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发展 » 中国东盟旅游发展

中国东盟旅游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3-05 08:03:26

1. 中国走向东盟国家的主要产业有什么类型

中国-东盟关系已经是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关系。除经贸关系外,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双边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文化产业本身也带有经济行业的性质),日益凸现其重要地位。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产业交流成就斐然在与东盟的文化产业交流方面,广西可以说是行动早,收获大。随着中国-东盟关系的不断发展,广西文化部门本着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国以及广西文化影响力的宗旨,与东盟开展了大量文化产业方面的交流活动,如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与东盟国家展开了各种文博、 会展节庆和文化创意交流活动,举办多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在广西培训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人才、艺术人才,合作开发中国-东盟旅游工艺美术品,广西的多个文艺团体多次赴东盟国家演出,与东盟学者共同探讨文化产业交流的一些学术问题和对策,广西与越南边境地区开展多种文化交流活动等等。广西还策划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展,到东盟国家合作建设山水实景演出,建立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园,中国-东盟文化博览园、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物流园区、中国(广西)-东盟文化交流信息库、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信息网络、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刊物、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文化年、中国-东盟出版文化创意基地、中国-东盟国际海滨影视城、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等。这些实际行动表现出广西在对东盟文化产业交流方面有很好的创意以及首先建设与东盟文化产业交流平台的正确战略。国家文化部肯定了广西的成绩,并将中国与东盟的一些国家层面的文化交流活动交由广西来办,还批准或支持了广西与东盟文化交流的一些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去年的中越青年万人大联欢(文艺活动是主要内容之一)广西也圆满举办。中国文化对东南亚国家有着悠久的影响,例如,越南老一代革命家中有些人汉学功底很深,是“中国通”。但随着老一代的离去,亟须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欣喜的看到,近年来,由于接收了数以千计的来自东盟国家的留学生,新一代“中国通”正在崛起,从而使双边文化交流和各方面的交流后继有人。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广西或东盟的文化界人士互访。建设了一批广西文化产业的外向型特色品牌,广西的一些文化团体多次随政府代表团赴东盟国家演出,为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配合政府外交,促进经贸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广西还与周边国家一些省份的文化部门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使文化合作交流成为双方经常性、规范化的合作项目。广西首府南宁市荣获了“2008年中国节庆产业十大节庆城市”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创意城市文化名片”。广西在中国文化的外交工作中,也尽到了一份力量。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还发展到了红色文化、生态文化、长寿文化等方面。文化部门与教育、旅游、体育、广电、新闻出版部门合作,参与合作的行业涵盖了文化产业的10多个门类。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大大提高了广西在东盟国家的知名度,有利双边经贸关系的拓展。 展望未来 前景无限建立和谐世界,是中国对外交往的良好愿望。而发展文化产业的对外交流,能促进中国与各国人民之间在精神方面的沟通,增进了解和感情,使各国人民更加和谐相处,从而有利于经贸关系(况且,文化产业本身也是一个经济产业),而且“洋为中用”、“百花齐放”也有利于我们吸取外国文化的精华,从而有利于中国自身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如期建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广西文化产业可以利用该自贸区提供的种种便利,加速走向东南亚,既能获得上述的文化、外交方面的收益,又能获得经济、贸易方面的收益,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广西在发展与东盟文化交流方面有着诸多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除了距离近,来往方便(因而交流成本低)外,我们还应看到,中国文化与东盟文化同属东方文化体系,都具有东方文化那种和谐、优雅、含蓄、天人合一的特征,因此,中国文化更能在东南亚找到知音,引起东盟国家民众心灵的共鸣。东盟国家从总体上还不属于发达国家,加上旅游业在各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东盟国家向来重视将本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形成产业,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民族品牌的文化产业是东盟各国展馆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越南展馆的水上木偶戏表演,马来西亚展馆的民族歌舞表演,多国展馆的民族美术工艺品展销等),东盟各国如此重视文化产业,这也为广西文化产业走向东南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广西还有一大优势是中国其他省区所不具备的,那就是广西是中国唯一一个与东盟国家海陆皆连的省区,因此,广西既能与东盟陆地国家进行陆地文化(如“山文化”、“林文化”)的交流,又便于与东盟国家进行海洋文化的交流。文化的交流必须以语言为基础,广西拥有全国最大的东盟小语种人才培养基地,这又是广西的一大优势。广西在民俗文化方面也与东盟有许多近似之处。广西有些文化品牌在东盟国家已相当有名气,如《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铜鼓、壮锦、壮族歌舞、珍珠雕刻、人物雕刻、旅游文化等等。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广西与东盟各国互到对方旅游的人数很多,这就为旅游文化产业(含旅游纪念品)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2. 为何说中国游客成东盟旅游主力

