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文化 » 文化旅遊大縣

文化旅遊大縣

發布時間: 2020-12-07 03:17:29

⑴ 如何推進庄浪梯田產業強縣和文化旅遊名縣

12月4日,由縣婦聯主辦的庄浪縣傳達貫徹落實中國婦女十一大精神暨逗巾幗建回新功·共築中國夢地答主題演講比賽初賽在縣農牧局舉行.來自部分鄉鎮和縣直單位的32名選手參加了此次演講比賽.
縣政府副縣長王宏宇親臨比賽現場,為參賽選手加油鼓勁.各鄉鎮、水洛街道辦婦聯主席,縣直及省、市駐庄各單位婦委會主任,部分女幹部聆聽了選手們的精彩演講.
演講中,選手們緊緊圍繞逗巾幗建新功·共築中國夢地這一主題,結合各自工作、生活的經歷,以真摯的情感、朴實的語言、生動的事例,聲情並茂、滿懷激情地講述了如何立足崗位,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建功立業的深切體會.選手們富於感召力的演講令會場多次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把現場氣氛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本次演講比賽形式新穎,不僅為大家帶來視聽盛宴,更是一次傳達貫徹落實中國婦女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的生動載體,將更好地激勵全縣各行各業婦女在加快推進梯田產業強縣和生態文化名縣中建功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演講活動現場
選手演講

⑵ 陽曲縣為什麼被評為文化旅遊大縣

境內1處國家級、88處省市縣級文物
陽曲縣歷經初選、復選和大眾網路報紙投票的推選與專家評審。憑借豐富的人文資源和獨特的民族風情,從三百多個候選旅遊縣市脫穎而出,成功入選「中國傳統文化旅遊大縣」
今年以來,山西省陽曲縣委、縣政府在全力打造都市現代農業基地、新型工業基地、倉儲物流基地、生態養老基地、全域旅遊示範地,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風氣正、社會文明程度高」的美麗陽曲的進程中,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重點工作和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在原先旅遊產業十分薄弱的情況下高起點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先後接待遊客8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2500萬元,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陽曲縣始建於西漢,地處山西中部,扼守著山西省會太原的北大門,史稱「三晉首邑」,縣城距省城23公里。全縣總面積2070平方公里,占太原市總面積的1/3,全縣轄4鎮6鄉117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15萬,其中農業人口11.4萬。

陽曲縣地理位置優越。境內北同蒲鐵路、108國道、大運高速公路、太佳高速、大西高鐵縱貫南北,石太高速客運專線、太陽高速和314省道橫穿東西,特別是陽興快速通道的建成通車,大幅縮短了陽曲與省城的空間距離,從太原到陽曲僅需20分鍾左右的車程。

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園區建設,網電、天然氣等工業基礎要素齊全,目前已形成以城晉驛為核心的總部園區、以東鋁為核心的小微企業創業園區、以大盂為核心的工業園區,成為太原民營區和高新區「異地拓展」的首選地、太原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在全省經濟普遍大幅下滑的情況下,陽曲縣域經濟逆勢上揚,「十二五」期間累計完成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65.98億元,增長92.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5.23億元,增長148.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0.91億元,增長287%;服務業增加值43.37億元,增長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77億元,增長113.1%。第一二三產比重達到15.8:53.6:30.6,服務業取得長足發展;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7.76億元,增長13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十一五」末的12105元增加到20160元,增長6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895元增加到7078元,增長81.7%。

陽曲縣文化底蘊濃厚,被命名為「中國傳統文化旅遊大縣」。全縣有文物保護單位579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唐朝被封為「汾陽王」的郭子儀、武則天時期兩度為相的狄仁傑以及傅山、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的書寫者馬文蔚等眾

