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文化 » 歷代山水田園詩集粹旅遊文化精華

歷代山水田園詩集粹旅遊文化精華

發布時間: 2021-03-16 05:26:57

A. 求一個古詩集

一、《天人合一·山水田園卷》
【目錄】: 曹 操 《觀淪海》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陶 潛 《歸園田居》第二首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謝靈運 《登江中孤嶼》
——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鮑 照 《望水》
——千澗無別源,萬壑共一廣。
謝 眺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王 籍 《入若耶溪》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張 旭 《桃花溪》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青溪何處邊?
孟浩然 《夏日南亭懷辛大》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孟浩然 《過敵人庄》
——開軒面場輔,把酒話桑麻。
孟浩然 《望洞誕湖上張丞相》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孟浩然 《宿建德江》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二、《歷代山水田園詩集粹-旅遊文化精華》【出版】:同心 【 版次】:1 【作者】:李子光;李飛龍 【頁數】:601 ISBN:780716291 【原價】:42.00 隨著近年來旅遊熱潮逐年升溫,人們在飽覽祖國山河絢麗風光之後,也迫切希望了解山水名勝所蘊涵的悠久的歷史文化。本書正是滿足人們這方面需求的一本好書。它共收錄歷代優秀山水田園詩和邊塞詩、詞、名篇佳作上千首(篇)。它由北大、人大、南開等六院校組成的「優秀傳統文化編寫組」編寫,賞析文字簡明扼要,文筆流暢,既分析詩詞內容,又分析篇章結構和寫作技巧、藝術特點。本書以詩為主,也將歷代優秀山水田園詞和山水散文(包括游記)收入其中,並概括了我國旅遊文化的發展狀況。

B. 文學與旅行的關系研究

談起文學與旅遊的關系,往往會想起緣於唐代詩人張繼的一句詩而享譽海內外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常常感嘆長江岸邊與洞庭湖畔一建再建的黃鶴樓和岳陽樓。單就風物景觀,憑心而論,祖國的大江南北,美景可謂數不勝數,楓橋和寒山小寺相比較其他名山古剎,實在微不足道。然而能吸引那麼多旅遊人前往,是文學使得寒山寺由寒而熱,且經久不衰。
旅遊離不開文學,這是由旅遊自身的規律所決定的。從美的角度認識旅遊的內在規律,旅遊恰是一個完整的審美過程。其中,旅遊的目的性為遊客身心得到美育,景觀是客體,游者為主體,二者之間的完美統一是客體之美升華為主體游者的身心愉悅。然而,景觀客體的許多美質常常被走馬觀花者所忽略,必須有賴於中間媒介才能達到完美,所以,文學和藝術自覺不自覺地擔當了這一美好使者。由此,我們必須深刻認識這其中的道理,在打造旅遊景點的時候,在下氣力進行景觀建設的同時,首先應注重文化內涵發掘的投入。文藝先行,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文學的規律而言,文學通過形象再現生活,而塑造形象需要意境,通過意境達到共鳴,由共鳴產生感染人、震撼人、啟發人的功能。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並不是說所看到的景觀與所聽說的景觀客觀上有什麼不同,只是所聽到的是經過了藝術加工產生了意境的景緻,而自己所看到的是由於多種因素制約沒有能產生意境和共鳴的景物。「人人都說家鄉美」中添加了感恩之鄉情,「情人眼裡出西施」源於一種沖動。人是有感情的,作家既最具感情,又具備獨特的審美視野,由於以強烈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象,靜可以為動,實能夠變虛,現實的景象與超現實的虛幻相互交融,於是無論寫景抒情或明理,都最容易創造出一種意境,引起世人共鳴。事實上,旅遊由於文學的加入,有了內涵,有了動力,永不會顯得蒼白與乏味。
〈旅遊交通與旅遊文學》本書由鐵道、交通、民航部門和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它由上、下編兩部分組成。上編系統地介紹了民航、鐵路、公路和水運交通運輸各種知識;同時還介紹了我國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對眾多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旅遊城市作了較詳細的介紹。下編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旅遊文學知識,精選了傳統文化精萃 以唐代山水田園詩為核心的歷代山水詩文680餘篇(首),每篇後有注釋和賞析。

C. 旅遊與文學論文

談起文學與旅遊的關系,往往會想起緣於唐代詩人張繼的一句詩而享譽海內外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常常感嘆長江岸邊與洞庭湖畔一建再建的黃鶴樓和岳陽樓。單就風物景觀,憑心而論,祖國的大江南北,美景可謂數不勝數,楓橋和寒山小寺相比較其他名山古剎,實在微不足道。然而能吸引那麼多旅遊人前往,是文學使得寒山寺由寒而熱,且經久不衰。
旅遊離不開文學,這是由旅遊自身的規律所決定的。從美的角度認識旅遊的內在規律,旅遊恰是一個完整的審美過程。其中,旅遊的目的性為遊客身心得到美育,景觀是客體,游者為主體,二者之間的完美統一是客體之美升華為主體游者的身心愉悅。然而,景觀客體的許多美質常常被走馬觀花者所忽略,必須有賴於中間媒介才能達到完美,所以,文學和藝術自覺不自覺地擔當了這一美好使者。由此,我們必須深刻認識這其中的道理,在打造旅遊景點的時候,在下氣力進行景觀建設的同時,首先應注重文化內涵發掘的投入。文藝先行,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文學的規律而言,文學通過形象再現生活,而塑造形象需要意境,通過意境達到共鳴,由共鳴產生感染人、震撼人、啟發人的功能。俗話說:「看景不如聽景」,並不是說所看到的景觀與所聽說的景觀客觀上有什麼不同,只是所聽到的是經過了藝術加工產生了意境的景緻,而自己所看到的是由於多種因素制約沒有能產生意境和共鳴的景物。「人人都說家鄉美」中添加了感恩之鄉情,「情人眼裡出西施」源於一種沖動。人是有感情的,作家既最具感情,又具備獨特的審美視野,由於以強烈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象,靜可以為動,實能夠變虛,現實的景象與超現實的虛幻相互交融,於是無論寫景抒情或明理,都最容易創造出一種意境,引起世人共鳴。事實上,旅遊由於文學的加入,有了內涵,有了動力,永不會顯得蒼白與乏味。
〈旅遊交通與旅遊文學》本書由鐵道、交通、民航部門和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它由上、下編兩部分組成。上編系統地介紹了民航、鐵路、公路和水運交通運輸各種知識;同時還介紹了我國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對眾多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旅遊城市作了較詳細的介紹。下編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旅遊文學知識,精選了傳統文化精萃 以唐代山水田園詩為核心的歷代山水詩文680餘篇(首),每篇後有注釋和賞析。

D. 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以哪些詩人為代表

1、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的詩已擺脫了初唐應制詠物的狹隘境界,更多地抒發了個人懷抱,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並博得時人的傾慕。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的詩人,是王維的先行者。他的旅遊詩描寫逼真,《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得氣勢磅礴,格調渾成。

(4)歷代山水田園詩集粹旅遊文化精華擴展閱讀:

在中國文學史上,陶淵明第一個以田園景色和田園生活為題材進行了大量的詩歌創作,他的田園詩創立了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個新流派——田園詩派,被歷代詩人推崇備至。

田園詩派在一個玄學盛行,唯美主義支配整個文壇的時代里,以嶄新的思想內容的詩作卓立於詩壇,表現出巨大的革新精神。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開宗立派的重要詩人。他所處的時代,正是形式主義風氣盛行之時,詩壇上充斥著談玄悟禪、模山范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綺語浮詞、鋪錦列銹。

