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发展 »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客体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客体

发布时间: 2021-03-04 14:22:37

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客体三者之间特点是什么

旅游资源,如车队,景区这些都是,产品就是平时说的旅游线路,旅游客体就是游客,三者之间,相互联系

⑵ 旅游客体包括什么

旅游学界一般认为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包含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类、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和人文活动类。

⑶ 旅游客体的旅游客体的特征与文化功能

旅游客体具有空间性特征(即存在的广泛性、区域性和地域性 的相对稳定性、构景要素的组合性),时间性特征(即季节的变化性、时代性和时代变异性),经济特征(即价值的不确定性、开发利用的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开发利用方式的多样性),文化特征(即感知决定性、内涵丰富性、美学观赏性、启智功能性)。除了这些共通性之外,旅游客体的两个大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还具备其独立的特征。
自然旅游资源的特征
(1) 自然地带性
构成自然景观的要素是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动植物等,这些自然地理因素必然受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受纬度地带性的影响,不同纬度地区受到太阳的辐射不一,各地的热量条件也因此不同。二是受经度地带性的影响,海洋和大陆的不同存在,海陆环流形成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和自然地理综合体,从沿海向内陆接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三是受垂直地带性影响,山地,尤其是海拔高度较高的山地,自然地理综合体的各部分随山势高度而发生带状的更替。河川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地理实体,其风景的变化,受地带性影响最为典型。热带河川,如非洲刚果河等,水量大,河面开阔,水质澄碧,一般河汉支流较多、较复杂,两岸雨林茂密蔽空。亚热带河川,如中国长江,水源充裕,江水浩荡,水景优美,两岸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四季分明。暖温带河川,如中国黄河,水量四季不同,有枯水期、汛水期之分,汛期洪涛滚滚,黄浪汹涌,枯水期甚至出现断流。中温带和北温带河川,如松花江一带,水量丰沛,含沙量小,水色变白,两岸针叶阔叶林混交,森林密布,夏季葱绿,冬季林海雪原。寒带河川,如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暖季河水漫漫,寒季银河成带,两岸寒带灌木和沼泽树林,一片空阔旷野的氛围。其他如植被、动物、气候,地带性的影响是明显可见的。
(2 )生态实体性
旅游客体中的自然景观都是由直接承受旅游活动的实实在在的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如高山云海、奇峰怪石、森林瀑布、海滨沙滩、戈壁沙漠、珍奇禽兽。没有这些实体的内容,也就失去吸引人们从事旅游活动的动力。这些实体因素是大千世界经受亿万年的地球物理运动所造就的,其形态特征,生态环境,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旦改变就会失去它们独特的美感。自然界的各组成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连接、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一环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以及整个系统的变化失衡。海南岛三亚湾海滨的珊瑚礁海滨游览地,由于有珊瑚存在,海下波潮平缓,水质清澈,鱼虾众多,可供人们开发”人工海底乐园“,从事海底观光、潜水游览等旅游项目。但近年来人们一味开采珊瑚礁,作盆景和造型出售,引起海水变质,鱼虾减少,海滨失去往日魅力。有关单位正通过新闻传媒大声疾呼,保持自然景观的生态平衡。自然景观生态性的重要,往往在该外景观遭受破坏后、恶变趋势明显后才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恰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这一特征了解和重视不够造成的。
(3)时空感受变化性
许多自然景观给游人的美的感受困时空变化而变化、其变化因素,一是景观所在地的气象要素在一日内不同的时间有变化,日出、日落和云层遮日时,山景因太阳辐射不一而变幻、黄山在阳光灿烂时展现出蓝天、白云、碧山、绿树、虬松组合成的鲜明画面。而一旦云朵遮日、景观随之一窒,从山缝、崖谷中立即飘出阵阵烟气,形成云雾,使画面若隐若现,游客散曳其中如人仙境,别有一番情趣。清晨花木如洗露珠欲滴;中午晴日高照,万象景明;傍晚夕阳西斜,群鸟归巢;夜晚皓月当空,树影婆娑。山形地势会因四时光影变化呈现不同形态。加上游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变幻出多重景象。二是自然景观在不同的季节里表现出不同的风貌,亚热带山地”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静而如洗,冬山惨淡而如睡“。有许多景观只有一年中的某一段时间出现,如东京春季缤纷的樱花,北京秋季香山的红叶。 (1)历史积淀性
