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苗族有黑苗 白苗之分吗
朋友,关于黑来苗白源苗说,的确只是游戏仙剑奇侠传中的一个说法
不过,在有历史上,苗族确实根据其服饰花色的不同,分有“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6个分支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才统称苗族
『贰』 白苗族和黑苗族都是苗族,为什么有深仇大恨
、“黑苗”和“白苗”来源于现实中的什么民族?
虽然新仙剑中的这两个民族都自称“苗裔”,而且其国家也称为:“苗疆”,但是我认为它们与现实中的苗族没有什么关系!因为现实中有比苗族更符合黑白苗历史背景的少数民族。这就是“黑苗”对应的彝族和“白苗”对应的白族。虽然在清代的《百苗图》(现藏台湾)中有“黑苗”、“白苗”以及“花苗”、“青苗”的分类,但是那是由于西南地理的隔阂,使得苗族的各个支系崇尚不同颜色所致。还有,清代的民族分类很不科学,分类人将西南很多少数民族统归到苗族,而仅仅靠服饰颜色的差异细分。因此不能单凭黑白苗中的“苗”字断定赵灵儿来自苗族。根据我的考证,“黑苗”和“白苗”应该和现实中的彝族和白族有很大的联系,即游戏中的“黑苗”来自彝族,“白苗”来自白族。
首先从族群分布来看,1990年苗族人口739.804万人,52%分布在贵州,新仙剑故事中的地点南诏和大理都在云南,却只有15%的苗族在云南居住。对彝族而言,1990年人口为657.217万,60%分布在云南。而1990年白族人口为159.483万,90%都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而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即使在大理州,白族虽然是占人口33%的最大少数民族,彝族也是占人口12%的第二大少数民族。
其次从语言来看,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而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白语也是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和彝语一样。
然后从服饰习俗等民族特点来看,苗族喜欢银制的头饰,头饰制作精美复杂。而彝族和白族明显没有这个风俗。彝族男子以黑布或蓝布包头,并在右前方扎出一个突出的细长锥形犄角――“英雄结”。女子则戴彩色或黑色头帕,穿镶边或绣花右衽上衣,多褶曳地长裙(这很美)。外出时男女均披用羊毛线织成的黑色披风。白族男子喜以白布或蓝布包头,穿白色衣裤。白族有句俗语“要得俏,一身孝”就说明了他们对白色的偏爱。女子的头饰就是有名的“凤凰帽”(这个亦很美)。且此头饰中有四个掌故:下关风(从左肩垂下来的白色长穗)、上关花(镶嵌在帽沿一圈的红色杜娟花)、苍山雪(帽沿上周突出的白穗)、洱海月(刘海前帽子的形状)。在新仙剑中神木林与阿奴同行时她的初始装备就有凤凰帽,但从外观看与现在白族女子的头饰不同。女子喜穿白上衣、蓝色宽褂外套,系绣花飘带的短围腰。从游戏中看,那个故事开始时去仙灵岛追杀灵儿的“黑苗”,无论是他的对话头像还是战斗画面,都可以明显看出大宇的美工是照彝族男子的服饰设计他的外观的。而“白苗”的盖罗娇等人的造型就明显借鉴了白族女子的服饰。另外,以前彝族和白族都以虎为图腾,现在有名的“火把节”,彝族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白族是在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而苗族都没有类似的习俗。
最后我们看看这几个民族的起源与亲缘关系。苗族来源很复杂,现在较普遍的观点是苗族的祖先从长江中游一带迁徙到祖国西南,同化了古越族和西南的一些民族而形成苗族。对彝族与白族,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它们均来源于上古生活在现甘肃西南和青海大部的氐羌,先秦至公元初其活动中心在现四川西昌和云南滇池。3世纪(三国时期)以后逐渐南下到今云南东北、南部,贵州西北等地。此时统治当地的是包括爨姓家族在内的四个家族,5~6世纪(南北朝时期)爨氏成为云南地区最有势力的大姓,故人们以“爨”称呼其统帅的各个西南少数民族为爨(族)。在汉族的著作《蛮书》中分爨为东、西两部,在族属上东爨以乌蛮为主,西爨以白蛮为主。乌蛮和白蛮就是彝族和白族以及西南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共同祖先。需要指出此时称“乌蛮”、“白蛮”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的不尊重。“乌”、“白”即为“生”、“熟”之意。与汉族来往多的,接受汉文化积极的就称为白蛮,反之则为乌蛮。《蛮书》上说乌蛮的语言要三转五转(转为翻译之意)才与汉文相通,而白蛮语音最正(这里的“正”是与汉语相比较)。现在白文有50~60%采用汉字或汉语借词。而采用汉字记录白语的习俗可追溯到唐代。这一点可能给游戏中“黑苗”憎恨汉人,而“白苗”与汉人和睦相处提供了灵感。
历史上的乌蛮、白蛮和现在的彝族、白族
既然已经可以肯定地说新仙剑中的“黑苗”和“白苗”分别对应于现实中的彝族和白族,那么我们若想继续了解其历史背景,就不能不提到历史中的乌蛮与白蛮。
首先指出,乌蛮与白蛮并非民族,而是当时汉族对西南少数民族的蔑称。实际上那个时候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概念。一般认为,乌蛮与白蛮是彝族和白族的共同先祖。在乌蛮的基础上,融合西南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形成了后来的彝族,在白蛮的基础上,融合一些汉族、乌蛮,形成了后来的白族。
前面说到5世纪时候西南地区由爨氏统治,直至隋朝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西南的地方割据政权。隋文帝时候汉族大军对爨氏进行了大规模的征伐,虽然没有将其消灭,但沉重打击了它的力量,为日后乌蛮的南诏王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唐朝贞观年间(627~649)中原政权在爨统治地区先后设置92个羁縻州。开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封乌蛮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后皮罗阁统一乌、白蛮各部建立南诏王国(“诏”即“王”的意思)。南诏(649~902)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乌蛮联合白蛮建立的奴隶制的边疆民族政权。南诏最初的对外政策本来是打算依靠中原的唐王朝。可是这时的玄宗在杨国忠的操纵下施行对少数民族挑拨离间,使之相互征伐,以夷制夷的政策。不得已南诏站在了当时与唐朝激烈冲突的吐蕃一边。但南诏还向唐朝不断示好。玄宗后来派来征讨的数万大军被南诏杀得片甲不留,南诏还将唐军战死将士的尸体埋葬,在万人冢前立碑说明如此的无奈。安史之乱后,唐朝与吐蕃的力量对比明显偏向吐蕃一边,吐蕃不仅占据了唐西域、北庭两个都护府(相当于现在陕西以西的甘肃、新疆和蒙古国),还杀入长安,逼得唐帝出逃。因此唐朝为断吐蕃右臂,而改变了对南诏的政策。南诏也苦于吐蕃欺压盘剥过甚。双方一拍即合,关系比开始还热乎了许多。南诏很快强大起来,统治地域包括今大渡河以南的四川西南部,云南全部及贵州西北部广大地区。甚至还征讨过中南半岛的缅甸和柬埔寨。南诏建立初期,第二代南诏王阁罗凤将原分布在滇中的西爨白蛮强行迁徙到滇西北,使苍山洱海地区成为南诏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在这里,白族作为一个民族生长壮大起来。唐中叶时南诏还突袭成都,掠走工匠和居民三万余人,这些汉人的技术和知识促进了南诏的发展,使其政治制度深受中原影响,文化教育亦多模仿中原。
南诏的历史基本与唐朝相始终,到其末期,政权旁落到当时从成都掠来的汉人的后代郑买嗣手里,此时他已被同化为白蛮。郑买嗣通过手腕登上了王座,但很快又被别人取代。政权在几个大姓手中交替了三十多年,到五代十国的后晋天福二年(937),白蛮大姓段思平在南诏政权的废墟上建立了大理王国(937~1253),这是以白族先人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在今云南建立的民族政权。其统治区域东至普安路之横山(今贵州普安),西至缅甸之江头城(今缅甸杰沙),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今越南莱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政治制度与南诏基本相同,但社会经济较南诏时有较大发展。关于大理许多人最先是从金庸先生的武侠宗师大作《天龙八部》里面了解到的。实际上大理的确是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胜地。如果列位看官谁有机会去了一定不要忘记在蝴蝶泉边和白族姑娘合个影,再尝尝白族有名的三道茶哦!如果赶上火把节就更爽了,呵呵~
大理相比南诏,对此时中原的汉族政权宋王朝更加友好。大理国王不断请宋帝加封称号。但宋朝由于认为唐朝黄巢起义时唐军主力在西南防御南诏无法回援,导致长安城破,加速了唐朝的灭亡,所以对大理一直很有戒心。后来见大理的确奉行和平主义,与北部的辽、金、西夏大大不同,才加封大理王,并开设互市贸易。大理前期王权比较集中,到中期时,各地诸侯逐渐不受节制,很多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有的甚至以武力威胁大理王的统治。此时一位高姓诸侯起兵勤王,依靠实力将各地诸侯削平,他也因功被封为宰相。但谁知此君另有打算,后来他竟然逼段氏国王让位与他。不过此君在台上一段时间后发现当国王成为众矢之的没有站在国王背后操纵来得爽快,所以临死前叮嘱其子让位于段氏。于是段氏复国,这以后的大理宰相一职均由高氏子孙出任(类似世袭的日本幕府),大理国的后期也称后理国,此时政权把握在高氏手中,段氏国王不过傀儡耳。顺便提一下,后理国第一个国王名叫段正淳,呵呵,并非《天龙八部》里面那个情种哦!还有,他的儿子――下一任国王――的名字是段和誉(不是段誉),看来金庸老先生也参考了一些大理的历史背景啊!