多歷史名人均出自本地,紅峗山、板寺山、小五台山山清水秀,青龍古鎮、狼孟故城、三軫古堡儒風古韻,天門關、石嶺關、赤塘關虎踞龍盤,懸泉寺、三藏寺、不二寺秘境通幽。

立足於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優勢,該縣祭出幾記旅遊業發展的重拳——

一是多方發力,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先後在省城太原舉辦了陽曲縣鄉村旅遊推介會暨旅遊項目招商會、陽曲縣旅遊推介暨項目招商會、陽曲縣首屆特色農產品展銷暨旅遊產品推介會,並利用「5·19中國旅遊日」在全縣開展了系列宣傳活動,還邀請山西科技貝竹通有限公司對「就近陽曲縣,旅遊更方便」旅遊線路進行系列宣傳,由山西旅遊頻道、《發展導報》、山西新聞網、太原新聞網等媒體進行宣傳,在太原新聞廣播《龍城旅遊》欄目中播出「陽曲縣旅遊產業發展」專題節目,在太原電視台《天天美食》欄目宣傳了全縣主要旅遊點的美食和地方美食,在《山西工人報》、《太原日報》分別整版刊登了題為《晉陽首邑,魅力陽曲》、《打造全域旅遊示範縣,拓寬精準脫貧新途徑》,向外界展示了該縣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和濃郁的地方特色文化。

二是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為目標,大力發展全域旅遊,並由北京九鼎創意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編制了《陽曲縣全域旅遊規劃》,已通過專家評審;已完成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縣申報工作;在全縣成立了19家旅遊分公司,舉辦了業務培訓;對鄉村旅遊接待中心建設項目、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農家客棧整合項目開始組織立項;在全縣計劃打造300戶扶貧客棧,運行模式是「縣旅遊總公司+鄉村分公司+貧困戶」,統一規劃,統一指導,統一包裝,統一投資,統一運行;完成了吉祥崗灣10戶扶貧客棧及吉家崗、店子底旅遊扶貧廁所4座,國慶節已對外開放,收益良好,每戶最低收入1800元。

三是推進了山西綠色動力有限公司投資10.5個億的北小店旅遊文化體育項目,編制了規劃、可研,啟動了立項工作。

四是推進了投資3個億的兒童嘉年華項目,已成立了項目指揮部,正編制規劃和注冊公司。

五是全縣10個鄉鎮在今年國慶期間均分別成功舉辦了旅遊推介會,推出6條旅遊線路:青龍古鎮-三郎洞、三藏寺-西門庄園-青龍古鎮、阪寺山-青草坡鄉村莊園-青龍古鎮、紅峗山-東黃水鎮吉家崗(吉祥港灣)-青龍古

鎮、青龍古鎮-宏旺農庄-大美楊興、卧龍灣生態園-店子底-青龍古鎮。

目前,陽曲縣共建成1個國家4A級旅遊景點、1個「全國休閑農業旅遊示範點」、1個「市級農業旅遊示範點」,1個「山西最美鄉村」和75戶「農家樂」鄉村旅遊接待點、8家旅遊社門市部及20餘處成型景點,包括青龍古鎮、陽曲歷史博物館、阪寺山、安陽山莊、宏旺生態、青草坡鄉村莊園、西門庄園、香檳壹號、卧龍灣生態觀光園、嘉豪山莊、龍王溝生態園、汾河二庫、懸泉寺、吉家崗、店子底等。其中,青龍古鎮被評為「全國傳統古村落」、「全省十大新銳景區」,青草坡鄉村莊園被評為國家級「旅遊示範點」、「國家3A級旅遊景區」,嘉豪山莊、香檳壹號為市級」「農業旅遊示範點」,陽曲賓館被命名為「三星級賓館飯店」。