人文景观中对游客最有吸引力的是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几千年来积淀的灿烂文明。外国游客到某一旅游目的地,并不是为享受自己在本国内可以得到满足的休闲娱乐,而多是为体验所到之处的历史文化。一般来说,人文旅游资源大多都具有史学价值,是历史的见证,是直观的历史教科书,使游人了解人类的昨天,增长知识。人文景观内容的历史越长,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就越丰富。陕西秦皇陵兵马俑的发掘,被看成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成就,就在于从这气势恢宏的兵阵可以了解两千多年前人类的智慧、军事技术和制作工艺。同样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罗马大斗兽场、巴比伦空中花园、圣索菲亚教堂、希腊雅典卫城、大津巴布韦石头城、苏格兰爱丁堡……,这些人文景观反映了历史的面貌,反映了历史时代的差异,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反映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对世界游客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2)民族文化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文景观的内容的差异集中反映在民族性的差异上。以寺庙建筑为例,佛教寺庙在印度时往往以精舍、石窟寺和有顶无壁的形式出现,传人中国后逐步转为殿堂式并形成中轴对称的建筑群格局,然而在傣族居住地区还多少保留着一些供僧人打坐的无墙寺庙。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圆顶建筑和望月楼亭结构传入中国,在内地也逐步殿堂化,出现飞檐斗拱的中国化清真寺。不同民族的同类人文景观的差异很大,如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歌舞和民族语言。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其象形文字犹如一幅幅动人的图画。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去游览。
(3)时代精神性
人文景观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不同的时代,其社会制度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有些内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可作为人文旅游资源,如美国拉斯维加斯赌城的种种赌技、赌具以及与之配套 的服务行业,泰国的”人妖“表演和其他色情服务业,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中,这类内容是绝对不合法的。二战中德国法西斯建立的赫尔辛基集中营、奥斯陆集中营当时是法西斯血腥的杀人场所,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坑道堡垒是戒备森严的防御工事,今天用为历史的见证,追讨法西斯罪行的有力武器。封建帝王的宫殿和皇家园林别墅,在中世纪也是普通百姓无法涉足的禁地,到了民主时代,成为游人了解过去帝王家族生活方式的窗口。由此可见,人文景观具有随社会时代变化而性质变化的特点。相对于自然景观的实体性,人文景观含有精神文化的内容,精神文化内容有的以物质 实体为载体,有的单纯是精神文化的,如传说故事、民族歌谣,这些 无形的精神文化内容与实体的景观相互渗透,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湖南岳阳楼,若论其自身建筑,充其量也不过是略有特色而已。而岳阳楼斐声海内外,还主要由于它是三国时东吴的阅兵台,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大家均在楼上留下诗赋,特别是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亡乐而乐“的千古绝句,从而名声大噪的。文因景名,景借文传。 人类出现以前,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天象、山川、动植物已自然存在。人类早期先民忙于为自身的生存而斗争,与山川自然处于一种抗争的状态。那时没有当今意义的旅游,更谈不上与山川自然达成和谐之美,先民称美为”甘也,从羊从大“,对美的感受仅是用打来的猎物填饱肚皮。早期人类逐渐开始用兽牙、兽骨串成项链佩戴,用树皮草叶遮体,用羽毛兽皮装饰,除了对动植物有了朦胧的美感之外,还夹杂了一些炫耀狩猎成就,希冀神灵呵护的崇拜心理。山川自然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有神灵主宰,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阿瑞托萨主宰山林,阿尔斐俄斯主宰江河,古埃及人也像中国魏国邺郡人一样敬仰河神,以美丽少女投入河中,为河神娶妻。中国人到周代开始将山川自然作为人的生活背景,对之产生审美意识。《穆天子传》载”天子遂袭昆仑之五,游轩辕之宫,眺望钟山之岭,玩帝者之宝,勒石王母之山,纪迹立圃之上。乃取其嘉木艳草,奇鸟怪兽,玉石珍块之器,重膏银烛之宝“。周代典籍中还可见许多赞美山水的文字,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土风奢靡,以欣赏自然山川的美为荣,追求纵情山水。