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文化 » 雲南旅遊文化廳崔

雲南旅遊文化廳崔

發布時間: 2021-03-11 15:32:53

Ⅰ 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的現任領導

院長

李平,男,漢族,出生於昆明。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院長,教授職稱。
當過下鄉知識青年、工人、報社編輯。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留校工作。歷任中文系學生政治輔導員、古典文學教研室教師(兼系團總支書記)、教學秘書、副系主任,雲南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雲南大學國際現代設計藝術學院直屬黨支部書記兼中方副院長,雲南大學黨委組織部長,雲南大學紀委書記,雲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兼洋浦校區黨工委書記),洋浦校區搬遷指揮部指揮長,呈貢校區建設指揮部顧問。2011年12月從雲南大學退休。2015年9月21日受聘擔任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院長。
黨委副書記
王建新,男,漢族,畢業於雲南大學法學院。曾經在雲南大學法學院、團委、教務處、研究生院、「211工程」辦公室、重點項目建設辦公室、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作。現任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黨委副書記(正處級),負責主持黨委全面工作。 副院長 陳衛民:男,漢族,籍貫楚雄市,國家注冊規劃師,現任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副院長。畢業於南京林業大學園林專業。1986-1991年在西南林業院任教,1991年以後在福建省龍岩市從事城市規劃工作。1987年在同濟大學進修時,參與編制的《太姥山岡景區規劃》獲國家科技成果證書。1991年後,先後參與了《龍岩市城市總體規劃》、《龍岩城區總體規劃》等規劃的編制,並多次獲福建省建設廳和龍岩市表彰。 副院長 劉春,生於1956年10月,1984年畢業於雲南大學歷史學專業,本科,1986年—1987年在北京師范大學史學所助教進修班學習,1984年8月至2002年10月,先後在雲南大學歷史系、人類學系任教,2013年獲得副教授職稱。2002年10月至今,在旅遊文化學院任教並擔任教學管理工作。2003年起擔任旅遊管理系系主任,2006年下半年起任藝術系主任,2012年起擔任學院副院長。2012年榮獲雲南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副院長 崔文彬,山東平度人,1956年7月生,漢族。1974年入伍到空軍部隊服役,歷任戰士、排長、參謀、作戰處長、指揮所長、參謀長助理、空軍航空兵師參謀長、空軍某部參謀長,大校軍銜。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和「802」華北大演習,先後五次榮立三等功。大學本科學歷,軍事學學士,曾受聘解放軍某院校碩士研究生部隊導師。2006年退役轉業至雲南大學,先後擔任雲南大學洋浦校區管委會副主任兼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雲南大學洋浦校區搬遷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雲南大學呈貢校區管委會黨總支書記,雲南大學武裝部部長兼學生工作部副部長、軍事理論教研室主任。2015年10月任現職。

Ⅱ 雲南旅遊景點:十分火急!!!

