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文化 » 鄂爾多斯鮮卑文化旅遊

鄂爾多斯鮮卑文化旅遊

發布時間: 2021-03-09 14:54:19

㈠ 鄂爾多斯的民族問題有哪些

匈奴

當伊朗人種的游牧民(斯基泰人和薩爾馬特人)占據著草原地帶西部即南俄羅斯時,無疑地還包括圖爾蓋河流域和西西伯利亞;草原地帶的東部是處於突厥-蒙古種民族的統治之下。其中在古代史上占統治地位的民族是以"匈奴"一名而被中國人所知。匈奴一名與後來羅馬人和印度人稱呼同一蠻族的名稱(Huns〔Hunni〕和Huna)是同詞源的。可能這些匈奴人(直到公元前3世紀的秦朝,才在中國編年史上清楚地記載了匈奴一名)在公元前第9和第8世紀時已經被中國人稱為嚴狁。更早一些的時候,他們可能被稱為"草粥",或更含糊地被叫作"胡人"。在歷史的黎明時期,中國人所知的胡人是指那些當時居住在中國邊境上,即在鄂爾多斯、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的那些民族。馬斯佩羅推測:所謂北戎即"北部之戎",分布在今天的北京西部和西北部,是一支胡人部落。其他的部落在公元前第4世紀時已經歸降於趙國的中國人。趙武靈王(大約公元前325-298年在位)甚至從他們那裡奪取了山西最北部(大同地區),實際上還奪取了今鄂爾多斯北部地區(約公元前300年)。正是為了有效地防範這些游牧民的進攻,秦國(陝西)和趙國(山西)的中國人都改他們的重車兵為靈活的騎兵。這一軍事改革帶來了中國服裝上的徹底變化;弓箭時代的長袍被從游牧民那裡學來的騎兵褲子所取代。從游牧民哪裡,中國武士們還模仿了羽毛裝飾的帽子、"三尾服"和後來對名為"戰國時期"的藝術起到很大作用的"帶扣"。也正是為了防禦匈奴,趙國及其鄰近諸國的中國人開始沿其北部邊境壘起最初的城牆,後來秦始皇統一和完成了城牆的建築,成為了長城。