社会动乱,名士纷纷隐逸山林,同时道、佛教昌盛,人们寻求到景色秀丽的深山中苦修,形成崇尚山川自然美的盛世。晋代僧人惠远的《游石门诗·序》显示出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对自然山水已经会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审美评价。”山中宰相“陶弘景《答谢中书》礼赞”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清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猴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对自然风光作了高度的评价。进入隋唐盛世后,经济繁荣推动文化的繁荣,古代的山川自然景观愈来愈步入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内心深处。随着宗教的发展,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都争相去深山幽谷朝拜宫观、寺、庙、佛塔、石窟,游玩山川风光也逐渐普及,对山川自然的欣赏是世界性的。《荷马史诗》中,已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词句,罗马帝国时的贵族游览山川自然也较普遍、而真正自觉的、目的明确的自然观光旅游出现在旧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思潮的持续影响下,掀起”回归大自然“的热潮,并对自然风光作系统的理论分析。
山川自然的美学特征
旅游客体分为自然与人文两大类,对旅游主体进行美的感染的基础是自然美和人文美。大自然是多因素构成的大千世界,自然美也包容了许多方面。
形象美。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天文气象景观、动植物景观,其美的第一要素是形象美,按中国自然景观的审美观念,形象美分为雄伟美、秀丽美、险峻美、奇幻美、幽静美、旷达美。
色彩美。色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给人的视觉感官以最强烈的刺激,自然景观跃人人眼帘里的第一信号是色彩,其次才是形象。姹紫嫣红的花草树木、绚丽斑斓的鸟兽虫鱼、光彩夺目的旭日晚霞、速现速离的蜃楼极光,……,种种奇观莫不以其色彩特色来吸引游人。色彩象征人的性格,调动人的情绪,是生机的表征。红色使人激动,绿色使人清新,白色使人轻松,紫色使人神秘,黑色使人沉重,五色缤纷使人赏心悦目。无论是峡谷中有层次的绿色(由淡绿、中绿、渐至墨绿,直至融人背景),还是在夕阳周围的晚霞(由黄、红、橙、紫直至青、灰、黑),色彩使景色的纵深感加强,色彩也使静物产生动感。大自然的色彩美可以分为单纯色彩美和纷呈的色彩美。
形态美。大自然景观要素有自身因素和外力因素,外力因素使景观处于一种动态,而自身因素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其静态美如色彩美,固然重要,但它不如动态美变幻多、层次多、观赏近景宜于静,观赏中景、远景,宜于动或动静结合。看三峡、游漓江都适宜在船上看,主体是运动的,从不同变换的角度看客体静态美是相对动态美而言的,静态美主要指山、石、远树、止水的形象、沉稳的色彩给人的宁静美感,而动态美包含的因素较广:大海波涛澎湃、钱塘潮头涌动,是雄壮的动态美;遥挂前川的瀑布、形状各异的泉水,是灵姿的动态美;花卉在风力的吹动下摇曳飘动是风韵的动态美;深谷中冉冉逸出的云雾,使”山在虚无飘渺间“,太阳一照,旋又山清景明,细雨沥沥,景物若隐若现,是飘渺变幻的动态美;动物的行止跳跃,如猛虎下岗、孔雀开屏、鸳鸯戏水,是生命力展示的动态美。动在美还包括一些微动态,如轻风吹拂水面的涟漪,轻展蕊瓣的花态。
声音美。声音是大自然景观的又一个吸引因素,游人喜欢重返大自然,但也不是与尘世隔绝,谁也不喜欢无声响的”死亡界域“。大自然中有许多令游人心清愉悦,产生共鸣并展开联想的美妙声响、林海松涛、深潭落瀑、空谷足音、清泉涌喷、溪流潺潺、蛰蛙和鸣、幽林鸟语、雨打蕉荷……,大自然能组合起让人流连忘返的交响乐。这自然交响乐,令忧烦者解脱愁思,令懦弱者振奋,令过于激动者宁静,令音乐家产生新的创作,《流水》、《平湖秋月》、《雨打芭蕉》、《空水鸟语》、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都来自大自然。大自然美妙的声音来源很多。有的来自于山谷砂石,河北青龙县的响山,因万年以上的风化和地壳运动,山顶山腰的石穴、石柱、石壁、石罅极多,山对面是一条深山沟,劲风吹来如乐师贯气,风入山如入乐器,擦壁如琴,入穴如笛,搏柱如钟,穿罅如吕,一时黄钟大吕之声在两侧高山的空间中久久回荡。有的来自植物林木,长白山的松涛,如海涛、潮涌,震撼游人心灵。有的来自水体,巨大的水体会发出雷鸣般的声响,细小的水体会发出细柔的声响,使自然山水增添诱人的效应。古人形容黄山鸣弦泉”弦中有流水,石上发清音“,落泉拍击空石,发出动听的琴瑟之音、无锡八音涧、普陀山潮音洞都会使人陶然若醉。有的来自动物,澳洲的琴鸟,叫声如银铃敲击,它还会模仿马嘶声、羊咩声、狗吠声、锯木声、喇叭声等数十种声音,是动物界的”口技“专家。我国的画眉、八哥、鹦鹉以善于模仿人声,歌功颂吉历来博得人们的喜欢。大自然中莺歌燕舞百鸟啼鸣,春虫歌咏,秋虫吟唱、天籁之声;既为其他旅游客体增色,也是一种 独特的旅游资源。
气味美。自然景观素以清新、淡香的气味吸引游客,气味美中最典型、最普通的是花香,其实植物的茎、叶、果,甚至皮都有发出香气的。以”香“字命名的植物不下数十种,如香兰、丁香等等。植物二香历来为人称颂,唐太宗李世民赞兰花”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皮日休赞牡丹”独占人间第一香“;元代画家王冕赞梅花”只留清气满乾坤“;叶梅峤赞荷花”未花叶自香,既花香更别“。清淡的植物香沁人心脑,清新提神;浓烈的植物花香令人陶醉,坦桑尼亚的木菊花、埃塞俄比亚的香脑树都会使人陶醉。此外大自然中有香河、香泉,少数动物也会发出独特的香味。