)“黑苗”和“白苗”的历史背景
大理与北宋、南宋相始终,1253年,蒙古为攻灭南宋,进兵大理以对南宋形成合围之势。高氏宰相带兵抵御被杀,段氏国王出逃,后被俘。忽必烈封大理末代国王为大理世袭总管,管理大理城附近地区,并封一子为梁王,世袭监理云南。后又设云南行省。段氏感激忽必烈不杀之恩,征召白蛮与乌蛮子弟组成“寸白军”(即爨白军)辅助元军作战,在江南战场立下了不少战功。
朱元璋崛起后,派兵进入云南,并让沐英(就是《鹿鼎记》里面沐王府沐剑屏的祖先)永镇云南。至此,大理段氏才退出历史舞台,大理国也成了人们记忆中的过去。
※ ※ ※ ※ ※ ※ ※ ※ ※ ※ ※ ※ ※ ※ ※ ※
以上说的是历史,下面我们看看现在的彝族与白族。这两个民族都是在元
明时期形成的。这时候彝族被称为黑爨或罗罗,自称“诺苏”、“纳苏”(“诺”意为黑,“苏”意为人)、罗罗等。解放后以其民族祭祀时一种礼器的名称正式定族名为彝族。解放后彝族地区废除奴隶制度,使69万奴隶获得人身自由和平等的政治地位。彝族以大米、玉米、荞麦、薯类为主食,木制食器多以红、黑、黄漆绘成图案。彝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没有证据说明其对女娲有特殊的崇拜。彝族实行火葬。民间流传着“阿细跳月”和“阿诗玛”的故事。元明时白族被称为白爨、白人等,自称“白子”、“白尼”。解放后正式定族名为白族。白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善冶铜。手工业发达,大理石加工自唐代即闻名海内外。漆、银、木工都以技艺精湛著称。大理“三月街”、邓川“渔潭会”都是贸易集市(现在也是旅游项目)。白族主食为稻米、小麦、玉米和荞麦。白族信奉佛教和本主(村社神)。本主一般不是单独一个,而是本主夫妇、侍从子孙,少则20多,多则80余。本主各地各村不同,包括有自然神、历史上的大将显官、民族英雄和义妇节女。也信巫鬼。同样没有证据证明其信奉女娲娘娘。白族行土葬不用棺材,而在坟前悬挂死者生前用的弩箭或织布工具。白族也有很多的民间传说,“五朵金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
太和城在元代被废弃,故今日对城内的宫室、住宅及街道等布局了解不多。今太和城遗址只有南北两道城墙遗迹;北墙的西端从苍山佛顶峰起,向东延伸至洱海之滨,全长约2公里;南城墙的西端从五指山北麓起,向东延伸至洱海边村,全长约1.5公里。两道城墙都是用夯土一层一层夯实筑成,十分坚固结实,其中保存较好的南城墙东段至今还高出地面3米左右;佛顶峰是全城的制高点,原先还有一个小城,称“金刚城”或“南诏避暑宫”,作不规则圆形,周约1公里,与北城墙相连,城内有土台一个,应是原建筑的台基,面积约3600米;此小城当是太和城的一部分。在今太和村周围及佛顶峰缓坡上,解放前后还偶有布纹厚瓦及橙黄色陶片等南诏遗物。
为拱卫太和城,南诏王还在其上下筑龙口城和龙尾城,在较晚的记载中称“龙首关”和“龙尾关”,同时又屡加兴修。前者在今大理上关,后者在大理下关,但均只存遗址。
大历十四年(779),南诏与吐蕃合兵进攻成都,大败。南诏王忧惧吐蕃迁怒与己,遂将都城从太和城迁往阳苴哶城(即后来的大理城),“筑袤十五里”。阳苴哶城遗址在今大理旧城西,后又称“紫城”及“大理”。其历经南诏中后期至大理国灭国,一直是地方政权的首府,前后凡470余年。
选择阳苴哶城为首府,与当年以太和城为首府一样,因它“西倚苍山之险,东挟洱海之厄”,即也可以苍山洱海为天然屏障,只需筑南北两道城墙。大理城的城内布局、房屋建筑风格和内地是一样的,其大厅的建筑,也是中原自六朝以来流行的一种无梁殿式的建筑形式。此城除了华丽的南诏王宫室和官员的住宅外,据载南诏后期还修筑有五华楼。今阳苴哶城遗址只保存北城墙一道,在梅溪两岸,西起苍山中和峰麓,东至大理旧城西北角,城墙断断续续以石块及土夯成,只有近苍山处保存完整,残存部分高出地面4至5米,全长约1公里,基厚6至8米,顶厚1米,以天然的溪水作护城河。
终、最后的话
从上面所有这些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新仙剑中的“黑苗”和“白苗”并非是作者凭空虚构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也许作者在创作中并没有明确的虚构与现实的一一对应,即“黑苗”对应彝族,“白苗”对应白族,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游戏的情节变化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很有可能,作者只是利用了他积累的历史知识来写剧本的,但所有的创作都是来源于历史又没有离开真实的历史背景很远。看着“黑苗”、“白苗”的服饰,听着南诏、大理的名字,我真的感到了新仙剑中的历史观的亲切。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之间我不禁感叹仙剑世界的神奇,让我在明知道故事虚构的前提下仍为其中人物的生死喜悲而唏嘘感叹命运无常与造化弄人。我想,新仙剑的历史背景也许只是一个包装,剥开层层的外表,我们可以发现,里面的故事中有着一些人类永恒的话题……
『叁』 黑苗族和白苗族的区别是什么
有区别的。“黑苗”和“白苗”来源于现实中的什么民族?
虽然新仙剑中的这两个民族都自称“苗裔”,而且其国家也称为:“苗疆”,但是我认为它们与现实中的苗族没有什么关系!因为现实中有比苗族更符合黑白苗历史背景的少数民族。这就是“黑苗”对应的彝族和“白苗”对应的白族。虽然在清代的《百苗图》(现藏台湾)中有“黑苗”、“白苗”以及“花苗”、“青苗”的分类,但是那是由于西南地理的隔阂,使得苗族的各个支系崇尚不同颜色所致。还有,清代的民族分类很不科学,分类人将西南很多少数民族统归到苗族,而仅仅靠服饰颜色的差异细分。因此不能单凭黑白苗中的“苗”字断定赵灵儿来自苗族。根据我的考证,“黑苗”和“白苗”应该和现实中的彝族和白族有很大的联系,即游戏中的“黑苗”来自彝族,“白苗”来自白族。
首先从族群分布来看,1990年苗族人口739.804万人,52%分布在贵州,新仙剑故事中的地点南诏和大理都在云南,却只有15%的苗族在云南居住。对彝族而言,1990年人口为657.217万,60%分布在云南。而1990年白族人口为159.483万,90%都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而大理白族自治州东部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即使在大理州,白族虽然是占人口33%的最大少数民族,彝族也是占人口12%的第二大少数民族。
其次从语言来看,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而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白语也是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和彝语一样。
然后从服饰习俗等民族特点来看,苗族喜欢银制的头饰,头饰制作精美复杂。而彝族和白族明显没有这个风俗。彝族男子以黑布或蓝布包头,并在右前方扎出一个突出的细长锥形犄角――“英雄结”。女子则戴彩色或黑色头帕,穿镶边或绣花右衽上衣,多褶曳地长裙(这很美)。外出时男女均披用羊毛线织成的黑色披风。白族男子喜以白布或蓝布包头,穿白色衣裤。白族有句俗语“要得俏,一身孝”就说明了他们对白色的偏爱。女子的头饰就是有名的“凤凰帽”(这个亦很美)。且此头饰中有四个掌故:下关风(从左肩垂下来的白色长穗)、上关花(镶嵌在帽沿一圈的红色杜娟花)、苍山雪(帽沿上周突出的白穗)、洱海月(刘海前帽子的形状)。在新仙剑中神木林与阿奴同行时她的初始装备就有凤凰帽,但从外观看与现在白族女子的头饰不同。女子喜穿白上衣、蓝色宽褂外套,系绣花飘带的短围腰。从游戏中看,那个故事开始时去仙灵岛追杀灵儿的“黑苗”,无论是他的对话头像还是战斗画面,都可以明显看出大宇的美工是照彝族男子的服饰设计他的外观的。而“白苗”的盖罗娇等人的造型就明显借鉴了白族女子的服饰。另外,以前彝族和白族都以虎为图腾,现在有名的“火把节”,彝族是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白族是在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而苗族都没有类似的习俗。
