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化旅遊產業的概念,特徵
出門長學問,旅遊本身就是文化產業。所有旅遊者出行,的動機都是暫時離開所在的熟悉內環境,但不容太熟悉或非常不熟悉的環境去尋找一種新的體驗,以豐富自己的閱歷。但旅遊的項目和目的決定了其文化含量,於是除了常規旅遊項目外,還有許多為滿足專門目的開展的旅遊活動,如:漢詩旅遊、歷史探秘旅遊、書法學習旅遊、圍棋交流旅遊、名人足跡尋訪旅遊、民族風俗旅遊-----,可謂種類眾多,文化深厚,這類旅遊活動酒杯冠名為文化旅遊,其實這種稱謂並不科學,應當稱**專項文化旅遊。其特徵是有明確的求知目的,通過旅遊有目的地學習某種專業, 研究發現對這一專業的現狀,發展和運用價值等方面的認識,使得參加這種旅遊活動的人,在這一專項領域,掌握更多的信息資料,以便更好的施展才幹,提高技能,有所作為。
2. 旅遊業有什麼經濟特性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在現代經濟發展中,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都屬於新興產業,都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優勢,都具有擴大國內消費需求,促進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產業結構優化提升的重要作用。它們的共同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都具有消費性,即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都能夠為人們提供物質和精神產品和服務,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需求。
2.都具有消遣性,即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都能夠滿足人們在工作之外對物質文化的需求,是豐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
3.都具有娛樂性,即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都是以人們的身心體驗為內容,為人們提供各種文化了解、體驗和娛樂消遣服務。
4.都具有益智性,即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都能夠增加人們的科學文化知識,促進人們綜合素質的提高。
5.都具有經濟性,即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不僅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現代產業結構中都是具有創新的新興經濟產業。
6.都具有關聯性,即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都具有很強的關聯帶動效應,隨著它們的迅速發展,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由於文化是旅遊的靈魂和重要內容,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和傳播渠道,因此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也是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通過文化產業的發展,必然進一步豐富旅遊產品的內容,增強旅遊活動的魅力,提升旅遊目的地的影響力,擴大旅遊市場的范圍,促進旅遊產業的發展;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將進一步帶動文化產品的開發,拓展文化市場的空間,提升文化活動的水平,擴大文化傳播的影響,從而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因此,在大力發展國際國內旅遊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旅遊與文化的相互關系,積極促進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協同發展,進一步提升旅遊的文化內涵和品位,提高旅遊目的地的文化影響力和競爭力,促進旅遊產業快速健康地發展。
3. 體驗式旅遊的體驗式旅遊的特點
根據體驗式旅遊的特點以及旅遊追求快樂的「三感」需求,旅遊從業者在旅遊產品的設計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1)突出主題性原則旅遊產品的設計中要突出主題性原則,追求旅遊主題的新穎、奇特,滿足遊客求新求異的需求心理,挖掘所在地方特色或旅遊產品特色,結合當地資源條件設計獨特的旅遊項目,給遊客一次新的體驗。特別是景區的旅遊項目設計要注意始終以一個主題為主線連接游覽、購物、娛樂、美食的各個環節,讓遊客全方位感受從業者塑造的一種氛圍。如曲江大唐莢蓉園、深圳歡樂谷和民俗文化村等。