寓意美。自然景观的寓意是自然景观的内在美,包括我国传说审美观念中的”比德“的思想。”比德“把自然物象比附人的道德,使自然物象”人格化“为具有伦理价值的意象、如把山比附为”厚重不迁“的仁德把水比附成”周流无滞“的智慧就是如此。此外,寓意美还包括把一些自然景物赋予深刻的含义,或比附为其他事物,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阴雨和晴朗的不同天气的洞庭湖景色比附游客的心情”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于是戏剧电影中往往用电闪雷鸣寓意大难临头,春和日丽寓意幸福祥和。而大自然中最易使人获得丰富的寓意的是观赏性植物,周敦颐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赞誉生于恶劣环境而品格高尚的人物。”零落尘泥碾作尘,只,香如故的梅花“和”千磨万击方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翠竹,加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苍松,被用来标榜仁人志士的气节。人们誉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玫瑰、蔷薇、月季为”园中三杰“,兰、菊、水仙、菖蒲为”花草四雅“,各取其比兴之意。
自然景观的人格塑造功能
自然景观的美的因素是先人类而客观存在,是物的美、内在自然的美,此美上升并转化为旅游客体的美,变为人类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美感,在于人类的审美活动。人类酷爱自然景观的美。一是因为自然景观使人的各种感官获得快感;二是因为自然景观的组合风格与审美主体人格心理之间产生了象征性契合关系,自然景观的具体形态和自然属性启发人们去发现自然景观的象征美。人类自古喜欢翠竹,它长得既高且直,中空有节,枝条平垂,绿叶常青,给人的感觉是:线条曲直参杂,色彩素雅清新,结构疏密有间。人类有”比德“的自然审美观,中国人尤重视这种伦理性的审美观。竹干挺直犹如人格的刚直;竹节相衔犹如民族的坚贞气节,中空犹如谦虚的美德;常绿不凋比拟人类生命力的顽强,直立飘逸的造型犹如人的潇洒风姿。人类崇尚刚直、坚贞、谦逊、洒脱,故赞美翠竹的诗文画卷汗牛充栋。景观本身的象征意义与人们所褒赞颂称的人格相辉映、我们重视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内在美的观察欣赏,强调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但不能忽略旅游客体对旅游全体的人格塑造功能,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明人祝光明说”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游者主体能否进入自然风光的情境取决于主体的主观条件,有一定的文化品位,才能发现大自然的巨大而神秘的生命力,探求出自然界的运动旋律。人的文化品位、文化气质又因其自身不断感受大自然的美,不断彻悟大自然的哲学道理而提高。旅游活动就是一种审美活动,一种促进审美能力提高的活动,自然景观可以使旅游者的审美能力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深化,即提高旅游主体的旅游审美感知力、旅游审美联想力、旅游审美想象力。
第一,自然景观使旅游主体产生直观的审美感知。
第二,自然景观不仅以其直观的形美、色美、味美、音美愉悦旅游主体的身心,更以其实体在更远、更久的空间和时间里促进旅游主体--游客的旅游审美联想力,让旅游审美感知与审美主体的情感记忆相联系,产生更为浓郁的体验。
第三,自然景观调动旅游主体的审美想象。
人文景观的人文塑造功能
人文景观以其人文塑造功能来划分,可分两类:文化传统类景观,包括历史遗迹(人类遗址、庙坛陵墓、古城帝都、寺观塔舍、园林胜迹、碑碣塑雕、陶俑古玩……)、建筑园林(建筑奇观 、神殿教堂、宫殿城堡、中西园林)、民俗风情(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商贸、节庆、婚丧、民间游艺)、文学艺术(古代诗歌、词曲、散文、小说、绘画);文化新创类景观,包括主题公园、新兴城市风光、乡村文化等。两类人文景观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主体的文化人格的塑造起不同的作用。
(1)文化传统类景观的张力
第一,巨大的人类历史创造力。
第二,强烈的艺术杰作吸引力。传统人文景观中有古代建筑、古代园林、古代铸造和雕塑,它们都显现着高度的艺术魅力,吸引游人。
第三,民俗风情的感化力。
第四,文学艺术的渗透力。
(2)文化新创类人文景观的活力
每个时代的人都在创置一些新人文景观。以符合当代人的游览需求新创的人文类景观有以下几种:
第一,当代建造的各种纪念性场馆,如名人纪念馆。
第二,复原和再现历史上的人文景观。
第三,为使没有旅游资源的地区配置上人文景观,为游人不出本地、本国就可以欣赏异国、异域风光,为使世界各类人文景观集中再现于一域,人们兴建了许多主题公园。
新创的人造景观对旅游主体有感染力,对旅游事业的推动起很大作用。首先,它能缩小时间距离,再现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使游人受到历史的教育,增进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观念,也警示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其次,新创人文景观,能缩小空间的距离,让旅游主体的思想和情感走出国门。再次,对一些文明历史较短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新创人文景观填补其旅游资源的不足,使国内和世界旅游资源配置趋于平衡。

