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文化 » 焉耆周邊游

焉耆周邊游

發布時間: 2021-03-06 10:50:20

1. 新疆有哪些旅遊景點

(1)烏魯木齊
天池,新疆名街,南山牧場,亞心,新疆博物館,紅山公園,野專馬中屬心,國際大巴扎
(2)吐魯番
吐峪溝,葡萄溝,蘇公塔,坎兒井,交河古城,高昌古城,千佛洞,
阿斯塔納古墓,萬佛宮,庫姆塔格沙漠,博物館,沙漠植物園,
維吾爾古村,郡王府,火焰山
(3)和田
約特干遺址,核桃王,文物館
(4)伊犁
那拉提草原,特克斯八卦城,將軍府,慧遠古城,賽里木湖,霍爾果斯口岸
(5)阿勒泰
喀納斯湖,五彩灘,禾木,白樺林公園,白哈巴,草原石人
(6)哈密
博物館,鳴沙山,白石頭,哈密回王陵,松樹塘,天山廟,寒氣溝,蓋斯墓,巴里坤草原,魔鬼城,回王府,哈密瓜園,西路軍紀念園
(7)阿克蘇
克孜爾千佛洞,庫車大寺,蘇巴什古城,天山神秘大峽谷,大龍持,庫車王府,天山神木園
(8)庫爾勒
金沙灘,羅布人村寨,巴州文物館,鐵門關,巴音布魯斯,天鵝湖,巴倫台黃廟
(9)喀什
莫爾佛塔,香妃墓,艾提尕爾清真寺,三仙洞,喀拉庫里湖,塔什庫爾干石頭城,克州冰川公園,老城

2. 庫爾勒有哪些旅遊景點

天下雄關——鐵門關
位於庫爾勒市北八公里怪石崢嶸的庫魯克塔格山中。兩千多年前的絲綢之路,就從這里沿孔雀河進入一條30公里長的峽谷。峽谷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鑿。據考,從晉代起,這里就設立了關口,因其地處險要,故名鐵門關。它是焉耆盆地進入塔里木盆地的一道天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如今的鐵關峽谷,在攔河大壩上建起了大水庫,往日奇險無比的古絲路中的一段已淹沒在萬頃碧水中。峽谷中依山傍水之處,林木蔥郁、百花斗艷,亭台樓閣錯落有致、點綴其中。
孔雀河
孔雀河起源於博斯騰湖,經鐵門關峽谷流經庫爾勒市,是庫爾勒市工業、農業、經濟的命脈。孔雀河全長785公里,河水一年四季不斷流,年徑流量12億立方米,常年流量穩定。孔雀河風景旅遊帶上起314國道孔雀河大橋,下止英下鄉太陽島,全長約10公里。規劃有四個公園(植物園、孔雀公園、青少年公園、民族風情園);五座橋梁(獅子橋、梨香橋、建設橋、葵花橋、建國橋);六處景點(釣魚園、梨香園、觀景台、百花園、孔雀廣場、團結花園)。[8]
大峽谷
庫爾勒園藝場牧區大峽谷
庫爾勒園藝場牧區大峽谷,距園藝場約40公里,離庫爾勒市區約100公里。大峽谷海拔近3000米,兩側山壁高近1000米,谷中最寬處約50—60米,最窄處約30米,谷底流淌著清澈的泉水,兩岸生長著茂密的原始灌木林。在近3公里長的峽谷地帶中,分布著6處瀑布,最高的近400多米,最低的約30米,峽谷兩臂的岩石走向和色彩十分奇特迷人。峽谷的西側是高山草原,分布有大片的松林並有多種野生動物、植物以及「一線天」等奇特的自然景觀。峽谷夏季最高氣溫近30度,最低氣溫近10度,是夏季避暑、休閑、觀光、旅遊的景點。
胡楊林度假村
胡楊秋韻
度假村位於庫爾勒市西南53公里,為孔雀河下游50公里攔河大壩水庫,陸地面積約30平方公里,湖面40平方公里,天然胡楊林1.7萬畝,水天一色、渾然一體。規劃建設休閑娛樂區、水上游樂區、民族風情動植物園區、狩獵園區、景點服務設施,完成交通道路、給排水工程、供電通訊工程、環衛設施、園林綠化、景點管理設施。
加麥清真寺
位於庫爾勒市團結路,建於1981年。大寺召喚廳高20米,長、寬各9米,召喚樓136平方米,建築面積734平方米。寺內天花板和牆壁上繪有維吾爾族傳統的裝飾圖案,是庫爾勒最大的清真寺。
民族風情園
庫爾勒民族風情園位於庫爾勒市西郊,地處英下鄉恰爾巴克村,風情園佔地14畝,種植有無花果、香梨、石榴、葡萄等果樹。風情園內的民族風情宴請廳,可同時容納100多人就餐,是一個具有多功能集表演文藝節目、享受美味佳餚、自娛自樂為一體的娛樂場所,還有能容納20人的小宴會廳,適宜小型的宴會。
太陽島
太陽島風景旅遊區是孔雀河流域內天然形成的一個河心小島,面積1086畝,距市區10餘公里,島上水草豐茂、綠樹成陰、鳥語花香。太陽島風景旅遊區屬於人文旅遊資源休閑求知健身類和自然旅遊資源水域景觀類。規劃有四個功能區:濱河游樂區、太陽島水上娛樂度假區、民族風情園、植物園區、體育運動區。
羅布人村寨
位於尉犁縣南,塔里木河畔,距庫爾勒市區86公里,是羅布人最後的生活之地,有著僅存的羅布人群體,還保留著古老民族原始的生活面貌。
巴音布魯克草原
巴音布魯克草原,位於和靜縣西北,天山南麓,面積約2.3萬平方公里,距庫爾勒市636公里,草原上綠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拱抱,河流如帶,地勢起伏遼闊,植物種類繁多,是我國第二大草原。
巴音布魯克草原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泉水。遠在2600年前,這里即有姑師人活動。清乾隆36年,土爾扈特,和碩特等蒙古部落,在渥巴錫的率領下,從俄國伏爾加河流域舉義東歸,1773年在巴音布魯克草原和開都河定居。
這里盛產著焉耆天山馬、巴音布魯克大尾羊、中國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稱的氂牛,被譽為「草原四寶」。每到仲夏季節,一年一度的草原那達慕盛會,賽馬、射箭等比賽活動更讓遊人流連忘返。
博斯騰湖
古稱「西海」,唐謂「魚海」,清代中期定名為博斯騰湖,位於焉耆盆地東南面博湖縣境內,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博斯騰淖爾,蒙古語意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於湖中而得名。
博斯騰湖距博湖縣城14公里,距焉耆縣城24公里,湖面海拔1048米,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積988平方公里。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數十個小湖區,小湖區有較大的湖泊,總面積為240平方公里,湖水西東深,最深16米,最淺0.8-2米,平均深度約10米左右。總面積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騰湖與雪山、湖光、綠洲、沙漠、奇禽、異獸互相映襯,組成豐富多彩的畫卷。大湖水域遼闊,煙波浩渺;小湖區,葦翠荷香,曲徑邃深,被譽為「世外桃源」。
金沙灘
古稱鹽場,後改為金沙灘,於2000年舉行沙灘排球比賽一舉成名,位於和碩縣。

