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集合。雖然二者都是一系列產業的集合,但是旅遊業實際上是從消費需求角度來衡量的一個產業,文化產業則是從消費供給角度來衡量的產業。由於二者各自從需求方和供給方來衡量產業,因此彼此之間存在一些交叉。但是旅遊業和文化產業各自獨立,並不是完全同一的產業。

從統計的角度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文化及其相關產業分類》,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交叉的部分主要有:一是在文化產業的文化藝術服務類中,文藝表演服務、文物保護服務、文化遺產保護服務、博物館等有一部分是面向遊客的,對應的是旅遊產業中「游」和「娛」的環節。二是在文化產業的文化休閑娛樂服務類中,公園管理、游覽景區管理、室內娛樂活動、游樂園活動等很大部分都是面向遊客的,對應的也是旅遊產業中「游」和「娛」的環節。三是在工藝美術品生產中,工藝美術品的製造和銷售如果面向遊客,對應的是旅遊產業中「購」的環節,但這部分在旅遊購物中所佔比重並不會太高。總體來看,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交叉的部分並不是太多。根據2010年城鎮居民國內旅遊抽樣調查的數據看,游購娛的比重大約佔全部旅遊消費的三分之一,而這其中屬於文化產業的部分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大致估計旅遊產業和文化產業重疊交叉的部分只有10%左右。此外,201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5%;2004年,旅遊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4.05%,旅遊產業的份額大於文化產業。

具體到旅遊業對文化產業的作用,大體上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旅遊業促進了一部分文化資源的旅遊化利用,使其轉化為文化旅遊產品。從旅遊業的角度看,文化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資源。但從文化產業的角度看,許多文化資源如果不藉助旅遊市場這個渠道,就只能是「養在深閨人不識」,不能成為可供消費的產品。比如過去許多有形文化資源,如古村、古鎮等在沒有發展旅遊業之前僅僅是當地居民居住的場所。但是通過旅遊業,這種資源很快走向市場,成為文化旅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在旅遊業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自身的經濟價值。

(二)旅遊業延伸了現有文化產品的銷售市場,進而擴大了文化產業的規模。最典型的例子是手工藝品。在沒有旅遊業的時候,許多手工藝品大多是在區域內進行小規模的市場交換。比如,苗族的刺綉工藝品,主要是在集鎮上進行銷售。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大量的遊客取代當地居民,成了這些手工藝品的主要銷售對象。像雲南大理鶴慶的新華村,每年向遊客銷售銀器製品帶來的收入就超過1億元。

(三)旅遊業的發展催生了一批全新的、面向遊客的文化產品和服務,豐富了文化產業的內容。這其中最突出的現象是旅遊演藝的崛起。近年來,許多直接針對旅遊市場開發的演藝項目都取得了成功。比如,早期依託陽朔山水推出的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至今還受到大量遊客的追捧。而像張家界的「天門狐仙」、承德的「康熙大典」等也是從豐富外地遊客夜間活動出發開發的新型文藝演出。這些演出增加旅遊消費的同時,實際上也成了新的文化消費熱點。

