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文化 » 陝西史前文化旅遊介紹

陝西史前文化旅遊介紹

發布時間: 2021-03-11 20:40:40

1. 陝西有哪些有名的旅遊景點

西安地區:

秦始皇陵 秦始皇兵馬俑 華清池 陝西歷史博物館

碑林 大雁塔 大慈恩寺 小雁塔

西安城牆 半坡遺址 鍾樓.鼓樓 秦王宮

清真大寺 仙游寺 金絲猴自然保護區 南五台

寶雞地區:

法門寺 周原遺址 炎帝陵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丈原諸葛亮廟 青銅器博物館 關山草原 釣魚台

龍門洞 鳳翔東湖 周公廟 金台觀

紅河谷森林公園 嘉陵江源頭

漢陽陵 乾陵 茂陵 咸陽博物館

昭陵 楊貴妃墓 彬縣大佛寺石窟 乾陵黃土民俗村

崇文塔 大地原點 順陵石雕

咸陽地區:

水陸庵 香積寺 興教寺 樓觀台

草堂寺 大興善寺 驪山索道 大重陽萬壽宮

銅川地區:

耀州窟遺址 葯王山 玉華宮 玉華博物館

香山 姜女祠 宜君風景區 金鎖關 宋塔

渭南地區:

華山 西嶽廟 司馬遷祠墓 黨家村

陝西洽州風景區 韓城市博物館 秦陵 王鼎紀念館

惠陵 高力士墓 大禹廟 普照寺

橋陵 楊虎城將軍博物館 龍門 華山索道

少華山森林公園

漢中地區:

漢中博物館 武候祠 武侯墓 朱䴉自然保護區

南湖風景區 南沙河 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五龍洞森林公園

靈岩寺 張騫紀念館 留候祠 蔡倫墓祠

延安地區:

黃帝陵 黃河壺口瀑布 寶塔山 楊家嶺

清涼山 萬花山 鳳凰山 延安革命紀念館

棗園 王家坪 南泥灣 洛川會議紀念館 杜公祠

鍾山寺石窟 洛川民俗館 延安民俗文化村 摩岩石刻

榆林地區:
紅石峽 鎮北台 白雲山 紅鹼淖

安康地區:
灜湖 灜湖金螺島 香溪洞 南宮山森林公園

子午棧道生態游景區 旬陽博物館 楠木山莊 漢陽自然風光

平利縣風光 擂鼓台森林公園

商洛地區:
柞水溶洞 丹江漂流 天竺山森林公園 鎮安風景區 洛南老君山

楊凌地區:
昆蟲博物館 水上運動中心 樓觀台 人工降雨大廳

2. 寫一篇游介紹陝西的風景名勝,人文景觀

西安人很喜歡叫這座城市為「古都」,抑或直接呼其古名——長安。更有甚者要求國家更改城市名稱,叫「長安」或「西京」。我想,這就是西安特有的文化內涵,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沉澱。盡管有高樓大廈、有高速公路、有商業中心,但西安保留著全國最完整的古城牆,為了保護地下文物,他們甚至放棄建設地鐵。這種對文化傳承的堅持在過於重視經濟建設的今天尤為寶貴。
西安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古老,繼而,我發現了她的堅持。
第一站是西嶽華山,初中時就讀過「山河表裡潼關路」的詩句,華山之險,歷來稱頌。在周圍黃土高原的大背景下,華山的岩石變得十分突出。黃土的中心竟是一座石壘的高山,怎能不令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憑借索道,我們輕而易舉地征服了北峰。但相比於其餘的東、南、西、中四峰,北峰不過是半山腰上的一個平台。也許是古人知道華山難爬,所以稱此為北峰,聊感安慰而已。抬頭望去,海拔2187米的南峰高高在上,剛剛還埋怨這來回110元的索道費太貴,現在才發覺值得,否則爬死也到不了山頂。
沒有爬到頂端,我便打起了退堂鼓。第一站就遇到了本次旅遊的第一大遺憾——沒有徵服華山,寫景作文《描寫陝西景物的作文》。但是,看過了「自古華山一條路」的險峻,相信不虛此行。
如果要評一個「最名不符實獎」,我想西安將有兩樣東西入眩一是羊肉泡饃。來西安前總認為它是陝西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象徵,一見之後,不過是將羊肉湯澆在碎面餅之上,遂大失所望。另一個便是鍾樓。初到西安,問當地人何處最好玩時,十有八-九都推薦了鍾樓、鼓樓。它的地位就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世界之於上海。記得當時有人到上海來玩,總會被問「大世界去白相過嗎?」去過,那很好。沒去過,哎呀,你怎麼大世界也不去?可惜埃於是,我對鍾樓、鼓樓也充滿期待。
鍾樓位於西安市的正中心,周圍車水馬龍,因此鍾樓就好象車流中的一座孤島,需要由地道才能抵達。沿著地道走了一大圈,方找到鍾樓的入口。拾級而上,才發現那不過是一個二十多米高的平台。所謂「一覽」西安市區根本不可能,更不用說「鳥瞰」了。匆匆游覽一圈便走了下來,心中還暗自慶幸——還好沒有買鍾樓、鼓樓的套票。第二天,從買套票的團友之抱怨聲中,我更覺慶幸,似乎還有些幸災樂禍了。

