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明確旅遊主題文化是旅遊要素文化的主體這句話怎麼理解
就是說一般的旅遊資源都有自己的主題,我們稱其為這個旅遊資源的文化。回而這些文化構成了答一種重要的旅遊要素,切是主要部分。比方說我們的現在修一座小金字塔,他就相對沒有旅遊文化價值,也不是旅遊要素。而金字塔有歷史,有人類文化傳承,他就有一個主題叫做法老文化(也可歸納為其他文化),而他就是吸引大家去看他的動機
② 旅遊與文化的關系
旅遊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駕馭自然的一種生動反映,弄清旅遊與文化的關系,全面加強旅遊文化建設,提升旅遊文化品位,對於提高旅遊行業素質,增強市場生存能力和競爭力,促進旅遊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一、旅遊的文化屬性
旅遊活動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文化活動。無論是旅遊消費活動還是旅遊經營活動都具有強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內涵,它才會具備吸引旅遊者的魅力。正如孫尚清指出的,「旅遊在發展的一定階段是經濟———文化產業,在發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經濟產業。」此言透徹地闡明了旅遊與文化關系的密切程度。
1.旅遊主體的文化本質
旅遊作為一種跨時空的消費活動,它的廣泛出現是經濟發展驅使的結果,但一個人能否成為旅遊者更需要內在的動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講的,「食必常飽,然後求美;衣必常暖,然後求麗;居必常安,然後求樂」。人類在基本生存需求滿足之後,隨著收入的增長,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遊活動更是文化驅使的結果。從歷史發展的觀點看,經濟發展固然為社會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但是社會發展最根本的是社會文化與觀念的革命。二戰以後世界范圍內旅遊活動的興盛,從客觀條件看,是全球經濟恢復、繁榮的結果,從深層次看,它是文化觀念轉變的結果。
2.旅遊客體的文化含量
旅遊資源按基本成因和屬性,大而言之可分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大類。人文旅遊資源,無論是實物形態的文物古跡還是無形的民族風情、社會風尚,均屬於文化的范疇。由各種自然環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質和自然現象構成的自然景觀,只有經過人為的開發利用,才能由潛在旅遊資源變為現實的旅遊資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須通過鑒賞來反映和傳播,而鑒賞是一種文化活動,因此,自然旅遊資源同樣也具有文化性。
3.旅遊媒體的文化特徵
旅遊者以追求精神享受為目的,可以說是文化消費者。因此,旅遊業的核心產品只能是文化產品或文化含量高的產品,旅遊經營者只有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才能從交換中實現盈利的目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旅遊資源的開發者不僅要了解旅遊資源本身的特徵和功能,還必須了解遊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徵,開發出滿足各類旅遊的文化旅遊產品。旅遊業的文化特徵還滲透在各旅遊部門的運行過程中,如現代旅遊飯店,不是簡單地提供膳食的場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娛樂、審美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因此,一個優秀的飯店,有必要不斷提高餐飲、客房、娛樂等環節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養和提高服務人員的文化素質,有必要提供有情調的個性文化服務。
二、文化的旅遊功能
旅遊的文化性是其產業特殊性的集中表現。文化既是旅遊業的物質資源基礎,又是它的精神動力支撐。
1.文化的本質決定了文化的旅遊功能
文化作為人類勞動和智慧創造的結晶,貫穿著人類的發展和演化的整個過程,從而構成了世界豐富多彩的文化類型及其內涵。這些異彩紛呈的文化現象,其特質有三個:首先,文化是人的創造物,而不是自然物,它是一種社會現象,而不是自然現象。比如,原始的名山大川等自然物,不是文化,但經過人們用自己的智慧進行設計和加工後所產生的園林、景觀則是一種文化,從而使旅遊產品和文化融為一體。第二,文化是人類社會活動所創造的、為社會所普遍享用的,具有強烈的大眾性,從而為廣大遊客的參與提供了可能。第三,文化不是游離存在的,它體現在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之中,體現在所創造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中。比如中國的萬里長城、埃及的金字塔體現了文化,不在於它們的外在建築材料,而主要在於它們所體現的人類的科技水平和成就及其審美觀念,從而極大地擴充了旅遊的文化含量。
