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发展 » 株洲鼓励发展旅游

株洲鼓励发展旅游

发布时间: 2021-03-12 19:58:57

① 紧急!~株洲市天元区今后十年的发展

给你个网站吧。 你自己上去看看。 株洲天元区的
http://sousuo.mofcom.gov.cn/query/localQuerySearch.jsp
我这里还找了点资料,看对你有用不?

株洲新区是2000年经株洲市政府批准将原天元区和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职能归并、效能整合而成立的新城区。位于株洲市河西,东北与湘江为界,南与株洲县雷打石镇相邻,西接湘潭市。办公地点设在河西黄河北路。总面积150平方公里。人口及密度12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800人。区划设置,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1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8个村民委员会。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株洲市天元区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系列办法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外国、香港、澳门、台湾的企业、经济组织与个人 ( 以下简称外商 ) 来我市投资,促进株洲的经济发展,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土地使用

第一条 按照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向外商依法有偿出让本市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

第二条 出让的土地使用权,根据土地开发成本、土地效益、地段优劣、使用年限和用途,分为 4 大类型 6 个等级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地价。凡在本市投资与建工业设施和兴办第三产业用地,均按土地评估价格优惠 15 %,在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工业设施和兴办第三产业用地,按土地评估价格优惠 20 %。其中,经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用地,则按土地评估价格优惠 25 %。

第三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

( 一 ) 居住用地 70 年;

( 二 ) 工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为 50 年;

( 三 )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和其他用地为 40 年。

土地使用权出让期满,如需续期,受让人在期满前 6 个月内应提出续期申请,经重新签订出让合同并缴纳出让金后继续取得土地使用权。

第四条 符合下列情况的,分别给予地价优惠:

( 一 ) 成片开发荒地荒滩,用于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按土地评估价格优惠 35 %。

( 二 ) 利用荒山荒地,用于旅游、商业、工业的,按土地评估价格优惠 30 %。

( 三 ) 利用荒荒地,兴建经国家有关部门确认的产品出口型,技术先进型企业,按土地评估价格优惠 30 %。

第五条 受让人自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生效之日起 15 天内一次性付清出让金的再优惠 5 %。一次性付清有困难的,允许分期付款。 首期付款不低于 50 %, 1 年内付清 70 %的允许不计息,对超过 1 年付款部分,按 2.5 %计收月息,最长不超过 3 年付清。

对已交清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产品出口企业、先进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基础设施企业减免 40 %的市政建设配套费,一般企业减免 20 %的市政建设配套费。

第六条 受让人支付出让金后即可进行土地开发和使用,付清全部款项即可取得土地使用证。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赠与、继承或作为合资、合作经营条件,也可折股投资。

第七条 对下列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所租赁的土地、场地,可予减免相关费用:

( 一 ) 产品出品企业和技术先进企业,从成立之日起免征土地使用费 5 年。

( 二 ) 兴办开发性农业、牧业企业,从批准用地之日起免缴土地使用费 8 年。

( 三 ) 获市级 ( 含市级 ) 以上年度外商投资先进企业,免缴该年度土地使用费。

第八条 对在本市购买房屋办企业或居住 3 个月以上的外商, 由公安部门发给暂住证或居留证,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外,对外商购买商品住宅房 60 至 90 平方米以内者和 90 平方米以上者,可为其国内农村的 1 名和 2 名近新解决“农转非”。

