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没有关于中国旅游地产的发展历史的书籍
你要旅游,还是要地产?
⑵ 旅游地产的发展空间
旅游地产的产生始于法国地中海沿岸,当时地中海沿岸开发了大量海滨别墅,一时间欧洲、北美的游客蜂拥而至,地中海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休闲度假中心。20世纪60年代法国阿尔卑斯山的别墅度假村首先以分时销售的方式招揽客户。今天,分时度假酒店、高尔夫度假村、山地度假村、休闲别墅等已遍布世界。在亚洲,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旅游房地产方兴未艾,大批国际地产开发商、酒店投资管理机构纷纷介入旅游物业开发,并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在此感召下,各地的旅游房地产项目接踵而至。其中包括北京强龙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延庆龙庆峡投资开发的“快乐无穷大”产权酒店;位于秦皇岛度假区在北京发售的“维多利亚港湾”酒店式公寓;新世界集团投资的海南新世界家园等。中国华源集团与海南泰信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海口皇冠滨海温泉酒店”(产权式酒店),7月在上海开盘,仅一星期内便售出产权客房近60套;还有位于深圳大梅沙的四星级酒店-----雅兰酒店六成客房192间已被买下,业主除了可以享受酒店式家居生活外,还可以通过委托经营与酒店经营者分享利润,实现新的休闲置业方式。这样的旅游房地产开发例子在国内正越来越多,其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北京、上海、大连、青岛、海南、广东、深圳、四川等地已开发的旅游房地产项目已达到上百个,以“高尔夫、山地、滑雪、冲浪、野外运动”为主题的休闲度假住宅、别墅、酒店就已超过80家。其投资商除了国外和港台颇具实力的大公司外,还包括内地首创、海航、中信、中旅等大型企业, 同时也包括天鸿集团、万通集团等一大批房地产投资商、开发商。
旅游地产成为市场新宠
2011年,随着国家严酷新政对高房价的大力打压,曾经火爆的传统住宅市场成交表现逐渐黯淡,新政无疑很大力度的压缩了住宅市场的投资空间,限制了投资客的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在此形势下,旅游地产凭借其政策导向性和资源稀缺性优势深受投资客们青睐,成为万众瞩目的楼市新宠!
旅游地产升值潜力巨大
随着国家对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明确定位,纵使在新政打压下,旅游地产依然成为众多独具慧眼的投资客所共同关注的焦点。旅游地产受到热捧并不难理解,在自然资源日益紧缺的当下,旅游地产的最大优势即在于其对自然的占有。
旅游地产的核心
旅游、休闲的生活方式已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人对健康、绿色的生活拥有更多需求,越来越需要通过旅游、休闲以及自己的私属空间来提升生活品质,因此糅合文化、旅游、休闲的地产项目将成为地产界新的开发目标。由美国JMP高尔夫设计集团Mark Hollinger大师主创设计的辉煌27洞国际高尔夫球场,以及世界一线星级度假酒店、御水温泉SPA、国际会议中心、法式红酒庄等完善的辉煌云上,是 京城有名的旅游地产。该项目位于北京西北部延庆张山营镇西部,背依松山美景,俯瞰官厅水库,总占地面积约5000亩,绿水青山环抱、景色秀丽、空气清新如天然氧吧。
随着国家对旅游产业的支柱型战略定位,政府加快高速公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地产度假区项目,对具备经济实力、注重生活品质的人群而言,既是与家人享受第二人生的度假产品,又是保值增值抗通胀的优秀投资选择。
经济价值
旅游地产名称创意的文化引力与经济价值
自1989年深圳“锦绣中华”建成开放以来,旅游主题公园作为一种现代旅游形态,曾一度成为我国旅游景区中令人羡慕的佼佼者。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旅游热的兴起,使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被启动,诞生了一批非常成功的主题公园,如深圳华侨城的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等。在层出不穷的主题公园里,文化创意成为景区的灵魂所在,而极为契合文化主题的景点名称则会成为游览体验中的点睛之笔。
⑶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据报道,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版机会多,综合效益权好。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国家和地方旅游发展战略,以及旅游法制化进程加快等利好政策的影响下,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将更加高涨,资源和要素短缺的矛盾将得到有效的缓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速交通体系的完善、信息化在旅游业的普及应用使游客的旅行、居住和相关消费变得更加方便。
希望中国旅游产业可以持续增长!