2.文化的基本類型決定了文化旅遊資源的存在形式
從廣義的文化概念來講,每種文化都存在三個方面的要素:一是文化的物質要素,也是文化的物質實體層面,一般稱為物質文化,正是這種物質層面的文物遺址,為我們發展旅遊提供了大量的文物古跡和歷史遺存。二是文化的行為要素,也是文化的行為方式層面,一般稱為行為文化,正是這種文化的行為要素為旅遊業提供了多樣化的民俗風情。三是文化的心理要素,也是文化的精神觀念層面,一般稱為精神文化、心態文化或觀念文化,如宗教情緒、道德情操等,都是極具吸引力的旅遊資源。
從文化的分類來看,依據不同的標准,可以劃分出各種不同的類型。從旅遊的視角出發,可分為主體文化、客體文化和媒體文化;從范圍和時間的角度考量,可分為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以文化的物質載體為依據,可分為山文化、水文化等。所有這些,都是文化多樣性的表現形式。從旅遊開發建設的角度看,要依據各種不同的文化類型,以不同的視角去考慮和發掘各種資源的文化內涵,構建特色鮮明的旅遊產品。
3.文化的基本特徵決定了文化旅遊資源的基本特徵
(1)文化的地域性特徵。人類在與大自然作斗爭中,由於其特定地域條件的影響與制約,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在我國古代就有「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之說。居住在不同自然條件的人們,在閑暇、交往等生活的結構、范圍和對象都會不同,以致形成帶有強烈地域特點的文化形式,這些對人類的各種行為包括旅遊活動產生諸多影響。
(2)文化的民族性特徵。世界上許許多多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正是這種獨特的文化傳統,使一個民族與其他民族區別開來。每個民族都生活在特定的環境中,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形成了不同的語言、文字、藝術、道德、風俗習慣,構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成為發展民族旅遊的潛力之所在。
(3)文化的時代性特徵。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文化的內容和功能是不同的。依其不同的時代特徵,可以劃分出許多類型。在我國,人們通常將我國的歷史文化分為「原始文化」、「農業文化」和「現代化文化」三個階段,分別代表「原始社會」、「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的特徵。人類文化進化的類型與層次的多樣化是構成世界多樣性的原因,也是旅遊活動產生和發展的直接誘因。
(4)文化的繼承性特徵。人類為了生存繁衍,上一代總會把自己積累的生產、生活經驗與技能傳授給下一代,人們從前人那裡不僅繼承了有形的物質遺產,還承襲了傳統的價值觀念、思維習慣、情感模式和行為規范。經過潛移默化的內化過程,將其沉澱於顯意識和潛意識底層,文化由此得以保存流傳下來,從而積累了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
(5)文化的變異特徵。一方面人類在繼承前輩所創造的文化成果的同時,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事新的文化創造,另一方面,文化的交流也以更快的速度推動文化變遷。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里,文化交流的范圍之廣、頻率之快是前所未有的,人類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觀念的分化和融合,這種文化的變異性為旅遊開發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型旅遊資源。
三、提升湖南旅遊文化品位的新舉措
當前旅遊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旅遊文化性競爭日益激烈,利用文化來發展旅遊,繁榮經濟,已成為世界旅遊發展的大趨勢和主潮流,我們必須適應這一形勢的發展。
1.充分發掘文化內涵,提高旅遊文化品位
湖南省旅遊資源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調查研究,大力加強對旅遊歷史文獻的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使蘊含在旅遊資源中的文化潛能得以充分釋放;要充分發揮歷史、文學、建築、工藝美術、園林、服裝設計以及音樂、書法、繪畫、雕刻(塑)、裝潢等專業人員的智慧,充分依靠藝術手段和科學手段,將旅遊資源進行藝術化處理,使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要通過舉辦一系列的旅遊節慶活動或者建設一批主題文化公園來顯示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內涵;要特別重視旅遊文化策劃工作,切實解決存在的整體旅遊形象不夠清晰、旅遊產品文化檔次不高、旅遊市場文化營銷策略不高明的問題,真正把旅遊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2.加強了解旅遊消費者的文化需求
