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祖国山河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是什么样子的
“十三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内五年规划纲容要。“十三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6--2020年。
“十三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6--2020年。十三五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关于十三五的规划还没有正式出台,要等到十二五末才能进行规划。
②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到乡村旅游有哪些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是未来五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基本遵回循。勇先创景发现,答“十三五”期间,在我国旅游业实现的四大目标中,乡村旅游放在了推动发展八项之一,与精品景区、红色旅游等并列其中。而在优化空间布局时,古村落旅游目的地和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也列在推进八大类特色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之内。从中可以体味国家对乡村旅游的重点关注。提到乡村旅游的主要有:1. 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推进农副土特产品通过旅游渠道销售,增加农民收入;2. 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计划,推出一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和以乡情教育为特色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3. 开发连接旅游景区、运动基地、特色小镇的低空旅游线路,等等。
③ 未来5年旅游业怎么走 旅游企业解读“十三五”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发布(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共二十篇,八十章。人民网旅游频道记者梳理发现,文中至少有15处直接提到旅游产业的发展。
①《纲要》指出要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等消费新模式发展。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作用,营造放心便利的消费环境。积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以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依托,优化免税店布局,培育发展国际消费中心。
②《纲要》指出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
③《纲要》表明要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入实施旅游业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山地旅游等。
④《纲要》表明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地产等新业态。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升住宅综合品质。
⑤《纲要》表明,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设立一批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产业集群。
⑥《纲要》指出要优化沿江城镇和产业布局。提升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功能,发挥上海“四个中心”引领作用,发挥重庆战略支点和联接点的重要作用,构建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支撑的网络化、组团式格局。加快建设国际黄金旅游带。培育特色农业区。
⑦《纲要》指出要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着力培育特色农林业等对群众增收带动性强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积极有序推进能源资源开发。加快推进革命老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⑧《纲要》指出,要扩大生态产品供给。加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保护力度,加强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度开发公众休闲、旅游观光、生态康养服务和产品。加快城乡绿道、郊野公园等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森林城市,建设森林小镇。打造生态体验精品线路,拓展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
⑨《纲要》表明,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办好“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发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作用。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环保、卫生及中医药等领域合作。构建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人文交流机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博览会等活动,鼓励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交流,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联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便利化。
⑩《纲要》指出,支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展。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会展商贸等产业,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
《纲要》表明,要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企业兼并重组,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此外,《纲要》还配发了25个专栏,涉及“十三五”期间的重点重大工程、行动计划、项目清单等。其中也有不少内容直接提到旅游产业发展。