⑷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简史是怎样的啊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简要回顾sO100
(一)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1978年转换机制,发展产业型旅游业。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从发展阶段来看,1980年以前,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六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提高,国内旅游开始起步;“七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继续发展,国内旅游有较大发展;“八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发展,国内旅游迅猛崛起,这一时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九五”计划时期,产业基础夯实,稳步发展;2001年受世界旅游业整体负增长的形势影响下,中国的旅游业是在困难中继续前进,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国旅游业是整体回升,四项旅游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10%(见表1)。
表1我国不同时期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增长情况(1991~2002年)
注:①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50年》,人数和收入数据为时期加总数;
②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2001年统计公报》;
③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2002年统计公报》。
总之,我国旅游业借改革开放之力,2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从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亚洲首位旅游大国。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亿美元,占全球的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2002年,中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166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84%,成为亚洲地区令人瞩目的新兴客源输出大国。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8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国内旅游市常
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底,中国旅游涉外饭店11000家,其中,已评定星级饭店8018家;各类旅行社超过1000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00多家;中国旅游业固定资产值达7000亿元,共有各类旅游企事业26万个;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598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980万人;共有开办旅游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万人。
(三)旅游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综合性、关联性很强的特点表现得越来越充分,在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国内需求,增强经济活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2002年,我国旅游业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高出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3个多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4%,占到第三产业的16%强,旅游外汇收入已占国家服务贸易创汇额的半数以上。
旅游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全国已有24个盛直辖市、自治区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其余省区(市)则分别将旅游业定位为重要产业或优势产业。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分析
(一)发展机遇
首先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再上新台阶。21世纪前10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仍将保持7%以上,综合国力将进一步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推动旅游业发展。
其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带来的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十几亿人民将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旅游需求必然会随之不断增长,旅游消费成为小康的标志和特征之一。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但就是在这种小康水平下,已经形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发展最快的出国旅游客源市常
第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西部不少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形成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极。
第四,加入WTO以后,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同时也将促进国际商务旅游的增长。
第五,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国。美国“9.11”事件和美伊战争爆发导致全世界旅游下滑,但因为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反而强化了中国作为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第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奥成功、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杭州成功申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大会以及2003年10月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将首次在北京召开,表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对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前景分析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供需双向互动作用下,中国旅游业前景辉煌。
1.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将推动国内旅游需求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常2002年,相当于13个中国人里面就有8人进行了一次旅游。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施每周40小时工作双休制,1999年开始实施“五一”、“十一”、春节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国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总量是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同时,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方向发展,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5年的49.9%和58.6%降至2002年的37.7%和46.2%的水平。住房、购车、通讯等消费将逐渐得到满足,而作为精神和物质结合的旅游需求,则会反复产生。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的态势,成为生活要素之一。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按每人每年出游两次计算,届时的国内旅游人数可高达30亿人次左右。