作為旅遊經營者必須了解旅遊消費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徵。比如,外國旅遊者來中國,除了欣賞我國秀美的山川名勝、燦爛的歷史文化和品嘗中國的美味佳餚外,更希望能夠了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狀況,了解中華民族的生產、生活、信仰、娛樂等方面的習俗。要研究不同的旅遊消費群體,把握消費者的文化消費心理。如當今世界一部分人長年生活在擁擠喧囂的城市中,過著節奏緊張、競爭激烈的生活,許多人想放鬆情緒,希望返樸歸真,回歸自然,因而生態旅遊、農家樂、農業觀光游等應運而生,並逐步成為時尚。一般而言,旅遊者的文化消費心理,不外乎審美、求新、求知、求樂、懷舊、偏愛、共鳴、從眾等,要針對這些心理需求,開發一些有特色的旅遊項目。
3.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旅遊開發格局
當前,旅遊需求消費的重心正在由觀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和生態型等方面轉化。全省要下功夫打造一批旅遊精品,重點開發有關生態文化、健康娛樂、度假休閑、會務和商務型旅遊產品,以及獨具湖湘文化特色的旅遊商品。要突出抓好自然生態游、湖光水色游、田園風光游、濕地草場游、農業觀光游和農家樂等旅遊場地建設。要加強旅遊度假村、野外宿營地、戶外活動中心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建設。要改善城市的總體環境,建立大型的會議服務中心,積極爭取各種學術、經貿、體育、文化等國內國際會議在湖南舉行。在湖湘文化特色商品方面,要積極開發雕塑、陶瓷、建築、煙花、湘綉、書畫、竹木等工藝品。在產品建設格局上,要實行大湘西、大湘南、泛洞庭、都市群四大版塊共同發展,用奇山(張家界)、異水(洞庭湖)、偉人(毛澤東)三大特色來構築湖南旅遊的總體形象。各地都要圍繞自身獨有的文化特色來展開。
4.全面加強旅遊文化建設
旅遊業是一項涉及「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的綜合性產業,其文化建設除抓好旅遊資源文化內涵的挖掘外,還要抓好旅行社、旅遊賓館、旅遊車船公司等企業、旅遊目的地的文化建設。旅遊企業的有形產品,除了要具備實用的功能外,還必須滿足顧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為主要接待的旅遊飯店,要突出其建築文化、裝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務文化的建設,重視大堂文化、樓同文化、衛生間文化、餐廳文化和休閑娛樂文化等方面的設計和建設。旅遊目的地要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藉以提高旅遊區的品位和檔次。旅遊市場營銷,除加大產品的文化內涵外,營銷人員自身的文化素質、言談舉止、禮節禮儀都要體現一個民族、一個區域的文化特徵,給人以鮮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③ 休閑旅遊文化節通常有哪些主題活動
活動目的:整合區域抄旅遊資源,開發當地文化休閑旅遊特色線路和產品,滿足遊客多元化需求。
活動主題關鍵詞:文化(本地文化)、歷史(著名歷史、歷史名人)、民俗(喜聞樂見的輕松大家喜歡的當地特色)
1.活動名稱可以與當特色地文化或歷史名人有關的,選取如博物館、著名名人雕塑、著名歷史景點等具有歷史積淀的展館、景點資源開始。安徽自古名人輩出,名文化人許多,可以根據主題選一個或兩個。
2.活動可以是與當地民間藝術有關的體驗,如觀看民俗表演、民間藝術展示;
3.游覽可以是與當地有關的自然生態游,如著名自然風光、有特點的公園或農家莊園等
4.品嘗或購買合肥當地有關的著名小吃、特色商品等
④ 以都江堰旅遊勝地的文化主題為內容,擬一條旅遊主題口號
穿越歷史滄桑,挺過地震磨難,見證人類文明
⑤ 主題公園的文化內涵
Leisure Quest認為一個主題公園設計有沒有發展潛力,有沒有生命力,其蘊涵的文化內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將旅遊業和文化緊密地糅合在一起,將文化作為旅遊來經營,通過發掘和宣揚文化來綜合地發展旅遊,以經營旅遊的方式多方位的展示文化,賦予主題公園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從而創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旅遊文化。現代遊客追求的娛樂模式是,不僅要有身體的感官體驗,還要有心靈的精神體驗,從這個層面上看,獨特的文化內涵也是吸引遊客的核心內涵。因此,在構思建設一個主題公園之前,必須對選址進行充分的考察,對該地的歷史、原有的旅遊資源進行分析,力求主題和其文化相吻合。只有不斷的挖掘文化內涵,旅遊產品才能得到完善、充實和更新,才能吸引顧客,才能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主題公園是現代旅遊業在旅遊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所孕育產生的新的旅遊吸引物,是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的一個或多個特定的主題,採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和多層次空間活動的設置方式,集諸多娛樂內容、休閑要素和服務接待設施於一體的現代旅遊目的地。