①《纲要》在专栏“信息化重大工程”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智慧能源、惠普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以及电子税务、便民司法、教育培训、科普、地理信息、信用、文化旅游等行动,不断拓展融合领域。
②《纲要》在专栏“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中指出,要建设特色小城镇。发展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的小城镇,通过扩权增能、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培育成为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智能制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传承等专业特色镇。
本专栏还指出要建设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农村社区集中供水,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厕所革命。
③在专栏“特殊类型地区发展重大工程”中,《纲要》指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行动要建设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民族地区奔小康行动,要实施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程,重点建设一批特色村寨和民族风情小镇。支持传统手工艺品保护与发展。
④在专栏“脱贫攻坚重点工程”中,《纲要》指出要特色产业扶贫,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动行动和“互联网+”产业扶贫,实施电商扶贫、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要交通扶贫,实施“双百”工程,改造建设百万公里农村公路,加强贫困地区旅游路、资源路、产业园区路建设。
事实上,当下的旅游产业已经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范围,综合性强、产业链长,关联行业超过110个,是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大产业。《纲要》中,仍然有非常多的内容是旅游关联的行业,如交通、水利、林业、文化、民族等等。我国正从旅游大国大踏步迈进旅游强国,未来5年,旅游业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相关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十三五”市场前瞻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④ 县做十三五旅游产业规划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
旅游目的地的系统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是市场的吸引核,也是系统的核心要素。围绕市场需求,形成完整游憩与接待的要素配置与配套,形成系统的功能构架。目的地系统,需要一个整合发展的过程,并且应该形成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自动修正,可以持续发展的自组织系统。
1、目的地核心吸引力打造
目的地的形成,需要有独特的,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无论是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还是新的游乐景观创造,都必需具备对游客需求的高程度满足,才可能成为旅游的目标。
2、游憩方式设计与项目策划
旅游目的地之所以吸引游客不断到来,不仅仅因为吸引物本身的独特性,还必需形成最大程度满足游客游憩需要的具体的观赏、游乐、体验方式,即:游憩方式设计。游憩方式,落地为具体的项目和游线安排,成为可以实现的目的地内涵。
3、目的地要素配置与配套
旅游目的地的运作,需要围绕吸引核及游憩过程进行要素配置,形成旅游功能的完整组合,并通过空间结构的安排,形成功能布局。一般而言,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行配置,又可以按游览项目与配套服务实施两个方面进行功能配置,功能配置结合空间结构,形成布局安排。
4、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业的运作战略
战略是目的地运作的纲领。目的地战略是以目的地的合理建设、持续发展、有效营销为目标,形成目的地的高效率推进;旅游产业的运作战略,不局限于目的地系统,还着眼于分行业的整合与发展,对于旅游产业带动与富民等效益发挥更加侧重。运作战略的内容,包括目标定位、主题定位、市场定位、重点选择、路径选择、顺序选择以及配套构架。
运作战略的核心,是发展路径的选择。
总体规划中的发展战略,往往偏重于定位与市场,对于通过何种途径实现目标,由于实际操作经验的限制,都没有进行深度的挖掘与策划,这是造成规划不实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在商业策划中,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找到实现目标的现实途径。对于旅游产业及旅游目的地来说,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通过一两个项目的投资就达到长期目标。我们必需找到一种“动力机制”和“带动机制”,通过“龙头突破”、“薄弱突破”、“联动互动”等等方法,形成整合运作的动力链,实现整体目标。
⑤ 十三五时期旅游发展目标什么为主题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内。城乡居民出游人容数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
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对餐饮、住宿、民航、铁路客运业的综合贡献率达到85%以上,年均新增旅游就业人数100万人以上。
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旅游交通更为便捷,旅游公共服务更加健全,带薪休假制度加快落实,市场秩序显著好转,文明旅游蔚然成风,旅游环境更加优美。
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入境旅游持续增长,出境旅游健康发展,与旅游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在全球旅游规则制定和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⑥ 如何落实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旅游目的地的系统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是市场的吸引核,也是系统的核心要素。围绕市场需求,形成完整游憩与接待的要素配置与配套,形成系统的功能构架。目的地系统,需要一个整合发展的过程,并且应该形成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自动修正,可以持续发展的自组织系统。
1、目的地核心吸引力打造
目的地的形成,需要有独特的,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无论是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还是新的游乐景观创造,都必需具备对游客需求的高程度满足,才可能成为旅游的目标。