2.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据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处,国家地质公园44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97个,国家森林公园4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4A级旅游区(点)360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7个,还有126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博物馆2000余座。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矗
3.从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
按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国海外旅游人数将超过210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以上。国内旅游将达到29亿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将达20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旅游业总产出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左右。国内外学者一致看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包括世界旅游组织(WTO)在内的权威性组织均认定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首位旅游目的地国(见表2)。世界旅游理事会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61%,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表22020年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地预测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2020年世界旅游发展预测报告》整理,1997。三、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一)实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到2020年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建设达到新的水平,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大见成效,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大提高,这个历史进程,将从各方面和旅游业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保持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方面,旅游业在这三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从宏观来看,旅游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保持了较高的投入产出率。国际上普遍认为,旅游业是最优秀的出口产业,就地出口风景,具有换汇成本低的优势。国家推行了多项政策刺激内部需求,例如实施西部大开发、调高公务员薪酬、增加基础设施开支等。在这些政策的基础上,还应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成功经验,采取措施,大力刺激旅游休闲消费,推进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英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和政策,促进了以产品为中心的工业社会向以服务为中心的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可以大胆的预测,在众多政策中,实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能起到较好的成效。
为此,需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对旅游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清理过去一些限制性的消费政策和一系列歧视和限制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明确旅游业作为我国的优势产业地位,实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全面建设世界旅游强国。
(二)充分发挥国内旅游拉动内需的作用
2001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扩大内需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建议,其中第一项就是“扩大和培育内需,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是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形成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拉动。《政府工作报告》将旅游列为扩大消费的第二个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旅游业包含行、游、注食、购、娱六大要素,旅游消费不仅与交通、住宿、餐饮、商业、景区景点等行业直接相关,还与工业、农业以及信息、金融、保险、医疗、咨询、环保等产业关联,其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细分行业多达100余个,因此其拉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明显。相对于住房、汽车等消费水平,旅游消费涵盖的价格区间从几元钱的旅游纪念品至上万元乃至数万元的旅游线路,产品的可生产性极强,可消费性也极强。2001年中国居民旅游消费支出仅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5.97%,离11%的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距离,发展国内旅游的余地还很大。
因此,在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同时,要把国内旅游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推动国内旅游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要进一
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国内旅游消费,推行带薪休假制度。要积极指导旅游新产品的规划和开发,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三)积极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旅游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比较大的产业,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基本指标,其发展状况预示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按照“十五”计划的要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要适当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由2000年33.2%提高到36%。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保持整个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至关重要。应将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和牵动产业,破除各种思想障碍,进一步扩大产业面、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
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之一。要把发展旅游业自觉地融入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在促进其它产业结构调整中培育旅游业自身发展的增长点。要加强旅游业与一、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其它门类的结合,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科教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和都市旅游。对于一些发展旅游条件比较好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可以把旅游业作为接续产业来发展,这方面做的很成功的如焦作市。对于一些老的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安置下岗员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宣传企业产品与形象、扩大影响和增强员工的荣誉感等;对于一些原来依托森林砍伐、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地区,自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禁伐”、“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措施后,经济发展需要找到新的出路,发展生态旅游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农村可以通过发展农业旅游,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强化城乡居民的交流、开阔农民眼界等,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旅游业发展也能为其他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大的新市场和空间,例如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及信息、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总之,旅游业可以为“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服务,也可以联动第三产业。