⑷ 旅游客体的旅游客体的定义和类别

作为旅游客体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没有旅游资源就构成不了现代旅游活动。
旅游学界一般认为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具有作为旅游客体的基本属性,但旅游资源与旅游客体不能完全划等号,一切可供旅游主体游览的对象才能算旅游客体,或者说旅游客体未和旅游主体发生联系之前,就不能划入旅游资源的范围。一部分未经开发的未被人类认识的旅游资源,只能算是潜在的旅游资源,不能算旅游文化中的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学着重研究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分类、范畴、审美,以及旅游资源的抒发、利用和保护;旅游文化学则着重研究作为旅游客体的旅游资源的类别、特点、历史范畴及文化功能。 1992年国家颁布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把旅游资源分为2大类6小类。两大类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大类和人文旅游资源大类。2003年国家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18972-2003)把旅游资源分为三个层次: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种基本类型。8大类包含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类、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和人文活动类。以此为基础,下面具体介绍各类别旅游客体所包含的内容。
1、自然景观;纯粹的旅游客体
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可分为4类和若干基本类型。
地文景观类
水域风光类
生物景观类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使人类把旅游活动的范围扩大到宇宙,嫦娥奔月已由神话而变为现实,人们从坐视宇宙天象而发展到跃跃欲试,现在观测天象也成为旅游活动的一方面。陨石撞击木星,日食和彗星同时出现,吸引了国内外若干科学工作者和旅游者云集漠河。日、月、星体、陨石,都是宇宙提供人类旅游观赏的因素。中秋赏月,四海同庆丰收年。彗星当空,流星赶月,引起人们的多少附会和想象。地球上的陨石坑和陨石残骸,也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观赏人群。现在地球人类已将观测宇宙的目力加长,发出对各大行星的探测器,并安装了阿尔法频谱仪,太空旅游也指日可待。
自然景观是天赋的,无需人类过多的加工改造即可给游客带来美的享受,一个国家有没有、有多少可供游人观赏的自然景观,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沙漠内陆国家,无论作何种努力,也形成不了冰川盛景和威尼斯式的水城。自然景观的美来自自然界本身,“黄山归来不见山”,首先在于黄山固有的如诗画的奇松、飞云、灵泉。怪石。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各种自然景观中潜在的美的因素,就已客观存在。原始时代人类的初民当时还不具备对大自然的审美能力,还在为自身的生存对自然界抱着恐惧的心态。桂林在古代是犯人流放的荒蛮去所,然而,“桂林山水甲天下”所具有的美的质因早已存在。当今天厌倦了都市文化生活的人们重返大自然时,原始的森林、荒无人烟的小三峡、亚马逊密林,对猎奇探险者就产生了诱人的铁力。自然景观中虽有过客骚人留下的一些痕迹,但人类无能力对它进行大范围的加工雕琢,大草原上决不可能人为地矗立起泰山、同样珠穆朗玛峰不可能人为地变为平川,“沧海桑田”仍只能是大自然的造化,自然景观究其本质是纯粹的旅游客体。
2、人文景观:人造的旅游客体
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是指跨时空的古今人类的生活遗存和行为创造的痕迹,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满足旅游者对文化差异或文化认同的需求。人文景观的主要类型有:
遗址遗迹类
建筑与设施类
旅游商品类
人文活动类
将人文景观称之为人造的旅游客体,是指前人留给我们今天旅游开发并利用的,是不同时代的人创建并生活在其中的,是历史性的旅游资源。其创建者、发明者的本意并不一定是为了供后人旅游,如中国北京的明十三陵、埃及的金字塔,是中国的皇帝、埃及的祛老为自己死后灵魂不灭,永享奢华修筑的,但它们一旦形成,其文化内涵便永驻不灭,成为后代人前往凭吊品味、鉴往知新的旅游景观。即使是无形的评议文学和传承于民间的社会风情,也保留着古代的风韵,成为人类的“活化石”。当代人可以根据当代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创造许多人文景观,如服饰、饮食小吃的现代化,宗教寺庙中梵乐和咏经的电子化,仿真的太空旅游,建造的大型游乐场馆等。相对于自然旅游资源的不可移置性而言,某些人文旅游资源是可以移置和复制的。中国式的燕秀园,在1985年英国利物浦国际园林节上获得金奖,它把北京北海公园静心斋沁泉廊和枕峦亭的仿制品有机综合在一起,充满中国皇家园林雍容华贵的气派,各国游人参观者达300万人。同样,美国1955年创建的洛杉玑“迪斯尼乐园”也在世界许多国家落户。中国的上海、广州、烟台、大连等近代作为殖民开放的口岸城市里留存的当年外国建造的许多欧式建筑,也是西方建筑文化的移植。过去人类创造的人文旅游资源的积淀,与今天人类创造的人文旅游资源,一同成为明天人类历史性的人文景观。 旅游客体的结构就是旅游资源的地质地貌、水体、植被、气象、建筑、人文特色等要素的构成比例关系。令人神往的风景点、风景区、旅游区的风格和特征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以中国园林为例,北方之雄,南方之秀;以江河为例,长江、黄河波涛滚滚切割河岸,漓江则清澈宁静倒映群峦。然而,究其本原,主要是各种旅游资源的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的、旅游资源结构要素概言之为山、水、天气、花木、建筑物、人文特色,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排列成多种组合。其中,有六种组合关系起决定景观特色的作用,它们是山水组合,山与植被组合、山与人文特色组合、水与植被组合、水与天象组合和建筑与植被组合。其他的组合关系起着辅助作用。
(1)山水组合