有著「中國主題公園之父」美譽之稱的馬志民先生認為主題公園是作為某些地域旅遊相對貧乏,同時也是為了適應旅客多種需要與選擇的一種補充。這個觀點說明了「主題樂園」的一個基本特徵——相對性,即相對於旅遊者的選擇而言的,與旅遊資源概念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特性。「主題樂園」在我國的產生和發展,始終有旅遊業這只「看得見的手」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馬志民先生的觀點應該是對「主題樂園」認識的一種升華,更加明確地說明了「主題樂園」的本源涵義——旅遊者的一種需求形態和選擇方向。
⑥ 旅遊客體文化
人類通過旅遊活動改造自然和*育自身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模式,物質成果,社會關系的總和。 文化與旅遊的關系十分密切,作為優秀旅遊城市的大連,旅遊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它一方面要求旅遊業重視文化建設,另一方面要求文化產業更緊密地與旅遊產業結合,使旅遊文化建設成為"大大連"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大連"大旅遊"戰略的實施。旅遊文化的主體是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客體為被開發的旅遊資源與旅遊環境。旅遊文化包括旅遊消費文化、旅遊產品、旅遊企業文化、旅遊商品以及旅遊文學藝術作品等內容。
旅遊文化是以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為基礎,中國傳統的山水文化、建築文化、宗教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等是其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旅遊文化建設與開發,可弘揚這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社會進步的標志之一就是文化的進步,亦即文化的發展會促進社會的進步。實踐證明,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旅遊文化建設的加強必將會促進旅遊業的發展。旅遊文化建設與旅遊管理者、經營者和旅遊者的旅遊活動密不可分,也與當地公民社會文化建設密不可分,作為旅遊接待地的旅遊文化建設也應納入到當地的社會文化建設體系之中。通過旅遊文化建設,打造旅遊接待地高質量的文化環境。
許多產業都從各自產業的特點出發來探討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這其中當然包括旅遊業。那麼,旅遊業該如何實現其可持續發展呢?旅遊文化建設又與大連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什麼關系呢? 首先,科技的發展和認識的提高,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進步。大連旅遊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強對旅遊資源的保護,發揮旅遊功能,必須開發旅遊的文化價值,做到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其次,作為旅遊資源是能夠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文化的需求,能夠創造出旅遊價值,產生經濟效益。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在旅遊活動中對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增加,人們出行的目的更主要是精神和文化,這就要求有文化內涵豐富的旅遊產品和旅遊環境。沒有文化支撐的旅遊產業是沒有生命力的。重視自然旅遊資源的文化開發和人文旅遊資源開發是大連市旅遊資源開發的重要方向。第三,旅遊業同其它產業一樣,需要創造與發展,要進行經營管理,於是"理念""人文關懷""企業文化"等概念深入到了旅遊業的發展之中,旅遊的經營管理需要創造文化,業內人士早已清楚地認識到,沒有文化的介入旅遊業是不可能實現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
