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发展 »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3-10 07:55:00

⑴ 从旅游产业成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关系划分,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有哪几种发展模式

模式很多
但是
真正能走出来的就是那几个了
所以
很多时候
靠自己能力吧

⑵ 有关旅游发展模式的问题!请高手细心讲解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
我国一些学者就试图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总结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划分,如从旅游业的形成、发展同国民经济关系出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超前型发展模式和滞后型发展模式;从旅游业发展的调节机制出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又可以分为市场型发展模式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从旅游类别发展的先后顺序出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延伸型发展模式和推进型发展模式。
从以上划分的内容来看,它们主要的差异就在于政府主导下的模式运行与市场机制调节的模式运行。
美国学者将这两种运行模式赋予了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定义:“价值驱动型(value—driven)”和“市场驱动型(Market— driven)”。(见美国.查尔斯.R.戈尔德耐,《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与实践》第八版,412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很显然,前者就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旅游发展模式,而后者则是市场自发调节的发展模式。
1、从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看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以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为先导,然后向中心城市以外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逐渐推进的。
2、从资源的开发与产品生产组合看
旅游产品由以观光旅游为主向多种旅游产品推进。
3、从旅游组织和旅游的运作方式看
旅游形式由团队旅游为主向散客旅游居优势、团队旅游与散客旅游相结合的方向演进。
4、从旅游设施的建设看
旅游设施建设以高等级为主,由高等级向中、低等级推进,最终形成以中等级为主体的高、中、低等级结合的设施体系。
5 、从政府的管理看
旅游产业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的主导作用由主要进行微观的支持和管理向宏观的调控和管理演进。
经济发展观不同
(1)经济增长驱动型发展观
经济增长驱动型发展观是指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国家、地区和企业将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置于首位的发展观念。
(2)双重动力型发展观
双重动力地发展观是指从社会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既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功能,又考虑其经济功能。
(3)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是指旅游业发展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利益相协调的角度出发,确保旅游业发展利用的资源能用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满足今后各代人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观念。
旅游业发展具有的特征是:第一,在政府总体规划下的循序渐进发展。第二,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的发展。 第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发展。
2、从观光型旅游为主向度假型旅游为主转变
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观光型旅游并不会完全失去市场,但在传统的旅游客源国家中度假旅游将更为盛行,将会逐步取代观光旅游成为国际旅游的主体。
3、追求更为灵活多变的旅游方式
在追求个性化的浪潮下,旅游者不再青睐于旅行社固定包价的旅游方式。散客旅游和家庭旅游在旅游者人数中所占比例将逐渐增加。
4、在旅游中追求更多的参与性和娱乐性
各国在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中都注重安徘丰富的娱乐活动,改变旅游方式,增加游客的参与感,那些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传统地方特色同时又和娱乐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尤受游客喜爱。

⑶ 旅游业有 怎样的模式

(一)概括性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原则和方式的高度理论既括和抽象,它全面而概括地体现了旅游产业在一定时期发展的主导思想和本质特征,反映了旅游产业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要求和发展方向。
(二)阶段性
阶段性是指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在某一特定时期的总体发展原则和方式。时期的长短依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发展情况而定,但无论时期长短如何不同,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都必然会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三)相对稳定性
相对稳定性是针对阶段性而言的,即在特定酌阶段内,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一经确立,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和方向就应保持相对稳定性,以充分发挥该模式的功能,获得相应的旅游经济效果。只有当旅游经济运行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适应新的需求发展时,才会出现新模式替代旧模式的客观要求。
(四)特指性
特指性是指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应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历史发展进程和自然环境状况来确定。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一)从旅游产业成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关系来看,分超前型和滞后型发展模式
(二)从旅游产业成长的协调机制来看,分市场型和政府型发展模式
(三)从旅游产业成长的演进进程来看,分延伸型和推进型发展模式