E. 中國山水詩發展的藝術脈絡

論開拓「中國山水文化」的研究
鄭國銓
中國山水千姿百態,可謂得天獨厚;中國又是文明古國,歷代人文薈萃。這自然與人文的兩大特點,孕育 出豐富多彩的中國山水文化。中國眾多的名山勝水,不僅自然景觀雄奇秀麗,而且沉積著深厚的文化,閃耀著 燦爛的異彩。所謂「中國山水文化」,就是山山水水中蘊涵和引發的文化現象。這是中國的寶貴財富,也是全 人類的自然與文化遺產,在世界上有顯著的地位。
一、中國山水文化的形成及本質
天人合一,人類就是在山山水水中孕育出來的,自始就與山水相依存。山水,是人類的安身立命之所,構 成生態環境的基礎,為人們提供了生活資源,好象母親的乳汁養育著她的兒女;山水,又是人們實踐的主要對 象,人們在這個廣闊的舞台上,從事著多方面的形形色色的活動。人有生存、發展、享受等多種多樣的需求, 適應這些需求而與山水結成各種對象性關系,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過程中,使自身的需求、智慧、能力凝聚於 山水之中,也就是使自身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從而在悠悠歷史長河中積累起豐富的山水文化。自然環境本身不 是山水文化,而是它賴以生成的客觀條件;山水文化作為人類特有的創造,是人與自然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晶。 山水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創造的過程,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人類的各個方面的進步,人對山水的 需求和關系自然也在演變。山水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注入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體現出人類文明的演進過程 。
從人文地理學的角度分析,中國山水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優越的客觀自然條件。中國位居歐亞大陸的東 部,太平洋的西岸,深入大陸腹地,背山而又面海,既是大陸國家,又是海洋國家,位置十分理想。中國到底 有多少山?歷來各說不一。據今人統計,大山名山主峰達779座,既有高插雲天的世界屋脊,又有連綿起伏的 莽莽林海,也有奇峻峭險的山嶽,還有幽邃秀麗的層巒疊嶂,構成各種異彩紛呈的奇山勝景。是的,如果說大 自然是人類的母親,那麼中華民族的母親就是一個天姿玉質的美人!
人與山水的關系發端於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在這種對象關系中實用性具有至上的意義 ,人類的文化就是從這里起步的。在中國山山水水中,留下了中華民族利用、改造自然的許許多多遺跡和傳說 。這些遺跡和傳說,反映了我們的先人開發錦綉江山的豐功偉績,使山水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和力量的光輝, 渲染上古老而神奇的色彩。
宗教活動和山水的開發有著密切關系,中國山水文化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宗教內容。在文明發展的初期, 人們由於對自然的敬畏,相信山川有播風雨的神力,從而開始了最初的山川祭祀。此後,隨著農業生產方式和 思維能力的發展,這種自然崇拜被歸納為對天地的崇拜。當帝皇出現後,與天地相交通的職權也隨之為最高統 治者所掌握,天子祭祀天地的場所逐漸神聖起來,顯示出從自然崇拜走向神道設教的政教結合。所謂「五嶽」 、「四瀆」,就是在這種文化背景基礎上形成的。
「世上名山僧建多」。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後,就逐漸與山水結下不解之緣。山林幽深,雲霧繚繞,寺廟坐 落在這樣的地方,更顯出佛的尊嚴和神秘,同時也適合佛徒修心養性。佛因山而顯赫,山以佛而著名。從東漢 明帝永平年間起,五台山就開始興建佛寺,成為我國最早的佛教名山。此後,峨眉山、九華山、普陀山相繼崛 起,形成舉世聞名的四大佛教名山。此外,佛教各宗派的祖庭也多在山青水秀的地方。中國佛教名山數以百計 。這些佛教名山不僅記錄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而且又是各代文物薈萃的場所。歷代的建築家、雕塑家、繪畫 家、書法家等各色藝人和能工巧匠,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傑作。歷代高僧、名士、文人學者的遺跡,也引起 人們無限的興趣和追念。佛教名山同時又是保存著形形色色的文物的文化寶山。佛教信仰對中國山水文化的形 成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道教是產生於中國的古老宗教,和我國山水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也有密切關系。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創道教 於四川鶴鳴山,曾在青城山、龍虎山等清幽之處修道煉丹,奉老子為教祖,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同時又 承襲了古代的巫術和神仙方術。道教宣揚修道成仙,追求超凡脫俗的「仙境」。神仙信仰起源神話傳說,古代 神話有昆侖和蓬萊兩大系統,都和山水聯系著。道教認為,除了升天的神仙,還有一些「地仙」,居住於十洲 三島、洞天福地。十洲三島在四海之中,三島就是蓬萊、方丈、瀛洲;洞天福地則在陸地之內,包括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自古以來,一些洞天福地成了人間的佳境,道侶期蔭仙風棲息於此,遊人仰慕 名勝尋跡而至。為道教所染跡的山水,其中就沉澱著中國特有的文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也改善自身,使自身的感覺和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在這 個基礎上,我們的先人逐漸對自然界產生了審美需求,以審美態度對待山水,與之建立起審美關系。山水美是 一種精神價值,是人與自然之間所建立起來的親善而又和諧的關系的特殊體現。人與山水之間審美關系的建立 和發展,本質上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表徵。在我國文化發展史上,我們的先人超越實用觀點和宗教觀點而以審美 觀點看待自然,把山水作為審美對象,是一個長期的逐步發展的歷史過程。《周易》的一個基本觀念,就是天 與人是相通的,認為山川等自然現象的「象」昭示著人事,人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示。這種思想包含著原始宗教 的自然崇拜的性質,但已注意到了人與自然精神上的感應,顯示出向審美關系的過渡。儒家和道家的創始人, 把對山水的崇拜升華為一種審美境界。孔子強調道德品質的修養,認為山水的某些特點和人的道德屬性有類似 之處,人們在山水的觀賞中可以獲得對自身人格力量的一種審美體驗。老子厭惡黑暗的社會,他主張返歸自然 ,以保持純真的天性。莊子嚮往和追求自由,認為山水正是返歸自然的理想場所,《莊子》中說:「天地有大 美而不言」。到了魏晉南北朝,人對自然美的觀賞進入了自覺的時代。
人們的審美意識逐漸覺醒,對山水的審美需求隨之發展,這在中國山水文化形成過程的意義是不可估量的 ,滲透在山水文化的各個方面。在這樣的基礎上,游覽山水之風日漸興起,許多奇山勝景吸引著遊客,廬山、 黃山、雁盪山、武夷山、長江三峽、桂林山水、杭州西湖等等,逐漸成為著名的風景區。與此同時,以山水為 表現對象的文學藝術應運而生,五彩繽紛的山水審美文化蔚為大觀,表現出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識和創造才能的 發展。中國以山水之美著稱,又以詩國名世,山水引發出無數詩篇。山水詩形成於東晉,謝靈運是「第一個在 詩里全力刻畫山水的人」。到了唐代,中國山水詩的發展進入了成熟期,涌現出一座座高峰,取得了輝煌的成 就。此後,經久不衰,歷代山水詩異彩紛呈。與山水詩並駕齊驅,描摹山水的游記也漸漸發展起來,這類作品 可以更自由更充分地繪寫錦綉山河,多方面展示作者的審美體驗,各具時代特色和鮮明個性的名篇佳制層出不 窮。中國的名勝之地,隨處都可見到楹聯。它熔語言藝術和書法藝術於一爐,可說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藝術 形式。歷代才識之士置身大好河山之中,往往觸景生情,撫今懷古,題詞興聯,留下自己的觀感和情思。許多 楹聯佳構,有的描繪景色,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寓蘊哲理,有的借題發揮。雖然寥寥數語,但往往洞幽燭微, 收畫龍點睛之效。這種種以山水為表現對象的審美創造的結晶,又都為山水增輝添彩,使描寫對象名揚四海, 而又從多方面溝通人們與山水之間的關系。在世界上,中國又是山水畫出現最早和最發達的國家。黃賓虹《山 水畫語錄》指出:「中華大地,無山不美,無水不秀」。「山水畫乃寫自然之性,亦寫吾人之心」。歷代著名 畫家的山水傑作,為中國山水文化作出了極其可貴的貢獻。中國的山水園林也很有特色,它是從欣賞山水發展 來的。一些著名的山水園林,以假山、池水、花木、建築為主要因素,善於在造景中運用各種手法,以咫尺山 林顯示大自然的風光,使身處堂筵而能坐賞山水林泉之樂。這一切顯示出中國山水文化日益豐富的內容,也反 映出審美需求和審美能力的發展在山水文化形成中的意義。