大連旅遊文化建設雖然有了一定的進步,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 1、重視自然旅遊資源開發而忽視人文旅遊資源開發; 2、在自然旅遊資源開發中存在重物質開發,輕文化開發現象; 3、在人文旅遊開發上缺乏地域特色和傳統特色; 4、旅遊企業文化建設沒有跟上大連市旅遊業發展的步伐。
為此,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要符合"大大連"發展總體戰略和旅遊產業發展戰略要求。 要進行合理規劃、科學開發,按照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律的要求,避免低層次的建設和重復建設。規劃中和待開發的旅遊項目要充分體現"大大連"的總體戰略需要和現代文明的理念。
2、在自然旅遊資源開發中加強文化開發。大連是以海洋為最大特色海濱旅遊城市,但是大連不光有海,還有山嶽淡水旅遊資源,還有生物、氣象旅遊資源等,這些並未得到充分的開發,尤其是文化的開發。大連的海有什麼特色?該如何打造大連的海洋文化?冰峪日出美在哪?站在大黑山之巔觀黃海日出又會如何?山西洪洞老槐樹成為人們尋根拜祖的聖地代代相傳,全國又有多少個與槐文化結下不解之緣,作為東方槐城的大連又做何感想?是不是應該考慮用11種槐編織成一個"東方槐園"呢?至於槐文化、槐產品的話題更多,這應該是我們打造的一個具有文化品味的旅遊品牌。本地人游本地這是近些年旅遊界打出的又一響亮的口號。提高大連人的旅遊意識,培養大連人的旅遊習慣,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建設。大連如何實現本地人游本地?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加速發展觀光農業和生態旅遊。大連擁有著豐富的農業觀光旅遊資源和生態旅遊資源,需要很好地加以利用。
3、在人文旅遊資源開發中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不能"生搬硬植"。在東北地區,大連有較為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這其中包括古人類遺址遺跡、近代日俄殖民統治遺址遺跡、近現代城市建築風貌、宗教文化、民俗節慶等具有大連地域特色的資源,這其中有些得到了一定的開發,如旅順口區的一些近現代史跡,有一些則並未得到有效地開發,如大連地區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都需進行深入開發。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大連海鮮獨步天下,應加強以海鮮為特色的飲食文化開發。
4、做精做美"浪漫之都"一批吸引力強的文化項目。如將金石灘建成文化展示和區域性服務、休閑中心,並重點做好金石灘主題公園、鄉村俱樂部、藝術院校等大型旅遊文化項目建設;將旅順建成大學城和歷史文化旅遊功能區。將星海灣建成大型綜合性文化會展和娛樂中心。增加文化"套餐",提升大連的旅遊品質。
5、加強旅遊環境建設。提高作為優秀旅遊城市的公民文化素質,加強旅遊企業文化建設,樹立"北方明珠""浪漫之都"的旅遊城市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旅遊者。增加人文關懷,營造良好的旅遊社會文化環境。如增設有文化色彩的報亭、商亭、電話亭、冷飲亭、旅遊指南及旅遊信息系統等文化旅遊服務設施。
6、加強傳統文化藝術節目與旅遊活動的結合。大連市擁有很多具有特色、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的文化藝術團體,這些文化藝術團體目前都面臨體制改革和重組。應該以此為契機,有傾向性地引導和扶植這些文化藝術團體在改制和重組中重視與旅遊相結合,創造出吸引海內外旅遊者的文化品牌。例如,市雜技團、歌舞團、京劇團、得勝農民交響樂隊等都是非常有潛力的文化藝術團體,他們應該和大連女騎警一樣成為大連旅遊的品牌和亮點。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必然導致大連健康夜生活的全面繁榮,使大連的夜晚真正地活躍起來,從而帶動大連商業及餐飲的發展。
7、加強文化旅遊產品和旅遊文化紀念品的開發和促銷宣傳。旅遊文化產品和旅遊文化紀念品的開發要注意展示大連的文化特色,要有機地融入大連的文化內涵。可採取旅遊品設計大賽的形式,不斷提高大連旅遊品的設計水準。要著力發展具有大連特色的傳統旅遊紀念品和新興工藝品,如貝雕、玻璃工藝品和豆畫、青銅製品、麥秸畫、發光畫等。要大力扶植旅遊工藝品市場,使之真正成為旅遊者必到的東北地區旅遊工藝品和紀念品的集散地。大連市有關部門應該與企業聯手採取有力措施在全國宣傳大連的特色旅遊工藝品,擴大旅遊產品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 http://www.ln.xinhuanet.com/dalian/2004meeting/htm/ztzx/110470.htm 你可以看一下。
⑦ 地方文化特色對當地的旅遊有什麼樣的影響
就是長沙的湘綉為主題的文化特色街。這種商業點子不錯,優勢比較明顯。結合傳統文化做旅遊項目,政府主導。後期政府資源集中,宣傳一下,加上本來的特色,火的機會很大。
⑧ 旅遊與文化的關系是什麼
一、民族文化關系著旅遊產品的競爭力。
