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黟县的经济发展
2009年,黟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706万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9亿元,增长37.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4:41.4:39.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55.7%、40.6%。
2012年,黟县地区生产总值20.8亿元,同比增长9.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亿元,增长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亿元,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24.2亿元,增长20.3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5.7:48.5:35.8。 黟县省级经济开发区2012年已建成面积1.9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入园企业58家,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5.4亿元,基本形成了以茧丝绸、果蔬食品、旅游商品、机电制造、高档纺织、木竹精深加工为主的特色工业体系。
建国前,黟县工业基础薄弱,城镇以“三坊一店”(糟坊、酱坊、炉坊、糕饼店)为主体、其次是铁、木、竹、棕、缝纫、粮油(水碓、油榨)、织苎麻布加工业及石灰窑、纸槽等。焦福泰油纸伞、源头苎布、胡永兴蚊香、程三元毛笔为黟县较有特色的产品。民国14年(1925年),培本布厂开始使用人力铁木织布机。民国20年,城区创办私营光寰电气厂。民国31年县政府开办民生染织布厂,为黟县唯一的官办工厂。至解放前夕,全县没有一个烟囱,没有一台动力机。但县人旅外办实业、从工者很多,江西景德镇市就有11家工业企业为黟县人开办。
1952年,全民所有制的黟县酒厂和公私合营企业黟县电灯厂建成投产。同年,8名铁匠组成黟县铁业生产小组。1956年,全县35个手工业行业852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组成8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12个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成立黟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逐步把手工业的经济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67.6万元,比1949年增长8倍。1958年,为追求高级形式,把全县手工业按一行一业组建规模较大的生产合作社,拆点搬家,集中生产,统一核算,在大办工业的号召下,采掘、冶炼、机械、化工、轻工、纺织等工业企业竞相上马,计划比例失调,出现工业增产,商业积压的畸形现象。其间大办钢铁,县财政支出13.5万元,毫无效果。同时,西武、和平、东源、洪星、际联、渔亭、美黄7个乡的铁、木、竹、缝、棕5个行业的28个手工业单位281人,与各乡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四社合一”。县手工业联合社的农具厂、木器厂、机瓦厂、竹器厂、石灰厂和缝纫、五金、皮革、棕业、钟表等10个合作工厂(社、组)及美溪综合厂共393人,全部下放到公社。1959年,黟县、祁门县并县时,黟县手工业联社因所属10个手工业企业455人下放到黟城公社而全面解体。
1961年后,关闭了全民所有制碧山野生植物油厂、黟县陶器厂;县办的石山砖瓦厂、雨伞厂转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成立集体所有制铁业、木业、工艺生产合作社和白铁小组,缩小了黟县纺织厂生产规模;收回乡间名师巧匠396人,重新组建城乡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7个。1962年,全民所有制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为1311元,1965年为3423元,年递增28%。1970年起,开始发展“五小”(小煤窑、小钢铁、小化肥、小水泥、小农机)工业,小型工厂应运而生。至197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年递增15.8%。
1979年,停办农药厂,新建黟县轴承厂;农村10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从二轻系统划归社队企业系统,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工业企业经营由单一的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同年,在石煤综合厂和五金厂试点推行工业企业经济责任制。1980年增加轴承厂、轻机厂为试点企业,1981年在全县工业企业中推开,取得显著效果。到1983年,黟县工业总产值达1310万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扭转了黟县预算内工业利润倒挂,依靠财政补贴的被动局面。
1984年,全县工业企业整顿结束,企业素质提高,黄山轴承厂202型轴承获1984年安徽省优质产品证书,县电力公司获安徽省电力系统1984年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黟县酒厂吉阳牌白酒获1985年徽州地区酒类评比第一名。
1985年,全县有电力、机械、电镀、轴承、石煤利用、汽车修配、五金、建材、森工、酿造、粮油、食品、饲料、制茶、印刷、塑料、造纸,制鞋、服装、缫丝、纺织、林化等20多个行业,79个工业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15个,集体所有制24个、乡镇工业40个)。全民所有制职工1280人,集体所有制职工765人,乡镇工业从业人员650人。工业企业有中、初级技术职称人员39人(其中工程师4人)。固定资产净值865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635万元,集体所有制87万元,乡镇工业143万元)。机械总能力19114千瓦(其中全民所有制16558千瓦,集体所有制639千瓦,乡镇工业1917千瓦)。工业总产值2047万元,为1949年的27倍。1985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9.02%上升为42.37%。
