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现代旅游的特点
旅游既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必然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它是人们以了解自然和社会、丰富和完善自我为目的,非定居性旅行的高级生活方式。
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现代旅游类型按地理区域划分,有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按组织形式划分,有团体旅游、散客旅游、包价旅游、自助旅游等;按旅游方式划分,有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海上巡游等;按活动内容划分,有文化旅游、人种旅游、观光旅游、疗养旅游、探险旅游等;按费用来源划分,有自费旅游、公费旅游、社会旅游等。
一、现代旅游性质
纵观人类旅行、旅游历史的演变,尤其是世界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趋势与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紧密联系,我们可对现代旅游的本质属性作这样的概括:现代旅游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现象的反映,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超出生存需要的一种消费形式。
1.现代旅游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虽然是一项古老的社会活动,但在古代,却只能局限在少数人和狭小范围里进行。旅游活动真正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发展变化的。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不断更新,使长距离跨国旅游和洲际旅游成为可能。同时社会为广大旅游者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安全而便利的交通条件,舒适而完备的旅游设施,以及由于劳动生产率成倍增长,而有条件从物质生产部门分离出更多的社会劳动力来从事旅游产业,为旅游者提供系列全程服务。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余暇时间普遍增多,旅游需求增大,旅游大众化就成为可能。只有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大众性、国际性、持续性的旅游活动才得以开展。现代旅游业的崛起和迅速发展,说明人类的旅游活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也只有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今天,具有现代化、国际化、规模化的大众化的旅游活动才可能出现。所以我们认为,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现代旅游的崛起和发展。
2.现代旅游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从广义上讲,现代社会文化是人类在现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就是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业既是文化性很高的经济产业,又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人类各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归结起来,不外乎是有关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两大类活动,但两者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在物质享受的同时得到精神享受,在精神追求中得到物质享受。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因此,旅游者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实际都是社会文化活动。社会为旅游者提供的旅游客体,包括各种旅游资源和各种设施设备及服务都富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都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旅游者是依赖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旅游者首先要有旅游消费支付能力和充足的闲暇时间,其次要有旅游的需要和动机,即足以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文化条件(包括旅游者本人的文化素质、游览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等)。
其次,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的物质载体,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旅游目的地的人文资源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历史、科学、艺术和民俗风情等因素,都是社会文化因素,它具有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色彩;而自然旅游资源虽然是天赋的自然地理条件,但这些自然地理条件都必须经过人类的劳动加以开发改造,将自然景观赋予人类智慧的印记,没有文化内涵的纯天然景色是难以成为现实的旅游资源的。不管是人文资源,还是自然资源,都凝结着人类的精神文化,都是社会文化的物质载体。
再次,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不管是直接或间接为旅游服务的现代设施设备,都是以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作为后盾的,都是科学技术在旅游业开发中的物质转化。各个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旅游设施设备,都具有不同的历史的艺术的文化内涵,具有异族的文化特色。所以,旅游设施既可以作为一种旅游媒介提供给旅游者使用,又可以供旅游者作为异族文化艺术来欣赏,从而增加它的魅力。
3.现代旅游是新型的高级消费形式。首先,旅游动机是人们较高层次需要的表现形式。恩格斯曾对人类生活需要进行过三个层次的分类:一是生存需要,二是享受需要,三是发展需要。按上述分类,旅游显然与第二和第三层次需要密切联系。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著名的人的五个层次需要理论:(1)生理需要:食物、饮水、氧气等;(2)安全需要:治安、稳定、秩序和受保护;(3)爱的需要:情感、集体荣誉感、感情联系;(4)受尊重的需要:自尊、声望、成功、成就;(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这些需要的关系可结构为金字塔式层次,塔底为生理需要,塔顶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在较低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向上一级层次的需要发展。人们决定外出旅游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两个较高层次的需要有密切联系。所以,旅游动机是人们较高层次需要的表现形式,较高层次的需要转化为消费行为,一般都是以高级消费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说,现代旅游是新型的高级消费形式。