陽曲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志勇介紹,該縣已經確立了「產業圍繞旅遊轉、產品圍繞旅遊造、結構圍繞旅遊調、功能圍繞旅遊配、民生圍繞旅遊興」的全域旅遊發展思路,「十三五」期間,將瞄準「打造省城北花園」目標,圍繞「黃土風情游」、「名鎮古村游」、「戶外騎行游」、「美麗鄉村游」、「宗教文化游」、「經典紅色游」,依託區位交通、自然生態、歷史人文等資源稟賦,不斷完善旅遊配套服務設施,推進旅遊品牌創建,實現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特別是要以鄉村旅遊為脫貧攻堅重要產業,以成功入選「全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縣」為契機,以楊興河文化旅遊綜合產業帶為龍頭,以青龍古鎮、華夏文明主題公園為旗艦,以紅峗山、懸泉寺、阪寺山、三郎洞等精品線路為支撐,以青草坡鄉村莊園、龍王溝生態園、卧龍灣生態園、西門庄園、香檳壹號等生態農庄為基礎,以鋪天蓋地、星羅棋布的農家樂、扶貧客棧為輻射,傾力打造「一帶、兩線、六區、多點」的旅遊發展新格局,建設全域旅遊目的地,形成太原北部重要的文化產業集聚區,促進全縣新型業態整合發展。到2020年,全縣計劃發展30個宜居宜業宜游鄉村、300戶農家樂院落,同時抓好旅遊產品包裝,啟動「互聯網+旅遊」宣傳模式,著力打造促進旅遊業向觀光、休閑、度假並重轉變,推進旅遊產業開發與升級,努力使遊客人數達到500萬人,旅遊總收入突破1.5億元,解決周邊剩餘勞動力3000餘人,帶動農民年人均增收1000元,使鄉村旅遊成為全縣農村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⑶ 曲沃縣的主要旅遊景點

晉國博物館旅遊區:位於曲沃縣曲村鎮北趙村,核心景點晉國博物館,是依託「20世紀百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曲村——天馬遺址」而興建的山西省第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保護和展示為一體,完整展示晉文化風貌的專題性遺址類博物館,同時也是全國唯一一處晉文化研究開發基地。博物館總佔地面積12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66平方米,綠化面積26993平方米,展廳總面積近9000平方米。分為晉國歷史文化展廳、曲村——天馬遺址發掘史展廳和晉侯墓地遺址陳列廳三大展廳。2008年啟動建設,2014年國慶節正式對外開放。
磨盤嶺現代農業觀光區:位於史村鎮西海村,在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的同時,積極挖掘整合七星海、八角海、龍王廟、玉泉院和童兒廟等旅遊資源潛力,重點在「吃、住、行、游、購、玩」等旅遊環節上做文章,現已發展成為集生態農業、設施農業、文化休閑、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現代農業觀光旅遊新園區。2015年,以西海村被確定為山西省首批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的有利契機,以打造山西省乃至全國「休閑旅遊型美麗宜居示範村」為目標,圍繞星海生態游樂區、晉國民居民俗區、集市貿易小吃區、現代農業觀光區、農耕文化體驗區和遊客接待中心等「五區一中心」建設,進一步擴大磨盤嶺現代農業觀光區的規模,增添和完善各項旅遊要素,著力將其建設成山西省聞名的現代農業觀光園區。
澮河水岸風光旅遊區:位於史村鎮西吉必村澮河水庫岸邊,包括晉都民俗風情園、澮賢山莊等景點,以彰顯「三種文化」為主要特色。一是突出「晉文化」特色,園區內所有建築均體現出晉國古都文化風格和元素;二是突出澮河精神文化特色,使「萬眾一心、敢想敢幹、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澮河精神得到不斷的繼承和發揚。三是突出晉南民俗文化特色,集中展現晉南明清古建築文化、飲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
太子灘溫泉度假區:是以溫泉為核心開發打造的集溫泉養生、餐飲娛樂、文化展示、農業觀光、商務交流等為一體的現代綜合旅遊景區,由太子灘萬憬休閑度假區和太子灘休閑度假庄園兩個板塊構成。太子灘萬憬休閑度假區內的溫泉發現於2001年,流量每小時303m3,水溫46.5℃。泉水富含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達到醫療熱礦水標准,水壓、水量、水溫、水質,在全國屈指可數。該區主要由室內游泳館、室外游泳館、萬憬花園酒店、御湯庭院等四部分組成。太子灘休閑度假庄園,是春秋時期晉太子申生泛舟救弟傳說的故事發生地,坐落於蓮花島環島的晉國歷史文化展示館——「申園」是其核心景點。
橋山黃帝文化風景區:《史記》載,「黃帝崩,葬橋山」,相傳古橋山為黃帝葬衣冠處。因橋山山勢巍峨、翠柏環繞,雨霽初晴、青碧嵐光,故稱「橋岳晴嵐」,乃古曲沃十景之一。景區山頂有黃帝廟,即為傳說中黃帝的東陵,與陝西黃陵縣的黃帝西陵遙相輝映,是華夏兒女祭祀先祖的聖地之一。
景明詩經山水旅遊區:位於曲沃縣城東南10公里的景明村南,地處曲沃、聞喜、絳縣三縣交匯的紫金山麓,山中有泉,史稱「沃泉」,經青玉峽谷至白石山崖,急流直下,出景明山而成瀑布,常年不斷,清澈可飲。古人「千古長鳴飛白練,濤似連山迎客來」就是景明山水美景的真實寫照。《水經注》描寫它「青岩若點黛,素湍如委練」,在峽谷中攔水成壩,高峽出平湖,環湖青山環抱、翠竹成林,在古代即是曲沃十景之一。該區主要景點還有龍岩園、牡丹園、水上樂園、千年銀杏樹、南林交龍泉寺以及正在規劃建設的南林交民俗風情古村落等。
晉園(公園):位於曲沃縣城東區中心地帶,佔地約318畝,整體設計立意於曲沃特級文物 ——春秋中晚期的錯黃銅寶壺。公園景觀主要包括「一心一湖兩帶八大景觀」。一心,即集「五館一中心」(包括城展館、圖書館、文化館、檔案館、老年活動館和會議中心)為一體的晉都文化活動中心;一湖,即水面約50畝的如意湖;兩帶,即沃水瀠洄水景帶和林間小溪水景帶,沃水瀠洄出於《曲沃縣志》「沃水瀠洄盤旋,是為曲沃」。全長600米,從公園的東北角開始,向西貫穿整個公園北側,至西北角假山處,折而向南注入如意湖。林間小溪水景帶位於公園的東側,全長450米,是在微地形和叢林綠籬中獨辟蹊徑打造的人與自然共融的親水景觀,體現「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八大景觀,分別為公園入口處的晉國風格的仿古牌坊、晉水橋、沃水瀠洄、文化中心兩側相呼應的戲院和晉國宮、人工湖和湖內的文公舫、湖東岸的晉國街。該公園於2012年啟動實施,於2014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⑷ 繁峙縣大智鏡圓文化旅遊產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繁峙縣大智鏡圓文化旅遊產業有限公司是2015-11-05在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版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權股),注冊地址位於繁峙縣砂河鎮代堡村108國道南。