3. 陝西旅遊景點大全

1、秦始皇陵。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一級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是當代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2、阿房宮。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與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們是中國首次統一的標志性建築,也是華夏民族開始形成的實物標識。

3、未央宮。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漢帝國的大朝正宮,漢宮的代名詞,存世1041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

4、大明宮。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大唐帝國的大朝正宮,東方宮殿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被譽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

5、大雁塔。世界文化遺產、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唐朝為保存玄奘法師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而建。

6、小雁塔。世界文化遺產、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又稱「薦福寺塔」,與大雁塔同為唐長安城的重要標志,是中國早期方形密檐式磚塔的典型作品,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漢族文化的標志性建築。

7、興教寺塔,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及其弟子窺基和新羅弟子圓測的舍利墓塔,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樓閣式塔,展現了佛教沿絲綢之路傳至長安後的發展及其對朝鮮半島的影響。

4. 西安的歷史文化

西安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13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曾經作為中國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1100多年。早在100萬年前,藍田古人類就在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這里已經出現了城垣的雛形;2008年,西安高陵楊官寨出土距今6000餘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城市遺跡,被選為當年中國考古發現之首,這是中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遺址,也將西安地區城市歷史推進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建國以來,世界上已經有200多位國家首腦和政要訪問古都西安,包括聯合國秘書長、美國總統、俄羅斯總統、德國總理、法國總統、英國女王、日本天皇、韓國總統等。

遠古時代,「藍田猿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半坡人的經濟生活中,農業生產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們焚毀樹木,開墾農田,種植粟等旱地作物。當時人們從事生產活動所使用的工具是石頭、獸骨、鹿角和陶片等製造的。除糧食生產外,半坡人也已開始種植蔬菜。家畜飼養業在當時已出現了,當時養的牲畜有豬和狗兩種,以豬為主。打獵、捕魚也是當時一項重要的生產活動。

1957年在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就地建成了西安半坡博物館,於1958年4月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是中國第一座新石器時代遺址博物館,也是新中國第一座史前聚落遺址博物館。博物館面積約3000平方米,有半地穴式的房屋、窖穴、圈欄及起防護和泄洪作用的大圍溝等遺跡,比較完整的保留的半坡原始社會村落的原貌。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營建豐京,將臣民從岐山周原遷於此。又命子姬發(周武王)在灃水東岸營建鎬京。後者為政治中心,前者為宗教、文化中心,合稱「宗周」,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後,以豐鎬為都,為西安作為都城之始。

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標志著中國奴隸制社會進入鼎盛時期。公元前841年,鎬京「國人暴動」是中國歷史是最早的大規模群眾暴動驅逐國王事件。

都城咸陽,阿房宮大部分面積在今西安市境內,兵馬俑和秦陵在今西安市境內(位於西安市臨潼區)。秦的宗廟在渭河南岸,荊軻刺秦王,就發生在秦章台宮(後來的漢未央宮前殿);廉頗藺相如,秦王坐章台。秦代宮殿布局還沒有形成宮城、皇城和三大殿的布局。秦咸陽城地跨渭河南北。