3. 庫爾勒附近旅遊景點,離庫爾勒市區較近的有哪些

  1. 庫爾勒-----羅布人村寨-----雅丹大峽谷-----庫爾勒。

  2. 龍山公園一覽庫爾勒全景,孔雀河畔風帆廣場。

  3. 離庫爾勒市區的蓮花湖、阿洪口景區看蓮花,游博湖。

  4. 新疆庫爾勒周邊巴音布魯克草原景點介紹,巴音布魯克(蒙語,意為「富饒之泉」)草原是我國第二大草原,也是新疆正在著力進行旅遊工程建設的最能體現新疆風情旅遊和濃郁民族特色的重點景區之一。這里雪山環抱,湖水清澄,花草茂盛,夏季氣候涼爽宜人,是我國有名的旅遊勝地,每年吸引著無數慕名前來的中外遊客。

  5. 新疆庫爾勒周邊博斯騰湖旅遊景點介紹,博斯騰湖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天山南坡焉耆盆地東南、博湖縣城東14千米。博斯騰湖是古代絲綢之路南道上著名的「八百里綠色走廊」。博斯騰湖分為大湖區和小湖區兩部分,博斯騰湖的自然景觀以「曠、奇、野」而著稱,是我國第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更是著名的新疆第8個國家5A級新疆巴州庫爾勒旅遊景點。

4. 巴州最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巴州有
庫爾勒市 鐵門關 沙伊東香梨園 孔雀河風景帶 龍山公園 沙伊東香梨園
庫爾勒 清真回大寺 蓮花湖
尉犁答縣 沙漠 胡楊林 羅布人村寨
焉耆縣 博格達沁故城
若羌縣 樓蘭古城 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
和靜縣 巴侖台黃廟 紅蝶谷 巴音布魯克草原 鞏乃斯森林公園
巴音布魯克天鵝湖 九曲十八彎
輪台縣 胡楊森林公園
博湖縣 博斯騰湖
和碩縣 和碩金絲特
且末縣 且末古城
巴音布魯克草原
胡楊森林公園
羅布泊
沙漠、胡楊林、巴音布魯克天鵝湖、九曲十八彎
巴音郭楞一線天
紅蝶谷
和碩金絲特
巴侖台黃廟
雅丹奇景
天山石林
蓮花湖
鐵門關
沙伊東香梨園
博斯騰湖
鞏乃斯森林公園
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
博格達沁故城
樓蘭古城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5. 庫爾勒最好玩的地方在那

庫爾勒市是旅遊探險的好地方,境內有許多文物勝跡、其中最有名的是位於城北的鐵門關。還有王孜千古城、托務其古城、愛力克滿古城、庫爾楚土墩遺址及古陶遺物等。與庫爾勒相連的博斯騰湖也是盪賞荷、旅遊觀光的好去處,目前已開辟的旅遊項目有:「天山草原、天鵝湖、庫車千佛洞、塔克垃瑪干七日游」,「環塔克拉瑪干絲綢之路十日游」,「天山草原放牧民俗風情游」,樓蘭古城探險旅遊",阿爾金山野生動物觀光、狩獵旅遊、西海漁村度假旅遊,空中旅遊等。

鐵門關
位於庫爾勒市北八公里怪石崢嶸的庫魯克塔格山中。兩千多年前的絲綢之路,就從這里沿孔雀河進入一條30公里長的峽谷。峽谷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鑿。據考,從晉代起,這里就設立了關口,因其地處險要,故名鐵門關。它是焉耆盆地進入塔里木盆地的一道天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如今的鐵關峽谷,在攔河大壩上建起了大水庫,往日奇險無比的古絲路中的一段已淹沒在萬頃碧水中。新建成的水電站,把強大的電流輸往各地。峽谷中依山傍水之處,林木蔥郁、百花斗艷,亭台樓閣錯落有致、點綴其中。

孔雀河風景旅遊帶
孔雀河起源於博斯騰湖,經鐵門關峽谷流經庫爾勒市,是庫爾勒市工業、農業、經濟的命脈。孔雀河全長785公里,河水一年四季不斷流,年徑流量12億立方米,常年流量穩定。孔雀河風景旅遊帶上起314國道孔雀河大橋,下止英下鄉太陽島,全長約10公里。目前規劃有四個公園(植物園、孔雀公園、青少年公園、民族風情園);五座橋梁(獅子橋、梨香橋、建設橋、葵花橋、建國橋);六處景點(釣魚園、梨香園、觀景台、百花園、孔雀廣場、團結花園)。孔雀河風景旅遊帶已成為「梨城」人民休閑納涼的好去處。

大峽谷
庫爾楚園藝場牧區大峽谷,距園藝場約40公里,離庫爾勒市區約100公里。大峽谷海拔近3000米,兩側山壁高近1000米,谷中最寬處約50—60米,最窄處約30米,谷底流淌著清澈的泉水,兩岸生長著茂密的原始灌木林。在近3公里長的峽谷地帶中,分布著6處瀑布,最高的近400多米,最低的約30米,峽谷兩臂的岩石走向和色彩十分奇特、迷人。峽谷的西側是高山草原,分布有大片的松林並有多種野生動物、植物以及「一線天」等奇特迷人的自然景觀。峽谷夏季最高氣溫近30度,最低氣溫近10度,是夏季避暑、休閑、觀光、旅遊的絕佳景點。