2012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30家,比上年增加4家,实现增加值3.69亿元,同比增长13.7%。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轴承380万套,下降51.6%;罐头5220吨,增长22.7%;白厂丝599吨,增长8.8%;纤维板4951平方米,下降32.1%。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效益综合指数为189%,同比下降54.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109万元,增长4.6%;实现利税9017万元,下降12.7%;实现利润总额5505万元,增长6.8%。
2012年巩固扩大“12555”重点企业培育成果,中绣飞梭、新达机械、金坑源纸业等企业加速发展,特色工业初具规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增长12.5%。工业招商取得新成效,新签康师傅瓶装水、LED灯具、汽车配件等项目10个,协议投资4.2亿元。 丝织业 茧丝绸产业是黟县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八十年代初,从一个镇办集体缫丝厂起步,二十年后,黟县已发展有桑园4.5万亩,年产鲜茧2000吨;2013年有规模以上缫丝企业两个,年缫白厂丝400吨,其中华盛丝绸集团的生产规模名列安徽省第二;一个规模以上捻线企业,年产捻线丝260吨,名列安徽省第一。 黟县耕地面积8249.2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62%。农村经济以传统的林、桑、茶为主,粮食自给。桑、茶、果、竹、木等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以叶村为代表的蚕桑基地、以溪下村为代表的有机茶基地、以五里村为代表的桃业基地、以胡门村为代表的皖南花猪养殖基地。华盛丝绸、惠达食品、桃源罐头、千磨竹业、杉森木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竹针全国市场占有率70%以上,白厂丝产量居全省县域前列,五溪山毛峰、“AH2糖水板板栗罐头”等荣获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黟县先后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和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201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902元,增长15.5%。
黟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较多,有以生产糖水板栗、箬叶、微菜干、竹笋罐头等系列产品的食品企业,其糖水板栗产量在全国同行中名列第一,产品95%以上出口海外。黟县腊八豆腐、宏潭豆腐乳等传统手工艺制作的产品,也从手工作坊里走进大型超市。黟县的茶叶制作久负盛名,其中以黄山毛峰、五溪香芽、西递翠眉等品种尤为出名。
建国前,由于封建制度的限制,官、商的盘剥,生产方式的落后和自然灾害的侵袭,黟县的粮食单产只有100多公斤。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版的《黟县志》载:“岁收不给三月”。民国23年(1934年)资料记载,全县粮食总产1262万公斤。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仅1079.18万公斤,单产100.5公斤;油料总产36.27万公斤,单产16公斤。农业总产值为634万元。
建国后,黟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采取各种改革措施,促使农业生产稳定增长。1949年,实行减租减息,1950年至1951年,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1952年,总产上升到1625.61万公斤,1953年至1957年,实现农业合作化,农民依靠集体力量,开展农田建设,提高了抗御灾害能力,使粮食产量稳步上升,1957年,粮食总产达2036.07万公斤,1958年,由于左的思想路线的影响和工作上的失误,粮食生产下降,1960年,粮食总产只有1623.14万公斤。1962年开始,经过三年的恢复调整,粮食产量有了回升,1965年,总产达2296.13万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间,粮食总产增长缓慢。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农村体制改革,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9533亩,单产302公斤,总产上升到3908.07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2.6倍,油料总产147.71万公斤,比1919年增长3.1倍;农业总产值达326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为1949年的6.38倍;茶叶、蚕桑、畜牧、水产及其他农副业生产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黟县从1953年起,粮食、油料自给有余,1953年至1985年,全县农民向国家提供商品粮食共26827万公斤,食用油脂297.84万公斤,和大量的猪肉、禽蛋、鱼、茶叶、蚕丝、苎麻、香菇等农副产品。
