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自然环境怎样保护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自然环境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人工环境从广义上讲,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过程中的所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后者也称为社会环境。从狭义上讲,是人类根据生产、生活、科研、文化、医疗等需要而创建的环境空间,如各种建筑,园林等。
社区地域空间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社区的位置、地域大小、气候等)、资源环境(水资源、各种能源、土地、矿物等)和人工环境(交通网、建筑群、各处城乡设施等)三部分。一般说来,社区发展较快的地方,总是地理环境优越,资源能源丰富的地方。地理环境和资源环境作为一种自然环境,对社区的兴衰有重要的影响。人工环境对社区的作用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例如我国城市效能落后,公共建筑严重不足,住宅紧张等,这是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一大问题。社区地域环境的建设应协调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是社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二是地域环境与其他社区构成要素的关系。社区的发展尤其应注重人工环境的建设,建设人工环境应当以自然环境为前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改造,使社会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从美学和科学的角度融为一体,从而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
❷ 怎样保护人文活动旅游资源
(一)正确认识人文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人文资源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也可以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带来巨大的动力,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工具。同样,人文资源也可以成为旅游业的资源,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结合,能使自然景物更具人性化和生命力。一个湖泊与仙女沐浴的结合,一块石头凹痕与人形脚印的吻合,还有望夫石、飞来峰等等,都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有机结合,之后才有趋之若鹜的旅游人群。 但是,人文资源也有其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它不可以被人为所欲为地拿来作为旅游的工具。南方某县意图把当地包装成杨贵妃的故乡并以此招揽旅游人群,但却始终无法调动人们的旅游欲望。原因就是无视人文资源的相对独立性,拿人文资源在旅游业上滥用的结果。可以说,人文资源来自文化资源,而文化是“人类确立自身超越动物性的存在意义的根本所在。一部人类史,说到底是一部自然的人化与自然的文化的历史,是一部动物的生存超拔到人类文化的生存境地的历史”。可见文化以及文学艺术、人文资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要给予文化人以充分的自主、自由创作的空间,明确文学艺术、人文资源的相对独立性,使之与旅游业成为有机的、自然而然的结合。而不是把文化资源与人文资源当作单纯的发展旅游业的工具或附庸。当然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民族的权利,关键是要开发利用得当,不可滥用。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生态要有危机意识,对人文资源要加以保护,加以挖掘、整理与发扬光大。 (二)大力培养具有高文化素质的旅游人才-促进人文资源与旅游业的结合 大多数的情况下,旅游业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结合,如何结合,结合得怎么样,必须由懂文化懂旅游的专业人士进行系统的策划和操作。否则,前述二者的结合就会成为生拉硬扯而显得不伦不类并成为笑柄。为此,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对于懂旅游善管理的高级人才,要舍得本钱引进来,特别是一些专家,他们能够从更高的角度用更科学的方法,对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加以规划,能使一个地区的人文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深圳作为一个从小渔村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其人文资源比很多城市都缺乏,但其旅游业却发展迅猛。“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观澜高尔夫旅游胜地等等,一个个响当当的旅游品牌,是深圳大胆引进和大力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的结晶。可以说,高素质的人员结构正是深圳旅游业的成功之本。 目前很多地方的学校还存在忽视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倾向,或者培养的此类人才不适合旅游市场的需要,再一个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留不住。为此,除了引进高级人才,本地的高校、普通职校还得担负起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重任,地方政府必须进一步改革人才使用、人才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政策,培养起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专业队伍,使人文资源与旅游业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根据当地的文化背景、文化渊源及文化特点。开展横向联系。整合周边旅游文化资源,准确定位旅游城市形象每一个城市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点与人文资源特点,这种特点与自然景物的特点结合,就成为其旅游的特点,也是旅游的吸引力所在。但是,任何一个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城市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城市之间也会互相影响的。一个城市的旅游业对另一个城市的旅游业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发展一地的旅游业必须将该地的旅游业放到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大环境当中,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和融合,使其成为周边大旅游环境的中的一分子,使之成为另一城市旅游的自然延伸与必要补充。