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成功案例
http://www.yisoubook.com/c4294/c4438/c4453/w70970.htm
老兄,你自己去看内看容
㈡ 旅游产品开发成功案例分析 为什么能成功
兄弟,旅游产品内容很广泛的。通常我们可以指:
1)旅游纪念品;
2)旅游景点;
3)旅游饭店及相关组合产品;
4)旅行社线路。等等。
所以,你要说具体一点大家才好发表意见呢。
㈢ 国内外有哪些旅游开发的经典案例
广州智汇的海南三亚凤凰岛项目,湖南长沙大王山项目,福建漳州双鱼岛项目都是一些经典的旅游开发项目。
㈣ 旅游界十大经典案例
中国旅游界的十大经典案例之一
姚女士在黄定居多年,不久前一远客来访。她们外出游玩时途经磁湖,对方对磁湖风光大为惊叹,连称堪比杭州西湖。朋友的大呼小叫令姚女士哑然失笑:此景司空见惯,从没觉得有多美。
在一媒体工作的吴女士也有同感。此前央视曾播放举世闻名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这一考古发现,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朋友为此特意来电追问:黄石还藏有这样的“国宝”,怎么从没听你说起?吴女士纳闷地答,自己从小就知道有这回事,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市民柯先生也表示,家里来了远客不知道带到哪里去玩,“因为感觉黄石没什么好玩的景点。”
市民对家乡景点集体性漠视的背后,是重工业城市给黄石人留下的深刻烙印——近百年来,黄石人陶醉在“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史诗般的美好感觉里,却忽视了身边还有这样一些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黄石第一旅行社负责人巫剑对此悟得极深。1990年亚运会期间她在报纸上看过一则花絮:两人吵架 ,旁观者说不要吵了,看完亚运会完了再吵吧,于是两人立刻安静下来继续关注赛事。“我们的旅游文化也需要在全民中达成一种共识,就像杭州西湖之所以被称为人间天堂,当地人首先对自己的文化有认同感,觉得杭州就是天堂。而这种认同感需要政府引导 。”她认为,黄石市民需要一种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才会自豪地主动地去宣传它。“你自己都不热爱,别人将更难认同。”
作为城市营销的一部分,黄石还需要以更多元化的方式来宣传自己。多年前,外地人多是通过冶钢、华新、美尔雅等知名企业和产品知道黄石,近年来透过世界冠军程菲来认识黄石。而作为拥有着独特旅游资源的黄石来说,通过旅游产品来推介城市则更为直观。
而现实的情况是,市民普遍对本地景点认识不足,更谈不上口碑宣传,反而是趋之若鹜追逐外地景点。一些外地较成熟的景区乘虚而入,借助其凌厉的营销攻势,使黄石旅客成了竞相争抢的“香饽饽”。一个典型的细节是,桂林一家旅行社在黄石成功营销,成为了中国旅游界的十大经典案例之一。
另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黄石游客往外跑,来黄石的游客却很少。目前来黄的旅游团极少,多是企业商务团体或亲朋走动。于是黄石尴尬地成为了旅游输出地。“我们是跛腿在走路。“一位旅行社负责人说,作为黄石的旅行社,不仅把游客送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更希望把五湖四海的客人接到黄石来玩,但现实并不乐观。据初步统计,游客输出与输入之比在9:1左右,即10个游客中,有9个黄石人外出旅游,仅有一个人来黄。
向东方称,黄石的“创优”工作的确没有达成全市人民的共识,市民普遍感觉难度很大。她认为,民众的这种感觉有着多方面原因,客观上黄石的旅游发展得不够,品牌景区缺位,至今没有一个4A景区。但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基本要求》中,有几条“硬性规定”是申报城市必需逾越的门槛:旅游总收入要在本市GDP比例中至少要达到6%;旅游外汇收入至少要达到1000万美元。“尽管我们离这两个数字还有距离,但这两项我市每年在以50%甚至更高的增幅在上升,3年之后肯定可以达到要求。”目前我市仙岛湖和国家矿山公园非常有希望冲击4A级旅游景区。一旦成功,将是黄石申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重要砝码。
届时有了品牌景区作底气,想必黄石人都会开始正视身边熟视无睹的景点,除了旅行社,我们每一个市民,每一个部门,都是黄石旅游的推销员。
㈤ 一个案例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原则的。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 个性原则(=独特性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的中心原则。要尽最大可能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包括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努力反映当地文化,“只有民族的旅游资源,才是世界的旅游吸引物”。个性-特色-吸引力,
(二) 市场原则
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结合资源状况,积极寻求与其相匹配的客源市场,确定目标市场,以市场需求变化为依据,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例如,当前旅游需求正在由大众型观光游览式向个性化、多样化、参与性强的方向发展,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增加活动项目品种,设计多样的、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项目,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趋势。
(三) 效益原则(能到赚钱)
经济利益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要进行旅游经济投入-产出分析,确保旅游开发活动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