其次,旅游是一种以精神享受为主的消费。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以任意的空间和时间形式自由审美,使游览中的景观“感发心情和契合心情”,从而获得特殊的审美效果。旅游给旅游者带来的精神享受可细分为托志、泄忧、陶情、省悟等。从发展趋势看,旅游消费中精神享受的地位更为重要。
再次,旅游是一种文化性很高的消费。这一点我们可从现代旅游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产物中去认识,也就是说,要认识旅游活动主体的文化特征,认识旅游活动客体的文化特征,认识旅游活动媒介的文化特征,一句话,要认识旅游活动三要素与一定社会文化紧密相关,离开社会文化就不可能产生现代旅游,文化性很高的旅游消费当然也就不会出现。
最后,旅游是一种经济性很高的消费。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旅游消费的发展水平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旅游消费的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现代旅游是现代社会现象的综合反映。如果我们把一次旅游活动作为一个完善的运动过程看待,就不难发现其运动形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线上运动,即旅游者从离家外出到结束旅游返回,旅游者始终处在移动状态。一部分是点上的运动,指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活动。旅游者在“线上”和“点上”运动过程中都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和进行的。由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都要同这一社会环境中的诸多方面接触和打交道,这一环境中的几乎一切现象都程度不同地作用于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之中,因而旅游活动也就成了社会环境中各种现象的综合反映。
二、现代旅游特点
现代旅游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紧密结合的,现代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必然使旅游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特点。这一特点的主要表现是:
1.游客的大众性。现代旅游首先表现为它的大众化。所谓大众化,一是指旅游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活动在世界各地各个阶层都普遍开展起来。二是参加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旅游去处越来越远。三是群体性、规范性旅游增加。四是旅游作为一种激励员工的手段,已被企业或各种组织所广泛采用。
2.发展的广泛性。旅游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旅游首先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兴起,全世界90%以上的国际旅游者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时,他们又接待世界80%的国际旅游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旅游业经受世界多次经济萧条的冲击仍然兴旺不衰,显示了它是一个很有活力和发展前途的产业。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业也普遍发展起来。目前,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经营国内、国际旅游业,有100多个国家参加联合国的世界旅游组织。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旅游事业的普遍发展使旅游者几乎可以无处不到,区域边远地区旅游的局限性正在逐渐消失。
3.地理的集中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各地空间方面的时间距离不断缩小,旅游跨度增加。但是,现代旅游者不是较平均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各个地区,他们往往集中到某些地区或国家去旅游,甚至集中到某些景点参观游览或从事其他旅游活动。现代旅游的地理集中性不仅反映在全世界国际旅游的分布格局上,具体到一个国家同样也呈现这一特性。
4.旅游的季节性。根据旅游资源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的旅游类型,现代旅游的季节性非常突出。一般来说,主要依赖自然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国家和地区,旅游接待量的季节性波动比较大;主要依靠人文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的国家和地区,旅游接待量的季节性波动就比较小。消遣型旅游受季节性制约多一些,事务型旅游几乎不受季节性影响。四季分明的国家和地区,四季中接待游客的波动量比较大些;四季不太分明的国家和地区,四季中接待游客量就比较稳定一些。
5.增长的持续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起伏兴衰的变化过程,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经济都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唯独旅游业“一枝独秀”,至今方兴未艾。在今后历史发展过程中,只要不发生新的世界大战或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世界旅游增长的持续性不会改变,世界旅游业将继续发展。我国只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坚持改革开放,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旅游业一定能持续发展和快速增长。
6.服务的一体性。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旅游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现代旅游服务的一体化特点越来越明显。所谓服务一体化,就是为旅客提供食、住、游、购、娱系统服务;为游客提供离开家园到返回家园的全程服务。这既是现代大众旅游组团旅游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化、国际化的大规模的群体性旅游活动能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
三、现代旅游成因
现代旅游的成因是指现代旅游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从社会动因上去考察就必然发现,现代旅游作为大众参加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是社会创造条件使它出现和发展。主要因素是社会创造了一个持续的和平环境,根本原因是社会创造了更多的生产力,重要原因是政府行为的促动。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什么是现代旅游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呢?
