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文化 » 陶瓷文化旅遊體系

陶瓷文化旅遊體系

發布時間: 2021-03-12 17:59:51

A. 綠地國際陶瓷文化旅遊城目前進展如何

綠地陶瓷文化旅遊城」規劃面積3500畝,將打造成為集「陶瓷文化創意、陶版瓷產業升級、旅遊資源整合、總權部基地集群、國際商務辦公、高端酒店集群、科技人文住宅」七位一體的景德鎮城市新中心、贛東北旅遊集散地、中國文化會客廳,總投資200億元,計劃開發周期8年,2014年5月25日正式動工建設。
目前,文旅城項目開發正在逐漸鋪開,尤其是2015年6月28日昌南里項目的動工,象徵了大項目核心板塊的正式落地。

B. 景德鎮的瓷器名揚天下,被人們稱為什麼

景德鎮的瓷器名揚天下,被人們稱為瓷器之都

景德鎮素有"瓷都"之稱,這里千年窯火不斷,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的獨特風格蜚聲海內外。景德鎮手工制瓷工藝的所在區域主要是景德鎮市城鄉各地(新廠;老廠;樊家井;三閭廟;高新區等)。「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千餘年來,景德鎮制瓷業集歷代名窯之大成,匯各地技藝之精華,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手工制瓷工藝生產體系,創造了中國陶瓷史上最輝煌燦爛的一段歷史。其成就之高、影響之大、技藝之精湛、品種之齊全,是任何時代,任何其他窯場都難以企及的。

景德鎮青花玲瓏瓷器

大龍缸和薄胎瓷的燒造成功,是明時景德鎮瓷業高度技術成就和制瓷技師驚人智能的體現。大龍缸,直徑高度均達70厘米以上,通身飾以五爪龍須,形制巨大,氣勢宏偉,荘重肅穆,為帝王專用之物,他人不可僭越使用進而更現它的神秘。薄胎瓷的製作,從另一個方面顯示了制瓷技師的藝術匠心和智能,最薄最細的薄胎瓷器,其厚度只0.5毫米,最厚的也只有1毫米,真正是「胎薄如紙」。

以成化閗彩為代表的彩瓷,是我國陶瓷史上空前的絕作。創於成化時期的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種色彩相結合的閗彩工藝,開創了我國彩瓷的新時代。成化時期的閗彩,釉上色彩一般都有三、四種,多者達六種以上,而所施色彩的特徵又極其鮮明,比單純的釉下彩或釉上彩更加絢麗,給人以爭奇斗艷,美不勝收之感。至嘉靖(公元1522-1566年)、萬曆(公元1573-1619年)年間在成化閗彩的基礎上創出了青花五彩,改變以閗彩中僅青花是構成整個圖案的決定性的主色地位,而使青花只是構成整個圖案的一種顏色,青花和紅、黃、綠等色處於一樣的地位而沒有主從之分,這就大大豐富了青花五彩的表現力,呈現出以紅、淡綠、深綠、黃、褐、紫以及釉下藍色為主突出紅色的局面,嘉靖、萬曆彩瓷也就以圖案花紋滿窯,色彩濃艷深翠而行於世。明代彩瓷還有白地綠彩、青花紅綠彩和釉上五彩以及填彩、金彩等等,素三彩也較為出名。

明代景德鎮的高溫單色釉(燒出溫度在1200℃以上)和低溫單色釉(燒成溫度在1200℃以下)瓷器都有很大發展。白瓷的製作,明代各朝都有燒造,各臻其妙。永樂的潔白甜凈;宣德(公元1426-1435)的汁水瑩厚如堆脂,光瑩如美玉;嘉靖的純凈無雜;萬曆的透亮明快;無不使人嘆服稱奇,爽心悅目。明代單色釉最具突出成就的還有永樂、宣德的紅釉和藍釉,以及成化孔雀綠和弘治(公元1488-1505年)黃釉。明永樂時的鮮紅器亦稱「祭紅」,釉厚如脂,光瑩鮮艷,有「永樂之寶」之譽,贏得「永器鮮紅最貴」的評價。宣德年間的寶石紅釉又比永樂鮮紅釉更勝一籌,釉汁晶瑩似紅寶石,胎質細膩堅致,極其名貴。明代的藍釉瓷器,在宣德時燒造較多,後人把它和白釉、紅釉相提並論,推為宣德瓷器的「上品」。