(2)挑戰性原則旅遊活動具有適度的挑戰性才能激發遊客參與的慾望和決心,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潛能,享受與日常生活不同的體驗,追求超越心理障礙時的成就感和舒暢感,這也是近幾年極限運動不斷升溫的原因。比如蹦極、漂流、滑翔、探險等極限運動讓遊客在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極限中感受勝利的快樂。
(3)現場真實性原則這一原則主要體現為主題樂園類旅遊產品或活動的設計,要求旅遊從業者暫時放棄自我身份,全身心投入景區營造的文化和娛樂氛圍,充分進入自己扮演的角色,在此基礎上引導遊客也進入景區為之塑造的角色,全方位地體驗角色轉換的愉悅。也要求其布局布景、建築藝術、服裝道具、文化語言等都能再現所塑造的主題,讓遊客有身臨其境之感,而不是簡單的粗糙的模仿。如杭州宋城、無錫的影視基地等通過再現當時的社會文化生活場景帶給遊客恍如隔世的感覺,體會幾百上千年的古中國的文化魅力。
(4)豐富體驗類型、增加體驗深度的原則體驗類型的多樣性是吸引遊客、保持旅遊地持續發展的動力。Pinell和Gilmore提出的讓人們感覺最豐富的體驗是同時包含娛樂、教育、遁世、美學四個類型「甜蜜地帶」。因而在體驗式旅遊的設計中也可按這四個類型來展開,一般來說體驗類型越豐富,對旅遊者的吸引力越大。旅遊的體驗可以分為表層體驗、中度體驗和深度體驗。在旅遊業發展初期,大多數旅遊產品大多停留在前兩個層次,只是一般的觀賞游覽,而未直接參與和感受。但是體驗式旅遊是與傳統旅遊和休閑旅遊不同的新的旅遊方式,它帶給遊客的體驗不是粗淺和單一的,而是以追求豐富的旅遊體驗為目標,它要求旅遊者完全融人所塑造的環境和氛圍,不是以客體而是以主體的角色參與沉浸其中。我國目前有許多的旅遊企業正在打造這種大型旅遊景區,設計體驗類型豐富的旅遊產品,以滿足大眾需要。
4. 文化創意產業有哪些特徵
文化創意產品一般是以文化、創意理念為核心,是人的知識、智慧和靈感在特定行業的物化表現。文化創意產業與信息技術、傳播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等的廣泛應用密切相關,呈現出高知識性、智能化的特徵。如電影、電視等產品的創作是通過與光電技術、計算機模擬技術、傳媒等相結合而完成的。 其次,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附加值特徵。文化創意產業處於技術創新和研發等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是一種高附加值的產業。文化創意產品價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顯高於普通的產品和服務。 第三,文化創意產業具有強融合性特徵。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它是經濟、文化、技術等相互融合的產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較強的滲透性和輻射力,為發展新興產業及其關聯產業提供了良好條件。文化創意產業在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可以輻射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 分類,根據我國的行業劃分標准,可以將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分為四大類,即:文化藝術,包括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音樂創作等;創意設計,包括服裝設計、廣告設計、建築設計等;傳媒產業,包括出版、電影及錄像帶、電視與廣播等;軟體及計算機服務。創意產業屬於文化產業的內涵,文化旅遊開發是熱門話題,我公司倡導創意經典、落地運營,為此專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專題研究,成立了文化保護與旅遊開發規劃設計中心,以下是公司的研究成果,列舉一二以供參考1.《情境再現:文化體驗模式創新的六幕》 2.《打造文化休閑名街模式探索》3.《歷史文化景點商業物業開發模式研究》4.《以旅遊為杠桿,撬動文化產業園區開發》以上是我們有關於文化旅遊開發的相關研究,希望可以為你提供幫助! 當然我們希望我們的這些研究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更多的研究者來關注文化旅遊的開發。
5. 體驗經濟時代下,旅遊消費行為表現出了哪些新特徵
(一)旅遊消費具有共性——角色扮演的夢幻性
根據心理學理論,人們在不同的場合會扮演不同的角色。一個人在旅遊過程中扮演的則是旅遊者的角色。旅遊者的動機中存在著濃厚的幻想因素,這些幻想因素使得旅遊者角色具有夢幻性,即旅遊主體在旅遊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往往與其在常住地角色相差甚遠,具有某種程度的不可思議色彩。旅遊者常表現出的反璞歸真的兒童稚氣角色、願望實現的成就者角色以及脫離現實的逃避者角色等。
在社會學理論體系中, 「反常態」理論和「神聖」理論也可以用來解釋旅遊體驗的「角色扮演的夢幻性」特點。
「反常態」指社會生活目標和實現生活目標的手段脫節後,給社會群體和社會個體帶來的精神頹廢、行為失常、缺乏生活目標,甚至社會道德敗壞等等異常狀態,是對世俗生活的一種消極的反應。由於社會生活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手段脫節,人們失去了原有的心理平衡感,變得迷茫,產生緊張感。這就需要通過其他的手段來調節這種脫節帶來的失衡感。各種形式的旅遊經歷也已被證明是調節這種失衡感的最常用的手段。