② 株洲旅游

去炎陵,可以玩神农谷,炎帝陵,叶家祠等好多地方,还可以吃到客家人特有的小吃

③ 株洲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突出重点乘势而上致力推动科学跨越

(一)突出“两型”建设,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推动“两型”改革率先突破。发挥“两型”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权利,全面推进各项改革。重点推动城乡统筹改革,促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同城化、社会管理社区化、土地利用集约化、产业发展集聚化,积极探索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土地经营制度改革,统筹全市土地储备和经营,调控土地供应闸门,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地票交易制度,为加快城市化步伐和农民增收拓展新的空间。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整合政府资源,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市场运营理念,打造推动城市和园区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的航母,使之成为市场主体,防范财政风险。启动城区建设体制改革,适度下放城区建设权,理顺责权利关系,形成多元投入、两级分担、社会共建、全民参与的城市建设格局。
推动示范区建设率先作为。云龙示范区要按照“生态城、文化城、科教城、旅游城”的定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云峰湖国际度假区和职教城的建设步伐,早日形成示范效果。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要迅速启动轨道交通千亿产业园、国际环保工业园、物流园的建设,加大铜塘湾港区、工业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显现循环经济效应,让老工业区焕发新的生机。天易示范区要发挥国家高新区的聚焦、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构建“两型”产业体系,发展电动汽车、风电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要加快栗雨工业园中央商务区、湘水湾生态公园、神农城、武广新城和新马片区的建设,打造城市精品。
推动环境治理率先见效。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抓住湘江列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的重大机遇,加强“一江四港”综合治理。推进清水塘地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加快34.41平方公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切实改变清水塘地区的面貌。推进城镇、农村治污工作,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帮扶企业发展。推进“5115”工程,支持南车株机公司、南车时代、中铁轨道等企业做大做强,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支持北汽控股迅速达产,规划汽车千亿产业集群。支持株冶集团、株硬集团、千金药业、智成化工等企业加快裂变,引导企业产品终端化、经营多元化、销售规模化、产业园区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兼并重组,将中小企业纳入产业集群内分工协作体系。启动总部经济基地建设,逐步形成梯次跟进、大小并举的企业发展格局。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指导旗滨集团、天桥起重、唐人神等一批企业上市。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和决策服务平台,做好企业市场引导和信息服务。促进政银企交流对接,搭建中小企业担保、同行业互保、信贷风险补偿、信贷应急平台,营造诚信金融环境,最大限度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
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坚持“定好一个产业、做好一个规划、组建一套班子、培养一批人才、制定一套政策、整合一批资源”产业培育模式,落实“6+1+4”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升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深加工、化工、服饰加工贸易、医药食品、陶瓷等六个传统产业,培育物流产业,壮大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和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加快建成“四城两基地”,即电力机车城、汽车城、航空城、服饰城和国家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新能源基地。壮大民营经济。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推进民营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外向化。推进市属企业改革,鼓励民间资本介入。创造鼓励创业的良好环境,培育本土民营企业家。提升第三产业。从体制机制上研究芦淞服饰市场群提质改造的实施方案,全面提高市场群品位。实质性启动铜塘湾港区、国际物流园、芦淞服饰物流仓储配送中心,争取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扶持大型商业超市连锁经营,完善市场体系。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调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鼓励发展信息咨询、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等新型服务业。
抓好园区攻坚。坚持突出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明确园区功能定位,优化园区布局,防止无序竞争。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增强园区承载功能,引导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制定园区扶持政策和园区空间规划,重点建设轨道交通千亿产业园、风电产业园、汽车零部件加工园区、金山工业园二期、航空产业园、釉下五彩陶瓷创意产业园和服饰产业园。
着力扩大内需。加快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投资,跟踪落实核电、中航发动机、山特维克、旗滨光伏玻璃、北大方正、黄海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抓好南车时代百亿工程、风电产业园、煤电一体化、北汽轿车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主动对接央企和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开展以商招商、上门招商、节会招商,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扩大对外交流,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等经贸招商活动。落实国家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做好家电、汽摩下乡工作。切实增强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不断优化消费环境。保持政策连续性,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促进旅游升温。发挥炎帝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优势,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建设云峰湖国际度假区,综合开发炎帝陵、神农谷、云阳山、酒埠江、荷塘月色、大京等重点景区,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引进知名旅游开发企业,组建旅游集团公司,加强旅游景点营销宣传,推动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抢抓武广高铁通车机遇,加强区域合作互动,打响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知名度,将株洲打造成粤湘鄂三省游客周末休闲的重要基地。 高水平规划城市。强化规划前瞻性、操作性和权威性,努力实现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的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控制。严格按照“两型”社会要求,进一步搞好第七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专项规划,完成天易示范区控制性详规和一批重点建设区域、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编制。加强城乡规划统筹,构筑中心城区、次中心城镇、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高品位建设城市。按照“一体三极”战略构想,向北加快云龙示范区建设,向西加快武广新城建设,向南加快枫溪新城建设,全面拓展城市骨架。建成湘江五桥、湘江风光带河西城区段,拉通长江路,改造株醴路,加快东环北路等道路建设,启动建设神农大道、泰山路延伸段等一批城区道路,着力优化路网结构。新建和整合一批公交首末站场,完善智能化交通系统,抓好城区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停车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完善城市功能。实施旧城区改造提质,重点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深入做好绿化、美化、亮化和数字化工作,尤其要着力提升城区的园林绿化水平,建设森林城市;完善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城市四区各打造一条特色精品街,提升城市品位。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以点带面,抓好县城和重点镇的提质扩容,扶持县城建设发展。抓好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拓宽县城开发建设投融资渠道,完善县城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县城首位度。