清代前期的景德鎮制瓷業,無論是官窯還是民窯;無論是產品造型、裝飾技法、還是裝飾題材、裝飾風格,都達到了「參古今之式,運以新意,備諸巧妙,於彩繪人物、山水、花鳥,尤各極其勝」的極度繁榮境界,制瓷技術幾乎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此時的景德鎮「延袤十餘里,民窯二、三百區,工匠人夫不下數萬,藉此食者甚眾,候火如候晴雨,望陶如望黍垛」(唐英《陶人心語》),「利通數十省,四方商賈,販瓷者萃集於斯」。與明代一樣,清代也是官窯民窯並存共榮,並且均有名窯精品。

清代前期的御窯廠,名窯輩出,創新層出不窮。康熙年間著名的官窯有「臧窯」、「郎窯」。康熙年臧窯,「廠器也」,為督陶官臧應選所造。臧窯的主要成就是單色釉,但青花、五彩、素三彩、釉里紅均極為精巧。康熙青花色彩艷麗純凈,瑩澈明亮,層次分明,有「青花五彩」之譽,別具風格而「獨步本朝」,尤其是民窯青花更為清代青花的典型代表;康熙五彩發明了釉上藍彩和黑彩而成了彩瓷的又一個轉折點,基本上改變了明代釉下、釉上彩相結合的青花五彩佔主流地位的局面,而且,隨著色彩的增多,金彩的運用,突破了明嘉靖在樊紅、霽紅等地上描金的單一手法,而使康熙五彩鮮艷富麗,光澤透澈明亮。郎窯,為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撫郎廷極在景德鎮督造御窯時生產的瓷器。郎窯以仿明宣德和成化窯器而著稱。郎窯的傑出成就,是仿製明宣德祭紅釉而創制的以郎窯紅為代表的顏色釉,郎窯紅,「華而不俗,色正朱」,其深艷的色澤,猶如凝結的牛血一般鮮紅(故也稱其為牛血紅),釉面透亮重流,器物里外開片,既象玻璃般光澤鮮艷奪目,又象紅寶石一樣瑰麗,極為名貴,為歷代珍品。康熙時還曾燒制出與郎窯紅齊名的色調淡雅的缸豆紅,也稱美人醉;用詩「綠如青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形容它極為貼切。在五彩基礎上,受琺琅彩製作工藝的影響而於康熙朝始創的粉彩,到雍正年間獲得空前的發展,並且有「清一代,以此為甚」,彩料中砷元素的摻入,加上國畫沒骨法渲染手法的運用,突出了書畫的陰陽、濃淡、深淺的立體感,同時粉彩燒成溫度較古彩低,色彩對比比較和諧;因而顯得粉潤柔和,色彩豐富絢爛雅麗,形象逼真,構圖文雅雋秀,所謂「鮮嬌奪目,工緻殊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集詩、書、畫、印於一身而又以瓷器藝術為第一的督陶官唐英主持下唐窯,成就輝煌,既是乾隆一朝的代表,也是中國古代制瓷史成就的代表。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唐英以47歲之身協理窯務,他以陶人之心主持陶政。胎質、釉面、器型、品種、工藝手法、裝飾形式、釉上和釉下彩繪,無論仿古,無論創新,無不登峰造極。正如《景德鎮陶錄》所述:「公深諳土脈,火性,慎選諸料,所造俱精瑩純金。又仿效古名窯諸器,無不媲美;仿種種名釉,無不巧合,萃工呈能,無不盛備……窯至此,集大成矣!」。從乾隆中期開始,景德鎮的瓷業已露衰落之端倪,到晚清而日趨衰落,道光以後,一直到公元1949年4月29日景德鎮解放,景德鎮瓷業一直處於蕭條狀態,「故乾隆一朝,為清極盛時代,亦為一代盛衰之樞紐」《飲流齋說瓷》。

景德鎮在"集大成"之後,又將其精湛的制瓷工藝傳播開來,促進了全國及世界各產瓷區制瓷業的蓬勃發展。因此,景德鎮手工制瓷工藝及生產體系不愧為中國陶瓷業中的傑出代表,體現了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與東西方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當地政府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為配合城區改造,保護一批歷史文化遺跡,把散落在市區的部分古窯場、古作坊、古建築異地集中保護,建立了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整個博覽區由古窯和陶瓷歷史博物館兩大景區組成,是景德鎮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遊區之一,也被國內外專家和陶瓷愛好者稱為"活的陶瓷博物館"。

