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旅游业为什么发展迅速
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1、居民收入的增长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专旅游业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属展,我国居民的收入出现了稳步的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消费水平也有随之了明显的提高。而这些都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推动的作用。
2、闲暇时间的增多对旅游业的影响
随着我国假日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公民就会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而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得人们“走出去看看”的期望值提高,可以性增加,旅游成为现实。
3、国家政策的支持
“黄金周”的出现,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4、我国旅游资源丰富
作为一个面积大国和历史悠久的国家,我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丰富,不同地区的景观差异大,旅游价值高,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② 如今中国旅游业现状
还是良莠不齐,需要整顿,但一些大公司还是有一定口碑的
旅游产业链不完备,配套设施及市场地规范化不健全
③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比较稳定,但是就今年来说的话,其实全国各地的旅游发展都并不怎么好,大多数都是因为疫情这个原因导致的。今年的旅游业发展就是比较惨淡的,绝大多数时间大家都是不能够出游的。
一、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的影响,旅游业发展非常不好。我们都知道,从今年年初一月份开始一直到六七月份,每个人都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个人都害怕自己出去会被染上新冠肺炎病毒,所以说这一整年旅游业的发展都并不怎么好。纵观整个全球来说,旅游业的发展都非常不好,因为大家都害怕出去会被感染。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近几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都是比较平稳的,但是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④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活富裕了,有闲钱了,就想出去游了。
⑤ 中国旅游文化项目的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的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内明显。全国各地文化旅游业容发展如火如荼:湖北省大力整合省内旅游资源,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并出台了“2009-2020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规划”;四川在地震后为复苏旅游业,把文化旅游作为其发展方向;而在安徽,2009年以来文化旅游项目广泛受到投资者青睐;2010年、2011年湖南省和云南省相继设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现阶段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是一项充满憧憬、创意的文化活动,必须以观念创新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要按照全面创新的战略要求,用新的思维认识、开发和管理文化旅游产品。
21世纪中国旅游的方向直指向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品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相当的发展规模和精深的人文底蕴独占鳌头,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⑥ 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原因
旅游消费,特复别是国内旅游消费制,是旅游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扩大旅游就业容量的根本源泉。
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产业,提供了游客旅行过程中所需的全部服务和产品。旅游业的多样化决定了它可以提供的工作种类繁多:既有基础服务工作,也有高级服务工作;既有一般业务工作,也有各类管理工作;既有脑力工作,也有体力工作。这些工作能够吸引不同层次的劳动者,解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⑦ 中国旅游发展概况
我国的旅游业较长期的保持7%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产业的概念是从供给方出发的,生产同一类产品或者提供相关服务的单位的集合,而旅游业是一项以需求方来定义的活动和产业,这是旅游产业界定的特殊性。所以旅游产业的定义从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两方面来看,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旅游经济活动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形成了旅游产业,主要由旅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与旅游景区管理组成,其中旅行社,旅馆业和交通运输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综合产业。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所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推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也是一个形象产业。旅游业的开展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相互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游客会从旅游的过程产生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印象,旅游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向游客展示地区的整体形象。
旅游业推动旅游城市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社会就业机会,促进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说旅游业是一项对地区的经济,文化,环境有重要推动意义的产业。
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接待1.29亿人次,国内旅游超过1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8935亿元,旅游直接从业近1000万人,旅游业已成为关系亿万“民生”的大产业。不仅如此,旅游业还明显推动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育和提升着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
⑧ 中国旅游市场的特征