據中國史家司馬遷記述,正是在公元前3世紀後半葉,匈奴似乎成為一支統一的、強大的民族,他們由一位名叫單於的首領統帥著,單於的全名漢文譯音是撐犁孤塗單於,中國人把這些詞解釋為"像天子一樣廣大的首領"。在這些詞中可以發現突厥-蒙古語詞根,特別是"撐犁"是突厥-蒙古語詞(Tangri,天國)的譯音。在單於之下,有兩個最大的官職,即屠耆王,意為左右賢王。漢文譯音"屠耆"與突厥字(doghri)有關系,意思是"正直的"、"忠實的"。就基本上以游牧生活為主的民族所能談到的固定居住地而言,單於住在鄂爾渾河上游的山區,以後成吉思汗蒙古人的都城哈拉和林就建在這兒。左賢王--原則上是單於的繼承人--住在東面,可能在克魯倫高地。右賢王住在西面,可能像阿爾伯特·赫爾曼認為的那樣,在杭愛山區、今烏里雅蘇台附近。接下去,匈奴統治集團內依次有: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然後是千夫長、百夫長,十夫長。這個游牧民族,在行進時被組織得像一支軍隊。一般行進的方向是朝南,這在突厥-蒙古種各民族中已成為習慣;類似的現象在匈奴的後裔、6世紀的突厥人中,以及成吉思汗的蒙古人中都可以看到。 中國人描繪的匈奴肖像上的特徵,我們在他們的繼承者突厥人和蒙古人身上也可以看到。威格爾概括道:"他們的身材矮而粗壯,頭大而圓,闊臉,顴骨高,鼻翼寬,上胡須濃密,而領下僅有一小撮硬須,長長的耳垂上穿著孔,佩戴著一隻耳環。頭部除了頭頂上留著一束頭發外,其餘部分都剃光。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身穿長齊小腿的、兩邊開叉的寬松長袍,腰上系有腰帶,腰帶兩端都垂在前面,由於寒冷,袖子在手腕處收緊。一條短毛皮圍在肩上,頭戴皮帽。鞋是皮製的,寬大的褲子用一條皮帶在踝部捆紮緊。弓箭袋系在腰帶上,垂在左腿的前面,箭筒也系在腰帶上橫吊在腰背部,箭頭朝著右邊。" 上述服裝的一些細部,特別是裹齊踝部的褲子,對匈奴人與斯基泰人來說都是共同的。有許多習慣也是相同的:如葬禮上的犧牲。匈奴和斯基泰人都是在酋長(或首領)的墓上,割開其妻子及隨從們的喉嚨,至於匈奴人,其人數達到上百或者上千。希羅多德(IV.65)記載,斯基泰人將敵人的頭蓋骨在沿眉毛平處鋸開,在外面用皮套蒙上,裡面嵌上金片,作為飲器使用。《前漢書》證實了匈奴人中有同樣的習慣。這一習慣特別是從老上單於用月氏王的頭蓋骨來飲酒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確實,匈奴和斯基泰人都是把頭看作戰利品的。希羅多德(IV.64)曾提到斯基泰人在戰利品中展示他們砍下的敵人的頭顱以及掛在馬韁繩上的頭皮,以示誇耀。 在匈奴的後裔,即公元第6世紀的突厥人中,一個戰士墳墩上的石頭,其數目是與他一生中所殺敵人的數目成比例。這種嗜血性的風俗也同樣盛行於印歐種和突厥-蒙古種的游牧民中。斯基泰人用敵人的血灑在插在一個小土堆上的神聖的短彎刀上,以及喝一杯被他殺死的第一個敵人的血。匈奴人在訂盟約時,要用人頭蓋骨製成的容器喝血。在悼念死者時,斯基泰人和匈奴人用小刀把臉劃破,"讓血和淚一起流出來"。 像斯基泰人一樣,匈奴人基本上是游牧民,他們生活的節奏也是由他們的羊群、馬群、牛群和駱駝群而調節。為尋找水源和牧場,他們隨牧群而遷徙。他們吃的只是畜肉(這一習慣給更多是以蔬菜為食的中國人很深的印象),衣皮革,被謝裘,住氈帳。他們信奉一種以崇拜天(騰格里)和崇拜某些神山為基礎的、含混不清的薩滿教。他們的單於或者最高君主,在秋季召集全體匈奴人(這個季節馬最壯)課校人畜。所有的中國著作家都把這些野蠻人描述成頑固的掠奪者,他們會出其不意地出現在耕地邊緣,侵襲人畜和搶劫財產,然後在任何還擊可能來到之前帶著戰利品溜走。當他們被追趕時,他們的戰術是引誘中國軍隊深入大戈壁灘或是草原荒涼之地,然後在自己不遭埋伏的情況下,以雷雨般的箭懲罰追趕者,直到他們的敵人被拖垮,被飢渴弄得精疲力竭,他們才一舉而消滅之。由於他們的騎兵的機動性以及他們的弓箭技術,這些方法相當有效。在從最初的匈奴到成吉思汗時期的所有草原居民中,這些方法都很少變化。對於所有那些由馬上弓箭手組成的部落,無論是東方的匈奴人或是西方的斯基泰人,這些方法都是共同的。正如希羅多德所陳述的,斯基泰人對付大流士就是採用同樣的策略。大流士及時地意識到這種危險,並且在這種"退出俄羅斯"可能終止災難的來臨之前就撤退了。有多少中國將領後來因為缺乏這種謹慎,他們受到匈奴人佯裝逃逸的蒙蔽而進入沙漠荒涼之地,在那兒遭到了屠殺呢? 至於匈奴在突厥-蒙古種各民族中的語言位置,一些作者,如白鳥庫吉傾向於把他們歸入蒙古種人。相反,伯希和從漢文譯本所提供的反復核對的幾次巧合中,認為全面來看,這些匈奴人應該屬於突厥種,特別是他們的政治領導人。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其族屬尚無定論,主要有突厥、蒙古等說。無文字。戰國末,常擾掠秦、趙、燕北邊,三國相繼築長城以拒之。冒頓單於在位(前209~前174)時,統一各部,建立國家,統有大漠南北廣大地區。老上單於(約前174~前160)時,匈奴勢力東至遼河,西越蔥嶺,北抵貝加爾湖,南達長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草原游牧帝國。漢初,匈奴不斷南下侵掠。公元前200年,圍漢高祖劉邦於白登山(今山西大同東北),遂迫漢朝實行和親,且歲奉貢獻,並開關市與之交易。然而,匈奴仍屢屢背約南侵,成為漢朝一大邊患。漢武帝時國力強盛,曾3次(前127、前121、前119)大舉出兵反擊匈奴,匈奴勢力漸衰。漢代,匈奴由於天災、人禍及漢軍的打擊,發生過兩次分裂:一次是公元前57年左右出現的五單於並立局面。結果是公元前53年呼韓邪單於歸漢,引眾南徙陰山附近。公元前36年,漢西域副校尉陳湯發西域各國兵遠征康居,擊殺與漢為敵的郅支單於,消滅了匈奴在西域的勢力,公元前33年,漢元帝以宮人王嬙(昭君)嫁呼韓邪單於,恢復了和親。另一次是王莽篡漢後,匈奴的勢力有所發展。但到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日逐王比被南邊八部擁立為南單於,襲用其祖父呼韓邪單於的稱號,請求內附,得到東漢允許。匈奴又一次分裂,成為南北二部。南下附漢的稱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

南匈奴屯居朔方、五原、雲中(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等郡,東漢末分為五部。至西晉,南匈奴人在逐步轉向定居農耕生活,但除了上層貴族生活習慣和文化教養受漢文化影響較深外,匈奴仍然聚族而居,社會結構變化不大。304年,匈奴劉淵建立政權,民族共同體開始瓦解,逐漸漢化。除劉趙政權外,十六國中的夏(赫連氏)和北涼(沮渠氏)也是匈奴支裔建立的。

公元91年,漢軍出居延塞(今內蒙古西部額濟納旗一帶),圍北匈奴單於於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北匈奴戰敗後部分西遷,余眾後來歸附於興起的鮮卑。多數學者認為,西遷的北匈奴就是歐洲史上的匈人。

起源

㈡ 內蒙古十大必去景點有哪些

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胡楊林景區、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克什克騰石陣景區、滿洲里套娃景區、滿洲里國門景區、扎蘭屯風景名勝區、大興安嶺根河源國家濕地公園、響沙灣、成吉思汗陵。

一、呼倫貝爾大草原

我國現存最豐美的草原牧場,擁有最純潔的藍天、白雲和最優質的牧草,是草原攝影的勝地。
除了絕美的風景,草原上還能騎馬、觀看摔跤、賽馬,品嘗「全羊宴」,體驗游牧民族獨特風情。