清末和民國時期,戰爭不斷,景德鎮陶瓷走下坡路。建國以後,隨著政治、經濟的變革和瓷業機械化生產的不斷發展,景德鎮瓷業習俗開始淡化,現已瀕臨消亡。景德鎮傳統的制瓷手工藝雖然得到部分保留與發展,但其中的一大部分仍在不斷地流失和消亡,亟待搶救和保護。



C. 誰知道關於景德鎮瓷器的資料

景德鎮瓷器概述
景德鎮,位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昌江河畔,地處贛、浙、皖三省交界,是中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產陶瓷而著稱的古老城市。景德鎮自五代時期開始生產瓷器,至今已經走過了千年的發展歷程。

景德鎮素有"瓷都"之稱,這里千年窯火不斷,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獨特風格蜚聲海內外。景德鎮手工制瓷工藝的所在區域主要是景德鎮市城鄉各地。

"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是此都"。千餘年來,景德鎮制制業集歷代名窯之大成,匯各地技藝之精華,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手工制瓷工藝生產體系,創造了中國陶瓷史上最輝煌燦爛的一段歷史。其成就之高、影響之大、技藝之精湛、品種之齊全,是任何時代,任何其他窯場都難以企及的。

景德鎮瓷器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瓷質「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合稱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薄胎瓷人稱神奇珍品,雕塑瓷為我國傳統工藝美術品。景德鎮陶瓷藝術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財富。

歷史發展

考古發掘表明,景德鎮自五代開始生產瓷器,宋、元兩代迅速發展,至明、清時在珠山設御廠,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

景德鎮瓷雕製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個前,遠在隋代就有「獅」、「象」、大獸的製作。當代的景德鎮,瓷雕工藝精湛,工藝種類齊全,有園雕、捏雕、鏤雕、浮雕等;千姿百態、栩栩如生;裝飾豐富,有高溫色釉、釉下五彩、青花鬥彩、新花粉彩等;藝術表現力強,有的莊重渾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麗堂煌,鮮艷奪目。

景德鎮瓷業習俗是景德鎮制瓷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德鎮在宋代出現"村村窯火,戶戶陶埏"的景觀,瓷業習俗已具雛形。
元代景德鎮窯在宋代青白釉生產的基礎上迅速崛起,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成就是創燒了成熟青花、釉里紅及各種單色釉品種。青花瑞獸紋盤便是其中上乘之作,其形大而規整,內底主是題紋樣繪麒麟竹石瓜果花卉紋。這種將傳說中的瑞獸與寓意興旺發達的竹石瓜果組合在一起的圖案,主要流行於製作精細的大盤上。紋樣線條流暢,通體細色肥腴,青花鮮麗濃重。

洪武年間是明代釉里紅燒制最興盛時期,不僅數量多,而且多為大型器皿。永樂白瓷頗負盛名,世稱「甜白」。據文獻記載永樂皇帝對潔素瑩然的白瓷甚為喜愛,這應是永樂白瓷風行的主要原因。白釉暗花執壺和暗花雙耳扁壺,以其變化多姿的造型、纖細古樸的手法、晶瑩白潤的釉色向世人展示了景德鎮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藝。宣德年間是明代青花燒造的黃金時期。青花龍紋扁壺群冠眾器之首,其形成高大俊美,胎細釉潤,紋樣用進口的蘇麻離青繪畫而成,色澤鮮麗濃重,傳世實物屈指可數。藍地白花折枝花果紋盤明代景德鎮御器廠的傳統產品,在各朝製品中尤以宣德器為精美。

鬥彩創燒於成化期,這種在釉下用青花勾勒紋樣的輪廓線,釉上用紅、黃、綠、紫等色填彩的瓷器名聞遐邇,傳世器多由台灣「故宮博物院」收藏,私人能珍藏到成化鬥彩器的實屬鳳毛麟角。