最后我们看看这几个民族的起源与亲缘关系。苗族来源很复杂,现在较普遍的观点是苗族的祖先从长江中游一带迁徙到祖国西南,同化了古越族和西南的一些民族而形成苗族。对彝族与白族,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它们均来源于上古生活在现甘肃西南和青海大部的氐羌,先秦至公元初其活动中心在现四川西昌和云南滇池。3世纪(三国时期)以后逐渐南下到今云南东北、南部,贵州西北等地。此时统治当地的是包括爨姓家族在内的四个家族,5~6世纪(南北朝时期)爨氏成为云南地区最有势力的大姓,故人们以“爨”称呼其统帅的各个西南少数民族为爨(族)。在汉族的著作《蛮书》中分爨为东、西两部,在族属上东爨以乌蛮为主,西爨以白蛮为主。乌蛮和白蛮就是彝族和白族以及西南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共同祖先。需要指出此时称“乌蛮”、“白蛮”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的不尊重。“乌”、“白”即为“生”、“熟”之意。与汉族来往多的,接受汉文化积极的就称为白蛮,反之则为乌蛮。《蛮书》上说乌蛮的语言要三转五转(转为翻译之意)才与汉文相通,而白蛮语音最正(这里的“正”是与汉语相比较)。现在白文有50~60%采用汉字或汉语借词。而采用汉字记录白语的习俗可追溯到唐代。这一点可能给游戏中“黑苗”憎恨汉人,而“白苗”与汉人和睦相处提供了灵感。
历史上的乌蛮、白蛮和现在的彝族、白族
既然已经可以肯定地说新仙剑中的“黑苗”和“白苗”分别对应于现实中的彝族和白族,那么我们若想继续了解其历史背景,就不能不提到历史中的乌蛮与白蛮。
首先指出,乌蛮与白蛮并非民族,而是当时汉族对西南少数民族的蔑称。实际上那个时候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概念。一般认为,乌蛮与白蛮是彝族和白族的共同先祖。在乌蛮的基础上,融合西南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形成了后来的彝族,在白蛮的基础上,融合一些汉族、乌蛮,形成了后来的白族。
前面说到5世纪时候西南地区由爨氏统治,直至隋朝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西南的地方割据政权。隋文帝时候汉族大军对爨氏进行了大规模的征伐,虽然没有将其消灭,但沉重打击了它的力量,为日后乌蛮的南诏王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唐朝贞观年间(627~649)中原政权在爨统治地区先后设置92个羁縻州。开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封乌蛮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后皮罗阁统一乌、白蛮各部建立南诏王国(“诏”即“王”的意思)。南诏(649~902)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乌蛮联合白蛮建立的奴隶制的边疆民族政权。南诏最初的对外政策本来是打算依靠中原的唐王朝。可是这时的玄宗在杨国忠的操纵下施行对少数民族挑拨离间,使之相互征伐,以夷制夷的政策。不得已南诏站在了当时与唐朝激烈冲突的吐蕃一边。但南诏还向唐朝不断示好。玄宗后来派来征讨的数万大军被南诏杀得片甲不留,南诏还将唐军战死将士的尸体埋葬,在万人冢前立碑说明如此的无奈。安史之乱后,唐朝与吐蕃的力量对比明显偏向吐蕃一边,吐蕃不仅占据了唐西域、北庭两个都护府(相当于现在陕西以西的甘肃、新疆和蒙古国),还杀入长安,逼得唐帝出逃。因此唐朝为断吐蕃右臂,而改变了对南诏的政策。南诏也苦于吐蕃欺压盘剥过甚。双方一拍即合,关系比开始还热乎了许多。南诏很快强大起来,统治地域包括今大渡河以南的四川西南部,云南全部及贵州西北部广大地区。甚至还征讨过中南半岛的缅甸和柬埔寨。南诏建立初期,第二代南诏王阁罗凤将原分布在滇中的西爨白蛮强行迁徙到滇西北,使苍山洱海地区成为南诏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在这里,白族作为一个民族生长壮大起来。唐中叶时南诏还突袭成都,掠走工匠和居民三万余人,这些汉人的技术和知识促进了南诏的发展,使其政治制度深受中原影响,文化教育亦多模仿中原。
南诏的历史基本与唐朝相始终,到其末期,政权旁落到当时从成都掠来的汉人的后代郑买嗣手里,此时他已被同化为白蛮。郑买嗣通过手腕登上了王座,但很快又被别人取代。政权在几个大姓手中交替了三十多年,到五代十国的后晋天福二年(937),白蛮大姓段思平在南诏政权的废墟上建立了大理王国(937~1253),这是以白族先人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在今云南建立的民族政权。其统治区域东至普安路之横山(今贵州普安),西至缅甸之江头城(今缅甸杰沙),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今越南莱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政治制度与南诏基本相同,但社会经济较南诏时有较大发展。关于大理许多人最先是从金庸先生的武侠宗师大作《天龙八部》里面了解到的。实际上大理的确是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胜地。如果列位看官谁有机会去了一定不要忘记在蝴蝶泉边和白族姑娘合个影,再尝尝白族有名的三道茶哦!如果赶上火把节就更爽了,呵呵~
大理相比南诏,对此时中原的汉族政权宋王朝更加友好。大理国王不断请宋帝加封称号。但宋朝由于认为唐朝黄巢起义时唐军主力在西南防御南诏无法回援,导致长安城破,加速了唐朝的灭亡,所以对大理一直很有戒心。后来见大理的确奉行和平主义,与北部的辽、金、西夏大大不同,才加封大理王,并开设互市贸易。大理前期王权比较集中,到中期时,各地诸侯逐渐不受节制,很多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有的甚至以武力威胁大理王的统治。此时一位高姓诸侯起兵勤王,依靠实力将各地诸侯削平,他也因功被封为宰相。但谁知此君另有打算,后来他竟然逼段氏国王让位与他。不过此君在台上一段时间后发现当国王成为众矢之的没有站在国王背后操纵来得爽快,所以临死前叮嘱其子让位于段氏。于是段氏复国,这以后的大理宰相一职均由高氏子孙出任(类似世袭的日本幕府),大理国的后期也称后理国,此时政权把握在高氏手中,段氏国王不过傀儡耳。顺便提一下,后理国第一个国王名叫段正淳,呵呵,并非《天龙八部》里面那个情种哦!还有,他的儿子――下一任国王――的名字是段和誉(不是段誉),看来金庸老先生也参考了一些大理的历史背景啊!
)“黑苗”和“白苗”的历史背景
大理与北宋、南宋相始终,1253年,蒙古为攻灭南宋,进兵大理以对南宋形成合围之势。高氏宰相带兵抵御被杀,段氏国王出逃,后被俘。忽必烈封大理末代国王为大理世袭总管,管理大理城附近地区,并封一子为梁王,世袭监理云南。后又设云南行省。段氏感激忽必烈不杀之恩,征召白蛮与乌蛮子弟组成“寸白军”(即爨白军)辅助元军作战,在江南战场立下了不少战功。
朱元璋崛起后,派兵进入云南,并让沐英(就是《鹿鼎记》里面沐王府沐剑屏的祖先)永镇云南。至此,大理段氏才退出历史舞台,大理国也成了人们记忆中的过去。
※ ※ ※ ※ ※ ※ ※ ※ ※ ※ ※ ※ ※ ※ ※ ※
以上说的是历史,下面我们看看现在的彝族与白族。这两个民族都是在元
明时期形成的。这时候彝族被称为黑爨或罗罗,自称“诺苏”、“纳苏”(“诺”意为黑,“苏”意为人)、罗罗等。解放后以其民族祭祀时一种礼器的名称正式定族名为彝族。解放后彝族地区废除奴隶制度,使69万奴隶获得人身自由和平等的政治地位。彝族以大米、玉米、荞麦、薯类为主食,木制食器多以红、黑、黄漆绘成图案。彝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没有证据说明其对女娲有特殊的崇拜。彝族实行火葬。民间流传着“阿细跳月”和“阿诗玛”的故事。元明时白族被称为白爨、白人等,自称“白子”、“白尼”。解放后正式定族名为白族。白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善冶铜。手工业发达,大理石加工自唐代即闻名海内外。漆、银、木工都以技艺精湛著称。大理“三月街”、邓川“渔潭会”都是贸易集市(现在也是旅游项目)。白族主食为稻米、小麦、玉米和荞麦。白族信奉佛教和本主(村社神)。本主一般不是单独一个,而是本主夫妇、侍从子孙,少则20多,多则80余。本主各地各村不同,包括有自然神、历史上的大将显官、民族英雄和义妇节女。也信巫鬼。同样没有证据证明其信奉女娲娘娘。白族行土葬不用棺材,而在坟前悬挂死者生前用的弩箭或织布工具。白族也有很多的民间传说,“五朵金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