繁峙縣大智鏡圓文化旅遊產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40924MA0GR8BG1U,企業法人康潤成,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繁峙縣大智鏡圓文化旅遊產業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旅遊開發、景區管理;旅遊紀念品經銷(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繁峙縣大智鏡圓文化旅遊產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⑸ 如何寫好我縣旅遊產業發展的工作方案



如何發展我縣的文化旅遊產業

雲夢縣胡金店鎮中學

陳么安

新世紀要振興發展雲夢,
提升雲夢的後發優勢,
不一定走傳統工業發展道路。
我認為應在
「文
化旅遊經濟」方面下功夫。美國著名的旅遊專家托馬斯·戴維森曾提出,旅遊是關繫到國民教育、
社會進步、生態價值的社會經濟綜合體系。現在我縣的文化旅遊產業,幾乎是空白,而鄰近縣市
旅遊產業發展迅猛。雖然我縣沒有秦磚漢瓦,也沒有九寨溝、西雙版納那樣的大自然饋贈,但從
我縣的歷史傳統、生態環境與市民文化性格來看,以「文化經濟」的視野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
發展作為「無煙工業」的旅遊業,既可以拉動第三產業,又可彰顯文化特色,文化旅遊業作將會
成為雲夢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我認為要發展「文化經濟」需做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推廣城市品牌。推廣城市品牌實質上是弘揚一座城市的精神,雲夢弘揚的就是一種中華
孝文化精神,「黃香故里」呼喚的就是營建一個全世界孝子共同的精神家園。例如可舉辦生態旅
游文化節,突出「弘揚孝子文化、打造旅遊品牌」的主題,舉辦文藝演出、風箏大賽、文化表演、
佛事廟會、攝影展覽等大型活動,吸引遊客,知名學者、藝術名人齊聚共賞美景,用他們的筆墨
和鏡頭鮮活的反映優美的生態、淳樸的民風,這樣全方位的宣傳和推介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濃厚的
文化底蘊,進一步擴大生態旅遊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推進了文化與經濟和旅遊的融合,提高
了旅遊的檔次和水平。著力發展楚風文化、詩詞文化、竹藝文化、龍舟文化、根雕文化、宗教文
化等特色文化品牌,要打好雲夢生態農業牌,開發出一系列優質生態的旅遊產品。