201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完成56608万元,同比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21832万元,增长4.5%;林业产值13899万元,增长2.7%;牧业产值17543万元,增长1.3%;渔业产值519万元,增长117.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15万元,增长2.2%。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业构成由2011年的37.8:24.7:32.1:0.4:5.0调整为38.5:24.6:31.0:0.9:5.0。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9950公顷,同比增长0.8%,其中:粮食种植面积5089公顷,增长0.5%;油料种植面积2890公顷,增长0.5%;蔬菜种植面积1444公顷,增长1.8%。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多减少。其中:粮食总产量27001吨,增长4.7%;油料产量4001吨,增长3.9%;茶叶产量1535吨,增长3.6%;蔬菜产量20048吨,增长1.9%;药材产量91吨,下降4.2%;瓜果产量1480吨,增长1.6%;糖料产量714吨,增长2.0%;水果产量2097吨,下降0.3%;肉类总产量5240吨,增长1.7%;蚕茧产量1759吨,下降4.5%;禽蛋产量663吨,增长1.4%;水产品产量560吨,增长16.2%。
2012年黟县连续四年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五里桃业协会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宏村镇、洪星乡竹笋基地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毛竹笋)标准化基地”。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7家,省级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4家。实现农业总产值5.7亿元。新增新农村建设“十有”达标村5个、基本达标村6个。 黟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旅游业已逐渐成为黟县经济的主导产业。
全县共有景区景点13处,其中5A级、4A级、3A级景区各2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4个、星级农家乐示范户19家市级、旅游专业村8个,三星级以上饭店4处。拥有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省级1家;旅游商品个体私营作坊150多个,形成4大类、12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系列,多种旅游商品在国家、省级旅游商品博览会和工艺品设计大赛上相继获得100多个大奖。先后荣获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文化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文化魅力旅游名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十大县域旅游之星”等称号。
2009年,旅游接待403.16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63亿元,旅游商品购物市场营业收入达6000多万元,旅游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超过20%。2012年旅游接待量完成1010万人次,增长31.7%;实现旅游总收入75亿元,增长32.5%。
B. 黟县旅游攻略
桃源千水寻来芳迹,春风拂栏画桥西。自
玉色留香盏中寄,瑶台清月梦里辞。
身为《桃花源记》原型的黟县,承徽州千年古韵。虽不及繁华都市纸醉金迷。也不似江南水乡缱绻多情,可它,却一样有着世间独一无二的风采。
两村一县,在多年之前便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西递,宏村之间的桥梁,黟县更是获得了“画里桃园”的美称。
美景,美食,美酒,作为黟县千年沉淀的瑰宝,始于大秦,兴于盛唐,如今的黟县四处,更是早已离不开其影子。
龙川广场,盘踞在县城商业中心,位置优越,设施完善,由安徽省新龙川投资集团投资建设,并由拥有20多年开发经验的黄山龙川置业有限公司倾力打造。地下停车场,下沉式广场,空中观景平台,龙川美食一条街,一座座耗资两亿元的建筑群,将古今艺术完美结合,让你感受到现代气息的同时,又能体验到徽州大地,千百年来的独特韵味。
“玩在西递宏村,吃在龙川广场”,如今的龙川,早已入驻商家数百户,集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与一体,更成为了黟县特色小吃餐饮集聚区。
看桃花似锦,许一世深情,湖光山色间十指相扣,画中桃园许下今生不诺,这样的黟县,你喜欢吗?
C. 怎样推动安徽黟县旅游走向世界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千百年来让人魂牵梦绕。黟县,位于黄山市西南部,黄山古称黟山。黄山市黟县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生态绝佳。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等国际化旅游品牌名片和“世外桃源、画里乡村”的神话美誉,境内完整保存1684幢明清古建筑,2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6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31个中国传统村落、1座省历史文化名城,3条省级历史文化街区,6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也是首批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黟县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再开发潜力非常巨大。
大众旅游时代,全域旅游已成为国家战略,旅游业从单一景区、景点模式向旅游目的地统筹发展模式纵深转变。此番黟县人民政府与中国城市旅游研究院的联手合作,将全面助推黄山黟县旅游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全域化发展。来源:中安在线
D. 黄山市有三区四年,黄山区,徽州区,屯溪区,祁门,黟县,歙县,休宁,哪个地方的经济最好,发展最有前景
黄山市发展最有前景的地方是歙县,人口多,工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对外交通方便,毗邻杭州市。
E. 2013年黄山黟县年旅游人数
据黄山市旅游局统计数字,2013年黟县西递景区共接待游客81.21万人;宏村景区接待游客152.03万人。再加其他小景区一起,2013年黟县总计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左右。
望采纳!