明代晚期是青花五彩燒制空前絕後的時代,其中尤以嘉靖萬曆的數量為多,但形制高大、技藝高超、蓋與器身均保存完好的器皿則並不多見。

清代,中國瓷器的生產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特別是雍正產品,以其胎細釉潤,紋樣典雅精美而獨樹一幟。粉彩鵪鶉圖瓶便是其中的一件絕世佳品,這種在彩料中採用金紅著色,並運用玻璃白打底渲染的新工藝,不僅能將圖案的陰陽面生動逼真地表現出來,而且比傳統的五彩色澤更柔和淡雅,特別是配上細白的胎壁後,更加精美,讓人有愛不釋手之感。

明、清以後,珠山御廠的設立和海外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刺激了景德鎮制瓷業的蓬勃發展,致使幾乎所有散落在鄉村的小窯作坊都集中到城區,形成眾多的手工業工場,吸納了大量從業人員,"窯戶與鋪戶當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景德鎮由此成為"五方雜處"、有"十八省碼頭"之稱的陶瓷大都會,為瓷業習俗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民國時期,景德鎮瓷業習俗的突出表現是客籍瓷商隊伍的不斷壯大及瓷行、瓷庄和瓷號的大量涌現。各商幫都有自己的瓷行、瓷庄或瓷號,他們加強了景德鎮與外地的聯系,也操縱了景德鎮瓷器的運銷。隨之而來的各地風俗習慣給景德鎮瓷業習俗增添了新的內涵。

藝術特色

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在宋代已初步建立。瓷業內部分工日益細化,普遍採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盪釉等技藝製作瓷坯,再採用匣缽仰燒、墊缽覆燒、支圈覆燒等技法進行裝燒。到元代,又發明了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法"及青花釉下彩繪技術。明、清兩代,景德鎮制瓷業進一步發展,"共計一坯之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細節目,尚不能盡也",制瓷手工技藝體系基本完善,采礦、每道工序都簡化到不能再簡化的程度。煉泥的只管煉泥,拉坯的只管拉坯,彩繪者也是畫者畫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畫,如此明細分工提高了制瓷效率,各方面都有身懷絕技的能工巧匠,景德鎮手工制瓷業至此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峰。

▲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

景德鎮手工制瓷工藝專業化程度強,行業分工極其細致,最核心的包括拉坯、利坯、畫坯、施釉和燒窯等五項工序。

1、拉坯: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階段,也是器物的雛形製作。它是將制備好的泥料放在坯車上,用輪製成型方法製成具有一定形狀和尺寸的坯件。

2、利坯:即"修坯"。它是將經過印坯工藝後的粗厚不平、規格不齊的粗坯經過兩次旋削,使之厚度適當、表裡一致。

3、施釉:俗稱"剎合坯"。它是在器坯內外上一層玻璃質釉、使之光潤。其方法有蘸、澆、吹、盪、塗等。

4、畫青花:俗稱"畫坯"。它是用青花料在坯胎上繪畫,打青花箍或寫青花字,最後上釉燒成。

5、燒窯:是成瓷的最後一道關鍵工序。它是將裝有成坯的匣缽按窯位置放在窯床上,用松柴或槎柴燒至1270--1300度,採取先氧化焰,後還原焰的方法,分溜火、緊火、凈火三個階段,用一天一夜(24小時)的時間,把匣缽內的坯胎燒成瓷胎。

經過千餘年的發展,景德鎮手工制瓷工藝在匯集全國各地名窯技藝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並自成體系。其行業分工之細,專業化強度之高是其他手工行業所無法比擬的。

從御窯廠來說,其生產組織分工相當完備,具備了制坯行業的各種作坊:有舂碓陶土的作坊,有製作大小圓、琢器坯胎的作坊,有制匣缽的作坊,還有各種輔助性的作坊,如泥水作、大木作,船木作,鐵作等。許多局部操作大都由專業性很強的工匠擔任。同時將燒、做兩行集中在廠內,設御窯若干座,形成了一個門類齊全,無所不及的大型手工作坊。

從民窯來說,最晚自宋末元初起,景德鎮制瓷業燒、做兩行便開始分立。"陶 食工,不受藝佣,帚賃窯主,以相附合"。清代才出現兼營燒做兩行的"燒圇窯戶"。同時,民窯業也具有完善的生產體系。這個體系分為不同的行業,各行各業都有其行幫組織,他們既各自獨立經營,又處在經常的互相聯系中。由於分工不同,工匠必須各自掌握一種專門技藝,並以此為終身職業。這對工匠的工藝水平的提高和技藝的嫻熟提供了有力的保證,也為新工藝的創造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景德鎮明清時期的制瓷工藝成就,是與景德鎮瓷業生產分工細致的特點分不開的。