目前,中国—东盟国家互为重要的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中国是东盟第一大客源国。去年双方人员往来突破3800万人次,每周有2700架次航班往来于中国与东盟国家。

中越边境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两国跨境旅游合作可谓“多点开花”。广西与越南的陆地边境线长达1020公里。广西近年来积极与越南高平、谅山、广宁等地加速建设跨境旅游合作项目,目前已形成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实验区、边关风情旅游带“两区一带”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此外,中越两国还携手推进国际红色旅游合作开发项目。广西龙州县加快建设“中越红色旅游国际创建区”,计划与越南联合开发“胡志明足迹之旅”专题旅游线路,建成体现中越两国友谊的标志性红色旅游文化园。

3. 中国已成为东盟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了吗

据报道,随着中抄国和东盟国家交往日趋紧密,赴东南亚国家旅游的中国游客逐年增多,中国和东盟之间的旅游合作正朝着提质升级的方向深入发展,中国已成为东盟最重要旅游客源地。

分析人士表示,现在中国游客更倾向于自由行,希望参与当地人生活,与他们交朋友,更想了解当地的历史风貌和民俗文化,因此泰国政府正在调整旅游发展策略,更好满足中国游客的需求。

4. 东盟对中国的发展何意义

意义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与东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的团结合作,也有利于东盟在国际事务上提高地位、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规模,促进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为区域内各国人民谋求福利。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增长也有积极作用。

政治意义
1、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来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助于中国和东盟全面、深入、快速发展友好关系。维护东亚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从建立国际新秩序来看,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
3、从提高东盟的国际地位来看,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有助于东盟在国际社会事务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

经济意义
1、使双方获得“贸易创造”效益 。
2、使双方获得投资增长效益 。
3、使双方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
4、推动双方经济发展http://ke..com/view/856814.htm

5. 中国加入东盟有什么利益

全面贸易便利

今年8月,云南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朱振明研究员在泰国考察时注意到,原先被高价澳洲苹果垄断的泰国市场上,现在随处可见2-3元人民币一个的中国陕西“红富士”。与此同时,在昆明的水果市场上,原先售价高达每公斤28-30元的榴莲,现在的价格仅为每公斤12元。

这是2003年10月1日先行实施的“早期收获方案”下的中泰蔬果零关税给两国消费者带来的甜头。中国向泰国出口其基本不能生产的苹果、 梨、猕猴桃、红提等北方温带水果,而泰国龙眼、榴莲、山竹、荔枝、木薯等热带水果也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此次万象峰会之后,高兴的将不仅是水果商人们。

梅新育说,按照惯例,此次签署的《货物贸易协议》中应当有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减让表、规定逐步实现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和零关税的时间表,以及各方在有关政策变动时的权利和义务(如事先通报对方)和贸易便利化措施。

中国和东盟2003年的贸易总额已达782亿美元,今年预计将突破1000亿美元。可以想见的是,在未来数年以及更远的将来,数以千亿计的商品将通过云南、广西和贵州等西南省份,在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无障碍流通。

好处还不止这些。根据拟定中的自由贸易区协议,中国和东盟之间的服务贸易也将实行全面“互惠”:简化金融手续、共建交通网络、开放旅游市场。这些都将给商人和普通消费者带来最易感知的便利。

旅游方面,已有学者提出“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圈”的远景。2003年1月,东盟旅游部长一致同意实施2002年11月签署的《东盟旅游协议》,计划在2005年实现东盟国家居民在本地区免签证旅游。

这就意味着,中国只要与东盟某一个国家互免签证,中国游客将可以在不久的将来畅游东盟10国。由于中国游客撑起了东南亚旅游的近半壁市场,这个可能性非常之大。

在朱振明看来,万象协议将带来的最大“更新”有两个:一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将从统计数字物化为实实在在的便利,二是云南、广西、贵州将从改革开放的“末梢”变成“前沿”。

除了货物贸易以外,金融、交通、旅游的大发展将给昔日封闭的西南带来多少商机,也许无人能够估算。惟一可以肯定的是,从2004到2010再到更远的未来,“西南”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热点。

6.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迅速升温,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明显更快。2007年


小题1:C
小题2:B

7. 旅游合作可以促进中国和东盟的关系吗

据报道,日前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专现政策沟通、设属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旅游合作将促进中国—东盟民心相通。

希望旅游可以促进中国和东盟的发展!