山水组合是自然景观中最典型的结合体,古今文人不乏对美丽的山水风光的赞美之词,如“山清水秀”、“东南山水,秀娟不可言,如少女时花婉弱可爱”、“山中一夜雨,树钞百重泉”、“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山与水的结合,山要有气势,山地造型要生动。富有四时变化;水要有形、有影、有色、有声,赋予景观活力、媚力,有层次感。山水组合又因水的形态不同而分为山与江湖的组合,山与瀑、潭、溪流、泉的组合,山与冰雪云雾的组合。毛泽东描绘庐山与长江的组合:“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苏轼诗句是写西湖风景区一湖秀水,三面环山的组合状态。“江作青罗带,山似碧玉簪突出了漓江两岸山形映水,江面如镜的山水画面。四川大宁河小三峡内的”飞龙过江“一景是山与瀑结合的典型,飞瀑从江崖上越江飞泻对岸,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控前川“的庐山瀑布更为壮观。雁荡山瀑布与周围峰石的配合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这里瀑布均是窄条的飞流,称为”漱“。 天山牧场、日本富士山都从绿色的草地遥看披着银盔的山峰,绿、白、灰相间有序,再缀着朵朵红花、紫花、黄花,形成佳境。
(2)山与植被的组合
山是植被的载体,植被是山的肌肤,它们的组合构成了景观的幽翠秀丽。青城天下幽、峨嵋天下秀,皆因其山上的植被垂直带长、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植物竟相生长,茂密葱郁、只要山形拥叠,视野稍滞。葱郁的植被便使人产生幽深的感觉。我国名山景观中有大量与植被组合的景观,如秦岭主峰太白山八景之一”古枫幽静“、燕京八景之一”葫芦叠翠“、碣石山十景之一”东峰耸翠“等。植被远观一遍苍翠,展示着生命之色,与旅游者的心灵内外交感,调动旅游者愉悦的精神状态。植被近看千姿百态,风格殊异;树形有刚健、挺拔与婀娜纤秀之分;花卉有色、姿、香、韵之异;叶有单、复、整、裂之别。更不用说那些香气四溢、奇形异状、色彩多样的果实了。
(3)山与人文景观的组合
有许多风景点的主体是由人工建筑与山形、山势相协调构建而成的,我国的名山一般均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人文景观为内容而构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实有僧也名,有史也名,佛教、道教的宗教建筑往往筑之深山,名人逸士往往隐居山清水秀的”云深不知处“,帝王陵墓一般选择风景秀丽的山地,以北京明十三陵为例,十三陵坐落昌平军都山南麓,正对北京平原,背托大山,左右山峰对峙,墓群建筑雄伟,加上三面环山的背景,形成了威严雄伟的皇家气派。南京明孝陵、中山陵和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均是让人工的建筑假以山势显得更为壮观,而留名千古。名山往往开发历史悠久,人文活动频繁,留下的人文景观使无生命的山地也产生了灵气。四川峨嵋山风景虽优美,如果没有千百年来佛教 徒和名人留下的墨宝石刻、建筑、文物,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时代,峨嵋将不会成为全国佛教徒和游人趋之若鹜的名道场。一处处风景固好,若无人们为他们命名”双桥清音“、”洪椿晓雨“、”罗峰睛云“、”大坪霁雪“、”象池夜月“、”金顶佛光“,这些景点都没有回味的价值了。
(4)水与气象的组合
以水体为主的景观在不同纬度的气候条件下,在四季不同的 气象条件下,给游人的印象自然不同。夏季迷人的海滨,在热带低 纬度,常年阳光灿烂,水温适中,早晚凉爽,是游人理想的休闲境地。美国夏威夷海滩、中国的海南岛是理想的阳光海水沙滩游览地。西班牙南部濒临地中海的加的斯等四个省以”太阳海岸“著称,每年300个晴天,岩石海岸,海水平静清澈,被誉为”地中海浴池“,西班牙人自豪地说”我们向全世界出口阳光和海滩“。而中高纬度的海滨,如中国秦皇岛、大连海滨,在夏季是避暑胜境,而冬季也会有笼罩在皑皑白雪中的景象、中高纬度的温带和寒带水体往往以美妙的雪景、观景出现,著名的有”西山晴雪“(燕京八景之一)、”少室晴雪“(嵩山八景之一)、平冈积雪(九华山十景之一)”断桥残雪“(西湖十景之一)、太白积雪,(关中八景之一)中国西北的冰川雪岭、东北的林海雪原、阿尔卑斯山的冰雪公园、南极的冰雪世界;都给人一种全新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红妆素裹,分外妖烧“的感觉和印象。葱翠的林木,在洁白的雪被中傲然挺立,壮丽晶莹的雪场可供游人尽情在冰雪中运动。冰雪还可以供冰雕、冰塑,我国的冰城哈尔滨每年要搞冰雪节,举行冰灯、冰雕活动。黄昏之时,冰雪公园内万灯齐明,冰雪何形象逼真,光亮剔透,真是一个奇异绚丽的水晶世界。日本北海道、芬兰、瑞典也搞类似的冰雪旅游活动。
(5)水与植被的组合
一般的风景区是山、水、植被共同组合,也有一些景区是以水与植被为主体,如冀中白洋淀、湖北洪湖,万顷水波,在盛夏之时,覆盖着荷莲。热带的海滨长着的红树林,其绚丽的色彩和奇异的盘根错节,形成海滨奇观。亚马逊河川两岸常有巨树合抱,笼盖河面,树木的气根、直生根裸露地面扎人水中,犹如巨蟒怪兽,增添了河谷的诡秘险恶的气氛。
(6)建筑与植被的组合
在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愈来愈重视都市构景中的植被因素,人们不仅是种植树木花草,而且更重视树木花草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形成有序的美景。花木可以造成绿墙、绿篱、绿桥,冬青树、合欢花树都可以种成一方方绿色屏障。房舍也可以结草为墙,爬山虎之类的攀援植物可为烈日下的房舍披上一层绿色隔热层、巴西的库里提巴市的建筑墙壁处处是绿草茵茵,该市居民将土壤肥料,草籽贮人空心砖内,砌成的大楼,很快长满绿色枝叶,形成外墙草坪,隔热、隔音、净化空气。许多国家的公共场所也采用树木构置绿色的雕塑品,哥斯达黎加的萨尔塞罗镇有一座用树木整形出的”绿色动物园“,园内有大象漫步、牛羊忙立、猴于媛戏、孔雀开屏、长颈鹿远眺,长廊上还垂盘着六十长的绿色巨蟒,这一切都是用意大利柏雕成的。有些国家还用花木拼成花钟,德国柏林玫瑰园用花一组成钟面的阿拉伯数字,用日暑的投影来指示这些数字,显示时间。还有一种特殊花钟是用花的生物钟来显示时间,马来西亚的新宝树花凌晨3时开花,牵牛花4时,蔷薇花5时,龙葵花6时,芍药7时,莲花8时,……夜来香20时,昙花月时,这种别具一格的花钟与周围的公园建筑形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上述六种组合关系之外的其他各种构景要素,在它们所处的总风格、总格局下起着辅助和点缀作用。在人造的旅游客体中,人们可以有机地综合已有的地形和水体,再以人工组合上该景观适宜的同种其他要素;而在自然的旅游客体中,人们只能以对天然的景观加以要素组合的分析,在人力、物力许可的条件下,建构一点建筑,留下一点书法石刻,而前提是决不能破坏其天然的气质。