所以,发展城市的旅游业应在找准其特点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明确其异同,以准确定位其城市旅游形象。桂林、肇庆、梧州的旅游内涵实质都是山水,怎样突出其鲜明个性,树立起鲜明的形象,并使之家喻户晓,更好地吸引游客,恐怕考虑其山水与人文资源的结合才是关键。 (四)要顺应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开发旅游新概念、新产品 旅游业发展到今天,没有创新就很难有大发展,创新就是要走旅游业与人文资源的结合,发掘不同区域人文资源的特点,使之与旅游业紧密结合,促进旅游业的更大发展。桂林有溶洞,贵州也有溶洞,你必须告诉人们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是什么,才能使游客游了贵州的溶洞还想游桂林的。桂林有甲天下的山水旅游产品,桂林更有闻名中外的文化旅游产品——印象刘三姐与乐满地。梧州有龙母庙,广东悦城也有龙母庙,那你得明确梧州的是龙母太庙,地位更尊贵,才能刺激人们的游玩心理。 (五)集中力量,打造精品,提升品质,同时。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和谐旅游 旅游同经济一样,也必须讲究资源利用,特色突出。讲究档次,突出精品。讲究人性,突出和谐。目前很多地方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却没有突出重点,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平均用力,点多面广,特色不鲜明,旅游产品不上档次,导致其吸引力不强,给人不值一游的感觉。以梧州为例,市区内有建筑人文景观——骑楼城,有龙母文化的龙母庙,有道教的白鹤观,有佛教的四恩寺,还有儒教的圣文院,县市下面有蒙山的太平天国封王建制地,藤县的太平狮山,苍梧的爽岛库区,岑溪的吉太白霜涧,这些景观或者文化底蕴深厚,或者自然特色鲜明。如果能将其中一个加以大力开发,推向市场。都有可能成为梧州的旅游拳头产品。可惜的是开发力量过于平均,使得这些景点与人文资源的结合缺乏深度与广度,不能满足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仅就市区而言,如能将龙母文化及佛道儒有机地统一于遥相呼应的三山(分别为河东、河西、河南的白云山、鹤山、火山)之内,将骑楼城房屋加以改造,使之成为供游客悠闲住宿之地。这样把梧州市区内的旅游资源重组后打造成旅游基础设施齐备、环境和谐,与人文资源结合充分的旅游品牌应是完全可能的。 (六)运用多种方法保护人文资源,将人文资源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 当代人文资源的保护就是每一国家、每一民族、每一地域对自身文明轨迹的保护,是对人类精神财富的守护与发扬,其终极意义,是对人类文明及其生存意义的保护,它对提高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对提高国际竞争力,对达到更高程度的文明水准,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要通过学校、文化场所、传习馆、研究会、演奏会等多种途径,从现在开始,从娃娃抓起,传承和弘扬好民族文化。人文资源的保护还要通过采取政府、市场、法律、社会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那些不符合新形势的人文资源保护体制、机制必须加以改革,以保证文化生态的平衡。在人文资源得以充分保护与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开拓思路,大力促进人文资源与旅游业的结合,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❸ 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旅游资源保护是指维护资源的固有价值,使之不受破坏和污染,保持自然景观和版人文景观的原有特色,对已遭损权坏的旅游资源进行治理。
旅游资源保护包括保护旅游资源所形成的景物、景观、环境和意境。其中,景物就是奇松异石、林木植被等自然风景,以及古今人为的活动物体、历史文物等。景观就是与景物并存的“画面”,包括衬托景物的其他次要的景物。环境就是景物存在的空间环境。意境指的是环境气氛,即环境给人的感受。
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构成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旅游资源,也就没有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旅游资源是脆弱的,常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是可以在一定时间后自行修复,有些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减弱和毁损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资源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自然界赋予的自然旅游资源,也包括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文旅游资源。其中,前者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后者则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资源对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旅游地文化的保护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
❹ 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是什么
你好:保护原则很多哦,各版本教材都有论述,试选摘高峻清华版:保护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经济性、市场导向性、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原则、综合开发原则等。
❺ 如何保护现有的旅游自然文化资源
这个主要是看游客的素质,如果游客的素质好自然会保护环境。
❻ 如何保护旅游资源说说你的看法
最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对行为失当的游客进行罚款。 严格执行旅游资源保护条例。
一、旅游与环保之间的矛盾
既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是可行的,随着大量游人的涌入,必然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即旅游与环保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游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破坏。如游人过量
所造成的三废污染,拆木损花,狩猎禽兽等,都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黑龙江省五大连池自
然保护区,近几年游人大增,有的人为取盆景石,随意砸坏熔岩,使台地上有的地段变得百
孔千疮。
2.在保护区修建宾馆等服务设施,由于工程大,占地面积也大,必然要破坏周围一些景