二、美化城市建設。有文化品位的城市應該是「形神兼備」的城市,關鍵是要有優美的自然
環境和市政景觀。我縣應建成生態農業的綠色環境,打造「兩園一基地」,保留大量頗具楚風的
民居建築等等,這些都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和「休閑之城」必需的重要城市景觀。

三、打造文化節慶。城市文化的特色往往在其文化節慶活動中可以得到彰顯,國內不乏成功
的範例。如大連的「服裝節」,哈爾濱的「冰雪節」,山東濰坊的「風箏節」等等。雲夢作為孝
子文化中心,
應精心打造一個讓遊客與市民都產生
「認同感」

「歸屬感」

「世界孝子文化節」

將文化旅遊融入城市建設,以文化節慶進行文化營銷,從而拉動酒店業、建築業、休閑服務業等
第三產業的發展。

四、挖掘城市故事。文化名城必須擁有豐富多彩的故事,這是最能吸引遊客前來考察觀光的
動力。韓國的「大長今」,江浙的「白蛇傳」,不知吸引了多少遊客好奇的目光。其實,雲夢的
先民們當年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歷程,不知蘊藏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精彩故事,我縣歷史名人孝
子黃香、傳奇人物伍子婿、蓋世之傑吳祿貞、太守陶侃、理學名士趙復、著名學者鄒觀光、清代
名臣許兆春„„又有多少饒有趣味的傳奇素材,文人作家們大可以馳騁藝術想像力,創造出引人
入勝的城市故事來。如何「設計、包裝」雲夢,應該進一步引起縣委、縣政府的重視。

五、創造文藝精品。「文化雲夢」離不開文藝精品。近年來,雲夢在文藝創作方面有很多成
果。方言小品《乘涼》、京胡獨奏《楚調新韻》、長篇歷史小說《千古孝子黃香》縣楚劇團創作
的小戲《吊子賣鞋》、雲夢皮影。都是難能可貴的東西。同時我們也要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
文藝創作。因此雲夢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吸引更多非雲夢籍的人才參與到「文化雲夢」的
建設中來。

六、文化旅遊發展思路。文化旅遊開發必須規劃先行。要立足於雲夢文化旅遊資源的實際,
樹立大旅遊、大市場的觀念,制定出可行的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突出重點,抓好旅遊基礎設
施建設,大力改善交通、通信、接待等基礎設施條件。在招商引資方面,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
制定招商引資發展文化旅遊的優惠政策,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文化旅遊開
發建設,從而真正做到誰投資、誰受益。聘請有資質的設計部門從規劃——項目建議書——可行
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等,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把項目前期工作做好。將自然景觀進行文化包
裝,使其更富有靈氣和誘惑力,滿足遊客求新、求異,追求享受獨特民風民情的心理,實現游中
有景、有物、有獲。另外要在宣傳上下功夫,通過各種媒介把文化與旅遊資源結合起來面向國內
外宣傳,增加文化雲夢旅遊資源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遊客到雲夢來,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發展的雲夢旅遊文化,潛力無限,也任重道遠。

