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发展 » 四川文化旅游的现状与发展战略

四川文化旅游的现状与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 2021-03-15 18:52:08

① 四川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政府的重视,宣传力度的加大,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② 中国旅游文化项目的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的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内明显。全国各地文化旅游业容发展如火如荼:湖北省大力整合省内旅游资源,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并出台了“2009-2020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规划”;四川在地震后为复苏旅游业,把文化旅游作为其发展方向;而在安徽,2009年以来文化旅游项目广泛受到投资者青睐;2010年、2011年湖南省和云南省相继设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现阶段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是一项充满憧憬、创意的文化活动,必须以观念创新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要按照全面创新的战略要求,用新的思维认识、开发和管理文化旅游产品。

21世纪中国旅游的方向直指向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品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相当的发展规模和精深的人文底蕴独占鳌头,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③ 四川省为确保成为旅游强省提出了哪些战略目标

四川省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数量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发展条件较好,发展水平较高,特别是国内旅游方面,居全国前列(详见表7-1)。

表7-1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概况一览表

四川的旅游服务水平与配套条件较好,已基本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配套服务。川菜以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而著称;四川大酒店等一大批高档酒店为旅游者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宝成复线电气化铁路、襄渝铁路及蛛网式的高速公路为旅游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以自然景观、民族风情为突出特色的A级景区景点让旅游者流连忘返;总府路的太平洋和工艺美术品商场、人民东路的仁和春天商场内琳琅满目的商品令旅游者爱不释手;豪华影剧院(场)、艺术宫、民俗文化村、川剧院的川剧等娱乐节目更为旅游业增添了色彩

为确保建成国际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强省的目标,“十二五”至2020年期间,四川省提出了发展1个旅游增长极、3个旅游经济带、5个特色旅游经济区、5条旅游环线的战略目标。1个旅游增长极是以成都市为核心,辐射周边的德阳市、资阳市、眉山市、雅安市等地;3个旅游经济带分别是成绵乐旅游经济带、成渝旅游经济带和成雅攀旅游经济带;5个特色旅游经济区分别是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环贡嘎生态旅游区、亚丁香格里拉旅游区、川南文化旅游区和秦巴生态旅游区;5条旅游环线分别是北环线(九环线)、西环线(大熊猫线)、东南环线(长江线)、西南环线(香格里拉线)和东环线(三国线)。

④ 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近

这种题目,很明显,从矛盾的几大特征出发,一条一条往里面扣!

⑤ 有关成都旅游文化的论文3000字左右

旅游文化相关的论文算是简单的,如果是专业的论文还是需要专业的合作伙伴,可以搜一下“春泥期刊库”,会给你更多的帮助

⑥ 四川在三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三国文化旅游特点是什么

四川是三国三足鼎立蜀国发展和开辟的地方,剑门关、涪城、成都在三国电影里随时能听到,现在三国遗址武侯祠、张飞庙、蜀门栈道、富乐山等很多名胜古迹。

⑦ 四川旅游经济概况

【面积】

48.5万平方公里,占中国的5.1%。

【人口】

855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6人。

【民族】

53个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4个、人口489万。人口超过l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族和藏族。

【气候】

亚热带湿气侯,气候温和,平均气温西部为16—18℃,东部为19—20℃、年降水量1200mm

【地形】

盆地,其中山地、高原占全省面积的78.82%;丘陵和平原占21.18%。

【行政区划】

20个市、地、州,179个县(县级市、区)、省会为成都市。

四川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新中国成立以后,四川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四川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四川是全国的农产品供应大省,是国家最大的粮、油、猪生产基地之一。经济作物油菜籽、甘蔗、茶叶、柑桔、蚕丝产量居全国前列;中药材驰名中外;银耳、生漆、毛竹等产品享誉全国。

四川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攀枝花钢铁公司、成都飞机公司、长虹集团、希望集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闻名国内外。

四川的交通通讯发展迅猛。水陆空交通日趋完善发达,微波、光纤、卫星、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图文传真、INI联网等现代通信遍布全省各市、地、州、县及部分乡村,初步形成了现代交通、通信网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观念的转变,信息市场、科技市场、人才和劳务市场、资金和金融市场以及各种物资市场、服务市场、旅游休闲娱乐市场也相应建立。特别是在党的十五大之后,四川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全面实施《四川省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战略》。在深化国企改革,“抓大放小”的方针指引下,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收购与兼并正逐步推行。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商业、服务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加快,人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条件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创造了条件。