太和城在元代被废弃,故今日对城内的宫室、住宅及街道等布局了解不多。今太和城遗址只有南北两道城墙遗迹;北墙的西端从苍山佛顶峰起,向东延伸至洱海之滨,全长约2公里;南城墙的西端从五指山北麓起,向东延伸至洱海边村,全长约1.5公里。两道城墙都是用夯土一层一层夯实筑成,十分坚固结实,其中保存较好的南城墙东段至今还高出地面3米左右;佛顶峰是全城的制高点,原先还有一个小城,称“金刚城”或“南诏避暑宫”,作不规则圆形,周约1公里,与北城墙相连,城内有土台一个,应是原建筑的台基,面积约3600米;此小城当是太和城的一部分。在今太和村周围及佛顶峰缓坡上,解放前后还偶有布纹厚瓦及橙黄色陶片等南诏遗物。
为拱卫太和城,南诏王还在其上下筑龙口城和龙尾城,在较晚的记载中称“龙首关”和“龙尾关”,同时又屡加兴修。前者在今大理上关,后者在大理下关,但均只存遗址。
大历十四年(779),南诏与吐蕃合兵进攻成都,大败。南诏王忧惧吐蕃迁怒与己,遂将都城从太和城迁往阳苴哶城(即后来的大理城),“筑袤十五里”。阳苴哶城遗址在今大理旧城西,后又称“紫城”及“大理”。其历经南诏中后期至大理国灭国,一直是地方政权的首府,前后凡470余年。
选择阳苴哶城为首府,与当年以太和城为首府一样,因它“西倚苍山之险,东挟洱海之厄”,即也可以苍山洱海为天然屏障,只需筑南北两道城墙。大理城的城内布局、房屋建筑风格和内地是一样的,其大厅的建筑,也是中原自六朝以来流行的一种无梁殿式的建筑形式。此城除了华丽的南诏王宫室和官员的住宅外,据载南诏后期还修筑有五华楼。今阳苴哶城遗址只保存北城墙一道,在梅溪两岸,西起苍山中和峰麓,东至大理旧城西北角,城墙断断续续以石块及土夯成,只有近苍山处保存完整,残存部分高出地面4至5米,全长约1公里,基厚6至8米,顶厚1米,以天然的溪水作护城河。
终、最后的话
从上面所有这些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新仙剑中的“黑苗”和“白苗”并非是作者凭空虚构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也许作者在创作中并没有明确的虚构与现实的一一对应,即“黑苗”对应彝族,“白苗”对应白族,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游戏的情节变化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很有可能,作者只是利用了他积累的历史知识来写剧本的,但所有的创作都是来源于历史又没有离开真实的历史背景很远。看着“黑苗”、“白苗”的服饰,听着南诏、大理的名字,我真的感到了新仙剑中的历史观的亲切。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之间我不禁感叹仙剑世界的神奇,让我在明知道故事虚构的前提下仍为其中人物的生死喜悲而唏嘘感叹命运无常与造化弄人。我想,新仙剑的历史背景也许只是一个包装,剥开层层的外表,我们可以发现,里面的故事中有着一些人类永恒的话题……
『肆』 苗族分红苗、白苗、青苗、花苗、蓝苗都有什么区别,服饰等方面
在贵州各民族中,苗族的头饰、服饰最为丰富,多达数十甚至上百种,这是因为苗族人口众多,支系纷繁,散布极广,各部分人之间的头饰、服饰有较大差别。清代乾隆年间曾经编印了一部《皇清职贡图》,第八卷专讲贵州各民族的头饰、服饰,其中几乎有一半是苗族,《百苗图》也是如此。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人们不可能有科
学的民族识别方法,只能按最直观的头饰、服饰来作区分,于是有“红苗”、“黑苗”、“青苗”、“花苗”之称。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上苗族的头饰、服饰,这里不妨将原书所记抄录于后,以便研究其发展变化。是书载,贵阳、大定等处“花苗”,“有大头、小花之称。衣以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染则花纹似锦。衣无襟衽,挈领自首以贯于身。男子以青布裹头,女子以马尾杂发编髻,大如斗,拢以木梳”;铜仁府属“红苗”,“男椎髻,约以红帛;女戴紫笠,短衣绛裙,缘以锦垂带如佩”;黎平等处“黑苗”,“其人衣短尚黑,女绾长簪,垂大环,衣裙缘以色锦,皆跣足”;贵定、龙里、黔西等处“白苗”,“男科头赤足,妇女盘髻长簪,衣尚白,短仅及膝”;修文、镇宁等处“青苗”,“其人衣尚青,出入必佩刀携弩。妇人以青布蒙首,缀以珠石,短衣短裙”;贵筑、龙里等处“东苗”,“以花巾束发,衣衫短不及膝,妇女多服花布披肩,系细褶短裙”;平越、清平等处“西苗”,“衣尚青”,“男妇悉青衣彩带”;平越、黄平等处“夭苗”,“衣尚青,左,女工纺织善染……其居陈蒙烂土夭坝者,缉木叶为衣,系以短裙”;清平县“九股苗”,“男女习俗服饰与黑苗同,而性尤剽悍,以铠甲为常服,自膝以下用铁片缠裹”;贵定县“平伐苗”,“男子披草衣,女系长裙”;定番州“谷蔺苗”,“男女皆短衣……妇女以青布蒙髻,勤纺织,其布最为细密,有谷蔺布之名”;黎平“罗汉苗”,“衣尚黑,男未室则插羽于首……短衣。……妇人散发,绾插木梳,数日必以水洗之。以金银作连环饰耳,以双带结背、长、短裙,或止系长裙,垂绣带一幅,曰衣尾”;都匀、平越等处“紫蓝苗”,“其人衣尚黑色,男女俱椎髻、缠以黑布。男子披铁铠、佩刀负枪”;广顺州“克孟牯羊苗”,“男青衣、椎髻,女盘髻、短裙”。其实,无论是《皇清职贡图》或者《百苗图》,所记的都很粗略,而且遗漏不少,只不过是其中的十之一二。如果进一步查阅其他史书和方志,掌握的资料就会更多,并可从这些资料中大致可以看出苗族头饰、服饰的主要特点。
先就发型而言,《淮南子·齐俗篇》说:“三苗鎝首”,据《苗族简史》考证,所谓“鎝首”,就是用棕毛、麻丝、马尾之类掺杂在头发里,然后把它盘结在头顶,宛如戴在头上的一个大帽,上文所引的“妇人马鬃尾杂人发为?,大如斗”便属此类。但它并不是惟一的模式,比方说,《溪蛮丛笑》中就提到另一种发型:“蛮类既不巾,发皆拳,而苗尤异,照日金色,各黄猫头。”这大概是将头发剃光的一类,即所谓“科头”,不但“男子科头赤足”,而且某些地方妇女也有“科头”的。但在明、清的方志中,最常见的还是“锥髻”,即将头发盘于头顶如锥状,谓之“盘髻”、“挽髻”或“绾髻”。如果除去绾发的木梳、长簪、羊角或者头上所插的鸡毛、雉尾以及银角、银冠及蒙在头上的青布、系在头上的彩带,那么,其发型基本同属一个类型。当然,式样是很多的,譬如,有的“挽高髻”,有的“挽髻为瓣”,有的“挽成双髻”,有的却“酷似东洋头”。由此看来,苗族的头饰虽然多种多样,撇开头衣和首饰,主要有“鎝首”、“科头”和“锥髻”三类,而以“锥髻”最为普遍。
苗族的服装,男子的差异并不太大,无非是右衽、大襟、对襟之类差别,裤脚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头上包套头,脚上缠绑腿之类。差异最大的是妇女的服装,尤以青年妇女的盛装最能表现各自的特点。大体说来,主要有三种类型,最基本而且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是着短衣、穿百褶裙,其次是穿长裤和大襟衣,再次是着汉装,后二者是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与“百越”民族着“筒裙”的习俗不同,苗族的裙子基本上属于“百褶裙”一类,但款式之多,非其他民族所能比拟,色调、花纹、长短、质地各有不同。色调看来是最引人注目的,史书上所谓的“红苗”、“白苗”、“青苗”、“黑苗”、“花苗”,无非是以色调来作区分的。纹饰也很醒目,有的是蜡绘,有的是刺绣,有的是挑花,有的是编织,“大花苗”、“小花苗”之分,大概就是从纹饰着眼。裙的长短也有明显差别,有的长达脚背,有的仅及小腿,有的则是在膝盖以上的超短裙,所谓“长裙苗”、“短裙苗”大概就是按此区分的。至于与裙子相配的上装,多以短衣为主,但式样各异,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一种是从头上往下套入的所谓“贯首衣”,有领孔而无袖;一种是无领无扣的短衣,左右交叉于胸前,内穿大袖衫;另一种是齐腰紧身的右衽衣或对襟衣;此外,还有“背牌”、“披肩”之类。黔东北一带的苗族妇女,原先也是穿百褶裙的,但自清代“改土归流”以来,逐渐改穿长裤和大襟衣了,在衣缘和裤脚上镶花边或加“栏杆”,贵阳、罗甸、都匀等地苗民,大抵也属这一类型。至于改着汉装的,这里就不赘言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地区,甚至相邻的村寨,彼此在服饰上并不相混,譬如说,长裙、短裙、超短裙在黔东南地区同时并存,大花、小花在黔西北地区相互并见。反之,原先以某种服饰为特征的苗族,迁往他乡以后,往往还保存原来的传统,例如从黔东南迁到黔西南的一部分苗族,服饰与黔东南基本相同。