一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客观需要。国际上经济统计资料表明:当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达到1000美元时,将产生国际旅游的动机;超3000美元时,将产生洲际旅游的动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工作时间的缩短和国民生活的改善。世界性劳动时间缩短和带薪假期增多,是使现代旅游趋于群体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必须提高社会消费水平,改善社会消费结构,这对繁荣世界旅游市场和促进旅游业的兴旺都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生产力更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的旅游生活需求和消费水平将会更大幅度地增加。
二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战后世界旅游的最大特点是群体性、规模性和一体性,这就必然有先进的科学和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作后盾。高速列车的出现,超音速客机的使用,相对缩小了世界空间距离,缩短了人们进行国内、国际旅游的旅行时间,使现代旅游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旅游都能获得更广阔的空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和收费低廉的交通运输条件,同时能为旅游者提供舒适而完备的食宿设备和各种游乐设施和设备,从而为现代旅游业的兴旺发达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三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旅游信息效益和旅游组织效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交通和通讯网的高度发展,旅游信息流速加快,人们了解世界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条件。旅游经营者可以通过电视、电影、电台及各种书刊杂志等信息传递物质载体来宣传介绍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人们游览的动机和兴趣,使旅游宣传和旅游信息效益不断提高。同时,由于电脑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大大地的提高了世界各地的旅游组织工作的效率,有的游客已用电脑技术预订客房和车票,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咨询旅游线路、旅游包价等。这样就使得现代化、国际化的大规模群体性旅游活动能有序地组织开展。
我们分析了现代旅游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之后,还应阐述政府行为在现代旅游发展中的积极因素。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政府都先后在不同程度上支持和鼓励本国旅游业的发展。我们认为政府支持旅游业特别是支持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是由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所引起的。旅游业的上述两大功能集中体现在:赚取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提高资源效益,推进经济发展;树立国际形象,改善国际关系。正因旅游业具有这些功能作用,战后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把推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到重要位置上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设立了全国性的旅游管理组织,并采取了经济的、法律的、政治的手段干预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已把旅游业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作为一大产业来开发;旅游产业的开发速度逐步加快,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旅游法制逐步建立;旅游管理逐步规范,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Ⅱ 中国旅游业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1988年的外事接待期,1989-1994年的大众观光启动期,1995-2005年的大众观光成长期。2003年受非典疫情的影响,中国旅游出现了一个低潮,2004年快速恢复,2005年有了一些新发展,使得中国旅游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就是以大众休闲与国际观光高速成长为特征的新发展期。一方面是国内的大众休闲高速成长,一方面是出国观光高速增加。网络一下你就知道哦资料来源: http://www.lwcj.com/magazine/magazine04/magazine04090217001/magazine04090217001.htm 链接好长哦,你自己在网络里搜吧
Ⅲ 中国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实践表明,发展旅游业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是统筹经济社会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因为旅游直接就是为人服务的,大家也知道,从中国的旅游业,过去不知旅游为何物,到现在认为旅游是高端消费,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国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这个也说明了旅游业的发展是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的一种需求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点,是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上升、国际影响不断的扩大、市场拓展更加深入,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
第二个表现是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持续全面增长,国内旅游是旅游量最大、潜力最深、基础性最强的,国内旅游良好的成长性能和强劲的带动功能继续蓬勃发展,居民出游人数持续增长,国内旅游首先是把入境旅游放在首位,应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旅游越来越显得重要。
第三个表现是出境旅游,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出国旅游目的地不断的增多,我国国民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出游范围更加宽广、出游方式更加灵活、出游规模日益扩大。
从国内旅游来说,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中国拥有13亿人口,这里把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