(四)旅遊業促進了一些文化事業單位轉化為文化產業經營實體,為文化事業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了新的路徑。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化國有文化單位改革是加快構建有利於文化繁榮發展體制機制的首要任務。其中特別提出了「推動代表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文藝院團等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增強面向市場、面向群眾提供服務能力。」事業轉換為產業,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市場空間。市場越大,其轉換也越容易。對許多文藝院團等事業單位來說,面向市場的方式一種是在本地演出,一種是去外地演出。但是除了少數優秀節目有較大的外出演出市場外,多數演出主要還是要立足本地演出。但是本地演出最容易面臨的就是當地居民消費能力不足問題,這在一些中小城市更加明顯,因此這就很大程度需要藉助外地遊客的消費才能保證其足夠的市場容量。從這個意義上講,如何將旅遊業發展與地方文藝院團轉企改制更好結合起來,對於這些文藝院團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Ⅵ 宗教文化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http://qkzz.net/magazine/1006-3102/2007/05/scxd200705162.pdf
[摘要] 旅遊業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旅遊業在世界各國的迅猛發展,使各國的旅遊管理者深刻認識到,保護和開發宗教旅遊資源在大力發展旅遊業中的重要意義。我國既是一個多種宗教並存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又是一個宗教旅遊資源大國。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宗教文化與旅遊業的關系,充分利用我國優越的宗教旅遊資源,開辟出極具旅遊價值的旅遊景觀、開發出具有宗教特色的旅遊產品,根據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宗教習俗安排旅遊接待活動,來發展我國的旅遊事業。
[關鍵詞] 宗教文化旅遊業旅遊資源宗教旅遊資源
目前,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旅遊越來越成為人們喜愛的愉悅身心的活動,正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旅遊熱在中國老百姓中正悄然興起。而要真正搞好旅遊業,就必須處理好旅遊與旅遊資源開發的關系,二者如同魚和水的關系。
在旅遊資源中,宗教文化可謂是非常重要的旅遊資源。無論過去、現在乃至將來,宗教文化作為人文旅遊資源在旅遊業的發展中都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關的統計資料表明:「著名的旅遊景點中,宗教名勝所佔的比例,在中國達到了55%」;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宗教名勝竟佔了90%」。本文擬就宗教文化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做以下分析。
第一,宗教文化與旅遊觀光。旅遊觀光是旅遊者旅遊的核心內容,因此,旅遊景點在旅遊業中顯得尤為重要,而各種宗教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了許許多多可供旅遊者旅遊觀光的景點。如「佛教自公元前2世紀傳入我國」,經過漫長的發展歲月在我國風景優美的名山大川修建了大量的佛寺、佛塔、佛窟,留下了大量令人嘆為觀止的壁畫、摩崖藝術珍品。我國甘肅敦煌莫高窟更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藝術殿堂,成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寶庫」。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超凡脫俗的「仙境」。認為「人若成了仙,就可以到仙境生活,做到超脫生死,清虛寧靜,自由自在,不被物累」。這個仙境並非僅僅指渺茫的「天國」,也包括人間的一些境地。而風光秀麗的名山勝地常常被道教認為是神仙所居之處和修道成仙的理想場所。因此道教有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說,幾乎天下所有的名山大川都納入了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中。「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唐朝時先後傳入我國」,二者在中國的發展雖然沒有佛教和道教那樣以名山大川為其修行的場所,但伊斯蘭教各種風格的清真寺、基督教各式夢幻般的教堂不僅吸引了大量非信教者的旅遊觀光,更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教徒最富吸引力的旅遊勝地。總之,各種宗教在其發展和演變過程中為人們留下了大量豐富多彩、獨具魅力的宗教名勝古跡,這些均成為了最具旅遊價值的人文旅遊資源。