這里礦泉資源得天獨厚,礦泉群集飲用、洗浴、治療於一體。公園處於高原大陸性氣候區,冬季寒冷漫長,夏季短促涼爽,是天然的旅遊、避暑、休閑的好去處。

㈢ 鄂爾多斯文化的文化發源地

(「河套人」與「河套文化」 )
1922年,法國天主教神父,地質古生物學家桑志華(E.Licent)在鄂爾多斯地區根據當地蒙古人旺楚克提供的線索找到了盛產動物化石的薩拉烏蘇河大溝灣,並從地表拾到了三件已相當石化的人類肢骨。1923年,桑志華和另一位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Teilhard de Chardin)組成一支考察隊在鄂爾多斯地區進行考察,先後發現了水洞溝與薩拉烏蘇河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後來,德日進在室內研究中,從1922年採集的一堆羚羊牙齒和鴕鳥蛋片中意外地發現了一顆石化程度很深的人類的上門齒。這顆牙齒經北京協和醫院解剖科主任卡達生(Davidson Black)研究,命名為「河套牙齒」(The ordos Tooth)。四十年代,我國的石器時代考古學家裴文中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河套人」和「河套文化」兩個中文名詞。「河套人」以那顆「河套牙齒」為代表,「河套文化」以水洞溝(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境內)與薩拉烏蘇河今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境內)兩地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物為代表。
1956----1960年間,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家汪宇平曾三次赴薩拉烏蘇河一帶調查發掘,他在范家溝灣又發現一處舊石器地點,並從薩拉烏蘇河的現代階地堆積物中找到了一件人類頂骨和一件股骨化石。後經我國古人類學家吳汝康研究,認為河套人「可能比西歐典型的尼安德特類型的人類更為接近於現代人,也就是更可能是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六十年代以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等多家單位在裴文中、賈蘭坡先生的組織帶領下曾多次到鄂爾多斯薩拉烏蘇河一帶進行綜合考察,陸續發現了一些人類化石與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
到1980年,在薩拉烏蘇一帶發現河套人類化石有額骨、頂骨、枕骨、單個門齒、下頜骨、椎骨、肩胛骨、肱骨、股骨、脛骨、腓骨計23件,其中有6件河套人化石材料發現於薩拉烏素組原生地層里,解決了河套人的確切原生層位問題,河化石的科學價值得到了確認。在薩拉烏素河沿岸發現的舊石器文化地點兩處,一處在邵家溝灣,1923年由德日進和桑志華發現,當時發掘得到一批石製品和大量人工打碎的動物骨頭;另一處在范家溝灣,1956年汪宇平發現,他先後在此採集了80多件石製品和一些人工打碎的動物骨頭,發現了一些燒骨和炭屑。1980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蘭州沙漠研究所等單位進行綜合考察時,又在范家灣溝發掘到130多件石製品和大量人工打碎的動物骨頭,同時採集到相當數量的灰屑。
經科學界研究初步認定:河套人的體制特徵接近於現代人,但還保留著某些較現代人原始的特點,它在人類的進化階段屬於晚期智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實驗室用碳14方法測得河套人的年代為距今35000多年。薩拉烏蘇河一帶發現的舊石器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產物,它在文化傳統上可以歸於華北地區的「周口店第1地點(北京人遺址)----峙峪系」。
河套人及其河套文化遺址從1922年發現以來,已歷七十餘年,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對於這一內容相當豐富,地理位置相當重要的遺址來說,發掘與研究工作還顯得不夠。今後,隨著更多的材料的發現,我們還應該在河套人的生活環境、時代文化特徵,薩拉烏蘇地區人類活動的歷史以及與周圍地區的聯系等方面展開更深入、更系統的研究。
這,就是「河套文化」,它揭開了鄂爾多斯文化史上耀眼奪目的第一章。 從仰韶到龍山
朱開溝在鄂爾多斯地區的四道柳川與束會川之間、伊金霍洛旗納林塔鄉境內。1974年,自治區與伊盟的文物工作者在這里發現了一處縱跨新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址。發掘證明,朱開溝的文化內涵與出土的器物自成一相對完整體系,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故命名為「朱開溝文化」。