高标准管理城市。树立“大城管”理念,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拓宽考核范围,进一步完善运行市场化、管理网格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的城市管理体系。巩固创卫成果,深入整治城郊结合部、铁路进城沿线、农贸市场、小街小巷等薄弱部位环境卫生。深入推进城市创建工作,力争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创建成功、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基本达标,加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步伐。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开展卫生县城、卫生村镇、文明卫生单位创建活动。探索县城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县城发展活力。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县域经济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建设,开展粮食优质高产创建活动,确保粮食稳产增收。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绿化造林12.2万亩,其中“城边、路边、水边”造林4.45万亩。完善区域农产品布局规划,抓好106国道沿线优势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两大产业带建设。壮大炎陵白鹅、攸县麻鸭、茶陵烤烟和油茶等地方特色产业。以工业化的理念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扶持唐人神、好棒美等产值过亿元的龙头加工企业。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食品及种苗花卉生产基地。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加工中心、农产品流通中心,加快城乡农贸市场改造,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致力打造食品安全城市。
统筹城乡基础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对接联网、互通共享。全面完成长株高速、醴潭高速株洲东互通至云田公路续建工程、醴潭高速芷线桥互通至渌口公路、省道S315龙下至攸县、网朱公路株洲县段建设,加快炎睦高速、炎陵分路口至县城高速、泉南高速茶陵县城至界化垅段、岳汝高速株洲段、国道106炎陵至槽里、省道S322炎陵至资兴段、省道S211株洲段建设,做好株潭快速南环线株洲段、省道S313渌口至湘潭谭家山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提前实施“十二五”规划10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完成94座病险水库治理,抓好洮水水库建设扫尾和桐坝水电站建设,加快酒埠江、官庄、皮佳如、岩口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开展洣水流域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水文、气象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坚持基础先行、基地示范、产业带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重点建设云田山庄、松西子、荷塘月色等新农村示范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公共财政和新增财力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事业,完善农村困难群体生活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做好失地农民的即征即保工作,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技能培训,让更多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扩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范围。 发展社会事业。重视自主创新,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中心环节,实现由“株洲制造”向“株洲创造”转变,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企业创新的主导作用,建好国家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中心,争取建设风电设备检验检测中心等一批研发中心和创新基地。以产学研结合为重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争取一批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实施一批重点攻关项目,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专利产业化、产业链条化。利用城市提质的机遇,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推广“人文智育、阳光体育、快乐德育”教育理念。加快职教城建设进度,努力将株洲打造成“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继续实施“阳光体育”工程,新建8个塑胶运动场。设立“安健教育奖”,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提质改造市博物馆和档案馆,启动炎帝神农艺术中心建设,继续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抓好河东体育场改造,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重大疾病和职业病预防为重点,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整合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市中心医院、三三一医院和恺德医疗集团,启动二医院门诊大楼建设。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试点,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效。搞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强化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切实维护残疾人和妇女儿童权益,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慈善、法律援助等社会公益事业。全面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新闻出版、地方志、档案等各项工作。
完善保障体系。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大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全力解决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努力使株洲成为要素集聚、功能配套的区域性创业中心,打造创业型城市。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和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工作,实现城镇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全覆盖,逐步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增强社会救助能力。
维护社会稳定。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实施“科技创安”、“社区创安”工程,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构建“平安株洲”。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价格调控,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新闻发布制度,提高处置突发事件和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森林防火工作,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军民共建活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做好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

