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文化 » 文化融入旅遊

文化融入旅遊

發布時間: 2020-12-07 04:51:16

① 關於文化和旅遊要怎樣深度結合

如果從個人旅遊的角度來講,應該只有「旅行」才能很好地與文化相結合吧。

「旅遊」內一次中的「游容」字,過多地描述了自如快樂的心態。但是,涉及到文化,重點在於個人感受。這個感受可以是悲傷的、深沉的、反思的,不一定是快樂。「旅行」中的「行」非但沒有把旅人的感情強制在「游」的自如快樂之中,而且給予旅人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去體驗景色,感悟文化,創造文化。

由此,「文化」一詞也需要擴展。此文化,非人文景觀。當今世間之景,但凡人可至,必有人以至。文化乃人之感悟。先人之感悟,形成於物而成樓宇、寺院;形成於無形而成詩詞、文卷。今人之感悟,或循古跡,或循草木,或成文,或不成文,但凡有所感,皆可為文化。

② 「文化+旅遊」,旅遊實景演出如何融入「新時代」

在今天,經過新世紀以來十餘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旅遊實景演出行業面臨著自版身的轉型升級權。就旅遊實景演出的行業內部而言,我們已經不可能再走過去簡單模仿、復制的低質量老路:依靠地方政府信用招徠巨額投資、通過炒作知名導演和編劇等來吸引人氣、對民間傳說等傳統文化進行牽強附會的生搬硬套等等,對於這些上一個歷史周期的「套路」,市場也已經通過殘酷的優勝劣汰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在「十三五」期間,文化產業將占據我國國民經濟總量的5%,並在可預見的將來繼續提升佔比的同時,深度優化自身結構,這對我國的旅遊實景演出行業顯然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戰。旅遊實景演出不僅將是完成「文化+旅遊」全產業鏈重新梳理的首要樣板,這中間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對於我國文化產業的其他領域也將具有積極、正面的借鑒價值和示範效應。總之,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全新的歷史階段,完成「文化+旅遊」全產業鏈的深入融合後的,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性轉型升級,對於弘揚我國傳統文化、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信,都有著長遠的現實意義。

③ 如何把中國文化與旅遊結合起來

1.旅遊主體的文化本質
旅遊作為一種跨時空的消費活動,它的廣泛出現是經濟發展驅使的結果,但一個人能否成為旅遊者更需要內在的動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講的,「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常安,然後求樂」。人類在基本生存需求滿足之後,隨著收入的增長,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遊活動更是文化驅使的結果。從歷史發展的觀點看,經濟發展固然為社會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但是社會發展最根本的是社會文化與觀念的革命。二戰以後世界范圍內旅遊活動的興盛,從客觀條件看,是全球經濟恢復、繁榮的結果,從深層次看,它是文化觀念轉變的結果。
2.旅遊客體的文化含量
旅遊資源按基本成因和屬性,大而言之可分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大類。人文旅遊資源,無論是實物形態的文物古跡還是無形的民族風情、社會風尚,均屬於文化的范疇。由各種自然環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質和自然現象構成的自然景觀,只有經過人為的開發利用,才能由潛在旅遊資源變為現實的旅遊資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須通過鑒賞來反映和傳播,而鑒賞是一種文化活動,因此,自然旅遊資源同樣也具有文化性。
3.旅遊媒體的文化特徵
旅遊者以追求精神享受為目的,可以說是文化消費者。因此,旅遊業的核心產品只能是文化產品或文化含量高的產品,旅遊經營者只有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才能從交換中實現盈利的目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旅遊資源的開發者不僅要了解旅遊資源本身的特徵和功能,還必須了解遊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徵,開發出滿足各類旅遊的文化旅遊產品。旅遊業的文化特徵還滲透在各旅遊部門的運行過程中,如現代旅遊飯店,不是簡單地提供膳食的場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娛樂、審美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因此,一個優秀的飯店,有必要不斷提高餐飲、客房、娛樂等環節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養和提高服務人員的文化素質,有必要提供有情調的個性文化服務。