⑹ 渦陽縣的旅遊文化

梆劇
該劇是縣境主要劇種,何時傳入不詳。解放前,由私人組織小戲班演出。本世紀30年代,縣境著名演員丁根,店集臨湖北丁營人。二紅臉、唱、做、念、打俱佳,口齒伶俐,吐字清晰。後因嗓子壞,改演丑角。楊馬,義門人,嗓門豪壯宏亮,文、武功底厚實。40年代後,縣境多戰事,該劇團演員先後逃離。1952年冬,從界首縣調來一批演員,梆劇才能在縣延續和發展。1955年,為培養青年演員,縣文化部門邀請演員來縣授戲,並送部分青年到戲校進修。之後,縣創辦藝校。1960年,該校有23名梆劇演員畢業,「文革」中,禁演傳統節目,道具服裝被毀,梆劇衰落,演員改行。1977年,培養青少年演員40名,梆劇才重新得以發展。80年代起,絕大部分青年演員嫌戲曲情節進展緩慢,喜愛電影、流行歌曲、輕音樂,梆劇漸被冷落,很少在縣城演出。農村演出的場次也比以往減少。
梆劇演出節目有《梁山伯與祝英台》、《小二黑結婚》、《羅漢錢》、《陳妙常追舟》、《西廂記》、《紅樓夢》、《游西湖》、《畫皮》、《雙貴圖》、《張樂行》、《穆桂英下山》等。
泗州戲
該戲為縣內主要劇種之一,流入縣境時間不詳。1956年前,縣境沒有專業泗州戲演員。1958年,從蚌埠調入4名演員,輔導和培養演員。1959年成立縣泗州劇團。1960年,因經費困難,專業演員下放至區。此後,泗州戲僅在民間流傳,很少組織專場演出。
泗州戲演出節目有《王漢喜借糧》、《雙下山》、《一文錢》等。
大鼓
解放前,大鼓名演員為張胖子,演唱「大紅袍」等。1980年統計,縣內有120人,會唱傳統節目20餘篇,各演出百餘場。較有影響的鼓書藝人張志雲、袁立廷、梅雲龍等,出席過地區會演,曾獲優秀演出獎。
琴書
1980年統計,縣內琴書演員25人,會演傳統劇目《張庭秀私訪》、《三俊圖》、《水滸傳》等,及現代節目《平原槍聲》、《破曉記》、《紅色娘子軍》等。主要琴書演員有劉興華、任成美、丁廣欣等。
墜子
墜子解放前有名演員馬志賢。1980年統計,縣內有演員18人。演唱傳統節目有《再生緣》、《哞牛陣》、《十把穿金扇》等,及現代節目《革命烈火》、《野火春風斗古城》等。丁翠屏演唱《銀簪記》,曾參加地區會演,並獲優秀演出獎。
評詞
解放前,評詞演員以唐先生(外號黃鼠狼)、劉亞洲較有名氣。1980年統計,縣內有演員20人。演出傳統評書《三俠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及現代節目《破曉記》、《徐秋影案件》等。主要評書演員有李中信、張在民、馬伯良等。 渦陽境內有道教祖庭天靜宮、道源國家濕地公園、店集鎮「柘王宮」遺址、東岳廟、東太清宮、尹喜墓、張樂行故居、陳摶卧跡等文物古跡。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市縣、安徽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科學發展先進縣、安徽省直管縣、安徽經濟十強縣、中國貢菜之鄉、全國稅費改革試點縣、有「梁宋陳楚之沖,齊魯汴洛之道」之稱,為商賈往來之所,兵家必爭之地 。
渦陽縣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首批生態示範縣、捻軍起義發源地、新四軍第四師紀念館、美麗賦予傳奇的渦河、歷史優久的店集鎮柘王宮,得天獨厚自然和人文資源對該縣發展旅遊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渦陽縣將以老子故里、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為依託,以紅色旅遊和生態旅遊為支撐,以渦河為紐帶,以道家文化旅遊為突破口,要高舉旅遊牌,做大旅遊產業,從而使該縣的旅遊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旅遊業已經成為渦陽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1 旅遊發展定位:國家級道家文化休閑體驗中心、省級紅色旅遊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旅遊區布局:形成「一心兩線二區六點」的布局框架。