▲景德鎮名瓷系列

【景德鎮青花玲瓏瓷】景德鎮青花玲瓏瓷是明永樂年間在鏤空工藝的基礎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已有500多種年間的歷史。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鏤成點點米粒狀,被人們稱為「米通」,又叫玲瓏眼,再填入玲瓏釉料,並配上青花裝飾,入窯燒制而成。它顯得靈巧、明徹、透剔,特別高雅秀潔。

【景德鎮青花瓷】景德鎮青花瓷,被人們稱為「人間瑰寶」。始創於元代,到明、清兩代為高峰。它用氧化鈷料在坯胎上描繪紋樣,施釉後高溫一次燒成。它藍白相映,怡然成趣,晶瑩明快,美觀雋久。白釉青花一大城,花從釉里透分明,使人賞心悅目。明人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每次都帶去大批青花瓷,與30多個國家進行交往。不少珍品現被收藏在英、美等國博物館。

【粉彩瓷】粉彩亦稱軟彩,是瓷器的釉上裝飾,白清康熙晚期開始,到雍正、乾隆年代,日臻完善。其製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圖案輪廓,再堆填色料,在攝氏七百多度的溫度下燒煅而成,顏色柔和,畫工細膩工整,既有國畫風味,又有浮雕感,畫面充滿著濃郁的民族特色。有以中國歷史故事和神話為主的人物、有秀麗多彩的山水、有栩栩如生鳥翎毛,有工整對稱的幾何圖案。

【顏色釉瓷】在釉料里加上某種氧化金屬,經過焙燒以後,就會顯現出某種固有的色澤,這就是顏色釉,影響色釉成色的主要是起著色劑作用的金屬氧化物,此外還與釉料的組成,料度大小,燒制溫度以及燒制氣氛有著密切的關系。人們說「自然界有什麼顏色,就可以燒制出什麼顏色的瓷器」。您如果參觀一下景德鎮的顏色釉瓷,就會相信此話不假。當然,有許多顏色釉的配料和燒制是十分困難的,如「祭紅釉」,就有千窯一寶之說。

【薄胎瓷】薄胎瓷,薄如蟬翼,輕如綢紗,是一種輕巧秀麗,薄如蛋殼的細白瓷。古人吟誦薄胎瓷曰:「只恐風吹去,還愁日炙消」。薄胎瓷的製作要求極高,特別是修坯,最艱難也最關鍵,全靠工人師傅嫻熟的技巧,經過百餘次的反復,將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到蛋殼那麼薄,在關鍵時刻,少一刀嫌厚,多一刀則坯破功敗,稍不留神,一個喘息就會導致前功盡棄。這樣的泥坯還須經受攝氏一千三百多度的高溫焙燒的考驗,不裂碎,不變形,其珍貴和難得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人們稱薄胎瓷為神奇珍品。

【雕塑瓷】景德鎮瓷雕製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遠在隋代就有「獅」、「象」大獸的製作。當代的景德鎮,瓷雕工藝精湛,工藝種類齊全,有園雕、捏雕、鏤雕、浮雕等;產品多樣,有佛像尊神、花草魚蟲、亭台樓閣、動物玩具等;造型優美、形神兼備、千姿百態、栩栩如生;裝飾豐富,有高溫色釉、釉下五彩等;藝術表現力強,有的莊重渾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麗堂煌,鮮艷奪目。

傳承意義

景德鎮在"集大成"之後,又將其精湛的制瓷工藝傳播開來,促進了全國及世界各產瓷區制瓷業的蓬勃發展。因此,景德鎮手工制瓷工藝及生產體系不愧為中國陶瓷業中的傑出代表,體現了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與東西方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當地政府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為配合城區改造,保護一批歷史文化遺跡,把散落在市區的部分古窯場、古作坊、古建築異地集中保護,建立了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整個博覽區由古窯和陶瓷歷史博物館兩大景區組成,是景德鎮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遊區之一,也被國內外專家和陶瓷愛好者稱為"活的陶瓷博物館"。

但同時,建國以後,隨著政治、經濟的變革和瓷業機械化生產的不斷發展,景德鎮瓷業習俗開始淡化,現已瀕臨消亡。景德鎮傳統的制瓷手工藝雖然得到部分保留與發展,但其中的一大部分仍在不斷地流失和消亡,亟待搶救和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其實我想向你推薦醴陵瓷器,你可以去看一看。