中國歷史上的山林文化,是中國山水文化形成過程中的又一動因。山林文化也可稱為隱逸文化、閑情文化 ,是相對廟堂文化、載道文化而言的。一般說來,儒家文化屬於廟堂文化,道家文化屬於山林文化。兩者在思 想體繫上具有不相容性,但又有相成的方面。儒家是主張積極入世的,儒生「慨然以天下為己任」。然而,儒 家又主張「士志於道」,《論語》中說:「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所以,在儒家人生哲學里又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中國歷史上,讀書人憑徵聘和科舉 進入仕途,宦海浮沉,升遷不定,進退莫測。他們不僅需要積極有為的精神,又得有消極恬退的思想准備。一 些讀書人,或仕途失意,或不滿時政,既要堅持「志於道」,又希求自由和解脫,山水之間就是最好的去處。 儒道兩家的傳統在他們的心靈中交融,又適應對山水的審美需求,往往隱居林泉,寄情山水,讀書著述,隨性 所致,從而留下他們的種種遺跡。同時,當隱士有時也是一種入仕之路,一旦名氣大了,可以平步青雲,所以 有「終南捷徑」之說。從魏晉南北朝到唐代,逐漸形成習業山林的風氣,深山幽谷出現了一些私人隱居讀書治 學之處。宋初,經連年戰亂之後,官辦的學校遭到了破壞,學者們擇名山勝地建立書院,作為聚徒講學和研究 學術的場所。這種書院在當時是一種新型的教育體制,它們的誕生是我國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長期以來,我們的前人從認識、利用、改造山水出發,對山水採取科學態度,遵循自然規律使之為人類服 務。這里不說都江堰、大運河等的科學文化意義,單如千島湖,是攔截新安江而建成的大型水庫,「湖在山中 ,湖中有山」,一千多個山峰成了島嶼,因而獲得這樣的美名。千島湖總面積約600平方公里,河水清澈,群 山疊翠,山青、水秀、洞奇、石怪譽為這里的「四絕」。龍山位居湖心,滿山為蔥籠的林木所覆蓋,宛若蒼龍 出水。山上有海瑞祠,還有龍山書院和觀音洞等遺跡。許多島上還放養著多種動物,其中有鹿島、猴島、鳥島 、蛇島等。風光迷人的千島湖,成為富春江—新安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適應環境保護和科 學發展的需要,我國先後建立了眾多的自然保護區、高山植物園等,為科學研究開辟了廣闊的天地。
從中國山水文化的形成,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本質。簡言之,山水文化就是蘊涵在山水中的文化沉積,以 及由此引發出來的文化現象,也可說是以山水為載體或表現對象的文化。從哲學意義上說,山水文化就是人化 的山水,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的結晶,其中包括實用的、認知的、宗教的、審美的層面,它們之間相互聯 系,彼此制約,或使山水改變面貌,或使山水人情化,孕育出多種多樣的山水文化現象。作為主體的人的本質 力量,他的感知的能力和掌握對象的能力,制約著他的需求和目的。他只能按照自己現實的需求和目的,選擇 對象不同的局部、方面、層次作為開展對象活動的客體。由於主體本身的需求、目的和對象化能力不同,指向 同一客體的對象性活動就有不同的意義,建構起不同性質的對象關系。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不斷推進, 人們掌握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人與山水的關系也越來越豐富多彩,因此山水文化總是處於繼往開來發展之中 。中國山水文化,就是我們的先人在長期實踐中與山水形成各種對象性關系的產物,凝聚著一代代炎黃子孫的 意向、智慧、力量和情感,展示出對於真、善、美的不斷追求,這寶貴的財富是自然和歷史對中華民族的厚賜 。
二、中國山水文化的特點和形態
中國山水文化作為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結晶,在物態形式上往往以自然景觀與文物古跡和諧統一為基本特徵 ,構成一個個閃耀著獨特神彩的風景名勝區。1982年,國務院審定公布了我國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44處 。1988年,國務院審定公布了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40處。1994年,國務院審定公布了第三批國家重點風 景名勝區35處。此外,還有更多的省、市、縣級風景名勝區。這些風景名勝區,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集中,環 境優美,具有觀賞和文化價值,可供游覽參觀或進行科學文化教育活動。北京故宮、長城、周口店猿人遺址、 秦始皇陵、莫高窟、泰山、黃山、武陵源、九寨溝,黃龍都已先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頒發的證書中說:「列入此名錄說明此文化自然景區具有特別的和世界性的價值,因而為了全人類的利益應對 其加以保護。」此外,還有一些名山勝景,也將被推薦列為《世界遺產名錄》。中國山水文化的特點,由作為 載體的山水和中華文化的特點構成,在神彩各異的山山水水中,溶入了深厚的、古老的、多樣的、民族的文化 內容。一個民族的文化的特點,是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積淀起來的,都植根於民族生活的土壤之中。中 國人在長期歷史發展中與自然發生多種關系而形成的山水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很重要而又很有特色的部分 。從縱向的歷時性的角度看,生動地顯示出中華民族不斷探求、進取、創造的精神;從橫向的地域風貌特色看 ,如同五光十色的明珠散嵌在中華大地的四面八方。中國山水文化的豐富內涵,足以構成一部形象化的實物百 科全書,從不同的領域和不同的側面記載著中華民族創造人類文明的智慧和功績。
中國山水文化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內容和形態豐富多彩,包括以山水為載體的文化形態和以山水為表現對 象的文化形態。從以山水為載體的形態來說,又可分為山文化和水文化。
所謂山文化,就是以山為主要載體的風景名勝。山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尚書·盤庚》中就有記載:「 古我先王適於山」。遠古時代,我們的先人就以山中為活動場所。中國的許多名山聲譽遠播,都有各自獨特的 文化內容。它們因所蘊涵的主要文化內容不同,而成為不同個性的名山。最著名的有五嶽、佛教名山、道教名 山、風景名山等等。
五嶽,在中國的眾山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五嶽地處神州大地的東南西北中,都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五 岳之首的泰山,以文化、自然混合遺產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從一定意義上說,五嶽可視為中華傳統文化 的一種縮影。
佛教名山,在中國眾山中佔有很大的比重。中國有佛教名山二百多處,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其中列入國家 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有十多處,佛教文化最集中的當推四大佛教名山。你要感受一下佛教文化,了解佛教在中國 的發展,知道佛教文化有哪些內容,那麼佛教名山就是最好的見證。這些佛教名山又保存著形形色色的藝術。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的建築,就在佛教名山之中。中國古代雕刻、泥塑、壁畫等的精華,也需到佛教名山 中去探訪。
道教名山,是中國特有的古代文化現象。中國有道教名山一百多處,在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以道教文 化著稱的有十多個,諸如青城山、龍虎山、武當山、茅山、嶗山、千山、三清山、齊雲山、仙都山、冠豸山、 九宮山、王屋山、崆峒山等都是。龍虎山「峰有九十九,水有瀘溪河」,包含景點一百六十多處,人文景觀十 分豐富,為道教正一派發源地,有著名道觀大上清宮,張道陵的子孫歷代張天師世居這里的天師府。武當山是 很有特色的著名道教名山,這里層巒疊嶂,峰奇谷險,洞室幽邃。「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宏 大的道教建築群隱現於山麓澗谷之中,體現了「仙山瓊閣」的意境。近來,全國著名古建築專家實地考察後指 出:武當山是我國現存的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明代道教建築群,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風景名山,指的是以審美文化著稱的名山。誠然,美是中國名山共同的特點,上述幾類名山都有很高的審 美價值,只是風景名山這方面最為突出。「天下名景集黃山」,古往今來的遊人,把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視為黃山「四絕」,素有這樣的贊譽:「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堪稱世界公園。廬山的風 光也極有魅力,飛瀑瀉泉,雲霧繚繞,自古就是人們探奇尋幽的勝地。雁盪山向以奇峰、怪石、飛瀑、幽洞、 深谷聞名於世,歷來號稱「東南第一山」。「武夷山水天下奇,千峰萬壑皆畫圖」,游武夷山,既可放筏九曲 觀光,又可攀援登山探勝,使人們沉醉在武夷山水之中。「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美景勝桂林」,泛舟灕江之 上,穿行群山之間,宛如置身於一幅漫長的山水畫卷。武陵源、九寨溝、黃龍,都是新發現的明珠,被譽為世 外桃源、童話世界、人間仙境,雖然初放光彩,卻頓時蜚聲中外。這些窮山僻野一躍而為世界級的風景名勝區 ,這種文化現象標志著當代新的審美價值取向。