普惠國際胡楊林度假村
度假村位於庫爾勒市西南53公里,為孔雀河下游50公里攔河大壩水庫,陸地面積約30平方公里,湖面40平方公里,天然胡楊林1.7萬畝,水天一色、渾然一體,自然風光優美。目前規劃建設休閑娛樂區、水上游樂區、民族風情動植物園區、狩獵園區、景點服務設施,完成交通道路、給排水工程、供電通訊工程、環衛設施、園林綠化、景點管理設施。

加麥清真寺
位於庫爾勒市團結路,建於1981年。大寺召喚廳高20米,長、寬各9米,召喚樓136平方米,建築面積734平方米。寺內天花板和牆壁上繪有維吾爾族傳統的裝飾圖案,是庫爾勒最大的清真寺。

庫爾勒民族風情園
庫爾勒民族風情園位於庫爾勒市西郊,地處英下鄉恰爾巴克村,風情園佔地14畝,種植有無花果、香梨、石榴、葡萄等果樹,環境優雅、風景秀麗。風情園內的民族風情宴請廳,可同時容納100多人就餐,是一個具有多功能集表演文藝節目、享受美味佳餚、自娛自樂為一體的娛樂場所,還有能容納20人的小宴會廳,適宜小型的宴會。

庫爾勒市太陽島風景旅遊區
太陽島風景旅遊區是孔雀河流域內天然形成的一個河心小島,面積1086畝,距市區10餘公里,島上水草豐茂、綠樹成陰、鳥語花香。太陽島風景旅遊區屬於人文旅遊資源休閑求知健身類和自然旅遊資源水域景觀類。目前規劃有四個功能區:濱河游樂區、太陽島水上娛樂度假區、民族風情園、植物園區、體育運動區。

羅布泊
羅布泊在若羌縣境東北部,曾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海拔780米,面積約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著稱於世,古羅布泊誕生於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200萬年,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構造運動影響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傾斜抬升,分割成幾塊窪地。現在羅布泊是位於北面最低、最大的一個窪地,曾經是塔里木盆地的積水中心,古代發源於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羅布窪地形成湖泊。

羅布人村寨
位於尉犁縣南,塔里木河畔,距庫爾勒市區86公里,是羅布人最後的生活之地,有著僅存的羅布人群體,還保留著古老民族原始的生活面貌。

巴音布魯克草原
巴音布魯克草原,位於和靜縣西北,天山南麓,面積約2.3萬平方公里,距庫爾勒市636公里,草原上綠草茵茵,牛羊成群,群山拱抱,河流如帶,地勢起伏遼闊,植物種類繁多,是我國第二大草原。
巴音布魯克草原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泉水。遠在2600年前,這里即有姑師人活動。清乾隆36年,土爾扈特,和碩特等蒙古部落,在渥巴錫的率領下,從俄國伏爾加河流域舉義東歸,1773年在巴音布魯克草原和開都河定居。這里幅員遼闊,地勢平坦,水草豐美,遍地是優質的」酥油草」。
這里盛產著焉耆天山馬、巴音布魯克大尾羊、中國的美利奴羊和有「高原坦克」之稱的氂牛,被譽為「草原四寶」。每到仲夏季節,草原上鮮花盛開,爭奇斗艷,羊群像白雲游盪,雪蓮花般的座座蒙古包坐落其間。一年一度的草原那達慕盛會,賽馬、射箭等比賽活動更讓遊人留戀忘返。

博斯騰湖
古稱「西海」,唐謂「魚海」,清代中期定名為博斯騰湖,位於焉耆盆地東南面博湖縣境內,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博斯騰淖爾,蒙古語意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於湖中而得名。
博斯騰湖距博湖縣城14 公里,距焉耆縣城24公里,湖面海撥1048米,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積988平方公里。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數十個小湖區,小湖區有較大的湖泊,總面積為 240 平方公里,湖水西東深,最深 16米,最淺0.8--2米,平均深度約10米左右。總面積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騰湖與雪山、湖光、綠州、沙漠、奇禽、異獸同生共榮,互相映襯,組成豐富多彩的風景畫卷。大湖水域遼闊,煙波浩淼,天水一色, 被譽為沙漠瀚海中的一顆明珠。 小湖區,葦翠荷香,曲徑邃深,被譽為「世外桃園」。

金沙灘
古稱鹽場,後改為金沙灘,於2000年舉行沙灘排球比賽一舉成名.位於和碩縣。

樓蘭古城
樓蘭古城遺址位於若羌縣境內,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 公里處,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歷史上,樓蘭是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樓蘭城是樓蘭王國前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樓蘭城依山傍水,作為亞州腹部的交通樞紐城鎮,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過重要作用。早在公元前77年,樓蘭地區已是西域農業發達的綠洲,到了唐代,「樓蘭」卻幾乎成了邊遠的代名詞,李白的《塞下曲》中就有「願將腰下劍,直為暫樓蘭」的詩句。曾盛極一時的西域重要城鎮,為什麼在公元3 世紀後迅速地退出歷史舞台,這是一個至今還沒有真正解開的謎。從樓蘭遺址發掘出的文物震驚了世界,其中有珍貴的晉代手抄《戰國策》,考古工作者還在樓蘭墓葬群中發掘出了一具女性木乃伊,經測定距今已有3000年,干屍衣飾完整,面目清秀,定名為「樓蘭美女」,其他文物有做工精細的漢錦,還有漢五銖錢、貴霜王國錢幣、唐代錢幣、漢文和會盧文殘簡等。
沙漠公路
塔里木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上在流動沙漠中修建的最長的公路。公路於1993年3月動工興建,1995年9月全部竣工。該公路北接輪南油田公路網與會314國道相接,全長城552千米。其中流動沙漠段公路北起肖塘,南至民豐縣城以東23千米的恰安,全長446千米。該公路是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先後由17個科研單位、180多名專家和技術人員參加了科技攻關,攻克了流動沙漠中修築上等級公路的一系列世界級難題,項目研究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該沙漠公路路基寬10米,黑色路面為7米,它採用了強基薄面路面結構,沙基振動干壓實和土工布加固沙基的施工工藝及蘆葦防欄和蘆葦方格防沙體系。路面平整如鏡,汽車時速一般都在100千米以上,最高可達150-180千米。沙漠公路的貫通,對加快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開發,促進新疆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將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國內外遊客深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開發沙漠探險旅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如今在輪台南鎮沙漠公路0千米和民豐縣恰安沙漠公路的終點處都建有壯觀的沙漠公路綵樓,門樓旁立有宏偉的沙漠公路簡介紀念碑。綵樓兩側書寫著「千古夢想沙海變油田」、「今朝奇跡大漠變通途」的巨幅對聯。當汽車駛入被人們稱作「希望之路」和「幸福之路」的沙漠公路時,不禁使人思潮起伏,感慨萬千!