公元前202年,劉邦取得政權,在長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漢城)建立西漢王朝。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漢長安城位於渭河以南的關中平原上,面積約36平方公里。在西漢時期,作為首都的長安城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居民眾多的城市。漢長安是在秦咸陽遺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史記》:「漢長安,秦咸陽也」,張衡《西京賦》雲:西漢長安「乃覽秦制,跨周法」,《三輔黃圖·序》也雲:「武昭,治咸陽,因以漢都」。《舊唐書 地理志》說:「京師,故秦之咸陽,漢之長安也。」秦咸陽從惠文王以後,就不斷向南擴展,在渭河以南修建了章台、興樂宮、甘泉宮、信宮、阿房宮及七廟等建築。劉邦奪得天下後,經婁敬、張良等的勸說,建都長安。修繕秦的興樂宮而改為長樂宮,在秦章台基礎上建未央宮。即漢長安城是在秦都咸陽基礎上建立的,說明在都城選址上是漢承秦制的。 漢朝宮闕均在今西安市漢城保護區內,位於北二環以北,而漢代的武帝文帝景帝陵墓,在今咸陽市境內。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

西漢末年的公元9年,大司馬王莽正式稱帝,曾改都城長安為「常安」。

公元582年,隋文帝頒令在漢長安城東南的今西安城址營建新都大興城。隋開國之初,都城仍在長安舊城,因久經戰亂,殘破不堪。因此,隋文帝放棄龍首原以北的故長安城,於龍首原以南漢長安城東南選擇新址,建造新城大興城。

唐定都長安後,改隋大興城為長安城,並進行了增修和擴建。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在原外郭城東北龍首原上營建大明宮。之後年間又不斷修建城牆、城樓、興慶宮等建築。宮城完全與今西安市重合,皇宮與今西安市明城牆重合。唐代帝王陵,如昭陵、乾陵等則大部分在今咸陽市境內。而在唐代,唐十八陵全部在京兆府的轄縣內,乾陵是京兆府奉天縣。

自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年)開始,至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基本就緒,歷時72年。城市面積84.1平方公里,布局規劃整齊,東西嚴格對稱,分宮城、皇城和外廓城三大部分。城市結構布局充分體現了封建社會巔峰時期的宏大氣魄,在中國建築史、城市史上具有劃時代影響。

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宋代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趙匡胤統一中國後,曾經有意遷都長安,最後由於部下反對,只得放棄金代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

元初,長安城的范圍依然沿用韓建「新城」,並使用京兆府的名稱。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為安西王,鎮守其地,建安西王府。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遂該京兆府為安西路。後來由於發生安西王叛亂,安西國被撤。皇慶元年(公元1312年),又改安西路為奉元路。據李好文在《長安志圖》中所繪《奉元城圖》,四面僅各一門,南門偏東,北門偏西,東西兩門也不對稱,城內建築也無對稱格局。市場集中在城內西北隅,有馬市、羊市和秦川驛等。東北隅有太子府(明秦王府)、城隍廟、察院等。馬可波羅於至元十二年(1275年)游歷於此,寫到:「城甚壯麗,為京兆國之都會……此城工商繁盛,產絲多,居人以制種種金錦絲絹……凡人生必需之物,城中皆有,價值甚賤。」

明代形成了今天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稱也源於明代。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明朝政府即改奉元路為西安府。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次子朱樉為秦王。同年西安府城東北隅開始營建秦王府。秦王府時稱「王城」,後訛為「皇城」,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新修了城垣,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和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分別修建鼓樓鍾樓,其位置也與元代的敬時樓和鍾樓無異。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標西巡西安後,曾經提議遷都西安,不過他回到南京之後便病死。

清代西安城內設置依舊,但在城東北修建一座滿族駐防城,在城東南修建了漢軍駐防城,以及增加了鍾樓西南的總督布院署等。庚子之變時,慈禧和光緒西逃駐蹕西安長達一年時間。

1911年10月22日,在辛亥革命爆發後西安也爆發了武裝起義,佔到總城面積約四分之一的滿城被起義軍攻陷並焚毀,成為西安城內的一處死角。

1921年馮玉祥第一次督陝,在原秦王府城(八旗教場)修改房屋,駐扎軍隊。

抗戰前夕,國民政府曾經建立國民政府西京籌備委員會。

抗戰時期河南等地失守,大批難民沿隴海路湧入西安,主要集中在火車站和尚仁路(今解放路)一帶。尚仁路迅速發展成為新的商業區,西安城內的商業重心也開始集中到了城市的東部。