在中國眾多的名山中,還有一些名山的文化沉積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例如,面對驪山這個歷史悠久的游 覽勝地,不禁想起這里似乎是一個古老的歷史舞台。
所謂水文化,就是以水為主要載體的風景名勝區。各種不同的水域有不同的特點,諸如江河、湖泊、海濱 等各有自身的條件,因而也就有不同的文化內涵。
江河文化,這淤積在江河兩岸的文化現象,似乎向人們訴說著中華民族的古往今來:黃河為什麼被譽為中 華民族的搖籃?為什麼被視作古老文明的象徵?她孕育出了什麼樣的燦爛文化?黃河流域地勢自西向東逐漸下 降,橫跨我國地形上的三大階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她奔流直下,沿途 有哪些雄險的奇觀?劉家峽水庫、三門峽水庫等,對黃河水利的開發有什麼意義?這些都是我們應當知道的。 蘇東坡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自古到今,多少才華出眾的 人物在萬里長江留下了他們的遺跡!此外,那打幫河上的黃果樹大瀑布,蔚為雄奇的壯觀,歷來為遊人所激賞 。那錢塘江口的涌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大大小小不同的江河,往往有自己的特色,從而孕育成各自 的文化。
湖泊文化,也是中國山水文化的重要形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以湖泊為主體的就有近20處。我國的名 湖風姿萬千,大都有豐富的文物古跡,伴隨著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兼具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雙重美。從黑 龍江的五大連池到廣東的七星湖,從杭州的西湖到大理的洱海,都有令人流連忘返的魅力。
海濱文化,記錄了中華民族走向海外的歷史,留下了抗擊外來侵略的遺跡,如今又是對外開放的象徵。膠 東半島的蓬萊,以「海市蜃樓」馳名中外。蓬萊仙島,自古就寄託著炎黃子孫嚮往大海的理想。丹崖山巔蓬萊 閣,面海凌空,氣勢雄偉,是神話傳說中「八仙過海」之處。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派遣方士徐福率領數千名 童男童女入海東渡采仙葯。徐福就是從嶗山境內的小島登上航船的,這里後來就命名為徐福島,中華民族走向 海外就是從此開始的,如今徐福島也就成了很有意義的紀念地。徐福東渡到了日本,給日本帶去了華夏文化, 就在那裡定居和繁衍。徐福被日本人民尊為農耕、醫葯之神,關於他的業績日本史志也有記載。近年來,隨著 徐福故里等的發現,這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引起中日兩國學者的關注。廈門南部的鼓浪嶼,素有「海上花園」之 稱,四季如春,環境幽雅。明代民族英雄鄭成功,為收復台灣就在這里操練水師。鼓浪嶼日光岩陡峭的巨石上 ,鐫刻著「閩海雄風」四個大字,右上方刻著:「鄭延平水操台故址」。日光岩山麓還有鄭成功紀念館,陳列 著收復台灣的文物。旅順口,周圍峰巒環繞,口外礁島棋布,自然風光綺麗,而又是海上門戶。景區內文物古 跡很多,其中有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以及日本侵華戰爭的各種遺跡,是中國近代史的見證。
中國山水文化的又一重要形態,是以山水為表現對象的文化現象。這是人們從審美需求出發,以對山水的 審美體驗為基礎而創造出來的,是人們的審美創造的結晶。這一形態的山水文化,包括山水園林、山水詩文、 山水繪畫等。
園林文化,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我國園林史上,有皇家苑囿和私家園林兩大類。漢代的皇家苑囿,開始 模仿自然山水,反映人們對自然山水的欣賞。自漢代以後,私家園林逐漸發展起來。從此彼此參照,相互滲透 ,至明清發展到高峰。除京城以外,蘇州、無錫、揚州、杭州等城市,都是當時園林薈萃之地。現存的環秀山 庄、網師園、拙政園、留園、寄暢園、個園、何園等,都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國園林主要由假山 、水池、花木、建築組合而成,是一種綜合藝術品,講究詩情畫意,追求意境的創造。經過長期的造園實踐, 形成了完善的園林藝術理論和精湛的造園技巧,使中國山水園林在世界園林史上獨樹一幟。
山水詩文,自魏晉南北朝時期興起以後,到了唐代進入了成熟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張若虛的《春江花 月夜》,以月照春江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開啟了山水詩的新曙光。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 」,許多名山勝水都有他留下的詩篇,令人為山川的神奇秀麗而驚嘆,為山水詩創作開拓了廣闊天地。杜甫對 祖國山水也傾注了無限深情,他寫的《望岳》、《登岳陽樓》等堪稱千古絕唱。孟浩然和王維被譽為唐代山水 詩派的雙璧,高適和岑參則以描繪塞外風光著名。在他們的倡導和影響下,中國歷代山水詩異彩紛呈,許多風 景名勝區都召來了歷代詩人的吟賞,山水詩在中國文學史上蔚為大觀。汗牛充棟的山水詩,從各個方面發掘和 體現了中國山水之美,也擴大了風景名勝的影響。與山水詩並駕齊驅,描摹山水的游記也漸漸發展起來。唐代 的元結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而奠定基礎的當以柳宗元為代表,宋代諸名家各闢蹊徑,明清山水小品絢麗多彩 ,一直發展到當代而歷久不衰,各具時代特色的名篇佳制層出不窮。在各種形態的山水游記中,大致可分為兩 大類:一類重在抒情和議論;一類重在考察和寫實。前者的特點是使山水役於人,將山水視為表情達意的手段 。柳完元開創了以山水游記抒寫人生感懷的優良傳統。到了宋代,這類游記更為人們所普遍重視,時而還將敘 事、寫景、抒情和議論融為一體。後一類的特點是探索山水的「真」、把對大自然的熱愛體現在忠實地描述山 川地貌上。《徐霞客游記》可說是這方面的傑出代表,發揚了酈道元《水經注》開創的傳統,又吸取了陸游《 入蜀記》的經驗,達到了科學和文學的完美的融合。在他的游記中,不但看到美妙傳神的景觀描寫,而且更可 見出他那「志在問奇於名山大川」的精神,與他一同感受攀登的艱險,分享到達佳境的樂趣。
山水繪畫,是以山水為表現對象的又一重要審美創造領域。在世界上,中國是山水畫出現最早的國家。魏 晉南北朝時期,顧愷之、宗炳、王微等都從事山水畫創作。到了唐代,山水畫更走向繁榮,出現了青綠山水、 水墨山水等多種流派。歷代山水畫的大師們,既重視「外師造化」,又強調「中得心源」,主張采山川之靈, 向大自然探求畫理和畫法,留下了燦爛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山水畫遺產。近代以來,吳昌碩、黃賓虹、張大千、 劉海粟等,又把山水畫推向了新高峰,使之具有新的時代特色。中國山水畫,是絢麗的山水孕育出來的,而又 使山水得到審美表現。
總之,中國山水文化以人化的山水的面貌出現,呈現出不同形態的美。它是美麗的景觀和輝煌的文化的結 晶,與哲學、宗教、美學、文學、建築、雕塑、繪畫、書法、音樂以及科學技術等都有密切關系,使多種文化 現象融為一體。
三、中國山水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我們把中國山水文化視為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去進行系統的開拓研究,目的是為了繼往開來。一方面 ,認識我們絢麗多姿的山水文化,總結我國山水文化建設的豐富經驗,以便更好地保護和合理地利用,積極發 揮它的多方面的價值;另一方面,適應我們時代的需求,繼承和發揚這方面的優良傳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 建設我們時代的新型的山水文化。
中國山水文化具有多層面的價值。當今世界,旅遊越來越普遍地成為人們的一種重要的生活內容,人們以 這種活動來滿足高層次的需求。我國風景名勝區遍及全國各地,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旅遊業被稱為我國的「朝 陽工業」,風景名勝區是我國的「無煙工廠」,發展旅遊業的潛力很大。中國山水文化的研究,揭示出我國風 景名勝固有的獨特魅力,幫助人們真正地認識和欣賞她們的美,激發起人們強烈的感情,從而吸引更多的人游 覽我國風景名勝,熱愛我國風景名勝,理解我國風景名勝。這方面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這是第 一層面的價值。中國山水文化保留著歷史的足跡,又是了解中國文化及其發展的特殊的窗口。中國自古就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說,把游歷與讀書相提並論。許多風景名勝區都保留著豐富的實物資料,生動地體現 出不同時代的文化特色。發掘中國山水文化的這一層面的價值,是弘揚中華文化的一條重要的途徑。發揚中國 山水文化中蘊涵的優秀民族傳統,這是它更深的一個層面的價值。在人與自然山水的關繫上,中國山水文化體 現出的一種主導的積極的精神就是:天人合一,也就是從人出發,重視人與自然山水的和諧與協調。社會在前 進,文化是一個不斷創造的動態系統。今天,發揚中國山水文化的優良傳統,既應積極地維護原有的遺產,又 需開拓新的山水文化。這就需要立足於當前的現實,從新時代的高度去理解人與山水的?