6. 焉稽縣有什麼好玩好吃的

焉耆回族自治縣主要旅遊景區(點)29處,其中:地文景觀類一處、水域風光類3處生物景觀類2
焉耆風景
處、古跡與建築類型16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休閑求知健身類5處、購物類2處、旅遊資源類型全縣有16個基本類型,佔全國74個基本類型的21.62%,佔全疆56個基本類型的28.57%。[10] 主要景點有相思湖生態旅遊景區、鄉都酒堡生態旅遊景區、紅帆生物高科技工業園、開都河、霍拉山等。
相思湖生態旅遊景區:相思湖生態旅遊景區位於三面環山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縣四十里城子鎮,整個景區總面積15800畝,距離庫爾勒市30公里。314國道及和庫高速公路從湖中通過。相思湖日照充足,資源純凈,氣候宜人,集沙灘、水域、蘆葦為一體,湖岸相連,沿湖周圍的淺灘細沙層層,湖面碧波萬頃,天水一色,蘆葦鬱郁蔥蔥。2008年12月相思湖生態旅遊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稱號。
鄉都酒堡生態旅遊景區:鄉都酒堡生態旅遊景區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工業旅遊示範點。[10] 鄉都酒業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位於焉耆縣七個星鎮西戈壁葡萄基地,坐落在霍拉山腳下,毗鄰314、218國道,距庫爾勒市近30公里,距焉耆縣城28公里。全歐式古樸的鄉都酒堡, 28平方公里的葡萄園林三面環繞,7公里的葡萄長廊,是以鮮食葡萄為主的生態觀光園。
紅帆生物高科技工業園:紅帆生物高科技工業園是國家工業旅遊示範點。 新疆紅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科技工業園位於古城焉耆開都河畔,距古城焉耆3公里,距庫爾勒50公里。該旅遊園區是以工業番茄果皮為主要原料生產生物抗氧化劑番茄紅素為主的工業基地,並形成了以紅帆文化、休閑觀光、旅遊紀念品等為一體的旅遊觀光園。
開都河:開都河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博斯騰湖風景名勝區景區點之一。位於焉耆城區開都河上游南側,距縣城3.5公里,鐵路、325省道、和---庫高速公路跨河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是集觀光旅遊為一體的自然風景旅遊區。 焉耆回族自治縣的開都河(唐朝稱流沙河)歷史有名,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經曾渡開都河,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
霍拉山自然生態旅遊景區:霍拉山自然生態旅遊景區位於新疆焉耆縣七個星的霍拉山村,距延期縣城53公里,距庫爾勒市55公里,毗鄰218國道、325省道。霍拉山通過第三紀和第四季運動形成並有零星出露的侏羅系地層,東西寬83.5公里,南北長165公里,面積177.12萬畝,海撥1122-3647米,山區有許多高山峽谷組成,溝內泉水四季長流,7月平均氣溫在10攝氏度左右。景區內有大泉溝、小泉溝、高山峽谷、天然森林、野生動植物、牧場以及唐宋歷史古跡等多處景觀。

