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文化 » 政和紫薇文化旅遊節

政和紫薇文化旅遊節

發布時間: 2021-03-11 15:11:40

① 武漢有什麼好吃好玩的地方嗎木蘭草原怎麼樣

武漢有什麼地方好玩,武漢市有什麼地方好玩,武漢市內有什麼地方最好玩-湖北康輝國旅中北路車家嶺門市提供:武漢好玩的地方,武漢市好玩的地方,武漢市內最好玩的景點推薦!
黃鶴樓
號稱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
黃鶴樓瀕臨萬里長江,雄踞蛇山之巔,挺拔獨秀,輝煌瑰麗,很自然就成了名傳四海的游覽勝地。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楊慎、張居正等,都先後到這里游樂,吟詩作賦。而崔顥的《黃鶴樓》詩,一直被認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誦。因這首詩,使很多人產生了對黃鶴樓的懷念,當黃鶴新樓落成之後,它的豐姿令人振奮,是很自然的事。關於黃鶴樓有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一個傳說是有一位名叫費偉的人,在黃鶴山中修煉成仙,然後乘黃鶴升天。後來人們為懷念費偉,便在這黃鶴山上建造了一座黃鶴樓。崔顥的詩與此有關,詩雲:"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古黃鶴樓"凡三層,計高9丈2尺,加銅頂7尺,共成九九之數。"新樓要雄偉多了,5層,加5米高的葫蘆形寶頂,共高51.4米,比古樓高出將近20米。古樓底層"各寬15米",而新樓底層則是各寬30米。因此,黃鶴樓不是修復,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樓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據現在的需要和人們對審美觀點的變化來設計的。

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武漢市內。大橋橫跨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我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橋。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約20米,為4車道。橋身為三聯連續橋梁,每聯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終年巨輪航行無阻。
正橋的兩端建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屬建築和各種裝飾,均極協調精美,整座大橋異常雄偉。若從底層坐電動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橋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整個武漢三鎮連成一體,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真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武漢市漢陽龜山和武昌蛇山之間,是新中國成立後在"天塹"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橋,也是古往今來,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是我國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建成之後,成為連接我國南北的大動脈,對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武漢長江大橋建於1955年9月,於1957年10月建成通車,全長1670.4米,其中正橋長1155.5米,兩端引橋長514米,正橋是鐵路公路兩用的雙層鋼木結構梁橋,上層為公路橋,下層為雙線鐵路橋,橋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為128米,橋下可通萬噸巨輪,八個橋墩除第七墩外,其它都採用"大型管柱鑽孔法",這是由我國橋梁工作者所首創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著我國橋梁工作者的機智和精湛的工藝。
武漢長江大橋的建築設計,極富中國民族建築的特徵,在橋面兩側,是鑄有各種飛禽走獸的齊胸欄桿;大橋的兩側是對稱的花板,內容多取材於我國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有"孔雀開屏"、"鯉魚戲蓮"、"喜鵲鬧梅"、"玉兔金桂"等,極具民族氣息;在大橋兩端是高約35米的橋頭堡,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七層,橋頭堡的堡亭為四方八角,上有重檐和紅珠圓頂,橋頭堡內有電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大廳之中有建橋英雄群像大型泥塑展列其中,供遊人觀看、欣賞,追憶逝去的歲月,感觸英雄的博大氣概。
與武漢長江大橋一並落成的武漢長江大橋紀念碑和觀景平台,他們與武漢長江大橋相互依偎,碑高6米,重20餘噸,南面鐫有毛澤東同志"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詩句,觀景平台則是遊人賞長江、看大橋的最佳位置之一。
武漢長江大橋凝聚著設計者匠心獨運的機智和建設者們精湛的技藝。八個巨型橋墩矗立在大江之中,米字形桁架與菱格帶副豎桿使巨大的鋼梁透出一派清秀的氣象;35米高的橋台聳立在兩岸,給大橋增添了雄偉氣勢。從晴川閣、龜山、大橋到蓮花湖、蛇山、黃鶴樓,綿亘連接,相得益彰,組成一片宏大連綿、美麗動人的景點群。它不僅是長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而且也是一座歷史豐碑,在江城人們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武漢東湖海洋世界
武漢東湖海洋世界於二00二年九月二十八日開業,建築面積約三萬平方米,整體方案從設計到內容構思,充分借鑒東南亞地區和國內大型海洋館的建設經驗,運用最先進的技術設計施工。海洋世界引進世界各地近千個品種約一萬余尾各種珍稀海洋魚類,建有熱帶雨林館、熱帶雨林亞馬遜河、海底隧道、海底世界館、海獸表演館、海洋生物標本館、科普電教館、家庭水族生態館以及購物中心和分布各點的休閑游覽區。突顯海豹海獅表演、水下巴蕾表演、人鯊共舞表演,讓遊客在海洋世界裡盡享亞馬遜雨林的神秘莫測;海底景觀的深邃迷戀;海洋生物的斑斕奪目;人鯊共舞的驚心動魄;海豹、海獅獻藝的憨態詼諧,並寓教於夢境般的暢游之中,使海洋世界成為遊客休閑旅遊的好去處和了解海洋、走進海洋、熱愛海洋、保護海洋的窗口與課堂。