就昆明的景點你就可以玩上一個星期
【昆明】
石林 九鄉 翠湖
世博園 雲南民族村
昆明大觀樓
位於滇池北濱,與滇池西面蒼翠的太華山隔水相望,中心游覽區稱「近華浦」。大觀樓及孫髯翁長聯,屬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已經世界聞名。而昆明大觀樓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歷史較短,因為有清朝孫髯翁所作的「天下第一長聯」,而馳譽九洲,躋身中國名樓之列,成為與黃鶴樓、岳陽樓及滕王閣齊名的我國四大名樓之一。毛澤東對孫髯翁長聯高度評價:「從古未有,別創一格。」郭沫若在詩中贊譽「長聯猶在壁,巨筆信如椽。」
不遠處有瘐家花園和魯家花園,都是從前豪紳的私家花園,建築華麗典雅,風光十分秀麗迷人,乘船前往,趣味無窮
雲南民族村
位於滇池北岸的海埂,是一條由東向西仲入滇池的狹長的半島沙灘,俗稱"海埂"。其佔地面積2萬畝,有天然的游浴場和體育訓練基地,為消夏娛樂度假的好地方。它與西山森林公園、大觀公園、鄭和公園等風景名勝區隔水相望。有索道連接西山龍門,組成了民族村至西山風景區的旅遊環路。近來為發展旅遊,先後建起了雲南民族村和雲南民族博物館.集雲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頗、佤、哈尼、納西、僳僳、獨龍等25個少數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廳、民族廣場以及激光噴泉、水幕電影等旅遊設施。民族村寨採用復原陳列的手法展示雲南的民族風情。走進村裡只見不同風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間,錯落有致,各展風姿,各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村舍建築、生產、生活、宗教習俗均如實地展示出來,是雲南民族文化的縮影。
雲南民族村主大門是一組造型富麗典雅,氣勢恢宏的鋼架式建築,門首懸掛著「雲南民族村」五個雄渾逆勁的燙金大字,正中是一隻振翅騰飛的金孔雀圖形徽標,象徵著雲南民族村吉祥幸福,興旺發達的美好前景。大門前是寬闊而平整 的人流集散廣場,下面的草坪中是一組形態逼真。活潑可愛的白象群雕塑,名為「白象迎賓」。
雲南民族村景區內水陸交錯,清新優雅,各村寨。景點錯落有致。風格迎異其間有綠蔭小徑,亭閣迴廊、拱橋石階相銜相接,並與滇池湖濱大道首尾貫通,游覽線路,路轉水回,柳暗花明,引人入勝。周圍自然的景觀和得大獨厚的天然 調節,使得民族村內花枝不斷。四季常青,每一刻,每一季,都有各自動人的美景。
遊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雲南各民族的建築風格、民族服飾、民族風俗外,還可以觀賞激光噴泉、水幕電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品嘗民族風味小吃,購買民族工藝品。身著民族服飾的導游小姐為遊客提供導游服務.講解各少數民族的習俗。結合各少數民族節日,在村裡還舉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僳僳族的"刀桿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納西族的"三朵節"等獨具民族特色的民族節日活動,讓人們盡興觀賞,沉浸在各民族的海洋里,是雲南旅遊的重要旅遊景區
昆明圓通寺
圓通寺,坐落在圓通山南,前臨圓通街,後銜圓通山,與昆明動物園毗連。園通寺始建於唐代南詔王異牟尋時代,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歷史,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同時,它也是現在昆明市內最大的寺院和雲南省古代優秀藝術建築之一,在中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一帶都享有盛名。
圓通寺與其他佛寺不同的是,進山門後不是上坡,而是要沿著中軸線一直下坡,大雄寶殿地處寺院的最低點。主體建築有圓通寶殿、八角亭、"圓通勝境"牌坊等。布局嚴謹、對稱,主題突出,雜而不繁。加上其園林式的建築風格,青山、碧水、彩魚、白橋、紅亭、朱殿、彩廊交相輝映,景色如畫。
大雄寶殿又叫圓通寶殿,其結構和佛像都具有元、明建築風格。大殿正面內柱上,彩塑有兩條盤柱聆聽佛祖講經的飛龍,形神兼備,活靈活現,龍各盤一柱,高十來米。二龍相向,舞爪咧須,作欲飛狀。屬於我國佛寺中的上乘泥塑珍品。
大殿後的石崖上,有歷代文人墨客的摩崖石刻、詩詞題對。在峭壁下的圓亭旁,有一磚砌高台,叫"咒蛟台"。清乾隆年間,撰寫大觀樓長聯的著名詩人孫髯翁晚年貧困,曾在咒蛟台賣卦算卜,自號"蛟台老人"。
圓通寺是由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和藏傳佛教(也就是喇嘛教)三大教派的佛殿組成,以大乘佛教為主。因此,到這里您不必跑很多地方,就可對佛教三大教派的殿宇一覽無遺,還可對三大教派不同的宗教風格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民間傳說:圓通寺大雄寶殿內二龍曾在清嘉慶年間飛出殿外,與翠湖九龍池的九條白龍格鬥,斗得難解難分,天昏地暗。
"咒蛟台"傳說:相傳在元代,晉寧盤龍寺的開山和尚覺照雲游昆明,發現圓通洞蛟龍作怪,乃築台誦經咒蛟並降服了蛟龍,故名"咒蛟台"。
西山-龍門
西山位於昆明市西郊15公里,由華亭山、太華山、羅漢山等組成。它峰巒連綿40多公里,海撥1900米至2350米。相傳古時有鳳凰停歇,見者不識,呼為碧雞,故也稱碧雞山。又因形狀像卧佛,也叫卧佛山。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緻極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譽。從昆明城東南一眺望,西山宛如一位美女卧在滇池兩岸。她的頭、胸、腹、腿部歷歷在目,青絲飄灑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顯得豐姿綽約,嫵媚動人,所以又叫睡美人。民間傳說,遠古時一位公主耐不住宮中寂寞,偷偷出了王宮與一小伙結為夫婦。後來,國王拆散了這一美滿姻緣,並用計將小夥子害死。公主悲痛欲絕,痛哭不止,淚水匯作了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西山現已辟為一座森林公園, 景點較多。每年陽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習俗,屆時四方士民雲集聚會,唱山歌,對小調,耍龍舞獅,野餐賞景,熱鬧非凡。
龍門石窟位於西山風景區終端,北起三清閣,南至達天閣,是雲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龍門勝景」以「奇、絕、險、幽」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眾多的名勝之首,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到昆明的遊客都要去游覽。故有「不耍西山等於不到昆明,不到龍門只是白跑一趟西山」之說。據說,龍門是楊汝蘭、楊際泰父子組織70多戶石工,花了22年才完成的,是整個龍門石窟之精粹所在。在入口處有一圓柱石坊,上書「龍門」二字,並刻有「元寶」,據說能保佑人發財發達,吉祥如意,所以遊人都喜歡用手摸一下。入門有一石欄轉護的半圓形小月台,站在月台眺望,人見上迎天風,下臨絕壁,五百里滇池煙波浩渺,雲蒸霞蔚。湖面白帆點點,鷗飛燕舞。遠處青山如 黛,白雲悠悠,綠樹白房,平疇沃野如詩如畫,令人飄飄欲仙。轉身回顧石室,正門頂端刻有「達天閣」三字,兩邊側門頂刻有「名山」「石室」 "天臨海鏡」字樣,中柱題有聯雲: 舉步維艱,要把腳跟站穩; 置身霄漢,更宜心境放平。
在石室門口雕有香爐供奉,正中雕魁星,是道教尊為主宰文章之神,又叫文曲星;北雕文昌帝君,為主宰功名和祿位之神;南雕關聖帝君(關 羽),為主宰伏魔降妖的武功之神。兩壁下刻有神駿賓士圖,天棚上刻著祥雲繚繞,仙鶴雙飛。一株蟠桃碧葉紅果,栩栩如生。龍門的整個工程都是在一塊天然岩石上精雕細刻而成的,構思奇巧,工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但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魁星手上的筆尖是另外安上去的。相傳, 有一位參加雕鑿石室工程的師傅,婚姻不幸,後來參加鑿龍門,與夥伴們辛苦了十餘年,在最後刻魁星手中的朱筆時,不慎將筆尖鑿斷,使本來很完美的一件藝術品留下了缺憾。他傷心至極,縱身跳下龍門。他獻身藝術的動人故事,與石窟一道流芳千古,為後代所傳頌。
1984年、昆明市有關部門又開鑿了龍門迂迴棧道,把游路修上了小石林,並在山上修建了迎羲亭等供人小憩賞景,不僅解決了交通擁擠的問題, 又為遊人開辟了一個清新優美,非常迷人的好去處。