2、游憩方式设计与项目策划
旅游目的地之所以吸引游客不断到来,不仅仅因为吸引物本身的独特性,还必需形成最大程度满足游客游憩需要的具体的观赏、游乐、体验方式,即:游憩方式设计。游憩方式,落地为具体的项目和游线安排,成为可以实现的目的地内涵。
3、目的地要素配置与配套
旅游目的地的运作,需要围绕吸引核及游憩过程进行要素配置,形成旅游功能的完整组合,并通过空间结构的安排,形成功能布局。一般而言,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行配置,又可以按游览项目与配套服务实施两个方面进行功能配置,功能配置结合空间结构,形成布局安排。
4、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业的运作战略
战略是目的地运作的纲领。目的地战略是以目的地的合理建设、持续发展、有效营销为目标,形成目的地的高效率推进;旅游产业的运作战略,不局限于目的地系统,还着眼于分行业的整合与发展,对于旅游产业带动与富民等效益发挥更加侧重。运作战略的内容,包括目标定位、主题定位、市场定位、重点选择、路径选择、顺序选择以及配套构架。
运作战略的核心,是发展路径的选择。
总体规划中的发展战略,往往偏重于定位与市场,对于通过何种途径实现目标,由于实际操作经验的限制,都没有进行深度的挖掘与策划,这是造成规划不实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在商业策划中,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找到实现目标的现实途径。对于旅游产业及旅游目的地来说,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通过一两个项目的就达到长期目标。我们必需找到一种“动力机制”和“带动机制”,通过“龙头突破”、“薄弱突破”、“联动互动”等等方法,形成整合运作的动力链,实现整体目标。
⑦ 十三五期间,我国发展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有哪些机遇及影响
相关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十三五”市场前瞻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十三五”时期将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改革的深化年,对于旅游业来说亦是如此,旅游地位的持续提升、旅游产业的质效升级、旅游要素的创新完善、旅游服务的软硬结合、旅游市场的理性发展……旅游业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在转型升级、幸福生活、美丽中国的建设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发展、创新突破成为关键。本文将从旅游业的发展地位、时间维度、推进导向、突破领域四个方面对旅游业在“十三五”中的改革方向和要点进行全面阐述,以期对“十三五”旅游业改革发展有所贡献。
一、创新一个定位
提升战略地位,构建话语体系。旅游业是能够拉动产业、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的经济型产业,是能够提升收入、拉动就业、幸福民生的综合型产业,是能够降低消耗、美化环境、集约发展的生态型产业,也是能够传承文化、创意创新、重塑价值的文化型产业,可以说旅游业的发展是与经济繁荣、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文化强国战略密不可分。虽然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一个全民大众化出游进一步深化阶段,已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市场,受到越来越高程度的关注,但是旅游业在国家战略的话语体系当中仍然是比较边缘化的,大体还是在第三第四层级,没有跻身第一第二层级。为此,“十三五”期间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整体构架旅游业的话语体系,避免碎片化的政策呼应,应从经济社会环境融合等方面进行顶层谋划,真正提升旅游业的战略地位,使其真正发挥综合力优势。总体话语体系应该包含消费经济强引擎、幸福生活新标尺、民间外交大舞台、和谐社会润滑剂等。
在“十三五”时期,尤其应该从打造国民福利、通向幸福生活方面入手。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幸福生活,而旅游业是生活方式转型的重要产业,是体现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当前服务经济、体验经济浪潮袭来的背景下,旅游业愈发成为幸福生活的标志。到了“十三五”阶段,应该从生活质量、生活幸福角度来提升旅游地位,提升旅游话语权,推动从国家层面、政策层面明确提出要求,把旅游作为重要的国家福利,作为惠及全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旅游真正成为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让旅游业成为惠及全民的幸福导向型的支柱产业。
二、把握两个维度
把握时间维度,做好纵深研究。“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要基于历史的纵深和未来的延伸,既要建立在对过去十年旅游业发展评估、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又要面向未来十年旅游业发展展望的前景分析,要明确旅游业取得的成就、问题、阶段,进而明确其发展走向、发展领域和主要目标,要把“十三五”五年的发展放在前后十年的时间坐标上去谋划。
把握空间维度,做好经验借鉴。“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要基于不同区域主体的发展经验,既要借鉴我国旅游发达区域发展的经验做法,又要学习国际旅游强国的实践,把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放在地方经验和国际经验成功做法的空间坐标上谋划。“十三五”时期是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要把握历史机遇,巩固发展成果、正视发展问题、总结经验模式、拓展国际视野,以典型带动、以先进引领,促进十三五旅游业更高效的发展。
三、明晰三个导向
目标导向,前瞻引领。结合以往提出的旅游强国、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等总体发展目标,可尝试提出更为具象和创新的目标,比如未来十年建设世界五大旅游强国之一等等,实施国家旅游品质计划,构建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服务质量、综合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上再上新台阶。
战略导向,实操推进。让旅游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呼应经济转型、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新常态下的经济战略,呼应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生态战略,呼应幸福生活、民生普惠的民生战略,呼应文化强国、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战略,呼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的空间战略,全面考量、注重着力、实操推进。旅游业内涵丰富、体系庞多,但在国家整合政策体系中其实是碎片化的。旅游业可以与生态、文化战略和产业结合,但都不占主导地位,似乎处处都有,但提炼起来,又处处没有,如何将旅游业整合打包融入国家战略,形成以自身为主的完整政策体系也是需要关注的。