因此,应尽快出台《国家旅游产业政策》,将扶持旅游产业的方针政策予以明确。同时,政府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大对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旅游资源保护,积极支持旅游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等。
(四)充分发挥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先导作用
旅游资源是西部突出的优势资源,旅游业是西部具有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符合世界旅游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趋势,具有很强吸引力。西部大开发确定的五个重点方向都是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相关,又互为促进的。
旅游业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经济的先导性和高度关联的辐射带动功能。这对于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的西部经济的启动,进而循产业链直接、间接地全面带动相关行业,滚动发展,最终促进西部经济繁荣,具有“突破口”意义。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高西部人民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水平,有利于改变地方财政的“输血经济”的模式,也有利于增强西部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联系与协作,招商引资。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客流、人才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快速增长,使域外流入购买力扩大。也必然会带动餐饮业、旅馆业、商业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的改善。而这些正是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部资金必须做好的前期工作。
因此,旅游业应该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条件适宜地区,实施“旅游带动发展战略”。
(五)充分挖掘旅游就业的潜力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旅游就业具有增速快、容量大、潜力大等特征。2001年,我国旅游间接就业人数2980万人,旅游就业总人数达3578万人。在20世纪最后10年,我国第三产业新增就业的7740万人中,旅游新增就业占到38%,达到2940万人。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由1989年的52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598万人,增长了12倍。
旅游促进就业容量大、机会多,不少旅游就业岗位门槛低,对各种层次的劳动力都有很大需求,多数就业岗位对文化素质和年龄要求并不苛刻,特别适合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旅游业已成为创造城镇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从增长潜力来看,2001年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仅0.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增长的潜力还很大。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计委共同提出的《关于发展旅游扩大就业的若干意见》,未来10年,我国旅游业要继续保持适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新增就业岗位约4000万个,年均增加旅游直接就业约70万人、带动间接就业350万人左右。到2010年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例约为1.7%,而届时世界平均水平为3.3%,旅游就业仍有很大的增长余地。
为此,当前应充分挖掘旅游就业潜力,以产业规模扩张为基础,实现旅游就业大增长;以加大旅游产品开发为着力点,广泛形成扩大就业的增长点;以改革创新和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实现就业人数与企业素质的双提高。
(六)大力发挥旅游的扶贫功能
我国许多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资源的富集度与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有很高的重合性。截止到2001年,全国592个重点贫困县中拥有100多座国家级森林公园,仅西部的307个重点贫困县中就有78个县拥有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34个县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我国的财力现状和贫困地区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我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靠强力投入来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投资激活当地经济发展的活力,就成了开发性扶贫的关键所在。找到一种与当地资源联系紧密,低投入、影响面广、受惠面大的产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有一定市场条件的贫困地区,旅游业无疑成为优选产业。这方面,已有不少地方取得了成功经验。
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积极探讨旅游扶贫的新模式,在旅游潜力大的贫困地区设置并培育一批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示范)区,给予必要的外部支持,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
⑸ 旅游地产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怎样改如何总结
我国旅游地产的发展前景如何?这是旅游业和地产业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在此,将在我国旅游地产发展环境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对我国旅游地产的发展前景作一初步探讨。
1.我国旅游地产发展概况
旅游地产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其主要经营模式分时度假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一些房地产商引入我国,他们的目的是推销他们手中滞销的房产。旅游业涉及这一领域首先开始于个别单体饭店加入国际交换网络。在1997年,杭州梦湖度假村,北京九华山庄,北京燕苑度假村是我国最早加入RCI的饭店。截止到2001年,我国加入 RCI的旅游饭店有17家,其中北京、海南、云南各三家,青岛、无锡、杭州、珠海、天津、武汉、桂林、上海各一家。加入II的有三家,分别位于上海市清浦县、广州市和广州市的番禺区。[6]
近年来亦有相当数量的旅游饭店和旅游集团开始运作旅游地产产品,以不同的方式探索旅游地产在中国的本土化经营。其中有:(1)借用分时度假的概念,开发出类似产品的单体企业,如以产权酒店为经营模式的北京快乐假日酒店。(2)单体加盟国际分时度假交换网络的经营企业,其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采用销售20-40年每年一周的度假地住宿权的方式。(3)自主开发分时度假网络的企业,他们致力于将分时度假产品进行本土化的改革,设计出适合我国市场的新型运作模式,如华夏之旅和新旅网络度假公司。(4)集分时度假开发、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如天伦度假公司。
同时,房地产业亦将旅游地产当作解决滞销房产的灵丹妙药,将其作为投资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据了解,国内日前涉足旅游房地产的公司超过百家,包括首创、海航、中信、中旅等大型企业,也包括珠江地产、人鸿集团、万科集团、万达集团、万通集团、青岛汇泉旅业等大批房地产投资商、开发商、旅游企业,各路开发商均看好未来中国的旅游房地产市场。截止到2003年,我国北京、上海、大连、青岛、海南、广东、福建、深圳等地的旅游地产项目已达到近百项,海南的博鳌城,深圳的华侨城等一大批旅游地产项目得益于“假日经济”与“会议经济”。[8]