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地處風景秀麗的武昌東湖之濱。1953年籌建,1963年3月定為現名,是湖北省文物及標本的主要收藏、宣傳和研究機構。館舍佔地6.4公頃,現有建築面積9600 平方米,陳列面積2400平方米。新建編鍾陳列館已於1999年2月對外開放。湖北省博物館是我國規模最宏大,門類最齊全,功能最完備的古樂器陳列館。
湖北省博物館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館舍位於風景秀麗的武昌東湖之濱,佔地6.5公頃。地6.5公頃。
館藏文物20餘萬件,含一級文物812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其中以出土文物為主,器類主要有陶、瓷器,青銅器,漆木器,簡牘、兵器、古樂器、金玉器,古代字畫,古錢幣等。
在近20萬件藏品中,不少是舉世矚目的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學資料。如新石器時代京山崛家嶺文化的蛋殼彩陶紡輪;天門石家河文化的玉人、玉鷹;盤龍城商代遺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銅鼎、銅鉞;隨縣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鍾青銅器群及16節透雕龍鳳玉佩、28宿天文圖像衣箱;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書竹簡等,都具有極高和極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湖北省博物館現在的主要陳列有四個:
一為《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陳列》。展示的是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發掘的戰國早期曾國國君乙墓出土的精華文物。此墓葬距今2400多年,出土多種文物萬余件。其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價值之高,保存之好,轟動海內外。陳列分祭廳、青銅器、兵器、車馬器、竹簡、漆木器、金玉器和樂器八大部分,共展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60件。其中,造型奇妙、工藝精湛、紋飾華美的青銅鹿角立鶴、聯襟大壺、尊盤、鑒缶;迄今仍很鋒利的多戈戟和三角劍形的殳;包容文字資料頗多、又系我國最早的竹簡;重達2156克的特大金盞;製作方式與風格迥異於楚、秦的漆木竹器等,均是考古中所罕見的珍品。尤其是樂器展品中的一套青銅編鍾,更是無價之寶。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種樂曲,被譽為世界音樂史上的一大奇跡。
二為《湖北古代音樂文物展覽》。展示的除曾侯乙墓樂器外,還有全省各地歷年來發掘和採集的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古老音樂文物40餘件。展品中,既有距今萬余年的、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打擊樂器黃、黑陶響之類,也有別具特色的楚國彩繪石編磐、虎座鳥架鼓、律管以及唐代伎樂組合等,體現了中華古代燦爛音樂文化成就。
三為《清宮工藝品展覽》。展示的是50年代北京故宮博物院撥交湖北省博物館的、原儲藏於故宮寶蘊摟及其它殿的80多件奇珍工藝品。代表著我國傳統工藝品瓷器、玉器、漆木、雕刻技藝的一流水平。
四為《楚天風雲百年》專題陳列。以200餘件典型的文物、史料、圖片,通過祖國腹地湖北這一側面,展示了中華眾多仁人志士,從鴉片戰爭至新中國建立百餘年間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斗爭。該館現已收藏各類文物、標本9萬多件。這些藏品,絕大多數來自考古發掘和各地徵集,具有濃郁、鮮明的地方色彩。
博物館中江陵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踐青銅劍、吳王夫差青銅矛與彩繪木雕鳥獸座屏,荊門包山大冢出土的楚國"聘禮行迎圖"漆畫與楚國司法文書竹簡,雲夢睡虎地出上的秦代法律文書竹簡,及武昌土地堂出土的南朝青瓷仰覆蓮花尊等,均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又如,隋大業四年(608年)的敦煌寫經,明清書繪大師江夏派吳偉,"吳門四家"沈周、文徵明、仇英,松江派董其昌、陳繼儒,"八大山人"朱耷,"揚州八怪"金農、鄭燮、黃慎及張裕釗、楊守敬等諸家的墨跡,都屬稀世珍品。如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時十八星軍旗,著名革命先烈和革命領袖惲代英、陳潭秋、施洋、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董必武等人的遺物、紀念物,均異常稀珍
湖北省博物館中,一級文物400餘件,主要有:
戰國時期的越王勾劍,1965年在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被譽為越王青銅劍之首。
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鍾,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編鍾共65件,總重2500多公斤。
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磬,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共32件,上面刻有樂律文字。
戰國的青銅尊盤,1978年隨縣曾侯乙墓出土,酒器,尊盤口沿的鏤空附飾採用熔模鑄造工藝製成。
鹿角立鶴,戰國時期青銅器,1978年隨州曾侯乙墓出土,它是一種想像中的吉祥物。
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質儀仗器,1974年黃陂盤龍城李家嘴三號墓出土。
銅鼓,商代打擊樂器,1977年崇陽白霓出土,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皮鼓形銅鼓。
館內所藏的一級文物還有:商朝的陶雞、大圓鼎,戰國時期的虎座鳥架鼓、十六節龍鳳佩、金盞,南北朝的青瓷蓮花尊,唐朝的樂俑,明朝的金鳳冠等。
館藏有反映本省從原始時期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制度、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各類文物、標本近20萬件。在近20萬件藏品中,不少是舉世矚目的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學資料。如新石器時代京山崛家嶺文化的蛋殼彩陶紡輪;天門石家河文化的玉人、玉鷹;盤龍城商代遺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銅鼎、銅鉞;隨縣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鍾青銅器群及16節透雕龍鳳玉佩、28宿天文圖像衣箱;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書竹簡等,都具有極高和極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景點門票價格: 30元,學生票(不包括研究生)15元,編鍾表演另外收取10元門票。
地址:中國湖北武漢武昌東湖路156號

