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去湟源的導游會怎麼說
湟源縣位於西寧市西部,縣城城關鎮距省會西寧52千米。
總面積1509平方千米。總人口為135004人(2009年底)。
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蒙古、土族等。
湟源縣原轄2個鎮、6個鄉、1個民族鄉:城關鎮、大華鎮、東峽鄉、日月藏族鄉、和平鄉、波航鄉、申中鄉、巴燕鄉、寺寨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湟源,在三代(夏、商、西周)、春秋時,稱「西戎氏地」。
秦初,分全國為三十六郡。當時,隴西郡實際控制著包括今湟源在內的青海東部地區。
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設立臨羌縣,湟源屬臨羌縣地,歸金城郡。
曹魏期間,因軍事需要,縣治移駐湟水北岸。湟水是黃河上游的重要支流,《漢書》謂「湟水出金城臨羌塞外,東入河」。湟源即:「湟水源頭」之意,從後來在湟源境內發掘的青銅時代遺存的卡約文化和湟水下游發現的「仰韶文化」,足以說明湟水流域同祖國的中原一樣,具有悠久而燦爛的歷史。
公元4年,王莽在高原明珠青海湖以東設西海郡(轄湟源地區)。公元23年王莽政權崩潰,西海郡隨之廢棄,羌人復占湟源。
三國(220--265年)曹魏政權時設立西平郡,依西平亭,增築南、北、西三城,以為郡治,湟源復屬臨羌縣地。
西晉時(265--420年)先後建立前涼、後涼、南涼等地方割據政權,控制了今湟源及其以東的湟水流域地區。
隋開皇五年(581年),在石堡山(今日月鄉哈城村)修築石堡城,設戍屯兵,吐蕃人稱鐵刃城。《讀史方輿紀要》中寫道:「石堡城(今指哈城)西三十里有山,山石皆赤。北接大山,南依雪山,號曰赤嶺」(赤嶺即今日月山)。日月山之所以馳名中外,一是它具有神奇瑰麗的迷人色彩,同時也因文成公主漢藏和親成為漢藏人民友誼的象徵,民族文化交流的見證;
唐(618--907)劃全國為十道,廢西平郡,置鄯州都督府,湟源為鄯城縣地。唐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改為吐蕃屬地,湟源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茶馬互市」,遂立碑於赤嶺(日月山),以分唐與吐蕃界,從此,商貿交易頻繁,成為中原通往牧區和西藏的要塞,有「日月山界限中外」之說,著名的「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稱因此得名。
湟源不僅是軍事、外交等方面的要沖,同時也是經濟文化的樞紐,名噪一時的「環海商都」就是今日的湟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沙州(今甘肅敦煌)漢人張義潮起義,恢復河西走廊,甘肅和青海東部又回到唐朝的管轄之下。五代十國(907--960年)期間吐蕃貴族失去對青海東部的控制,南宋、西夏期間湟源曾一度為金人和西夏所控制。
元(1227--1253年)宋理宗寶慶三年,成吉思汗親率大軍,攻克西寧州,湟源屬元西寧州地。
明(1368-
湟源縣
湟源縣
-1644年)洪武五年改西寧州為西寧衛,湟源為西寧衛地。明末,湟源屬李自成農民軍大順政權西寧防禦使管轄。
清雍正元年(1723年)蒙古親王羅布藏丹津起事,曾以湟源為據點,進行反清活動,後經清撫遠大將軍年羹堯所奏,特准「以日月山為集,不準擅移」。
雍正五年(1727年)築丹噶爾(湟源縣城)城,乾隆九年(1744年)經西寧道僉事楊應琚以丹噶爾路通西藏,逼近青海,為漢、土、回、藏、蒙及蒙准噶爾往來交易之所為由,向清政府上奏,後特准「一切交易,俱在丹城,毫無他泄」,因此,湟源被譽為「小北京」。道光年間,因湟源海藏通商,中外咽喉,特設立丹噶爾廳,屬西寧府。
民國(1912--1949年)二年,西寧府改為西寧兵備道,丹噶爾廳改為湟源縣。
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從甘肅省分出,成立青海省政府,轄西寧、大通、湟源、循化、化隆七縣及青海蒙藏地區。
1949年9月9日湟源解放。1949年10月至1978年9月,湟源為省直屬縣。1978年10月9日,海東地區成立,轄湟源縣。1999年12月5日,湟源正式劃歸省會西寧市管轄。[1]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湟源縣總人口129814人,其中:城關鎮31042人、城郊鄉3404人、東峽鄉4826人、日月鄉13591人、和平鄉13790人、波航鄉8603人、大華鄉13337人、申中鄉15279人、塔灣鄉7306人、巴燕鄉10992人、寺寨鄉7644人。[2]
2001年1月16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7號文批復:撤銷大華鄉,設立大華鎮。2001年末,湟源縣轄2個鎮、9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13個居委會、147個行政村。
2003年末,湟源縣總人口134079人。轄2個鎮、9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城關鎮、大華鎮、城郊鄉、東峽鄉、日月藏族鄉、和平鄉、波航鄉、申中鄉、塔灣鄉、巴燕鄉、寺寨鄉,共有8個社區居委會、147個行政村。
2006年8月,撤銷塔灣鄉,並入申中鄉(?大華鎮?);撤銷城郊鄉,分別並入城關鎮、東峽鄉、和平鄉。調整後,湟源縣轄2個鎮、7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城關鎮、大華鎮、東峽鄉、日月藏族鄉、和平鄉、波航鄉、申中鄉、巴燕鄉、寺寨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② 湟源發現的石林在哪裡路好走嗎車可!以開嗎
湟源縣和平鄉華石山,路好走,可以自駕!