⑸ 旅游市场客体是指

旅游市场客体是指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对广大旅游者产生引诱力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旅游客体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没有旅游资源就构成不了现代旅游活动。

⑹ 旅游客体文化

人类通过旅游活动改造自然和*育自身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物质成果,社会关系的总和。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十分密切,作为优秀旅游城市的大连,旅游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一方面要求旅游业重视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求文化产业更紧密地与旅游产业结合,使旅游文化建设成为"大大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大连"大旅游"战略的实施。旅游文化的主体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客体为被开发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旅游文化包括旅游消费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文化、旅游商品以及旅游文学艺术作品等内容。

旅游文化是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基础,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旅游文化建设与开发,可弘扬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文化的进步,亦即文化的发展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实践证明,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旅游文化建设的加强必将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化建设与旅游管理者、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密不可分,也与当地公民社会文化建设密不可分,作为旅游接待地的旅游文化建设也应纳入到当地的社会文化建设体系之中。通过旅游文化建设,打造旅游接待地高质量的文化环境。

许多产业都从各自产业的特点出发来探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这其中当然包括旅游业。那么,旅游业该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呢?旅游文化建设又与大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科技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进步。大连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发挥旅游功能,必须开发旅游的文化价值,做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其次,作为旅游资源是能够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能够创造出旅游价值,产生经济效益。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增加,人们出行的目的更主要是精神和文化,这就要求有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环境。没有文化支撑的旅游产业是没有生命力的。重视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开发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是大连市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第三,旅游业同其它产业一样,需要创造与发展,要进行经营管理,于是"理念""人文关怀""企业文化"等概念深入到了旅游业的发展之中,旅游的经营管理需要创造文化,业内人士早已清楚地认识到,没有文化的介入旅游业是不可能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

大连旅游文化建设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1、重视自然旅游资源开发而忽视人文旅游资源开发; 2、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重物质开发,轻文化开发现象; 3、在人文旅游开发上缺乏地域特色和传统特色; 4、旅游企业文化建设没有跟上大连市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要符合"大大连"发展总体战略和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要求。 要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开发,按照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律的要求,避免低层次的建设和重复建设。规划中和待开发的旅游项目要充分体现"大大连"的总体战略需要和现代文明的理念。