物。保护区内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将破坏道路两侧的植被,而且公路一开,曲径
通幽的野趣会变成车辆来往的闹市景象,失去游览观赏环境。目前,这种现象在长白山自然
保护区北坡已经出现,在岳烨幽谷中修建宾馆和停车场,砍伐了大片岳烨林;在修建冰场到
天文峰公路的过程中,破坏了大片苔原景观,致使有的地段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3.对保护区管理人员来说,如何协调旅游与环保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
题,既要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又要向游人开放,这个方针本身很可能使管理人员无所适从,
一旦处理不当,往往带来灾害性后果。特别明显的例子要数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这个被
称为“神话世界”、“人间仙境”的全国重点保护区,开放旅游后,游人蜂拥而至,而保护
区缺乏科学管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上过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重,泥石流加快活动,
使晶亮透明的湖泊开始淤塞。此类教训,其他保护区当引以为戒。
二、自然保护区如何开展旅游
自然保护区怎样开展旅游,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首先应对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
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确定正确的开发策略,最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
确保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事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1. 充分认识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前提。作为经营旅游业
务的保护区,既不是原始的禁区,更不是热闹的娱乐场所,而是能够显示自然和历史风貌的
为人们提供适当旅游项目的自然环境。这是与一般的保护区、普通的旅游区的根本区别。要
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广泛宣传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提高管理人员、厂矿企业及广大群
众的认识水平。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自然保护与仟展旅游的关系,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如前所述,自然保护区的首要功能是科研功
能,因而必须保护好各类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而同时资源与环境又是旅游业赖以生存与发
展的基础,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旅游,毁掉资源、环境就是毁掉旅游。理论与实践都表
明,保护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以保护为主,旅游服从保护,以生态效益为主,社会效
益、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以长远利益为主,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果真如此,那么自
然保护工作开展得越好,保护区的地位就越高、对游人的吸引力就越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就越高。继而再将经济收益反馈到保护区的建设方面,即可使保护区走上一条保护
——开发——增值——保护的良性循环之路。
2.摸清旅游资源特色,制定正确的开发策略。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大政方针。特色是
旅游的基础。有特色的保护区才有生命力与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游人。例如笔者经过多
年的调查研究,概括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即:①世界级自然保护区;②神
奇的火山山水游览胜地;③满族的发祥地,朝鲜人民心目中的圣山。针对长白山旅游资源的
特色,笔者认为长白山旅游开发的策略应是:以保护为前提,以生态效益为主,有理、有利、
有节地开发旅游资源,重点突出野趣之山、神奇之山、神圣之山的特点,其战略目标是将长
白山建成世界著名的火山风光保留地。
3.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有效途径。
①进行功能分工。应根据保护区的具体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规划,
尤为重要的是要做好功能分区工作,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
核心区是整个保护区的绝对保护地段,除进行巡护和定期资源普查外,不准进行任何其
他活动,以保持自然状态和储存物种,缓冲区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带,主要作用是保护
核心区,使其免遭破。试验区是保护区内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地段,试验区内可以开展科学
考察、研究和试验以及教学实习,亦可结合自然风景划定区域,开展不影响自然保护的参观
旅游活动。
②健全环保机制。保护区开展旅游,应尽快建立健全三种环保机制:
行政立法机制。包括对到保护区旅游的单位、个人的一系列限制性规定,如人员定额、
禁令和制裁措施等。美国是个发展自然保护事业较早、经验较成熟的国家,在一些自然保护
区的入口,常常立着一块很醒目的标语牌:“进去,只许留下脚印;出来,只许带走照片。
”很值得我国借鉴。
经济计划机制。按时间尺度划分,包括近期、中期、长期规划,它补充行政立法机制,
以经济计划为手段,对保护区旅游事业的发展规模与速度进行宏观调控。
旅游开发的经济核算和有偿使用机制。即补偿因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旅游所造成的损失。
目前国内大多数保护区采取发售门票的办法,而且价格偏高,游人意见大。解决的办法是,
保护区经营、管理人员应以劳力、知识和技能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此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如可为一定数量的游人配备一位导游兼环保工作人员,可谓一举数得。
③慎重对待土木建设。如果说架桥、筑路、修宾馆、建索道等工程项目在一般的旅游区
是可行的话,那么在自然保护区应另当别论,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动辄在保护区核心地段
大建楼堂馆所,然后公路、小径密如蜘蛛网,于是保护区成了现代化闹市,等到该风景城一
建成,风景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关于建造索道的问题,更应引起保护区经营管理部门的高度
重视。建造索道,必须先修路,修路必先伐树、炸山,因此建索道通缆车对自然资源与环境