第二,宗教文化與旅遊產品。旅遊實踐證明,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旅遊產品對旅遊者的旅遊活動同樣有著吸引力,因此旅遊資源開發中應包括旅遊產品的開發。「旅遊購物是旅遊活動中的重要環節,是旅遊六大要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大多數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都會購買旅遊產品,一方面來銘記自己的旅遊經歷;另一方面用來饋贈親朋好友。另外,合理、有效地安排旅遊購物活動,還可提高旅遊活動的參與性和趣味性。甚至有人將「旅遊購物所佔比重的多少,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旅遊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既然旅遊產品在旅遊業中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開發宗教文化這一旅遊資源中,可以根據宗教文化的特點開發出具有宗教特色的旅遊產品,這不僅豐富了旅遊產品的內容,而且也可以滿足旅遊者的購物慾望。例如,根據佛教的木魚、進香袋、念珠等佛事活動用具開發出具有佛教特色的旅遊產品;以「八仙」等各路神仙為題材開發出具有道教特色的旅遊產品;以基督教或伊斯蘭教文化為背景開發出具有基督教或伊斯蘭教風情的旅遊產品等等。這樣的旅遊產品開發不僅因具有針對性和專業性的特點而受到旅遊者的青徠,而且還會使旅遊者以心誠則靈的心理體驗來接受這些具有特色的旅遊產品。總之,旅遊產品在旅遊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旅遊產品不僅是旅遊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和旅遊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具有促進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的作用」。在旅遊資源的開發中,切莫小視旅遊產品的開發。
第三,宗教文化與旅遊飯店。旅遊飯店解決的是旅遊者在旅遊中的吃住問題,它同旅遊觀光、旅遊產品一樣,在旅遊業中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旅遊飯店中熱情周到的服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經營理念。然而對於特殊場合、特殊的旅遊者還必須增加特殊的服務。如對於在各類宗教勝地開設的旅遊飯店、接待由宗教徒組成的旅遊團體,就必須要准確周到地為各類宗教信徒提供與其宗教文化相適應的設施及膳食,絕對不能對旅遊者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有所違反和觸犯。例如,在以清真寺而著稱的旅遊景區開設旅遊飯店,飯店必須具有專門供應牛羊肉的膳食設施,而絕對不能對其提供由豬肉製作的菜餚,否則會引起客人的強烈不滿。再如在接待佛教徒時,應設齋飯,逢「佛成道節」應提供臘八粥等。遇基督教聖誕節時應製作聖誕樹,舉辦聖誕晚會,分送聖誕賀卡等等。總之,旅遊飯店應該針對不同宗教信仰的旅遊者,提供相應的飯店服務,這是旅遊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作為旅遊管理者不應忽視。
除了上述三個方面之外,旅遊管理者還要注意如下兩個方面在旅遊業中的作用:
一是利用宗教節日,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各宗教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都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宗教節日,每逢節日來臨,宗教信徒們便會從四面八方聚集到他們心目中的宗教聖地以歡慶宗教節日。不僅如此,隨著宗教文化的傳播,一些符合人們心理要求的宗教節日,已擴展成宗教信徒和非宗教信徒共同歡度的節日,甚至發展為民間流行的節日,如基督教的聖誕節、復活節;佛教的浴佛節;伊斯蘭教的古爾邦節等等。作為旅遊管理者應該充分把握各類宗教所特有的節日活動,吸引更多的旅遊者參加到節日旅遊活動中去,以此為契機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二是利用各種現代媒體對各宗教名勝的宣傳,促進旅遊業的發展。我們知道,各宗教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名勝古地、令人景仰的著名人物、美麗動聽的傳說故事,旅遊管理者可以利用電影、電視、廣播以及網路等現代化的傳媒方式進行大力宣傳、廣為傳播,來提高各宗教勝地的知名度,增強旅遊愛好者親臨這些宗教勝地的嚮往感。例如人們根據電視劇《西遊記》了解了火焰山、根據電影《少林寺》和《神秘的大佛》認識了少林寺和樂山大佛,通過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的宣傳知道了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華山的特殊意義等等,這些都必然促進宗教勝地旅遊業的發展。
宗教文化對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性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在日新月異的當代世界,一方面宗教產生的社會根源和認識根源在短期內不會從根本上消除,這就決定了宗教將在人類社會長時間存在;另一方面旅遊業又在我國正日益迅猛發展,因此,在旅遊業的發展中,要重視宗教旅遊資源的開發。總之,宗教旅遊資源的合理利用,對於增加旅遊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繁榮中國的旅遊事業將有著深遠的意義。