8. 东盟国家来中国大陆旅游的特点如题 谢谢了

中国东盟自贸区游客可实现免签证旅游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成为版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权易区,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一个由11个国家组成、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自此,中国13亿人口与东盟地区的6亿人口被联系在同一个市场中。 “不用护照,也不用签证,以后出境去东南亚游玩将像在国内一样方便。”中国国际旅行社的销售代表杨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作为自贸区合作框架中的重要部分,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目前已进入积极筹建阶段。合作区建成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游客可实现区内免签证旅游。今后,中国内地居民只要凭边境旅游通行证,甚至是只带一个身份证,就能在越南全境旅游观光。 杨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未来旅游业界可能利用两地游客的‘互换’来进行包机运作,旅游费用将直线下降。”新马泰一直位居中国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前10位,杨威预计,未来到东盟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旅游的人将会增多,而且自驾车游客将会越来越多。

9. 中国游客成东盟旅游主力了吗

今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旅游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优先方向。目前,中国—东盟国家互为重要的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中国是东盟第一大客源国。去年双方人员往来突破3800万人次,每周有2700架次航班往来于中国与东盟国家。

日前举办的2017中国 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现场看到,一条从广西防城港至越南的海上邮轮旅游航线吸引大批游客关注,沿途停靠下龙湾、岘港、芽庄,被称为是最美的越南海上之旅。如今,中国游客从广西到越南旅游非常便利。去年11月,从广西东兴口岸去越南芒街旅游实现了跨境自驾游,至今中越共有200多辆车参加跨境自驾游。今年1月,中越“两国四地”黄金旅游线路在东兴启动,进一步拓展了跨境旅游线路。

中越边境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两国跨境旅游合作可谓“多点开花”。广西与越南的陆地边境线长达1020公里。广西近年来积极与越南高平、谅山、广宁等地加速建设跨境旅游合作项目,目前已形成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实验区、边关风情旅游带“两区一带”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此外,中越两国还携手推进国际红色旅游合作开发项目。广西龙州县加快建设“中越红色旅游国际创建区”,计划与越南联合开发“胡志明足迹之旅”专题旅游线路,建成体现中越两国友谊的标志性红色旅游文化园。

厉害了我的祖国。

10. 中国东盟给广西发展带来了什么

近年来,在双边睦邻友好关系顺利发展的基础上,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取得了新的进展。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数字显示,东盟已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自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2003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性的7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张晓钦说,自由贸易区通过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措施,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更大的市场规模,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通过政府间的谈判与协商,有利于建立更加开放、便利的投资机制,为企业之间开展合作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发展环境。因此,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我国第一个以自由贸易区为依托的博览会,是在中国和东盟双边关系不断发展、经贸合作政策不断出台、投资机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举办的,有政府的推动保障,有双方的协定为引导,将会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而不断创新和发展。

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副局长郑军健认为,博览会的特点是双向的,有利于促进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进一步推动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博览会不仅要扩大我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也将促进东盟对中国的出口;不仅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推动国内企业到东盟投资办厂,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同时也为东盟企业来华投资创造机会,提供便利。"

根据《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早期收获"计划,中国和东盟国家最迟在2004年初开始下调农产品的关税,到2006年约600项农产品的关税降为零。其中,中国和泰国已经从去年10月1日开始对蔬菜和水果的188项税目产品实施了零关税。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创造的涵盖中国与东盟两个大市场所带来的无限商机,吸引着世界参展商和采购商的目光。记者10月初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获悉,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有2500余家企业报名参展,申请使用展位已经超过4420个。参展范围涉及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电子信息、医药保健、汽车及摩托车、五金矿产、化工原料、轻工工艺、服装纺织等11个行业200多种商品。

"泛珠三角"合作打造"加速器"

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为东盟各国搭建了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也将为我国新近启动的最大区域经济版块——"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进入东盟各国开辟了一条捷径。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表示,泛珠三角经济区位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接合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泛珠三角经济区合作,共享自由贸易区商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从地理和交通区位上看,广西在"泛珠三角"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东接广东,水陆空三路前往广州都十分便利;而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也已开通,连接了成都、重庆、贵阳、南宁等西部主要城市。目前广西正在加紧修筑经梧州至广州、经百色至昆明的高速公路。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贸易区中的物流枢纽的地位十分显著。广西是中国惟一一个与东盟国家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东南亚至南宁的各条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000多公里,沿北部湾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海上良港,既是中国西部地区的出海口,也是距离东南亚最近的港口,东盟国家的商品可以从这里走向"泛珠三角"九省区。

泛珠三角经济区各地政府和企业普遍看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带来的机遇。今年4月,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为团长的广东党政代表团对广西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期间,两广企业在广西南宁签订了总投资达486亿元的100个项目合同。此举标志着2003年7月由广东率先倡导的泛珠三角经济区建设获得突破性进展,由过去的务虚阶段步入实质性阶段。

作为泛珠三角经济区两个重要成员——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表示愿意推动两地企业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今年6月上旬,广西代表团赴香港、澳门推介中国—东盟博览会。这是泛珠三角经济区启动后,区域内第一个到港澳考察的省区代表团。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表示愿意在南宁建设香港、澳门商业街。