人們通過旅遊經歷來「逃避」或者獲得「目標實現」的體驗感。反常態使得旅遊者在旅遊中產生一種 「異種體驗」的渴望,在旅遊中就具體表現為「逃避者」和「反叛者」角色的出現。在旅遊消費中,「反常態」心理的驅使下旅遊者會產生與在常住地時迥然不同的消費行為,如:願意為一次異域或遠途旅行支付高額的費用;在旅遊中購買各種紀念品經濟學論文,吃昂貴的食品,完全超出了平時的生活預算,擺脫常住地的理性束縛並在無人相識的旅遊環境中放縱內心的追求,以夢幻的方式進行旅遊購買活動的。
「神聖」理論。社會學把人的生活分為「神聖」和「世俗」兩部分,認為「世俗世界」以單調和乏味為特徵,表現為「機械的分工」和「刻板的嚴守准則」;而「神聖世界」則呈現出一種「充滿活力 」的全新景象。「世俗世界」長時間的過分單調的刺激會給人們生理和心理帶來壓力,從而使人產生緊張感。為了緩解或消除這種心理緊張,人們必須通過某種方式來獲得「新的活力」。
「神聖」驅使下的旅遊者的心態是積極的,他們希望通過旅遊經歷來考證生活的意義和存在價值,升華宗教的信仰追求或者是追蹤某種文化的源頭,進而獲得「神聖」的體驗。不過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們之所以追求神聖,是因為要緩解「世俗生活」的單一性帶來的緊張感,是想通過感受「神聖世界」的新奇、變化和不可預見性來獲得一種心理補償。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長時間過分的復雜也會導致過分單調的刺激,進而給人們的生理和心理帶來壓力。因此在「神聖」驅使下的旅遊者往往表現為一定形式的自我約束:其行為方式與其在常駐地的行為方式相差不遠,受其長期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等的影響。
但這兩類旅遊消費者都渴望通過旅遊獲得自己嚮往的某種「體驗感」,進而實現情緒調節的目的。他們都願意為這樣的體驗付出一定的代價,在旅遊歸來,「體驗感」還會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對他們產生影響,這影響波及個人消費,也刺激著下一次旅遊需求的產生。
(二)旅遊消費動機的個體差異
旅遊消費總是體現不同程度的夢幻性,但是,旅遊消費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個人的生活經歷、人生閱歷、價值觀、信仰等,使旅遊消費呈現出個體的差異性,行為的特殊性。如表1所示:
6. 中國旅遊市場的特徵
基於對世界經濟發展的預測,90年代世界旅遊業進入新一輪高速增長階段。世界旅遊業出現了發展區域性統一市場趨勢。東亞太區域將在世界六大旅遊區域中保持發展速度領先的地位。世界旅遊將進入「無國境旅遊時代」。旅遊市場競爭將日趨國際化。國際旅遊市場的發展將出現七大特徵:1.市場細分化;2.從觀光型旅遊向度假旅遊為主轉變;3.追求更為靈活多變的旅遊方式;4.追求更多的參與性和娛樂性,5.銀色市場不斷擴大,6.對旅遊安全更為重預,7.區域旅遊盛行。 現代世界旅遊業發展呈現出千變萬化、錯綜復雜的局面。為了實現在本世紀末使我國成為國際旅遊業發達國家的宏偉目標,需要對未來世界旅遊業的發展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把握世界旅遊市場的發展趨勢和特徵,制定相應的旅遊市場營銷對策,以使我國在未來世界旅遊市場競爭中能夠取得有利地位。 一、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及對未來世界旅遊市場的影響 世界經濟的發展決定和制約著現代世界旅遊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長期國際和平環境和以計算機為標志的現代科學技術革命促使戰後世界經濟有了飛躍發展。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使世界上工業化國傢具備了國際旅遊產生的三大基礎因素:充足的餘暇時間,方便的交通條件和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目前規模的國際旅遊市場。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仍將決定未來世界旅遊市場的發展速度、規模和形成特點。從以往的發展實踐來看,每當世界經濟發展出現危機和波折時,都會對世界旅遊市場產生很大沖擊。例如1974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和1982年世界性經濟衰退都減緩了當年國際旅遊的發展速度,甚至一度曾使處於高速增長階段的世界旅遊業出現負憎長。而每當世界經濟發展比較順利時,世界旅遊市場就會以更高的速度進行擴展。從1960年到1980年的20年間,國際旅遊人數增長了4倍,國際旅遊總收入增長了13倍,平均年增長率分別為7.2%和14.1%,大大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年增長率。進入80年代以後,國際旅遊發展速度有所減緩。1990年全世界國際旅遊人數為4.15億,為1980年2.8億的1.48倍。1990年全世界國際旅遊總收入為2300億美元,為1980年953.5億美元的2.41倍。