问题导向,审视当下。通过时间维度的纵向分析,明确当前中国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以作为“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政策提出、项目推进的基础。当前我国旅游业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一是供需层面,旅游产品结构矛盾突出,有的过剩,有的不足,一方面旅行社、酒店这样传统要素出现局部性过剩,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大众化、个性化、体验化需求无法满足,高品质的度假休闲产品严重不足;服务结构矛盾突出,游客出行已经由线路为主导的团队旅游模式向目的地为主导的散客旅游模式转变,然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及相关的配套体系不能适应迎面而来的散客时代;消费结构矛盾突出,真正的旅游娱乐消费、体验消费、文化消费支出不高,但在交通、住宿、景区门票等刚性消费支出比重较高;人才结构矛盾突出,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实践需要的人才匹配度很差,难以对接快速变化的旅游发展形势。
二是增长方式层面,过去旅游发展过于注重经济导向和投资导向,在质量导向、民生导向和服务导向方面有所欠缺,迫切需要引导旅游运营管理模式从重建设转向重管理、重软件、重服务等方面;技术创新不足,旅游发展的市场化、现代化程度较高,但是科技应用比较薄弱,与科技结合的商业模式创新、装备制造创新、旅游产品创新、文化创意创新等还颇显不足;盈利模式粗放,目前我国旅游盈利主要靠景区门票和土地收益,综合型盈利链条尚未形成,大地产小旅游甚为普遍,旅游盈利的科学性和持续性不足。
三是产业效益方面,无论是经济效益、品牌效益还是生态效益,旅游的贡献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从其他部门、大众来说,旅游部门好像更注重人数和收益增长,使得搞旅游就像是在搞开发、搞破坏,但实际上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是非常突出的,“十三五”时期在评估旅游业的综合效益上应该有更多的指标或贡献度的测量。
四、做好四个突破
地位突破。真正提升旅游地位,把旅游业提至新常态经济新动力、国家民生、国家福利层面考量,把旅游业纳入国家福利政策体系,推进旅游业从产业经济属性更多转向社会属性、民生属性、事业属性,全面谋划带薪休假、修学旅游、区域联动等,使旅游业实实在在地纳入国家一级战略体糸。
动力突破。传统经济发展动力王要靠两只手,一只手抓工业经济,一只手抓土地财政,但在新常态的发展格局下这两只手的引擎作用逐渐减弱,寻找新的经济驱动引擎势在必行。旅游业作为强大的综合带动产业,能够把文化、生态、民生有机结合和联动发展,能够释放高效、综合的经济效益,是新时期最好的内生驱动力。“十三五”期间要强化这理念,要从政策设计和产业谋划上做足做透,要在管理体制上理清理顺,让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市场运营、协会自发活力,使得旅游业在新常态下能够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品质突破。以往的发展骨子里还是量的思路,更多关注的是景点、产品、宾馆酒店等有形内容的建设,总体看到中国旅游规模水平在提升,但是品质质量提升还很不够,对质量和服务的重视还很不足,特别是服务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要将旅游服务提升作为“十三五”时期中国旅游提升的重要方面,与整个公共服务体系相结合,全面突破。从要素配置向服务体系构建转变,做好围绕产业发展的行业服务系统的构建,从粗放服务向精细服务、品质服务转变,做好个性服务与标准化服务的结合,从传统服务向专业服务转变,做好围绕旅游的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的薄弱环节,如旅游加工制造、旅游商品设计生产、旅游规划设计等。
科教突破。在国家科技计划行动中,旅游还比较边缘和弱势,要做好科技支撑和教育支撑,强化国家层面的旅游科技和创新的投入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创新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旅游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新型智库,做好一批新领域、新产品、新项目、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如智慧旅游技术革新、行业整合、服务构建等),推进产学研体化的力度,激发旅游业科技驱动、创新驱动的贡献值和附加值
⑧ “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 哪些看点与旅游紧密相关
“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 这14条与旅游紧密相关
旅游消费:引导海外消费回流
第十章 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
第一节 促进消费升级
适应消费加快升级,以消费环境改善释放消费潜力,以供给改善和创新更好满足、创造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拉动经济的基础作用。
积极引导海外消费回流。以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依托,优化免税店布局,培育发展国际消费中心。
乡村旅游: 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深度融合
第十八章 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三节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第三十六章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加大传统村落和民居、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力度,传承乡村文明,建设田园牧歌、秀山丽水、和谐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
旅游供给侧: 扩大生态产品供给
第二十四章 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第二节 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入实施旅游业提质增效工程,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支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山地旅游等。
第四十五章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第三节 扩大生态产品供给
丰富生态产品,优化生态服务空间配置,提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保护力度,加强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度开发公众休闲、旅游观光、生态康养服务和产品。加快城乡绿道、郊野公园等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森林城市,建设森林小镇。打造生态体验精品线路,拓展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