F. 隋唐文化主要成就及歷史地位對中國當代的影響

(一)高超的建築水平

隋唐的建築已達到相當成熟階段。建築規模宏大,氣魄雄渾,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尤其在橋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
1.隋朝李春設計建造趙州橋——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趙州橋,原名安濟橋,是隋朝傑出的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修建的石拱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的洨河上。趙縣古時曾稱作趙州,所以安濟橋又叫趙州橋。趙州橋設計非常科學,由五拱構成。中間的大拱跨度37.45米,大拱兩端各有兩個小拱,它既可減輕大拱及橋基的負載,又可分洪和節省建築材料。同時,小拱對石橋本身也增添了美觀、玲瓏和生動的姿態。趙州橋堅固耐用,橋面平緩,有利於交通。趙州橋至今基本上保持原貌,車馬仍可通行。距今約1400年,在漫長的時間里,歷經洪水、地震、風化,至今仍然堅固的屹立著。這不能不說是一項奇跡,而這一奇跡的出現無疑是由於設計的巧妙。

宋人杜德源有詩贊頌安濟橋「駕石飛梁盡一虹,蒼龍驚蜇背磨空」;元代劉百熙有詩贊「水從碧玉環中過,人在蒼龍背上行」; 明代詩人祝萬祉贊美安濟橋「百尺高虹橫水面,一彎新月出雲霄」,實不過譽。

近代著名古建築學家梁思成說趙州橋的結構「所取的方式,對於工程力學方面竟有非常的了解,及極經濟極聰明的控制。……真可驚異地表現出一種極近代化的進步的工程精神」。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將趙州橋遴選為「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跡」。

趙州橋成為橋梁建築史上難得一現的秀美風景,已被國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當地的一個重要的旅遊資源,每年都吸引無數國內外旅客觀光旅遊。

2.唐都長安和大明宮含元殿

它東西約九千七百多米,南北長約八千六百多米,是今天西安舊城面積的十倍。長安城規模龐大,「長安百萬家」,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長安城市、坊分開,東西對稱,城內街道、住宅規劃得有如棋盤,全城街道整齊寬直,樹木成行,兩邊有排水設施;這些都是我國城市建築史上的新創造。

大明宮位於長安城東北的龍首原上,居高臨下,唐太宗時開始修建。含元殿是大明宮的正殿,皇帝每年元旦、冬至舉行大朝會,以及閱兵、獻俘等主要儀式,都是在此殿舉行,其性質相當於北京故宮的太和殿,面積也基本相當。

雄偉的含元殿建築群,充分顯示了一千三百年前我國建築工匠和設計師們的傑出的創造才能。

(二)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1.隋唐發明雕版印刷術

印刷術發明前,人們用手抄書,這既費時耗力,又易出錯。到隋唐時人們發明了雕版印刷術,什麼是雕版印刷術呢?

2.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剛經》

唐朝雕版印刷的原本,多已失散。現在所看到的《金剛經》,長約488厘米。卷首為佛像畫,後為經文。畫著釋迦牟尼對弟子們說法的神話故事,四周環繞的天神也在靜聽,大家神色肅穆。畫面精美,線條流暢,字體整齊,渾樸厚重,著墨均勻,刀法純熟,是優美的版畫藝術。

即這部《金剛經》是一個叫王玠的人在成通九年即公元868年為他父母祈福消災而刻印的佛教經書。這樣,這部《金剛經》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剛經》,但在近代被外國殖民者掠走。
「1900年,絲綢道路上的敦煌千佛洞在整修洞窟時,發現了一個秘密的復窟,裡面堆滿了古寫本和古畫。這個自公元366年開窟,共有洞窟469座的千佛洞,每座都充滿了自北魏至元代一千多年間畫家和雕塑家們留下的藝術傑作。這座文物藝術寶庫的發現,很快引起了帝國主義者的注意。1907年,替英國工作的匈牙利人馬克·斯坦因風聞此事後,馬上帶著中國翻譯蔣孝琬,跑到千沸洞來。他千方百計誘騙千佛洞住持王道士,揀選了24箱古寫本,5箱古畫和絲綉品,計1萬余件,全部運抵倫敦不列顛博物館。而他為這些希世奇珍只付給王道人500兩銀子和交了130鎊稅金。1914年,斯坦因又從這里騙走5大箱手稿,計有600多卷佛經。其中公元868年的木刻本《金剛經》,是印刷史上極為罕見的瑰寶。斯坦因是一個極為貪婪的所謂「漢學家」,他對我國西域文物進行了三次掃盪,歷時16年,盜騙走了足以裝滿一個博物館的珍貴文物和文書。類似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

.唐詩是唐代文學的主要成就,唐朝是中國古典詩歌最輝煌的時期。唐代遺留下來的詩歌將近五萬首,比西周到南北朝遺留下的詩篇數目多出兩三倍以上,其中著名詩人人數也大大超過了戰國到南北朝所有著名詩人的總和。
唐代詩歌一般來說可以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

①初唐詩壇的佼佼者是陳子昂。唐朝建立之初,占據詩壇的依然是南朝那種輕浮綺靡的宮體詩,直至唐高宗年間,生活遭遇、思想感情與宮廷詩人不同的陳子昂,力排梁陳「逶頹靡」的詩風,以復古為號召,主張作詩要有「風骨」,他創作的《登幽州台歌》對唐詩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②盛唐時期是一個詩星璀璨的時代,唐詩的發展達到了繁榮的頂峰,詩壇上名家輩出,流派眾多,詩體大備。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描寫了悠閑寧靜的山水田園生活,雖然有時流露出佛老消極思想和政治上失意的情緒,但在藝術上卻很有成就。他們的詩使晉宋以來形成的田園、山水詩更加豐富,在文學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此時可以讓學生回憶初中已學過的王維詩的特點。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等人的詩既描繪了雄奇壯麗的邊塞風光,也反映了邊塞軍人無畏的氣概、樂觀的精神、思鄉的情懷和將士苦樂的差異等,為唐詩增添了新鮮壯麗的色彩。盛唐時期成就最高的當屬李白、杜甫。李白蔑視權貴,憤世嫉俗,嚮往光明,追求自由;他的詩氣勢磅礴,熱情奔放,想像豐富,手法誇張,意境深遠,具有突出的浪漫主義風格,有「詩仙」之稱,是繼屈原之後又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蜀道難》《望廬山瀑布》等都是千古絕唱。教師還可向學生朗誦李白的《贈孟浩然》,體會李白詩的風格。杜甫是我國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有「詩聖」之稱。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亂前後由盛轉衰的時代,一生貧困失意,顛沛流離,因而他的詩揭露了統治階級政治昏庸、生活腐朽,反映了下層人民在戰亂前後的悲慘境遇,表現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國事的關懷。他的詩風深沉濃郁,跌宕有致;語言上的功力非常深厚,「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這種「毫發無遺憾」的嚴肅創作精神,使他成為現實主義詩人的偉大代表,突出的作品有《三吏》《三別》等。

③安史之亂後,唐朝元氣大傷,原來潛伏著的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化,詩歌的現實主義精神完全取代了那種昂揚樂觀的情調,在中唐時期成為主流。中唐詩人白居易等繼承杜甫的傳統,進一步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掀起新樂府運動,倡導詩歌沿著「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現實主義方向發展,在藝術上追求淺顯平易的詩風。白居易的諷喻詩《新樂府》50首等就是這類詩的代表。