④ 如何將民族文化融入旅遊

楊紹斌「思想有多遠路就有多遠」,文化與旅遊融合首先要在思想理念上融合。恩施的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都很豐富,我們不能坐擁「金山」不識「寶」,一個勁地打瞌睡,而是要將恩施的文化優勢和旅遊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核心競爭優勢。從恩施的實際出發,發展文化產業的最佳業態是大力發展生態觀光、休閑養生的健康旅遊產業,讓文化產業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平台和空間,使旅遊產業有一個持續永恆的「助推器」。縱觀近幾年文化與旅遊發展現狀,雖然旅遊持續火爆,文化產品精彩紛呈,但現狀仍不容樂觀,文化和旅遊這兩大集團軍仍然是各打各的鑼,各吹各的號。怎樣讓兩者融合在一起發揮各自的優勢和作用?首先要具備的是融合的理念。比如,恩施市建設「仙居恩施」,打造「八大生態走廊」,筆者認為,要科學制定文化與旅遊同步發展的規劃,建立文化與旅遊同步發展的機制,大膽地探索文化與旅遊共同發展的新思路,可以將部分體育運動和戶外運動項目與景區的健康基地接軌,將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項目有機結合,整合文化和旅遊資源,真正促進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恩施可借鑒外省的先進經驗,把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納入地方整體發展戰略,讓重大文化旅遊項目進重點工程的「籠子」,重要文化旅遊基礎建設資金進財政預算的「盤子」,重點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建設進政府經濟發展標志性工程的「圈子」,努力實現文化旅遊產業審批優先、政策優惠、服務優良的最佳狀態。結合恩施實際,推動文化與旅遊的互動融合,主要應把恩施雄奇壯美的自然山水旅遊資源與現代化健康養生以及戶外運動融合起來;把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與參與性強的娛樂項目結合起來;把紅色文化與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結合起來,把恩施紅色旅遊的功能發揮出來。突出實施文化旅遊產業大項目、大整合。打破傳統的結構單一的旅遊產品體系,把已成型的景區連片成塊、一線串珠,達到旅遊「一票通」。提升文化旅遊品位。將農業生產、農村生活與農牧、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有機結合,大力發展鄉村休閑觀光旅遊。建設一批旅遊專業村、專業鎮,將文化創意與工農業生產相結合。扶持一批旅遊產業的龍頭企業,如恩施玉露茶的加工生產、貢米基地建設、恩施白酒等特色產業,民俗文化類的根雕、菊花石、西蘭卡普等手工藝品,興建一批展示民俗文化特色的展館,以此轉化一產業,提升二產業,帶動三產業,滿足各地遊客和市民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發揮文化旅遊品牌優勢。大力挖掘、整理、加工和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建設民俗文化博覽園;發揮生態文化品牌優勢,強力推進「八大生態走廊」建設;建設一批在國內具有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戶外運動基地和健康養生場館會所;整合紅色旅遊資源,實現紅色旅遊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利用有機結合。培養和起用文化旅遊人才。大膽起用一批文化旅遊全能人才,在招賢納士時敢於打破傳統用人觀念。定期舉辦文化旅遊培訓班,培養一批文化旅遊專業管理人才,並將培養文化旅遊人才作為一項長效機制。恩施的文化旅遊發展藍圖已繪就,實現目標主要靠人才。加強文化與旅遊資源的互動融合,使文化因旅遊而傳播,旅遊因文化更精彩。

⑤ 旅遊小鎮如何做好文化融入

文化挖掘及注入作為小鎮建設要素,在小鎮誕生之前就已經潛移默化深入版小鎮建設之權骨髓了。文化特質是小鎮在洪流中勇立潮頭的鮮明船帆;其不僅決定著小鎮的建築風格、風貌,更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小鎮的產業要素及業態布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規劃師指出,縱觀當下小鎮建設,無論是自發的,還是特意打造的,帶有產業特色的、地域特色的文化特質均是小鎮建設鮮明品牌及靈魂所在。這種特質文化會慢慢浸透於小鎮的生產、生活之中,譬如陝西袁家村,雖名為村,但實質上應該是一個特色小鎮,那兒有傳統的關中地區獨有的民居,有各色各樣的傳統風味小吃、傳統手工業產品——這就是產業。
有了生產者,必然帶來生活者,那麼,相應的關中民俗風情文化,自然而然的就產生聚集過來,這就是一種特有的文化,而附著於文化的生活化體驗是現代旅遊者的重要訴求。

⑥ 旅遊和文化的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文化底蘊厚重的地方。旅遊景點也叫豐富。比如歷史遺產,名勝古跡。像長城內 秦兵馬俑。頤和園。容故宮等。旅遊與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遊的靈魂和載體。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遊和文化。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不同,所以旅遊特色有差異。漢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不同旅遊風格也不同。

⑦ 如何實現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

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專署,是推動兩個產業轉型升級屬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尤其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背景下,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是進一步強化融合即是發展的理念。一方面,根據旅遊市場的需求,通過對文化資源、文化遺產和文化傳統進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開發利用,融入到旅遊產品和服務當中,讓遊客在不斷體驗、感受和認知不同文化的過程中傳播文化,有利於推動旅遊目的地文化的交流和價值的實現,擴大文化影響力,增強文化軟實力。另一方面,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旅遊產業的融合,是實現旅遊產業提質升級的必然選擇,只有將提升文化內涵貫穿到旅遊發展的全過程,實現景點外觀和文化內涵的統一,才能使旅遊產業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競爭力。