昆明筇竹寺
筇竹寺,位於昆明西北郊婉蜒起伏的玉案山上,距昆明7公里,公路盤旋逶迤;經「望城坡」時,回首鳥瞰滇池風光,春城全貌,一覽無余。玉案山群峰秀拔,山中林壑幽深,竹滴翠蔭,山泉叮咚,白雲環繞,風景秀麗,古剎殿字掩映密林之中。筇竹寺為昆明的佛教勝地,馳譽中外的五百羅漢的彩塑就在這里。
筇竹寺的來歷:筇竹是一種竹子的名稱,常用來製作手杖,怎麼會用來命名寺呢?傳說大理國時期部闡侯(昆明侯)高光、高智兄弟二人,到西山打獵,忽見一頭犀牛躍出,於是緊追不舍,追到玉案山北面,犀牛突然不見了,四處尋找,仰望山巔,只見山上雲霧繚繞,有一群鶴貌童顏,形像怪異的僧人立於雲上,他們急忙上山雲看,到那裡,僧人早已無影無蹤,只有幾支異僧拄的筇竹杖插在地上,高氏兄弟想拔起來看個究竟,但竭盡全力也拔不動。高光、高智兄弟覺得奇怪,第二天又到玉案山去看,插在地上的笨竹杖已長成青翠的竹林,他們十分驚奇,認為是「山靈顯示」,這是塊珍貴的「佛地」,於是便在此建寺居僧,取名筇竹寺。因此,天王寶殿門前兩側柱上有副對聯作了這樣的概括: 地產靈山,白象呈祥,青獅獻瑞; 天開勝境,犀牛表異,筇竹傳奇。
昆明翠湖
位於昆明市五華山西麓,雲南大學正門對面。雖然面積不算太大,但卻很有特色。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個湖灣,後來因水位下降而成為一汪清湖,佔地面積352畝。湖東北有"九泉所出,匯而成池",故又名"九龍池"。翠湖,原稱"菜海於",清初藩王吳三桂"填菜海子之半,作新府",改名"洪化府",後又改稱"承華浦"。清康熙年間雲貴總督范承勛、巡撫王繼文於湖中建碧漪亭(俗稱海心亭),水光瀲灧,綠樹成蔭。唐繼堯時在湖中築有東西堤和南北堤,把湖一分為四,湖中有海心亭,西側有觀魚堂,東南有水月軒。堤畔遍植垂柳,柳枝拂面,湖內多種荷花,藕花飄香,舊有「十畝荷花魚世界,半城楊柳撫樓台」之聯,被譽為「城中碧玉」。近年增置亭、台、迴廊、曲橋等建築,其建築精緻玲瓏,亭閣均有匾對,歌詠園中的景觀。觀魚樓前有黃奎光書題聯雲:有亭翼然,占綠水十分之一;何時閑了,與明月對飲而三。
每年冬天有成千上萬只北方飛來的紅嘴鷗在翠湖越冬,嬉鬧戲水,爭搶食餌,給翠湖增添了無限的情趣,成為春城一大景觀。湖上樓閣,島上瑤台,名木花卉,名人題詠,把翠湖點綴得更加秀美,是人們休閑游覽的好地方,為昆明市區著名風景名勝。
翠湖公園位於螺峰山下,雲南大學正門對面,緊鄰翠湖賓館。 這里碧波綠掩,以「翠堤春曉」而聞名。被譽為「城中碧玉」。翠湖公園分為五個景區,東北面是個竹林島,常有人在此對歌,要想聽民間小調,竹林島是個絕好的去處;東南面是金魚島。金魚島綠蔭掩映,花草繁茂,環境清幽;中部是「湖心亭」(在湖心島處)景區,這里亭台樓榭與曲廊相連環繞著一渺池水、清朝道光年間雲貴總督阮元所建的「觀魚樓」就在這里;在湖心亭東面「唐堤」右側是「水月軒」;湖心亭西南面是西南島(又叫棕櫚島),島上棕櫚成林、綠草如茵,還植有龍舌蘭,一派亞熱帶風光
金殿風景區
金殿風景區位於昆明市東郊的鳴鳳山麓,距市區8公里。這座名聲顯赫的金殿屬於太和宮的一部分,總重量達250噸,為重檐飛閣仿木結構方形建築,殿高6.7米,寬、深各6.2米,包括樑柱斗拱、瓦楞頂檐、神像羅幔、桌案瓶器、匾楹旌旗等都是用銅鑄成。金殿自陳用賓於萬曆壬寅(1602)年鼎建, 迄今已380多年; 吳三桂重建已210多年了。它比北京頤和園萬壽山的金殿保存完整;比湖北武當山金殿規模大,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純銅鑄殿。從山腳舍車步行,過迎仙橋,進「鳴鳳勝景」坊,途徑「第一天門」、「二天門」和「三天門」。攀上天門,即可見古樸莊重的「太和宮」大門。聯雲:「畫棟連雲,只佔青山三畝地;朱樓映日,別開綠野一重天」。入寺門,再過欞星門,可見巍然屹立的磚城,擊長約數十丈,略似皇家紫禁城。沿階進「城」,迎面高高的台階上,便是太和宮的中心建築,著名的金殿。
金殿東南有一座「明鍾樓」。樓為三層,有36戧角,琉璃寶頂,高約30米。三樓懸一大口銅鍾,高2.1米, 口徑周長6.7米,壁厚15厘米,重14噸。 鍾上鑄有「大明永樂二十一年歲在癸卯仲春吉日造」等字樣,為公元1432年所鑄,至今已有560年的歷史。此鍾原懸昆明場面人宣化樓(近日樓西南面),拆除宣化樓時搬至古幢公園。為保護這一文物,政府又將此鍾移至金殿,並撥款於1983年修建了這座鍾樓。它是鳴鳳山上的最高建築,登樓四望,視野極闊,是東郊遠理想之地
昆明黑龍潭
昆明黑龍潭有「滇中第一古祠」之稱。同時,它還以「四絕」聞名遐邇。所謂「四絕」,即唐梅、宋柏、明茶、明墓。
黑龍潭位於昆明市北郊龍泉山五老峰腳下。《漢書·地理志》記載,益州郡滇池縣西北有黑水祠。清代雲貴總督阮元考證雲:「滇池縣有黑水祠,蓋此地也,或者唐梅宋柏之間為故址,龍神廟乃下遷者」。也就是說漢代的黑水祠就是現在的黑龍潭道觀,它是雲南第一處名勝古跡。因為傳說雲南龍王黑龍的龍宮就在此,這里的潭水又終年不會枯竭,故後稱「黑龍潭」。