四川是一个综合科技力量较强的省份。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等专科学校和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小学等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文化艺术独具特色,川剧、歌剧、杂技、曲艺享誉国内外。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遍布全川。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产业兴旺发达。医疗机构也基本能满足人民的健康需要。环境保护卓有成效,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四川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九寨沟、峨眉山等著名景区以其夺目的光彩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四川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长江上游,东西相距约1200公里,南北最宽处900余公里。四川地域辽阔,全省面积近4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是中国最大的省、区之一,就面积而言,它仅次于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居全国第五位。四川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云南,西连西藏,北靠青海、甘肃、陕西三省,是联系西南、西北和华中地区的天然纽带。四川地处内陆腹地,地势十分险要。它的西边被巍巍青藏高原扼控,北面有秦岭和大巴山为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东有巫山山脉阻隔。惟有浩浩长江水将巫山冲开一道缺口,给四川造成一个惟一的出口。

四川人口有8500万,有汉、彝、藏、羌等14余个民族,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向平原、丘陵过渡的地带,地貌复杂奇特,气候类型多样,植被物种丰富,大自然给予这一地区的恩赐可谓十分独特--川西南山地谷险峰峻,滔滔江水突破大山的禁锢,吼声震天。

川西北高原一马平川,茵茵绿草养育着牛羊骏马,温馨无限。

九寨沟内,清清碧水倒映蓝天,鱼翔苍穹,鹰击水底,呈现出谜一样的童话世界。

峨眉山头,朵朵白云汇成云海,红日喷薄,佛光普照,弥漫着仙境般的洞天佛地。

都江堰口,李冰父子追踪大禹王治水的业绩造福千古。

二滩滩头,水轮机鸣奏着华美的乐章,推动着现代化进程。

贡嘎山区,冰川、温泉、高峰、深谷,绘就一幅幅自然画卷。

三星堆的摇钱树,青铜艺术展现3000年前那些刻意追寻的轨迹。

盐业博物馆的燊海井,诉说着历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能。

康巴牧歌,抒发出悠悠绵长的婉转情调。

凉山火把,映红了浓浓激情的彝乡山水。

不尽的风景名胜,看不完的民族风情,听不够的康定情歌,尝不尽的特产风味........."天府之国"的含义已经在无限延伸。

⑧ 你对四川文化旅游的看法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雪山、冰川、平原、丘陵多种地貌形成了不少自然奇观,同时,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多样的民俗文化为四川旅游增添了别样的魅力四川与陕西的交界地区,四川北部门户。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度21分至107度45分,北纬31度15分至32度45分。市政府所在地西距成都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距重庆498公里,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辖巴州、通江、南江、平昌 拟建区的有 江北新区 南坝开发区 四区县,188个乡(镇)、2354个村。 巴中的公路交通较为方便,与周边各市均有道路顺畅连通。乐巴铁路于2009年12月31日全线贯通,现正在进行电气化改造,广巴高速公路于2009年底已形成通车能力,2010年5月10号正式通车,成都到巴中最快仅需4小时,南部到巴中的高速公路、巴中到达州的铁路已开工建设,巴中到达州、巴中到陕西界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巴中机场、南部到巴中到汉中的铁路、巴中到广安到重庆的高速,巴中到万源的高速公路都列入了省规划。 巴中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东汉永元年间置汉昌县,建安六年改属巴西郡,北魏置巴州。巴人部族素以英勇善战,能歌善舞而著称。汉高祖刘邦在南江大坝建牟阳城筑巴峪关,萧何月下追韩信至截贤岭(误传,实际上在汉中留坝),张飞夜袭巴州智擒严颜。魏武帝曹操与张飞交战汉水,直逼张鲁退兵巴州,境内始建于梁魏、盛镌于唐代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等地的摩崖造像多达5210余龛、7200余尊,以布局精巧、艺风平实而著称,再现了唐代辉煌的宗教艺术,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巴中盛唐彩雕全国第一”,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 巴中既是国家粮食储备基地,又是商品粮输出基地。骨干经济作物中的蚕桑、烟叶、茶叶、油菜、水果、甘蔗、生姜等已形成规模优势,通江“天岗银芽”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南江大叶茶被国家列为优质品种推广,“云顶绿芽”、“云顶茗兰”、“光雾茗峰”等跻身国家名茶行列,获国家AA级绿色标志。 通江银耳驰名海内外,被国家命名为“银耳之乡”,南江被命名为“核桃之乡”,江口醇酒厂、小角楼酒厂产值均超过亿元。巴州龙头面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猪、牛、羊肉总产量百强大县。南江黄羊以其体格高大、肉质细嫩、遗传性能稳定、板皮质优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推广项目,成为“目前国内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种”,银花、川明参、蕨菜等绿色食品天然佳成。 英勇善战,血性勇武,能歌善舞。古时巴人将士出兵助武王伐纣,助秦扫六国,刘邦据巴蜀之地,得巴人士兵以争天下。