F. 黟县旅游发展现状及保护
欢迎实地考察或者登陆黟县旅游网、黟县政府网查询。
G. 黟县的交通运输
黟县公路四通八达,乡乡通车,总长599.6公里。
安徽省中部南北贯通线的组成部分的黟太公路于1988年10月正式通车;位于黟太公路上的羊栈岭隧道,全长372米,高8米,宽6.5米,是安徽省第一条公路隧道,于1984年12月建成。皖赣铁路于县城区外围13公里处经过,与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近而不进;铁路黟县站,原名渔亭站,站址在安徽省黟县渔亭镇,现为五等站。
2012年,黟县公路密度达66.5公里/百平方公里,两条省道(S326和S218线)46.7公里成“丁”字形穿过黟县,有县道161.5公里,乡、村级公路391.4公里。黟县境内有省二级汽车站一个,社会客运站7个,拥有客运车辆65台,其中专业旅游车辆12台(大中型12台),全县已有跨省客运线路5条,省内客运线路23条,县内客运线路24条,日发班车160多台次,可直达上海、杭州、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和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牯牛降等旅游景区。
H. 黟县古城的简述概况
横沟:原名“槐沟”,又称“淮渠”。为南北朝梁大通元年(529年),太常卿胡明星辞官归里后,捐资募工而建。渠水起自北郊柏山堨,从临漳门(北门)入城,流经北街、杏墩里、郭门后街至郭门右侧出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知县周舜岳于城北修防洪堤,并将柏山堨和横沟整治加固。横沟水渠流入城内,其走向几乎与北街完全平行,因此有不少地段穿注于北街民居屋下,商家店内,为城区消防和居民浣涤提供充足水源。千年横沟穿城而过,成为以黟县县城一特色风貌。清黟人程学禧的《黟山竹枝词》云:“穿城一水是槐沟,开浚年年趁麦秋;人集街心携畚插,人归月下荷鉏头。”
莲花塘:位于县学山北麓,文庙棂门外,旧称明堂池,又称泮池;因夏日多有莲花盛开,故民众多称莲花塘。莲花塘占地近10亩,呈半月形,水深约2米,塘水清澈,游鱼可数。20世纪90年代,县碧阳实验小学修建操场,该塘被填平。
圣母池:位于东岳山北麓,原圣母庙前,清《黟县志》载:泉如白玉。相传民间发生偷窃等纠纷,密诉于神后,往池内投入一钱,事实则沉,事非则浮,心虚者甚惮之。其旧址曾掘得石刻,上刻有“鉴物是非多老实,别人真伪有神灵。”字句。
水井:建国以前,县城居民饮水,几乎全靠水井汲水。建国以后,直到1989年,县城居民应用井水人数仍占县城总人数的63.5%,所以县城内一直保留有多口古井。如胡公井、神仙井、薛公井、吴家古井、桂墩里三元井、杏墩里古井、县背岭古井、费家弄古井等。 沿街店铺:一般均为徽派传统的一楼一底建筑,楼下为店,楼上住人。大部店面排门,厚约4厘米。铺面敞开,一览无余。招牌悬于门额之上,或挑于门侧。店铺排门旁,开有五寸见方小窗,便于夜间销售小宗商品。也有店铺,正面完全等同民居样式:青石门坊、黑漆大门、砖雕门罩,只是店内不设天井,从大门上方开辟的硕大窗户采光。此类店铺已药店、布店为多。城中店铺不少是前店后坊,所以其建筑则为两进以上。有的大店家在建筑后进还辟有院落,便于骡马牲口运货进出。千年横沟自北门进入城中,多从北街东侧店铺下穿过,故北街东侧的店堂,多为活动木板铺就,既便于提水打扫卫生,又能便于万一火灾消防。