昆明玉龍灣
玉龍灣位於昆明西郊石安高速公路邊的太平村近旁。雖然距市中心僅有23公里,卻猶如世外桃源。它依山傍水,層林疊翠,碧波粼粼,流水潺潺,密林幽邃,風光旖旎。
玉龍灣風景旅遊區主要包括自然風景區、電影拍攝基地和東南亞民俗文化城。自然風景區依傍自然山水,以奼紫嫣紅的春花、殷實累累的夏果、斑駁陸離的秋葉、雲山霧罩的冬霧為特色。遊客可水上泛舟或走藤橋、過溜索;或密林探險;或沿小溪漫步、曲徑通幽……在這片秀麗嫵媚的景色中,饕餮著清純的綠色,吮吸著綠樹野花的清香,享受置身於大自然的樂趣。
玉龍灣是中國電影家協會的拍攝基地,是國內唯一以東南亞文化為特色並將文化展示項目與影視拍攝、會議、民間歌舞表演、娛樂、休閑度假等功能完美結合的旅遊度假區。
電影拍攝基地以反映民國年間昆明舊城風貌的拍攝場景為龍頭,溯古絲綢之路建立「清、明、元、宋、唐」攝基地。在這里,遊客不僅可以觀賞拍攝影片的全過程,還可溯中國歷史之長河,尋找到雲南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異同。
具有濃厚的東南亞民族風情的文化城,集中展示了泰國、緬甸、寮國、越南等10個東南亞國家的民俗文化,使整個景區異彩紛呈,意趣盎然。