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所以国外像美国的黄石公园、大峡谷都是绝不允许建造索道的。
④加强科学管理。如何提高保护区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是保护区旅游事业成败的关键因
素之一。在经营思想上,应改变目前“粗放经营”的作法,而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服务
取胜,必要时可适当限制游人人数,以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例如厄瓜多尔政府便对到科
隆群岛(即加拉帕戈斯群岛)旅游的人数严格限制在每年2.5万人以内,任何一个岛上的每
日游客数不得超过90人。在管理方面,保护区可以和附近的乡、镇共管旅游业,做到有责大
家尽,有利大家图,旅游、环保齐头并进。旅游项目的选择,应以知识性旅游为主,在一些
景点挂牌介绍该景点的内容,向游人传授科学知识。保护区内一定要采用线性开发的方式,
严禁游人到处乱跑。主要开展一日游,以减轻游人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总之,只要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部门在旅游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实施科学的严格的管理,
加上其它部门以及广大游人的密切配合,相信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事业定会出现新的局面。
希望采纳一下
❼ 如何保护好原生态景点
保护好原生态景点儿,不要随意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更不要随地大小便,不要往河流里丢放垃圾丢放化学物品或者电池,可以选择多种一些树木来保护好生态环境。
❽ 旅游资源开发中如何保护当地环境
旅游资源遭到受破坏是由于破坏资源的人就是自己,这涉及到国家政策、人文自身素质,举个很小的例子,“践踏草坪”这是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词汇,但就是在已经理解的情况下,还是肆无忌惮!如果保护旅游资源国家是要花大力气创造一种新的旅游氛围的!
自然因素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是人力不可抗力因素,如果想克服这种因素,盖天棚吧!
自然因素就主要是退根还林方面`~~~
第一章旅游资源概述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 二、旅游资源的形成 三、旅游资源的特征 四、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相互关系 五、部分常见旅游名词基本概念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分类的概念与目的 二、分类原则与依据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二章旅游资源分类介绍 第一节自然旅游资源 一、地文景观 二、水域风光 三、生物景观 四、天象与气候 第二节人文旅游资源 一、遗址遗迹与遗物 二、建筑与设施 三、人文活动 四、旅游商品与纪念品 第三节其他旅游资源 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功能 一、旅游资源的观光功能 二、旅游资源的休闲度假功能 三、旅游资源的娱乐功能 四、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 五、旅游资源的社会功能 六、旅游资源的经济功能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旅游资源调查与价值评估 第一节旅游资源调查 第二节旅游资源价值评估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旅游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旅游资源保护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理论的产生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五章旅游资源保护管理体制与政策法规 第一节旅游资源保护管理体掉介绍 第二节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六章旅游资源保护的方法 第七章旅游资源开发概论 第八章旅游产品开发概论 第九章旅游地开发规划概论 第十章专项旅游规则设计概论 (打的好辛苦,给点分)
❾ 怎样保护旅游资源
最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对行为失当的游客进行罚款。 严格执行旅游资源保护条例。
一、旅游与环保之间的矛盾
既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是可行的,随着大量游人的涌入,必然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即旅游与环保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游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破坏。如游人过量
所造成的三废污染,拆木损花,狩猎禽兽等,都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黑龙江省五大连池自
然保护区,近几年游人大增,有的人为取盆景石,随意砸坏熔岩,使台地上有的地段变得百
孔千疮。
2.在保护区修建宾馆等服务设施,由于工程大,占地面积也大,必然要破坏周围一些景
物。保护区内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将破坏道路两侧的植被,而且公路一开,曲径
通幽的野趣会变成车辆来往的闹市景象,失去游览观赏环境。目前,这种现象在长白山自然
保护区北坡已经出现,在岳烨幽谷中修建宾馆和停车场,砍伐了大片岳烨林;在修建冰场到
天文峰公路的过程中,破坏了大片苔原景观,致使有的地段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3.对保护区管理人员来说,如何协调旅游与环保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
题,既要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又要向游人开放,这个方针本身很可能使管理人员无所适从,
一旦处理不当,往往带来灾害性后果。特别明显的例子要数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这个被
称为“神话世界”、“人间仙境”的全国重点保护区,开放旅游后,游人蜂拥而至,而保护
区缺乏科学管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上过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重,泥石流加快活动,
使晶亮透明的湖泊开始淤塞。此类教训,其他保护区当引以为戒。
二、自然保护区如何开展旅游
自然保护区怎样开展旅游,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首先应对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