「一心」:國家級道家文化休閑體驗中心,建設成為國際性道家文化休閑旅遊勝地和國家級道家文化體驗旅遊中心。
「兩線」:渦河生態文化旅遊線,構築渦河生態文化及工業展覽綜合旅遊線;
紅色旅遊線,構築革命歷史教育旅遊線。
「二區」: 新四軍紅色旅遊區, 建設一個融紅色旅遊、鄉村風情和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特色旅遊地;
礦山工業旅遊區, 深入挖掘煤礦的文化內涵,高起點、高標准地建設礦山公園和風景旅遊區。
「六點」:義門鎮、曹市鎮、青疃鎮、石弓鎮、丹城鎮和西陽鎮六個文保集聚點。
3.旅遊產品開發規劃
(1)道家文化觀光體驗旅遊產品——老子文化生態園;
(2)紅色聖跡觀光體驗旅遊產品——新興紅色旅遊鎮;
(3)礦山奇景和酒文化觀光體驗游。
景點推薦:有道教祖庭天靜宮、道源國家濕地公園、店集鎮柘王宮遺址、嵇康墓、陳傳卧跡、范蠡冢、雉河樓、捻軍會盟舊址、張樂行故居、新四軍第四師司令部舊址和輝山烈士陵園、東岳廟、東太清宮、尹喜墓等景點。 東岳廟又稱天齊廟,位於太清宮之東,為一獨立廟宇,是道教宮觀中唯一稱「廟」的殿宇,也是太清宮龐大的建築群中唯一倖存的古建築,它是祭祀泰山神——東岳大帝的廟宇。
傳說泰山神是冥司之主,掌管人間的貴賤高低、科祿長短和生死之期等。泰山神於唐玄宗時被封為「天齊王」。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年)又加封為「天齊仁聖帝」,自此以後,東岳廟遍及天下。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又尊其為東岳大帝。百姓對東岳大帝崇敬有加,每年夏歷三月二十八要舉辦祭祀日,廟會十分紅火。東岳廟雖經風雨侵蝕,其主殿五楹基本完好。屋脊上有元代建築龍飾,龍身修長,線條粗獷,系用陶土燒制,形制十分渾厚。殿內還有上下兩端較細、中段較粗的宋代木質梭柱2根。說明此廟始建於宋代,經元代重新修整。道光十八年再次重修。是我省少見的宋代磚木結構殿宇。現已按原貌修復加固,暫時在殿內陳列元至明清敕建和裝修太清宮的石碑二十餘塊,其中較為著名的是元代翰林張起嚴的興造碑和明代大儒方震孺的重修碑,及《古流星園》石匾額、「敕撰」、「混元降(誕)」殘片、蟠龍碑帽、大型石橋拱圈、大批漢磚等。系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渦陽縣店集鎮西。傳為古時候侯爵的封地,建有三宮六院、72眼井。考古證實為北宋時期遺址,現為渦陽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店集鎮歷史悠久,文物古跡較多。
戰國時期店集屬楚地,傳說楚懷王為鎮守邊疆,以防齊患,封宗室於此地,建宮立殿,即柘王殿,又稱柘王宮,有「三宮六院七十二眼井」之說。宮殿昔日的容顏隨宦海沉浮被無情的歲月早已剝去,但遺址遺跡尚存,留下了大片庄阜高地和眾多古井,足以想像當時宮殿的雄偉和浩大。1959年春地質勘探隊曾在此高地上建鐵塔一座,高30餘米,引來眾多人觀看,並猜測其用意,但一直沒有準確答案。50多年來,這座雄偉的鐵塔卻成了遺址的導向標,也給古老的店集鎮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1930年在此高地南、運糧河北60米處,還殘存一處磚瓦結構的天齊閣(俗稱「天閣」),1940年店集小學師生扒天齊閣殘屋建校時,扒出一把七星寶劍;1958年秋,人民公社組織起「衛星田專業隊」,數百名勞力在高埠廢墟上搞深翻,挖出不少古磚瓦、石磨和毀壞的陶器等;1975年11月店中生產隊社員程廣林等4人在鐵塔南邊取土時挖出一青色古壇,壇內現大量金銀器物。消息走漏後,被當時公社人員叫去訓誡上繳,一直送到阜陽有關單位管理。據統計,挖出金釗3件,金泡、金器71件,銀叉、碎銀子計6240克。