朱開溝文化遺址總面積達50萬平方米。根據對地層和發掘出的器物群的初步研究,這里的文化大體可以分為五期。據碳14法測定。第一期距1980年為4450±70年,第五期距1980年為3420±70年,朱開溝文化早晚延續約1000年。朱開溝文化遺址中的文化遺存十分豐富。這里發現的許多陶器作坊遺跡,說明新石器時代鄂爾多斯地區的制陶業已經走過了漫長的歷程,並且逐漸興盛達到了較高的發達程度。在這里的仰韶文化晚期的文化遺存中,發現了半地穴式的石屋與窯穴。半地穴式石屋在人類建築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大量石器和陶器說明,仰韶文化時期鄂爾多斯地區仍處於原始氏族社會農業部落階段。在龍山文化時期的文化遺存中,陶器尤為豐富,器物的演變序列比較清楚,陶器藝術既反映了傳統的承繼與保留,也反映了對周邊地區(特別是中原地區)文化的吸收,表現了鄂爾多斯地區在歷史上的文化交流與匯合。在朱開溝文化的晚期遺存中,發現了大量的青銅器,說明鄂爾多斯地區在早商時期已經具有較發達的經濟與較高的生產水平。
總之,朱開溝文化內涵豐富,歷史跨度較大,它上承古老的「河套文化」,中經「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又下啟鄂爾多斯青銅文化的先河,它是鄂爾多斯文化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此外,在鄂爾多斯高原發現的仰韶文化遺址主要的有準格爾旗烏日圖高勒鄉壕賴梁遺址與伊金霍洛旗東北、東勝市東南的爾吉奈曼溝遺址。鄂爾多斯發現的龍山文化遺址較多,屬於龍山文化早期遺存的腦包溝門、荒地窯子等,屬於龍山文化晚期遺存的有房塔溝、寨子上、西麻青等。從這些豐富的文化遺存中,我們可以探尋出數千年前生活在鄂爾多斯大地上的人們留下的歷史蹤跡。 鄂爾多斯青銅文化是鄂爾多斯文化史上的一顆明珠,它以鄂爾多斯為中心廣泛流布於中國北方以至歐洲。鄂爾多斯式青銅器濫觴於早商時期,到春秋晚期達到鼎盛階段,到戰國晚期漸趨衰落,延續到東漢或更晚時期。
鄂爾多斯式青銅器有兵器、工具、裝飾品、生活用具與車馬具等,其製作工藝與表現手法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鄂爾多斯青銅器與鄂爾多斯動物紋的完美結合,融鑄成為鄂爾多斯文化史上的一大藝術奇觀。
鄂爾多斯青銅文化發源於鄂爾多斯高原,流布相當廣泛。在殷墟文化期,除近鄰晉、陝地區外,向南已波及到渭河流域、豫北殷墟文化和先周文化區域,向東達遼東沿海。西周至春秋時期,在河北北部和內蒙古東部大部分布於夏家店上層文化區域,向北經蒙古至外貝加爾的廣大地區,尤以米努辛斯克盆地較為集中,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多分布於內蒙古、陝西、寧夏、河北等地的戰國秦趙長城沿線,向東似不越過承德至張家口一線。兩漢時期,主要分布於蒙古境內,北至西伯利亞,西至阿爾秦,東達遼寧西豐縣。
鄂爾多斯青銅文化在其發展過程中,與周圍的中原文化,東北地區的夏家店上層文化,西伯利亞卡索拉文化,塔加爾文化等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既有對周圍諸文化的吸收,也有對周圍諸文化的影響。
關於鄂爾多斯青銅文化的族屬問題,文物考古工作者認為,商周至春秋時期的鄂爾多斯式青銅器應為狄人的先期文化和狄人文化。隨著氏族的演變和發展,春秋晚期至戰國初期的鄂爾多斯式青銅器可以稱之為先匈奴文化或早期匈奴文化。戰國晚期的鄂爾多斯式青銅器又可能是林胡的遺物。到兩漢時期的鄂爾多斯式青銅器則是匈奴族的遺物。總之,鄂爾多斯青銅文化是以匈奴為主體的我國北方諸部族或諸民族共同創造的。 鄂爾多斯地區是匈奴民族最早的棲息地和活動搖籃之一。河套匈奴文化是鄂爾多斯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在鄂爾多斯地區發現的河套匈奴文化遺存主要有青銅器、青銅飾牌、銅鏡、鐵器、陶器、漢字瓦當、官印及金、銀、玉、瑪瑙、琉璃等物品,內容豐富,數量之多,工藝之精,均屬罕見。1972年冬,杭錦旗阿門其日格公社桃紅巴拉東北4公里阿魯柴登沙窩子中出土了一批飾有各種動物紋的金銀器,1973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派李作智、田廣金等前往調查,結果在這一帶發現了一批春秋晚期和戰國時代的匈奴墓葬。1975年,內蒙古博物館與文物工作隊在准格爾旗大路公社玉隆太村發現了戰國時期的匈奴貴族墓。1979年准格爾旗卜爾陶亥公社西溝畔村民張先寶發現一批文物,內蒙古文物工作隊與伊盟文物工作站派員調查,又發現一處戰國時期的匈奴墓地。1980年,文物工作者又在西溝畔發現匈奴墓地。此外,東勝縣的補洞溝,伊金霍洛旗的公蘇壕,准格爾旗的速機溝等地均發現大量匈奴文化遺存。
經綜合整理研究,學者們將河套匈奴文化劃分為青銅時代(商到春秋時期)、早期鐵器時代(戰國時期)、鐵器時代(兩漢時期)。匈奴的青銅時代,大約是從原始氏族到部落聯盟時期。到鐵器時代,匈奴才進入建立統一國家的文明社會。在匈奴文化的發展史上,漢民族的文化影響十分鮮明。匈奴分為南北二部之後,南匈奴入塞,在鄂爾多斯地區居住百餘年,共傳19代單於。東勝曾發現一方「漢匈奴栗借溫禺?」印,可能是漢頒發給南匈奴的印章。北匈奴西遷,馳騁於歐亞草原,推動了歐洲古代史的發展。歷史證明,匈奴民族對於鄂爾多斯的開發,對於豐富我國的古代文化寶庫,對於溝通中西文化交流,均有重大貢獻。
魏晉南北朝時期,邊疆各民族與中原地區的接觸日益頻繁,出現了北方各民族紛紛南下入居中原的民族大遷徙與大融合的局面。此時的匈奴人大多集中於鄂爾多斯東南部地區。而早先居於漠北的鮮卑族占據了鄂爾多斯大部地區。公元386年,鮮卑族建立北魏。河套地區又為匈奴鐵弗部(由匈奴男子與鮮卑女子婚配產生形成)所佔據。公元407年,鎮守朔方的鐵弗部首領劉勃勃在鄂爾多斯地區建立「十六國」之一的大夏國。大夏建國後,又在鄂爾多斯興建了大夏國都,是為「統一天下,群臨萬邦」的「統萬城」。大夏立國,凡25年,到公元431年為北魏所滅,而城猶未毀,遺跡至今尚在。