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第一个,从政治上看,当前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国内立足改革与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际立足和平发展,整体塑造文明大国形象,而作为旅游业,从本质上来说是符合构建以人为本、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国策取向,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地位也不断的得到提升,从1985年,中央首次明确旅游产业的地位,到1992进一步明确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再到1998年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直到十一五期间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大培育,从这个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
第二个,从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表现为强力支撑和转型跃升,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合作进一步加强,这就为中国发展旅游提供了稳定的市场,经济全球化,国际环境越来越宽松,对于入境旅游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经济正在实现向全面小康经济发展转变,按照预测,未来10年将保持7%的稳健增长的态势,国民人均GDP也将大幅度提升,国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总体上得到满足以后,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旅游人口、出游率、旅游花费及结构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拐点。而且刚才讲了,旅游从目前来说已经成为国民生活的必要内容之一,这些经济环境将呈现富裕居民出境游、城镇居民休闲游、农村居民观光游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样我们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经济环境是强力支撑着转型升级。
第三个,从社会环境来讲,因为大家知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中国大力创造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居环境、民生经济、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中国作为全球最安全的旅游地国家的形象,以及出境入境旅游的双向互动效应,能为发展旅游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提高国民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和提供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汇集全民的基础上,旅游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之一,理应也肯定应当成为人类共享、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旅游消费也正在逐步进入国民生活领域,休闲权、旅游权,如同劳动权和受教育权一样,是人类全面发展应该享受的权利。这是从中国的旅游发展来看,从传统的观光游正在向休闲、度假发展,所以这样中国发展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共享成果。
第四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文化环境,表现为文明大国、文化旅游共融大国,大家知道中国文化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崛起,中国年系列文化生活,以及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加上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中国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形象。也就是说中国的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越来越注重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因为文化因旅游而传承,旅游因文化而繁荣,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文化环境是文明大国,文化旅游共同繁荣。
第五个,科教环境,科教兴国创新发展,随着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信息科技化、装备科技化、交通科技化,在旅游业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运用,这些科教兴国方略实施,科技的增强是促使了旅游业开发的手段、经营方式、发展空间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直接面向世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国民教育的普及化、国民教育旅游的教育功能,更加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旅游环境和旅游意识,也可以极大的增强游客的旅游品质和旅游创新,因为科教的兴起,旅游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素质,包括产权酒店和分时度假,这里涉及到国民的素质问题以及受教育程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几个因素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中国旅游业从事业型,过去中国旅游业是事业型或者外事接待型,到产业型的转变,也实现了从资源经济到要素经济,再到产业经济两次质的飞跃,未来的10年将是中国旅游业战略转型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将进入强国旅游时代、全民旅游时代、休闲旅游时代、品质旅游时代,而中国经过研究判断,经过这次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中国的旅游业因为有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基础,又由于旅游是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的需求。所以风雨过后,中国旅游业必将迎来发展的拐点,实现新一轮质的飞跃,
Ⅳ 20年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20年前人民在搞经济,所以简单说来说是人们都在顾着赚钱,而且那时候的交通也没回有现在的这答么发达,所以人们没把心思放在旅游上,现在20年过去了钱也赚到了,人们就想到享受了,其实旅游的过程也是享受,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的精彩,所以现在旅游业也蓬勃展起来了!
Ⅳ 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变,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内别容居世界的第4位和第5位,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大国。
