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圳市文體旅遊局為什麼改名為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國家機構改革,將各地的文化部門和旅遊部門合並,合並進來後包括旅遊,文化,體育和廣播電視等管理部門,所以更名為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B. 你對文體和旅遊局有什麼看法
這兩天,旅遊圈已經被一件大事刷屏,就是文化部與國家旅遊局的合並。
3月13日上午,萬眾矚目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根據方案,改革後國家旅遊局將和文化部合並,成立文化和旅遊部。原來的文化部、國家旅遊局將不再保留。
一石激起千層浪。繼體育旅遊、全域旅遊等熱詞之後,隨著文化和旅遊部的提出,文化旅遊一詞的熱度勢必會持續很久。
文化和旅遊融合的必要性
文化和旅遊本來就不分家,旅遊本質上是一種文化體驗、文化認知與文化分享的重要形式。與此同時,文化又需要通過旅遊來創新、傳承與傳播。
根據國家旅遊局之前披露的數據顯示,旅遊文化產業已經成了我國國民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支柱產業。2017年國內旅遊人數50.01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8%;入出境旅遊總人數2.7億人次,同比增長3.7%;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5.40萬億元,增長15.1%。初步測算,全年全國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13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4%。旅遊直接就業2825萬人,旅遊直接和間接就業7990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8%。
國務委員王勇在對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作說明時表示,文化和旅遊部的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黨的宣傳文化工作方針政策,研究擬定文化和旅遊工作政策措施,統籌規劃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遊業發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組織實施文化資源普查、挖掘和保護工作,維護各類文化市場包括旅遊市場秩序,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等。
這些表明,國家已經意識到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必要性。文化和旅遊部一旦組建成立,有望實現現有資源的最佳配置與有效管理,為旅遊產業注入全新的豐厚文化底蘊,為文化事業的發展傳承塑造鮮活的產業形態。
文旅融合的成功案例
其實,在文化和旅遊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前,「文旅」一次已經被廣泛提及,甚至形成了相關產業。
以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和八百流沙極限賽著稱的行知探索,很早就已經意識到文化和旅遊融合的趨勢。從2006年首屆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開始,到今年已經是第13屆。比賽路段設在甘肅和新疆交界的莫賀延磧戈壁——史稱「八百里流沙」,一千三百多年前,玄奘法師在這里經歷了追殺、背棄、迷路、彷徨、生死……最終立下錚錚誓言:「寧可就西而死,豈能歸東而生」、「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盡管五天四夜滴水未進幾將殞絕,但依然心無所懼一往無前,最終實現了從堅持到超越的偉大升華。行知探索以此典故,深挖其文化內涵,結合敦煌市「大敦煌文化景觀大道」政策,與當地政府聯手打造了這個經典的文旅產業項目,效益可觀。
C.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在何日正式掛牌
2018年4月8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在北京掛牌。網友所說的「詩和遠方」,終於正式走到了一起。
據了解,文化和旅遊部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黨的文化工作方針政策,研究擬訂文化和旅遊工作政策措施,統籌規劃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遊業發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組織實施文化資源普查、挖掘和保護工作,維護各類文化市場包括旅遊市場秩序,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等。
D. 旅遊管理體制改革,未來文化與旅遊如何做到融合發展
隨著大眾旅遊的興復起以及全域旅制游的大力推進,人們對旅遊品質的需求不斷提高,文化旅遊日受青睞。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去體驗不同地方豐富多樣的特色文化。文化與旅遊如何融合?前瞻產業研究院通過調研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立足實際,切實加強規劃引領作用。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重在規劃。要深刻把握方針政策,結合旅遊發展的新時代、新階段和新要求,突出前瞻性和實用性,編制出台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專題規劃,進一步凸顯獨特的文化與地域資源稟賦,為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提供更為科學、可行的引導。
2、深入挖掘文化旅遊資源。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不是簡單疊加、硬性配對,只有選擇那些具有市場價值、具備在旅遊產業上發光發熱的文化資源,才能真正推進文化與旅遊的有機融合。
3、創新理念,打造文化旅遊個性品牌。品牌是文化旅遊業的名片,要打造一批具有吸引力、影響力、競爭力的文化旅遊品牌,使文化旅遊具有更鮮明的總體品位和整體形象。
4、依託資源,積極開發文化旅遊商品。發展適銷對路的特色文化旅遊商品,完善旅遊整體文化形象,增加旅遊業的附加值。
E. 文化和旅遊機構改革為旅遊帶來哪些新的變化
機構改革,文化和旅遊合並,讓文旅融合更加緊密,在旅遊資源和文化資源的整合上更加容易,推動文化和旅遊產業繁榮發展。
F. 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人員在事業單位改革後會轉成什麼編制
本次事業單位抄分類,明確將文化執法襲、城管執法等行政執法機構劃為公益一類,即承擔行政輔助只能的事業單位,人員編制最差保留事業編制,隨著國家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的深化,例如7月8日國務院關於維護市場秩序的若干意見,明確推進城管和文化執法跨部門跨領域施行綜合執法了,結合國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改革方向,相信未來行政執法類,尤其是城管和文化執法,有望轉為參公編制。
G. 旅遊局下屬事業單位有行政編制嗎
旅遊局下屬事業單位沒有行政編制。現在要想有行政編制的身份,必須通過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的改革是明顯的改革標准,事業單位整體分為行政類,公益一類,公益二類,生產經營類相關單位,其中生產經營類改為企業實行的整體制度是,管辦分離,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分開的制度。
在新一輪的黨政機構改革的過程當中,很多的文化部門和履行部門相互整合,組建了一個完全的,嶄新的文化旅遊基地和相對的文化旅遊區,這一部分新組織的文化旅遊局屬於下屬單位當中,承擔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
整體的事業單位隨機構進行改革,行政機構劃分歸到文化旅遊局進行相關的機構承擔,所謂的參公人員連人帶編,隨職能進行集中的轉化到機關單位,相應的文化履行,監督監察等職能,以縣區為主,成立相應的行政服務中心。
事業單位保留原有的參公屬性,下屬事業單位承擔的公益服務類只能有所保留,讓事業單位整體呈現它最基本的公益服務類的相對應的職位,在長集的黨政機構改革,開展整合的事業單位改革過程當中,領域和跨領域綜合進行整體的改革。
(7)文化和旅遊廳改革擴展閱讀: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同屬於編制內人員。公務員擁有的是公務員行政編制,而事業單位擁有的是事業單位編制,因此二者的編制許可權和范圍是不一樣的。公務員擁有行政權,而事業單位不具備行政權。
因此,公務員編制在法律上的許可權要高於事業單位編制人員。並且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職稱也不一樣。在以前事業單位講究的是職稱,公務員講究的是級別。但是隨著公務員法的進一步完善,現在公務員是職務和職級並行,因此這一點上二者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