(四) 保护原则
制定保护资源的切实方案,防止资源原貌和环境的破坏。
(五) 综合原则
围绕重点项目,挖掘潜力,逐步形成系列产品和配套服务。
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守的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做到有利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旅游资源开发时要与保护紧密结合,突出重点景区、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留有余地。对生态环境脆弱的资源要慎重开发。所有开发项目应作出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
㈥ 求旅游项目成功实现旅游产业升级的案例。
福建龙岩抄新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这个项目就成功实现了福建新罗的旅游产业升级,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规划设计时,根据新罗区旅游资源的富集度、对外交通的便捷度以及旅游发展基础,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将新罗旅游产业规划布局为:一环,一心,四区,其中:
1. 一环:新罗多彩旅游环线;
2. 一心:商务度假及集散服务中心;
3. 四区:滨水休闲度假区(北部),生态宜居体验区(西部),创意文化展示区(南部),郊野休闲拓展区(东部)。
具体的详细案例,你可以去他们的网站看看,上面还有图片,可以比较直观的了解。
㈦ 中国旅游地产开发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1、主题公园+地产
首先是华侨城 比如深圳欢乐谷 北京欢乐谷 成都欢乐谷等
其次版还有宋城股权份开发的杭州宋城 广州长隆集团开发的长隆乐园 大连海昌开发的水公园等
2、旅游商业地产
比如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杭州清河坊、北京前门等旅游休闲商业街区
3、旅游度假区住宅项目
很多 最常见的是“高尔夫球场+高尔夫别墅” 比如昆明的春城高尔夫 深圳观澜高尔夫 等; 也有的直接就是风景区周边的纯住宅 什么黄山、海南都有
4、大型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包括公园、地产、球场、酒店、商业等)
最有代表性的开发商是华侨城和港中旅,比如东部华侨城和港中旅的海泉湾
㈧ 生态旅游有哪些成功案例
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中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会和1999年国家旅游局的“99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虽然大幅度推进了中国的生态旅游实践,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在2001年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 个。但是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由于受到旅游市场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传,并没有提升旅游经济,更没有把具体的资源展示的机会。 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
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中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
1)山岳生态景区,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为代表。
2)湖泊生态景区 以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为代表。
3)森林生态景区 以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为代表。
4)草原生态景区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为代表。
5)海洋生态景区 以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等为代表。
6)观鸟生态景区 以江西鄱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等为代表。
7)冰雪生态旅游区 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等为代表。
8)漂流生态景区 以湖北神农架等为代表。
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 以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为代表 。
㈨ 传统节日的旅游开发的案例
这个算比较成功跟有名气的
西双版纳神奇美丽的热带雨林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犹如人间仙境,令人如痴如醉。
概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南部,云南省南部边陲。地处99056’E—101050’E,21008’N—22036’N,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东北面与江城县、思茅市毗连,西北面与澜沧县接壤,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连壤,边界国境线长达966.29千米。全州辖景洪、勐海、勐腊1市2县,40个乡镇,驻有10个国营农场,7个中央、省属科研单位。
人口不多民族多———文化独特