2.我国旅游地产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广为应用的机会-风险分析方法,S指的是Strengths(优势),W指的是Weaknesses(弱势),O 指的是Opportunities(机遇),T 指的是Threat(威胁)。[9]在此将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我国旅游地产业发展的环境,找出我国旅游地产业本身的优势和劣势,发现并确定旅游地产业的外部机遇和威胁,从而对我国旅游地产的前景进行预测。
(1)Strengths(优势)
旺盛的市场需求。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佛朗切斯科•费兰贾利对法国《费加罗报》发表谈话说:今后20年内,中国将在世界旅游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国民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度假休闲旅游将会渐渐取代观光旅游,成为大众比较青睐的旅游方式。我国在3-5年内,可望形成一定规模的度假旅游市场,这一市场的形成与扩大将会给旅游地产带来旺盛的市场需求。
优越的市场供给。我国饭店业总体供大于求,由于增长速度过快,1998年以来,平均客房出租率不到60%。另一方面,全国商品房空置率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11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9985万平方米。[10]饭店业总体供大于求,全国商品房空置率高,当然并非好事,但却为旅游地产提供了良好的供给条件。同时,因为我国可投资领域少,可利用资金相对充足,对于像旅游地产这样有国际成功先例的投资新领域,在基础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难吸引到积极寻求投资项目的资金,这势必会带来相当数量的供给。
(2)Weaknesses(劣势)
概念的模糊不清。旅游地产在我国刚刚起步,不管是开发商,还是消费者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概念模糊不清的问题。众多涉及该行业的开发商开发概念的模糊也导致旅游地产理念的推行上出现偏差,使消费者逐渐对产品失去兴趣。通过对国内的消费群体分析,为数众多的消费者是出于投资的目的而购买旅游地产产品,但是从市场长远发展的角度,应强调其作为度假产品的本质含义。
进入门槛较高。开发旅游地产的成本是很高的,首先在产品开发的选址、规划、建设及度假资源的整合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后起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品牌的塑造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较高的进入门槛让很多有心发展旅游地产的企业望而却步,这对于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很不利。
(3)Opportunities(机遇)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新的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纪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旅游地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加入WTO后,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国家已把旅游业作为新的增长点。旅游地产作为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有着明显的就业效应、增长效应、带动效应和可持续效应。正因为如此,钱其琛副总理2001年1月8日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讲话中体出了“中心城市可以积极探索分时度假等新的旅游方式”,[11]这为旅游地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性机会。
(4)Threats(威胁)
信誉的缺失导致市场形象风险。信誉支撑产业,而信誉的缺失则会带来产业的凋零我国旅游地产尚处于发展初期,制度建设步伐赶不上旅游地产的发展速度,受利益驱动,一些商人的不良行为致使产业信誉遭受严重影响。
人力资源的缺失导致系统管理风险。旅游地产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其开发、经营和管理涉及到旅游、房地产乃致金融、IT等许多不同的领域,对系统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缺乏具备专门技能的管理人员会带来管理上的风险。
3.我国旅游地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旅游地产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近期度假需求不旺。旅游地产供求是个复杂的系统,与城市的恩格尔系数,GDP水平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大关,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正是一个国家旅游需求膨胀的时期,但主要是观光性质的需求;休闲需求急剧增长的门槛是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那时候就将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选择;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才会普遍产生。[12]现在,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美元大关(2004年为人均1268美元),旅游地产的机会才开始出现,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才有欲望、有能力、有需求去消费休闲度假产品,但是先富起来的人毕竟只占一小部分。同时,“带薪休假制度”在国内毕竟刚刚起步,大多数人外出旅游仍是依靠“五一”、“十一”等国家法定假日。我国现在仍以观光旅游需求为主,因而,旅游地产这一主要用于满足休闲度假旅游的产品现阶段会面临需求不旺的风险。
制度的缺失。在我国,旅游地产刚刚起步,缺乏专门的政策法规的引导与规范。缺少了这些规范,市场就会失序,一些地产商打着开发旅游地产的旗号,实际上却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国家相关部门组成的五部委联合督查组在对地产行业进行的三轮督察中发现“以往的确存在房地产商利用旅游规划项目的名义,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圈地现象”;一些经营者进行旅游地产项目时,不管消费者今后的权益保障,甚至采取欺诈性销售和非法集资等恶性的牟利手段。这些行为,扰乱了市场,既严重阻碍了旅游地产市场的培育,也阻碍了一些有心发展旅游地产的有实力的大企业进入,使得旅游地产这一非常有前途的产业一度陷入困境。
国内度假网络不健全。国内旅游地产商在开发旅游地产产品时,大多忽视后续经营与管理。目前,任何一家开发商在实力上都无法建立一个健全的度假交换网络。我国度假村、旅游饭店数量庞大,但由于开发商之间缺乏联合,造成了度假市场的分离以及度假地选择面狭窄的局面,从而大大降低了旅游地产产品的吸引力。
如上所述,旅游地产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需要政府、相关的企业及从业者妥善应对,才能保证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大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加以努力:第一,进行消费引导,培育消费市场。加强休闲度假理念的正确宣传与推广,有实力的企业应着力打造品牌,以品牌效应促进旅游地产理念的推广,培育旅游地产市场。第二,进行本土化改造。针对我国市场的客观情况,进行合理的产品设计,如为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可以考虑将分时度假的购买年限缩短,销售价格也相应降低。第三,加强联合,建立健全国内分时度假网络。通过度假网络的建设,提升产品的价值,充分显示其可交换性的魅力,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需求。第四,完善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权益。一方面,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法规,以此约束经营者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行业内部亦可通过协商,建立规范的行业自律制度。在法律法规出台后建立行业资质认证体系,保证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结语
我认为,休闲是新千年全球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到2015年,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未来20年,以旅游、娱乐、运动等为基础的休闲产业将会更快地进入各个产业中,休闲产业的发展,也为旅游房地产业提供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相信旅游地产一定会有非常光明的前景!
⑹ 中国旅游地产有多大发展空间,或潜力
中国旅游抄业发展趋势分析袭
从市场上来看,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潜力大,国内旅游将维持高速稳定增长的局面,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过渡。从国家政策上,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刺激和拉动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新政策,无形中为我国旅游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发展的平台.