D. 唐山陶瓷的陶瓷文化

唐山陶瓷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但與陶瓷文化三種形態的要求相比較,也還存在著 明顯不足或欠缺,與國內一些陶瓷城市相比較,還有較大差距,有待於整體水平的提升。
第一, 陶瓷文化產品形態上眼界還不夠寬闊,需要進一步放開與擴展?〖HT5」SS 〗
唐山陶瓷文化在產品形態上,主要地還集中在產品的實用功能上,對於產品價值增值功能和審美功能的體現與完成還有比較大的距離。在日用陶瓷產品的裝潢上,體現共性的 瓷品多,體現個性的瓷品少,特別是缺乏高水平的能夠傳世的藝術類瓷品。提高產品形態的 陶瓷文化水平,唐山需要大力提升日用瓷的科技和文化的含量,增加其市場價值;同時,唐 山藝術瓷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提高工藝陶瓷產品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擴大自己的市場 空間,變展品為商品,成批量地投放到市場上去。當今市場經濟體制下,陶瓷文化產品形態 應當完整地具備實用、經濟和審美三方面功能,才完備地具有了陶瓷產品文化。
第二, 企業對於陶瓷文化功能的理解和發展,大多還局限於如何實現陶瓷價值和 增加企業經濟收益上,而對陶瓷文化如何納入社會文化整體並為之服務的作用發揮不夠。〖 HT5」SS〗
就是說,在陶瓷文化和社會文化之間存在著斷裂現象。對於陶瓷企業而言,尤其是對於 陶瓷業的領導人而言,所朝思暮想的不外乎如何提高產品的科技和文化含量,從而增加其價 值,在市場上獲得優厚回報。陶瓷企業要通過自身產品的銷售及陶瓷環境文化形態的建設, 提升城市整體文化含量和素質,將陶瓷文化與城市文化結合起來,既提高城市文化的整體素 質,又為陶瓷行業及陶瓷企業創造更好的文化的、人文的社會環境。當然,城市陶瓷文化環 境的建造,不能單純依靠陶瓷企業,作為公共產品,政府也要承擔起相當責任。?
第三, 在環境形態陶瓷文化上,無論在社會范圍內,還是企業內,都還缺乏陶瓷 城市應該有的陶瓷文化氣氛?
地震前的東西缸窯是唐山陶瓷生產最為集中的地區,從而成為唐山市陶瓷氛圍最為濃厚 的社區。但隨著陶瓷業布局的變化,那裡陶瓷文化意味淡漠了,正在逐步成為與其他居民區 區別不大的城市社區。近20年來,唐山城市環境中,陶瓷文化的意味、形象似乎也在淡化。 今天走遍新華道、建設路、文化路等主要街道,游覽過紀念碑廣場、鳳凰山、大城山、南湖 等代表性公園,基本上見不到與陶瓷相關的雕塑、標志、裝飾等這是不正常的,改變起來也 並不難。?
第四,唐山人的陶瓷意識走低的趨勢,需要扭轉,提高唐山人的陶瓷觀念, 培養一代陶瓷新人?
由於隨著陶瓷工業在整個經濟中比重下降,從業人員在職工隊伍中所佔比重的相 對減少,陶瓷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也有所減弱;由於塑料日用品、外來陶瓷品大量進入,以 及其他廉價裝飾品,如前幾年風行一時的人造革、化纖地毯等,在人們心目中就造成一種印 象,陶瓷產品已經或正在離開我們而遠去;陶瓷行業中多年來經營人才、藝術人才、製作人 才等專業人才出現短缺現象,獻身陶瓷事業,代代相傳的陶瓷行業傳統在逐漸失去。以陶瓷 為家傳職業、以繼承祖先技藝為榮的傳統也在消失。這一切都使得唐山原有的陶瓷文化傳統 在淡出人們的視野和生活;再加城市陶瓷文化氛圍的淡化,這一些就使得人們的陶瓷意識也 呈現出弱化趨勢。這種狀況極待改變,否則唐山陶瓷文化就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 一旦造成斷檔,恢復起來將十分困難,更不要說再度輝煌。?
對於唐山陶瓷文化的發展,需要另外的題目進行剖析和論述,我在這里,只是簡要地提
出幾點框架性的建議。首先,唐山陶瓷文化與灤河文化的融合。這包括唐山的傳統藝術,民 風民俗、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隆達已經將皮影納入陶瓷裝潢藝術,是一個良好開端。?
其次,陶瓷文化一條街的建設。有條件地逐步開發和恢復東西缸窯窯廠、商店等與陶瓷歷史 相關的陶瓷建築、設施等;大力發展附近現有陶瓷企業,使之成為唐山市的陶瓷工業園區, 展現唐山陶瓷歷史和現代風貌。再次,廣泛開展唐山陶瓷文化研究。唐山陶瓷文化 研究狀況不盡人意,主要表現:史料上有關唐山陶瓷業、特別是關於陶瓷文化的記載缺乏; 陶瓷文化載體相對貧乏。1949年,僅唐山市東西缸窯,就有陶瓷企業70家,從業人員達1625 人,規模最大的德順隆新記職工人數為119人。這些企業的發展推動了唐山陶瓷業的發展, 更為唐山累積了豐富的陶瓷文化資源,並在後來唐山陶瓷業的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擴展 陶瓷文化研究的內涵,既發展現有的陶瓷技術和藝術方面的研究,同時也開展陶瓷人文方面 的研究,挖掘唐山陶瓷文化的人文社會方面的內容。組織力量編寫涵蓋全部陶瓷發展內涵的 陶瓷發展史;編輯出版唐山陶瓷傳世作品集,編輯出版唐山陶瓷人物傳記。最後,積極創造 條件,籌劃開展唐山工業旅遊,其中應當包括陶瓷文化旅遊。開發傳統陶瓷作坊、陶吧、陶 瓷的生產線、觀看工藝美術大師瓷塑現場表演等獨特魅力的旅遊項目