除了发型、服装而外,首饰也有许多区别,包括佩戴在头部、颈部、胸部、腰部及四肢(主要是手)上的装饰品。最初,苗族先民多半是取自然物作装饰品,表现出一种粗犷、古朴的美感。例如:有的“髻上插白鸡毛”,有的“男髻则插白鸡尾或锦鸡、野鸡尾以为美”,有的“头用豪猪箭绾发”,有的“首饰用海、青白小珠”或“以五色药珠为饰”,甚至以薏苡代之”,有的则以“竹筒三寸斜穿其耳”。后来虽有人工
剑河苗族头饰制成的木簪、木梳作装饰,仍保持着原始古朴的风格。大约在明、清两代,苗族普遍采用银饰,并获得巨大发展,种类之多,制作之精,在国内实属罕见。各地苗族佩戴的银饰不同,显得多姿多彩,例如:雷山大塘妇女头上插三枝银花,龙里苗族妇女在青帕后面插一串大小不等的银泡,紫云苗族姑娘的头上排列着五个锥形银饰,雷山桥港苗族妇女戴的是一种用银花、银链、银铃组成的帽子,台江施洞口苗族妇女则戴着富丽堂皇的银冠,丹寨苗族姑娘盛装时戴银角,如此等等。这些都只是大概说说而已,事实上,无论是项圈、项链、耳环、手镯、银花、银泡、银角、银冠、银帽、银衣片都有若干样式,有多种搭配,这将在工艺美术一章中细讲,这里就从略了。不同的头饰、服饰、首饰结合在一起,苗族服饰自然显得绚丽多姿,令人炫目。
然而,文献的记载无论如何是有很大局限的,如果深入调查,实际存在的差别远远不止于此。安正康、蒋志伊、于信之先生作了大量调查之后,在《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一书中,有一节专写苗族服饰艺术,说得相当仔细。他们根据苗族服饰的款式和苗语方言来划分类型,分为湘西、黔东、黔中南、川黔滇和海南5类,除海南一型外,其余4类在贵州均有分布,每种类型之下又细分为若干模式。书中不仅指出各种类型的特征和各种模式的差异,而且点出了几种典型,例如:以刺绣著名的台江妇女服饰,以挑花突出的贵阳地区妇女服饰;以毛织为主的威宁服饰,以蜡染为特点的丹寨、安顺、黔西、织金、黄平妇女服饰,以编织著称的贞丰、安龙妇女服饰,以银饰最多的雷山、台江、黄平、凯里妇女服饰等等。
台江苗族牛角形银饰“黔东型”苗族服饰,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是苗族服饰中特色最鲜明、式样最复杂的一大类型。概括地说,这一类型的特点是:以自织土布为衣料,服装的基本形式为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上衣多绣花,银饰特别丰富。属于这一类型的,有台江施洞式、台江反排式、台江台拱式、台江岩板式、台江巫脚式、台江五河式、剑河温泉式、雷山西江式、雷山桥港式、凯里舟溪式、凯里凯棠式、黄平谷陇式、丹寨排莫式、丹寨龙泉式、从江岜沙式、榕江平永式、黎平高求式等等。因为贞丰的苗族是从黄平迁去的,所以他们的服饰也属这一类型。不难看出,“苗家腹地”保留的传统最多,样式也特别丰富,台江共有六式,其次是雷山、丹寨和凯里。台江施洞的服饰具有典型性,它以刺绣和银饰著名,颇能体现“黔东型”的特点。妇女挽髻于顶,用自织的红、蓝、白花格帕包头,帕外围一圈银花带,髻上插高约30厘米的银冠,冠下两侧插有各式银花和银簪,髻后插有银梳,项戴银项圈四五只,银项链二三条,胸前有半圆形的银压领,上衣的后背、前摆、两肩及袖口饰以银衣片、银泡和银铃,两耳戴筒状银耳环,又戴银手镯三四只,全身银饰足有10公斤重,显得精美华贵。刺绣也很出色,两袖中部外侧的刺绣花片为全身最耀眼处,衣领及两肩配有宽大的绣花边,刺绣纹样多为龙、凤、牛、人物及鱼类,色调为红色、深红色或紫色,下穿青白色百褶裙,脚穿翘尖绣花鞋。银饰与刺绣的完善结合,便构成施洞服饰的特点。
苗家银装迎宾客但台江施洞式毕竟只是“黔东型”的一种,其他各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从不同方面显示出独特之处。台江反排苗族妇女也戴银冠,但裙子不像施洞那样长及膝下七十余厘米,而是一种仅及膝下六七厘米的短裙,腰间系着一块青布的方围腰,上穿青布大襟右衽、无领、大袖衣。台江台拱式又有不同,衣服系用自织
自染的“花椒布”做成,用独特的绉绣、瓣绣方法绣成袖花片,有浮雕感,并用青缎或白布绣成长方形围腰。台江岩板式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在发髻上插有一横式银花,一排银锦鸡高高立于花上;二是裙子超短而且多褶,褶达三四十层、外面罩着一方有黑白织花图案的围腰。台江巫脚式较为简朴,挽大髻于顶,然后用一方紫青布从后向前围髻,交于前额,而巾则披于两肩及后背,可以挡风。台江五河与剑河温泉基本同一式样,头上戴一圈银花,髻上插一只银锦鸡,袖花由六块正方形织花图案组成,两肩饰有花纹,背后有一块呈倒“品”字形的图案,围腰三分之二为大幅图案。雷山西江式以银角最为突出,另一特色是在裙外又穿一条花带裙,系由22根绣花的花带组成。雷山桥港式最突出的是超短裙,长仅20厘米,褶细而厚硬,使臀围显得特大,裙外前面系一及膝的方形围腰,后面系一宽大有褶的方彩缎,穿青色紧腿布裤。凯里舟溪式发型与众不同,在挽髻的前沿,做成波状帽檐式发型,右高左低,油光可鉴。凯里凯棠式以银项圈既多且大而引人注目,戴各式项圈4只,最小的为圆形,第二层为卷花圆形,第三层为卷花方形,第四层最大,宽40厘米,下端悬吊着排列整齐的银花片和银铃,还挂有一根粗大的项链。黄平谷陇式的大银帽最有特色,帽由四层银花堆砌而成,精雕细镂,玲珑剔透,显得璀璨夺目。贞丰式服装款式与黄平同,但衣服颜色,不分男女老幼均以黑色为基调,刺绣素雅。丹寨排莫式戴一种“山”字形银冠,顶端各系一束白鸡毛,所用蜡染袖片均为传统的“涡妥”纹饰。丹寨龙泉式为枇杷襟上衣,青色、小领、布扣,长仅35厘米,不遮腹,款式不同寻常。从江岜沙式,衣短至肚,紧身,衣袖细长,系一倒三角形的绣花肚包于腹下,穿青色长裤。榕江平永式最别致的是“鸡毛带裙”,裙长中等,细褶,以竖条蜡染与青布相间,每条花纹呈横向三段,段与段之间用红、黄色或红、蓝色相间隔,并在每条花片的下端系两束白鸡毛,故名“鸡毛带裙”。
贵阳花溪苗族盛装“黔中南型”是指贵阳、龙里、贵定、清镇、平坝、安顺、长顺及安龙等地的苗族服饰,它兼有东、西部服饰的特点,妇女上装多缀有后披领及“背牌”,下穿青色百褶裙或蜡染花裙。初步调查,属这一类型的有贵阳花溪式、贵阳—龙里式、龙里式、贵定贵东式、贵定云雾山式、清(镇)平(坝)式、安(顺)清(镇)式、安顺关口式及安龙鲁沟式等。贵阳花溪式可以作为一种典型,这里的妇女用一条彩色挑花带束发于脑后,自髻后向前斜插一排银簪,多达十余根,形如筷子。上装是前短后长的贯首衣,因其领口镶有一条白布边,向外翻露,犹如一面旗帜,故名“旗帜服”。衣片的前后不合缝,两袖仅与衣肩上部连缀,胸前系一条呈交叉状的挑花带,下着多褶青色中裙,饰以长及脚背的挑花围腰,腰带也是挑花的,下端垂有一排白色圆珠,上端系三组银链和银铃,脚缠挑花绑腿,整个服装皆以挑花为特征。在贵阳与龙里、贵定、惠水毗连地区的苗族,妇女束发挽髻于顶而将发际下端剃光,用数幅青布缠头,形成一个硕大的包头,正面看去为圆盘形,侧面看去有如橄榄形状,顶部是一个圆圈,圈内有玫瑰色和浅蓝色的绸帕。龙里式的“白裙苗”又是另一种风格,内穿白色衬衣,外面套着一件浅蓝色的大襟右衽衫,衣裳宽大,袖口长及腕下,披一领绣花坎肩,着细褶短花裙,裙的上段为蓝色织花图案,下段为白色。贵定云雾山式的特点,是姑娘们喜欢将头发四周剃光,而将头顶的长发挽成小髻,然后用红、蓝、白、黑长条布缠成圆盘形大包头,最外层为黑色,帕的两端有白贵州望谟苗族银饰边,帕端外露而呈蝶状。平坝、清镇、长顺一带的苗族,男子也包头帕,里层为青布,外层为黑白竖条布,形成一个大圆圈,上衣为大襟右衽有领长衫,腰部缠宽腰带,带两端有花边及玫瑰红排须,穿青布长裤,并戴有项圈一只,还系一把银锁和一排银铃。安清式苗族服饰,妇女用绣花帕包头,少则两块,多则十余块,呈圆筒状,并用三条红色绣花带依次从前向后包住头帕,挽髻于后,而将头帕两角向上翘起,穿大领对襟衣,后背正中缀一块黑底玫瑰红挑花图案,上衣前后摆依次接有多层挑花衣摆,俗称“背扇裙”或“衣裳裙”,腰系挑花围腰,脚缠挑花绑腿。安顺关口式苗族姑娘的头饰特别,束发于前顶,编成独辫,弯曲成弓状,然后用一条韧性树皮做成一个桥形的发架板,覆在发辫上,并用长银簪将发架板与发辫加以固定,同时将包在发架板上的挑花头巾与包在额上的绣花巾连成一体。安龙鲁沟式妇女的盛装,外衣为“旗帜服”,领口一开在左,一开在右,将内衣的领向外翻起,两条白边相交于胸前和背后,有如旗帜环肩,下着青布中裙,然其套头却如同男子。
