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文化 » 非物質文化旅遊傳承

非物質文化旅遊傳承

發布時間: 2020-12-07 08:53:00

A.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有什麼好處可以做代言廣告嗎

個人感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認人,可以獲得國家給予的補貼,而在產業發展上,可以獲得政府的支持和幫助。
至於能不能做代言,需要看具體需要,現在經常看到的是公益廣告上面有。

B.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有什麼用

會得到一些相應的補助,尤其是一些為了傳承這些非物質文化而收入微薄的人,會得到相應的幫助。

C. 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在開發中傳承

廣西舊州綉球:「文化致富」帶動技藝傳承 廣西靖西縣新靖鎮舊州村以盛產綉球著稱,手工綉球起源於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然而,隨著社會發展速度加快,純手工製作綉球逐漸減少,古老技藝一度瀕臨消失。 繼廣西「邊境文化長廊」、「知識工程」兩個工程在全國成功推廣後,2007年,廣西文化部門推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致富」創新工程。其中,靖西為民族生態文化型「文化致富」模式,即通過生態博物館推動民俗旅遊,把綉球、壯錦發展成旅遊產品,通過農民致富來帶動綉球技藝的傳承,使綉球產業成為鄉村發展的新動力。 如今,舊州綉球產值每年可達到400多萬元,極大地帶動了綉球村農民致富。在政府主導、民眾自覺參與保護傳承下,其惠民富民的效應已日益凸顯。當地的主要做法有三: 一是抓傳承培訓,營造傳統技藝發展良好氛圍。舉辦農民刺綉技術培訓班、瀕危技藝堆綉培訓班、少年女童刺綉班等,加強對綉球技藝的普及與傳承;開設工藝美術課,通過織綉藝人傳授技巧,提高手工藝人的文化素質和工藝水平;在有線電視台開設欄目,對綉球等新研發產品進行展示、傳播;舉辦民間民俗文化大巡遊;以綉球為題材的文藝精品——壯族末倫《綉球傳說》,2011年參加第七屆中國曲藝節獲最高獎,為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奠定了基礎。 二是抓政策扶持,打造非遺傳承發展好環境。即實施文化旅遊聯創工程,做好舊州民俗街綉球產業的扶持。靖西縣政府將綉球作為主要的旅遊產品,將舊州村作為全縣重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示範基地來建設,在政策上扶持,在資金上傾斜。幾年來,通過國家旅遊發展資金補助、地方財政投入和群眾自籌等渠道共籌集3000多萬元投入項目扶持和生態環境建設。通過申報「廣西綉球之鄉」「中國綉球之鄉」,村民自覺參與形成了「舊州綉球一條街」,織綉產品形成訂單生產營銷海內外,人均年收入萬元以上,有力促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旅遊聯動發展。 三是抓產品創新,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建立完整的生產和銷售機制。成立了舊州街刺綉協會,形成「公司+協會+農戶」的發展模式。在靖西、百色和南寧等地設立了綉球銷售代理商,讓更多的遊人和客商方便購買和了解綉球;通過商標帶動,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內涵。

D. 怎樣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需要被提名的遺產必須具有『突出的、普世的價值』並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方可被收入。

1、代表了人類創造精神的傑作;

2、通過建築或技術、有紀念意義的藝術品、城市規劃或景觀設計,展現了在一段時期內或在一個文化區域中進行的有重要意義的人文價值的交流;

3、獨一無二或至少是非常特別地代表了一種文化傳統或是一種現存或已經滅絕的文明;

4、突出地代表了某一類建築或技術的,並且展示了人類歷史上的某一段或幾段非常重要的時期;

5、突出地代表了一種或幾種文化中人類傳統的居住方式、利用土地或海洋的方式,或是代表了人類與環境的互動關系,尤其是當這種關系在不可逆的變化下顯得非常脆弱的時候;