除粤港澳外的泛珠三角经济区其他省区如何从中国—东盟博览会受益?曹伯纯指出,"服务东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是广西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宗旨。广西将为包括泛珠三角经济区在内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供服务的平台。广西将充分发挥西南出海通道的作用,与华南、西南各省区市进行大合作、大联合,联手共建区域大市场,联手开发优势资源,联手推进产业对接,联手盘活存量资产,联手开拓东盟市场,最终促进泛珠三角经济区与东盟经济圈的对接互动,开创两大经济区联合发展的新局面。

广西跨越发展安装"新引擎"

广西大学商学院的范小俊教授认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定址南宁是广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证明。广西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及巨大的发展潜力将吸引国内外的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该区域聚集,并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在第一个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就是直接拉动经济增长。首当其冲的是投资拉动。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为了推动具有18亿人口、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盛会,这就需要高质量的相关配套建筑设施、商贸设施、交通设施、通讯设施、环保设施等等。

其次是消费拉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将吸引人数众多的海内外客源到广西寻找商机、洽谈合作、考察学习,强力刺激消费进而拉动广西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第二个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会展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为其服务的相关产业,如商业贸易业、建筑业、传媒业、旅游业、餐饮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都会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筹办召开而直接受益。

不仅如此,中国—东盟博览会还将成为广西各商家、各产业开拓视野的窗口,把握商机和感受竞争的教育过程,熟悉和运用国际惯例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的实践平台。

在第三个层面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加速生产要素的整合,提升南宁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广西所具有的发展大通道经济的优势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定址南宁所带来的利好因素,将大大提升广西整合全区生产要素的速度。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日益向以南宁为中心的区域发展、聚集,其辐射效应也随之增强,由此带动周边城市乃至周边省区的共同发展。

与此同时,国内外众多企业也将前所未有地关注和聚集广西。广西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通道优势、政策优势和发展潜力等将吸引这些企业落户广西、投资广西。事实上一些有先见的大企业、知名企业早已开始行动,到广西投资建厂、设立办事处或与广西的企业合作发展。今年以来,美国铝业公司、沃尔玛、时代华纳和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印尼金光集团、马来西亚百盛等一大批世界著名企业纷纷前来广西投资。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由中国—东盟博览会带来的巨大辐射效应将在八桂大地充分显现出来。 (完)

零关税政策带来中国和东南亚果蔬贸易繁荣

榴莲、芒果、火龙果、山竹、龙眼……这些从毗邻广西的泰国、越南等国进口的水果,近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南宁街头巷尾的水果零售摊。11月3日开幕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期间,南宁市街头随处可见的东盟国家特产,更从心理上拉近了人们对东盟的距离。
2003年10月1日,中国与泰国之间取消了188项水果和蔬菜产品的关税,媒体称之为“用农产品轻轻推开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第一扇大门”。这扇大门很快就变得有些拥挤,到2004年第一季度,中泰两国水果蔬菜贸易额已达1.14亿美元,其中进口9963.2万美元,其中水果3022万美元,蔬菜6941.2万美元,同比增长分别接近和超过150%;出口1389.1万美元。

如此快速的增长,得益于中国东盟之间果蔬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中国荔枝之乡”广西钦州市农业专家黄德健说,东南亚出产的榴莲、山竹、红毛丹等热带水果仅在中国少数地区能种植,而中国北方地区的苹果、鸭梨、葡萄、哈密瓜、马铃薯、洋葱等农产品则是东南亚缺乏的,互通有无成为必然;而双方都出产的龙眼、香蕉、荔枝、西红柿等果蔬的上市时间存在季节性差异,“农产品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决定了扩大双边贸易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越南最大的水果进出口企业果菜农产总公司负责人范克炯先生说:“越南人很喜欢中国出产的温带水果,与过去不同的是,他们对水果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次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中国北方水果琳琅满目,显示出客商打入东盟市场的强烈欲望。新疆亚鑫国际经贸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许洪敏告诉新华社记者,他们生产的番茄酱专供出口,此次参展就是为了打开东盟市场。中国和东盟大部分国家都属于农业国。一些人士指出,与水果相比,中国蔬菜的优势更为突出,如果说中国是东盟热带水果的巨大消费市场,那么东盟对中国蔬菜的需求市场则潜力无穷。广西凭祥市商务局官员麦建军说:“‘早期收获’计划使中国各农业主产区面临着调整果蔬种植战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把握东盟商机的挑战。”农产品成为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亮点,在专门设立的农产品展厅里,展示着品种繁多的各种瓜果菜蔬。在开幕后第一天,中国农垦系统与东盟签订了23个合作项目,包括异地合作兴建种植、加工项目,表明贸易对投资的推动,涉及金额达165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