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让文明旅游成为新常态
如此庞大的群体要实现文明旅游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旅游景区应注重完善基版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权,为游客提供便利。面对旅游旺季,景区要提前做好应急安排,及时公布游客接待量,发布预警,并随时采取一些适当分流的手段,以减少拥堵状况的出现。
游客应注意文明健康的出行,比如如厕应该将脏纸废物扔进纸篓,人多拥挤的地方应当顺序通行不要推搡等等。
B. 论新常态下的酒店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根据发达国家酒抄店行业的袭发展经验来看,酒店行业波动弹性较GDP更大。我国近年来宏观经济增速的下滑导致酒店行业进入下行周期,虽然酒店行业短期内很难出现大幅度的景气反转,但是宏观经济企稳、“三公消费”的影响减弱有望使得酒店行业进入新一轮的弱复苏周期。未来我国旅游消费升级将释放酒店的需求潜力,同时酒店的集团化与轻资产经营将成为发展趋势。
未来在经济持续增长和政策支持的驱动下,我国旅游业将进入一轮快速增长的大周期,同时驱动酒店行业的发展。据预测,我国是全球184个国家中未来十年旅游行业增长预期相对较快的国家,我国旅游业有望在十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3亿人次,同比增长11.6%;国内游收入所占比例将近90%,且呈现出持续提升的态势。由此可见国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行业成长的动力所在,也是酒店行业发展的长期驱动力。2013年入境游客1.29亿人次,同比下降2.5%,国际经济环境的疲软使得入境游的市场空间进一步压缩。
C. 从企业角度旅游业新常态的认识
经济一体化的如今,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但是对于旅游这一块,却应该保持着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以迎接全球游客!
D. 如何理解新常态下旅游政策的新突破
一、制度化的保障
31号文件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化保障。比如,文件指出,“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国家支持服务业、中小企业、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要将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和项目纳入支持范围”,“统筹利用惠农资金加强卫生、环保、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这些政策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因为旅游企业不属于控制这些专项资金的行业主管部门管辖,因而无法享受这些专项资金支持的问题。
文件还规定,“在城乡规划中要统筹考虑国民休闲度假需求”、“有条件的城市要加快建设慢行绿道”,从而将休闲度假设施建设和功能布局制度化到城乡规划之中,不仅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也为城市回归其休闲功能提供了制度保障。
文件指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机场建设要统筹考虑旅游发展需要”、“完善加油站点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旅游服务功能”、“将通往旅游区的标志纳入道路交通标志范围”,则对解决旅游中关键的可进入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有没有高速公路出口对接,显然是影响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核心因素。另一方面,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目前基本上还停留在“厕所、加油、快餐”这样“点”的概念,在服务区空间中没有形成旅行服务业态的集聚。这既不便于游客出行,也对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济效益不利。此次文件的出台将在推动高速公路点状式、杂牌化服务向集聚区、连锁化服务转型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文件专门指出,“抓紧研究新形势下中央财政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做好国家旅游宣传推广、规划编制、人才培养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而以前完成上述任务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旅游发展基金。这预示着中央财政支持旅游发展的力度可能在原国家旅游发展基金基础上有新突破。此次文件还提到了“政府引导,推动设立旅游产业基金”,结合“增强旅游发展动力”部分所涉及的针对旅游企业的多项鼓励和支持,使我们对旅游产业基金的作用充满了期待。
二、旅游用地政策
在2009年41号文件中,关于用地问题的政策是“年度土地供应要适当增加旅游业发展用地。积极支持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垃圾场、废弃矿山、边远海岛和可以开发利用的石漠化土地等开发旅游项目。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旅游业”,仅作为“保障措施”中“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的一部分。而在今年的31号文件中,则在“完善旅游发展政策”中,单列了“优化土地利用政策”部分,可见对旅游用地问题的高度重视。
土地始终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旅游项目的建设也是如此。以前,由于在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没有单列的旅游用地类型,因而对旅游用地的供应造成了很多限制,也给旅游项目的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不少障碍。31号文件几乎每一条有关优化土地利用政策的条文都有所指,都利好新常态下旅游的新发展。比如,“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安排旅游用地规模和布局”的规定,为旅游用地做了很好的顶层设计,破解了旅游用地类型缺陷。“严格控制旅游设施建设占用耕地”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旅游发展用地、耕地与复耕地置换建设旅游设施等未来发展留了制度的口子,对借助旅游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是利好。
“改革完善旅游用地管理制度,推动土地差别化管理与引导旅游供给结构调整相结合”亦是一项具有很高含金量的政策,可以视为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所指“负面清单”的具体措施,是推动旅游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型的重要调控手段。