E. 江西鵝湖窯陶瓷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怎麼樣

江西鵝湖窯陶瓷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是2018-03-13在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版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權),注冊地址位於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鵝湖鎮羅一村8組。

江西鵝湖窯陶瓷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61124MA37QUFT5Y,企業法人楊博,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江西鵝湖窯陶瓷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江村窯青瓷藝術、華家窯黑釉盞藝術、盞窯里宋盞藝術、文化旅遊;陶瓷雕塑藝術、景觀陶藝壁畫、陶瓷茶具、餐具、陶瓷藝術品、設計;研發;製作;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江西鵝湖窯陶瓷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F. 如何挖掘德化的陶瓷文化,打造出有看點,有賣點陶瓷文化旅遊景點

深入挖掘陶瓷文化,通過紀錄片的形式展現德化陶瓷發展歷史,讓更多的人了解德化陶瓷。加快遊客服務中心、旅遊景點建設,形成一天甚至多條特色陶瓷旅遊線路。

G. 陳爐陶瓷文化旅遊節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陳爐陶瓷文化旅遊節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1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陳爐陶瓷文化旅遊節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H. 景德鎮瓷器的文化影響

景德鎮在集大成之後,又將其精湛的制瓷工藝傳播開來,促進了全國及世界各產瓷區制瓷業的蓬勃發展。因此,景德鎮手工制瓷工藝及生產體系不愧為中國陶瓷業中的傑出代表,體現了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是漢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與東西方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當地政府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為配合城區改造,保護一批歷史文化遺跡,把散落在市區的部分古窯場、古作坊、古建築異地集中保護,建立了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整個博覽區由古窯和陶瓷歷史博物館兩大景區組成,是景德鎮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遊區之一,也被國內外專家和陶瓷愛好者稱為活的陶瓷博物館。
但同時,建國以後,隨著政治、經濟的變革和瓷業機械化生產的不斷發展,景德鎮瓷業習俗開始淡化,現已瀕臨消亡。景德鎮傳統的制瓷手工藝雖然得到部分保留與發展,但其中的一大部分仍在不斷地流失和消亡,亟待搶救和保護。

I. 景德鎮陶瓷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 公司復原名「景德鎮市制瓷業公司」,於1964年11月中共江西省委根據周恩來總理等國務院領導批示成立;1968年12月更名為「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 2016年2月25日,公司名稱由「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變更為「景德鎮陶瓷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子力
成立時間:1991-08-16
注冊資本:2299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60200010000983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朝陽路2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