2、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中加强文化开发。大连是以海洋为最大特色海滨旅游城市,但是大连不光有海,还有山岳淡水旅游资源,还有生物、气象旅游资源等,这些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尤其是文化的开发。大连的海有什么特色?该如何打造大连的海洋文化?冰峪日出美在哪?站在大黑山之巅观黄海日出又会如何?山西洪洞老槐树成为人们寻根拜祖的圣地代代相传,全国又有多少个与槐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作为东方槐城的大连又做何感想?是不是应该考虑用11种槐编织成一个"东方槐园"呢?至于槐文化、槐产品的话题更多,这应该是我们打造的一个具有文化品味的旅游品牌。本地人游本地这是近些年旅游界打出的又一响亮的口号。提高大连人的旅游意识,培养大连人的旅游习惯,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建设。大连如何实现本地人游本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速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大连拥有着丰富的农业观光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需要很好地加以利用。

3、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中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不能"生搬硬植"。在东北地区,大连有较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这其中包括古人类遗址遗迹、近代日俄殖民统治遗址遗迹、近现代城市建筑风貌、宗教文化、民俗节庆等具有大连地域特色的资源,这其中有些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如旅顺口区的一些近现代史迹,有一些则并未得到有效地开发,如大连地区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都需进行深入开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大连海鲜独步天下,应加强以海鲜为特色的饮食文化开发。

4、做精做美"浪漫之都"一批吸引力强的文化项目。如将金石滩建成文化展示和区域性服务、休闲中心,并重点做好金石滩主题公园、乡村俱乐部、艺术院校等大型旅游文化项目建设;将旅顺建成大学城和历史文化旅游功能区。将星海湾建成大型综合性文化会展和娱乐中心。增加文化"套餐",提升大连的旅游品质。

5、加强旅游环境建设。提高作为优秀旅游城市的公民文化素质,加强旅游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北方明珠""浪漫之都"的旅游城市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增加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旅游社会文化环境。如增设有文化色彩的报亭、商亭、电话亭、冷饮亭、旅游指南及旅游信息系统等文化旅游服务设施。

6、加强传统文化艺术节目与旅游活动的结合。大连市拥有很多具有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文化艺术团体,这些文化艺术团体目前都面临体制改革和重组。应该以此为契机,有倾向性地引导和扶植这些文化艺术团体在改制和重组中重视与旅游相结合,创造出吸引海内外旅游者的文化品牌。例如,市杂技团、歌舞团、京剧团、得胜农民交响乐队等都是非常有潜力的文化艺术团体,他们应该和大连女骑警一样成为大连旅游的品牌和亮点。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必然导致大连健康夜生活的全面繁荣,使大连的夜晚真正地活跃起来,从而带动大连商业及餐饮的发展。

7、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纪念品的开发和促销宣传。旅游文化产品和旅游文化纪念品的开发要注意展示大连的文化特色,要有机地融入大连的文化内涵。可采取旅游品设计大赛的形式,不断提高大连旅游品的设计水准。要着力发展具有大连特色的传统旅游纪念品和新兴工艺品,如贝雕、玻璃工艺品和豆画、青铜制品、麦秸画、发光画等。要大力扶植旅游工艺品市场,使之真正成为旅游者必到的东北地区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的集散地。大连市有关部门应该与企业联手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国宣传大连的特色旅游工艺品,扩大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http://www.ln.xinhuanet.com/dalian/2004meeting/htm/ztzx/110470.htm 你可以看一下。

⑺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什么

旅游吸引物

⑻ 旅游资源的客体和主体分别是什么拜托各位了 3Q

旅游资源的旅游客体是旅游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主体是旅游者(旅游观光者、游客) 你记住就是、什么主体一般都是人类,客体就是人类作用的对象 记得选我满意啊

⑼ 旅游客体的介绍

旅游客客体是指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对广大旅游者产生引诱力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旅游客体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没有旅游资源就构成不了现代旅游活动。

⑽ 旅游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是什么

旅游主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旅游者。是旅游客体的浏览主体。旅游客客体是指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对广大旅游者产生引诱力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旅游客体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没有旅游资源就构成不了现代旅游活动。

相关介绍: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旅游主体是文化的负载者和传播者。旅游主体负载着原有文化内涵。前往相异的文化空间中进行旅行和游览,在将原有文化传播到目的地的同时,也将各地的文化和风俗带回并传播回原有文化环境之中。旅游主体并非是简单的搬运工。

(10)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客体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旅游学界一般认为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具有作为旅游客体的基本属性,但旅游资源与旅游客体不能完全划等号,一切可供旅游主体游览的对象才能算旅游客体,或者说旅游客体未和旅游主体发生联系之前,就不能划入旅游资源的范围。

一部分未经开发的未被人类认识的旅游资源,只能算是潜在的旅游资源,不能算旅游文化中的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学着重研究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分类、范畴、审美,以及旅游资源的抒发、利用和保护;旅游文化学则着重研究作为旅游客体的旅游资源的类别、特点、历史范畴及文化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旅游主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旅游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