该条政策背后隐含的含义,是不同类型的旅游项目将会有不同的用地供给政策,对于那些优先发展的旅游项目将提供优先优惠的土地供应。而对于那些限制发展的旅游项目,将在土地供应上进行约束,通过土地供应的调节阀作用,来推动旅游目的地供给结构的优化。
在旅游项目用地中,存在着设施用地与景观用地之间的差别,31号文件提出的“土地差别化管理”在“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发展,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的新常态下会显得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到一个旅游项目的生死存亡。因为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很多休闲度假项目的景观用地可能比设施用地要大很多,而这些景观用地一方面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则往往具有很强的正向外部性,有助于改善周边区域的旅游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景观用地和设施用地规定同等的地价,则是项目投资方很难承受的。这也是很多旅游地产、休闲度假类投资项目比较棘手的问题。
我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还有300平方公里海洋国土、3.2万公里海岸线(1.8万大陆海岸线),但是1.8万大陆海岸线中,真正留给滨海休闲度假的资源已经不多。31号文件指出,“编制和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海洋功能区规划时,规范用海及海岸线占用”。这一政策将在协调我国发展滨海休闲度假需求动力和供给约束之间的矛盾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对于大量适合发展滨海休闲度假资源的工业化利用是一个约束。
“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则是在乡村经济发展的高度来更加客观地认识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很多中国的乡村从农业经济走向乡村经济的重要抓手,城乡互动大潮中不断涌现、迅速壮大的微旅行市场(慢旅行、轻度假、深休闲)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而解放土地要素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相信土地要素的解放必将有助于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资金流动、产品完善、品质提升。
三、研学旅行定位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提到,人们的亲自然情结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唤醒埋藏在潜意识里的亲近自然的本能的路径。注意力重建理论认为,自然环境能够提高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因为大自然中到处都有“温柔的魅力”——沙沙作响的树木、清澈宜人的水流,都能为思维带来高度的放松和补充。认知心理学的试验也表明,自然界对人类认知能力有重要的“修复和滋补”作用。出门旅行正是唤起这种本能进而提升人们认知能力的最佳选择之一。
同时,需要深刻认识到的是,再辉煌的文化也只有在有文化的后辈那里才能闪闪发光。如何推动年轻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化的深刻认识,进而在中国的年轻人中加强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就成了一个非常迫切的议题。在这方面,旅游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也正是基于上面的认识,“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单列构成了31号文件中“拓展旅游发展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将研学旅行放到全面素质教育、增进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高度来阐述,这对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化以来的中国教育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建立分阶段研学旅行体系、建立一批研学旅行基地、完善接待体系等具体举措,使得这个重要突破具有更强的可行性。如果能够从增强青年人全球视野的角度考虑,进一步将大学阶段的国际研学也纳入到体系建设中来,则会更臻完美。
E. 旅游业发展趋势有哪些
经过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旅游产业的支柱作用更为明显。综合我国回旅答游业发展现状,结合博为国际咨询集团多年的项目情况分析,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地位将不断提升
第二,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
第三,从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
第四,将逐步从观光型旅游转向复合型旅游
第五,旅游服务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第六,旅游信息化含量越来越高
F. 经济发展新常态 为旅游业带来哪些机遇
第一、大改革与大调整的机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暴露了世界经济面临巨大的结构性问题,同时也宣告了镶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传统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高投资带来的高能耗与高污染、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社会经济冲突以及过度管制带来的创新不足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足和民族复兴的绊脚石。人民深深认识到,大改革和大调整是重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基石的唯一选择。这种“大改革”与“大调整”共识的形成是“新常态”带给中国经济下一轮发展的最大礼物,在世界性结构改革的大浪潮中给予了中国良好的机遇期。 第二、大消费、大市场与构建“大国经济效应”的机遇。中国在GDP稳居世界第二位的同时,其市场份额和消费规模也大幅度提升,中国需求成为世界需求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大国经济效应”开始全面显现。一是在市场上出现全面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生产效率的提升有效对冲着各种成本的上升,使中国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并没有下降;二是消费开始上台阶,中国消费规模依然按照每年平均13%的速度增长,中国开始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三是中国的“世界工厂”开始与中国的“世界市场”相对接,在内外贸一体化的作用下使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抵抗世界经济波动的能力大幅度上扬。 