7. 新疆焉耆縣如何,是不是很偏僻,環境怎麼樣啊,我畢業後要到那邊工作,請大家介紹一下

焉耆回族自治縣位於新疆天山南麓焉耆盆地腹心。全縣總面積2570.88平方公里,轄四鄉四鎮三個國營農牧場,46個行政村,16個居委會,246個村民小組。另有兵團企業、農牧團場、南疆鐵路和塔里木河南石油勘探公司等駐焉單位17個。縣域總人口13萬人,居住著回、漢、維、蒙等29個民族,其中漢族占 43.8%,回族22.8%,其他少數民族33.4%,是新疆6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之一。
縣人民政府住所地:焉耆鎮,郵政編碼:841100,電話區號:0996;代碼:652826;拼音:Yanqi Huizu ZiXian。
四鄉四鎮包括:焉耆鎮、七個星鎮、永寧鎮、四十里城子鎮、北大渠鄉、五號渠鄉、查汗采開鄉、包爾海鄉。境內還有有:王家莊牧場、蘇海良種場、二十七團場。
古為西域焉耆國。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設焉耆府。民國二年(1913)始設焉耆縣。1954年設立焉耆回族自治區,1955年改稱自治縣。隸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周圍大部環山,開都河流貫東部,孔雀河流經南部,中部有小片沼澤。為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蠶豆、油菜、啤酒花等。畜牧以馬、羊、牛為主,「焉耆馬」聞名全國。工業有水泥、電力、製糖等。南疆鐵路橫貫縣境,為南北疆交通要沖。還有公路干線和支線通往各地。古跡有唐王城遺址、四十里堡舊城、錫克沁遺址、七格星明屋等。
[編輯本段]
【行政區劃】
焉耆回族自治縣轄4個鎮、4個鄉:焉耆鎮、七個星鎮、永寧鎮、四十里城子鎮、北大渠鄉、五號渠鄉、查汗采開鄉、包爾海鄉。境內有:王家莊牧場、蘇海良種場、二十七團場。縣人民政府駐焉耆鎮。
焉耆鎮 代碼:652826100 轄10個社區、1個村委會:新華路社區、濱河路社區、解放路社區、和平路社區、新橋路社區、新城路社區、文苑路社區、迎賓路社區、商城路社區、友好路社區、上四號渠村。
七個星鎮 代碼:652826101 轄1個社區、9個村委會:幸福路社區、七個星村、桑巴巴格次村、夏熱菜開村、老城村、哈爾莫墩村、呼爾墩村、乃明莫墩村、呼拉山村、芒熱格拉爾村。
永寧鎮 代碼:652826102 轄2個社區、8個村委會:永興路社區、南河路社區、下岔河村、新戶村、九號渠村、黑疙瘩村、新居戶村、西大渠村、上岔河村、馬蓮灘村。
四十里城子鎮 代碼: 652826103 轄1個社區、5個村委會:新城路社區、店子村、新渠村、阿克墩村、麻扎村、巴克來村。
北大渠鄉 代碼:652826200 轄6個村委會:北大渠村、六十戶村、八家戶村、十號渠村、北渠村、太平渠村。
五號渠鄉 代碼:652826201 轄1個社區、8個村委會:成郊社區、頭號渠村、上五號渠村、中五號渠村、下五號渠村、四號渠村、下三號村、阿倫渠村、查乾渠村。
包爾海鄉 代碼:652826204 轄5個村委會:開來提村、包爾海村、岱爾斯村、夏熱勒岱村、查汗布呼村。
查汗采開鄉 代碼:652826203 轄4個村委會:哈爾布熱村、查汗采開村、阿爾莫墩村、莫哈爾蘇木村。
王家莊牧場 代碼:652826400
蘇海良種場 代碼:652826401
兵團二十七團 代碼:652826402
[編輯本段]
【縣名考釋】
1、焉耆 yān qí 地名寫法劉正琰諸先生編著的《漢語外來詞詞典》中,把散見於卷帙浩繁典籍之中的"焉支"一語的漢語音譯10種寫法收錄如下:焉支、燕支、煙支、胭脂、胭支、燕脂、煙肢、燃支、焉耆、焉提。焉耆的名稱在中國古籍上,漢唐時基本上有三種寫法:《漢書》、《後漢書》、《晉書》、《魏書》、《周書》、《隋書》、《新唐書》、《舊唐書》、《高 僧傳》、《續高僧傳》、《悟空行記》都寫作焉耆, 《佛國記》和《水經注》及《釋氏西域記》寫作烏彝, 《大唐西域記》叫阿焉尼。後來的各派學者議論紛雜,相持不下。據日本松田壽南先生說,阿耆尼是古代焉耆僧侶所使用的雅稱,把焉耆一詞梵語化了。梵語阿耆尼即火神之意。中國一些學者提出烏彝、阿耆尼, 都是"焉耆"的同音異譯。
2、"焉耆"一詞的語義上列10種寫法所包含的意義,歷代解釋家眾說不一,歸納起來可分為四種: ( 1 )指 山名一一焉支山(此山坐落甘肅省河西走廊山丹縣與永昌縣之間,今名大黃山) 。
"焉支"一詞最早見於《史記.匈奴列傳》,書稱"漢使驃騎將軍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 余里,擊匈奴。"(2)指一種叫作紅藍的植物,北方人揉取其花上最鮮艷 部分,作胭脂。( 3 )指紅藍做成的一 種染料。
史冊上講,焉支山下出產一種叫 紅藍的植物,匈奴人的婦女,有摘新鮮的紅藍花製作抹臉的焉脂,以至於到後來被漢將霍去病攻佔之後,匈奴有歌曰"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番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唐朝大詩人李白,也在詩中反映"焉支落漢家,婦女無花色。"從以上記載中可以肯定, 被漢語釋成"焉支"的這個詞,是當地少數民族語言中表示"顏色"一詞是無疑的。
3、"焉耆"一詞的語源、"焉耆" 一詞究竟是哪個民族語言中的詞語 呢?在《漢語外來詞詞典》"煙支"詞條下註明"源匈奴"。但學者們認為, 在霍去病攻打河西地區之前,河西地區是由匈奴占據著,在匈奴以前則是則月氏(張掖以東)和烏孫(張掖以西)占據著,「焉支山」 是在匈奴進入 該地前,居住在該地的月氏命名的。大 月氏在漢文史冊上被稱為塞人,在古 代波斯文獻中被稱作薩加人。研究匈奴史的學者曾這樣記述:匈奴與大月 氏(塞種人)爭雄之久,至公元前2個 世紀,大月氏始為匈奴所逼,轉徙西去。而塞人的語言,現在確認是屬東伊朗語(又稱稱東伊蘭語)。結論是漢語史籍中「焉支」一語是由東伊蘭語一月氏語一波斯語音譯過來的,它是匈奴語言中的借詞。
[編輯本段]
【社會發展】
焉耆縣現轄三鎮、五鄉、二國營牧場。駐縣單位有河南油田、兵團農二師工商企業、農業團場,以及巴州直屬骨幹企業等。改革開放以來,焉耆地區經濟發展迅猛,經濟實力逐年增強,人民安居樂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焉耆是南北疆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之一,是相鄰的和靜、和碩、博湖等縣和兵團農二師八個團場的商貿中心。這里交通便捷,通訊發達。境內314、218國道和南疆鐵路交錯匯集,橫貫南北,與庫爾勒機場相距60公里,航空運輸也十分便利。郵電通訊實現了數字微波,光纜傳輸等現代化手段,程式控制電話和無線行動電話把焉耆和世界緊密相連。