昆明其他主要旅遊景點:
昆明湖、岩泉寺、煉象關、文廟、官渡古鎮、一二一四烈士墓、梅樹村、楊升庵、大理古國留寶幢、昆明近日樓、金剛塔、昆明太華寺、大德寺雙塔、法華寺石窟、王仁求碑、逼死坡、賽典赤墓、昆明西華園、石寨山古墓群、西南聯大紀念碑、聶耳墓、太和宮、昆明石林風景區、九鄉風景區、西山、翠湖、滇池、昆明西山森林公園、轎子雪山、七彩雲南、白邑黑龍潭、小江、五華山、普渡河、小白龍森林公園、鍾靈山、昆明世博園、雲南陸軍講武堂

【大理】
洱海 蝴蝶泉 大理古城
大理三塔 大理蒼山
南詔風情島 南詔文化城 大理喜洲
大理感通寺 沙溪古鎮

Ⅲ 現任文化部部長有姓崔的嗎

您沒有提供崔寶寶的詳細出生時間(精確到分鍾)。起一個讓孩子受益一生的好名字要考慮諸多要素,根據出生時間推算八字,選擇五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在不知道出生時間的情況下,我這里起幾個五格最高分的名字給你做參考,希望能幫助你打開思路:
候選名:
崔凱棟

Ⅳ 雲南省文化旅遊廳藝術類2019年哪哈公示高職職稱名單

答: 雲南省文化旅遊廳藝術類2019年公示高職職稱名單官網查詢
問題問的挺好的
很高興為你回答

Ⅳ 雲南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雲南旅遊文來化發展有限公源司是2004-01-12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昆明市西山區滇池路民族劇場附樓3層。

雲南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30100757167240Y,企業法人董清峰,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雲南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開展與旅遊文化相關的各類社會文化活動、展覽、企業形象設計、企業文化創意;國內貿易、物資供銷(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雲南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