我国旅游业进入三大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
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星级饭店12751家,旅行社17957家,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在校学生73.49万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71万多人。
主要表现在:
1.建立健全组织;
2.破除阻碍旅游业发展的体制,实行政企分开;
3.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
以上供参考。
Ⅵ 新中国旅游业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旅游业40年经历了四大阶段:
一、初创阶段(1978-1986年)
1978年、1979年,国家为改革开放大局所需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国家第一个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1981年国务院80号文件)有两个定位:
1、双重性质双重目标,“旅游事业在我国既是经济事业的一部分,又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旅游业发展要“政治经济双丰收”,这是用以确定旅游业“中国式道路”特征的定位;
2、把旅游放在经济领域中比较、调试后的定位,“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
这也是第一次关于产业重要性的精准定位,为旅游业在40年“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大发展中“选对跑道”“对上表”。
二、产业化进程阶段(1986-1998年)
从1986年国民经济“七五”计划,到199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明确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981年,国务院主持制定了旅游业第一个发展规划,在5年后列入国家第七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5年实践、5年探索有多难可以想见,最终这个《规划》敲定了作为“国民经济一个组成部分”的产业应该有的基本政策体制保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轨道上开始了产业化进程。
(6)旧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特点扩展阅读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旅游业从业务种类划分看,主要有3种类型 :
1、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
2、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3、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Ⅶ 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旅游的多样化趋势 旅游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统治地位的观光型旅游将向多样化发展,如休闲娱乐型、运动探 险型等。旅游者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进入老龄 社会后针对老年人出游增多进行的特色旅游服务等。
二、旅游空间扩展的趋势 科技的进步,旅游的空间活动范围更加广阔,不但可以轻易地进行环球旅行,而且可以向深 海、月球或更远的宇宙太空发展,出现革命化的新的旅游方式
四、旅游大众化趋势 旅游不再是高消费活动而是作为日常生活进入了千家万户。旅游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的 工作、生活都可能是远距离的长途旅行方式,形成空前广泛而庞大的人群交流和迁移,传统 的地域观念、民族观念被进一步打破,旅游的淡旺季不再明显。
五、文化性是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就旅游业的市场运作而言,第一个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这是最低层次的也是最普遍的竞 争方式;进一步是质量竞争;而最高层次则是文化的竞争。旅游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内在的。 旅游企业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和销售文化的企业,旅游者进行旅游,本质上也是购买文 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
六、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是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 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但随着经济、文化和 教育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山看水”,而更多地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和体验生活。人们旅游需求的多层次发展势必迫使旅游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呈现 出多元化的特点。从形式上讲,自助游等旅游形式将越来越普遍;从内容上讲,工业旅游、 农业旅游、会展旅游等将会成为新的热点。所谓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 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
Ⅷ 关于中国旅游业80年代的发展情况
网络上找的,希望有点用。http://..com/question/67060008.html?si=4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旅游新闻的发展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1978年至1980年。旅游事业刚刚起步之时,邓小平多次发表谈话,提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强调“发展旅游事业,增加国家收入”。②这个阶段我国的旅游业主要是面向国外游客,为国家创汇。正因为如此,这个阶段我国对外宣传的报刊,涉及旅游报道的内容较多。像《北京周报》、《中国建设》等刊物经常发表介绍我国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的文章或图片。1979年4月,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旅游通讯》创刊。先是内部发行,后来改为《旅游报》公开发行。这是当时我国惟一的一份全国性旅游专业报纸。它是《中国旅游》的前身。由于这个时期国内旅游尚处于萌芽状态,旅游新闻的数量很少,除了《旅游报》外,全国综合性报刊一般都把旅游报道作为经济报道中的一部分,由一位记者或编辑兼管。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阶段还没有独立的旅游新闻。游记类文章归副刊管,酒店、交通、饮食新闻归入经济报道。