焉耆物華天寶,水土豐沃,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自古以來,聞名遐邇的焉耆馬就盛產於此;被自治區權威部門命名為「焉耆甘草」的優質野生甘草遍布境內,暢銷國內外。發源於天山南麓的開都河自西向東,流經全縣,蘊藏著巨大的水力和水利資源,開都河上游建設的大山口水電站,為焉耆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保障。焉耆盆地的石油儲量可觀,石油勘探取得突破性進展,已被國家正式命名為「寶浪油田」,石油工業的發展前景大有可為。現以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炭、水晶、雲母、銅、紅柱石、綠柱石、稀土等幾十種,儲量豐富,品位上乘;野生葯用植物有甘草、紫草、黨參等100多種。
[編輯本段]
【歷史沿革】
清康熙、乾隆年間,朝廷派兵屯駐巴里坤、哈密、吐魯番,多次出兵討伐准噶爾。當時除隨軍來的有部分陝甘回族兵丁外,還有隨軍差役及趕車吆驢運輸器械、糧襪的陝甘回民,以及隨軍作生意的回民小商販。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廷平定準噶爾叛亂後,清政府在「屯兵戍邊」的同時,實行「移民實邊」方略,自嘉慶至咸豐的60餘年中,從陝、甘一帶遷至北疆不少民戶,這些人中有些以後流落到焉耆。由於開都河水源充足,河兩岸土地肥沃,牧草遍地,牛羊成群,是個適於生存的好地方,人們便定居了下來。據現年 80歲的回民老人馬俊說:他的老家在陝西,遷住焉耆至今已是第八代。他的爺爺在世時,給子孫們講全家遷來焉耆的情況:先住北疆,後聽到人們講焉耆富庶,平地上流淌著一條大河水,城四周是割不完的柴草,莊稼地邊能放牛羊,是個過日子的好地方,便舉家來到此地。那時每年都有十戶、八戶的人遷來。以後清政府從臨潭、固原地區遷來制船的木匠和船夫,還在這里修了禮拜寺,回族人口逐漸增多。道光二十三年(1843),經喀喇沙爾辦事大臣全慶奏請清廷撤回屯兵丁口 302人,改招西寧、臨夏、固原、平涼一帶來此的回民商販眷屬近百戶耕種屯兵田。以後不斷有退伍的兵丁留下來,在這里務農、放牧、經商、營工謀求生存發展。世代相傳繁衍不絕,逐漸變成當地的土著,自稱口外人。
光緒三年(1877),陝西渭南回民起義領袖之一白彥虎(後投靠阿古柏侵略者)與清軍對抗15 年,終遭失敗,在清兵追擊下,通過焉耆西撤。清軍把浩罕侵略者阿古柏從烏魯木齊、哈密、吐魯番各城裹脅的回族、蒙古族群眾及白彥虎余部安置在焉營。左宗棠請示清廷設立撫揖善後局,資助這些人在此地定居生活,主持撫揖善後工作的費道周,還從關內招募回民數百戶,資助耕牛、農具、種子及生活物資,讓其定居。僅此兩項共安置回民男2200餘丁、女1600餘口。這是遷入焉營的最大的一批陝西回民,這些人初到焉耆經營農牧業和商業。
光緒二十年(1894),青海回民領袖馬琳、韓文秀、馬驥、劉同春(又稱劉四、劉四伏)、冶諸麻等率數萬群眾,反對清政府的民族壓迫和苛捐雜稅在河湟起義,在清軍追剿堵擊下,轉戰於循化、河州、狄道、西寧,後出水峽,取道青海柴達木,受盡飢寒之苦,輾轉到新疆羅布泊,在和爾昂(地名),劉四等戰敗被俘,義軍失敗,清政府收撫數千人。這批人員先被安置在尉犁蒲昌一帶,後轉移鐵干里克。因該地當時沙荒遍地,人煙稀少,年年欠收,人們生活困苦,不多幾年,部分人逃走。光緒二十九年(1903),焉耆知府劉嘉德將他們遷到開都河南岸水草肥美的馬場台(原是官辦養馬草場),並將此地命名為撫回庄。現在城南郊的西寧回民,就是這部分人的後裔。
民國17年(1928),甘肅固原地區回族新老教派掀起爭戰,不少人流離失所,有些人流入焉耆定居。民國22年(1933),隨馬仲英人疆的回族兵,部分留居在焉營。民國28年(1939),甘肅固原發生大地震,有不少固原回民來焉耆尋親落戶。國民黨軍隊人疆後,有不少開小差和被裁減的回民官兵也在焉耆落戶。新中國成立後,更有不少甘肅、青海和寧夏的回民尋親訪友,來此落戶。
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焉耆縣有回族人口9112人。到1990年第四次全國 人口普查時,全縣回族人口達24209人。
[編輯本段]
【風俗習慣】
一、主要習俗
回族的生活習俗與"清真"融為一體。"清真"的宗教意義是"潔凈無染"、"真而獨一"和 "至清至真",因此,回族生活習俗,十分講求身心的清潔干凈,質純品正。
從用水來說,回族對生活用水十分講究。在城鎮自來水系統產生以前和現在的農村,家家都有磚砌加蓋的水井,提水的桶不用時懸空垂掛,汲水前必須洗手。出外用水以流水為上,平時洗滌均用湯瓶、吊罐或勺澆沖洗法,不用盆洗。
回族喜食牛、羊、雞、鴨、駱駝、魚、兔等動物肉,忌食豬肉,不食猛禽猛獸及爬蟲類動物的肉,不食自死的或未以安拉名義宰殺的動物肉,不食動物的血。
二、飲食
回族群眾主食為麵食,其種類繁多,如饃類就有花捲、塔鍋盔、糖酥饃、油酥饃、烘饃、蒸餅、各種花樣的蒸饃、油香(油炸餅)、各種油果子、傲子、麻花等。面條類有干拌吃的醒面、把子面、拉條子、片片揪面、韭葉切面、撥刀子面、炒麵、蘸片子;帶湯吃的有燴面、揪片子、寸寸子、炮丈子、疙瘩片面、擀麵、面條、面旗子、臊子面、拌湯;此外還有攪團、涼粉、粉湯、涼皮子、面精、餃子、粉湯餃、包子、油塔子、肉龍、油炸糕、火燒、水煎包子、切糕。肉食有臘牛羊肉、醬牛羊肉、煮牛羊肉、羊雜碎、涼拌牛舌、全牛湯等。逢年過節或嫁娶喜慶待客人,大部分人家仍然做傳統待客菜看"九碗三行子"席。90年代以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也興一道道上菜,一般上10道菜。
舊社會,回族家中的飯一直是妻子做,丈夫回到家裡不過問做飯問題,只等妻子端飯上桌,吃飽了一抹嘴就完事。直到50-60年代,丈夫也只有個別人干點輔助工作。70年代後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這種情況有了很大變化,不少丈夫能主動下廚與妻子共同做飯,有些雙職工家庭,誰早回家誰做飯。1990年調查86人,其中妻子做飯的佔21.24%,父母做的佔1.74%,丈夫做的佔1.24%;74.78%的人回答誰有時間誰做飯,其中30歲以下 佔60%多。
三、飲料
回民喜喝茶,一般用獲磚茶,有的老年人用熏茶,還添加糖、紅棗、沙棗、葡萄乾、杏仁、核桃仁、蜂蜜、果乾、杏干、枸杞、桂圓等輔料。一般老人在晨禮之後先喝茶。各家各戶都有蓋碗茶具,茶具由茶碗、掌盤、蓋子配套。給客人一般泡糖茶,糖茶又分紅糖磚茶、白糖清茶、冰糖窩窩茶,尊貴的客人要放八寶茶或三香茶。沏茶講究用牡丹花水(沸水),要當著客人的面,將碗蓋揭開,放入茶料,然後盛水加蓋,雙手捧遞。喝茶時,邊刮邊喝邊添水。除喝清茶外,還飲用一種不用茶葉的茶,叫"油茶",即將牛、羊油炒熟,加麵粉炒至微黃,加蔥花、鹽末等,三者拌均,飲用時用沸水沖泡或煮沸用,這是回族人外出時食飲兼用的一種方 便飲食。
四、服飾