⑷ 旅游经济活动特性分析

以下都是旅游经济理论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第一章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教学要求版:通过研究旅游经济活权动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推动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了解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内容结构:第一节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⑸ 关于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
我国一些学者就试图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总结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划分,如从旅游业的形成、发展同国民经济关系出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超前型发展模式和滞后型发展模式;从旅游业发展的调节机制出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又可以分为市场型发展模式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从旅游类别发展的先后顺序出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延伸型发展模式和推进型发展模式。
从以上划分的内容来看,它们主要的差异就在于政府主导下的模式运行与市场机制调节的模式运行。
美国学者将这两种运行模式赋予了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定义:“价值驱动型(value—driven)”和“市场驱动型(Market— driven)”。(见美国.查尔斯.R.戈尔德耐,《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与实践》第八版,412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很显然,前者就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旅游发展模式,而后者则是市场自发调节的发展模式。
1、从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看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以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为先导,然后向中心城市以外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逐渐推进的。
2、从资源的开发与产品生产组合看
旅游产品由以观光旅游为主向多种旅游产品推进。
3、从旅游组织和旅游的运作方式看
旅游形式由团队旅游为主向散客旅游居优势、团队旅游与散客旅游相结合的方向演进。
4、从旅游设施的建设看
旅游设施建设以高等级为主,由高等级向中、低等级推进,最终形成以中等级为主体的高、中、低等级结合的设施体系。
5 、从政府的管理看
旅游产业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的主导作用由主要进行微观的支持和管理向宏观的调控和管理演进。
经济发展观不同
(1)经济增长驱动型发展观
经济增长驱动型发展观是指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国家、地区和企业将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置于首位的发展观念。
(2)双重动力型发展观
双重动力地发展观是指从社会和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既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功能,又考虑其经济功能。
(3)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是指旅游业发展要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利益相协调的角度出发,确保旅游业发展利用的资源能用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满足今后各代人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观念。
旅游业发展具有的特征是:第一,在政府总体规划下的循序渐进发展。第二,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的发展。 第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发展。
2、从观光型旅游为主向度假型旅游为主转变
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观光型旅游并不会完全失去市场,但在传统的旅游客源国家中度假旅游将更为盛行,将会逐步取代观光旅游成为国际旅游的主体。
3、追求更为灵活多变的旅游方式
在追求个性化的浪潮下,旅游者不再青睐于旅行社固定包价的旅游方式。散客旅游和家庭旅游在旅游者人数中所占比例将逐渐增加。
4、在旅游中追求更多的参与性和娱乐性
各国在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中都注重安徘丰富的娱乐活动,改变旅游方式,增加游客的参与感,那些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传统地方特色同时又和娱乐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尤受游客喜爱。

⑹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介绍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