第三、“大纵深”与构建多元增长极的机遇。虽然到2014年年底,中国各类产业结构的指标已经标志着中国经济开始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化,工业化红利开始衰竭。但是,一定要看到中国经济纵深的厚度和宽度,即“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地区”虽然开始全面转向服务业驱动,但广大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业化依然处于高速发展的中期阶段。这不仅为东部产业升级提供有效的腾挪空间,也为中西部加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中国产业的梯度大转移不仅大大延缓了中国工业化红利消退的速度,同时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增长极使中国空间布局更加科学。 第四、“大人才”与构建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机遇。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和老龄社会的逼近意味着中国传统的人口红利开始消退。但必须注意的是,目前“招工难”和“用工贵”问题主要凸显在农民工领域。中国的就业格局是“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相并存。每年700多万大学生毕业压力已经使大学生就业起薪与农民工平均工资开始拉平。而这恰恰是中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这说明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已经为中国产业升级准备了大量高素质、低成本的产业后备大军。以大学生和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第二次人口红利开始替代以农民工和低端劳动力为核心的传统人口红利。 第五、“大创新”与构建技术红利的机遇。仔细梳理中国技术创新发展的各类指标,我们会发现,在粗放式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的同时,中国创新发展模式已经崭露头角:一是专利申请大幅度提升,于2013年达到257.7万,增速为15.9%,占世界总数的32.1%,居世界第一;二是R&D经费支出突破低水平阀值,于2014年达到GDP的2.09%,增速达12.4%,进入高速度、中等强度阶段;三是技术市场活跃程度大幅度提升,2013年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7469亿元,增速达到16%;四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总额达到660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0%;五是国外发表的科技论文在2013年已接近30万篇,迈入世界科技论文大国的行列;六是中国拥有世界最庞大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上述这些参数说明,只要进一步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和鼓励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国技术创新红利必将逐步实现。“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新”转型,从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向知识密集产业过渡。 第六、“大升级”与构建升级版中国经济的机遇。在市场、技术、人力等多方面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全面升级的势头:一是在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时,消费开始出现大幅度升级,开始从过去30年的以吃穿住行为主体的工业化消费转向以高端制成品和服务消费为主的后工业化消费;二是产业在需求拉动下,开始大幅度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升级版经济的雏形开始显现。 第七、“大开放”与中国经济全球布局的机遇。中国经济实力的全面提升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给予中国前所未有的进行大开放和全球布局的机遇。一是中国开始从“商品输出时代”转向更为高级的“资本输出时代”,海外并购突飞猛进,其平均增速超过30%,对外投资总量2014年已突破1000亿美元;二是以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全面强化中国开放的板块效应;三是以“一带一路”为核心展开中国空间战略与开放战略全面对接,并通过互联互通打造中国新的国际合作格局;四是以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构建,打破欧美一统国际金融的格局。这些拓展有效扩张了中国资源配置的空间以及盈利模式,必将把中国发展带入新阶段。 当然,要很好把握上述七大机遇,将各种战略机遇转化为真正的增长和发展,这不仅需要我们有效解决“新常态”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同时还需要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构建出适合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
G. 经济发展新常态 为旅游业提出了哪些要求
经济发展新常态 为旅游业提出的要求是:
一、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对旅游业而言,我国旅游消费需求已出现大众化与家庭化、个性化与多样化、散客化与自助化、休闲化与体验化、品质化与高端化的发展趋势,总体市场空间很大。
二、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对旅游业而言,旅游投资是我国投资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方向。旅游投资也亟须转型。需要从调整优化旅游供给结构着眼,从旅游产品升级入手,创新旅游投资方式,创意开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以适应乃至引领旅游消费需求;需要克服所有制歧视,消除旅游投资障碍,降低旅游投资门槛,推动旅游投资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需要警惕与防止旅游投资的异化,避免因片面强调上大项目,而使旅游投资变成房地产的障眼法。