④ 株洲市旅游形象的口号是

神农福地 动力株洲

⑤ 株洲市周边城市旅游有哪些

长沙:橘子洲头 动物园 植物园 岳麓山 靖港(才开发完没多久) 花明楼
湘潭:韶内山(毛泽东故居和刘少奇故居只隔容了几座山,但是一隔是湘潭的一个是宁乡的) 科技大学樱花园(还没石峰的好看)
衡阳:衡山(事先联系一下的话可以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岳阳:岳阳楼呗 君山公园
常德:桃花源 壶瓶山(比较远,但是挺好看的,野生动物也很多) 湿地
吉首:凤凰(虽然远了点,但是作为一个湖南人,人家千里万里都要赶过来的地方我们也总要去一下吧)

⑥ 株洲的旅游

株洲是革命老区,革命史迹地众多:如市区的协丰长绸布店、罗哲烈士墓回、十九人堆等;答炎陵的水口战略决策 、水口连队建党 、中村分田运动、朱毛第一次会面、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洣泉书院,毛泽东指挥酃城战斗旧址——接龙桥、红军标语博物馆等;茶陵县的工农兵政府旧址、中国共产党茶陵县委员会旧址、中共茶陵县委、茶陵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九渡冲战斗遗址、茶陵烈士陵园、红军村和红军墙、红军学校茶陵县立列宁高级小学校旧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肃反的湖口挽澜旧址、茶陵县烈士陵园等;攸县东冲兵工厂、南岸列宁室、攸县烈士公园、六十分烈士墓群,谭震林墓等;醴陵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旧址东富寺、毛泽东革命活动纪念地—先农坛、李立三故居、左权将军纪念碑等。

⑦ 株洲有什么出名的企业与旅游亮点

网吧一条街

⑧ 关于株洲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株洲市改革发展进程阶段性特点比较明显,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阶段。即从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根据党和国家的统一部署,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这一阶段主要以农村和农业改革为主。1983年“南四县”划归株洲市管辖后,通过6年的大力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建立,全市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127万吨增长到1984年的162万吨,年均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99元增加到1984的400元,年均增长26.2%。这一阶段全市GDP年均增长8.7%,短短6年时间,全市GDP总量接近翻番。

第二阶段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阶段。即从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标志着改革的重点将由农村转向城市和工业,全市从此掀起了一场城市和企业改革热潮。株洲市因国有企业众多,被国家列为“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城市,期间国民经济得到较大地发展。虽然1988-1992年期间市场物价出现了较大波动,但全市经济年均增幅仍然保持了7.9%,1992年经济增幅高达16.7%,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三个增幅超过15%的年份之一。到1992年全市GDP达到74.4亿元,8年时间GDP总量再次实现了翻番,与1978年相比,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多。

第三个阶段为“初步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即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初步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各市场经济主体得到了迅速壮大。特别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株洲设立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场前所未有经济建设从此拉开了序幕。从1992年到2000年的8年里,全市GDP总量先后突破100亿元、200亿元大关,到2000年全市GDP达到285.4亿元,为1992年的3.84倍,年均增幅为11.8%,较前两个阶段增幅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其中1993年增幅达到了18.3%,为改革开放30年来增幅最高的年份。

第四个阶段为“完善社会主义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即从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至今。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党的制定的“十五”计划发展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入新世纪后,经济总量一年一个台阶,连续7年超过两位数增长。2007年全市GDP总量突破700亿元大关,达到751.3亿元,为2000年的2.63倍,年均增幅为12.1%,为改革开放30年来增幅最快、效益最好、质量最佳的一个发展阶段。