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确定正确的开发策略,最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
确保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事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1. 充分认识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前提。作为经营旅游业
务的保护区,既不是原始的禁区,更不是热闹的娱乐场所,而是能够显示自然和历史风貌的
为人们提供适当旅游项目的自然环境。这是与一般的保护区、普通的旅游区的根本区别。要
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广泛宣传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提高管理人员、厂矿企业及广大群
众的认识水平。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自然保护与仟展旅游的关系,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如前所述,自然保护区的首要功能是科研功
能,因而必须保护好各类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而同时资源与环境又是旅游业赖以生存与发
展的基础,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旅游,毁掉资源、环境就是毁掉旅游。理论与实践都表
明,保护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以保护为主,旅游服从保护,以生态效益为主,社会效
益、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以长远利益为主,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果真如此,那么自
然保护工作开展得越好,保护区的地位就越高、对游人的吸引力就越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就越高。继而再将经济收益反馈到保护区的建设方面,即可使保护区走上一条保护
——开发——增值——保护的良性循环之路。
2.摸清旅游资源特色,制定正确的开发策略。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大政方针。特色是
旅游的基础。有特色的保护区才有生命力与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游人。例如笔者经过多
年的调查研究,概括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即:①世界级自然保护区;②神
奇的火山山水游览胜地;③满族的发祥地,朝鲜人民心目中的圣山。针对长白山旅游资源的
特色,笔者认为长白山旅游开发的策略应是:以保护为前提,以生态效益为主,有理、有利、
有节地开发旅游资源,重点突出野趣之山、神奇之山、神圣之山的特点,其战略目标是将长
白山建成世界著名的火山风光保留地。
3.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有效途径。
①进行功能分工。应根据保护区的具体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规划,
尤为重要的是要做好功能分区工作,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
核心区是整个保护区的绝对保护地段,除进行巡护和定期资源普查外,不准进行任何其
他活动,以保持自然状态和储存物种,缓冲区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带,主要作用是保护
核心区,使其免遭破。试验区是保护区内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地段,试验区内可以开展科学
考察、研究和试验以及教学实习,亦可结合自然风景划定区域,开展不影响自然保护的参观
旅游活动。
②健全环保机制。保护区开展旅游,应尽快建立健全三种环保机制:
行政立法机制。包括对到保护区旅游的单位、个人的一系列限制性规定,如人员定额、
禁令和制裁措施等。美国是个发展自然保护事业较早、经验较成熟的国家,在一些自然保护
区的入口,常常立着一块很醒目的标语牌:“进去,只许留下脚印;出来,只许带走照片。
”很值得我国借鉴。
经济计划机制。按时间尺度划分,包括近期、中期、长期规划,它补充行政立法机制,
以经济计划为手段,对保护区旅游事业的发展规模与速度进行宏观调控。
旅游开发的经济核算和有偿使用机制。即补偿因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旅游所造成的损失。
目前国内大多数保护区采取发售门票的办法,而且价格偏高,游人意见大。解决的办法是,
保护区经营、管理人员应以劳力、知识和技能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此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如可为一定数量的游人配备一位导游兼环保工作人员,可谓一举数得。
③慎重对待土木建设。如果说架桥、筑路、修宾馆、建索道等工程项目在一般的旅游区
是可行的话,那么在自然保护区应另当别论,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动辄在保护区核心地段
大建楼堂馆所,然后公路、小径密如蜘蛛网,于是保护区成了现代化闹市,等到该风景城一
建成,风景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关于建造索道的问题,更应引起保护区经营管理部门的高度
重视。建造索道,必须先修路,修路必先伐树、炸山,因此建索道通缆车对自然资源与环境
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所以国外像美国的黄石公园、大峡谷都是绝不允许建造索道的。
④加强科学管理。如何提高保护区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是保护区旅游事业成败的关键因
素之一。在经营思想上,应改变目前“粗放经营”的作法,而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服务
取胜,必要时可适当限制游人人数,以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例如厄瓜多尔政府便对到科
隆群岛(即加拉帕戈斯群岛)旅游的人数严格限制在每年2.5万人以内,任何一个岛上的每
日游客数不得超过90人。在管理方面,保护区可以和附近的乡、镇共管旅游业,做到有责大
家尽,有利大家图,旅游、环保齐头并进。旅游项目的选择,应以知识性旅游为主,在一些
景点挂牌介绍该景点的内容,向游人传授科学知识。保护区内一定要采用线性开发的方式,
严禁游人到处乱跑。主要开展一日游,以减轻游人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总之,只要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部门在旅游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实施科学的严格的管理,
加上其它部门以及广大游人的密切配合,相信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事业定会出现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