㈣ 鄂爾多斯至滿州里有哪些景點

滿洲里因為屬於我國邊境自治區內蒙古的一個旅遊名城,所以名氣還是很大的。滿洲里地理位置特殊,美麗景點很多。
大家都知道滿洲里是與俄羅斯接壤的,因此在滿洲里有個極具俄羅斯風情的旅遊景點套娃廣場,這個廣場是專門以可愛的套娃為主體的娛樂廣場,體現了俄羅斯跟中國文化相結合的特色,在廣場上除卻主題套娃以外,還有八個功能性的可愛的套娃,另外還有二百多個代表了不同國家的小套娃,甚至還有不少復活節的彩蛋,晚上的時候非常熱鬧,絕對是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滿洲里還有很有特色的中俄互市貿易區,這個地方可以購買到很多俄羅斯產品,因此你來到這里,就感覺跟去了俄羅斯一樣,而且這里的東西是可以砍價的,這里都是中國小販,所以說大家也不用擔心語言不通的問題,使勁砍價就是了,相信你可以以最低的價格買到你喜歡的產品的。
滿洲里還有個很著名的國門,所謂國門真的很有意義,因為國門對面就是俄羅斯這個國家的國門,所以這里是一個真正的國門,在這里還有一塊碑,代表著這邊是我們的地盤,不受任何人的侵犯,因此國門對於我們國家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最後給大家推薦的是拓跋鮮卑古墓群,拓跋鮮卑族是一個很古老的民族,在滿洲里有著很多的拓跋鮮卑的古墓群,大概有三百多座,在這里曾經出土了四百多件文物,所以說這是一個很有歷史特色的景點。如果你對拓跋鮮卑族非常有興趣,你可以來這里了解一下與他們有關的知識,在這里可以學習到很多的民族文化,也可以了解到很多我們不曾熟悉過的歷史。因此,拓跋鮮卑古墓群也是大家一個不可不來的景點。

㈤ 內蒙古有什麼風景名勝

1、呼倫貝爾大草原

海拉爾國家森林公園原為海拉爾西山風景區,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首府海拉爾區政府和工人新村西部,分為南園、北園、西園和後備資源區,統稱為三園一區。

(5)鄂爾多斯鮮卑文化旅遊擴展閱讀:

內蒙古自治區,通稱內蒙古,簡稱「蒙」。首府呼和浩特市。內蒙古橫跨中國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地區,接鄰八個省區,是中國鄰省較多的省級行政區之一。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資源主要由草原、古跡、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觀」構成。森林景觀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民俗游覽主要包括蒙古族歌舞,蒙古族「男兒三藝」——賽馬、摔跤、射箭,那達慕等。

參考資料:網路-內蒙古

㈥ 什麼是鄂爾多斯文化

什麼是鄂爾多斯文化

包海山

在歷史傳承、時代進步和社會擴展中,鄂爾多斯文化創造和吸收了很多內容,日益變得豐富多彩。從物體文化角度來看,有古代的長城文化、秦直道文化、阿爾寨石窟文化、青銅器文化以及現代的文化場館建設、景觀建設、工藝品製造等。從人文文化角度來看,作為不同歷史時期人類智慧最高結晶的老子哲學、成吉思汗文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等,對鄂爾多斯人的思想意識、行為准則和文化創造等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從藝術文化角度來看,鄂爾多斯蒙古族歌舞、融匯蒙漢藝術的漫瀚調等蜚聲國內外,等等。在這里,我們簡要談三個方面的內容。

(1)從地域文化角度來看,鄂爾多斯文化是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的交融體。鄂爾多斯所在的自然地理環境,首先是草原,稱鄂爾多斯草原;同時西、北、東三面黃河環繞,鄂爾多斯又處在黃河地理區域。從宏觀上以更大的視野來看,黃河岸邊有草原,草原懷中有黃河,黃河源頭是草原,可謂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草原與黃河原本就是一個密不可分的大自然生態系統。鄂爾多斯就處在草原與黃河相伴相依的大自然生態系統之中,因此鄂爾多斯文化中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的交融是天然形成的。

(2)從民族文化角度來看,鄂爾多斯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交融體。鄂爾多斯是以蒙古族為主體、以漢族為多數的多民族聚居區。鄂爾多斯有很多民族,而且作為多數的漢族也是多民族構成的。據有關資料,「五胡入中華」,中原大約六七成的漢族逃往江南,草原游牧民族不斷湧入,使「關中人口百餘萬,氐羌和鮮卑等民族佔半數」。唐朝也是鮮卑族和漢族共同創造的。李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和初期君王都是胡化了的漢人和鮮卑貴族女性的混血兒。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生母和皇後都是鮮卑人。經過幾代連續雜交混血,使李唐家族血統里的漢血比例降到四分之一以下。現在,多民族之間通婚的現象更為普遍,這是血液的交融,也是文化的交融。

(3)從經濟文化角度來看,鄂爾多斯文化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發展的文化。在社會發展中,人是主體,經濟是基礎。鄂爾多斯文化從游牧文化、農耕文化以及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的交融中發展而來,現在面對的是現代農牧業文化、現代工商業文化、高科技新興產業文化。現在鄂爾多斯通過城鄉統籌、結構轉型、集約發展等措施,實施創新強市戰略。鄂爾多斯文化就是為這種發展戰略提供服務的文化,也只有通過為這種發展戰略提供服務,鄂爾多斯文化才能推動和引領鄂爾多斯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諧發展。

——選自真正編撰的《鄂爾多斯學概論》

㈦ 鄂爾多斯、呼和浩特附近風景好的草原

1、響沙灣(鄂爾多斯)

響沙灣於1984年1月被開辟為旅遊景點,1991年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國線景點,1999年轉為民營股份制企業,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鄂爾多斯草原(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草原旅遊區興建於2004年,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騎射之地、游牧之所」的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境內,佔地面積1.6萬畝,是內蒙古中西部接待規模最大的草原休閑度假目的地之一。

3、世珍園旅遊區(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世珍園旅遊區是由鄂爾多斯市勝達有限責任公司以世界重要保護濕地、鄂爾多斯遺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依託投資興建,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建設為一體的大型生態旅遊區。

4、內蒙古博物館(呼和浩特)