第二阶段即1981年至1990年。这十年旅游业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向综合性的产业过渡。国内旅游开始启动,经济上先富裕起来的广东人领国内旅游风气之先。在北京的故宫、长城、颐和园等著名景点里,频繁出现广东的旅游团队,引起北方人的羡慕。国内主要大城市的宾馆、酒店发展迅速。旅游活动的增多要求新闻媒体增加旅游报道的分量。海内外的读者希望从报刊中得到旅游的信息,旅游景点的建设情况,旅游路线上的交通、食宿的情况,等等。旅游行业也报刊能及时准确反映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海内外的游客;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希望从报刊得到兴办旅游业及管理的经验。这几个客观原因促进了旅游新闻的发展。1985年2月,《旅游报》更名《中国旅游报》。同时《上海旅游时报》、《江南旅游报》、《旅游》、《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等专业性的旅游报刊相继创刊。综合性的报刊也开始开辟旅游报道专栏或专版。以对外宣传为主要任务的《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1月在报上领先开辟旅游专版,后来又在编辑部成立旅游新闻部。这一方面固然是对外宣传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旅游业的发展对新闻媒体提出新要求的反映。
Ⅸ 从中国旅游资源地理特征浅谈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酒管的吧 嘿嘿 找到了 给你发
中国旅游资源具有四大特征:
多样性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多种功能。以地貌景观而论,从海平面以下155米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底,到海拔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绝对高差达9003米,中国拥有类型多样、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再以旅游气候资源为例,中国不仅有纬向性的多样气候带变化,还有鲜明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国南北既有四时如春的繁花似锦的美景,又有类型多样的海滨、山地、高原和高纬地区的避暑胜地,还有银装玉雕的冰雪世界,以及可避寒趋暖的海南岛。多样的风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气候资源,为生物界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栖息环境,使自然景观更加绚丽多姿。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历史业绩,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古老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既有各兄弟民族文化汇融的结晶,又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而宗教文化影响较为深远。
丰厚性
中国旅游资源雄厚,开发利用保证程度高,以花岗岩山景为例,既有节理发育又经风雨剥蚀塑造的、以奇峰怪石、劈天摩地而著称的黄山;也有因断层发育使巨大花岗岩体突兀凌空以险称绝的华山,还有因花岗岩组分特性而导致的球状风化,由其形成的造型奇异的各种小尺度的风景地貌散见各地。至于古城遗址,帝都王陵,禅林道观,古代建筑,园林艺术,民风习俗,更是不可胜数,多采多姿,其资源之丰度足以位于世界各国前列。
古老性
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许多旅游资源以其历史悠久、文化古老而著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不胜数,遍及29省、市、自治区。云南开远小龙潭的古猿化石分属于森林古猿和腊玛古猿(见开远市),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的古猿化石,据测定距今有800万年历史,禄丰腊玛古猿头骨化石在世界上乃属首次发现(见禄丰县)。迄今为止已发现的猿人化石有元谋人(见元谋县)、蓝田人(见蓝田猿人遗址)、北京人(见周口店古人类遗址)、丁村人(见丁村文化遗址)、长阳人、大荔人、桐梓人、柳江人、峙峪人、资阳人、山顶洞人及安徽和县龙潭洞和营口金牛山(见营口市)的古人类遗址。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存中,以元谋人历史最早(距今170万年),周口店龙骨山的古人类遗物最丰富,龙潭洞猿人化石的一具头盖骨最完整。其他如仰韶文化(见仰韶村文化遗址)、半坡遗址(见西安市)、阳城故都(夏都)、安阳殷墟、岐山周原、丰镐周京、咸阳秦城(见咸阳市)、京杭运河、万里长城(见长城)、秦陵兵马俑坑(见临潼县)、银雀山汉墓(见临沂市)等,无不以古称绝。旅游资源的古老性是发展中国旅游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国际旅游业的巨大优势所在。
奇特性
从万里长城到大熊猫的故乡皆中国所特有的旅游资源。以喀斯特地貌风景为例,千形万状、千嶂叠瘁、怪石嶙峋的路南石林,奇幻无比的兴文石林洞乡和具有奇山、碧水、异洞三绝的桂林山水(见桂林市)皆著称于世。1980年贵州发现织金打鸡洞,全长13公里,最大跨度1750米,洞内有各种类型的喀斯特构造,还有举世罕见的特异景象——发育在钟乳石上的卷曲石,其中心为密封储水的空心管道所贯通,管壁极薄,通体透明,在周围的障碍中曲屈四旋,自由伸展。这种奇异的喀斯特构造,引起了旅游者、世界洞穴家们的兴趣和关注。 中国的自然奇观不可胜数,有一年一度的大理蝴蝶泉的蝴蝶盛会(见大理市),洱源的万鸟朝山的鸟吊山奇景,能发出不同音符鸣叫的峨眉弹琴蛙,随节令变化不断更换羽色的大兴安岭的柳雷鸟,每届中秋的钱塘大潮(见钱塘江),西藏高原上的周期性的水热爆炸泉等(见查布间歇泉、玛旁雍热田)。 人文方面的奇景更加丰富多姿,如周原一带出土的《大丰簋》、《盂鼎》、《毛公鼎》等西周著名的青铜重器和1976年扶风庄白一号窖藏发现的数量众多的青铜器,其中《史墙盘》铭文284字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土铜器中铭文最长者,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诸王业绩,后段历叙家世,是研究西周历史极珍贵的资料。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铜车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已建成的兵马俑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人(见临潼县)。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完整女尸和大量帛书 (见长沙市)、江陵凤凰山汉墓保存完好的男尸(见江陵县)、满城陵山汉墓的金缕玉衣(见满城县)及监沂银雀山汉墓的大量竹简文献等出土令中外考古界神往,这些墓葬地和出土文物珍品成了吸引旅游者回溯历史的最佳场所。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被公认为世界艺术宝库(见敦煌石窟)。“柱脚悬空永不落,三层木阁无钉铁,绝招结构圣人作”的广西真武阁也是建筑史上的一绝。雄踞凌云山,俯视三江的乐山大佛,坐像高71米,体宽28米,实属世界上最大的石佛(见乐山市)
Ⅹ 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开创阶段的特点
开创阶段特点:
1)新抄-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华-侨服-务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 这两个旅-游机-构的建立为标志的。
2)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是以“中-国旅-行游-览 事-业管-理局”的建立和中-国客-源市场的转-移以及旅-游者构成的变-化为标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