二、株洲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株洲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基本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对外经济日趋活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1、经济总量不断做大。30年来,株洲经济总量增长了54.6倍,翻了近6番,2007年全市GDP总量达到 751.3亿元,年均增长10.1%,比全国和全省快2-3个百分点。从全市国民经济运行轨迹看,四个阶段分别为8.7%、7.9%、11.8%和12%,经济增长平稳,处在一个上升的通道之中。全市人均GDP由1978年的469元增加到2007年的20387元,年均增长9.1%。在2006年全国百强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列第56位,跃居中部六省非省会城市之首。

2、财政收入大幅攀升。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财政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2.27亿元增加到2007年67.6亿元,增长28.8倍,年均增长12.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7.6亿元,年均增长14.4%。全市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由“取国家之财”向取“众人之财”的转变。国有经济对财政收入的的贡献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7%,逐步调整到目前的40%,而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及个体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已上升到60%。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由1978年的58.8%提高到2007年的80%,财政收入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2007年全市人均财政收入为177元,财政收入总量和人均财政收入指标均居全省第二。2007年全市财政支出73.7亿元,为1978年的33.5倍,年均增长12.9%。目前全市用于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教科文卫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已占财政收入支出的60%。

3、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劳动就业环境得到了全面优化和创新,呈现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趋于合理的特点。2007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216.2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196.1万人,年均增加6.8万人;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比重从1978的58.3:24.3:17.4调整为2007年的39.3:28.9:31.8。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大,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质量稳步提高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通过确立“稳定发展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定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城乡结构趋于合理。三次产业比例由1978的 33.7:50:16.3调整为2007年的12.9:52.7:34.4。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8.1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66.3%上升到2007年的87.1%,形成二、三产业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2、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404.2亿元,已占到GDP总量的53.8%,比1978年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其中非公工业已占到全部工业的58.2%,非公贸易占全部贸易81.2%,非公投资已占到全社会投资67.5%,解决二三产业就业人员131.3万人,占全社会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73.1%。

3、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提高。随着“两个根本转变”、“五个统筹”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针政策的先后提出,全市在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国民经济增长质量正逐年得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煤电运等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现代服务业不断得到发展,节能减排成效明显。2007年株洲市GDP能耗为1.496吨标煤/万元,比2005年已下降7.65%,年均下降3.75%。

(三)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社会商品极大丰富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农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4.5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 96.6亿元,增长21.2倍,年均增长5.53 %。1994年醴陵市成为全市第一个成建制过吨粮的县级市。1995年全市170万亩双季稻田平均亩产达到1024公斤,株洲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季稻亩产成建制过吨粮的地级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央连续五年下发关于三农的1号文件,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到2007年,全市粮食产量达188.3万吨以上,比1978年增长71.1倍,人均产量比1978年增长15.8倍;出栏生猪487.3万头,比1978年增长24倍,人均产量增长5.35倍。到目前为止,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000余家,加工产值近60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7.7万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 190万千瓦,增长23.7倍。

2、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工业企业固定资产达到800亿元,为1978年的65倍,年均增长15.5%;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7.6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1063亿元,增长60.4倍,年均增长15.2%;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6.14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347.1亿元,增长91.3倍,年均增长11%。全市有规模工业(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1111家,其中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11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92家,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181家。株冶集团成为全市第一家、全省第七家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2007年产值达到150亿元,较1978年翻了近7番。全市已形成了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原料及制品、服装、陶瓷、烟花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2007年全市工业增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5.1%,居全省第一,工业创造的税收占全市税收70%以上,工业就业人口占城市总人口40%多。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株洲市新型工业水平稳步提高。在2007年全省新型工业化考核评比中,株洲市荣获全省第二名,新型工业化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3、第三产业长足发展。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2.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58.4亿元,增长117.4倍,年均增长12.4%。其中2007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增加值为43.1亿元,年均增长11.7%;批零贸易餐饮业增加值为67.9亿元,增长85倍,年均增长12.3%;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10.2亿元,增长36.4倍,年均增长8.6%;房地产业增加值为24.2亿元,增长268.9倍,年均增长15%。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公共服务等其它服务业也迅猛发展,各种新兴服务业应运而生,2007年增加值达到113亿元,增长161倍,年均增长13.3%。