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位於呼和浩特市新華街2號,成立於1957年5月5日。該館有四項基本陳列:「內蒙古古生物陳列」、「內蒙古歷史文物陳列」、「內蒙古革命文物陳列」、「內蒙古民族文物陳列」。

5、呼和浩特市博物館(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博物館前身是公主府。公主府按皇族品級營造,佔地40餘公頃,院落五重,殿堂三進。寢殿兩面建花園、馬場,其後為禁衛房和園林,園林內池、山、樓、塔諸景齊備。民國時,公主府幾經改建,但主體建築尚保存完好。

6、盛樂博物館(呼和浩特)

盛樂博物館位於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盛樂古城遺址東側,是遺址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座以北魏北都盛樂城及鮮卑族為主題的博物館。

㈧ 內蒙古十大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內蒙古何止是個必去的景點,事實內蒙古有著最為豐富的旅遊資源,從東部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額爾古納濕地、大興安嶺的阿爾山、再到錫林浩特的錫林郭勒大草原、科爾沁沙地、渾善達克沙地、輝騰錫勒大草原、克什克騰石陣、再到西部的響沙灣、巴彥淖爾的秦漢長城,已經巴丹吉林的胡楊林和巴丹吉林沙漠、陰山岩畫等等,是在太多了,還有眾多的召廟和王爺府。

眾多的召廟,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個綿綿召,這里描述的是首府城市周便的召廟文化。