歸元寺
位於漢陽歸元寺座落在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路西側。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由浙江僧人白光、主峰來此創建。取名"歸元",出自佛經《楞嚴經》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歸元即歸真,就是超出生滅之界,還歸於真寂本源的意思。在佛教中,歸元寺屬於曹洞宗(該宗系禪宗五家七宗之一),故又稱歸元禪寺。它與寶通寺、溪蓮寺、正覺寺合稱為武漢的四大叢林。
歸元寺創建以來,迭經戰亂,屢敗屢興。現存建築,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及民國初年陸續所建。新中國以來,**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護文物古跡,不斷對歸元寺進行維護修聾,使歸元寺的面貌為之一新。"文化大革命"中,在周恩來的關懷和保護下,寺廟沒有遭到破壞,宗教設施及珍貴文物也完好地保存下來。從1973年至今,歸元寺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大雄寶殿、藏經閣、五百羅漢堂、大士閣、鍾鼓樓、翠微亭等建築翻修一新。1983年,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歸元寺現佔地面積175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萬多平方米。現有僧人數十名,住持為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湖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昌明法師。寺內古樹參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綠,曲徑通幽,被稱為"漢西一境"。這里還是湖北省佛教協會和武漢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
歸元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個各具特色的庭院組成,分別擁有藏經閣、大雄寶殿和羅漢堂等三組主體建築群。