居民住宅:县城民居住宅是全县最主要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1985年普查,县城存留有明清民居建筑141幢。县城居民住宅多为二层楼房,前后双面坡屋顶,两侧参差马头墙,粉墙黛瓦,青石门坊,均为典型的徽派建筑。民居主要有“三间”、“四合”两类,厅堂居中,正对大门,卧室左右对称。因受地基限制或封建迷信影响等原因,大门也有开在侧面的。屋内置天井,用以通风采光,天井两侧视长度或建门斗、耳房、回廊。屋角圳旁,另建附属建筑或小庭院。
祠堂楼阁:建国前,黟县祠堂(俗称“厅厦”)楼阁广布城乡。清同治《黟县三志》记载,时全县各姓祠堂共有404幢。县城多姓聚居,祠堂不下数十幢。时程姓祠堂有桂林堂(老厅厦)、贯公厅(石狮厅厦)、彩公厅、继善堂、萃思堂、永思堂、叙仁堂(下程厅厦)等;余姓有种德堂、循公堂、纪公堂(世德堂)、心六公祠、余家祠堂、环山楼等;王姓有尊德堂、大经堂(上王厅厦)、积庆堂(下王厅厦)、怡和堂;舒姓有舒家祠堂、舒家厅厦;胡姓有胡家厅厦、旌义堂等;孙姓有孙家祠堂、孙家厅厦。还有方家厅厦、慎德堂(姚姓)、世德堂(姜姓)、撒家厅厦、光敬堂(俞姓)、光裕堂(汪姓)、一经堂(汤姓)、侯家祠堂、江氏宗祠、徐氏宗祠、尊让堂(吴姓)、韩家祠堂、许家祠堂、牲敬堂(谢家)、周家祠堂等。建国后,县城祠堂或年久失修而塌圮,或为单位社队占用而拆建改造。如今除环山楼、积庆堂、周家祠等祠堂外形基本完整外,其余已无一存。
民国以前,城区县衙东建有纪念唐代黟县令薛稷的薛公祠,后迁至县衙内;文庙内建有祀宋儒朱熹父亲朱松的韦斋祠,祀孔子先世五代的崇圣祠,祀邑忠烈、正义、孝悌之士的忠义孝悌祠,祀于邑任职能孚信于民之宦的名宦祠,祀邑籍名宦乡贤的乡贤祠;在县考棚建有专为捐资修建考棚者设位刻石的彰善祠;在明昌门(南门)建有祀宋卢臣忠的褒宗祠;在城隍山建有节妇姓氏的节孝祠;还建有土地祠、圣母祠、善意祠等。县城内还建有不少楼阁,如县城考棚下首的鼓楼,县衙对面文庙东南角的魁星楼,县学山麓、莲花塘东首的文昌阁,北街与东街衔接处的张王阁(一称五侯阁,祀唐代张巡、许远、贾贲、南霁云、雷万春等五忠臣),朝阳门(东门)内的周王阁(祀周宣灵王),文庙内的尊经阁等。县城内还建有一些寺庙,如城隍山有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的城隍庙,直街、郭门街、下东街交会处有明代天顺八年(1461年)修建的观音堂,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在麻田街重建的广安寺,以及关帝庙、龙王庙等。民国以后,城内楼阁寺庙年久石秀,逐年塌圮;建国后,县城扩建,街道拓宽,已经全部拆毁。 街道:县城道路网基本为自由格局,多数顺河流、地势而修建。建国前,县城街道狭窄,除北街、直街(县前街)稍宽外,其余街道宽仅2米左右。街道原为长条花岗岩石板铺面,因年久失修,坎坷不平。
20世纪60年代,旧城墙基本拆除殆尽,县城区域逐渐扩大。城东北的漳河两岸,原本无道路,后不少单位和民众在沿河两岸修建房屋,逐渐形成路道。1970年后,县城至碧山公路开通,城区路段命名为沿河西路,河东路段即为沿河东路。1971年1月,县政府成立城镇建设规划领导组及办公室,开始将北街、直街拓宽取直,同时除去上直街(北街口至县政府段,即鼓楼岭)石板路阶,形成6.35%的斜坡。1983年,拓宽工程结束,共拆除街道两侧房管部门公房58幢、面积约3599平方米,拓宽街道总长900米,平均宽度11米,总投资约100万元。是年,开始对城区部分街巷路面进行整修,至1985年,先后完成东街、西街、费家弄、桂墩里四条街巷路面整修工程。是年,县城主干道为三条:北街、直街、沿河西路。北街道长420米、宽12.4米,直街道长480米、宽9.17米,两街道均为水泥路面。沿河西路,长2120米、宽12米,为沥青路面。县城主要交通干道(过境公路)有翼然路和马道路。沿河东路、西街、东街、南街、东门路和郭门街,为三类道路,总长7880米。东街、西街、南街、郭门街仍保持石板路面。