Ⅶ 飲食文化對現代旅遊的影響

以下是網路的說明:

概念:到異地尋求審美和愉悅經歷,以享受和體驗美食為主體的具有社會和休閑等屬性的旅遊活動稱為美食旅遊。
編輯本段美食旅遊與相關概念
1、美食旅遊與旅遊美食 美食旅遊是旅遊的一種類型,是以「美食」作為吸引物的享受過程。旅遊美食是在旅遊過程中品嘗到的美味食品,可以是在旅遊途中攜帶體積小、輕便、新穎的旅遊小食品,亦可是享用到的風味大餐。旅遊美食是美食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 2、美食旅遊與飲食文化旅遊 飲食文化旅遊可看作狹義的美食旅遊。飲食文化旅遊重在「文化」,指飲食文化與旅遊活動相結合,以了解飲食文化和品嘗美食為主要內容,這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旅遊活動。由於人們對「美」的理解和認識是千差萬別,則「食」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呈現出繽紛的色彩。豐富而濃厚的飲食文化內容是開展美食旅遊的必備條件,美食旅遊則是飲食文化旅遊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結果。 3、美食旅遊與旅遊餐飲 旅遊餐飲是指在旅遊過程中的餐飲行為,而美食旅遊是以美食為吸引物的旅遊過程,這兩個概念分別指不同類型的行為,但都在旅行途中發生,而且都與旅遊者的飲食行為有關。但美食旅遊不僅僅包括餐飲過程還有其它與美食相關參與性活動,如烹飪比賽、啤酒節、水果節等等,旅遊餐飲更多的注重旅遊者的餐飲行為及餐飲質量,如在旅遊過程中的飲食安全、衛生、營養等等。
編輯本段美食旅遊的特點
1、區域性 中國幅員遼闊,由於地理環境、氣候物產、政治經濟、民族習慣與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各地區、各民族的飲食特色千姿百態、異彩紛呈。「八大菜系」 就是區域環境的整體差異所形成的,以其各具風韻的烹調技藝,不同風格的菜餚特色成為美食旅遊重要的吸引物,是旅遊資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正是這種旅遊資源在區域上的差異分布,才形成了美食旅遊者的空間流動,是造成人們以旅遊形式達到審美和愉悅目的的根本原因。 2、原創性 雖然美食旅遊具有區域性,但美食可以在異地再造。然而美食旅遊離開其源地,隨著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改變,旅遊過程中所享受到的「美食」是有差異的。旅遊資源的這種區域性特徵,賦予一國或一地區對該種資源的壟斷,使簡單的仿製無法與本體旅遊資源相比擬。並且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地方美食離開源地不得不做出一些適應性的改良,這對於美食旅遊者而言,其旅遊體驗大打折扣。這點在北京體現的尤其明顯。在北京這個匯聚了全國各地人民的地方也幾乎匯聚了全國各地風味的飯店。所以,盡管有許多民族風情的主題公園,但它缺乏地域環境、周邊環境與民族習俗的依託,在遊客視域中,真假經渭分明。所以美食旅遊的區域性能夠凸現美食旅遊的原創性。 3、民族性 由於美食旅遊者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因此其旅遊需要自然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響,從而也影響美食旅遊者對旅遊資源的價值判斷。生活在不同區域的旅遊者,對美食的理解和追求各異。美食旅遊是文化與飲食的綜合體,由於飲食與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密不可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飲食文化大相徑庭,因此不少學者把美食旅遊的歸屬在民俗風情、民族文化旅遊資源一類中,常常歸納為人文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4、時代性 美食旅遊者在不同時代需求是變化的,所以美食的評價因時代的差異不同。改革開放初期,人們求奇、求新的心理比較重,是口味上享受刺激、尋求差異的一種體現。九十年代開始追求營養、滋補及保健,求野、求洋、求補開始流行。非典之後,求綠、求土之風再次颳起。對美食的評價不一,各個時代主流的美食不一,則美食旅遊的主題發生很大改變。 5、參與性 美食旅遊的參與性相對與其它的旅遊類型要強烈得多。首先美食旅遊最主要的旅遊經歷是品嘗,這種來自味覺的美感即是有形的,又是無形的。這種參與直接影響整個旅遊時間的長短、旅遊質量的高低,故旅遊體驗對於美食旅遊者顯得更為重要,對美食旅遊本身也提出較高的要求。其次美食旅遊其它的參與性活動,如觀看烹飪比賽、茶藝表演和學做中國菜等,都能激起美食旅遊者強烈的模仿欲,這些操作性極強,豐富的旅遊活動,極易延長美食旅遊者興趣的持續時間。
編輯本段美食旅遊的功能
1、經濟功能 4月24日北京中關村國際美食節拉開帷幕。中關村國際美食節作為每年一屆的行業盛會,迄今為止已經連續成功舉辦六屆,逐步成為弘揚飲食文化,推動行業創新的重要平台。它不僅成為每年一度的餐飲行業盛會,而且對於規范企業經營,引導行業健康發展,也無疑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美食節活動能營造市場熱點吸引百姓消費,凸顯消費互動,打造拉動內需核動力,利用餐廚垃圾推動循環經濟,倡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 美食旅遊帶動了食品生產業、房地產業、商貿業、文化娛樂業、建築業等行業發展,給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空間和發展的潛力。此外由於美食旅遊對其他的旅遊類型旅遊者的影響,旅遊者更重視旅遊體驗,自覺增加餐飲方面的消費,也使得整個旅遊過程的消費上漲。 2、文化功能 美食旅遊者的文化需求是美食旅遊得以產生、發展、繁榮的前提和基礎。文化和美食互為花葉,相得益彰。美食旅遊要能夠滿足旅遊者的文化需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挖掘文化內涵,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只有這樣,美食旅遊才能擁有持久的生命力。 旅遊活動是文化求異和文化認同的統一,美食旅遊在美食旅遊者四處尋找差異文化,而他們又不自覺地抹平了飲食文化的地區差異。美食旅遊如何適應市場又保持特色,如何尋找到平衡點,旅遊文化在其中起主導作用。 3、社會功能 美食作為向旅遊者傳送旅遊地的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徑,已潛移默化的成為旅行途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美食是一種萬用的潤滑劑,不僅僅再局限於期友會親、報上勵下、安邦睦鄰等社會功能,特別是聯絡感情,洽談生意,日常交往等社會功能將更為出色。 4、健身功能 通過美食達到養性健身的目的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精髓所在。調整身體內部的關系與生理與心理的關系,達到頤性和健身的目的,正是美食旅遊的優勢所在:「食療、食養」 等內調作用與旅遊的有機結合促成美食旅遊目的實現。
編輯本段美食旅遊的前景
由於美食旅遊屬於發展、享受層次的旅遊形式,則其研究將更重視生態學、經濟學方面的效益。運用生態學的原理來指導美食旅遊開發,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待美食旅遊的發展,即繁榮旅遊業和餐飲業同時又不會引起「吃的危機」。美食作為現代生活人們追求嚮往和需求,其帶來的豐厚回報,也激發美食旅遊開發的火爆熱情,這些都預示著美食旅遊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