④進入晚唐時期,封建統治岌岌可危,階級矛盾空前尖銳。國勢的衰微,詩歌的風貌又為之一變。杜牧和李商隱是活躍於晚唐前期的兩位成就較高的詩人。杜牧主張在文學創作上「以意為主」,反對單純追求「文采辭句」,現實性較強。李商隱一生仕途坎坷,但一直關心政治,詠史詩在其詩中占的比重較大。這兩位詩人的詠史詩都反映了走向衰落的唐朝現實,但也都流露出個人失意的頹喪情緒。在藝術上,杜牧追求「高絕」,不滿「奇麗」;李商隱則形成深情婉曲、典麗精工的獨特風格,為我國古典詩歌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陳子昂

陳子昂(約659—700)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今屬四川)人。少年時家庭富裕,慷慨任俠,成年後發憤讀書。曾兩次從軍西北,熟悉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陳子昂的詩,以其進步、充實的思想內容,質朴、剛健的語言風格,對整個唐代詩歌產生過巨大影響。陳子昂存詩共100多首。代表作《登幽州台歌》是他隨軍北征契丹時所作。他在軍中參謀軍事,屢有建議,都不被採納,懷才不遇,失意無聊,作此歌以表達深沉的憂憤。幽州台即薊北樓,相傳是戰國燕昭王所築。古人,歷史上的卓越人物;來者,能為國家建功立業的後生。這首詩的意思是,一個人站在幽州台上,想著天地宇宙的古往今來,無窮無盡,再想到自己的孤獨、壯志不得施展,不禁流下淚來。

孟浩然

孟浩然(約689—約740),唐朝詩人。襄陽(今屬湖北)人。早年隱居,四十歲游長安,應試不第。與王維齊名,並稱「王孟」。其詩清淡,長於寫景,多反映隱居生活。有《孟浩然集》。

王維

王維(?—761),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王維存詩近400首。以優美的山水、田園詩聞名。蘇軾在《東坡志林》中贊美王維的詩畫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雪溪圖》保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館。

高適

高適(706—765),唐朝詩人。字達夫,渤海(今屬河北)人。少貧寒,失意。後任節度使,熟悉軍旅生活,作邊塞詩著名。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詩風也相近,氣勢豪邁。

岑參

岑參(約715—770),唐代詩人。中年時曾兩次出塞,滿懷報國壯志,想在戎馬中開拓前程,雖未能得志,卻使他的詩作題材空前開闊,風格大變。雄奇瑰麗的色彩,悲壯豪邁的風格,成為他邊塞詩的基本色調。他的邊塞詩既寫軍中生涯,又寫大自然多變的景色。《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全詩如下:「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瀚海欄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石窟藝術

石窟寺原指在大山間開鑿出來的寺廟和僧舍,是宗教徒頂禮膜拜的神聖殿堂。隨著宗教的廣泛傳播,石窟寺逐漸成為宗教文化傳播的一個載體而發展成為融合建築、雕塑、壁畫、裝飾等藝術的綜合體。我國石窟寺在世界佛教文化史上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它以豐富多樣的內容和形式、精湛傳神的技巧呈現出十六國以來佛教藝術發展清晰完整的脈絡。古印度的佛教和佛教藝術沿著古代絲綢之路,越過帕米爾高原,沿著天山南麓進入玉門關而到達敦煌。隨後,佛教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和中國的文化,崇佛的盛況也從雨後春筍般出現的石窟藝術中得到了最集中的體現。石窟藝術主要有彩塑、雕塑、壁畫、裝飾等。敦煌莫高窟由於集中了大量的石窟藝術珍品而被譽為「藝術寶庫」。它豐富的唐代遺存,也為人們展示了一部唐代石窟藝術的編年史。敦煌的隋代佛像體現了北朝雕塑向唐代過渡的特色,而唐代佛塑則具有漢民族的特色,造像溫和、慈祥、庄嚴、豐滿。敦煌壁畫構圖嚴密,色彩富麗,形象生動,反映了大唐帝國的繁榮強盛和勃勃生機。

展子虔和《游春圖》

隋朝畫家展子虔,歷北齊、北周,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帳內都督。他擅畫人馬、山水、台閣。相傳他畫人物描法細致,畫馬立者有走動之勢,卧者呈起躍之狀,寫山川遠近有咫尺千里之氣概。曾在洛陽、長安、江都等地寺院繪佛教壁畫。代表作《游春圖》,描寫貴族游春的情景,是現存最古的卷軸山水畫(也有人認為它不是真跡,而是後人的復製品)。這幅畫上有宋徽宗寫的「展子虔游春圖」六個字。它動人地描繪了明媚春光下,遊人在山水中縱情游樂的神態。湖波粼粼,山青柳綠。山上有騎馬的遊人,水中有乘船的婦女,瀑布前面有橋。人物雖小如豆點,而動態一一可指。這幅畫表現了畫家對祖國河山和明媚春光的熱愛。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畫中人與山的比例適當,遠近關系處理合適(兩晉南北朝時的山水畫往往「人大於山」,表現手法上還不成熟)。這說明隋朝的山水畫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蕭翼賺蘭亭圖》

《蕭翼賺蘭亭圖》為唐代畫家閻立本所畫。蕭翼,唐太宗時西台御史。唐太宗特別喜愛王羲之的書法,聽說老僧辯才收藏了王羲之的真跡《蘭亭序》,於是令蕭翼前往取之。蕭翼用計得到《蘭亭序》,「意氣揚揚,有全璧之喜」(《能改齋漫錄·辯誤》),而老僧辯才則「張頤失色,有遺元珠之色」(《能改齋漫錄》)。此畫即反映了蕭翼得《蘭亭序》時的情景,他與辯才截然相反的表情惟妙惟肖。不過後人對此畫是否為閻立本的真跡爭論較多。

歐陽詢

歐陽詢(557—641),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工書法,與虞世南、褚遂良並稱為唐初三大書法家。他初學王羲之書,勁險刻厲,於平正中見險絕,自成面目,人稱「歐體」。他的書法,以楷書為最佳。他的用筆,方圓兼備而勁險峭拔。由於他的楷書無論用筆、結構都有十分嚴格的程式,最便於初學。直到今天,歐體楷書仍是我們學習的楷模。碑刻有《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碑》、《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等。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餘姚(今屬浙江)人。他繼承了王羲之的書法傳統。他曾由智永(王羲之七代孫)傳授筆法,聲譽在歐陽詢之上。他的字筆圓而體方,外柔而內剛,鋒芒內斂而氣宇軒昂,是唐初三大書法家之一。傳說唐太宗以虞世南為師,常覺「戈」字難寫。有一天,太宗寫「戩」字的「晉」,令世南填「戈」,寫成後,叫魏徵鑒賞,魏徵說,惟「戈」法逼真。這個故事未必真實,但說明唐太宗對虞書的推重。

褚遂良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時,歷任起居郎、諫議大夫、中書令。後受太宗遺詔輔政,高宗即位後,任吏部尚書、左僕射、知政事。封河南郡公。後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後,被貶職而死。他工書法,是唐初三大書法家之一。他的書法學王羲之、虞世南、歐陽詢。虞世南死後,唐太宗對魏徵說:「虞世南死後,無人可以論書」。魏徵推薦說:「褚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即王羲之)體。」太宗立即召褚為侍書。唐太宗把內府所藏王羲之墨跡讓他鑒定真偽,他一一分辨,無一誤斷,可見他是真懂王羲之書法的。《唐人書評》說他的字是:「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北宋米芾《續書評》說:「雖臨王帖,全是褚法」,在繼承中獨具個性,對後代書風影響很大。碑刻有《孟法師碑》、《房玄齡碑》、《大雁塔聖教序》等。

唐初三大書法家

指唐初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三人。但也有「唐初四大書法家」之說。則此三人外,更加上薛稷。薛稷是魏徵的外甥。書法學虞世南、褚遂良。是褚的高足。唐人說「買褚得薛,不失其節」,可見他學褚能得形神。