回族講求"服飾凈,居處凈"。服飾偏愛白色,嬰兒用白布包,長大戴白帽,歸真(死亡) 後用白布裹屍。因白色不藏污垢,發現不潔之處便於及時清洗。
焉耆回族婦女都精於針線活,特別擅長綉花,綉工精細,枕頭、馬甲、鞋、嬰兒的褲子、帽子甚至男人的襪跟上都綉上花、昆蟲。姑娘出嫁後,能取得"上炕的裁縫,下炕的廚師"稱號,才能算是個好媳婦。中年婦女多穿短裝,上衣上窄下寬且長,一般都是過膝蓋或達到膝蓋;頭戴發網,有的則蒙上棕色或白色的頭巾。青年婦女愛穿顏色鮮艷的服裝,不少少婦、少女穿的肚兜、夾襖、棉襖、坎肩的胸部和褲腳上都綉有各式各樣的花邊,頭扎紅、綠色絲綢頭巾,腳穿綉花鞋。年老婦女喜歡青、黑兩種顏色的布料,服飾純朴、素凈。
20世紀60年代前,焉營的回族男子服裝多肥大,外衣為黑色,內衣為白色小褂,對襟直領,鎖扣、外穿坎肩;褲子多用黑色,長及腳面,扎褲腿(青年不扎);一般常戴白色小帽。
新中國成立後,服飾已發生很大變化,除一些老年人還循舊俗外,一般青年人大多穿中山裝、軍便服。20世紀80年代以來,流行西服、連衣裙和牛仔褲等。1990年,從各年齡段的115人抽樣調查中,喜歡穿流行服的49人,佔42.6%;喜歡穿西裝的32人,佔27.83%;兩者相加81人,佔70.43%。根據伊斯蘭教規要求,婦女的腿、臂、胸部都是絕對不能外露的,不論男女衣褲都要寬大些。但現在穿短袖、無領連衣裙、短腰窄褲管的牛仔褲的人日漸增多。經抽樣調查,認為牛仔褲難看的32人,佔27.82%;認為連衣裙難看的4人,佔43%;認為違犯教規的12人,占 10.43%;認為傷風敗俗的2人,佔1.74%;有72.17%的認為牛仔褲好看,可以穿。新式的時裝被大部分回族青年所喜愛。
20世紀60年代後,焉耆回族婦女中只有老太太戴頭巾,只遮發不遮面,中年以下婦女很少戴頭巾的。新中國成立前,婦女婚前多梳辮子,婚後改為發髻。新中國成立後,中青年婦女中逐漸盛行短發。80年代,盛行燙發和披肩發。1990年,對77名具有各種職業、不同年齡的婦女進行調查,有38.96%的人喜歡燙發、披肩發,有37.66%的贊成傳統發式,認為女式 短發好的人佔13.3%。
焉耆婦女向有喜戴飾物的習慣。過去女孩最遲在五六歲就要扎耳朵眼,開始戴銀絲耳環,買不起耳環的貧窮人家用粗細適中的茶葉棒塗上清油塞住耳朵眼,以防長嚴,有的女孩十幾歲仍用此法。除耳環外,金戒指、金手鍋、玉鍋、項鏈、發卡也都是回族婦女喜愛的裝飾品。經調查77位婦女,平日經常佩戴首飾的佔51.95%,只有節日和會客才戴的占 23.38%,從來不佩戴的佔18.18%,學生禁戴的佔6.48%。在各不同年齡段的婦女中平日經常佩戴首飾的,16-20歲的佔20%,21-30歲的佔30%,31-40歲的佔32.5%,41- 50歲的佔17.5%。
五、住行
焉耆回民的住房一般以中國傳統古典四合院建築為模式,融合回民生活起居的特點,形成一種本民族的建築模式。四合院的正心是二層木結構框架式的閣樓,樓前為木結構 "勾連搭式"卷棚,所有外露的木構件都有精細的雕刻,兩側廂房也是雕梁畫棟,每一根椽頭都刻有花紋,過道對廳都是用木結構花格扇門組裝而成。這種住宅要求門窗大、房屋開 間大採光好、所有的雕梁畫棟雕刻以花卉圖案。
70年代後,建房為土木結構平房,房上草泥抹頂,一般房屋布局是一明兩暗三大間。 生活富裕戶,住房分卧房、客房、廚房、庫房等。生活差一些的人家雖然一切都較簡陋,但仍 保留了較大窗口、大開間的特點。
過去,一般人家均是土炕(即火炕)。70年代後,城鎮大部分人家換上了新式床,只有個別有老人的家,還有土炕;農村家庭,新式床、木板床、土炕並存。1988年,對110人抽樣調查,歡迎新式床的佔77.39%,喜歡木板通鋪的佔15.65%,喜歡傳統土炕的佔6.96%; 喜歡炕的均是40歲以上的人。
家戶室內都注重擺設,陳設整齊,窗明幾凈,庭院每日灑水清掃,室內常燃巴蘭香等。 栽植葡萄、養花是焉耆回民的傳統習慣,家家葡萄架成蔭、院子里花草繁茂。
離城較遠的農村,人們上街多騎毛驢,或坐毛驢車。80年代,由於生活改善,年青入外 出騎自行車、摩托車。要是全家上街,部分人家乘上小四輪拖拉機,部分人以毛驢大篷膠輪 車代步。每逢星期日,鎮內街道上車水馬龍,人如潮湧。
六、婚姻
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結婚,不管有無親屬和血緣關系,只要吃過同一個人的奶(母親或 奶媽),都不能通婚。雙方都是穆斯林才能通婚,如遇特殊情況也可以通婚,但非穆斯林一方必須改信伊斯蘭教。
回族人結婚必須舉行宗教儀式,婚姻才算合乎教律。回族的婚禮喜慶熱鬧,但不奢華。 70年代前,回民聯姻過程中的求婚、允婚、納聘、證婚雖說禮節繁多,但很講節儉。一般男女青年婚事由父母包辦。先由男方請1-2位媒人帶著糖、茶、乾果等四色禮到女方家提話 (說媒),女方家經過了解男方家情況,並向至親和女兒徵求意見,如果不中意,在媒人第二次上門時,婉詞回絕,並退還禮物;如果還需進一步了解,則托詞延緩幾天給話,一般在媒人第三次上門時,要作決定,如同意,女方父母就給媒人明確表示,並提名點定另2位媒人,加原提話的媒人共為四大媒人。然後由男女家請四大媒人共商下聘定親事宜。定親禮隨男家心意,一般是4套衣服。80年代,多是8塊布料。定親後,通過媒人串連決定送大禮和結婚日期。大禮由女方提出禮單,通過媒人與男方家反復相商確定,在送大禮時決定結婚日期。然後男女一同去領結婚證。結婚前二三日,媒人給女方家送催妝(一般為一套棉 衣)。
結婚這天,男女家都要搭喜棚,招待親友。上午女方家先給新娘絞臉(即把新娘臉上額前的毛發除去),再打扮一新,然後打發新媳婦的弟弟或者小侄兒到男家新房門上去釘門簾(表示女方己准備好,即將發親)。這時,新女婿由陪女婿(伴郎)及至親好友約10多人,前往女方家娶親,娶親隊伍到女方家後,先認親,然後由阿訇念"尼卡哈爾"(證婚詞)。阿訇念"尼卡"中詢問雙方是否同意結為夫婦,男方自己回答,女方由至親(窩其力)代答。從 1950年起,阿訇念"尼卡"時,必須詢問是否領過結婚證,到此證婚儀式結束。發親前,先由娶親來人將小面值的紅包和糖果、花生、乾果向圍觀的人眾撤布,然後新媳婦由已婚至親婦女作伴娘,另有女方至親送親,並帶上嫁妝。喜車快到男方門前時,男方客人耍公公、婆婆,要給公公翻穿皮襖,倒騎毛驢,背上插掃把,臉上抹黑灰;給婆婆戴紙糊高帽,耳朵上掛兩串紅辣椒。公公前往迎親,婆婆在采棚前候親。過去,迎送新娘還有"姑不娶親,姨不送親"的說法。晚上,要鬧洞房(叫耍床),一般只限於青年和小輩之間,現在改為參加婚禮的 青年人和新人一同唱歌跳舞,越熱鬧越好。
第二天清早,娘家弟弟給新媳婦送睜眼包子,以示父母關心女兒,同時新女婿由陪女婿陪同到岳父家行謝禮,並在岳父家吃睜眼包子。有的親友和好事者還在個別包子中包上鹽巴、辣椒等物,以試探女婿是否精明。夾上鹽巴或辣椒餡的包子,只要咬開,不管多麼難吃,新女婿都得吃下去,也會引起一場鬨笑。吃完睜眼包子後,由送親的人領著新媳婦一一認婆家的大人、小孩。中午,娘家人要攜帶禮品去婆家"下堂"。第三天,新婚夫婦和公婆到女方家拜謝新娘父母,叫做回門。此後,婆婆還要帶著新媳婦到娘家各親戚家去認親。