③ 青海省湟源縣四大名山是什麼
截至2016年9月份,湟源縣境內沒有所謂的「四大名山」,較為知名的景點專是:日月山(屬古稱:赤嶺)。
湟源,史稱「丹噶爾」,位於黃河北岸,青海湖之東,湟水之源,被祁連山支脈大通山、日月山、華石山所環抱,海拔2470米—4 898米之間,相對高差2428米,湟水河自西北而東南斜貫縣境北部,最大支流葯水河由南奔北,兩條河將湟源分成狹長的「丁」字形河谷盆地,構成「三峽」,即西石峽、巴燕峽、葯水峽。
日月山,初唐時名赤嶺。位於湟源縣西南,在青海湖東南,既是湟源、共和兩縣的交界處,又是青海農區和牧區的分界線,海拔3520米,是遊人進入青藏高原的必經之地,有「西海屏風」、「草原門戶」之稱。
日月山
地址:西寧市湟源縣西南40公里處
④ 青海省湟源縣有哪幾個鄉
湟源有7鄉兩鎮,城關鎮和大華鎮
鄉:東峽鄉,波航鄉,申中鄉,巴燕鄉,寺寨鄉,日月鄉,和平鄉,
⑤ 湟源縣的行政區劃
湟源縣原轄2個鎮、6個鄉、1個民族鄉:城關鎮、大華鎮、東峽鄉、日月藏族鄉、和平鄉、波航鄉、申中鄉、巴燕鄉、寺寨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鄉鎮面積人口(2011年)下轄區域(行政村/社區)城關鎮43.29平方公里38354人光華、納隆口、河拉台、涌興、萬豐、尕庄、董家莊、國光、南小路、萬安、萬豐、人民街、城台、西大街、西關街大華鎮170.7平方千米13000人池漢、拉拉寇、何家莊、大華、黃茂、巴漢、莫布拉、石崖庄、三條溝、窯洞、新勝、莫布拉腦、拉卓奈東峽鄉120平方公里5598人石崖庄、蘭占巴、新民、灰條溝、灰條溝口、響河、下脖項、腦頭山、大黑溝日月藏族鄉481.9平方公里14254人兔爾干、山根、葯水、大石頭、克素爾、尕庄、大茶石浪、寺灘、乙細、牧場、上若葯、下若葯、莫多吉、哈城、本炕、日月山、兔爾台、雪隆、池漢素、若葯堂、前灘、尕恰莫多、小茶石浪和平鄉156.9平方公里14322人蒙古道、茶漢素、和平、茶曲、尕庄、大高陵、小高陵、白水、加牙麻、馬家灣、馬場台、隆和、草溝、上拉霧台、下拉霧台、董家腦、馬場灣、曲布炭波航鄉77.6平方公里9365人納隆、波航、甘溝、胡思洞、上泉、上台、下台、麻尼、西岔、浪灣、石崖灣、南岔、泉爾灣申中鄉122平方公里15299人李達、窯庄、星泉、卡路、廟溝、大路、口子、俊家莊、廟溝腦、前溝、後溝、菲菜溝、大山根、莫布拉、河拉、申中巴燕鄉119.5平方公里11000人下寺、巴燕、上胡旦、下胡旦、扎漢、新寺、上浪灣、下浪灣、巴燕峽、福海、元山、莫合爾、石門爾、西嶺台、居士浪寺寨鄉142.3平方千米7000人陽坡灣、簸箕灣、烽火、馬脊嶺、小寺、上寨、下寨、西扎灣、長嶺、五嶺、鏵尖、烏圖、草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