珞珈山櫻花
武漢大學的櫻花道,位於前理學院和老圖書館的下方。道兩旁的櫻花樹枝幹壯實、排列整齊。每年的3月至4月初,繁花滿枝。櫻花花期僅為一周,每到落花時節,落英繽紛的櫻花又為大地鋪上了一層淺淺的"花毯"。每年開花時節,賞花的遊人絡繹不絕。
磨山
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別致的園中園和濃郁的楚風情是磨山景區的四大特點。 33平方公里的東湖碧水在她的東西北三面緊緊環繞,使她猶如一座美麗的半島。在這里登高峰而望清漣,踏白浪以覽群山,能體味到各種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與光照,使這里各種觀賞樹種達250多種,共200餘萬株,在武漢有"綠色的寶庫"之譽。這里更是花的海洋,花的品種成千上萬。梅花、杜鵑花、櫻花、蘭花、荷花、桂花、月季、海棠、桃花是這些花卉的主要代表。其中,僅梅花品種就達206種,梅樹、梅樁2萬多株,為全國之最。栽培技術與研究水平均領先全國,"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就設在磨山梅園內。優厚的旅遊資源條件吸引了日本陸奧銀行在這里投資興建了與日本的弘前市、美國的華盛頓並稱世界三大賞櫻勝地的磨山櫻花園,美麗的櫻花燦若朝霞,白如初雪,日式的園林經典建築法隆寺五重塔是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徵。磨山杜鵑園品種冠中南五省之首,陽春三月,花開時節,滿山遍野花海如織,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磨山桂花也一向在民間享有盛譽,素有"八里磨山,十里飄香"之說。 磨山朱碑:朱碑聳翠主要指以朱碑亭為中心的景區、朱碑亭位於磨山第一峰頂。 背靠楚文化的區、北有天然浴場,南有13個植物專類園。是紀念朱德同志為東湖題詞的紀念性建築。1982年興建,為二層亭廊市建築。亭上懸掛著郭沫若先生題寫的"朱碑亭"匾額。上刻有朱德親筆題詞:"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後將比西湖強,東湖有很好的自然條件,配合工業建設,一定可以建設成為勞動人民十分愛好和優美的文化區和風景區"。登亭遠眺,湖港稻畦,星羅棋布,舟楫往來,帆影飄流,長江如流金閃爍,隱約可見。 楚文化旅遊:楚文化旅遊區沿磨山第二峰依次展開。1987年動工興建,歷時速年,現已建成開放的景點有楚城、楚市、風標、楚天台、祝融觀星雕塑、離騷碑、 楚辭軒等。 常春花苑:花苑位於磨山南麓,規劃興建梅園、杜鵑園、盆景園、櫻花園、水生花卉區、紫薇園共13個以觀賞、科普教育為目的的專類植物園。 翠帷蘊誼:該景區位於磨山南,北望朱碑亭,東對楚文化旅遊區,南臨月季園,西有杜鵑園,背靠劉備郊天台。是國交流中舉行植物活動的場所。
長春觀
位於武昌大東門東北角雙峰山南坡,黃鵠山(蛇山)中部,是我國道教著名十方叢林之一,為歷代道教活動場所。稱"江南一大福地"。觀內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創始人重陽祖師門人邱處機道號"長春子"命名。
相傳在古代,此地為湖汊,因多松樹而稱之為"松島"。楚地崇巫,甚有影響。秦漢以後,有"先農壇"、"神祗壇"、"太極宮"之稱。道書記述,老子曾游歷至此,建有"老子宮"。宋代理學家朱熹來此曾作記載:按政和五禮畫為四壇。
該觀始建於元代,為邱處機門徒所建,以紀念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龍門宗的創始人丘處機(公元1148年-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在元軍南下時"一言止殺"濟世救民之勸德。始稱"長春觀"。長春觀建後屢遭兵毀,清同治二年(1863年)依明代形式重建,使"廟貌森嚴,回復壯觀";1931年再次修繕,布局重臻完善。全觀面臨武珞路,背依雙峰山,依山而築,層層遞進,錯落有致。中為5重大殿,現存4重,依次為靈宮殿(供奉鎮守山門之神王靈富)、太清殿(供奉太上老君)、七真殿(供奉丘處機等七位真人)、三皇殿(供奉伏羲、神農、軒轅像)。東西4院,原為乾坤兩道清修之所,現保存部分建築,全貌正在恢復之中。
長春觀是我國古老的道教叢林之一,歷史悠久,道學淵源,被武漢市列為一級文物保護單位。省、市道教協會均設在觀內,每逢慶典之日,舉行活動,甚為壯觀。現增設素餐館和道教特色門診各一處,為各地遊人和道家信徒又添一層風趣。而且該素食觀是武漢各寺院味道做的最好的一家。
長春觀是武漢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道教古建築群。長春觀建成之後,規模恢宏,屋宇千間,道友萬數,歷來為道教的叢林勝地,被譽為"江楚名區,道子雲集之處,黃冠皈依之所"。
地址:武昌大東門東北角雙峰山南坡,黃鵠山(蛇山)中部