文化是旅遊發展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發展的依託。旅遊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體現為文化的競爭。業內人士都清楚,旅遊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體現著對文化的應用、旅遊產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劃、規劃、開發者對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遊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旅遊產品才更具有生命力。這個基本規律對於民族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更是表現得極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雙版納的傣族潑水節、楊麗萍的原生態大型歌舞《雲南印象》等,都是對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運用的典型。
二、旅遊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為旅遊的靈魂,始終蘊含在旅遊活動中,表現出極大的魅力。綜觀旅遊發展史,雖然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但在本質上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即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強的民族性和發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們的地域性決定了文化的差異性。但是,地域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必然相互聯系、相互交流,而人類的旅遊活動,就是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結合的運動。旅遊的主旨和內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組織旅遊和參與旅遊的一切活動,必然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
三、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並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它是環繞旅遊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託,以旅遊主體、旅遊客體、旅遊中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始終作用於旅遊活動整個過程之中。首先,旅遊文化包括人們對旅遊的理論研究成果,如旅遊、旅遊管、旅遊心理學、旅遊、旅遊、旅遊地學、旅遊學、旅遊影視藝術等,具有為旅遊業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遊文化是在與多學科的結合、碰撞、融會過程中形成的學科和專業,它主旨鮮明、內容豐富、研究內容獨具特色。此外,它還肩負著為旅遊業服務,提高旅遊品位和格調的任務,如主要體現在行、吃、住、游、購、娛六大旅遊要素中的特色
⑨ 主題公園的文化內涵是什麼
http://www.tourbbs.cn/cgi-bin/topic.cgi?forum=17&topic=50
摘 要 我國主題公園是新興的旅遊項目。它隨著旅遊業的興盛而出現和發展壯大,但主題公園建設規模的快速膨脹暴露出大量問題,導致普遍經濟效益低下。而從世界成功的主題公園項目可以看出,主題公園不僅可以帶來巨大經濟效益,而且對城市化過程產生的種種環境、生態、社會問題可以起到緩解和治癒的作用。這證明了主題公園存在的深層次價值和持續發展的巨大動力。
關鍵詞 主題公園 城市化 持續發展 價值導向 基本理念 文化
自深圳"錦綉中華"開發成功以後,全國興起了開發主題公園發展旅遊業的熱潮。主題公園是一項高投資、大風險的事業,須對其特點和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可為興建主題公園提供科學依據。
1 主題公園發展的基本概況
1.1 主題公園的產生和發展
主題公園(Theme Parks)是一種人造旅遊資源,它著重於特別的構思,圍繞著一個或幾個主題創造一系列有特別的環境和氣氛的項目吸引旅遊者。主題公園是現代旅遊業在旅遊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所孕育產生的新的旅遊吸引物。是以特有的文化內容為主體,以現代科技和文化手段為表現,以市場創新為導向的現代人工景區。是集諸多娛樂內容、休閑要素和服務接待設施於一體的現代旅遊目的地。