張旭

張旭,字伯高,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官至金吾長史。他的書法得之於王羲之,而又能獨創新意。他的楷書完全繼承虞、歐筆法,而草書則是書法上的了不起的創新與發展。韓愈說:「旭善草書,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斗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大詩人杜甫《飲中八仙歌》里寫他「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由此可以想見他寄情點畫進行書法藝術創造時如醉如痴的狂態。相傳他往往在大醉後呼喊狂走,然後落筆,故稱「張顛」。但他的草書貌似顛狂而其實不顛。《宣和書譜》說:「其草字雖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無一點畫不該規矩者,或謂張顛不顛是也。」他用傳統技法表現自己個性,而在書法上有了創新。他是無愧於自己時代的書法家。博大清新縱逸豪放之處遠遠超過了前代書法家的作品,有著強烈的盛唐氣象。

懷素

懷素(725—785),字藏真,本姓錢,懷素是他的法名。長沙人。他繼承和發展了張旭的草書,以善「狂草」出名。相傳懷素勤於練字,禿筆成,又廣植芭蕉,以蕉葉代紙練字。因名其所居為「綠天庵」。好飲酒,興到運筆,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雖多變化,而法度俱備。他是唐代繼張旭之後的又一草書家。他「以狂繼顛」,與張旭並稱「顛張醉素」,對後世影響很大。墨跡有《自敘帖》、《苦筍帖》、《千字文》等。

九部樂、十部樂

九部樂和十部樂,都是隋唐宴樂。宴樂在周朝時原不同於廟堂典禮所用的雅樂,一般指來自於民間的音樂。隋唐時期,宴樂在漢族及各少數民族民間音樂發展的基礎上,吸收了部分外來音樂成分而成九部樂、十部樂,為朝廷的慶典及宮廷的娛樂、宴飲服務。隋開皇初制定的九部樂分別為國伎、清商伎、高麗伎、天竺伎、安國伎、龜茲伎、文康伎,到楊廣時改國伎為西涼伎,並把清樂排列在首位,還增加了康國伎和疏勒伎,共九部樂。唐初的九部樂有所變動。唐太宗統一高昌後又加「高昌伎」而成十部樂。這種宮廷樂舞的演奏,以其規模大小又可分為坐部伎和立部伎。它們一般為宮廷的保留節目,如《秦王破陣樂》,就用以歌頌統治者的功績,並顯示國家的強大。

《秦王破陣樂》

《秦王破陣樂》即《秦王破陣舞》,又名《七德舞》,是唐代最著名的宮廷樂舞之一,為歌頌唐太宗李世民而作。李世民為秦王時,征伐四方,即已流傳於軍中,即帝位後,由呂才協音律,魏徵等制歌辭。633年李世民親制《破陣舞圖》,命呂才依圖教樂工120人披甲執戟而舞。舞隊擺出各種陣勢,「發揚蹈厲,聲韻慷慨」(《舊唐書·音樂志》),伴奏音樂「聲震百里,動盪山谷」。舞蹈不僅具有濃厚的戰陣氣息,還有一種威懾力,令觀者「凜然震竦」。宣揚皇帝的武舞,既是頌功,又是示威。《破陣樂》不愧為武舞中的成功之作。

《霓裳羽衣曲》

即《霓裳羽衣舞》。唐代著名宮廷樂舞。相傳最早由西涼節度使所獻,後經唐玄宗潤色並制歌詞,改用此名。《霓裳羽衣曲》描寫唐玄宗響往神仙而去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所以,無論其舞、其樂、其服飾都著力描繪虛無縹緲的仙境和仙女形象。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詩,對此曲的結構和舞姿作了細致的描繪:全曲分散序、中序、曲破三部分。散序為器樂演奏,不舞不歌;中序始有拍,且歌且舞;曲破為全曲高潮,繁音急節,聲調鏗鏘,結束時轉慢,舞而不歌。白居易稱贊此舞的精美道:「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霓裳羽衣」流傳數百年之久,為我國古代音樂舞蹈史上影響較大的一部作品。

G. 中國歷代名家\評論家對中國古代山水田園詩的評價

文人心態錄——山水田園詩的審美主體
華夏歷史悠久、一統時間長為山水田園詩提供了審美時間,美麗風光為古代詩人提供了審美空間,創作出至美的山水田園詩。西方風光也自具美的特色,為何其山水田園詩遠不如中國興盛,且其內蘊遠不如中國古代山水田園詩那麼深遠婉曲復雜有味呢?除了前文所說審美時間的限制影響了審美空間外,更重要的是審美主體的原因,即古代文人心態的原因。

愛國之情——山水田園詩的高亢主調
以名山大川為筋骨血脈,以田園為肌肉的神州大地是華夏民族獲取生活資料賴以生存的源泉。山水田園哺育人,人必熱愛山水田園,產生一種深沉的山河之戀、鄉土之情。這種山河之戀與鄉土之情隨著時代、社會的發展而愈益濃烈,到民族國家形成時便成為愛國主義崇高感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促使愛國主義最終形成。反過來,古代山水田園詩人又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激勵之下遍游山水,飽覽田園,謳歌華夏風光,創作出優美的山水頌歌,使山水田園詩獲得很高的思想意義,為我國的愛國主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亦為愛國主義傳統的繼承與發揚起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遙遠的上古時代,華夏民族就有許多祭祀山川、旅遊、隱逸的傳說。黃帝游天下,封禪五嶽;巢父、許由因自標高潔不受天下而遁跡山林;虞舜東巡狩,登南山,觀河渚,南巡蒼梧而死,葬於九嶷山; 《詩經·周頌·殷》歌頌武王克商,天下統一,疆域遼闊,群山環岳,百川匯河的壯美景象;魏武侯游於西河,贊嘆「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孔子游緇維之林,坐杏壇之上,又出遊少源之野、戎山之上,提出「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著名觀點;屈原在《招魂》中描繪楚國「川穀徑復,流潺湲些。光風轉蕙,汜崇蘭些」; 「層台累榭,臨高山些」,以故國山川美勝,光景可人,呼喚楚王之魂歸來。六朝以後山水田園詩大盛,歌頌描寫山水田園以表山河之戀、故土之情的作品不勝枚舉,借山水直抒愛國之情的作品也紛至沓來。高適有「禮樂光輝盛,山河氣象幽」之頌(《奉酬睢陽李太守》);儲光羲作《游茅山詩》五首,極寫茅山風光的清美與野逸的情趣,詩中「此意在觀國,不言志遠游」,「天地朝光滿,江山春色明」,意在歌頌處於鼎盛時期的大唐帝國;杜甫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嘆(《春望》);陸游抒「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之情(《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文天祥有「不上峨嵋二十歲,重來為墮山河淚」之恨(《採石》);高啟高唱「江山相雄不相讓,勝形爭誇天下壯」, 「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元代周伯綺「高嶺出雲表,白晝生虛寒……澗谷深叵測,梯磴紆百盤……漢唐所羈縻,今則同中原。大哉輿地圖,垂創何其艱;張皇我六師,金湯永深固」 (《野狐嶺》),為軍威盛大、國勢宏張、疆土廣大、山河永固而歌。清查慎行隨康熙巡遊興安嶺,寫了四首《登絕域遠眺》,其一雲: 「輿圖遠辟大興安,鳳舞龍回氣郁蟠。半嶺初雲輔大漠,喬木落葉依高寒。丹青不數東南秀,俯仰方知宇宙寬。萬里乾坤千里目,欣從奇險得奇觀。」詩情感真摯,描寫生動,歌頌了康熙時國家統一強盛局面。魏源唱「雄山尚作窺邊勢,古澗難平出塞聲」(《居庸關》)。……這些詩或寫山水田園之美以歌頌國家統一強盛,或寫山河之痛,抒發捐軀報國的凌雲壯志;或借山水形勝,寄託國家民族興亡之悲慨。說它是山水詩可,說它是愛國主義抒情詩或許更為恰當。江山多嬌,田園至美,游覽之,欣賞之,歌頌之,為其壯美幽麗而自豪而欣慰;當外敵入侵山河改色時必發出「還我河山」之怒吼,願為其捐軀獻身。由憂國而及憂民,博大深沉的情懷始終激勵著古代志士仁人,激勵著真正熱愛華夏山水田園的詩人們。