更為久遠的還有大窯文化、紅山文化、昭君文化,黑城的西夏文化,北魏時期的盛樂古城等等,哪一個都值得遊客去仔細研究。一本書都未必能夠講清楚。

㈨ 鄂爾多斯的歷史沿革

鄂爾多斯歷史悠久。距今14萬到7萬年前,「河套人」就在伊克昭盟烏審旗境內的薩拉烏蘇河(又名無定河、紅柳河)流域繁衍生息,創造了著名的古代「鄂爾多斯」文化,史稱「河套人文化」。
大禹建立國家後,把國家分為九州,此時的鄂爾多斯為雍州所轄,而鄂爾多斯的西南部則屬渠搜國所管。
成湯滅夏後,夏因君主的兒子獯鬻帶著眷屬逃到渠搜避難,從此之後,鄂爾多斯的西南部被獯鬻所統。商朝建立後,鄂爾多斯西南部被劃為鬼方。
商朝滅亡之後玁狁民族的軍事力量日漸強大,威脅著西周的安全,周宣王於公元前827年和822年,分別派大將南仲、尹吉甫兩次進攻玁狁,並命令南仲在薩拉烏素河、榆溪河沿線要地築城設防,歷史上被稱為朔方城,在今鄂爾多斯東北部置榆中。
公元前5世紀末,今鄂爾多斯東部的准格爾旗一帶為魏國行政轄區,名上郡。
公元前328年,魏被秦戰敗,魏把上郡割讓於秦。此後,秦國殺掉義渠王,在鄂爾多斯西南部的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及其相鄰地區設置了北地郡,其餘地域為樓煩等游牧部落的聚居區。
公元前306年,趙國打敗林胡、樓煩,在鄂爾多斯東北部一帶設置雲中郡、九原郡。戰國後期,鄂爾多斯東部地區一直為秦國所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在今鄂爾多斯一帶設立郡、縣: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一帶屬北地郡,准格爾旗、伊金霍洛旗東部一帶屬雲中郡,達拉特旗、准格爾旗北部一帶屬九原郡,烏審旗、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南部一帶屬北地郡,四郡下轄34個縣。此時的鄂爾多斯地區有兩個歷史稱謂,即「新秦中」、「河南地」。
公元前127年,西漢在今鄂爾多斯達拉特旗北部地區設五原郡,郡下設河陰、曼柏、高興三縣;杭錦旗一帶設朔方郡,郡下設臨戎、沃野、臨河、廣牧、朔方、呼遒、渠搜等縣;准格爾旗北部地區設雲中郡,郡下設沙南縣;在今准格爾旗東部及東勝區、伊金霍洛旗相關地區設西河郡,郡下設谷羅、富昌、美稷、增山、虎猛、大成6個縣;在今烏審旗一帶設上郡,郡下設奢延、白土、高望3縣。
公元121年,西漢為了管理投降漢朝的匈奴人,在鄂爾多斯地區設立五個屬國,即上郡、西河郡、五原郡、朔方郡、雲中郡。
公元10年,王莽篡權後,為控制今鄂爾多斯地區,將朔方郡改為渠搜郡,五原郡改為獲降郡,雲中郡改為受降郡,西河郡改為歸新郡。
鑒於國家財政困難,漢光武帝劉秀決定減少一些地方行政機構,於公元35年(建武11年)和公元44年(建武20年)先後撤銷朔方郡、五原郡,將今鄂爾多斯地區歸並州(今太原市)領有。
公元47年,匈奴萸踺日逐王比歸附東漢,比自立為呼和邪單於,據有今准格爾旗納林一帶。
公元50年,東漢又將今鄂爾多斯地區分隸於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河西郡、上郡。朔方郡轄有今鄂爾多斯杭錦旗南部、鄂托克前旗一帶,下轄朔方縣、廣牧縣、大成縣;五原郡轄有達拉特旗和准格爾旗的北部一帶,下轄河陰縣、曼柏縣;雲中郡轄有今准格爾旗東北部地區;下轄沙南縣;河西郡轄有今東勝市、伊金霍洛旗和准格爾旗西南部一帶,下轄美稷縣、平定縣;上郡轄有今伊金霍洛旗南部和烏審旗一帶,下轄榆林縣、奢延縣。
東漢靈帝劉宏登基之初(公元168年),由於農民起義的沖擊,東漢王朝已無法維持對全國的統治,公元188年,南匈奴擺脫東漢管轄,鄂爾多斯被北方匈奴、烏桓、鮮卑、羌等少數民族開為游牧區。 公元319年,後趙在今杭錦旗北部建立朔州。
公元407年,赫連勃勃在今烏審旗南部薩拉烏素河畔建立大夏國,歷史上稱為統萬城,其遺址至今可見。
公元425年,北魏在今伊盟北部沿邊一帶設置沃野、懷朔、撫冥、柔玄、懷荒、武川六鎮,統萬城改為統萬鎮。在今准格爾旗黃河沿岸一帶建立朔州,在今鄂托克前旗一帶建立西安郡。以統萬鎮為中心設夏州,夏州下轄化政郡,該郡下轄革融縣、岩綠縣;熙部下轄山鹿縣、新囶縣;金明郡下轄永豐縣、啟寧縣、廣洛縣;代名郡下轄呼酋縣、渠搜縣;靈州轄今鄂托克前旗一帶,鹽州大興郡轄今鄂托克前旗南部一帶,五原郡轄今鄂托克前旗城川一帶,東夏州上郡沃野鎮、悅跋城轄今鄂托克前旗西部一帶。
公元525年,裁朔州,將朔州在今鄂爾多斯的地盤歸入並州。
公元534年,北魏在今鄂爾多斯南部設夏州。 公元589年,隋朝在今准格爾旗、達拉特旗、東勝區一帶設榆林郡、下轄榆林縣、富昌縣、全河縣;在今鳥審旗和鄂托克旗相鄰地區設朔方郡,下設岩綠縣、寧朔縣、德靜縣、長澤縣;在今達拉特旗和杭錦旗的部邊沿設五原郡(公元585年曾在這里設豐州),下轄九原縣、永豐縣、安化縣、大同城;在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沿黃河地區設靈武郡,下轄杯遠縣、靈武縣、回樂縣、弘靜縣、豐安縣;在今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一帶設鹽川郡,下轄五原縣。
唐王朝建立後,唐太宗於公元672年將今鄂爾多斯地區劃入關內道領屬,在今准格爾旗、東勝區東部設勝州,下轄榆林縣、河濱縣(公元629年曾在此設雲州,630年又改為威州);在今伊金霍洛旗南部及烏審旗一帶設夏州(公元724年改為朔方郡,756年又改為漫州),下轄岩綠縣(此前公元628年曾將岩綠縣改為朔方縣)、德靜縣(公元633年該縣歸北開州管轄,公元634年將北開州改為化洲,公元639年廢化州,改名為德靜縣)、寧朔縣(公元619年在此設南夏州,公元654年又設寧朔縣)、長澤縣(公元633年改為長洲,公元639年廢州,又設長澤縣,隸夏州);在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設宥州(公元680年在此設「六胡州」;魯州、麗州、舍州、塞州、依州、契州;公元704年將六胡州合並成匡州、長州;公元707年設立蘭池都督府,分六州為縣;公元721年改設魯州、麗州、契州、塞州;公元738年在此設宥州),下轄延恩縣(公元738年在此設匡州)歸仁縣(原為蘭池州長泉縣)、懷德縣(唐初為塞門縣,公元732年改為懷德縣)、長澤縣(原屬夏州,公元820年將夏州改隸宥州);在鄂托克前旗的南部設鹽州(公元618年將鹽川郡改為鹽州,公元627年將鹽州廢棄,改為靈州的一個縣,梁師都敗北後又設鹽州,先隸夏州都督府,後隸靈州都督府,公元742年更名為五原郡;公元758年改為鹽州),下轄五原縣(為隋代五原縣,梁師都有後,將五原縣治所遷至靈州,公元628年又設白池縣,公元663年將白池縣更名為興寧縣);在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西部地區設靈州(為隋代靈武郡,公元618年改為靈州,公元742年將靈州改為靈明郡,公元758年又改為靈州),下轄懷遠縣(為隋代懷遠縣舊址,從公元637年始,還轄有豐州所屬之九原縣、就豐縣、保靜縣、回樂縣、溫池縣);在杭錦旗北部設豐州(為隋朝時的五原郡地;公元618年改為豐州,公元630年設豐州都督府,公元637年廢棄豐州,劃歸靈州,公元684年又設豐州),下轄九原縣(公元653年設九原縣)、永豐縣(隋朝置永縣,公元623年廢棄,650年又設永豐縣)。