10年期間年增長率分別為4%和3%,仍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年增長速度。90年代世界經濟發展速度將會高幹80年代。據日本國民經濟研究協會預測,世界經濟在90年代將達到年均3.5%的增長率。雖然由於海灣戰爭,經濟衰退浪潮以及蘇聯和東歐各國因政治,經濟體制劇烈變革引起的經濟倒退使90年代開頭的幾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減緩。但90年代中、後期世界經濟發展將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促使90年代世界經濟活躍化的原因在於: 第一,世界政治局勢趨向緩和,世界范圍的大規模撤軍裁軍的浪潮將使浪費於軍備競賽上的資源轉向用於發展民用經濟。第二,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方面的新技術被付諸實用,計算機的日益普及,信息傳遞方式的改革和傳遞速度的加快形成了統一的國際信息社會,這些發展和變革將有力地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第三,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並將在世界經濟中佔有越來越大的份額。而在現代信息社會中經濟落後的國家有可能通過經濟起飛在較短的時期內接近或達到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根據世界經濟發展越順利,國際旅遊業越是以加倍的速度向前發展這樣一種「倍乘式效應」規律,90年代國際旅遊業將進入新一輪高速增長階段。經濟的穩定增長將使私人消費支出持續增長。世界旅遊組織秘書處的研究報告表明,如果假定價格不變,實際私人總消費的增長率為1%或低於1%,旅遊的增長率為零或為負數;私人消費的增長率為2.5%,旅遊消費的增長率為4%,私人消費的增長率為5%,旅遊消費的增長率為10%。可自由支配收入額度增加越多,旅遊消費的比例就越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僅次於生存需求的第二需求。世界旅遊價格水平在長期發展中大體上保持穩定,隨著人們工資收入的不斷增加,每次出國旅遊的必需支出占人們收入的比例會趨於降低,人們將具有越來越充裕的支付能力出國度假。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還將使人們擁有越來越多的可自由支配的餘暇時間。如果我們以70小時作為人們每周可有效利用時間的標准,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工業化國家每周工作時間為40小時,而每周可自由支配的有效時間為30小時。到本世紀末,預計人們每周可自由支配的有效時間將等於或超過每周工作時間。這樣人們將會利用周末3——4天的休息時間進行區域內國際旋游,利用每年可獲得的2-3次持續性休假時間安排進行長距離的洲際旅遊。未來10年中世界經濟的發展將使在世界范圍內的交通設施和交通工具更為完善和先進。聯結洲際之間和國際之間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的不斷建成,將給人們提供越來越方便的出國旅遊條件。新一代飛速更快、載客量更大的飛機的出現,將給國際旅遊市場的不斷擴大提供有效的保證。越來越發達的聯接世界的交通網路將不斷改變人們出國旅遊的時空感。國際旅遊將在世界更多的國家和地區以及在更深的層次上實現普及化。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將使世界產業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以服務業為標志的第三產業將構成世界經濟的主體。旅遊業作為第三產業的帶頭產業在本世紀末將取代石油,汽車等傳統支往產業而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
7. 上半年旅遊市場呈現哪些特點
8月2日,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旅遊內達到了28.26億人次,同比增長容11.4%,入境旅遊6923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2.45萬億,同比增長12.5%。
歐曉理介紹,文化方面,據初步測算,今年上半年全國文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5%,今年一季度全國5.7萬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是19052億元,同比增長了10.5%。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總計320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國產電影票房189.65億元,佔全國總票房的近60%。目前,全國電影銀幕超過5萬塊,居世界第一。總之,文化方面呈現出投資消費兩旺的局面。
8. 旅遊體驗營銷的特點是什麼