三、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对旅游业而言,随着国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币持续增值,出境旅游市场还将持续扩大。同时,中国企业境外旅游投资也开始发展。尽管出境旅游对于国际旅游市场以及国际经济发展是一个积极贡献,但对国家而言,入境旅游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提升中国影响力等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拓展入境旅游市场仍然应是今后旅游工作重点,需要加大中国旅游品牌的国际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中国旅游影响力,并不断创新推出新的入境旅游产品,创新国际营销内容与方式,提升国际营销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四、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对旅游业而言,随着旅游消费的升级换代,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入,旅游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发展趋势,旅游供给将不断适应和满足旅游消费需求。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供给的生产者与提供者,需要不断调整优化旅游供给结构,并通过创新引领旅游消费风尚。融合发展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融合发展不仅是旅游业内相关要素的融合,还包括跨业跨界的融合;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也为其它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市场、新的业态、新的路径、新的机遇。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不仅会创新产生许多旅游新业态,也会改变传统旅游企业组织形态和经营形态。不同所有制不同业态的旅游资产将进一步整合,大型旅游集团将进一步发展,并充分发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实现智能化、专业化、品质化、特色化是旅游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五、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对旅游业而言,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行业市场化程度高,价格竞争激烈,行业地位不高,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旅游人才难培养易流失,影响旅游企业效益。随着劳动力结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升级,低人力成本下的低价格竞争模式将难以为继,创新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驱动力。创新需要人才的支撑,旅游人才不足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必须在旅游人才教育培训这个基础性工作上有创新性突破,依靠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提升旅游业发展效益,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对旅游业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一直走在市场前列,总体上没有特殊的政策倾斜,通过数量扩张和低价竞争发展迅速。但随着旅游消费升级换代,旅游业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政策倾斜更不可能,必须深化改革,走品牌化、品质化、差异化的竞争之路,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旅游业深化改革,要在破除行业分割与部门分割上有突破,消除旅游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与市场障碍。要构建旅游要素市场交易机制,推动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特殊性,积极推动旅游业统筹机制体制创新,改变旅游部门单一、弱势的管理格局与旅游市场新格局和旅游产业新要求极不相称的状态,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七、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对旅游业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消费者的根本需求,资源的永续利用是旅游业发展的内生规律。旅游业发展初期的一些破坏性开发现象,根本违背了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新常态下的旅游业,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避免急功近利,充分发挥内在优势,顺应旅游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循环经济,更加严格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八、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对旅游业而言,旅游业的风险尽管没有其它供给过剩行业那么明显,但旅游业是依赖型行业,也是脆弱性行业,波及性风险、关联性风险不可轻视。比如,旅游地产受房地产泡沫影响形成烂尾,以及其中的旅游项目造成荒废;早期开发的景区游客减少,又缺乏持续投入无法提升,造成恶性循环可能最终关门;雾霾等生态危机对入境旅游市场的消极影响,并可能影响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突发的安全事件、自然灾害等短期危机对区域旅游经济造成影响,等等风险,需要未雨绸缪及早谋划,和其它行业一起综合化解。
九、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对旅游业而言,我国旅游业目前总体上是资源依托型和市场依托型行业,既有粗放化同质化产品供给过剩,也有品牌优质产品供给不足,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在经济新常态下,在旅游市场总体扩张环境下,旅游业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升存量与优化增量并重,通过市场手段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科学进行宏观调控,强化监管与提升服务相结合,创新促进旅游发展的制度设计,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更加公平与宽松的环境。
H. 在旅游发展新常态背景之下,中国旅游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新常态主要特抄点: 1、速度——从袭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2、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3、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4、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 5、中国政治呈现出新常态; 6;中国社会建设呈现出新常态。
I.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探讨在新常态下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人们消费水平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