总体来说,还行吧!有投资的基础!
⑺ 什么是旅游地产,中国旅游地产未来有哪些新趋势
所有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建的、有别于传统住宅项目的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置业项目,可称为旅游房地产。特点和优势在于它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无缝嫁接,具有更好的自然景观、建筑景观,同时拥有完善的配套功能和极高的投资价值。
旅游地产发展有十大趋势:1、准入门槛越来越高、2、项目定位主题化、差异化、3、功能趋向复合化,业态走向多样化、4、和文化深度融合是新方向、5、借助高科技增强体验感、6、去地产化,强化产业链运作、7、旅游地产养生、养老化、8、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9、旅游地产项目运作金融化、10、与互联网融合日趋紧密。详细可参考:2017年旅游地产发展的10大趋势
⑻ 旅游地产发展趋势
1、旅游模式转换 — 旅游已经从观光旅游、商务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化
2、主导休闲旅游模式 — 叠加旅游观光与都市休闲消费理念结合
3、租务需求 — 旅游地产开发与配套软硬兼施
4、品质吸引 “ 双高 ” 阶层 — 投资 + 消费模式组合
中国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前景分析
国旅游房地产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使旅游物业开发成为未来十年中国地产业最亮丽的风景线,主要表现如下:
1 从国家政策上,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刺激和拉动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新政策,无形中为我国旅游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发展的平台,这是国旅游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动力保证。
2 正在形成的旅游强国地位和强大的消费群体,为我国旅游房地产市场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 2005 年,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 8500 万人次,其中过夜海外旅游者 3450 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 220 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 11 亿人次,旅游收入 5000 亿元;出境人数将达到 1636 万人次。国要从亚洲旅游大中国旅游地产现状与发展趋势解析国走向世界旅游强国。这种旅游假日经济持续增长的行业必将会吸引大量投资,其中很大一部分会投入到旅游物业建设上,为旅游房地产开发提供契机。
3 从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高速路的发展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路网系统发展迅速;从人均汽车的拥有量来看,北京已达到 8 个人一辆车的水平、上海 12 个人一辆车、深圳、广州约 10 个人一辆车。对于建立在车轮上的旅游房地产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4 市场日趋成熟
⑼ 国内旅游地产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新一轮旅游地产投资热潮正在升温。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全国旅游地产投资上亿元的签约项目就有近70个,总规模逾2600亿元,今年全年预计实现投资总额将超过万亿元。全国品牌大房企万科、保利、恒大、碧桂园、万达等等莫不热衷于投入到旅游地产领域。在大广州范围内,东南西北处处能见打着休闲度假旗号的地产项目。
旅游地产是什么概念?从业内的建设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有些项目自身没有休闲资源、依靠的是外围的生态资源,而有些项目自身就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些项目开发的是以旅游住宿功能为中心的产品,比如星级酒店、度假公寓等,而有些项目则打着旅游地产的名义,开发的是纯高档住宅。目前在市场上引起较大反应的还有另外一种模式,就是综合体,大规模项目里拥有酒店、公寓、住宅、旅游资源等等配置。因而,如何才是真正的旅游地产,见仁见智。
当旅游业被定为国民经济战略性的支柱产业之一后,旅游地产似乎就迎来了春天。从恒大、碧桂园、保利、雅居乐等旅游项目开盘大卖的事实可见,旅游地产确实能为房企贡献不小的业绩。从它们身上,我们也能看到,旅游地产项目的优势在于生态环境和自然旅游资源,这样的环境可以有很多种,比如森林、温泉、海岸等等,都会有各自的追捧者。此外,旅游地产项目的规模都很大,几千亩的占地往往还只是个起步阶段,这种大规模项目因开发周期长、对规划要求更高、对投入资本要求也更高,故而对商家的资本及后期运营能力的考验就更大。特别是对于只开发酒店、公寓型物业的旅游地产项目,回收成本也起码需要数年至十数年。一旦商家资金链出现问题,项目前景堪忧,这种境况,曾经轰动一时的澳洲山庄便是前车之鉴。
然而,当国民把休闲度假当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就注定了旅游地产和国家经济的紧密关系。经济繁荣时,优质的旅游地产项目会有高回报,而当经济下滑时,这种形态的地产经济就将一起低迷。这便是开发旅游地产的又一个风险所在。因而可以说,旅游地产也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