⑺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第一部分:定义“旅游”一词的研究范围,并提出本文所涉及的范围
旅游是人类活动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随着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的出现,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国内、洲际,乃至环球旅游都从理想变为现实,从而使旅游成为人民大众中极为普遍的社会活动,旅游业也逐渐成为经济领域内十分重要的新的支柱产业。为此,世界旅游组织在1991年特地对旅游的基本概念重新作了定义:旅游“包括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某些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显然,“旅游”的概念,以及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所作的新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其内容涉及旅游交通、旅馆设施、景观园林、旅游文学、旅游思想、旅游习俗、著名旅游旅行家等各个方面。 因此,就“旅游”一词的定义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其一是把“旅游”看作一种个体的活动(PERSONAL ACTIVITY);其二是把“旅游”看作国民经济中的一门产业(INDUSTRY);其三是把“旅游”看作一门学科(SUBJECT)来进行研究。
就本文题目而言,文章将主要围绕前两部分展开论述。即主要探讨旅游作为一种个人活动和产业时,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旅游发展的特点比较。 第二部分:就旅游作为一种“个体活动”而言,进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特点的比较。1、人口统计因素:
从人口统计因素入手,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旅游”这一个体活动的实施者,即旅游者之间的差别。如: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闲暇时间等等。其中主要是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多少。一般而言,在发达国家中,国民人均收入要比发展中国家高出很多,国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拥有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较发展中国家国民而言,相对较多。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的发达,相对应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国民社会福利待遇、带薪休假、人生保险、失业救济等等多方面发展较完善,国民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来选择不同的度假方式。而以上提到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以及可自由支配时间是人们成为旅游者所首先应该必备的条件。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国民收入偏低,社会保障体系、福利制度不是完善发展,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国民成为旅游者的可能性较低。2、文化因素:
发达国家大都经历了一次次的思想解放运动,原有的封建思想、小农思想、宗教思想经过一次次的思想洗礼,取而代之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探索的勇气。国家鼓励国民探索未知世界、例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受到欧洲皇室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大力支持。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贵族都会送自己子女游历世界,增长见识,这一行为甚至成为当时社会的流行时尚。相反,发展中国家所受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严重,特别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圈”,即环太平洋远东地区。儒家文化崇尚“礼”、“仁”不主张创新开拓,要求人们言行规范、勤俭置业、安分守己、孝敬父母。甚至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训诫。在这种大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可能随之降低了。 第三部分:就旅游作为一种“产业”而言,进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特点的比较
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旅游业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仅以国际旅游的发展为例,无论是从旅游人次,还是从旅游收入而言平均每十年翻一番(参见表1)。 二战后国际旅游发展情况年份 旅游人数 增长率 旅游收入 增长率
(亿人次) (%) (亿美元)(%)
1950 0.25 - 21 -
1960 0.73 183 68 224
1970 1.59 121 179 163
1980 2.80 76 949 430
1990 4.15 48 2300 142
1998 6.25 51 4447 93
旅游业的繁荣,有懒于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发展,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酒店、交通、旅行社,各自在旅游业的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本部分将就这三大支柱产业来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自不同特点的比较。(发展中国家以中国为例)一、酒店业的比较:
1、经营理念的差异:
我国的酒店管理者主要是以自己的产品或能提供的服务为市场导向,即以我为主,我有什么就卖什么,我有什么水平的服务你就得接受什么水平的服务。发达国家的酒店管理者倡导坚持以消费者的需要为核心,以满足客人的一切需要为企业管理和经营的导向,在产品、服务质量、价格水平等方面的设计均采取从外向内的模式。 2、员工配置的差异:
我国酒店从业人员较多,劳动效率较低。其原因主要有:我国人力资源廉价;员工的素质偏低,服务意识、服务技能不强;一专多能的人才偏少;酒店设施现代化程度低。国外酒店总服务台利用先进的预定网络、财务系统进行订房、结账等项服务,仅需一、二名员工,而我国却需四、五名员工来完成相同的工作量。发达国家基本上采用人力资源节约模式,用工少。其饭店的员工大多是“一专多能”,素质较高。二、交通业的比较
发达国家到目前为止大都已经建成了完善的道路系统、航空、运输等方面配套设施齐全,发达的交通业不但大大增强了发达国家作为旅游资源国的可进入性,而且为本国国民外出旅游创造了优越的先天条件。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起步较晚,交通、运输以及各项配套设施设备的提供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无疑对本国的旅游业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既影响本国居民的外出旅游,又影响入境游客的来访。三、旅行社业的比较
1、投资经营理念的比较
发达国家中,进入旅行社业的资金主要是在资本寻求最大化收益的内在规律作用下,由资本的人格化主体――企业家投入的。在资本的进入与退出方面,政府很少干预,主要由市场机制本身发挥对资源的调节作用。此外,投资者进入旅行社业可以由多种选择方式,如直接投资、收购与兼并、合资与合作、战略联盟。中国旅行社业中,投资主体的行业进入带有明显的政府行为背景。在经营运作方面,还处于“小、散、乱、差”的发展时期。各旅行社之间存在相互扯皮、恶性竞争的局面。 2、发展进程的比较
发达国家的旅行社业发展是随着其国内旅游市场的需求增长,而自然而然产生的,从1845年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成立到大众旅游时期大批旅行社的涌现,都是顺应了市场的需求,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政府的作用只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下进行规范管理等宏观性的工作。中国最初的旅行社是以一些国外旅游服务机构为方便其本国居民来中国旅行而设立的分支服务机构。建国后旅行社业的发展是由政府主导的、出于政治目的的发展,主要为接待归国华侨和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旅行社开始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转型,由国家垄断走向市场竞争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与完善,中国旅行社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将加强。

⑻ 中国应该选择何种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的沙发客网站?我觉得有个叫互助网的网站不错,这个网站并没有照搬国外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国情,将沙发客模式改良为互助旅行、旅行交友或者互助游。具体你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这些网站进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