6、 直接或明確地同某些具有突出的、普世的價值的事件、現實的傳統、思想、信仰、文化作品或文藝作品相聯系。

(4)非物質文化旅遊傳承擴展閱讀

非物質文化傳承的特點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一樣,是一個民族或群體的文化及其傳統的兩個組成部分,對於人類社會或群體以至民族和國家的文化認同,民族精神的承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當代世界中,以增強「文化多樣性」和「對人類創造力的尊重」為共同理念,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而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實行保護,就要探討和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特點和發展規律,只有懂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特點和發展規律,才能做到正確的、有效的保護。

E. 那些漸行漸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要怎麼去傳承

僅僅是依照個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夠的,現在的非遺傳承人的創作和傳承之路都很艱苦專,我個人屬覺得國家在這方面應該多做宣傳,多做報道,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些工藝。當然國家不可能了解到這么全面,所以就需要各個鄉縣逐級上報,建立民間藝人的資料庫,了解各個地方和各個角落的文化,只有這樣才有便於宣傳和報道,才有助於文化的傳承。這是一個長期的規劃項目,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正像這些工藝一樣,是需要祖祖輩輩來共同保護的。

F. 中國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的困境有哪些

非遺保護的現代困境及原因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和文化的變遷,各地區傳統文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瑤族長鼓舞更是經受著傳承主體困境、傳承環境困境和傳播路徑困境的考驗。
(一)傳承主體困境及原因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強調其「活態性」,核心是傳承文化的人,但如今傳承人斷層狀況異常突出,長鼓舞處於後繼乏人、舞藝失傳的狀態。截止到2013年,清遠市級以上非遺代表傳承人共有67人,其中國家傳承人僅1人,連南的省級傳承人有9人,省級以上傳承人平均年齡64.2歲, 占總人數的近七成,連南「鼓王」唐橋辛二公如今也已經74歲,部分項目面臨「傳承無人」的困局,傳承主體陷入困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城鎮化的發展和現代文化的沖擊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和新興生活方式的盛行,社會分層的存在及社會流動的可能性,年輕人的人生觀和職業觀有了很大改變,以至於當前非遺傳承人斷層現象非常嚴重,導致非遺保護受阻。社會分層使得社會成員在財富、權力和聲望方面有高低之分而且處於較高位置者更可能實現自己的願望,那麼「人往高處走」就是社會成員普遍的價值觀念,社會流動的可能性更大,傳承人的流動也是社會流動的一種,直接地影響到非遺保護的持續性。部分非遺傳承人的轉行則是為了上向流動,能夠較多的獲取自己所期望的資源的機會,是對促進自身及家庭更好發展的渴望。因此很多年輕人進城打工,他們很少跳長鼓舞,進入城市接觸的更多是現代舞蹈,如節奏勁爆的爵士舞、舞姿絢爛的國際交際舞等。瑤族一般都會選取傳承老人以「傳、幫、帶」的形式傳承長鼓舞,但如今傳承人年事已高且人數極少,傳承人的培訓經費也比較少,很多培訓活動無法正常開展。
此外,根據勢能理論,瑤族文化應歸類為低勢能范圍文化,易被漢族文化、西方文化、流行元素等強勢文化輻射和滲透以致發生文化變遷,使其外延逐漸擠壓,內延逐漸被吞噬[3](p2)。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文化逐漸變為單一性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生活方式逐漸變得一致,且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將城市人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帶回家,認為家鄉的一切都是「土」的。外來新思想及現代強勢文化的沖擊使得瑤族青年人淡化了「少數民族」的身份意識,扭曲了非遺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身份認同功能,對傳統文化失去興趣或拒絕接受,其文化認同受到文化變遷質的影響,長鼓舞已漸漸地處於「人亡藝息」的狀態。
2.教育方面的忽視和人力資源的匱乏