至於那72眼古井,年長的老人還能說出一部分井的大致位置,有的年輕時為了抗旱還下去掏挖過這部分古井。他們盼望挖到寶物,所以爭著下去掏井,並不準外村人下去。他們說,井口雖小,但下面很深很大,人下去磨杴綽綽有餘。他們挖出過古磚古瓦、古瓷花罐、人的頭骨、動物的骨頭等,他們也不知是不是寶物,都不知去向。
古老的運糧河依然有美麗的傳說。據說,住在店集鎮的楚宗室的女兒嫁給高公崔老家一戶官宦之家。為了向女兒家運送東西方便,楚宗室官員便令百姓挖一條河通往崔老家,取名運糧河。此河
歷經2000多年,雖經局部改道,古河址斷斷續續仍在;它起於崔老家,穿過界洪河,流入干溪溝,長約5公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疏浚此河時,挖出了古沉船,一見風很快風化。離柘王殿遺址不遠,現王寨村南運糧河邊有一片窪地,原是大水灣,說是當年停靠船隻的地方。至今清流不絕,綠波粼粼,一直哺育著兩岸生靈。境內的干溪溝、羅溝、雙慶溝等水系。給店集鎮構成了豐富的水資源,經由西淝河流入淮河。 紅城子遺址位於(北平城遺址)渦陽縣曹市集北。漢代山桑城故址,夯土城牆,有東西二門。
始建於春秋,時名垂惠聚。東漢建武四年(28年),王莽部將蘇茂、周建被劉秀軍打敗,逃至垂惠聚。次年,劉秀率軍攻打垂惠聚,圍困月余,後用火攻之,城土皆燒為紅色,因此得名紅城子。城址面積約1.3平方公里,長方形外城為夯土築成,東西長約900米,南北長約1430米。西城牆今平整作大路,殘高1.7米,上寬7米,下寬19米余。其餘三面城牆均成農田。內城地勢較高,俗名小城牆,面積約1897平方米。北面城牆殘高1.5米余,於庄庄東200米處地勢最高,當地群眾呼為「金鑾殿」。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尹喜墓在渦陽縣渦北街道,有座高大的墳墓土堆——尹孤堆,它就是埋葬著春秋末期與老子齊名的道家創始人尹喜之墓。相傳尹喜曾經幾次拜見過老子,與其共同探討道教知識。然而,最後一次拜見,卻病故於老子紀念地宋國的相縣(今安徽省渦陽縣)。宋國的國君就讓人在此地安葬了他。為防止有人盜墓,就掩人耳目,埋了兩個龐大的墳墓,即西尹孤堆和東尹孤堆(曹市集遺址)。兩個孤堆相距三十里,也是古代一舍的距離。
渦陽革命烈士陵園的前身為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渦陽縣城北,北鄰渦河,於1951年始建。經兩移館址,至1976年與渦陽花園合並後,命名為渦陽革命烈士陵園。在紀念館內陳列了22位英烈傳略及1654名烈士的英名錄。紀念館囊括了四代烈士的光輝歷程,包括:大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陵園的正門,一條南北向的主幹道筆直伸向革命烈士紀念館,道路兩旁銀杏古樸、雪松挺拔。陵園內按建築物分為瞻仰區和游覽區。瞻仰區包括革命烈士紀念館、革命烈士骨灰堂和革命史料陳列室。游覽區以荷花池、曲橋、亭子、迴廊等建築群體為中心。
園內種植著銀杏、雪松、刺柏等植物,一片綠意讓人賞心悅目。陵園在綠化上的設計是:看地上綠草鋪地,望空中林蔭蔽天,構成一幅幽靜肅穆的自然畫面,象徵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業績萬古長青。
位於陵園內部的革命烈士紀念館於1979年興建,至1980年竣工。紀念館共394平方米,館外有可容納千人以上的廣場;館內粉白天花,磨石鋪地,在館內正中間擺放著彭雪楓騎馬的雕像。後方的牆上懸掛著「英靈不泯」、「萬古流芳」字樣的金字匾。紀念館的牆上自西向東懸掛著各個時期先烈的照片和資料,在牆上布展著王崇典、張全貴、彭雪楓、杜選青等烈士的圖文資料。

⑺ 中國十大文化休閑旅遊縣有哪些

雲南江川縣、河南溫縣、淮陽縣、湖北咸豐縣、甘肅會寧縣獲得十大文化休閑旅遊縣;
山東魚台縣、臨沭縣、遼寧省西豐縣獲得優秀文化休閑旅遊縣
只知道這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