西双版纳全州总人口不足百万,却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布朗、彝、基诺、瑶、壮、回、苗、景颇、佤等13种世居民族,其中傣族占总人口的34%,汉族占25%,其他少数民族占41%。基诺族是西双版纳独有的少数民族。
以傣族为主的10多种少数民族形成并保留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众多历史遗迹、佛塔、亭井、佛寺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和村寨、民族节日、宗教和民族风情,构成独特而多样的人文景观。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令人神往。哈尼族的“嘎汤帕节”、布朗族的“桑勘比迈节”、基诺族的“特懋克节”、瑶族的“盘王节”、拉祜族的“扩塔节”,都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被誉为“东方的狂欢节”的傣族“泼水节”更是让人乐而忘返。
旅游开发起步早———知名度高
西双版纳的美名,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蜚声海内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西双版纳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双版纳抓住机遇,依托州内两个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具有典型性和多样性热带雨林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旅游产品,以傣族为主体的多种少数民族风情文化民俗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业,较早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区,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全州共有东西南北7条国内外旅游热线,有景区、景点120多处,A级以上精品旅游景点10处,其中AAAA级景点3个(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原始森林公园),AAA级景点2个(野象谷、热带花卉园),AA级景点3个(民族风情园、曼听公园、勐泐文化园),A级景点3个(曼飞龙笋塔、勐遮景真八角亭、打洛独树成林)。开通了中缅、中老旅游线路,正在建设水、陆、空并举的中、老、缅、泰四国旅游环线。
目前,西双版纳州正围绕形成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这一核心,以实现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跨越的目标,倾力构筑“一个中心、三大旅游区、三级旅游点、四条旅游主线,七大旅游产品”的西双版纳旅游新格局。
边境线长口岸多———区位优越
西双版纳国境线长966.3公里,是我国连接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的枢纽,也是我国大西南和东南亚两大市场对接的结合部、窗口、前沿和基地。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穿州而过,一江连中、老、缅、泰、柬、越六国。从景洪顺江而下可直达缅甸、老挝、泰国,不久可直通柬埔寨和越南。州内现有景洪港、磨憨口岸、西双版纳机场等水、路、空3个国家级口岸和一个省级口岸打洛,有6条主要过境通道直通老挝和缅甸,此外还有60余条边境通道。
西双版纳是我国进入东南亚最便捷的水陆通道。在西双版纳众多的口岸、通道中,磨憨口岸是中国与老挝的唯一国家级口岸,现有3条柏油路直通老挝北部3省。省级口岸打洛到缅甸景栋86公里,到仰光989公里。西双版纳机场航空口岸现已开通了成都、广州、上海、北京等9条国内航线和2条通往泰国曼谷、老挝琅勃拉邦的国际航线。
突出的区位优势,使西双版纳成为四通八达的对外开放地区。国内外客商齐聚西双版纳,对外贸易红红火火。中国的牛和梨、苹果、大蒜等农副产品,轻工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西双版纳运往老、缅、泰等东南亚各国,泰国的热带水果、大米、海产品等,又从西双版纳纷纷发往内地,物流畅通,进出两旺。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西双版纳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西双版纳州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坚持科教兴州、开放活州、生物富州、旅游强州、依法治州的基本思路,提升优化粮食、橡胶、蔗糖、茶叶等传统产业,重点培育林业、旅游与文化、电力、畜牧、云麻、傣药等新的支柱产业,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配合上级加快建设昆曼公路、澜沧江•湄公河航道、航空专线、云电外送等四大国际通道,把西双版纳建设成著名热带雨林旅游度假区、自由贸易试验示范区、生物生态科研开发区、民族民间文化交流展示区。
㈩ 中国旅游地产开发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1、主题公园+地产
首先是华侨城 比如深圳欢乐谷版 北京欢乐谷 成都欢乐谷等
其次还有宋城股份开权发的杭州宋城 广州长隆集团开发的长隆乐园 大连海昌开发的水公园等
2、旅游商业地产
比如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杭州清河坊、北京前门等旅游休闲商业街区
3、旅游度假区住宅项目
很多 最常见的是“高尔夫球场+高尔夫别墅” 比如昆明的春城高尔夫 深圳观澜高尔夫 等; 也有的直接就是风景区周边的纯住宅 什么黄山、海南都有
4、大型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包括公园、地产、球场、酒店、商业等)
最有代表性的开发商是华侨城和港中旅,比如东部华侨城和港中旅的海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