教育是向上流動的助推器,所謂「學而仕則優」,學業優秀的人更能獲得進入更高社會階層的機會,因此很多瑤民為了獲取向上流動的機會,讓孩子把重心放在文化課上,而對非遺關注則少之又少。長鼓舞傳承主體困境一方面原因也在於瑤民對教育的忽視。其一,家庭教育的忽視。學校雖然有編寫《瑤族長鼓舞》等課本,開設校本課程,聘請老藝人來教學,但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以後要高考,留在大城市工作,必須得把精力放在文化課學習上,父母的影響導致大多數學生學習長鼓舞的興趣和熱情不高,學生只是應付式的學習。其二,學校教育的忽視。學生繁重的課業和教學內容,一定程度剝奪了學生學習長鼓舞的時間。而且學生大多是寄宿在學校,長鼓舞的傳承是一般孩童待在父母身邊耳濡目染、言傳身教中學會繼而傳承下來的,寄宿制學校的發展也剝奪了孩子待在父母身邊學習長鼓舞的機會。
3.經費投入的不足和文化主體的缺失
瑤族地方經濟本身不夠發達,沒有專項保護資金和多元的資金來源渠道來投入長鼓舞的傳承和保護工作,用於保護的資金大多數來源於政府的撥款和瑤民表演得來的部分收入,且社會參與度不夠高,只有政府進入,嚴重影響了長鼓舞的開發利用。長鼓舞是以人為主體的舞蹈,必須用錄影等音響設備來保存,經費投入不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瑤族地區技術力量薄弱,專業技術人員缺乏,設備落後,影響長鼓舞保護工作。並且缺乏多學科的交融碰撞,造成研究視角比較狹窄,方法措施不夠多樣化。
此外,現階段對非遺的保護大多數是在政府主導之下的自上而下的保護過程,政府掌握著對文化資源的操縱權,造成文化主體間性缺失和文化的原真性及認同感難以得到真正體現[4](p41-45)。造成如此的原因主要在於主位觀點與客位觀點差異的不了解與忽視。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是美國人類學家哈里斯提出來的,主位觀指盡可能的從當地人的視角去理解文化, 客位觀指研究者以文化外來觀察者的角度來理解文化[5](p36-38)。因此傳承人的看法與意見就是主位的,政府、專家學者的觀點則是客位的,由於地位、動機、價值判斷的差異,主位與客位的觀點往往有著較大的差異。如果不重視傳承人主位意見,太側重客位看法,實行地方式的「宏大敘事」,就會造成瑤民缺少管理文化資源的權利,喪失「發言權」,導致瑤民在長鼓舞的保護過程中主體性缺少和參與性不足、文化自覺意識的逐漸缺失。
(二)傳承環境困境及原因
良好的媒介環境有利於民間文化的傳承,呈現出一種傳播機構在運作管理中的整體氣氛,是參與者參加大眾傳播活動的行為方式匯合後形成的一種習慣模式。傳承環境是媒介與社會長期交往互動中形成,是一種無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和影響媒介主體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但當前連南地區傳承環境有所變化,人們重經濟、輕文化的思想和世人欣賞水平逐漸世俗化、舞台化等風氣影響了長鼓舞的傳承,神聖性有所下降,使之缺乏民族內涵,民族精神受到污染,原因在於:
旅遊業能夠促進對外文化交流和當地文化的拯救與發展,但也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其一,文化傳承與旅遊開發間的矛盾。旅遊業的發展使得傳統文化過度商業化,跳長鼓舞不再是祭祖的需要,更多的偏向於謀生手段,其性質和作用都發生了很大的偏離。且在本地發展旅遊業的基本上是漢族人在經營,他們為了謀求經濟利潤,不斷的改造傳統文化,使其盡可能的符合遊客腦海中的「異者幻想」和「他鄉」期待,帶有強烈的功利色彩和短期效應,缺少文化內涵和可持續發展。外來遊客也只關注表演形式,很少了解文化蘊含的民族精神。其二,傳統價值觀發生變化。外來人的進入,將自己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也帶入瑤族地區,對瑤民產生「示範效應」,民風淳樸、與世無爭的他們逐漸認同外界金錢社會,爭強好勝和競爭心加強。同時也可能使瑤民產生自卑心理和排外情緒,喪失民族個性,民族精神受到污染。
(三)傳播路徑困境及原因
文化的傳承還有賴於傳播路徑。傳播路徑可根據媒介的表現形式不同而有聲、光、電、字等,也可根據媒介工具的不同分為報刊DM傳單、廣播電視、互聯網、移動平台、口口相傳等。傳播中路徑越廣泛,就越容易傳播流傳。但是目前長鼓舞的宣傳大多數是政府主導下的線下活動,如一些表演節目、節慶節日,世人對長鼓舞的認識大部分是靠這些節目、節日了解的,很少在線上推廣,連南政府官網也很少關於長鼓舞的描述,瑤民自身也不善於宣傳,傳播路徑非常狹窄,形式非常單一,使其處於「處在深閨人未知」的狀態。
導致傳播路徑困境的主要原因在於瑤族地區文化符號紊亂,文化符號是一個地區具有象徵意義和文化內涵的載體,但瑤族地區民族符號多樣化但並不個性突出,很少為世人所知,這既不利於當地民族文化符號的保存與發展,更不利於經濟的持續增長[6](p1)。文化符號,如長城就是中國的符號,凝結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象徵意義,賦予自身特定的民族身份。瑤族地區文化符號紊亂,沒有打造出突出的特色文化精髓,品牌意識淡薄,一說民族舞蹈苗族的蘆笙舞、傣族的孔雀舞聞名遐邇,長鼓舞卻比較鮮為人知,不利於推廣,導致當地旅遊業發展緩慢。
綜上所述長鼓舞作為非遺的典型代表,經受著各種困境的考驗,推而廣之,非遺保護也面臨很多困境。因此,我們做出人為的努力來保護非遺是合理且必不可少的,重點在於該實施什麼對策來更有效的保護非遺。