辛亥革命博物館
辛亥革命博物館,是依託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即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閱馬廠,西鄰黃鶴樓,北倚蛇山,南面首義廣場。舊址佔地面積18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近10000平方米。因舊址紅牆紅瓦,武漢人稱之為紅樓。
紅樓原為清朝政府設立的湖北咨議局局址,於1910年(清宣統二年)建成。1911年(農歷辛亥年)10月10日,在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幟下集結起來的湖北革命黨人,蓄勢既久,為天下先,勇敢地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並一舉光復武昌。次日在此組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推舉湖北新軍協統黎元洪為都督,宣告廢除清朝宣統年號,建立中華民國。隨即,辛亥革命領袖之一黃興趕赴武昌,出任革命軍戰時總司令,領導了英勇悲壯的抗擊南下清軍的陽夏保衛戰。武昌義聲贏得全國響應,260餘年的清朝統治頓時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隨之終結。武昌因此被譽為"首義之區",紅樓則被尊崇為"民國之門"。
紅樓於1961年以"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的名義經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10月,依託紅樓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由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題寫館名。經過20餘年的建設和發展,這里已然並正在向辛亥革命的紀念中心及其史跡文物資料的保護收藏中心、陳列展覽中心和科學研究中心的目標邁進,並已先後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八七"會議會址
"八七"會議會址位於漢口鄱陽街139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27年7月15日,武漢國民政府的汪精衛叛變革命,實行"寧漢合流",革命處在危急關頭。中共中央於8月7日在此召開緊急會議,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現舊址保存完好,1978年被辟為紀念館。1980年,鄧小平為紀念館題寫了"八七會議會址"的門匾。紀念館如實再現了"八七會議"及其前後的歷史。二樓按當年舉行會議的原樣進行復原陳列。一樓辟為陳列室,展出了會議通過的《告全黨黨員書》等重要文件的復印件和全部會議參加者的照片及其生平簡介。