魏晉南北朝——山水田園詩的奠基期
嚴格地說山水田園詩是以題材為標准劃分出的山水詩與田園詩兩類不同詩歌,但是寫山水多涉及田園,寫田園亦必涉及山水,兼寫二者之詩人居多,獨長一種者甚少,且二者源流相同,美學追求相近,故古人常將山水詩與田園詩合在一起加以論述。筆者亦將其合而論之,該分論處則大略分論。
山水田園詩的興起,最早可以上溯到古代農事歌謠的產生。遠在公元前三千多年,中華民族已建立了發達的鋤耕農業,生活於山水田園之中,故遠古就有《遂草木》、 《奮五穀》之類反映農事的詩章。 《詩經》中有《豳風·七月》、 《齊風·甫田》、 《小雅·大田》之類農事詩。然詩中反映的是大規模奴隸勞動的情景,難以看出詩人的個性, 田園景物在詩中不多見,山水景物更少見。詩中偶然出現的寫景句子如《桃夭》的「桃之天天,灼灼其華」, 《河廣》的「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溱洧》的「溱與洧,方渙渙兮」, 《蒹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伐木》的「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 《沔水》的「沔彼流水,朝宗於海」, 《採薇》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節南山》的「節彼南山,維石岩岩」, 《崧高》的「崧高維岳,駿極於天」。詩寫田園山水草木花鳥,有的寫得十分出色,但到底不是主要題材,僅是為比興,或為渲染氣氛,處於陪襯地位。 「楚辭」中亦有不少寫山水風光的名句,如《湘夫人》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山鬼》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狄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但也是為了渲染氣氛,寄寓情感,不是主要題材。漢代詩歌本不發達,漢樂府如 《戰城南》的「水深激激,蒲葦冥冥」, 《長歌行》的「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曦。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無名氏的古詩如 《青青河畔草》的「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葵」,亦與《詩經》、 「楚辭」寫山水田園景物的手法、風格及作用相似。
從《詩經》到建安近千年,我國山水依舊,田園風光是一天比一天美,但田園詩卻很少,更沒有山水詩。其原因首先是其時生產力與後世相比還不甚發達,詩歌沿「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方向發展,無暇留意山水田園之美,更難及山水田園之妙。其次是其時詩歌還未成熟,尤其是古代詩歌意境說還未產生,文學(主要指詩歌)還未進入自覺時代,真正的文人詩亦未正式產生,因此以描寫山水田園來外化人格、寄寓理趣性靈心態的追求意境美的高層次的詩歌便不可能產生。且先秦至漢代詩多民歌,詩人多是普通百姓,他們因生活及文學水平的制約,無暇欣賞也無法描寫表現山水田園之美。再次,其時時代的主導思潮是重人事重現實的前期儒家思想,儒家詩學的中心是「言志」, 目的是「發乎情止乎禮義」,受此影響也不可能產生寫景物重內蘊的山水田園詩。最後,其時經濟文化中心在中原,與南方相比,山水田園之美是較為遜色的,受審美客體影響,也不可能產生較為成熟的山水田園詩。縱向考察,山水田園詩恰須此四者並具才可能產生並走向成熟。
古代第一首較完整的山水詩是曹操的《觀滄海》,詩寫北方山水大海,詩中「水何澹澹,山島聳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等描寫寓志寄情,且視野開闊,意境雄闊,風格健朗豪爽。到東晉南朝時期,隨著經濟文化中心的進一步南移與東南的進一步開發,庄園經濟的發展,門閥士族游覽山水田園避世樂世以成風,玄學、釋道思想的興盛及儒釋道思想的初步融合,文學自覺時代的來到,意境說的萌生,士族詩人群體的出現,山水田園詩作為獨立的詩歌流派與完整的藝術形式正式出現在古代詩壇上。東晉南朝詩人幾乎都寫山水田園詩,其中陶淵明的田園詩、謝靈運的山水詩最為著名,既肇其源,又奠其基。下面擬作先合後分的具體論述。
兩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空前黑暗,血腥的現實使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念逐漸崩潰,且玄學、釋道思想隨之初興,士人或超脫現實,走向上帝,或耽於美人醇酒,或走向自然而享受南方山水之樂趣,於是兩晉南朝便有竹林七賢與宮體詩人,還有玄言詩人與山水田園詩人。不過士人們不能完全忘懷「修齊治平」,更不能完全脫離現實,於是詩中便有矛盾與痛苦。相比之下,走向上帝遁入空門過於枯寂難耐,耽於美人醇酒又較下劣,而走向自然與享受自然之樂則既不枯寂難耐又較為清雅,故山水田園詩成為時尚,是詩壇最有活力與影響最為深遠的流派。陶淵明與謝靈運因社會地位與生活經歷的不同,雖同受時代及思潮的影響,但詩歌創作的路子與成就卻大不相同。
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陳子昂

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揚了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而獨樹一幟,使山水田園詩成就達到高峰,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王維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的反映軍旅和邊塞生活,有的表現俠義,有的揭露時弊。一些贈別親友和寫日常生活的小詩,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送沈子福歸江東》等,古今傳誦。這些小詩都是五絕或七絕,情真語摯,不用雕飾,有淳樸深厚之美,與李白、王昌齡的絕句相媲美,代表盛唐絕句最高成就。他的應制詩、唱和詩及宣揚佛理的詩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王維五律和五、七絕造詣最高,亦擅其他各體,在唐代詩壇很突出。其七律或雄渾華麗,或澄凈秀雅,為明七子師法。七古形式整飭,氣勢流盪。散文清幽雋永,極富詩情畫意,如《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王維生前身後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詩佛」美稱。對後人影響巨大。
正是由於他常以一位禪者的目光覽觀萬物,才使他的詩有了一種其他詩人所難以企及的靜美、澄曠、寂悅。特別是他在描寫大自然中一剎那間的紛紜動象,是那樣的清凈與靜謐,禪韻盎然,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飛鳥,時鳴春澗中。」(《鳥鳴磵》)「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欒家瀨》)以及名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盪滌讀者之胸襟,給人以恬澹寧和的無盡遐思。

2、孟浩然
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隱居鹿門山。40歲游京師,應進士不第,返襄陽。在長安時,與張九齡、王維交誼甚篤。有詩名。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而亡。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後,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孟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朴,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庄》、《春曉》等篇,淡而有味,渾然一體,韻致飄逸,意境清曠。孟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精力渾健,俯視一切。但這類詩在孟詩中不多見。總的來說,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於篇幅。現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但竄有別人作品。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打成一片,這是一幅優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這里有強烈的生活感。這里「淡到看不見詩」(聞一多《孟浩然》),但是深深融在整個詩作的血肉之中的不乏恬淡的藝術美更不乏淳樸的生活美。孟浩然在這里彷彿尋找到了一種皈依的感覺。詩人終於將那政治追求中遇到的挫折,名利得失全部忘掉了,甚至連那隱居中孤獨抑鬱的情緒也徹底丟開了。思緒終於舒展了,甚至詩人的舉措也都靈活自在了,自然在這里顯示了它的征服力。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四句詩是孟浩然藝術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王國維評價李煜的詞「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孟浩然這兩句詩裡面也有一種極大極深的感情蘊涵著。「他的情與萬物的情有一種共鳴」,有一種對宇宙對人生的深厚的同情。這首詩表現最高的玄心,亦表現最大的風流。這是最自然的詩篇,是天籟。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由我達到了無我,盡管這期間他甘苦備嘗,但終於苦盡甘來
平淡:平淡不同於平庸與淡而無味,是深厚的感情和豐富的思想用樸素的語言說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說往往平淡而有思致。正如王安石所說: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平淡首推陶淵明,能夠把詩寫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詞絕對不是平淡,相反,帶有一種強烈的感發的力量。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 。世為豪族,少以俠知名。後入長安游太學。文明初進士及第,拜麟台正字。從征西域,至張掖而返。後轉右拾遺。又隨軍東征契丹,參謀軍事。返京後,仍為右拾遺。諫議多不合,因解官還鄉。為縣令誣陷,入獄,被迫害致死。其為詩力主恢復漢魏風骨,一變初唐浮靡詩風,或諷諫朝政,或感懷身世,落地作金石聲。他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