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预测,90年代世界旅游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阶段。世界旅游业出现了发展区域性统一市场趋势。东亚太区域将在世界六大旅游区域中保持发展速度领先的地位。世界旅游将进入“无国境旅游时代”。旅游市场竞争将日趋国际化。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将出现七大特征:1.市场细分化;2.从观光型旅游向度假旅游为主转变;3.追求更为灵活多变的旅游方式;4.追求更多的参与性和娱乐性,5.银色市场不断扩大,6.对旅游安全更为重预,7.区域旅游盛行。 现代世界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局面。为了实现在本世纪末使我国成为国际旅游业发达国家的宏伟目标,需要对未来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把握世界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制定相应的旅游市场营销对策,以使我国在未来世界旅游市场竞争中能够取得有利地位。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对未来世界旅游市场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发展决定和制约着现代世界旅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长期国际和平环境和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使战后世界经济有了飞跃发展。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世界上工业化国家具备了国际旅游产生的三大基础因素:充足的余暇时间,方便的交通条件和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目前规模的国际旅游市场。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仍将决定未来世界旅游市场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形成特点。从以往的发展实践来看,每当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危机和波折时,都会对世界旅游市场产生很大冲击。例如1974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和1982年世界性经济衰退都减缓了当年国际旅游的发展速度,甚至一度曾使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世界旅游业出现负憎长。而每当世界经济发展比较顺利时,世界旅游市场就会以更高的速度进行扩展。从1960年到1980年的20年间,国际旅游人数增长了4倍,国际旅游总收入增长了13倍,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7.2%和14.1%,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增长率。进入80年代以后,国际旅游发展速度有所减缓。199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数为4.15亿,为1980年2.8亿的1.48倍。199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总收入为2300亿美元,为1980年953.5亿美元的2.41倍。10年期间年增长率分别为4%和3%,仍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增长速度。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将会高干80年代。据日本国民经济研究协会预测,世界经济在90年代将达到年均3.5%的增长率。虽然由于海湾战争,经济衰退浪潮以及苏联和东欧各国因政治,经济体制剧烈变革引起的经济倒退使90年代开头的几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但9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发展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促使90年代世界经济活跃化的原因在于: 第一,世界政治局势趋向缓和,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撤军裁军的浪潮将使浪费于军备竞赛上的资源转向用于发展民用经济。第二,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方面的新技术被付诸实用,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信息传递方式的改革和传递速度的加快形成了统一的国际信息社会,这些发展和变革将有力地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并将在世界经济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而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经济落后的国家有可能通过经济起飞在较短的时期内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越顺利,国际旅游业越是以加倍的速度向前发展这样一种“倍乘式效应”规律,90年代国际旅游业将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阶段。经济的稳定增长将使私人消费支出持续增长。世界旅游组织秘书处的研究报告表明,如果假定价格不变,实际私人总消费的增长率为1%或低于1%,旅游的增长率为零或为负数;私人消费的增长率为2.5%,旅游消费的增长率为4%,私人消费的增长率为5%,旅游消费的增长率为10%。可自由支配收入额度增加越多,旅游消费的比例就越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仅次于生存需求的第二需求。世界旅游价格水平在长期发展中大体上保持稳定,随着人们工资收入的不断增加,每次出国旅游的必需支出占人们收入的比例会趋于降低,人们将具有越来越充裕的支付能力出国度假。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还将使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可自由支配的余暇时间。如果我们以70小时作为人们每周可有效利用时间的标准,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每周工作时间为40小时,而每周可自由支配的有效时间为30小时。到本世纪末,预计人们每周可自由支配的有效时间将等于或超过每周工作时间。这样人们将会利用周末3——4天的休息时间进行区域内国际旋游,利用每年可获得的2-3次持续性休假时间安排进行长距离的洲际旅游。未来10年中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使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更为完善和先进。联结洲际之间和国际之间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将给人们提供越来越方便的出国旅游条件。新一代飞速更快、载客量更大的飞机的出现,将给国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提供有效的保证。越来越发达的联接世界的交通网络将不断改变人们出国旅游的时空感。国际旅游将在世界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在更深的层次上实现普及化。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将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以服务业为标志的第三产业将构成世界经济的主体。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带头产业在本世纪末将取代石油,汽车等传统支往产业而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⑨ 中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历史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於1983年首次提出。 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的特征有:
(1) 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 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 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中国的发展历史,不是学这个的,还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