楚河漢街
楚河漢街是武漢中央文化區一期項目重要內容。項目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340萬平方米,是萬達集團投資500億元人民幣,傾力打造的以文化為核心,兼具旅遊、商業、商務、居住功能的世界級文化旅遊項目。定位是「中國第一,世界一流,業內朝拜之地」,將打造成世界文化新品牌。楚河漢街不僅是商業,更是城市歷史文化和生態景觀工程,經濟社會綜合效應十分顯著。「楚河」貫穿武漢中央文化區東西,是文化區的靈魂。楚河」全長2.2公里,連通東湖和沙湖,是國務院批準的武漢市「六湖連通水網治理工程」的首個工程。
楚河漢街繪就現代「清明上河圖」。楚河漢街不僅是商業,更是城市歷史文化和生態景觀工程,經濟社會綜合效應十分顯著。「楚河」貫穿武漢中央文化區東西,是文化區的靈魂。楚河」全長2.2公里,連通東湖和沙湖,是國務院 批準的武漢市「六湖連通水網治理工程」的首個工程。水面寬度40至70米,加上濱河綠化及道路寬度達到150米。濱河景觀帶綠樹成蔭、步移景換,為武漢市民提供優美的休閑場所。萬達集團重金打造五艘豪華、低噪音、零排放的環保遊船,用於東湖、沙湖、楚河的水上旅遊觀光。「漢街」商業步行街位於楚河南岸,沿河而建,總長1500米,總面積21萬平方米,包括購物、餐飲、文化、休閑、娛樂等多種業態,集合200多個國內外一流商家。漢街以民國風格建築為主體,極具時尚元素的現代建築和歐式建築穿插其中,傳統與現代和諧統一。
楚河漢街的完美結合,堪稱現代「清明上河圖」。

② 「忘不了自曇花一現你已去翩翩,斬不斷當年和早月揚弦」是什麼歌

《曇花一現》。

《曇花一現》

何晟銘 (Mikey He)

詞:何晟銘

曲:譚旋

從清晨到夜幕,在夢里似糊塗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從年少到鬢白,一切看似模糊

沒有到有,有到沒有

過著今生想著來世,註定因為前世

愛都愛了恨也恨了,還要輪回幾次

我在天地盡頭,尋找今生的遺漏

一生的逗留,只求一眼海市蜃樓

愛恨一念之間,定格過往流年

就算曇花一現,只為最美瞬間

從清晨到夜幕,在夢里似糊塗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從年少到鬢白,一切看似模糊

沒有到有,有到沒有

過著今生想著來世,註定因為前世

愛都愛了恨也恨了,還要輪回幾次

我在天地盡頭,尋找今生的遺漏

一生的逗留,只求一眼海市蜃樓

愛恨一念之間,定格過往流年

就算曇花一現,只為最美瞬間

我在天地盡頭,尋找今生的遺漏

一生的逗留,只求一眼海市蜃樓

愛恨一念之間,定格過往流年

就算曇花一現,只為最美瞬間

(2)政和紫薇文化旅遊節擴展閱讀:

其他版本:

1、《曇花一現》田七導演的歌曲:曇花一現,花盡失色不悔此生流年,只為剎那芳華。

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南平市人民政府顧問、武夷影業總製片人總導演田七在家鄉籌備「愛在政和」中華紫薇文化節之際,輾轉於政和武夷山之間,品味曇花盛開,即興創作歌曲《曇花一現》,品味那瞬間的永恆,感悟一生的愛恨憂愁,解讀一世的因果苦樂。

2、《曇花一現》是馬利克演唱的歌曲,作曲是馬利克,編曲是曉楓。

③ 降央卓瑪赴約獻唱中華紫薇文化旅遊節開幕式演唱了哪些經典歌曲

由中共福建省委統戰部,福建省婦女聯合會,福建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福建省海外聯版誼會權,福建省生態文化協會聯合指導,政和紫薇文化研究院,中華紫薇文化旅遊節組委會主辦,中共政和縣委員會,政和縣人民政府。


降央卓瑪用她「大地回聲般自如與清新」的嗓音,將《我以茶之名》、《武夷來思》、《故鄉的歌謠》等歌曲詮釋得淋漓盡致,就像一杯香甜的酥油茶,讓聽者彷彿置身於一個水墨雲彩的天上人間,為在場的來賓觀眾呈現了一出視聽與文化的盛宴,拉開了開幕式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