旅遊的本質就是一次旅遊經歷和閱歷,就是一次體驗。體驗營銷是一種伴隨著體驗經濟出現的一種新的營銷方式,形象地說就是賣感覺,賣體驗。體驗經濟的發展以及休閑旅遊時代的來臨,帶來了營銷模式的根本性變化,體驗式營銷作為一種為體驗所驅動的營銷和管理模式,將很快取代傳統的營銷和經營方法,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旅遊所具有的典型的「體驗性」特徵決定了在旅遊活動中開展體驗式營銷不僅具有必要性,而且會比其他營銷方式、方法收到更好的實效。針對特定的消費人群,設計出差異化的體驗旅遊產品,並利用企業優勢,製造產品獨有的個性,已成為現今旅遊市場的新方向。銘智旅遊策劃認為旅遊體驗營銷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以體驗為賣點吸引遊客
顧客的體驗來自於消費經歷對感覺、心靈和思想的觸動,它把企業、品牌與顧客的生活方式聯系起來。因此,對旅遊企業來說,營銷活動應在遊客的旅遊體驗深刻度上下工夫,這樣才更能吸引消費者。旅遊體驗營銷所真正關心的是遊客期望獲得什麼樣的體驗,旅遊產品對遊客生活方式有何影響,以及遊客對於這種影響有何感受。比如,鄉村旅遊者到鄉下旅遊,希望感受到朴實的鄉土氣息,吃兩頓土灶做的農家飯,在松軟清香的泥土上散散步,看一看一望無際的田野,和當地老農民嘮嘮嗑,真實地體驗一下農村遠離城市塵囂的寧靜生活。這才是體驗營銷人員應該深入考慮的賣點,而不是把旅遊者帶到農村去生硬地兜一圈,或是簡單體驗一下鄉村招待所里的「城市日常家庭生活」。
(二)旅遊場景以強調主題化
從體驗的產生過程來看,主題是體驗的基礎,任何體驗活動都是圍繞一個體驗主題展開的。體驗營銷首先要設定一個「主題」,即體驗營銷應該從一個主題出發並且所有產品和服務都圍繞這一主題,或者至少應設有一個「主題場景」(例如一些主題博物館、主題公園、游樂區,或以某一主題為導向的一場活動等)。並且這些「主題」並非是隨意出現的,而是體驗營銷人員精心設計出來的。例如,廣之旅旅行社曾組織過「夕陽紅戀之旅」,就是專為單身老人搭建鵲橋而設計的旅遊產品。
(三)產品設計以體驗為導向
體驗營銷必須創造顧客體驗,為顧客留下值得回憶的事件和感動瞬間。因此在企業設計、製作和銷售產品和服務時必須以顧客體驗為導向,企業的任何一項產品、產品的生產過程或售前、售中和售後的各項活動都應該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旅遊企業更應如此。企業在宣傳介紹產品時就應給遊客以美好的遐想空間,從而渴望真實的體驗。例如,香格里拉的服務口號「殷勤友好亞洲情」,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種溫馨、舒適和體貼的酒店服務,繼而心嚮往之。在實際提供服務時更是要方方面面保證旅遊者的體驗質量。體驗決定了旅遊者對旅遊產品的滿意度和品牌忠誠度。
(四)營銷活動以遊客為中心
首先,體驗營銷者真正以遊客的需求為中心來指導企業的營銷活動。如老年旅遊者喜歡節奏較慢、風景優美、安樂閑適的旅遊,於是就有旅行社突破傳統的海南幾日游,推出專為老人設計的三亞度假一月游。其次,體驗營銷真正以顧客為中心開展企業與顧客之間的溝通。如專營老年旅遊的上海老城隍廟旅行社建立了老年俱樂部,大大加強了其與旅遊者之間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從而得以及時更新、升級旅遊產品和服務,有效增加了遊客的體驗,使遊客獲得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滿足。
9. 簡述中國國內旅遊市場的特點,並結合特點談談國內旅遊市場下-步發展的方向
我國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條件改善,對國內外旅遊者的吸引力增強。
我國版旅遊資源豐富,文化自然權遺產數量眾多,截至2016年6月,我國已有50處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位列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義大利,其中:文化遺產34處、自然遺產10處、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處、文化景觀4處。
另一方面,我國的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尚未完全開發,隨著東部旅遊資源的深度開發、中西部旅遊資源的相繼開發和旅遊條件的改善,我國將會對世界產生越來越大吸引力,吸引眾多的旅遊者。
山水美如畫
游市場結構升級,逐步從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過渡
我國目前旅遊市場體系的結構仍然較單一,觀光型旅遊「一枝獨秀」。但隨著收入水平和改善生活質量需求的提高,居民將會選擇以放鬆心身、體驗生活的休閑度假
10. 旅遊業的文化特徵是什麼 如何來理解旅遊業的文化特徵
文化特徵范疇很多。
大部分都是地域文化的深發。
比如曲阜。孔夫子的老家那裡有孔廟,那版么隨權著而來的那個地區都是以孔文化為主題的延伸也好還是變形也好但是前提都是名人孔夫子為主線的。名人文化。
文化不止是是人文,還有地理文化,物產文化。
比如婺源,其實本身就是南方的一個小地方因為種植油菜花和古樸的鄉村得名。
比如泰山。泰山本身的文化在那裡那麼主體的旅遊文化就是大方向。
總結的特徵就是按照不同的地域文化為主體的,按知名人物為主導的,按自然環境為主體的。
更多的這就要看你想了解什麼你是要些論文還是要做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