“川黔滇型”在贵州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部分散见于安顺地区和贵阳市,因为这种类型与四川、云南多有相似之处,故以“川黔滇”相称。这种类型的服饰,色调较浅,女裙多以蜡染布绣花,但银饰较少,有六枝梭戛式、六枝式、毕节地区式、毕节燕子口式、安(顺)普(定)式、普定长田式、镇宁江龙式、安龙普坪式、贵阳乌当式、望谟乐旺式等。六枝特区梭戛乡的苗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着传统式样,显得原始古朴。女子的发型很特别,用约两公斤重的假发挽成“∞”字形发髻,横卧在头顶上,其宽度远远超过两肩,奇特极了。梳成这样的发型,必须先在后脑部位装上一把长约65厘米的木梳,将沉甸甸的假发支撑在木梳上,然后用一根白毛毡带将发髻系于木梳,再系在妇女头上,称为“戴角”,有了这种标志才能参加社交,表示已经成年。盛装的上衣为三层,在两件衬衣之外再穿一件蜡染的对襟无领紧身衣,衣袖细小,前摆至腰部,后摆达于脚跟,前胸、后背及两袖皆饰以蜡染图案。下穿百褶长裙,终年围着一方用羊毛织成的围腰,造型独特,腿上缠着羊毛毡剪成的绑腿,脚穿形如草履的绣花鞋。男子包青帕数圈,上衣为和尚领、紧身衣,下穿百褶裙裤,宽大而呈灯笼状,腰间缠挑花带,据说花带愈多愈为女子所爱。六枝式的特征,头戴百十支雉尾的羽冠,衣着大襟右衽白布长衫,系黑白方格腰带,外披宽大厚实的坎肩,以黄色和朱红色为主,间以少量黑色和白色,绣纹为几何图形。毕节式有两种,一种是赫章、纳雍、水城等地的“小花苗”服饰,另一种是毕节、大方一带“木梳苗”的服饰,姑娘发式为掺假发和红、黄色毛线缠成的辫状大包头,上衣为对襟无扣胴体衫,并缀有红、黄色织花披肩,下着多节细褶裙,上段及下段为蜡染,中间一段为白色。毕节燕子口式,妇女以红毛线盘头,并将掺有黑毛线的长发绕头一圈,在大襟衣外穿胴体白色披肩,其上有几何纹织花,下穿数条花褶裙,裙上段为青色,下段为白、青、灰三色横条,围腰下部打褶,上部有“凵”字形挑花装饰。安普式妇女的发式颇有特色,仅掺少量假发,绾红色月牙状木梳,盘髻于顶,外用细银链绕髻数圈,而将银链一端的方银片及银铃垂于脑后。普定长田式的头饰又别具一格,将长发盘成辫子,以青色长头帕折叠起来,绕成大圆盘形,外围一条缀穗须的花带。镇宁江龙式妇女的发型特别,将一根两端各扎半截木梳的红色竹片,一端固定在发髻内,另一端则悬挑于头的左侧70厘米,然后将长发分为三股,分别绕在竹片上,形成一种呈长角形的蓬松发型。安龙普坪式妇女上衣,两襟从左向右交叉于胸前,前襟长至脚背,后摆长过臀部,两侧自肋下开衩,衣领及两襟为深红、白色织花边,前襟为横向的五段细几何蜡染花,段与段间以织花边相隔,两袖亦分三段,系黑围腰,下穿蜡染细褶中裙。贵阳乌当式,妇女盛装时,头顶横插一只木质月牙形的角,将长发和假发绕在角上以为头饰,上衣为胴体长衫,衣领叠为两三层,披黑底挑花坎肩,衣袖似两层衣状,穿蜡染细褶中裙,有的穿裙数条,形成向外扩散裙式。望谟乐旺式妇女的盛装,在平盘于顶的头发上,裹以青帕,帕上缀五只圆锥形银花泡,泡上垂一根细链和银铃,穿白色对襟衣,领后缀红、黄色几何纹样的背牌,下穿蜡染细褶花裙,系青布长围腰。威宁“大花苗”的男装颇有特色,头用布包成套头,身穿麻布长衫,披一件用羊毛织成的披肩,其上布满几何图形,而背后的一块尤异,为回纹背牌,下缀四根带子。
属于“湘西型”的服饰在贵州不多,主要分布在松桃及黔东北地区,另一部分在晴隆、普定一带。这一部分苗族,因为长期与汉族交往,服饰受汉文化影响较大,妇女已不穿裙,改穿无领大襟上衣和宽腿长裤,头帕盘于头顶呈圆筒形,仅见松桃式和晴(隆)普(定)式。松桃式最能反映这些特点,头包蓝、白相间的小方格帕数圈,上大下小,高达33厘米。戴细耳环,环下垂梯形银片及四五只细银链。上衣为大襟右衽,无领,衣袖宽大,衣袖四周镶深蓝布边,中间镶一条细蓝花带,袖口饰以花边。戴胸围,上呈圆角三角形,正中镶有一块呈三角形的蓝光缎,上角饰云纹,再于蓝光缎上绣有几朵鲜艳的荷花,上缘边上嵌有两排白花,衬在青底上,格外醒目。下穿阴丹蓝布长裤,裤腿宽大,膝以下镶有花边,花边下为青布,绣有稀疏的小花。晴普式与松桃式大同小异,但少女的发式为单辫,缠白色长头帕,发辫由后往前缠于帕外,而婚后则挽髻于顶,呈圆锥形,罩以青帕,帕两端垂于脑后。
以上所述,大体可以看出苗族服饰的若干特点、若干样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性,应当说上面所举的只是较为突出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形式没有提及。尽管如此,共同性还是存在的,譬如头饰以“锥髻”为主,服饰以“百褶裙”为主,首饰以银饰为主等等。
『伍』 苗族还分青苗白苗
在贵州各民族中,苗族的头饰、服饰最为丰富,多达数十甚至上百种,这是因为苗族人口众多,支系纷繁,散布极广,各部分人之间的头饰、服饰有较大差别。清代乾隆年间曾经编印了一部《皇清职贡图》,第八卷专讲贵州各民族的头饰、服饰,其中几乎有一半是苗族,《百苗图》也是如此。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人们不可能有科
学的民族识别方法,只能按最直观的头饰、服饰来作区分,于是有“红苗”、“黑苗”、“青苗”、“花苗”之称。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上苗族的头饰、服饰,这里不妨将原书所记抄录于后,以便研究其发展变化。是书载,贵阳、大定等处“花苗”,“有大头、小花之称。衣以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染则花纹似锦。衣无襟衽,挈领自首以贯于身。男子以青布裹头,女子以马尾杂发编髻,大如斗,拢以木梳”;铜仁府属“红苗”,“男椎髻,约以红帛;女戴紫笠,短衣绛裙,缘以锦垂带如佩”;黎平等处“黑苗”,“其人衣短尚黑,女绾长簪,垂大环,衣裙缘以色锦,皆跣足”;贵定、龙里、黔西等处“白苗”,“男科头赤足,妇女盘髻长簪,衣尚白,短仅及膝”;修文、镇宁等处“青苗”,“其人衣尚青,出入必佩刀携弩。妇人以青布蒙首,缀以珠石,短衣短裙”;贵筑、龙里等处“东苗”,“以花巾束发,衣衫短不及膝,妇女多服花布披肩,系细褶短裙”;平越、清平等处“西苗”,“衣尚青”,“男妇悉青衣彩带”;平越、黄平等处“夭苗”,“衣尚青,左,女工纺织善染……其居陈蒙烂土夭坝者,缉木叶为衣,系以短裙”;清平县“九股苗”,“男女习俗服饰与黑苗同,而性尤剽悍,以铠甲为常服,自膝以下用铁片缠裹”;贵定县“平伐苗”,“男子披草衣,女系长裙”;定番州“谷蔺苗”,“男女皆短衣……妇女以青布蒙髻,勤纺织,其布最为细密,有谷蔺布之名”;黎平“罗汉苗”,“衣尚黑,男未室则插羽于首……短衣。……妇人散发,绾插木梳,数日必以水洗之。以金银作连环饰耳,以双带结背、长、短裙,或止系长裙,垂绣带一幅,曰衣尾”;都匀、平越等处“紫蓝苗”,“其人衣尚黑色,男女俱椎髻、缠以黑布。男子披铁铠、佩刀负枪”;广顺州“克孟牯羊苗”,“男青衣、椎髻,女盘髻、短裙”。其实,无论是《皇清职贡图》或者《百苗图》,所记的都很粗略,而且遗漏不少,只不过是其中的十之一二。如果进一步查阅其他史书和方志,掌握的资料就会更多,并可从这些资料中大致可以看出苗族头饰、服饰的主要特点。
先就发型而言,《淮南子·齐俗篇》说:“三苗鎝首”,据《苗族简史》考证,所谓“鎝首”,就是用棕毛、麻丝、马尾之类掺杂在头发里,然后把它盘结在头顶,宛如戴在头上的一个大帽,上文所引的“妇人马鬃尾杂人发为?,大如斗”便属此类。但它并不是惟一的模式,比方说,《溪蛮丛笑》中就提到另一种发型:“蛮类既不巾,发皆拳,而苗尤异,照日金色,各黄猫头。”这大概是将头发剃光的一类,即所谓“科头”,不但“男子科头赤足”,而且某些地方妇女也有“科头”的。但在明、清的方志中,最常见的还是“锥髻”,即将头发盘于头顶如锥状,谓之“盘髻”、“挽髻”或“绾髻”。如果除去绾发的木梳、长簪、羊角或者头上所插的鸡毛、雉尾以及银角、银冠及蒙在头上的青布、系在头上的彩带,那么,其发型基本同属一个类型。当然,式样是很多的,譬如,有的“挽高髻”,有的“挽髻为瓣”,有的“挽成双髻”,有的却“酷似东洋头”。由此看来,苗族的头饰虽然多种多样,撇开头衣和首饰,主要有“鎝首”、“科头”和“锥髻”三类,而以“锥髻”最为普遍。