從世界范圍看,主題公園的興起和發展是與國家工業化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密切相關的。1955年,美國誕生了迪斯尼樂園。迪斯尼樂園以其豐富的主題,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為遊客營造一個充滿夢幻、奇特、驚險、刺激的世界,使遊客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迪斯尼樂園所獲得的巨大成功,帶來了良好的示範效應,使主題公園這一游樂形式在世界各地普及推廣。我國的主題公園開發起步與20世紀80年代後期,是市場催生的產物。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國內旅遊熱的興起,使龐大的國內旅遊市場被啟動。我國雖然歷史悠久,山河秀麗,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同時也存在旅遊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衡,旅遊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因此當時的旅遊供給遠遠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主題公園開始從萌芽狀態轉入全面發展。主題公園是人類智慧和創造能力在旅遊活動領域的體現,是一種特殊的旅遊產品。對於旅遊資源相對貧乏的一些地區來說,興建主題公園可以彌補旅遊資源的不足。這樣就使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打破了地區限制,有效地解決了旅遊供求關系在空間布局上的矛盾。
1.2 我國內地主題公園的類型
這些主題公園,按其在我國開發建設的時期及其主題內容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①縮微景觀類;②民俗景觀、仿古建築類;③影視城類;④動物景觀類;⑤主題游樂園。
1.3 我國主題公園存在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主題公園的迅速發展,遊客選擇范圍的擴大,市場競爭加劇,許多主題公園出現客源不足,經營困難。特別是1998年春季前後,蘇州、廣州、海南等地個別人造景點停業或難以為繼,更暴露了我國主題公園存在的問題,主要是:①分布不合理,在一些地區過分集中;②文化品位底,主題雷同,盲目抄襲,缺乏特色;③脫離現實,預測失誤,將龐大的人口基數與實際消費人口混淆,預測目標不符合實際,對客源市場缺乏深入的分析。有些項目在國外可行,在國內不一定受歡迎;④游樂園的設施普遍科技含量較低,綜合功能不強,設計不夠新穎,設施比較陳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吸引多層面的遊客;⑤市場營銷策略失當;⑥決策失誤。
2 主題公園建設的基本理念
中國主題公園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不是主題公園本身的性質所致,也不是政策和市場造成的,而是項目開發和經營過程中存在的觀念、體制、創意、投資、管理等原因造成的。在作開發決策時,必須對項目進行戰略定位,對決策者而言,了解國際主題公園建設的理念,是定位的重要依據。
2.1 時代背景下主題公園的價值導向
當今中國已進入了城市化時代,大范圍人員流動更加速了城市急劇膨脹的勢頭,隨之而來的是人口負載量過大,生存競爭加劇;城市就業、就學、就醫困難;犯罪率升高,各種不健康的價值觀泛濫。大規模、大生態、大區域的主題公園具備治癒城市綜合症的強輻射能量,是特大城市將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文化藝術結合的有效途徑。
2.1.1 獨特而深厚的文化內涵
主題公園是一種特殊的旅遊產品,是人類利用智慧和創造能力的產物。無論是模擬、微縮、集中某些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它都屬於標有精神記號的文化旅遊產品。而城市化是當今各種產業發展的大背景。在這種背景下,主題公園應該發展成為城市文化的制高點,昭示城市的文明和理想,超越區域乃至國界,具備強文化輻射力度。縱觀世界成功的主題公園,其感染和吸引億萬民眾的核心氣勢是其無可爭辯的文化浪潮。迪斯尼對世界而言,就是美國文化的價值取向,就是致力於人性與童話完美結合,自然與建築和諧融洽,現實與科幻不懈追求的美國精神文化的象徵。
2.1.2 生態環境的恢復能力
今日中國進入城市化時代,企業商場擁塞,與人爭綠地爭空間致使環境惡化,城市"熱島效應"加劇,雜訊、廢氣、臟水污染嚴重。主題公園自發展以來,能夠具備大面積包容綠地和高質量造就生態環境的能力。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在東西長41km,南北寬25km的寸土寸金的土地上辟出4 272畝,建設了投資為幾十個億的聖陶沙主題公園,既而又辟出100多公頃土地建造鱷魚公園和世界上最大的飛禽公園等。與同為太平洋沿岸城市的上海相比,新加坡國土僅為上海的十分之一,人口密度幾乎等於上海的兩倍,它的人均綠化面積高達12m2,被譽為花園城市。而上海人均綠地僅為1.4m2,被稱為水泥化城市。事實證明,主題公園有勝於傳統園林的優勢,它可以將生態效益、景觀效益、經濟效益高度融合,可以解決城市環境生態改善的難題而不犧牲經濟和產業拓展。
2.1.3 主題時代性和人本精神的融合