在中共長征之後,陝北地區成了蘇區,西安成為國民黨的重要前線,在此發生了西安事變。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屬陝甘寧邊區轄市。

1950年改由西北軍政委員會領導,1953年1月27日西北軍政委員會改為西北行政委員會管轄,西安市屬西北行政委員會。

1953年3月12日,改為中央直轄市,為全國12個中央直轄市之一;1954年6月19日改為省轄市。

5. 陝西有那麼多史前遺址,但為什麼不是文明的發源地

因為不是所有的史前遺址都會發展為文明,更不必然發展出偉大的文明。

文明不是一個靜止不變的點,而是一個不斷發展、演進的過程,它是歷史的。基於次,陝西人最中的所謂某某史前遺址就是微不足道了。

國際史學界認為中國只有3600年歷史,他們是從夏商時期算起的,之前的虛無縹緲的遠古時代,他們根本不認為是文明。甚至他們連夏朝都不願意承認,不承認夏朝說明什麼?說明之前根本就沒有文明。

雖然中國人對之完全可以嗤之以鼻,但作為中國人應該清楚,什麼是遠古,什麼是文明。中國文明是從夏商周三代開始的,而不是之前一大堆各種史前遺址。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會有各種史前遺址,非洲更多,但未必會演進為國家形態,未必會誕生文字,更未必會醞釀璀璨的文明,他們可能一直保持氏族或部落形態,也可能淹沒在人類的長河中,所以我們稱之為史前文化,而不是文明。

嚴肅的史學觀從未把人類史前活動遺址稱之為文明。

河南之所以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中原是夏商周的集大成者,誕生了文字和最早的國家形態,在這里產生了私有制和身份認同。

最近被陝西人捧上天所謂楊官寨遺址,不過是中國遠古時代多如牛毛的史前人類遺址中一個,甚至是最不出眾的一個,頂多隻能叫做定居點。

而文明是什麼?是文字和國家形態的出現。沒有文字休談文明,而沒有國家形態(包括城邦)的出現,更不會有文明的傳承。如果說之前漫長的人類史是醞釀期,那麼到了河南,就已經綻放成一朵光芒萬丈的花朵。

6. 陝西十大著名旅遊景點 陝西著名景點排名 陝西哪些景

  • 中文抄名稱

  • 陝西

  • 外文名稱

  • Shaanxi Province,舊稱Shensi

  • 別名

  • 陝、秦、三秦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

  • 中國西北

  • 下轄地區

  • 1個副省級市、9個地級市、4個縣級市、78個縣、26個市轄區

  • 政府駐地

  • 西安市新城區新城大院

  • 電話區號

  • 029、0911—0917、0919

  • 地理位置

  • 中國西部內陸腹地

  • 面積

  • 20.58萬平方公里[8]