旅游交通: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二十九章 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一节 构建内通外联的运输通道网络
构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进出疆、出入藏通道建设,构建西北、西南、东北对外交通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走廊。打造高品质的快速网络,加快推进高速铁路成网,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适度建设地方高速公路,增强枢纽机场和干支线机场功能。完善广覆盖的基础网络,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推进普通国省道提质改造和瓶颈路段建设,提升沿海和内河水运设施专业化水平,加强农村公路、通用机场建设。
第二节 建设现代高效的城际城市交通
在城镇化地区大力发展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鼓励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形成多层次轨道交通骨干网络,高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大容量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促进网络预约等定制交通发展。强化中心城区与对外干线公路快速联系,畅通城市内外交通。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
第三节 打造一体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
优化枢纽空间布局,建设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水平,加强中西部重要枢纽建设,推进沿边重要口岸枢纽建设,提升枢纽内外辐射能力。完善枢纽综合服务功能,优化中转设施和集疏运网络,强化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实现不同运输方式协调高效,发挥综合优势,提升交通物流整体效率。
第四节 推动运输服务低碳智能安全发展
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铁路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空域管理体制改革。
文化旅游:加强自然遗产保护
第三十四章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开放度和包容性,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人文城市。
红色旅游: 支持革命老区开发
第四十章 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第一节 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
完善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支持政策,大力推动赣闽粤原中央苏区、陕甘宁、大别山、左右江、川陕等重点贫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积极支持沂蒙、湘鄂赣、太行、海陆丰等欠发达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加快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着力培育特色农林业等对群众增收带动性强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积极有序推进能源资源开发。加快推进革命老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旅游签证:争取同更多国家互免或简化签证手续
第五十章 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
第四节 强化对外开放服务保障
推动同更多国家签署高标准双边投资协定、司法协助协定、税收协定,争取同更多国家互免或简化签证手续。构建高效有力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权益。
一带一路:提高旅游便利化
第五十一章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第三节 共创开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
办好“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发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作用。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环保、卫生及中医药等领域合作。构建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人文交流机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博览会等活动,鼓励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交流,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联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便利化。
港澳台旅游:互补互利、共同发展
第五十四章 支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展
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功能,推动融资、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会展商贸等产业,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
第五十五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
第二节 加强两岸人文社会交流
扩大两岸人员往来,完善台湾同胞待遇政策措施,为台湾居民在大陆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两岸同胞文化、民族认同。
文明出游: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第六十七章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倡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旅游产品: 加大创新 文化融合
第六十八章 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
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企业兼并重组,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