苗族的服装,男子的差异并不太大,无非是右衽、大襟、对襟之类差别,裤脚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头上包套头,脚上缠绑腿之类。差异最大的是妇女的服装,尤以青年妇女的盛装最能表现各自的特点。大体说来,主要有三种类型,最基本而且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是着短衣、穿百褶裙,其次是穿长裤和大襟衣,再次是着汉装,后二者是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与“百越”民族着“筒裙”的习俗不同,苗族的裙子基本上属于“百褶裙”一类,但款式之多,非其他民族所能比拟,色调、花纹、长短、质地各有不同。色调看来是最引人注目的,史书上所谓的“红苗”、“白苗”、“青苗”、“黑苗”、“花苗”,无非是以色调来作区分的。纹饰也很醒目,有的是蜡绘,有的是刺绣,有的是挑花,有的是编织,“大花苗”、“小花苗”之分,大概就是从纹饰着眼。裙的长短也有明显差别,有的长达脚背,有的仅及小腿,有的则是在膝盖以上的超短裙,所谓“长裙苗”、“短裙苗”大概就是按此区分的。至于与裙子相配的上装,多以短衣为主,但式样各异,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一种是从头上往下套入的所谓“贯首衣”,有领孔而无袖;一种是无领无扣的短衣,左右交叉于胸前,内穿大袖衫;另一种是齐腰紧身的右衽衣或对襟衣;此外,还有“背牌”、“披肩”之类。黔东北一带的苗族妇女,原先也是穿百褶裙的,但自清代“改土归流”以来,逐渐改穿长裤和大襟衣了,在衣缘和裤脚上镶花边或加“栏杆”,贵阳、罗甸、都匀等地苗民,大抵也属这一类型。至于改着汉装的,这里就不赘言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地区,甚至相邻的村寨,彼此在服饰上并不相混,譬如说,长裙、短裙、超短裙在黔东南地区同时并存,大花、小花在黔西北地区相互并见。反之,原先以某种服饰为特征的苗族,迁往他乡以后,往往还保存原来的传统,例如从黔东南迁到黔西南的一部分苗族,服饰与黔东南基本相同。
除了发型、服装而外,首饰也有许多区别,包括佩戴在头部、颈部、胸部、腰部及四肢(主要是手)上的装饰品。最初,苗族先民多半是取自然物作装饰品,表现出一种粗犷、古朴的美感。例如:有的“髻上插白鸡毛”,有的“男髻则插白鸡尾或锦鸡、野鸡尾以为美”,有的“头用豪猪箭绾发”,有的“首饰用海、青白小珠”或“以五色药珠为饰”,甚至以薏苡代之”,有的则以“竹筒三寸斜穿其耳”。后来虽有人工
剑河苗族头饰制成的木簪、木梳作装饰,仍保持着原始古朴的风格。大约在明、清两代,苗族普遍采用银饰,并获得巨大发展,种类之多,制作之精,在国内实属罕见。各地苗族佩戴的银饰不同,显得多姿多彩,例如:雷山大塘妇女头上插三枝银花,龙里苗族妇女在青帕后面插一串大小不等的银泡,紫云苗族姑娘的头上排列着五个锥形银饰,雷山桥港苗族妇女戴的是一种用银花、银链、银铃组成的帽子,台江施洞口苗族妇女则戴着富丽堂皇的银冠,丹寨苗族姑娘盛装时戴银角,如此等等。这些都只是大概说说而已,事实上,无论是项圈、项链、耳环、手镯、银花、银泡、银角、银冠、银帽、银衣片都有若干样式,有多种搭配,这将在工艺美术一章中细讲,这里就从略了。不同的头饰、服饰、首饰结合在一起,苗族服饰自然显得绚丽多姿,令人炫目。
然而,文献的记载无论如何是有很大局限的,如果深入调查,实际存在的差别远远不止于此。安正康、蒋志伊、于信之先生作了大量调查之后,在《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一书中,有一节专写苗族服饰艺术,说得相当仔细。他们根据苗族服饰的款式和苗语方言来划分类型,分为湘西、黔东、黔中南、川黔滇和海南5类,除海南一型外,其余4类在贵州均有分布,每种类型之下又细分为若干模式。书中不仅指出各种类型的特征和各种模式的差异,而且点出了几种典型,例如:以刺绣著名的台江妇女服饰,以挑花突出的贵阳地区妇女服饰;以毛织为主的威宁服饰,以蜡染为特点的丹寨、安顺、黔西、织金、黄平妇女服饰,以编织著称的贞丰、安龙妇女服饰,以银饰最多的雷山、台江、黄平、凯里妇女服饰等等。
台江苗族牛角形银饰“黔东型”苗族服饰,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是苗族服饰中特色最鲜明、式样最复杂的一大类型。概括地说,这一类型的特点是:以自织土布为衣料,服装的基本形式为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上衣多绣花,银饰特别丰富。属于这一类型的,有台江施洞式、台江反排式、台江台拱式、台江岩板式、台江巫脚式、台江五河式、剑河温泉式、雷山西江式、雷山桥港式、凯里舟溪式、凯里凯棠式、黄平谷陇式、丹寨排莫式、丹寨龙泉式、从江岜沙式、榕江平永式、黎平高求式等等。因为贞丰的苗族是从黄平迁去的,所以他们的服饰也属这一类型。不难看出,“苗家腹地”保留的传统最多,样式也特别丰富,台江共有六式,其次是雷山、丹寨和凯里。台江施洞的服饰具有典型性,它以刺绣和银饰著名,颇能体现“黔东型”的特点。妇女挽髻于顶,用自织的红、蓝、白花格帕包头,帕外围一圈银花带,髻上插高约30厘米的银冠,冠下两侧插有各式银花和银簪,髻后插有银梳,项戴银项圈四五只,银项链二三条,胸前有半圆形的银压领,上衣的后背、前摆、两肩及袖口饰以银衣片、银泡和银铃,两耳戴筒状银耳环,又戴银手镯三四只,全身银饰足有10公斤重,显得精美华贵。刺绣也很出色,两袖中部外侧的刺绣花片为全身最耀眼处,衣领及两肩配有宽大的绣花边,刺绣纹样多为龙、凤、牛、人物及鱼类,色调为红色、深红色或紫色,下穿青白色百褶裙,脚穿翘尖绣花鞋。银饰与刺绣的完善结合,便构成施洞服饰的特点。
苗家银装迎宾客但台江施洞式毕竟只是“黔东型”的一种,其他各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从不同方面显示出独特之处。台江反排苗族妇女也戴银冠,但裙子不像施洞那样长及膝下七十余厘米,而是一种仅及膝下六七厘米的短裙,腰间系着一块青布的方围腰,上穿青布大襟右衽、无领、大袖衣。台江台拱式又有不同,衣服系用自织
自染的“花椒布”做成,用独特的绉绣、瓣绣方法绣成袖花片,有浮雕感,并用青缎或白布绣成长方形围腰。台江岩板式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在发髻上插有一横式银花,一排银锦鸡高高立于花上;二是裙子超短而且多褶,褶达三四十层、外面罩着一方有黑白织花图案的围腰。台江巫脚式较为简朴,挽大髻于顶,然后用一方紫青布从后向前围髻,交于前额,而巾则披于两肩及后背,可以挡风。台江五河与剑河温泉基本同一式样,头上戴一圈银花,髻上插一只银锦鸡,袖花由六块正方形织花图案组成,两肩饰有花纹,背后有一块呈倒“品”字形的图案,围腰三分之二为大幅图案。雷山西江式以银角最为突出,另一特色是在裙外又穿一条花带裙,系由22根绣花的花带组成。雷山桥港式最突出的是超短裙,长仅20厘米,褶细而厚硬,使臀围显得特大,裙外前面系一及膝的方形围腰,后面系一宽大有褶的方彩缎,穿青色紧腿布裤。凯里舟溪式发型与众不同,在挽髻的前沿,做成波状帽檐式发型,右高左低,油光可鉴。凯里凯棠式以银项圈既多且大而引人注目,戴各式项圈4只,最小的为圆形,第二层为卷花圆形,第三层为卷花方形,第四层最大,宽40厘米,下端悬吊着排列整齐的银花片和银铃,还挂有一根粗大的项链。黄平谷陇式的大银帽最有特色,帽由四层银花堆砌而成,精雕细镂,玲珑剔透,显得璀璨夺目。贞丰式服装款式与黄平同,但衣服颜色,不分男女老幼均以黑色为基调,刺绣素雅。丹寨排莫式戴一种“山”字形银冠,顶端各系一束白鸡毛,所用蜡染袖片均为传统的“涡妥”纹饰。丹寨龙泉式为枇杷襟上衣,青色、小领、布扣,长仅35厘米,不遮腹,款式不同寻常。从江岜沙式,衣短至肚,紧身,衣袖细长,系一倒三角形的绣花肚包于腹下,穿青色长裤。榕江平永式最别致的是“鸡毛带裙”,裙长中等,细褶,以竖条蜡染与青布相间,每条花纹呈横向三段,段与段之间用红、黄色或红、蓝色相间隔,并在每条花片的下端系两束白鸡毛,故名“鸡毛带裙”。