8. 新疆焉耆縣流沙河景觀橋作文說明文600字

景觀橋,顧名思義:即點綴環境又方便行人的橋。至今,家鄉撫順已相繼建成三處這樣的橋了。

當你站在新華橋中段向東北方向眺望,一條銀白色的玉帶橋,拱起在撫西河口上,那玲瓏剔透的造型,給碧波盪漾的渾河增添了奪目的光彩。這就是新建成的撫西河口景觀橋,人們習慣叫它「半島假日橋」。這座橋是仿趙州橋建造的,橋長一百餘米,橋寬五米,是一座三孔鋼筋混凝土起拱橋。

以前,沿渾河北岸帶狀公園休閑散步,當走到撫順電視台附近,撫西河攔住了去路,人們只能繞行公路橋。「一橋飛架東西,天塹變通途。」現在,當你跨上半島假日橋,一塊塊漢白玉橋欄板映入你的眼簾。精美的圖案快快有別,雕工細膩逼真,海灘、椰林、島礁、海鳥應有盡有,叫你有不盡的享受。抬眼向西南望去,新華橋上車水馬龍,南北川流不息。盡顯城市一派繁忙景象。

葛布新橋下游,新建成了兩座幾乎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姊妹橋。橋中間有二十盞梯形體淺綠色彩燈依次排開。上頂圓形橘紅色彩燈下照,上下彩燈相互映襯,給人以美輪美奐之感。不銹鋼結構的橋欄桿上,配有紫紅色的橢圓形實木扶手,堅硬、光滑、質朴,靠上去感到特別的堅實。橋東西兩側,每隔四十米設一處「觀景台」,遊人即可駐足橋上觀景,又不妨礙他人通過,可見設計者的良苦用心。

兩姊妹橋的建成,將渾河北岸的葛布段同月牙島連成一體,既美化了環境又方便了市民,使得節假日期間遊人聚增。

兩姊妹橋像兩位身材苗條俊美的導游,向渾河北岸的人們頻頻招手,示以熱情與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