1989年,拓宽沿河西路,建车站前马路护栏。1990年,修建直街西段(县政府至中城山庄),浇筑水泥路面2000平方米。1991年,直街改浇砼路面。1992年,开辟柯村路,道长570米、宽10米。1993年,完成翼然路拆迁拓宽工程。1994年,建尊师路,浇砼路面;同年,拓宽车站到粮食局路面,修建人行道5000平方米。1995年,建工厂路,浇砼路面320米。1998年,新修翠林路。
2002年,沿河东路浇砼路面,修建人行道300米。2003年,拓宽马道路的向阳桥至石油公司路段;同年,新建西递街、渔亭路。2004—2006年,先后完成新辟县城过境公路,改造入城南路、入城西路、翼然路等工程,城南新区路网雏形基本形成。至此,黟县县城主干道、交通干道、一般街道的总长度达到27.4公里、占地面积45.5万平方米,为建国初期约4000米的6.9倍。
桥梁:县城有漳河至北向南横贯而过,为贯通东西两岸,自古建有一些桥梁。向阳桥,又名东溪桥、小东门桥;通济桥,原名戊己桥,又名北门桥;九栋桥,位于柏山村北侧;长生亭桥,位于县城麻田街北。
还有东门桥,明代屏山人舒志道捐资兴建,原为石桥。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夏,山洪暴发,桥被冲毁。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舒志道后裔舒君谦捐资,改建木桥,取名永吉桥。桥址在大东门,俗称大东门桥。1978年,政府投资改建石墩水泥板桥,长40米,宽2米。小黑桥,即江柏山水泥桥。该桥往上行约50米处,原有一座20世纪60年代初修建的小木桥,并油漆成黑色,人称之“小黑桥”。1973年,“6·21”洪水冲毁后仍建木桥。1980年,在其下游约50米处,修建钢筋砼结构桥,长60米,宽2.2米,小木桥随之拆除。该桥依然被人们称之“小黑桥”。2005年,修建宏村大道(碧阳镇过境线),新建桥梁2座。碧山天桥,位于县城过境线江柏山西,为1孔空心板桥,跨径10米、长22.04米、宽15米、高7米。漳河桥,位于县城过境线江柏山西,1孔拱桥,跨径30米、长60.13米、宽15.5米、高7米。
护堤:漳河横贯县城部分,东西两边自古建有防洪护堤驳岸。民国时期,因年久失修,每到汛期,常因洪水侵袭而导致坝溃岸塌。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漳河县城段河岸防护工程建设。1953年,采取民办公助方式,国家拨款0.7万元,动工修建县城东门与北门漳河护岸。1955年,国家拨专款0.813万元,同时组织县直机关干部与居民义务劳动,利用拆城墙石头砌建县城北门桥大操场护岸,全长270米。此后,1963年、1971年和1978年,国家先后三次共投资20万元,对漳河护岸进行大修,新建、加固自江柏山效上塍至城东南小东门桥的防洪堤岸,全长2400米,高3米。1991年7月4日、7日两次特大洪水,县城漳河护岸严重受毁;1992年,国家投资60万元,修复护岸672米。2002年,砌建两岸防浪墙各310米;2004年,砌建向阳桥下两岸防浪墙各1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