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石家莊哪個考古現場對公眾開放
6月9日為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主題是「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遺產日當天,河北正定開元寺考古現場對公眾開放,百餘名民眾親臨考古現場,解開考古神秘面紗,學習考古知識,目睹考古成果。
圍繞「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的主題,石家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設在千年古城正定,舉辦「賞古城風貌探文物古跡」宣傳活動。
此外,當天民眾還走進了國內保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的正定隆興寺,了解古代佛教寺院建築布局。
民眾還參加專家講座,了解正定開元寺重要考古發現。由正定開元寺南廣場遺址考古發掘領隊陳偉介紹開元寺南廣場遺址,為大家勾勒出正定古城的千年滄桑。
來源:中國新聞網
⑵ 我國今年將如何慶祝「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中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9日。屆時,天津將舉辦中國全國非遺曲藝周,廣州則將舉辦千年廟會民俗表演,南北各具特色,把這個日子過出了年味兒。
中國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陸瓊介紹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廣州的活動。開幕現場不僅將連線陽江市「南海一號」考古發掘現場、廣州市黃埔古港古村等部分地區遺產日活動盛況,還將舉辦「波羅誕」千年廟會民俗表演等,中外嘉賓及當地市民將共同參與和觀摩。同時,國內外文化遺產專家、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遺城市聯盟代表等將齊聚廣州,共同參加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圍繞「加強海上絲綢之路保護促進國際合作」等六大主題進行深入研討。來源:中國新聞網
⑶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多少項非遺活動將在全國展開
2018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9日,屆時全國將有包括全國非遺曲藝周、非遺公開課、非遺影像展在內的3700多項活動同步展開,全面展示近年來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新成果,全面展現非遺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緊密相連的新氣象。
據介紹,遺產日期間,還將推出非遺公開課,結合專家講授、非遺展演、嘉賓體驗等形式告訴觀眾,非遺就在我們身邊,非遺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非遺影像展將在山西平遙、國家圖書館、部分大學集中展示近年來社會記錄和搶救性記錄方面的成果;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將繼續由文化和旅遊部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期間將舉辦屈原故里端午祭、端午習俗展和端午龍舟賽等活動。恭王府博物館將舉辦「錦綉中華——非遺服飾秀」活動,國家圖書館將舉辦「非遺講座月」活動,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將開展「把遺產交給未來·良辰美景2018非遺演出季」活動。
非遺在身邊,大家多關注。
來源:參考消息網
⑷ 各地用什麼方式慶祝「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5月末至6月初,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的大戲樓,昆劇、古琴名家名曲的經典演出輪番上演,為火熱的夏日送來一縷古音古韻的悠然清涼;6月7日,在山西平遙古城和北京國家圖書館,非遺影像展同期啟動;6月8日,全國非遺曲藝周活動的大幕在天津正式拉開,全國最具代表性的曲藝節目和代表性傳承人悉數登台亮相,充分交流和展示近年來曲藝類非遺傳承保護的成果。
對942名傳承人開展記錄
近年來,從文化主管部門到社會各界都十分關注非遺的影像記錄工作。自2013年開始,文化和旅遊部就開展了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的搶救性記錄試點,至2015年,搶救性記錄工程正式全面啟動。截至目前,中央財政累計支持對942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開展了記錄工作,一批代表性傳承人所承載的獨到技藝、文化記憶得到記錄和保存。
隨著社會各界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廣泛關注,一大批優秀的由社會各界記錄的非遺影像作品活躍於大眾視野。《我在故宮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守藝》《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等作品更是受到了90後、00後的熱捧。
遺產日期間,由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和國家圖書館聯合主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影像展」將這些優秀的影像作品匯集起來分別在國家圖書館、山西平遙進行展映。這是我國首次遴選優秀非遺影像作品面向公眾進行集中展映,不僅讓更多的青年群體和廣大群眾通過較高水準的非遺紀錄影像作品,了解非遺、認識非遺、珍愛非遺;而且也很好地引導了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到非遺記錄工作中,用影像紀錄的方式直觀地記錄、保存優秀的文化遺產。
據悉,國家圖書館還將推動這些優秀資源長期有效地進行線上永久展示、放映,並運用新媒體和自媒體等大眾傳播手段,擴大搶救性記錄工作的社會影響力,為非遺記錄作品找到觀眾,為非遺文獻資料找到受眾,為非遺影像記錄與傳播提供持續助力。
來源:光明網
⑸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主題是什麼
6月8日,天津,隨著全國非遺曲藝周活動的大幕在這里拉開,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下簡稱內「遺容產日」)非遺主場活動正式拉開了帷幕。
實際上,今年遺產日的各項活動早已如火如荼地開展:6月4日至9日,北京恭王府連續6晚推出了11場以非遺為主題的服飾秀展演,二十四節氣、苗綉、蠟染等多項國家級非遺項目與現代服飾設計時尚融合;6月8日晚,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家圖書館組織製作的「非遺公開課」播出,通過文化專家的解讀、點評,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訪談和技藝展示,深入淺出地為觀眾講述、剖析和展示了非遺就在我們身邊。來源:人民網
⑹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主題是什麼活動具有哪些特點
國家文物局辦公室發布《關於開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的通知》。根據該通知,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主題為“文物賦彩全面小康”,主場城市有關活動將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舉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源自文化遺產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遠見。目的是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這樣的日子我認為確實很有必要,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應該讓人們關注和保護。告訴我們有危機意識和保護意識。
⑺ 2018年陝西周邊些景區10月1日到7日哪些景點免票
陝西省A級旅遊景區總數已達到257家,其中國家5A級旅遊景區8家(秦始皇兵馬俑博物回館、華答清池景區、黃帝陵景區、大雁塔—小雁塔景區、華山景區、法門寺佛文化景區、金絲峽景區、寶雞太白山景區) [55-56] ,國家4A級旅遊景區70家,國家3A級旅遊景區140家,國家2A級旅遊景區54家,國家1A級景區2家。 [57-60]
陝西可看到古代城闕遺址、宮殿遺址、古寺廟、古陵墓、古建築等,如長城、秦始皇兵馬俑、乾陵、茂陵、陽陵、黃帝陵、法門寺等,西安城牆、西安碑林、西安鍾鼓樓、大小雁塔等。在陝西,僅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
陝西各地的博物館內陳列的西周青銅器、秦代銅車馬、漢代石雕、唐代金銀器、宋代瓷器及歷代碑刻等稀世珍寶,昔日的周秦風采、漢唐雄風從中可窺一斑。
在自然景觀方面,有位於華陰市的西嶽華山、寶雞眉縣的太白山,還有西安周邊的臨潼驪山華清池、終南山、翠華山,秦晉交界處的黃河壺口瀑布等。
⑻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將在何時到來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任何一種文明要保持活力和影響力,必須學會專在積累中屬前進,在前進中積累。中華文明之所以雄偉壯觀、氣象萬千,離不開「泰山不讓土壤」「河海不擇細流」的累積效應。「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文化遺產保護正是文明賡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工作。
「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中華文明之所以保持著旺盛的活力、前進的韌性,就是因為我們始終注重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加以當代創造。一個堅持保護自身歷史文化傳統的民族是高貴和光榮的。我們要以更加科學的態度、更為熱情的工作,擁抱文化遺產保護事業,要以更大的智慧推動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其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廣大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豐富來源。來源: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