  • 人口

  • 3835.44萬(2017年)常住

  • 方言

  • 中原官話、西南官話、晉語

  • 氣候條件

  • 北暖溫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

  • 兵馬俑、法門寺、華山、太白山、黃帝陵、大雁塔、長城等

7. 陝西旅遊景點大全 求陝西景點推薦介紹

大慈恩寺(大雁塔)、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自然博物館、漢陽陵考古陳列館、南闕門遺址、漢陽陵、西安碑林博物館、西安博物院(小雁塔)、西安明城牆、鍾樓、鼓樓、大興善寺、化覺巷清真寺、八路軍辦事處、張學良公館、青龍寺遺志、曲江寒窖、興慶宮、含元殿遺址、麟德殿遺址、八仙庵、廣仁寺、秦阿房宮、曲江海洋世界、大唐芙蓉園、未央湖游樂園、西安植物園、西安半坡博物館、含光門遺志博物館、西周車馬博物館、鯨魚溝、廣新園民族村、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翠華山、草堂寺、戶縣高冠瀑布、長安博物館、香積寺、重陽宮、樓觀台森林公園、南五台、水陸庵、藍田猿人遺址、藍田蔡文姬紀念館、藍田輞川溶洞、興教寺、祥裕森林公園、太平森林公園、王順山森林公園、朱雀國家森林公園、戶縣東韓村農民畫庄、華 山+西嶽廟、秦始皇兵馬俑、華 清 池、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地宮、驪山森林公園、驪山兵諫亭、臨潼博物館、半坡博物館、洽川濕地處女泉、橋陵、泰陵、司馬遷祠、黨家村民居、法 門 寺、法門寺博物館、乾 陵、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懷太子墓、咸陽博物館、黃帝陵軒轅廟、茂陵博物館、楊貴妃墓、昭陵博物館、周公廟、秦公一號大墓、岐山諸葛亮廟、寶雞青銅器博物館、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關山牧場、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鳳翔東湖、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葯王宮、百花園珍獸館、釣魚台、宗聖宮、彬縣大佛寺、黃河魂國家水利風景區、蒲縣橋陵、楊虎城將軍紀念館、林則徐紀念館、統萬城遺址、紅石峽、鎮北台、李自成行宮、紅鹼淖風景區、王家坪舊址、鳳凰山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寶塔山、棗園舊址、延安萬花山、延安清涼山、楊家嶺舊址、壺口瀑布、黃帝陵、軒轅廟、洛川風俗館、洛川會議遺址、萬佛洞、玉華宮、耀州窯博物館、武侯祠、武侯墓、安康香溪洞、褒斜棧道、拜將台、漢中南湖公園、漢中博物館、張良廟、蔡倫墓、榨水溶洞、金絲大峽谷、洛南老君山、丹鳳縣四皓碑林園、丹鳳縣船幫會館。

8. 陝西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西安地區:

秦始皇陵 秦始皇兵馬俑 華清池 陝西歷史博物館

碑林 大雁塔 大慈恩寺 小雁塔

西安城牆 半坡遺址 鍾樓.鼓樓 秦王宮

清真大寺 仙游寺 金絲猴自然保護區 南五台

寶雞地區:

法門寺 周原遺址 炎帝陵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丈原諸葛亮廟 青銅器博物館 關山草原 釣魚台

龍門洞 鳳翔東湖 周公廟 金台觀

紅河谷森林公園 嘉陵江源頭

漢陽陵 乾陵 茂陵 咸陽博物館

昭陵 楊貴妃墓 彬縣大佛寺石窟 乾陵黃土民俗村

崇文塔 大地原點 順陵石雕

咸陽地區:

水陸庵 香積寺 興教寺 樓觀台

草堂寺 大興善寺 驪山索道 大重陽萬壽宮

銅川地區:

耀州窟遺址 葯王山 玉華宮 玉華博物館

香山 姜女祠 宜君風景區 金鎖關 宋塔

渭南地區:

華山 西嶽廟 司馬遷祠墓 黨家村

陝西洽州風景區 韓城市博物館 秦陵 王鼎紀念館

惠陵 高力士墓 大禹廟 普照寺

橋陵 楊虎城將軍博物館 龍門 華山索道

少華山森林公園

漢中地區:

漢中博物館 武候祠 武侯墓 朱䴉自然保護區

南湖風景區 南沙河 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五龍洞森林公園

靈岩寺 張騫紀念館 留候祠 蔡倫墓祠

延安地區:

黃帝陵 黃河壺口瀑布 寶塔山 楊家嶺

清涼山 萬花山 鳳凰山 延安革命紀念館

棗園 王家坪 南泥灣 洛川會議紀念館 杜公祠

鍾山寺石窟 洛川民俗館 延安民俗文化村 摩岩石刻

榆林地區:
紅石峽 鎮北台 白雲山 紅鹼淖

安康地區:
灜湖 灜湖金螺島 香溪洞 南宮山森林公園

子午棧道生態游景區 旬陽博物館 楠木山莊 漢陽自然風光

平利縣風光 擂鼓台森林公園

商洛地區:
柞水溶洞 丹江漂流 天竺山森林公園 鎮安風景區 洛南老君山

楊凌地區:
昆蟲博物館 水上運動中心 樓觀台 人工降雨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