(四)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2亿元,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00多亿元。近年来,围绕“双百”城市发展目标,按照“东提西拓,合拢三角”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城市发展带动战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7年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7平方公里,比1978年扩大了1倍多;2007年城镇化率为47%,比1978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全市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等光荣称号。

(五)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007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503元,比1978年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12.9%;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044元,比1978年增长了50倍,年均增长14.5%。2007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0797元,比1978年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13.1%。2007年,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9%,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和42.8%。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6亿元,比1978年增长133.4倍,年均增长18.3 %。2007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2.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5.9平方米。2007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64部,家用电脑49台、照相机44部、家用轿车4台;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68辆、电冰箱41台、移动电话119部。改革开放短短30年,城乡居民家庭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跨越。

(六)对外开放成效显著,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1、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全市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 0.54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10.95亿美元,增长19.3倍,年均增长10.9%。2007年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发展到180多家,出口产品主要以机电产品、有色金属、硬质合金、陶瓷烟花和精细化工产品等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为主,出口国家和地区扩展为包括美国、日本、欧盟、北美等在内的 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78—2007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累计达13.2亿美元,到2007年全市有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100余家,注册资本20多亿元。

2、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全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以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累计投入30多亿元,对省、市和县属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目前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及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全面完成。61家市属工业企业完成改制,引进资金28亿元,置换资产17亿元,安置职工6万余人。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投资、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

3、和谐社会稳步推进。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国民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社会公共事业投入力度空前加大。2007年全市城区、县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530元/月和460元/月,城乡低保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12.7万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足额发放。新农合覆盖农业人口257万人,平均参合率达87.9%。全市初中升高中学生比例为80%,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部免收学杂费。全市拥有国家级技术(工程)中心7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4%。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7%。投资6亿元的市体育中心胜利建成,有一批优秀运动员在国际、国内赛事中夺得奖牌。2007年市区空气良好天数达到316天,湘江株洲段水质保持三类标准,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下达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减排目标。

三、株洲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30年来,株洲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过程骨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回顾。

一是坚持从市情出发,走特色发展之道路。立足实情,量力而行,稳定发展,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株洲经济和社会发展最根本的经验。株洲市历届班子都充分认识到株洲的工业优势、人才优势、区位优势,在准确把握形势和民意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兴市、科教先导、城镇带动、文化提升”四大战略,带领全市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株洲实际、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

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学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株州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一切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坚持用“三个有利于”标准衡量一切。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继续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两型社会”实验区的历史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对市情的认识,研究制定适合株州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走富民强市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民巨大成就,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30年来,株洲经济总量翻了近6番,年均增长10.1%。这就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振兴株洲、发展株洲之路。改革开放不单是经济社会的开放,更多地是思想观念的开放。在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株洲的进程中,就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法宝。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敢于打破旧的,勇于接受新的,善于创造好的,加快发展和谐株洲的新视野,新理念,新举措就会层出不穷,国民经济就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走和谐发展之路。株洲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要通过大力发展“两型产业”,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争取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交通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等目标成功,让株洲更美;继续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工作目标,加快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让株洲更和谐。

改革开放30年,是株洲辉煌的30年。随着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株洲将站在一个更新的、更高的平台上实现科学跨越发展。全市人民将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保二争一”工作目标,通过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力争到2010年,完成“四个一”目标(即市区人口达到100万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财政收入100亿元、经济总量1000亿元);到2012年,提前实现全市人均GDP比2000年翻二番目标,GDP总量达到15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50亿元;到2020年,按“两型社会”要求,把株洲建成一个开放、文明、富裕、和谐的特大城市。

⑨ 株洲高铁的开通给株洲旅游业带来的好处

刺激株洲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