贵阳花溪苗族盛装“黔中南型”是指贵阳、龙里、贵定、清镇、平坝、安顺、长顺及安龙等地的苗族服饰,它兼有东、西部服饰的特点,妇女上装多缀有后披领及“背牌”,下穿青色百褶裙或蜡染花裙。初步调查,属这一类型的有贵阳花溪式、贵阳—龙里式、龙里式、贵定贵东式、贵定云雾山式、清(镇)平(坝)式、安(顺)清(镇)式、安顺关口式及安龙鲁沟式等。贵阳花溪式可以作为一种典型,这里的妇女用一条彩色挑花带束发于脑后,自髻后向前斜插一排银簪,多达十余根,形如筷子。上装是前短后长的贯首衣,因其领口镶有一条白布边,向外翻露,犹如一面旗帜,故名“旗帜服”。衣片的前后不合缝,两袖仅与衣肩上部连缀,胸前系一条呈交叉状的挑花带,下着多褶青色中裙,饰以长及脚背的挑花围腰,腰带也是挑花的,下端垂有一排白色圆珠,上端系三组银链和银铃,脚缠挑花绑腿,整个服装皆以挑花为特征。在贵阳与龙里、贵定、惠水毗连地区的苗族,妇女束发挽髻于顶而将发际下端剃光,用数幅青布缠头,形成一个硕大的包头,正面看去为圆盘形,侧面看去有如橄榄形状,顶部是一个圆圈,圈内有玫瑰色和浅蓝色的绸帕。龙里式的“白裙苗”又是另一种风格,内穿白色衬衣,外面套着一件浅蓝色的大襟右衽衫,衣裳宽大,袖口长及腕下,披一领绣花坎肩,着细褶短花裙,裙的上段为蓝色织花图案,下段为白色。贵定云雾山式的特点,是姑娘们喜欢将头发四周剃光,而将头顶的长发挽成小髻,然后用红、蓝、白、黑长条布缠成圆盘形大包头,最外层为黑色,帕的两端有白贵州望谟苗族银饰边,帕端外露而呈蝶状。平坝、清镇、长顺一带的苗族,男子也包头帕,里层为青布,外层为黑白竖条布,形成一个大圆圈,上衣为大襟右衽有领长衫,腰部缠宽腰带,带两端有花边及玫瑰红排须,穿青布长裤,并戴有项圈一只,还系一把银锁和一排银铃。安清式苗族服饰,妇女用绣花帕包头,少则两块,多则十余块,呈圆筒状,并用三条红色绣花带依次从前向后包住头帕,挽髻于后,而将头帕两角向上翘起,穿大领对襟衣,后背正中缀一块黑底玫瑰红挑花图案,上衣前后摆依次接有多层挑花衣摆,俗称“背扇裙”或“衣裳裙”,腰系挑花围腰,脚缠挑花绑腿。安顺关口式苗族姑娘的头饰特别,束发于前顶,编成独辫,弯曲成弓状,然后用一条韧性树皮做成一个桥形的发架板,覆在发辫上,并用长银簪将发架板与发辫加以固定,同时将包在发架板上的挑花头巾与包在额上的绣花巾连成一体。安龙鲁沟式妇女的盛装,外衣为“旗帜服”,领口一开在左,一开在右,将内衣的领向外翻起,两条白边相交于胸前和背后,有如旗帜环肩,下着青布中裙,然其套头却如同男子。
“川黔滇型”在贵州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部分散见于安顺地区和贵阳市,因为这种类型与四川、云南多有相似之处,故以“川黔滇”相称。这种类型的服饰,色调较浅,女裙多以蜡染布绣花,但银饰较少,有六枝梭戛式、六枝式、毕节地区式、毕节燕子口式、安(顺)普(定)式、普定长田式、镇宁江龙式、安龙普坪式、贵阳乌当式、望谟乐旺式等。六枝特区梭戛乡的苗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着传统式样,显得原始古朴。女子的发型很特别,用约两公斤重的假发挽成“∞”字形发髻,横卧在头顶上,其宽度远远超过两肩,奇特极了。梳成这样的发型,必须先在后脑部位装上一把长约65厘米的木梳,将沉甸甸的假发支撑在木梳上,然后用一根白毛毡带将发髻系于木梳,再系在妇女头上,称为“戴角”,有了这种标志才能参加社交,表示已经成年。盛装的上衣为三层,在两件衬衣之外再穿一件蜡染的对襟无领紧身衣,衣袖细小,前摆至腰部,后摆达于脚跟,前胸、后背及两袖皆饰以蜡染图案。下穿百褶长裙,终年围着一方用羊毛织成的围腰,造型独特,腿上缠着羊毛毡剪成的绑腿,脚穿形如草履的绣花鞋。男子包青帕数圈,上衣为和尚领、紧身衣,下穿百褶裙裤,宽大而呈灯笼状,腰间缠挑花带,据说花带愈多愈为女子所爱。六枝式的特征,头戴百十支雉尾的羽冠,衣着大襟右衽白布长衫,系黑白方格腰带,外披宽大厚实的坎肩,以黄色和朱红色为主,间以少量黑色和白色,绣纹为几何图形。毕节式有两种,一种是赫章、纳雍、水城等地的“小花苗”服饰,另一种是毕节、大方一带“木梳苗”的服饰,姑娘发式为掺假发和红、黄色毛线缠成的辫状大包头,上衣为对襟无扣胴体衫,并缀有红、黄色织花披肩,下着多节细褶裙,上段及下段为蜡染,中间一段为白色。毕节燕子口式,妇女以红毛线盘头,并将掺有黑毛线的长发绕头一圈,在大襟衣外穿胴体白色披肩,其上有几何纹织花,下穿数条花褶裙,裙上段为青色,下段为白、青、灰三色横条,围腰下部打褶,上部有“凵”字形挑花装饰。安普式妇女的发式颇有特色,仅掺少量假发,绾红色月牙状木梳,盘髻于顶,外用细银链绕髻数圈,而将银链一端的方银片及银铃垂于脑后。普定长田式的头饰又别具一格,将长发盘成辫子,以青色长头帕折叠起来,绕成大圆盘形,外围一条缀穗须的花带。镇宁江龙式妇女的发型特别,将一根两端各扎半截木梳的红色竹片,一端固定在发髻内,另一端则悬挑于头的左侧70厘米,然后将长发分为三股,分别绕在竹片上,形成一种呈长角形的蓬松发型。安龙普坪式妇女上衣,两襟从左向右交叉于胸前,前襟长至脚背,后摆长过臀部,两侧自肋下开衩,衣领及两襟为深红、白色织花边,前襟为横向的五段细几何蜡染花,段与段间以织花边相隔,两袖亦分三段,系黑围腰,下穿蜡染细褶中裙。贵阳乌当式,妇女盛装时,头顶横插一只木质月牙形的角,将长发和假发绕在角上以为头饰,上衣为胴体长衫,衣领叠为两三层,披黑底挑花坎肩,衣袖似两层衣状,穿蜡染细褶中裙,有的穿裙数条,形成向外扩散裙式。望谟乐旺式妇女的盛装,在平盘于顶的头发上,裹以青帕,帕上缀五只圆锥形银花泡,泡上垂一根细链和银铃,穿白色对襟衣,领后缀红、黄色几何纹样的背牌,下穿蜡染细褶花裙,系青布长围腰。威宁“大花苗”的男装颇有特色,头用布包成套头,身穿麻布长衫,披一件用羊毛织成的披肩,其上布满几何图形,而背后的一块尤异,为回纹背牌,下缀四根带子。
属于“湘西型”的服饰在贵州不多,主要分布在松桃及黔东北地区,另一部分在晴隆、普定一带。这一部分苗族,因为长期与汉族交往,服饰受汉文化影响较大,妇女已不穿裙,改穿无领大襟上衣和宽腿长裤,头帕盘于头顶呈圆筒形,仅见松桃式和晴(隆)普(定)式。松桃式最能反映这些特点,头包蓝、白相间的小方格帕数圈,上大下小,高达33厘米。戴细耳环,环下垂梯形银片及四五只细银链。上衣为大襟右衽,无领,衣袖宽大,衣袖四周镶深蓝布边,中间镶一条细蓝花带,袖口饰以花边。戴胸围,上呈圆角三角形,正中镶有一块呈三角形的蓝光缎,上角饰云纹,再于蓝光缎上绣有几朵鲜艳的荷花,上缘边上嵌有两排白花,衬在青底上,格外醒目。下穿阴丹蓝布长裤,裤腿宽大,膝以下镶有花边,花边下为青布,绣有稀疏的小花。晴普式与松桃式大同小异,但少女的发式为单辫,缠白色长头帕,发辫由后往前缠于帕外,而婚后则挽髻于顶,呈圆锥形,罩以青帕,帕两端垂于脑后。
以上所述,大体可以看出苗族服饰的若干特点、若干样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性,应当说上面所举的只是较为突出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形式没有提及。尽管如此,共同性还是存在的,譬如头饰以“锥髻”为主,服饰以“百褶裙”为主,首饰以银饰为主等等
『陆』 苗族的具体分类有哪些黑苗白苗划得太粗了。
苗族族称古老,最早见于甲骨文中。唐宋以前,曾有“三苗”、“专南蛮”、“荆属蛮”、“五陵蛮”等称呼。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苗族支系按其服饰的色彩有“红苗”、“花苗”、“青苗”、“白苗”等称谓,按其服装的款式有“锅圈苗”、“披袍仡佬”、“剪头仡佬”等称谓,按其居住地有“东苗”、“西苗”、“平伐苗”、“八番苗”、“清江苗”等称谓,按汉化程度有“生苗”、“熟苗”等称谓,无一而足。现代苗族支系可划分为以下类型:
湘西黔东支系:该支系自称“果熊”,旧时称为“红苗”,以湘、黔、渝、鄂边区(即武陵地区)为分布中心。使用语言为苗语湘西方言,内分东部和西部两个土语。东部土语主要通行于湘西沅陵、泸溪、辰溪及古丈部分乡镇,西部土语则通行于湘西凤凰、花垣、吉首、保靖、永顺、龙山、麻阳、新晃,贵州松桃、铜仁、江口、印江、石阡、德江、沿河、玉屏,重庆市秀山、酉阳、彭水、石柱,湖北宣恩、咸丰、来凤等县。现今除湘西、松桃、铜仁和秀山、彭水等县有部分仍保持本族语言和服饰外,其他县已基本汉化。该支系服饰为湘西型各式。
『柒』 苗族分白苗和黑苗吗
苗族分白苗和黑苗,是根据服饰来分的,具体如下:
1、黑苗
黑苗,苗族的一支。名称始见于明代。以其衣裙多藏青色而得名。自称“模”、“毛”之清化音,部分地区自称“嘎脑”(苗语译音)。操苗语之黔东方言。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及桂北、安顺地区及湖南靖县等地。
2、白苗
白苗,苗族的一支。名称始见于清代。操苗语川黔滇方言。因穿白衣裙而得名。主要分布在贵州中部、西部及云南等地。在龙里者亦名东苗,在黎平者亦称白衣苗。
(7)湘西黑苗白苗扩展阅读
苗族服饰: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后汉书》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贵州、四川、湖北交界处,因此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
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性的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
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
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