⑧ 如何將傳統文化與特色旅遊成功融合

傳統文化是鄉村旅遊的靈魂。要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不斷提升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旅遊吸引力,推進鄉村傳統文化的產品化,變文化優勢和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同時,注重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在實踐中摸索繼承和發揚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新路子,使鄉村旅遊成為弘揚優秀鄉村傳統文化的重要渠道,防止將優秀的傳統鄉村文化庸俗化。
(一)制定鄉村旅遊的總體發展規劃
鄉村旅遊的消費者更多追求一種休閑情趣,他們大多有較豐富的旅遊經驗,追求是原汁原味的鄉村韻味,而不是工業文明的復製品。鄉村旅遊開發要以鄉村文化為核心,提高鄉村旅遊產品的品位和檔次,避免鄉村旅遊產品結構雷同,提高產品競爭力。在規劃中要在改善農民基本生活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注重保護農村文化的本色,強化經營特色和差異性,突出鄉村天然、淳樸、綠色、清新的環境,強調閑情和野趣。
(二)積極引導社區民眾參與鄉村旅遊發展
鄉村旅遊是在鄉村社區展開的活動,鄉村社區作為鄉村旅遊活動的重要依託地,村民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關繫到鄉村旅遊地鄉村文化的保護與發展,關繫到旅遊活動真實性的實現,更關系鄉村旅遊目的地的未來發展。在鄉村旅遊發展中,首先要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充分認識社區參與在鄉村旅遊文化資源開發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 旅遊發展要充分尊重當地村民的傳統文化心理和民俗習慣,將當地的文化價值觀和傳統與鄉村旅遊開發相結合,使旅遊發展能獲得當地居民認同與支持,並積極地參與到旅遊開發中來。
(三)深入挖掘旅遊地特色鄉村文化資源
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要切實挖掘傳統文化載體表象下蘊含的深層內涵, 提升鄉村旅遊地的傳統人文氣息,如反映人與自然依存和延續、形態獨特的鄉村聚落,反映數千年傳統文化、宗教理念、社會組織形式和家庭關系、古樸典雅的鄉村建築,或是有著濃厚傳統文化底蘊的鄉村節慶、農作方式、生活習慣、趣聞傳說等,盡可能再現歷史文化氛圍和場景,努力實現傳統文化與鄉村旅遊的和諧共存、協調發展。從這些特有傳統文化旅遊資源的表象和深層底蘊中,將傳統文化內涵充分挖掘出來,開發設計適銷對路、富於觀念和情感溝通,並具有鄉村環境特色的產品,彰顯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
(四)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保護
傳統文化的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政府、企業、社區、居民以及旅遊者都應積極參與其中。首先,通過對旅遊資源調查和評估,掌握可用於鄉村旅遊發展的核心傳統文化資源,找到本地鄉村旅遊的特色及核心吸引力;其次,圍繞主要目標市場的需求,結合本地傳統文化的特色,規劃、設計和開發鄉村旅遊的輔助產品,使鄉村旅遊的內容不斷豐富完善;再次政府通過制定鄉村文化資源保護和開發的政策,構建公共平台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包括加大資金和人才的投入,對農家樂免稅等。

⑨ 地方文化特色對當地的旅遊有什麼樣的影響

就是長沙的湘綉為主題的文化特色街。這種商業點子不錯,優勢比較明顯。結合傳統文化做旅遊項目,政府主導。後期政府資源集中,宣傳一下,加上本來的特色,火的機會很大。

⑩ 如何加強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我國的旅遊業正在慢慢轉型,文化與旅遊結合的需求越來越明顯。現階段實現旅遊產業利益最大化和不斷發展,關鍵在於開發利用各種文化資源,滿足人們對旅遊產品和服務中的文化價值需求,從而提升產業價值,獲得可持續發展。
但我國文化旅遊業發展目前面臨著一個主要難題:即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不夠,規劃不當。
如何挖掘文旅資源?
我國是旅遊古國,旅遊文化是一筆珍貴的文化財富,包括國家的整體與區域地理環境、歷史變革、風俗人情、遺址、審美觀念、經濟社會發展等。
在中國大文化的影響下形成的、相對獨特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價值理念、民族性格、道德風尚、審美趨向、情感模式、風俗習慣等。挖掘這些文化內涵、發揮其獨特優勢,顯得非常緊迫。
明確旅遊文化的重要地位,樹立先進的發展理念,需要充分發揮中國整體文化、區域文化與民族文化的優勢,創造整體性的文化氛圍。
整合旅遊文化資源,提升文化內涵,使人們能夠體驗、理解、領悟中國文化的獨特內涵與魅力;進而形成中國整體文化、區域文化、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局面。
深入挖掘文化元素,打造旅遊文化精品。從歷史文化中提煉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人們喜聞樂見的元素,將其融入到旅遊產業之中;結合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地形地貌,打造特色鮮明的旅遊文化景觀,豐建設旅遊文化街區、文化創意旅遊園區、旅遊文化綜合體。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國內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與城鎮化建設的持續加快,必將會引起旺盛的旅遊休閑需求!
抓住這一戰略機遇期,發揮要素優勢,提升旅遊的文化內涵,中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區域產業競爭力必將會大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