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内蒙古清水河县的植被类型
清水河县地处中温带,属半干旱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乌兰牧伦草原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宏河镇境内,蒙语译为"红色的河"。草原总占地面积近660万平方米,平均海拔1100多米,年平均气温7℃,气候独特,夏季凉爽,极端最高气乌兰牧伦草原乌兰牧伦草原温32℃。平均降雨量430㎜,植被覆盖率85%以上。
植物资源由于清水河县境内地形、土壤、气候等差异较大,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植被类型,植物资源较为丰富。
清水河县县林木保存面积132万亩,森林覆盖率30.8%,主要树种有柠条、沙棘、桃、李、杏等,特别以海红果及其加工品果丹皮闻名区内外。天然、人工优良牧草面积127万亩,耕地62万亩,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豆为主,小香米比较有名。
虽然有森林,有草原,但是还是以草原植被为主
㈡ 清水河县老牛湾鸿鹤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清水河县老牛湾鸿鹤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是2007-08-02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内控股),注册容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窑沟乡老牛湾村。
清水河县老牛湾鸿鹤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501246640815523,企业法人李五白,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清水河县老牛湾鸿鹤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许可经营项目:无 一般经营项目:船舶旅游运输业务旅客运输、货物运输。旅游接待业务。餐饮住宿。水产养殖销售。牲畜、家禽养殖销售。农作物种植、销售。
通过爱企查查看清水河县老牛湾鸿鹤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㈢ 黄河中下游旅游资源特色是什么
三门峡市地处黄河中游、河南省西部,是黄土高原和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交汇处,是黄河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六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传承使这里成为黄河风光、黄河文化最集中、最具特色的展现地。三门峡的旅游资源特点可以说是“以黄河为主线贯穿起来的充满野趣和史诗般
辉煌的黄河生态与古文化游”。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首先在三门峡渑池县的仰韶村发现。大禹治水、斧劈三门,古代传说中大禹留下的镇河石柱——中流砥柱至今仍巍然屹立在三门峡大坝下游的黄河峡谷之中,被誉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曾在这里铸鼎祭天,奠定政权。函谷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雄关要塞之一,老子西入函谷关时,在这里写下哲学名著《道德经》,太初圣宫由此成为道家之源;函谷关也因名人、名关、名著而饮誉海内外。位于市区北部的虢国遗址博物馆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西周大型帮国墓葬群。
三门峡的名山秀丽比比皆是。清水黄河、船行柳梢、天鹅戏水是黄河旅游的三大自然奇观;大黄河漂流神奇浪漫,尽现中流击水、征服自然的无穷魅力;甘山国家森林公园丹枫流霞、蝴蝶飞舞;亚武山风景名胜区秀峰林立、清溪潺潺;玉皇尖省级森林公园松柏长青,珍禽异兽众多;熊耳山状似熊耳、景象万千;韶山层岭叠翠、风光无限;黄河小浪底南村旅游区水面宽阔,黛眉云雨、古柏参天;鼎湖湾烟波浩荡、芦花飞扬,野鸭、天鹅啾啾而鸣。
㈣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城市概况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心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部边疆的战略要冲和边陲重镇。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北方沿边开放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国家沿边开放带与黄河经济开发带的交汇点,是我国与蒙古、俄罗斯以及东欧各国贸易往来的重要窗口。
呼和浩特市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北依阴山山脉,南濒九曲黄河,市区平均海拔1050米,年平均气温8℃左右,年降雨量350-500毫米,日照时数3000多小时,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特别是每年的7、8、9月,绿树成荫,气候凉爽, 更是旅游避暑的黄金季节。
呼和浩特市辖四区、四县、一旗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即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土默特左旗,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05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公里。总人口244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143万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回、满、朝鲜、 达斡尔、鄂温克等36个民族聚居的地区。
呼和浩特具有独特的经济区位优势,正西150 公里是“稀土之都”包头,偏北490 公里是“内陆口岸”二连浩特,西南380公里是鄂尔多斯天然气田, 东南距首都北京也只有 578公里,是西部地区首府、省会城市中距离北京最近的城市。
呼和浩特地域辽阔,物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矿产有煤、石墨、稀土、膨润土、石灰石和金、铜、铁等上百种,现已探明的矿产地170余处,矿点及矿化点128处。其中武川县的黄金储量居自治区前列,清水河县的陶土储量之大、品位之高为全国少有。此外,还有丰富的农畜土特产品,开发潜力比较大。
呼和浩特的工业以纺织、服装、食品、电子、石化、电力、机械、建材为主,共20多个行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伊利、仕奇、炼油厂、化肥厂、卷烟厂、TCL 内蒙古电器有限公司、金河、三角、金宇、蒙牛、三联化工等十多家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其中伊利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乳制品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及中国最大的冰淇淋生产厂家,内蒙古仕奇集团生产的“仕奇”牌西装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牌西装之一。
呼和浩特农村经济发展良好。现有耕地840万亩, 粮食产量稳定在90万吨左右。引黄入呼、万家沟水库等水利设施的建设,正在逐步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条件。依托特色产品的比较优势,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进展较快,目前,马铃薯、玉米、蔬菜、乳品等农畜产品的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伊利集团、蒙牛公司、华蒙金河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呼和浩特是自治区最大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网络中心,京兰铁路和3条国道在这里交汇, 京呼高速公路和呼包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正在建设,民航已经开通了48条国内航线和2条国际航线, 电话全部实现了交换程控化和传输数字化,百人拥有电话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第八。随着多条铁路、公路和光缆的开通,呼和浩特已经成为连接东北、华北以及首都北京通往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
呼和浩特的科研教育也有一定的优势。全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124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万余人;全市科技人员占自治区全部科技人员总数的30%以上,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约占 20%以上。全市拥有高等院校8所,中等专业学校34所。呼和浩特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也有一定的潜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生物技术、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比较优势和基础。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以如意、金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托县星火密集区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呼和浩特对外开放步伐较快。作为国务院确定的沿边开放城市之一,多年来,我们致力于软、硬环境的建设,一方面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另一方面,通过创造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来“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如意、金川开发区为龙头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在对外交往方面,呼和浩特同日本国爱知县冈崎市、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等28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2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