⑨ 文化旅游产业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

1、产业化观念不足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比较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而忽视文化的经济功能,导致一些相关管理部门只有文化事业的概念,没有文化产业的观念,缺乏对市场条件下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时期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文化资源的深刻认识。对现代文化旅游业的产业功能、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缺少正确认识,对文化旅游业的性质、地位、特点、规律等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对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思路不清晰、对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规划不重视、对文化旅游业的开发存在许多误区。在文化事业、市场经济和旅游产业三者之间长期徘徊,缺少新时期文化经济理念上的创新,更缺少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对策和措施。造成了“文物资源多,但开发利用不够;历史文化深厚,而挖掘整理不足”现象的产生
2、发展规划不到位
作为一个着力培育、快速发展的新兴重要产业,还缺乏必要的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较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点)规划。各景区景点已有的规划,多数仅只限于满足于审批项目、争取资金和近期开发建设,在详细程度、操作实施、合理利用资源等等方面,均不足以指导景区开发建设和发展提高。更没有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旅游消费者出游动机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没有予以充分调研和高度的重视。规划和开发的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多有雷同,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刺激性的旅游性项目少,新、特、大项目则更少。
3、体制机制滞后
文化资源隶属关系复杂,涉及到文化、文物、旅游、林业、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多个政府部门,作为一个社会化大产业,涉及到多个行业。隶属关系的不同,造成行业规划不统一,利益不平衡,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特别是在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经营中,存在着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反映了文化旅游资源产权不清、行政管理与产品开发体制混淆的现状,影响了文化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发挥。
开发主体的事业体制与市场化经营的矛盾十分突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相对缓慢。许多景区和景点的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计划条件下形成的模式。在这种经营机制下,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资金除靠政府和社会投资外,几乎没有能力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服务功能完善。自身创新的主动性不够,危机感不强。旅游的经营还主要是门票收入。
4、品牌竞争力不强
一是文化内涵的挖掘不足。文化资源内涵在表现形式上,通常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的文化内涵很容易利用起来,但隐性的文化内涵只有认真研究,下功夫挖掘,才能被有效发现和充分利用。由于对隐性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使我市缺乏对高端旅游市场有吸引力的品牌。二是旅游者参与性项目不丰富。文化旅游要使旅游者真正参与其中,通过娱乐性的节目,真正领会文化的内涵,才能实现游客和景区双赢。三是文化旅游的表现形式单一。我市文化旅游的表现形式主要集中在文化资源的静态展示,缺少大型的、专业化的与文化旅游相关的文艺表演活动;节庆活动内容单调,组织不力,几个大型的文化节有下滑的趋势。四是资金投入不足。各级政府投入不足,民间投入有时又急功近利,致使许多地方资源开发粗糙、格调和层次都比较低,缺乏文化内涵,影响我市文化旅游整体形象。
5、促销、包装缺乏创意
我市的文化旅游业在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上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在产品变为商品上尚未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在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和其他文化产品联动上还没有摸索出可行的机制,在宣传、包装和促销上还没有适应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的过硬手段和措施,在听觉上吸引力不强,在视觉上冲击力不够。
6、景区建设差、规模小
景区周边环境差,是我市文化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不仅仅表现在景区周边环境卫生、治安管理、绿化美化等方面,还包括了景区周边建筑风格、旅游商品、饮食摊点等方面。与我市旅游深厚的资源内涵相比,我市现有的旅游景点开发的规模偏小、景区内容偏少。特别是能被旅游者接受的产品来说,与全国、周边省市的文物景区相比,我市景区不论是规模、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不小的差距。而且景区内容中项目同质化的东西多,吸引人、留住人的地方少。
7、旅游商品特色不明显
与深厚的人文资源形成反差的是我市旅游商品开发不尽如人意,旅游纪念品缺乏专业性和创新性,没有特色且外地品种多于本地品种,致使来运旅游的绝对人数增长较快,但旅游综合消费却相对较低,2007年全省游客人均消费625元,而运城只有593元。运城市旅游仍停留在门票经济阶段,还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方需求,也就带不来较高的旅游综合效益。,
8、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我市旅游从业人员中,高中级管理人才还很缺乏。景区景点的旅游服务人员也缺少正规培训和专业培训,导游讲解人员对全市根祖文化的内涵理解也亟需强化提高。整体看,目前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仍停留在一般的接待阶段,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要求相比还不适应。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重视和措施上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