G.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有什麼寶貴精神

首先抄 您所掌握的技藝襲申報成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項目申報成功後,才能申報傳承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熟練掌握其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在特定領域內具有代表性,並在一定區域內具有較大影響; (三)積極開展傳承活動。認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應當參照執行本法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評審的規定,並將所認定的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予以公布。

H. 如何傳承非遺活力

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夕,文化和旅遊部確定並公布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1082人。從2006年我國開始實施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保護制度以來,我國已有3068人獲得認定。

不少地方傳統工藝產品的設計、製作水平和整體品質顯著提高,產品門類品種和功能用途更加貼近當代審美和生活需求,越來越廣泛地進入大眾消費市場。這不僅幫助傳承人提高了收入水平,也讓更多的普通人愛上了非遺產品。來源:央廣

I.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什麼途徑,有什麼要求,最好詳細點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概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10月17日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為: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a.口頭傳統和表述;b.表演藝術;c.社會風俗、禮儀、節慶;d.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e.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根據197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17屆會議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有關精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1979年實施了《世界遺產名錄》項目,極大地促進了世界各國對物質遺產的保護工作,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工作卻相對滯後。有鑒於此,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概念,同年10月,通過了《人類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條例》,開始實施「人類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計劃:2001年宣布了第一批19個「代表作」;2003年宣布了第二批28個「代表作」;2005年宣布了第三批43個「代表作」。200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對語言、歌曲、手工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做出了必要規定。
我國於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於2004年8月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截止2005年末,中國已有31項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名列世界第三;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過去我國只有針對物質文化遺產而設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卻沒有用「名錄」的形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200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由此開始正式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05年12月,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專門成立了由15個部委組成的全國文化遺產保護的領導小組。該通知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的6月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國家「文化遺產日」。2006年的6月10日是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主題設為「保護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經過嚴格的審核程序,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公布了首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以知識產權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家已經超過50個。就我國而言,在2005年3月舉行的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33位代表提出關於盡快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的議案;釋永信等32位代表提出關於抓緊出台傳統知識保護法的議案。《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已列入全國人大2007年的立法計劃。
最簡單的做貢獻就是學會辨別哪些是真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有興趣去具體了解學習一個,據我所知,現在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存在無人傳承的境況,他們都會很歡迎你這樣有思想的人來學習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