Ⅷ 宗教文化對旅遊者的旅遊行為有怎樣影響

宗教文化對旅遊消費 行為的影響 禪 宗教文化的

宗教既是一種特定形態的思想信仰,

同時回是答聞名瑕邇的旅遊聖地,而旅遊者前 往這些旅遊

開拓新的旅遊市場,吸引遊客,對旅遊業的發展具有重要

宗教文化也可以通過間接的形式影響旅遊業的發展。宗教旅遊業對宗教文化的影響旅遊。。。。

Ⅸ 影響旅遊者行為的因素有什麼意義

旅遊需求除了受旅遊動機、人們可自由支配收入、餘暇時間和交通運輸條件的直接作用外,還在政治、經濟、文化、法律、自然、社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而形成一種復雜的社會經濟現象。通常,影響旅遊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1)人口因素
人口是影響旅遊需求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因為旅遊本身就是人的一種行為。因此,人口的數量、素質、分布及構成對旅遊需求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從而形成不同的旅遊需求規模和結構。
(2) 經濟因素
經濟條件是產生一切需求的基礎,沒有豐富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經濟條件, 旅遊需求便不可能產生。因此,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人們收入分配、旅遊產品價格、外匯匯率等都直接和間接地影響著旅遊需求的規模及結構。
(3) 社會文化因素
世界上不同國傢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從而在價值觀念、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美學和藝術等方面存在著差異,進而影響到對旅遊產品的需求,旅遊活動的感受也有較大的差異。
(4)政治法律因素
政治穩定性是激發旅遊需求,促使旅遊需求不斷增加的重要因素。旅遊接待國的政局穩定,對該國旅遊產品的需求量就多;反之,對該國旅遊產品的需求量就少。
(5)旅遊資源因素
旅遊資源是吸引旅遊者的旅遊對象物,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自然風貌和社會發展的象徵,體現著該國家或地區自然、社會、歷史、文化及民族的特色,從而對生活在其它國家或地區的人們產生著吸引力。
這些因素是市場定位、細分和制定目標市場的可行性分析的一個重要考量。

Ⅹ 發展旅遊業對文化和經濟的負面影響

對文化:民俗旅遊是在豐厚的民間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旅遊形式,本應有利於民間版文權化的傳承,但在不少地方,旅遊開發卻使民間文化受到了傷害,導致民族風情徒具形式、手工藝品藝術價值降低、文化的多樣性漸趨喪失。其主要原因,乃是開發者和旅遊者的功利主義。為此,應強調民俗旅遊對文化保護的責任,在發揮其經濟功能的同時,不忘其對文化傳承的意義。
對經濟:通常情況下旅遊業可以帶動本地區相關產業的反戰,使當地的GDP得到提高,但是正是因為當地的GDP很大一部分是靠旅遊帶動的,所以一旦旅遊市場萎縮,該地的收入也將大打折扣。
麗江舒途旅遊為你解答,網址見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