呼和浩特有两千多年的文字记载,文化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里有距今七八十万年的古人类石器制造场遗址“大窑文化”;有始筑于战国时代的我国最古老的“赵长城”;有作为“胡汉和亲”历史见证的昭君墓和闻名遐迩的辽代万部华严经塔;有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字刻写的天文图金刚舍利宝塔;被誉为“召城之最”的大召、“佛教建筑典范”的席力图召、“杏坞番红”的乌素图召、“古木参天”的喇嘛洞召等众多召庙共同组成独具魅力的召庙文化。加上充满蒙古族特色的草原风光、具有大漠风情的黄河旅游区、号称“塞外西湖”的哈素海度假村和位于大青山丛林翠柏中的乌素图国家森林旅游娱乐区,使呼和浩特成为游人向往的历史文化名城。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通过实施以调整结构为重点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工程、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重点的脱贫致富达小康工程、以提高城市整体服务功能和文明程度为核心的现代化首府城市建设工程等“三大系统工程”,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九五”期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9.2亿元。比“八五”期末增长70.7%,年均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8.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5.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7%、13%和10.5%,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478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1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2.9亿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61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600万美元。
展望未来,呼和浩特发展前景广阔,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绘就了世纪之初的发展蓝图:“十五”期间,我市总体发展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提高”,推进“三大系统工程”,强化“四个意识”,完成“五大战略任务”(一个目标即:建设现代化首府城市。两个提高即: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财政收入水平。三大系统工程即: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中心任务的脱贫致富达小康工程、以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工程、以提高城市整体功能和文明程度为核心的现代化首府城市建设工程。四个意识即:首府意识、服务意识、机遇意识、赶超意识。五大战略任务即: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实施体制创新和科教创新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化首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竞争与合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以此,全力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和生态市建设步伐,努力促进首府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早日把呼和浩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府城市,到2005年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达到160万人左右,建成区面积控制在1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15年,中心城市、三个卫星城市及两个县城人口规模共达到260万人左右,城市建成区控制在200平方公里左右。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达到36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60元。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达到700亿元,到2015年力争突破千亿元大关。目前,244万呼和浩特人民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把呼和浩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实现新世纪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相关连接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呼和浩特—城市概况
【地理状况】【历史沿革】【城市特点】【城市现状】【名城保护与发展规划】
地理状况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所辖市,自治区首府。位于内蒙古中部土默川平原上,北靠大青山,南濒黄河。东距首都北京669公里。介于北纬39°35′~40°51′,东经110°46′~112°10′之间。东临集宁市、丰镇市,南隔长城与山西朔州市相望,西与包头市为邻,北与四子王旗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2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00公里,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77.9平方公里。现辖玉泉区、新城区、回民区、郊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等4区1旗4县。总人口200.4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01.8万人。居民中蒙古族较多,约17万人,还有汉、回、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壮、藏、苗、土家、锡伯、维吾尔、鄂伦春等35个民族。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大青山横亘北部,蛮汉山绵延东部,丘陵起伏于南部,形成一马蹄形,环山之间为平畴沃野。市区平均海拔1100米,山地最高点海拔2246米。境内河流为黄河水系,有大黑河、小黑河、什拉乌素河、枪盘河(水磨沟河)向西南汇入黄河,东部有湖泊哈素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年平均气温6.4℃,1月份平均气温
㈤ 内蒙古清水河最好的旅游线路怎样走
哈哈 没钱啊
㈥ 清水河县概况
清水河县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下辖县,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南端,东南以明长城为界,与山西省平鲁区、偏关县接壤;西濒黄河,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隔河相望;北临古勒半几河与和林格尔县毗邻;西北方与托克托县相傍,整体位置处于“蒙、陕、晋”三省交界和“呼、包、鄂”经济技术开发区腹地。清水河县总面积2859平方公里,县境内居住有汉、蒙古、满、回等12个民族,2012年总人口14.3万。
清水河县因境内有清水河而得名。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地质构造属山西台背斜与内蒙古地轴相接之过渡带。岩石平缓,黄土覆盖较厚,地势由东南向西渐次低下,平均海拔高度1373.6米。
清水河县
㈦ 呼和浩特老牛湾旅游区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清水河县依靠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积极提出打造“一县三回地”的旅游胜地,不断加答快旅游景点建设步伐。黄河清水河老牛湾风景旅游区正逐步成为呼市特色旅游的一张重要名片。围绕老牛湾黄河大峡谷特色景区建设。去年老牛湾景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万元。今年,结合2011年全市两个文明经验交流会在该县的召开,该县把建设老牛湾风景旅游区项目作为重点迎会项目,认真编制项目规划,计划投资1600万元建成300间客房;投资21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投资60万元建设2个环保型水冲厕所;投资50万元建设景区门景;投资100万元进行景区绿化。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的专项建设资金。此项目的实施对于完善老牛湾景区设施,改善景区服务条件,增强景区服务功能,增加当地村民收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提升清水河县的知名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㈧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117公里处有个什么旅游景点了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一一七公里处有个什么旅游景点,这个当然是当地有名的景点了,非常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