唐朝為安置歸順的突厥汗國的部落,於公元649年在今伊金霍洛旗南部與烏審旗一帶設羈禁州府定襄都督府,下轄阿德州、執失州、拔延州、蘇農州;公元630年在烏審旗一帶設雲中都督府;公元643年設舍利州、阿史那州、綽州、思壁州;白登州;於公元663年在今烏審旗與鄂托克前旗一帶設桑乾都督府,下轄郁射州、藝失州、卑失州、吒略州;於公元649年設呼延都督府,下轄賀魯州、葛羅州、趼跌州3在今烏審旗南部設達渾都督府,下轄安化州、寧朔州人、仆固州;在今烏審旗中部設靜邊州都督府,下轄北夏州;在今鄂托克前旗南部設樂容州都督府,下轄東夏州。 公元916年,遼朝在今准格爾旗、達拉特旗、東勝區、伊金霍洛旗東部地區設振武軍,廢棄勝州。
公元929年,在今達拉特旗、准格爾旗北部置西南面招討司(治天德軍),下轄富民縣、振武縣;在今達拉持旗西南部、東勝區東部置河清軍;在今准格爾旗南部及東勝市東部一帶設全肅州;在今達拉特旗、准格爾旗東部設東勝州,下轄榆林縣、河濱縣;在今達拉特旗、准格爾旗北部設雲內州,下轄柔服縣、寧人縣。五代十國時期,鄂爾多斯分別被黨項羌人、靈武節度使(亦稱朔方節度使或靈鹽節度使)、振武節度使佔領,並延續很長一段時間。
公元960年,北宋在今鄂爾多斯東部地區設麟州新秦郡,下轄新秦縣;在今鄂爾多斯南部地區設夏州、宥州,在西南部設鹽州。公元1127年北宋滅亡,西夏占據大部分地區。
公元1271年,元朝在今准格爾旗、達拉特旗東部、東勝區一帶置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大同路雲內州、東勝州;將烏審旗、鄂托克前旗南部劃歸陝西行省;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西部劃歸甘肅行省;在烏審旗、鄂托克旗西部、杭錦旗南部、伊金霍洛旗南部、東勝市一帶設察汗腦(皇室封地)。 元朝滅亡之前,鄂爾多斯地區被元朝太傅、中書左丞相、河南王擴廓帖木兒所佔有。至明朝初期,擴廓帖木兒被趕出鄂爾多斯,鄂爾多斯屬明王朝派員管轄。但不久,故元勢力和蒙古各部相繼進入鄂爾多斯地區。在一個多世紀里,明王朝多次派軍進攻,但始終未能如願。後明朝在鄂爾多斯南部修築長城,加設邊關,將鄂爾多斯讓給了蒙古軍,並將阿勒坦汗(俺答)加封為順義王,兩家關系才得以緩合。
公元1371年,明朝在今鄂爾多斯南部設察罕腦兒衛,在東勝北部設東勝衛。後鄂爾多斯部入主河套,明朝勢力退回長城以南。
公元1649年(清順治六年),清朝將蒙古族鄂爾多斯部落分為6個旗:鄂爾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鄂爾多斯左翼前旗(現准格爾旗),鄂爾多斯左翼後旗(現達拉特旗),鄂爾多斯右翼中旗(現鄂托克旗),鄂爾多斯右翼前旗(現烏審旗),鄂爾多斯右翼後旗(現杭錦旗);後增設鄂爾多斯右翼前未旗(原扎薩克旗)。
公元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清朝在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東部被開墾的地區設東勝廳。 民國初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宣布:「清廷對待蒙古頭行的種種政策繼續生效。」故當時鄂爾多斯仍設7旗1廳。
公元1912年,將東勝廳(在今罕台廟鄉)遷至今羊場壕鄉,改置東勝縣。
公元1921年,在今鄂托克旗北部設東勝縣「飛地」木肯淖。
公元1923年,在今伊金霍洛旗境內設陝西省神木縣「飛地」通格朗。
公元1936年2月,在烏審旗西部思家窪成立烏審旗蘇維埃政府;3月,撤銷烏審旗蘇維埃政府,後設中共烏審旗工委;10月,在鄂托克旗南部設中共三段地工作委員會,後又成立中共伊盟工委。
公元1937年9月設鄂托克旗工作委員會。
公元1938年4月,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在木肯淖、桃力民一帶設抗日動員委員會,6月成立中共桃力民工作委員會,8月在達拉特旗北部成立中共包固工委。
公元1939年3月,解散桃力民抗日動委會,成立伊克昭盟桃力民蒙漢聯合抗敵委員會;5月,在准格爾旗北部成立中共薩托工委,國民黨在達拉特旗耳字壕設組訓處;9月成立中共准格爾旗工委。
公元1940年,在准格爾旗南部長灘鎮設國民黨山西省河曲縣政府;冬季,中共伊盟工委在達拉特旗青達門區成立區委。
公元1941年3月,伊盟工委撤離桃力民;6月,烏審旗工委撤離烏拉爾林;9月,達拉特旗設91個保、312個甲;東勝縣設30個保、289個甲;桃力民設28個保、148個甲;11月,鄂托克旗城川建立抗日民主政權。
公元1942年,在三段地成立鄂托克旗工委、在城川成立特別區委。
公元1946年3月,成立烏審旗蒙漢自治聯合會、三段地蒙漢自治聯合會、城川蒙漢自治聯合會。
公元1947年2月,伊盟工委分為伊東工委和伊西工委;10月,成立准達工委。
公元1948年2月5日;在准格爾旗南部成立黑界地蒙漢聯合會;7月24日,成立東郡工委,撤銷准達工委,成立准格爾旗工作委員會。
公元1949年3月11日,達拉特旗工委成立;5月1日,伊東、伊西兩個工委合並,成立中共伊克昭盟委員會:5月22日,成立伊盟自治政務委員會;7月22日,成立乾薩克旗土委;7月25日,中共伊克昭盟委員會主持組建烏審旗黨委、鄂托克旗黨委、達拉特旗黨委、准格爾旗黨委、東郡工委、杭錦旗黨委、桃力民工委、通格朗直屬區工委;12月28日,伊盟人民自治政務委員會改稱綏遠省伊盟人民自治政府,在原郡王旗霍洛成立達爾扈特區人民政府。 1950年,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普遍組建了行政政權,各旗縣下轄區、鄉、行政村(牧區稱達爾古)、自然村(牧區稱小達爾古)。
1953年7月,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將基層政權的行政村人民政府改為鄉人民政府。
1956年,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69個區撤銷37個,新建26個蘇木。
1958年10月,將當時的50個鄉、23個蘇木、5個鄉級鎮改為人民公社,其時伊盟(即今鄂爾多斯)共下轄7旗、1縣、78個人民公社、444個生產大隊(其中有100個牧業大隊)、2173個生產隊(其中有468個牧業生產隊)。
1984年,伊盟(今鄂爾多斯)將人民公社改為鄉、蘇木,大隊改為村、嘎查。
2001年4月30日,伊克昭盟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將改名為鄂爾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