傳統公園、影劇院、博物館的參觀遊人減少是一種世界趨勢,現代公眾更歡迎用最新科技渲染的能切身感受的歷史,用富於啟示性的手段宏揚歷史的主題公園。美國迪斯尼公司計劃在華盛頓市郊建造一座佔地達1萬多畝以美國歷史為主題的游樂場,這一舉措受到熱烈歡迎。而我國20世紀80年代各大城市紛紛建造毫無時代主題特色的游樂場;20世紀90年代又一哄而上了100多個沒有園林概念、格調低下的迷宮,普遍失利。主題公園是人的樂園,其本質屬性在於新創造、高規模、大園林;另一方面,本世紀的人們迫切渴望回歸自然,奔向科技和文明進步的時代,主題公園就應朝向兩者完美結合的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主題公園的建設者在創意和建設的過程中,應超越狹隘的利益目標,站在時代之樹的枝頭,鳥瞰主題公園的發展前景。只有置身於時代和社會大背景下,順應歷史和社會潮流,並想他人所不想,把企業利益和社會需求結合起來,才能打造企業和社會雙贏局面。
2.2 主題公園發展的基本理念
作為一種人造旅遊吸引物,不象由當地固有旅遊資源直接轉化而來的旅遊產品那樣具有一定的壟斷性,而是極易被替代,從而其生命周期一般較短,要想獲得較長久的生命周期,必須遵循幾個原則。
2.2.1 以大眾文化為內涵
市場經濟條件下成長起來的主題公園一般都是人工構造物,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反映著當時的經濟實力、科技水平、文化觀念、社會思潮、審美時尚以及生活水準等多個側面,與傳統景觀所體現的精神、理想與意義的文化深刻性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們不能象規劃設計傳統旅遊景觀那樣去刻意追求高深的文化品位,也不能脫離大眾的消費特點和欣賞口味,而以少數專家或少數人對雅與俗、品位高與低的判斷標准打擊和窒息主題公園的開發建設;更不能單純地為了滿足少數旅遊者低級庸俗的消費口味而降低主題公園的文化檔次。
(1)以滿足大眾旅遊消費為前提,在規劃時應體現個性化、多樣化和創新化的特點,努力作到高品位和通俗化的有機結合,雅俗共賞,以滿足各種文化層次遊客的需要,並以品位適度超前的意識引導消費。
(2)以真實性作為文化內涵的核心。盡力做到"假景真作","假景真文化",達到巧奪天工、以假亂真的程度。
(3)進一步挖掘文化特色。
(4)通過外界注入新的文化內容來提高主題公園的文化內涵。如可與影視製作結合,借影視文化內容來提高其文化內涵。
2.2.2 以綜合效益為目標
(1)經濟。充分重視市場分析定位和市場佔有,對文化內涵作出正確的商業價值判斷,提高重遊率和投資收益比,並通過旅遊乘數效應帶動當地其它行業的發展。
(2)環境。應樹立"環境就是資源"的觀點,在開發規劃中不能搞建設性的破壞,而應保護和改善當地自然和文化遺產,不斷提高其生態環境質量。
(3)社區。通過開發主題公園能夠對所在社區的生產及生活方式、甚至文化遺產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於提高當地居民對發展觀的認識。
(4)交流。通過發展主題公園旅遊業,促進地區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培養人們相互之間的認同、尊重、友誼與合作,有利於社會穩定與發展。
2.2.3 以區位組合為關鍵
(1)城市感知形象。每一個城市對旅遊者都有一個趨於一致的感知形象,它和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密切相關,這種形象是城市的綜合要素在旅遊者心目中的反映。如提到北京馬上使旅遊者想起長城、故宮、天安門;提到廣州的旅遊者首先感應到高第街購物,而華南植物園、越秀公園退居其次。城市的感知形象對旅遊者的決策行為影響很大。一般而言,城市感知形象較單一的城市,如深圳、珠海等新興城市,投資大型主題公園成功的機會較大,因為新上的較有特色的旅遊項目較快成為旅遊者的感知形象;而在感知形象較復雜的城市,如上海投資大型主題公園不容易很快形成轟動效應,而北京那樣人文景觀已非常豐富且級別很高的地區,就更加困難。
(2)適宜的區位。包括宏觀區位和微觀區位兩方面。宏觀區位指主題公園要求選址在經濟發達、流動人口多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據美國華盛頓城市土地研究所研究,一個大型主題公園的一級客源市場(80km或1小時汽車距離內)至少需要200萬人口,二級客源市場(240km或3小時汽車距離內)也要有200萬人口以上,之外的三級客源雖也有幫助,但不能過分依賴。
微觀區位指城市內部位置,主題公園一般選址在大城市邊緣。因為主題公園一般佔地面積大,城市邊緣用地限制小,地價相對便宜。微觀區位還包括選址在主要公路幹道旁,第一是節省道路投資,第二是主要公路幹道視野開闊,主題公園可以向經過的旅客展示標志景點,不斷強化旅遊形象,吸引遊客。
另外不同類型的旅遊資源(項目)在一定地域上相對集中,可以增加這一地區的總體吸引力,如深圳"中國民俗村"緊鄰"錦綉中華",建成後相得益彰,拓展了客源市場。但高投入高門票為特點的主題公園過於集中,要使每一個主題公園都達到和超過門檻遊客量是不易的。旅遊者在大尺度的空間行為表明其到達目的地後,往往只遊玩目的地附近級別較高的旅遊點。因此,主題公園建設者應把分散投資、避免惡性競爭與產業集中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